CN219181109U - 电缆支撑结构、塔筒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 Google Patents

电缆支撑结构、塔筒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81109U
CN219181109U CN202223601907.2U CN202223601907U CN219181109U CN 219181109 U CN219181109 U CN 219181109U CN 202223601907 U CN202223601907 U CN 202223601907U CN 219181109 U CN219181109 U CN 219181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tower
support structure
saddle bridge
support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190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锐
谢生清
高保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190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81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81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811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缆支撑结构、塔筒以及风力发电机组。所述电缆支撑结构用于设置在风力发电机的塔筒中,其中,所述电缆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平台和马鞍桥架,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多个安装位置,在所述多个安装位置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马鞍桥架连接的安装接口,所述马鞍桥架能够可选择地安装在所述多个安装位置中的一个上,用于支撑从机舱延伸到塔筒底部的电缆。根据本申请的电缆支撑结构,将马鞍桥架可选择地安装在支撑平台上的多个安装位置中的一个上,通过马鞍桥架支撑从机舱延伸到塔筒底部的电缆,能够提升电缆敷设的便利性,降低电缆敷设的成本。

Description

电缆支撑结构、塔筒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支撑结构、塔筒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在风力发电机长期运行的过程中,电缆的接头处(例如,电缆与机舱的接头处)具有被损坏风险(例如,因长期接触水气、油渍以及灰尘而发生损坏),为了保障风机运行的安全性,根据相关运维标准,电缆在敷设时,需要预留一定的长度,以能够满足电缆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的运维需求。现有的靠近机舱端的预留电缆通常采用塔筒壁立面敷设或者设置悬垂的方式。具体地,设置悬垂的方式包括将从机舱向下延伸的电缆在塔筒的空余区域上悬垂一部分作为预留电缆,然后将下端的电缆继续沿着塔筒向下敷设至塔底。而这种敷设方式对于电缆的弯曲性能有很高的要求,对于较粗的电缆设置悬垂段的操作相当困难,另外,由于塔筒中还需要安装阻尼器、爬梯以及其他设备,预留电缆的安装位置必须避开相应的这些部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在这种情况下,预留电缆可选的安装位置的局限性很大,从而使得电缆的敷设变得困难,并且使得电缆敷设人工成本大大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支撑结构、塔筒以及风力发电机组,以提升电缆敷设的便利性以及降低电缆敷设的人工成本。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缆支撑结构,用于设置在风力发电机的塔筒中,其中,所述电缆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平台和马鞍桥架,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多个安装位置,在所述多个安装位置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马鞍桥架连接的安装接口,所述马鞍桥架能够可选择地安装在所述多个安装位置中的一个上,用于支撑从机舱延伸到塔筒底部的电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支撑结构,当敷设的电缆从塔筒中心下来时,可以根据需要预留的电缆的长度将马鞍桥架安装到能够满足敷设条件的安装位置上,然后将预留电缆支撑在马鞍桥架上并沿着塔筒的周向方向敷设至下端延伸,由于预留电缆的敷设操作是在支撑平台上进行的,敷设操作较为便利和简单,从而能够提升电缆敷设的便利性,降低电缆敷设的成本。
