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39906A - 用于风能设施塔的风能设施塔区段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风能设施塔的风能设施塔区段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39906A
CN112739906A CN201980060928.XA CN201980060928A CN112739906A CN 112739906 A CN112739906 A CN 112739906A CN 201980060928 A CN201980060928 A CN 201980060928A CN 112739906 A CN112739906 A CN 112739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holding device
tower
wind energy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09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尔格·约尔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obben Propertie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Wobben Propertie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obben Properties GmbH filed Critical Wobben Propertie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2739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399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3/00Assembly, mounting or commissioning of wind motors;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ing wind motor components
    • F03D13/20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or supporting wind motors; Masts or towers for wind 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2/00Towers; Masts or poles; Chimney stacks; Water-towers; Methods of erecting such structures
    • E04H12/02Structures made of specified materials
    • E04H12/08Structures made of specified materials of metal
    • E04H12/085Details of flanges for tubular mas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3/00Assembly, mounting or commissioning of wind motors;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ing wind motor components
    • F03D13/10Assembly of wind motors; Arrangements for erecting wind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80/00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3D1/00 - F03D17/00
    • F03D80/80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within nacelles or tow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80/00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3D1/00 - F03D17/00
    • F03D80/80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within nacelles or towers
    • F03D80/88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within nacelles or towers of mechanical compon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9/00Ladder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permanently attached to fixed structures, e.g. fire escapes