在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下线口,所述下线口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的边缘,所述电缆支撑结构还包括多个电缆支撑件,所述多个电缆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或者设置在位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方的塔筒内壁上,所述电缆的预留部分能够搭设在所述马鞍桥架上,并支撑在所述电缆支撑件上,然后延伸到所述下线口。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加设多个电缆支撑件,电缆能够从塔筒中心下来通过马鞍桥架托举后转向至塔筒的圆周方向敷设至朝向下线口的路径,多个电缆支撑件能够对沿周向方向敷设的部分电缆进行支撑和固定,从而能够保证电缆沿着塔筒周向敷设的可靠性。
在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电缆支撑件沿着所述塔筒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在使所述电缆从所述马鞍桥架沿着塔筒的圆周方向敷设至所述下线口的路径上。
在这些实施例中,部分电缆的弯曲半径较小,例如,高压动力电缆,将多个电缆支撑件沿塔筒的周向方向依次布置,多个电缆支撑件不仅能够对沿周向方向敷设的电缆在多个方位进行支撑和固定,还能够使得电缆沿着周向方向敷设的部分尽可能地不被弯曲,从而能够避免损坏电缆以保证不因为弯曲而影响电缆的性能。
在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电缆支撑件为支撑臂,沿着所述塔筒的径向方向延伸,布置在与所述马鞍桥架顶部相同的高度处,使得所述电缆能够以平面绕线的方式布置在所述电缆支撑结构上。
在这些实施例中,电缆支撑件距离支撑平台上表面的距离与马鞍桥架的高度相差不大,由于可以将马鞍桥架的高度设置为适于人操作的高度,一方面,能够便于人员站在支撑平台上进行敷设操作,降低敷设操作的难度,提升敷设的效率。另一方面,能够使得电缆沿周向方向敷设的部分尽可能地不被弯曲,从而能够避免损坏电缆以保证不因为弯曲而影响电缆的性能,进而能够保证电缆敷设的可靠性。
具体地,所述多个安装位置包括第一安装位置、第二安装位置以及第三安装位置,所述第一安装位置、所述第二安装位置、所述第三安装位置与所述下线口之间能够敷设的预留电缆的长度分别为第一长度、第二长度、第三长度,所述第二长度大于所述第三长度且小于所述第一长度。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不同的安装位置,使得能够根据运维后剩余电缆的长度来选择安装位置,从而使得电缆在运维前后均能够以平面绕线的方式布置在塔筒的周向方向上。
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位置、第二安装位置以及第三安装位置围绕所述支撑平台的周向方向布置,并分别与所述支撑平台的中心位置具有预设距离,所述预设距离大于所述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
在这些实施例中,由于安装位置与支撑平台的中心位置之间的预设距离大于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因而搭设在马鞍桥架上的电缆的弯曲度也大于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从而能够保证在敷设电缆时无需过分弯曲电缆,避免了因过度弯折而造成不利影响,进而能够保证电缆在正常使用时的性能。
具体地,所述多个安装位置与所述塔筒中心的距离相同,并且所述第一安装位置、第二安装位置以及第三安装位置依次靠近所述下线口。
在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平台具有人孔,所述下线口靠近所述人孔设置。
在这些实施例中,下线口靠近人孔设置,能够提升电缆向下敷设的操作的便利性。
在实施例中,所述马鞍桥架包括支撑腿、电缆搭设台以及卡箍,所述支撑腿的底部与对应的安装接口连接;电缆搭设台连接在所述支撑腿的顶部上,且所述电缆搭设台的上表面形成为凸弧面;卡箍设置在所述电缆搭设台上,用于将预留电缆固定在所述电缆搭设台上。
在这些实施例中,支撑腿的底部与对应的安装接口连接,从而能够保证马鞍桥架连接的稳定性。风力发电机有对风设计,因此机舱会随着风向偏航到不同的角度,机舱相对塔筒转动,与机舱连接的敷设至马鞍桥架前的这部分电缆的上端与机舱底座固定,下端与马鞍桥架固定,在风机正常运转时,这部分电缆会随着机舱的转动而扭转,而由于预留电缆固定在支撑平台上,因此在马鞍桥架上敷设的电缆以及之后敷设的电缆则不会随着机舱扭转,从而能够保证电缆在风机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与其他下端部分发生碰撞而造成危险。当与机舱连接的敷设至马鞍桥架前的这部分电缆扭转到一定角度之后,为防止电缆损伤,机组会启动解耦动作,将电缆扭转情况释放。从而本申请的敷设方式配合一根的高压动力电缆,能够在止扭的情况下,解决预留电缆敷设的难题。
在实施例中,在所述卡箍的一侧,所述电缆搭设台上还设有多个固定孔和用于与所述固定孔结合的固定夹,所述电缆为控制电缆,采用所述固定夹能够将所述控制电缆固定于所述多个固定孔上。
在这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控制电缆和动力电缆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敷设,能够减少在塔筒内另外设置控制电缆布线桥架和线槽的工作量,从而能够提升风机中电缆敷设的便利性和敷设效率,解决现有电缆敷设的费时费力的难题。
在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接口为螺纹接口,所述电缆支撑结构还包括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穿过对应的螺纹接口,以将所述马鞍桥架连接到所述支撑平台的对应位置上。
在这些实施例中,采用紧固螺栓穿过对应的螺纹接口便能够将马鞍桥架连接到支撑平台的对应位置上,连接方式简单,并且便于拆卸,能够方便后续的运维操作。
在实施例中,与所述安装接口对应的支撑平台的下表面连接有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所述螺纹接口并与所述紧固螺母固定连接。
在这些实施例中,在与安装接口对应的支撑平台的下表面连接紧固螺母,能够提升马鞍桥架连接的可靠性,并且马鞍桥架的拆卸安装可以在支撑平台上完成,避免了平台下操作的麻烦,减少运维操作时间。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塔筒,其中,所述塔筒包括上述各个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支撑结构。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其中,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包括上述各个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支撑结构,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还包括塔筒,所述电缆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塔筒中。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马鞍桥架安装在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平台安装到塔筒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马鞍桥架安装在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马鞍桥架安装在第三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支撑平台;
20、马鞍桥架;21、支撑腿;22、电缆搭设台;23、卡箍;24、固定孔;
30、安装位置;31、第一安装位置;32、第二安装位置;33、第三安装位置;34、安装接口;
40、下线口;50、电缆支撑件;60、人孔;100、塔筒。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之后,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和等同物将是清楚的。例如,在此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是示例,并且不限于在此阐述的那些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的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之后将是清楚的那样被改变。此外,为了更加清楚和简明,本领域已知的特征的描述可被省略。
在此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来实现,而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此描述的示例。相反,已提供在此描述的示例,以仅示出实现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可行方式,所述许多可行方式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之后将是清楚的。
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中的任何一个以及任何两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
尽管在此可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种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相反,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进行区分。因此,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在此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构件、第一组件、第一区域、第一层或第一部分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第二组件、第二区域、第二层或第二部分。
在说明书中,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基底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其间的一个或多个其他元件。相反,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其间的其他元件。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不将用于限制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在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说明存在叙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术语“多个”代表两个以及两个以上中的任一数量。