    • E06C9/02Ladder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permanently attached to fixed structures, e.g. fire escapes rigidly mount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60/00Function
    • F05B2260/30Retaining components in desired mutual posi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60/00Function
    • F05B2260/96Preventing, counteracting or reducing vibration or noise
    • F05B2260/964Preventing, counteracting or reducing vibration or noise by damp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能设施塔区段、一种风能设施塔、一种风能设施、一种保持设备的应用、一种第一运输设备和第二运输设备的应用以及一种用于安装风能设施塔区段的方法和用于安装风能设施塔部段的方法。尤其,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风能设施塔的风能设施塔区段,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包括外壳区段,所述外壳区段具有在区段高度的方向上的、在区段‑环方向上的和在区段厚度的方向上的延伸部以及上部的水平对接侧和下部的水平对接侧;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包括保持设备,所述保持设备用于将需要的机构设置在风能设施塔的内部中,所述保持设备具有主部段和至少一个悬臂部段,其中所述主部段和至少一个悬臂部段在区段环方向上彼此相邻地设置,其中所述主部段和至少一个悬臂部段形成保持设备角;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包括耦联设备,所述耦联设备设置在所述外壳区段的、邻接于上部的水平对接侧的耦联部段中,其中所述保持设备借助于所述耦联设备与所述外壳区段耦联。

Description

用于风能设施塔的风能设施塔区段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能设施塔区段、一种风能设施塔、一种风能设施、一种保持设备的应用、一种第一运输设备和第二运输设备的应用以及用于安装风能设施塔区段的方法和用于安装风能设施塔部段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风能设施是已知的。现代风能设施通常涉及所谓的水平轴风能设施,其中,转子轴线基本上水平地设置,并且所述转子叶片掠过基本上垂直的转子面。除了设置在吊舱上的转子以外,风能设施通常还包括塔,所述吊舱与转子一起围绕基本上竖直定向的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塔上。
塔通常是细长的建筑结构,所述塔优选具有很高的高度,并且此外优选具有与该高度正交的相对小的尺寸。塔基本上能够由混凝土和/或钢构成或者包含这些材料。塔也能够由单个构件或多个构件构成或者包括这种构件。塔能够具有柱形和/或锥形部段,尤其沿着其纵向延伸部具有柱形和/或锥形部段,其中塔通常包括柱形和锥形部段。此外,这种部段也能够以环区段的方式构成,使得柱形部段由沿着环方向的或并排的不同的区段组成。
风能设施的塔,尤其是现代的水平轴风能设施的塔,在制造风能设施的总成本中占相当大的部分。因为这种塔不能或者仅能够以高的耗费整体运输,所以主要的成本驱动因素是在风能设施的设立地点安装所述风能设施塔。尤其是在沿环周方向分区段的塔的情况下,安装耗费进而安装成本是高的。
风能设施的塔在其内部中通常设有不同的塔内部设备。塔内部设备例如能够包括:电缆装置,例如功率电缆、供电电缆或控制电缆;电梯装置;工作平台;梯子或照明单元。例如在DE 10 2012 008 120 A1、DE 20 2010000 756 U1、DE 10 2005 049 289 A1或EP 2653 715 A1中提出用于设置塔内部设备的不同的解决方案。然而,现有的解决方案的缺点尤其是,所述塔内部设备通常仅能够在风能设施的设立地点处安装在塔内部中,这引起高的成本和耗时的安装工作。此外,所述电缆装置通常需要大的空间需求,使得对于另外的塔内部设备仅还存在有限的空间可用。