本申请中的“上”、“下”、“顶部”和“底部”等方位词的限定,均是基于产品处于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正立放置时的方位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由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理解本实用新型之后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除非在此明确地如此定义,否则术语诸如,在通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上下文和本实用新型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被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地解释。
此外,在示例的描述中,当认为公知的相关结构或功能的详细描述将引起对本实用新型的模糊解释时,将省略这样的详细描述。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缆支撑结构,用于设置在风力发电机的塔筒100中,其中,如图1至图4所示,电缆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平台10和马鞍桥架20,支撑平台10上设有多个安装位置30,在多个安装位置30上设置有用于与马鞍桥架20连接的安装接口34,马鞍桥架20能够可选择地安装在多个安装位置30中的一个上,用于支撑从机舱延伸到塔筒100底部的电缆的预留部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支撑结构,当敷设的电缆从塔筒100中心延伸下来时,可以根据需要预留的电缆的长度将马鞍桥架20安装到能够满足敷设条件的安装位置30上,然后将预留电缆支撑在马鞍桥架20上并沿着塔筒100的周向方向敷设至下端延伸,由于预留电缆的敷设操作是在支撑平台10上进行的,敷设操作较为便利和简单,从而能够提升电缆敷设的便利性,降低电缆敷设的成本。
不同的机型在塔筒100内配置的部件略有差异,例如,有的设置有阻尼器,有的则没有设置阻尼器,而阻尼器作为塔筒内部的大部件,会随着塔筒的振动而发生移动,在这种情况下,电缆敷设的安装位置则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因此现有的电缆的敷设都是根据具体机型而具体特定的,通用性不佳,很难适应于风电行业发展的要求。
根据本申请,可以站在支撑平台10上将预留电缆敷设于塔筒的周向方向上,因而不必受阻尼器以及其他结构的限制,因此本申请的电缆支撑结构能够适用于更多类型的机组,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支撑平台10横置于塔筒100中,可以根据塔筒尺寸的不同,设置与塔筒100尺寸对应的支撑平台10,从而能够满足不同塔筒直径的风机的电缆的敷设需求,进而能够适应于风电领域发展的要求。
根据运维需求,一次运维所需的耗用的电缆的长度约为2米,根据本申请,预留电缆的长度可以为一次运维所需耗用的电缆长度的2倍以上。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预留电缆的长度可以在4米-8米的范围内。对于高压动力电缆而言,每米的高压动力电缆的重量约为14kg,由于电缆的重量相对较重,现有的塔筒壁立面敷设或者设置悬垂的方式通常需要多人配合完成且存在较大的敷设困难,从而使得电缆敷设的时间极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支撑结构,将电缆的敷设设置为在支撑平台10上平面绕线的形式,操作相对方便,相比于塔筒壁立面敷设或者设置悬垂的方式,能够减少敷设的时间,节约敷设的人工成本。另外,如果是将预留电缆悬垂在支撑平台下方或者下方,则可能因电缆晃动而导致与其他结构发生碰撞,具有安全隐患,尤其对于高压动力电缆而言,会因电压高而在碰撞时发生爆裂,危险性极强。本申请敷设的预留电缆是采用在支撑平台10上平面绕线的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安全性,减少安全隐患。
在实施例中,支撑平台10上设有下线口40,下线口40设置在支撑平台10的边缘,电缆支撑结构还包括多个电缆支撑件50,多个电缆支撑件50设置在支撑平台10上或者设置在位于支撑平台10上方的塔筒100内壁上,电缆的预留部分能够搭设在马鞍桥架20上,并支撑在电缆支撑件50上,然后延伸到下线口40。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加设多个电缆支撑件50,电缆能够从塔筒100中心下来通过马鞍桥架20托举后转向至塔筒100的圆周方向敷设至朝向下线口40的路径,多个电缆支撑件50能够对沿周向方向敷设的部分电缆进行支撑和固定,从而能够保证电缆沿着塔筒100周向敷设的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电缆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需要在长期使用后定期维护,因此可以在靠近机舱端采用在支撑平台10上平面绕线的形式,在靠近塔底端可以采用沿塔底的圆周方向绕圈的方式,从而实现电缆预留的目的。
在实施例中,多个电缆支撑件50沿着塔筒100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在使电缆从马鞍桥架20沿着塔筒100的圆周方向敷设至下线口40的路径上。
在这些实施例中,部分电缆的弯曲半径较小,将多个电缆支撑件50沿塔筒100的周向方向依次布置,多个电缆支撑件50不仅能够对沿周向方向敷设的电缆在多个方位进行支撑和固定,还能够使得电缆沿着周向方向敷设的部分尽可能地不被弯曲,从而能够避免损坏电缆以保证不因为弯曲而影响电缆的性能。
根据本申请,马鞍桥架20的高度为适于人员操作的高度,在实施例中,多个电缆支撑件50形成为支撑臂,沿着塔筒100的径向方向延伸,布置在与马鞍桥架20顶部相同的高度处,使得电缆能够以平面绕线的方式布置在电缆支撑结构上。具体地,电缆支撑件50可以焊接在塔筒100的内壁上,并朝向塔筒100的径向方向延伸。根据本申请,电缆支撑件50也可以在靠近塔筒内壁的位置设置在支撑平台上。马鞍桥架20的高度可以为0.8-1.8米,优选地,可以为1.2-1.5米,电缆支撑件50距离支撑平台10上表面的距离与马鞍桥架20的高度相差不大,由于可以将马鞍桥架的高度设置为适于人操作的高度,一方面,能够便于人员站在支撑平台10上进行敷设操作,降低敷设操作的难度,提升敷设的效率,另一方面,能够使得电缆沿周向方向敷设的部分尽可能地不被弯曲,从而能够避免损坏电缆以保证不因为弯曲而影响电缆的性能,进而能够保证电缆敷设的可靠性。在敷设时,可以将电缆从塔筒中心弯曲并经过马鞍桥架20托举而顺利转向到塔筒的周向方向并通过多个电缆支撑件50支撑和固定,然后敷设至下线口40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缆为从机舱到塔底的一整根的控制电缆。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缆为从机舱到塔底的一整根的高压动力电缆。当然,本申请的电缆也可以包括控制电缆和动力电缆,在电缆为两种类型的电缆的情况下,两种电缆可以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敷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敷设整根的高压动力电缆,不必过多考虑多根低压动力电缆因扭转所带来的问题,例如,多根低压动力电缆因扭转而集束,从而使得电缆相互摩擦而出现摩损以及发热的问题。另外,相对于低压动力电缆,高压动力电缆相对较粗,因而具有相对较小的弯曲半径。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高压动力电缆的电压约为35kv,每米的高压动力电缆的重量约为14kg,直径约为100mm左右,最小弯曲半径在800mm以上,因此在对弯曲半径较小的高压动力电缆进行敷设时,使其从塔筒中心向下并顺利弯曲至塔筒的周向方向上,不仅需要克服电缆重量的影响,还必须要保证弯曲不影响电缆自身的性能。
为了保证敷设的电缆不被过分弯折而导致影响电缆自身的性能,可以对马鞍桥架20的安装位置进行选择,使得电缆从塔筒中心向下并能够通过马鞍桥架20的顺利过渡而转向塔筒的周向方向上。在实施例中,多个安装位置30包括第一安装位置31、第二安装位置32以及第三安装位置33,第一安装位置31、第二安装位置32、第三安装位置33与下线口40之间能够敷设的预留电缆的长度分别为第一长度、第二长度、第三长度,第二长度大于第三长度且小于第一长度。
根据本申请,电缆能够从塔筒100中心下来在不同的安装位置的马鞍桥架20的支撑和固定下,然后转向塔筒100周向方向。需要说明的是,电缆在周向方向敷设的长度可以不大于塔筒100的周长,也可以大于塔筒100的周长。本申请并不限制电缆沿着塔筒敷设的圈数。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电缆在马鞍桥架20的作用下,沿着塔筒100周向敷设的最长的长度不大于塔筒100的周长,示例性的,可以沿塔筒敷设约半圈,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能够满足运维长度的需求,还能够保证不因为过分弯曲而影响电缆后续的使用性能。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不同的安装位置30,使得能够根据运维后剩余电缆的长度来选择安装位置30,从而使得电缆在运维前后均能够以平面绕线的方式布置在塔筒100的周向方向上。
在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位置31、第二安装位置32以及第三安装位置33围绕支撑平台10的周向方向布置,并分别与支撑平台10的中心位置具有预设距离,预设距离大于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
如图1所示,第一安装位置31、第二安装位置32以及第三安装位置33布置在塔筒的周向方向上,塔筒中心与第一安装位置31、第二安装位置32的连线形成第一夹角,塔筒中心与第二安装位置32、第三安装位置33的连线形成第二夹角,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可以分别为60°-75°。
在这些实施例中,部分电缆的弯曲半径较小,例如,高压动力电缆,由于安装位置与支撑平台10的中心位置之间的预设距离大于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因而搭设在马鞍桥架20上的电缆的弯曲度也大于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从而能够保证在敷设电缆时无需过分弯曲电缆,避免了因过度弯折而造成不利影响,进而能够保证电缆在正常使用时的性能。
具体地,多个安装位置30与塔筒100中心的距离相同,并且第一安装位置31、第二安装位置32以及第三安装位置33依次靠近下线口40。
根据本申请,多个安装位置30能够在满足弯曲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靠近塔筒中心设置,如此不仅可以保证能够将电缆顺利转向且不影响电缆的性能,还可以保证后面将要描述的电缆扭转段的两端均靠近塔筒的中心处,避免与其他部件发生碰撞而产生危险。
在实施例中,支撑平台10具有供维修人员通过爬梯进出的人孔60,下线口40靠近人孔60设置,从而能够提升电缆向下敷设的操作的便利性。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下线口40设置在支撑平台10的距离人孔60有20cm至120cm的位置处,并且下线口40和人孔60相对靠近但互不干涉。如果下线口40距离人孔60太近,则影响人员上下,如果下线口40距离人孔60太远,则安装运维时人员在爬梯上够不到电缆,安装操作不方便。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下线口40可以设置在人孔60的左侧或右侧,这里主要根据电缆的敷设路径进行确定,使得电缆沿周向方向的敷设尽可能地不遮挡人孔60以及影响其他部件,从而能够保证电缆的敷设不影响人员活动(例如,运维、逃生)通道。