德国专利商标局在关于本申请的优先权申请中检索到以下现有技术:EP 2 653715 A1、DE 10 2012 008 120 A1、DE 20 2010 007 565 U1、DE 102005 049 289 A1、DE 102013 217088 A1。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风能设施塔区段、一种风能设施塔、一种风能设施、一种保持装置的应用、一种第一运输设备和第二运输设备的应用以及用于安装风能设施塔区段的方法和用于安装风能设施塔部段的方法,它们减少或排除了一个或多个所提及的缺点。尤其,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解决方案,所述解决方案能够实现在塔内部中更好的空间利用。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一种用于风能设施塔的风能设施塔区段来实现,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包括:外壳区段,所述外壳区段具有在区段高度的方向上、在区段-环方向上和在区段厚度的方向上的延伸部,和上部的水平对接侧以及下部的水平对接侧;保持设备,以用于将需要的机构设置在风能设施塔的内部中,所述保持设备具有主部段和至少一个悬臂部段,其中所述主部段和至少一个悬臂部段沿区段-环方向彼此相邻地设置,其中所述主部段和至少一个悬臂部段形成保持设备角;耦联设备,所述耦联设备设置在所述外壳区段的、邻接于上部的水平对接侧的耦联部段中,其中所述保持设备借助于耦联设备与外壳区段耦联。
本发明还基于以下认知:通过具有主部段和至少一个悬臂部段的保持设备将需要的机构,尤其是电缆设置在风能设施塔的内部中能够以特别节省空间的方式设置,其中所述主部段和至少一个悬臂部段形成保持设备角。此外,本发明基于如下认知:如果用于设置需要的机构,尤其是电缆的所述保持设备已经在实际安装风能设施塔之前就能预安装在外壳区段上进而例如已经在工厂中设置在外壳区段上,那么是特别有利的。因此能够简化在风能设施的设立地点处的通常耗费的安装。
为此,所述解决方案设有保持设备,所述保持设备具有主部段和至少一个悬臂部段,主部段和至少一个悬臂部段形成保持设备角。所述保持设备优选具有主延伸方向,所述主延伸方向大于20米和/或小于20米和/或小于18米和/或小于15米和/或小于12米和/或小于10米。所述外壳区段原则上能够具有任何可行的几何形状。尤其优选的是,所述外壳区段沿着区段-环方向以围绕对称轴线的恒定的半径延伸。并排设置的外壳区段优选同心地设置。由这种和这样设置的外壳区段形成的塔通常具有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然而,所述外壳区段也能够沿区段-环方向多边形地构成。由这种外壳区段形成的塔通常具有多边形的横截面。
通过在区段高度的方向上和在区段-环方向上的延伸部,能够形成梯形或矩形的面。所述梯形的构成方案例如对于这种外壳区段是优选的,所述外壳区段在风能设施塔的锥形部段上使用。矩形的构成方案例如对于风能设施塔的柱形部段是优选的。区段厚度也能够称为壁厚。因此,区段-环方向通常是与区段高度正交的且与区段厚度正交的方向。
上部的水平对接侧和下部的水平对接侧尤其应理解为外壳区段的下述侧,这些侧在安装形成风能设施塔之后朝向设置在上方或下方的外壳区段。上部的水平对接侧优选构成为朝向塔尖端的水平对接侧。此外,下部的水平对接侧优选构成为远离塔尖端的水平对接侧。
主部段和至少一个悬臂部段沿区段-环方向彼此相邻地设置。尤其,这意味着:所述主部段和至少一个悬臂部段基本上与区段高度正交地并且基本上与区段厚度正交地彼此相邻地设置。所述耦联设备设置在耦联部段中。优选地,所述耦联部段从上部的水平对接侧起沿着区段高度的方向延伸,其延伸部小于区段高度的50%。此外优选地,所述耦联部段的沿着区段高度的方向从水平对接侧起的延伸部优选小于区段高度的40%,和/或小于30%,和/或小于20%,和/或小于10%,和/或小于5%,和/或小于2%,和/或小于1%。此外优选的是,所述耦联设备的朝向上部的水平对接侧的端部距上部的水平对接侧的间距小于5米,和/或小于4米,和/或小于3米,和/或小于2米,和/或小于1米。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外壳区段具有带有第一竖直凸缘的第一竖直对接侧和/或带有第二竖直凸缘的第二竖直对接侧。此外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竖直凸缘和/或第二竖直凸缘与外壳区段形成一定角度。此外,连接元件能够以伸出的方式设置在第一竖直凸缘和/或第二竖直凸缘上。在风能设施塔区段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变型形式中提出,所述耦联设备设置在第一竖直凸缘和/或第二竖直凸缘上。替选地,所述保持设备也能够设置在伸出的连接元件上。此外,所述外壳区段能够在其上部的水平对接侧上具有水平凸缘,所述水平凸缘优选被设置和构成为,使得所述耦联设备能够设置在其上。
所述保持设备优选设置在耦联设备上。该布置例如能够借助于螺栓连接来进行。此外,所述保持设备能够以悬挂的方式设置在耦联设备上,使得所述耦联设备基本上吸收沿区段高度的方向和/或沿保持设备的主延伸方向上的力。
这种风能设施塔区段便于预先配备有运行机构,尤其是电缆。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的完整的安装能够在工厂中和/或建筑工地上进行,其中所述安装与实际的塔制造和/或安装无关。此外,也能够设有两个或更多个用于风能设施塔的保持设备,其方式为:在风能设施塔中构造两个或更多个风能设施塔区段,这两个或更多个风能设施塔区段分别包括至少一个保持设备,其中这些风能设施塔区段能够上下相叠地和/或并排地设置。如果两个或更多个带有保持设备的风能设施塔区段上下相叠地设置,则优选的是,相应的保持设备不相互连接。通过不相互连接的保持设备减少了各个保持设备在塔壁上的移位。