在实施例中,马鞍桥架20包括支撑腿21、电缆搭设台22以及卡箍23。其中,支撑腿21的底部与对应的安装接口34连接,电缆搭设台22连接在支撑腿21的顶部上,且电缆搭设台22的上表面形成为凸弧面,卡箍23设置在电缆搭设台22上,用于将预留电缆固定在电缆搭设台22上。具体地,卡箍23可以为Ω夹。具体地,预留电缆通过卡箍23固定在电缆搭设台22上,并沿塔筒的周向敷设至下线口40处,从机舱沿塔筒中心向下敷设至马鞍桥架20前的电缆的长度可以为20米,从下线口处到塔底的电缆的长度可以为100多米,中间的预留电缆的长度一般在4米至8米,卡箍23能够对搭设在电缆搭设台22上的电缆进行固定。
在这些实施例中,支撑腿21的底部与对应的安装接口34连接,从而能够保证马鞍桥架20连接的稳定性。风力发电机有对风设计,因此机舱会随着风向偏航到不同的角度,机舱相对于塔筒100转动,与机舱连接的敷设至马鞍桥架20前的这部分电缆的上端与机舱底座固定,下端与马鞍桥架20固定,在风机正常运转时,这部分电缆(电缆扭转段)会随着机舱的转动而扭转,而由于预留电缆固定在支撑平台10上,因此在马鞍桥架20上敷设的电缆以及之后敷设的电缆则不会随着机舱扭转,从而能够保证电缆在风机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与其他下端部分发生碰撞而造成危险。当与机舱连接的敷设至马鞍桥架20前的这部分电缆扭转到一定角度之后,为防止电缆损伤,机组会启动解耦动作,将电缆扭转情况释放。从而本申请的敷设方式配合一根高压动力电缆,能够在止扭的情况下,解决预留电缆敷设的难题。
在实施例中,在卡箍23的一侧,电缆搭设台22上还设有多个固定孔24和用于与固定孔24结合的固定夹,电缆为控制电缆,采用固定夹能够将控制电缆固定于多个固定孔24上。控制电缆从塔筒中心下来经马鞍桥架20并转向塔筒100的周向方向敷设至下线口处,在塔筒100周向方向上敷设的控制电缆部分支撑并固定在多个电缆支撑件50上,从而能够保证控制电缆敷设的可靠性和便利性。
在这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控制电缆和动力电缆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敷设,能够减少在塔筒内另外设置控制电缆布线桥架和线槽的工作量,从而能够提升风机中电缆敷设的便利性和敷设效率,解决现有电缆敷设的费时费力的难题。
在实施例中,安装接口34为螺纹接口,电缆支撑结构还包括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穿过对应的螺纹接口,以将马鞍桥架20连接到支撑平台10的对应位置上。
在这些实施例中,采用紧固螺栓穿过对应的螺纹接口便能够将马鞍桥架20连接到支撑平台10的对应位置上,连接方式简单,并且便于拆卸,能够方便后续的运维操作。
在实施例中,与安装接口34对应的支撑平台10的下表面连接有紧固螺母,紧固螺栓穿过螺纹接口并与紧固螺母固定连接。具体地,支撑平台10上设有能够安装马鞍桥架20的螺纹接口(即,沿塔筒轴向方向延伸的螺栓孔),在支撑平台10的下表面提前焊接紧固螺母,在安装马鞍桥架20时,只需要在支撑平台10上将紧固螺栓向下穿入并拧紧到紧固螺母处即可完成安装。
在这些实施例中,在与安装接口34对应的支撑平台10的下表面连接紧固螺母,能够提升马鞍桥架20连接的可靠性,并且马鞍桥架20的拆卸安装可以在支撑平台10上完成,避免了平台下操作的麻烦,减少运维操作时间。
根据本申请,一种电缆的敷设方法,其中,应用上述各个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结构,所述电缆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的预留电缆,所述电缆的敷设方法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3。
步骤S101,确定预留电缆的长度。
步骤S102,根据预留电缆的长度,将马鞍桥架20安装到支撑平台10的多个安装位置30中的一个上。
步骤S103,预留电缆从塔筒100中心弯曲后支撑于马鞍桥架20上并沿塔筒100的圆周方向敷设到位于支撑平台10上的下线口40。
在实施例中,在对电缆进行运维后,确定剩余的预留电缆的长度,根据剩余的预留电缆的长度,将马鞍桥架20从当前安装位置拆除并固定到另一安装位置,将剩余的预留电缆支撑在马鞍桥架20上。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初始安装时,由于预留电缆具有足够长的长度,可以将马鞍桥架20设置在第一安装位置31(如图1所示),后将从塔筒中心向下的电缆搭设在马鞍桥架20以能够转向至塔筒的周向方向支撑且固定在电缆支撑件50上并敷设至下线口40。在第一次运维之后,确定剩余的预留电缆的长度,如果剩余的预留电缆的长度只够沿第二安装位置32转向并敷设至塔筒的周向方向上,则将马鞍桥架20从当第一安装位置31拆除并固定到第二安装位置32上(如图3所示),然后将第一次运维之后剩余的电缆搭设在马鞍桥架20上以使能够沿塔筒的周向方向敷设至下线口40处。在第二次运维之后,确定剩余的预留电缆的长度,如果剩余的预留电缆的长度只够沿第三安装位置33转向并敷设至塔筒的周向方向上,则将马鞍桥架20从当第二安装位置32拆除并固定到第三安装位置33上(如图4所示),然后将第二次运维之后剩余的电缆搭设在马鞍桥架20上以使能够沿塔筒的周向方向敷设至下线口40处。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剩余的预留电缆的长度还能够沿着原来的安装位置进行转向,则无需改变马鞍桥架20的安装位置。