优选地,设置在保持设备上的爬梯或爬梯部段相互连接。对于装配工而言存在从保持设备的主部段直接到达至少一个悬臂部段并且在该处进行安装活动的可行性。尤其,装配工能够将从主部段伸出的电缆安装在至少一个悬臂部段上,其中必要时不需要附加的安装平台。上下相叠地设置的保持设备的电缆的连接优选借助于电缆旋接器来进行。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和尤其保持设备能够如下改进,使得它们能够引导电梯系统或提升系统,其中必要时能提高保持设备的强度。
在风能设施塔区段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变型形式中提出,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包括水平支承件,所述水平支承件设置在与外壳区段的下部的水平对接侧邻接的支承部段中,其中所述保持设备借助于水平支承件支承,其中优选地所述水平支承件设置和构成,用作为用于与区段高度正交地和/或与保持设备的主延伸方向正交的支承力的固定支承件,和/或优选用作为用于沿区段高度方向和/或所述保持设备的主延伸方向的支承力的浮动支承件。
在该实施方案变型形式中优选的是,所述耦联设备优选朝向上部的水平对接侧,而水平支承件背离上部的水平对接侧。尤其优选的是,所述水平支承件在区段高度的方向上距下部的水平对接侧的间距小于区段高度的50%。此外优选的是,水平支承件在区段高度的方向上距下部的水平对接侧的间距小于区段高度的40%,和/或小于30%,和/或小于20%,和/或小于10%,和/或小于5%,和/或小于2%,和/或小于1%。此外,优选的是,所述水平支承件距下部的水平对接侧的间距小于5米,和/或小于4米,和/或小于3米,和/或小于2米,和/或少于1米。所述水平支承件优选设置和构成用于限制或避免所述保持设备的振动。
构成为用于与区段高度正交和/或与保持设备的主延伸方向正交的支承力的固定支承件的水平支承件尤其作用到保持设备上,使得所述保持设备能够沿主延伸方向和/或沿区段高度的方向和/或沿风能设施塔的竖直方向运动,然而基本上不与该运动方向正交地运动。构成为用于沿区段高度方向和/或沿保持设备的主延伸方向的支承力的浮动支承件的水平支承件尤其作用到保持设备上,使得沿这些方向基本上没有力会被水平支承件吸收。
根据风能设施塔区段的另一优选的实施方案变型形式提出,所述耦联设备设置和构成为,在根据规定设置风能设施塔区段时,将所述保持设备与外壳区段耦联,使得所述保持设备的主延伸方向基本上竖直地定向,和/或所述耦联设备在保持设备上设置和构成,用作为用于沿区段高度的方向和/或保持设备的主延伸方向的力的固定支承件。
根据规定设置风能设施塔区段尤其表示: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与外壳区段和/或另外的风能设施塔区段一起如所安排地设置成风能设施塔。尤其,所述风能设施塔具有基本上竖直的塔轴线,所述塔轴线此外能够构成为对称轴线。
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的另一优选的改进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耦联设备固定在外壳区段上。所述耦联设备在外壳区段上的固定能够形状配合地和/或力配合地和/或材料配合地进行。尤其优选的是,所述耦联设备借助于螺旋连接与外壳区段相连。
此外,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优选包括减振器,其中所述减振器设置和构成为用于,能够衰减与区段高度和/或保持设备的主延伸方向正交的振动,其中优选地,所述水平支承件包括减振器,和/或优选地,所述水平支承件构成减振器,其中优选地,所述减振器通过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元件,尤其是一个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板构成,所述元件例如由塑料制成,其中所述元件单侧、双侧或在多侧上贴靠在保持设备上。
尤其优选的是,所述减振器在径向方向上包围所述保持设备或所述保持设备的一部分。由塑料构成的板例如能够由聚乙烯制成或包含聚乙烯。所述板能够设置在保持设备的纵梁上,纵梁将在下面更详细地阐述。
这样的优选构成有水平支承件的减振器能够实现将保持设备牢固地设置在外壳区段上。由于在风能设施塔的内部中所述保持设备在主延伸方向上的大的延伸,能够发生保持设备的振动。尤其,在达到保持设备的固有频率时,可能会发生所述保持设备的不期望的运动,这能够通过减振器来避免。所述减振器防止了与所述风能设施塔固有频率的谐振,因此能够改进风能设施塔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在风能设施塔区段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变型形式中提出,其中在主部段上设置有爬梯。所述爬梯优选设置和构成为,使得人能够在该爬梯处向上和/或向下攀爬。借助于所述爬梯,装配工例如能够在主部段上沿竖直方向前进并且从爬梯起到达至少一个悬臂部段,以便在该处进行安装工作,例如设置电缆。