参照同样的方式,可以根据预留电缆的长度,确定马鞍桥架20安装到支撑平台10的上的安装位置。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塔筒100,其中,塔筒100包括上述各个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支撑结构,因此具有上述各个实施例所有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描述。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其中,风力发电机组包括上述各个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支撑结构,因此具有上述各个实施例所有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描述。其中,风力发电机组还包括塔筒100,电缆支撑结构设置在塔筒100中。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本申请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但是应当理解,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看来,这些修改和变型仍将落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电缆支撑结构,用于设置在风力发电机的塔筒(100)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支撑结构包括:
支撑平台(10)和马鞍桥架(20),所述支撑平台(10)上设有多个安装位置(30),在所述多个安装位置(30)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马鞍桥架(20)连接的安装接口(34),所述马鞍桥架(20)能够可选择地安装在所述多个安装位置(30)中的一个上,用于支撑从机舱延伸到塔筒(100)底部的电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10)上设有下线口(40),所述下线口(40)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10)的边缘,所述电缆支撑结构还包括多个电缆支撑件(50),所述多个电缆支撑件(50)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10)上或者设置在位于所述支撑平台(10)上方的塔筒(100)内壁上,所述电缆的预留部分能够搭设在所述马鞍桥架(20)上,并支撑在所述电缆支撑件(50)上,然后延伸到所述下线口(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缆支撑件(50)沿着所述塔筒(100)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在使所述电缆从所述马鞍桥架(20)沿着塔筒(100)的圆周方向敷设至所述下线口(40)的路径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缆支撑件(50)为支撑臂,沿着所述塔筒(100)的径向方向延伸,布置在与所述马鞍桥架(20)顶部相同的高度处,使得所述电缆能够以平面绕线的方式布置在所述电缆支撑结构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安装位置(30)包括第一安装位置(31)、第二安装位置(32)以及第三安装位置(33),所述第一安装位置(31)、所述第二安装位置(32)、所述第三安装位置(33)与所述下线口(40)之间能够敷设的预留电缆的长度分别为第一长度、第二长度、第三长度,所述第二长度大于所述第三长度且小于所述第一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位置(31)、第二安装位置(32)以及第三安装位置(33)围绕所述支撑平台(10)的周向方向布置,并分别与所述支撑平台(10)的中心位置具有预设距离,所述预设距离大于所述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安装位置(30)与所述塔筒(100)中心的距离相同,并且所述第一安装位置(31)、第二安装位置(32)以及第三安装位置(33)依次靠近所述下线口(4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10)上具有人孔(60),所述下线口(40)靠近所述人孔(60)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鞍桥架(20)包括:
支撑腿(21),所述支撑腿(21)的底部与对应的安装接口(34)连接;
电缆搭设台(22),连接在所述支撑腿(21)的顶部上,且所述电缆搭设台(22)的上表面形成为凸弧面;
卡箍(23),设置在所述电缆搭设台(22)上,用于将预留电缆固定在所述电缆搭设台(2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缆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箍(23)的一侧,所述电缆搭设台(22)上还设有多个固定孔(24)和用于与所述固定孔(24)结合的固定夹,所述电缆为控制电缆,采用所述固定夹能够将所述控制电缆固定于所述多个固定孔(24)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接口(34)为螺纹接口,所述电缆支撑结构还包括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穿过对应的螺纹接口,以将所述马鞍桥架(20)连接到所述支撑平台(10)的对应位置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缆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安装接口(34)对应的支撑平台(10)的下表面连接有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所述螺纹接口并与所述紧固螺母固定连接。