根据风能设施塔区段的另一优选的实施方案变型形式提出,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包括第一悬臂部段和第二悬臂部段,其中所述第一悬臂部段设置在主部段的第一侧上,并且所述第二悬臂部段设置在主部段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置的第二侧上。
与在具有仅一个悬臂部段的保持设备的情况下相比,在具有第一悬臂部段和第二悬臂部段的保持设备上设置需要的机构,尤其是电缆的能力能够是明显更大的。此外,能够在两个悬臂部段上设置有不同的需要的机构,使得简化了安装工作的组织。
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的另一优选的改进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包括至少一个电缆,其中所述电缆设置在至少一个悬臂部段上,并且优选距主部段的间距小于1.5米,和/或小于1.25米,和/或小于1米,和/或小于0.75米,和/或小于0.5米。因此简化了装配工对电缆的可及性。
此外优选提出,所述保持设备角小于170弧度,和/或小于165弧度,和/或小于160弧度,和/或小于155弧度,和/或小于150弧度,和/或小于145弧度。所选择的保持设备角与180度的距离越小,至少一个悬臂部段伸入风能设施塔中就越少。此外,至少一个悬臂部段与外壳区段的间距就越小,使得在所述悬臂部段与外壳区段之间的这种基本上不可用的体积就保持尽可能小。此外优选的是,所述保持设备角小于180弧度,和/或小于175弧度,尤其优选为163弧度,和/或小于140弧度,和/或小于135弧度,和/或小于130弧度,和/或小于125弧度,和/或小于120弧度,和/或小于115弧度,和/或小于110弧度,和/或小于105弧度,和/或小于100弧度,和/或小于95弧度,和/或小于90弧度。
在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的另一优选的改进方案中提出,所述外壳区段具有对称轴线,所述保持设备从上部的保持端部延伸到下部的保持端部,并且所述保持设备设置在外壳区段上,使得在对称轴线和上部的保持端部之间的第一轴向间距大于在对称轴线和下部的保持端部之间的第二轴向间距。
所述外壳区段的对称轴线优选平行于由风能设施塔区段产生的风能设施塔的轴线定向。通常,所述外壳区段的对称轴线应与风能设施塔的轴线同轴地设置。如上所述设置的保持设备具有特殊优点:位于保持设备上的装配工不必进行任何所谓的架空工作。即所述保持设备朝向风能设施塔区段的外壁轻微向外倾斜。通过这样的倾斜,装配工能够安全地在保持设备上向上和/或向下攀爬,并且尤其能够更安全地进行安装工作。
在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变型形式中提出,所述保持设备的主部段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纵梁,所述第一纵梁以基本上平行于区段高度和/或保持设备的主延伸方向的第一纵梁纵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纵梁例如能够具有矩形的中空轮廓。替选地,第一纵梁能够具有T形或双T形轮廓。此外,纵梁也能够具有实心轮廓。此外优选提出,至少一个悬臂部段包括带有第一横梁纵向方向的至少一个第一悬臂横梁,其中所述第一横梁纵向方向具有与第一纵梁纵向方向正交地定向的方向分量。尤其优选的是,所述横梁纵向方向与所述第一纵梁纵向方向正交地定向。
此外能够优选的是,所述保持设备的主部段具有带有第二纵梁纵向方向的第二纵梁。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纵梁纵向方向平行于第一纵梁纵向方向定向。所述第一纵梁优选在区段-环方向上与所述第二纵梁间隔开。此外优选提出,所述保持设备的主部段包括至少一个主横梁,所述主横梁从第一纵梁延伸到第二纵梁。所述主横梁的主延伸方向优选与第一纵梁纵向方向和/或第二纵梁纵向方向正交地定向,或者其具有在第一纵梁纵向方向上的和/或在第二纵梁纵向方向上的方向分量。优选的是,在第一纵梁和/或第二纵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悬臂部段。此外,在第一纵梁上能够设置有第一悬臂部段,并且在第二纵梁上能够设置有第二悬臂部段。
在风能设施塔区段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变型形式中还提出,至少一个悬臂部段包括至少一个悬臂横梁或者构成为悬臂横梁。优选地,至少一个悬臂部段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悬臂横梁,所述悬臂横梁此外优选在保持设备的主延伸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两个或更多个悬臂横梁优选等距地设置。尤其优选的是,至少一个悬臂部段包括总计四个悬臂横梁。所述悬臂横梁能够构成在主部段的主横梁的直接的、然而成角度的延长部中。
风能设施塔区段的另一优选的改进方案提出,所述主部段包括中央纵梁,所述中央纵梁的中央纵梁纵向方向平行于第一纵梁纵向方向和/或平行于第二纵梁纵向方向定向。所述中央纵梁能够在区段-环方向上设置在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之间,并且优选地与主横梁连接。此外优选的是,所述爬梯设置在中央纵梁上和/或在第一纵梁上和/或在第二纵梁上。所述第二纵梁能够类似于第一纵梁构成。所述中央纵梁同样能够类似于第一纵梁构成。此外优选的是,所述中央纵梁具有矩形的实心轮廓。所述保持设备优选由钢制成或包含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开始提及的目的通过一种风能设施塔来实现,所述风能设施塔包括根据上述实施方案变型形式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个风能设施塔区段。
尤其优选的是,除了至少一个风能设施塔区段以外,所述风能设施塔还包括另外的外壳区段,所述另外的外壳区段沿风能设施塔的竖直方向设置在风能设施塔区段下方。在这方面尤其表示:另外的外壳区段朝向塔基,而风能设施塔区段背离塔基。此外优选的是,另外的外壳区段包括上述水平支承件,然而不包括吸收竖直方向上的力的耦联设备。因此确保:所述保持设备仅与外壳区段耦联,进而以悬挂的方式设置在风能设施塔中。此外优选的是,另外的外壳区段具有减振器,和/或所述水平支承件包括减振器。
此外,风能设施塔能够包括第一风能设施塔区段和第二风能设施塔区段。尤其,所述第一风能设施塔区段能够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第二风能设施塔区段上方。第一风能设施塔区段的第一保持设备和第二风能设施塔区段的第二保持设备优选在竖直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尤其,第一保持设备与第二保持设备的这种间隔是优选的,使得确保两个保持设备的脱耦。此外优选的是,在第一保持设备和第二保持设备上设置有爬梯。所述爬梯优选设置在第一保持设备和第二保持设备上,使得所述爬梯即使在可能产生的振动或例如热膨胀的情况下也无应力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开始提及的目的通过一种风能设施来实现,所述风能设施包括根据上述实施方案变型形式中的至少一个实施方案变型形式的风能设施塔。
开始提及的目的此外根据一种保持装置的应用的方面来实现,所述保持装置具有保持设备和耦联设备,所述保持装置在风能设施塔区段中用于设置需要的机构,尤其是电缆,其中所述保持设备包括主部段和至少一个悬臂部段,所述主部段和至少一个悬臂部段在风能设施塔区段的区段-环方向上彼此相邻地设置,并且所述主部段和至少一个悬臂部段形成保持设备角。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开始提及的目的通过一种第一运输设备的应用来实现,所述第一运输设备用于运输保持设备,优选与运行机构一起,尤其是电缆一起运输,其中所述第一运输设备具有带有第一支架纵向方向、第一支架宽度和第一支架高度的第一基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高度基本上对应于所述保持设备在径向方向上的延伸部,并且所述保持设备置于第一运输设备上,使得保持设备的主部段的朝向风能设施塔区段的对称轴线的侧设置在运输设备上。
保持设备的径向方向应理解为下述径向方向,所述径向方向在将保持设备安装在风能设施塔区段中的状态下对应于风能设施塔区段的径向方向或安装有保持设备的风能设施塔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一基础支架优选具有至少一个止挡点,例如呈具有端部盘的螺栓的形式,所述止挡点例如能够用于转动和/或抬高支架。
尤其优选的是,第一基础支架在支架纵向方向上从第一端部延伸到第二端部,其中至少一个止挡点设置在与第一端部和/或第二端部邻接的部段中。因此,所述运输设备能够设置在平坦的面上,并且然后所述保持设备能够设置在运输设备上。所述保持设备尤其设置在运输设备上,使得悬臂部段的远端端部和/或远端边缘朝向所述平坦的面并且由于第一支架高度而刚好触及平坦的面。因此,所述保持设备能够借助于第一运输设备基本上无应力和/或无损坏地运输和/或存放。此外,由于所述保持设备的有限制的运输位置,天气的影响很低。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开始提及的目的通过一种第二运输设备的应用来实现,所述第二运输设备用于运输保持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运输设备包括:带有第二支架纵向方向、第二支架宽度和第二支架高度的第二基础支架,其中通过第二支架纵向方向和第二支架宽度构成支撑面;和第一肩部,所述第一肩部至少部段地设置在基础支架的平行于支架纵向方向定向的边缘上,背离支撑面的、所述肩部的上端部与所述支撑面以肩部间距来间隔开,其中所述肩部间距基本上对应于所述保持设备在径向方向上的延伸部,所述保持设备置于第二运输设备上,优选固定在第二运输设备上,使得主部段的背离风能设施塔区段的对称轴线的侧设置在支撑面上,并且至少一个悬臂部段的背离主部段的端部设置在肩部的上端部上,优选固定在肩部的上端部上。