13.一种塔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筒(100)包括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支撑结构。
14.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包括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支撑结构,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还包括塔筒(100),所述电缆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塔筒(100)中。
CN202223601907.2U 2022-12-30 2022-12-30 电缆支撑结构、塔筒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Active CN219181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1907.2U CN219181109U (zh) 2022-12-30 2022-12-30 电缆支撑结构、塔筒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1907.2U CN219181109U (zh) 2022-12-30 2022-12-30 电缆支撑结构、塔筒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81109U true CN219181109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77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1907.2U Active CN219181109U (zh) 2022-12-30 2022-12-30 电缆支撑结构、塔筒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811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21009B2 (ja) 風力発電設備のケーブル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JP2009197802A (ja) 風力発電プラントの事前組立てタワーセクション
US11371489B2 (en) Tower for a wind turbine with improved cable support in a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arrangement
JP2005137097A (ja) ケーブル設置装置及び方法
CN101592133A (zh) 塔安装之前将风力涡轮机设备定位在基础上的固定装置
CN219181109U (zh) 电缆支撑结构、塔筒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11341709U (zh) 一种吊篮支架的固定装置
KR100709097B1 (ko) 배전용 전주의 케이블 지지장치
RU2539042C1 (ru) ВРЕМЕННАЯ БЫСТРОВОЗВОДИМАЯ И ДЕМОНТИРУЕМАЯ ОПОРА ВОЗДУШНЫХ ЛИНИЙ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35-110 Кв
CN205534609U (zh) 配电台架进出线电缆套管固定装置
CN112739906A (zh) 用于风能设施塔的风能设施塔区段和方法
CN206397167U (zh) 大截面钢梁连接板安装用辅助装置
CN207732380U (zh) 一种电缆支架的托臂安装组件
CN201304644Y (zh) 龙门式工具装配台车
CN216471407U (zh) 一种立式多组电线放线装置
RU2400897C1 (ru) Барабан для крепления муфт с шлейфом оптического кабеля
JP7271795B2 (ja) 風車タワーへのケーブルおよび他の構成要素の取り付け
KR100907433B1 (ko) 배전 전선케이블용 경완금 연결장치
US2013013937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cable and conduit
KR200430681Y1 (ko) 건축공사현장용 전선거치장치
KR101206495B1 (ko) 철탑 교체용 연결 지지 장치
CN208835653U (zh) 一种有线电视控制柜综合布线系统
CN114991475B (zh) 一种用于室内大跨度临时设施的架设装置及架设方法
DK2808546T3 (en) Medium section, offshore wind generator and offshore wind farm
CN205277727U (zh) 线缆敷设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