第二运输设备能够类似于上文描述的第一运输设备具有止挡点。所述保持设备借助其主部段设置在支撑面上,更确切地说,使得至少一个悬臂部段从支撑面向上伸出并且借助一个端部设置在肩部的上端部上。因此,所述保持设备同样基本上无应力地运输。明显的是,与借助第一运输设备进行运输相反,借助于第二运输设备,所述保持设备围绕其纵轴线转动180弧度地运输或存放。所述第二运输设备是尤其有利的,因为所述保持设备已经处于安装位置中,在该安装位置中,在随后的步骤中将所述保持设备设置在外壳区段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开始提及的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安装根据上述实施方案变型形式中的至少一个实施方案变型形式的风能设施塔区段的方法来实现,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外壳区段、保持设备和耦联设备,其中所述保持设备沿主延伸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延伸;借助于至少三个运输元件升高所述保持设备,其中这三个运输元件设置在提升机构的止挡点处,并且所述运输元件设置在保持设备的至少三个止挡点处,其中至少两个止挡点在保持设备的主延伸方向上间隔开,并且至少两个止挡点在宽度方向上间隔开;将保持设备设置在外壳区段的内环周面上;借助耦联设备将保持设备与外壳区段耦联。
此外优选的是,之前描述的方法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的步骤,其包括:提供横杆,其中至少三个提升元件设置在横杆与保持设备之间,并且所述提升元件设置在横杆上的至少两个横杆止挡点处,其中两个横杆止挡点在横杆的纵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开始提及的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安装风能设施塔部段的方法来实现,所述方法包括:提供至少一个根据上述实施方案变型形式中的至少一个实施方案变型形式的风能设施塔区段和至少一个第二外壳区段;设置至少一个风能设施塔区段和至少一个第二外壳区段,使得它们在竖直对接侧上彼此对接;优选地,将至少一个风能设施塔区段和至少一个第二外壳区段彼此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应用以及其可行的改进方案具有下述特征或方法步骤,这些特征或方法步骤使其尤其适合用于根据本发明的风能设施塔区段及其改进方案。对于这些其他方面的另外的优点、实施方案变型形式和实施方案细节以及它们的可行的改进方案,也参考之前对风能设施塔区段的相应的特征和改进方案进行的描述。
附图说明
借助附图示例性地阐述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形式。附图示出:
图1示出风能设施的一个示例性实施形式的示意性三维视图;
图2示出风能设施塔的一个示意性实施形式的示意性三维视图;
图3示出在图2中示出的风能设施塔的风能设施塔区段的示意性三维部分视图;
图4示出在图3中示出的风能设施塔区段的示意性三维细节视图;
图5示出在图3中示出的风能设施塔区段的水平支承件的示意性三维细节视图;
图6示出从第一风能设施塔区段到第二风能设施塔区段的过渡部的示意性的三维视图;
图7示出用于运输保持设备的安装横杆的一个示例性实施形式的示意性三维视图;
图8示出在图7中示出的横杆与运输的风能设施塔区段的示意性二维视图;
图9示出一个示例性安装过程的示意性二维视图;
图10示出第一运输设备的一个示例性实施形式的示意性三维视图;
图11示出借助于在图10中示出的第一运输设备运输风能设施塔区段的示意性三维视图;
图12示出第二运输设备的一个示例性实施形式的示意性三维视图;
图13示出借助在图12中示出的第二运输设备运输风能设施塔区段的运输过程的示意性三维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相同的或基本上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图1示出风能设施10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形式的示意性三维视图。图1尤其示出具有塔102和吊舱104的风能设施100。在吊舱104上设置有转子106,所述转子具有三个转子叶片108和一个整流罩110。所述转子106在运行中由于风而置于转动运动中,进而驱动在吊舱104上的发电机。所述塔102包括至少一个风能设施塔区段,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根据另外的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包括外壳区段、保持设备和耦联设备,其中所述保持设备借助于耦联设备与外壳区段耦联。
图2示出风能设施塔102的示例性实施形式的示意性三维视图。所述风能设施塔102包括风能设施塔区段120,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具有第一外壳区段200、第二外壳区段210和第三外壳区段220。第一外壳区段200朝向塔尖端。所述第三外壳区段220朝向塔基并且背离塔尖端。所述第二外壳区段210设置在第一外壳区段200和第三外壳区段220之间。
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120还具有保持设备300,所述保持设备设置在第一外壳区段200、第二外壳区段210和第三外壳区段220上。所述保持设备300尤其借助于耦联设备400设置在第一外壳区段200上,其具体的构成方案还将详细地描述。此外,第一外壳区段200具有第一水平支承件450,第二外壳区段210具有第二水平支承件452,并且第三外壳区段220具有第三水平支承件454。所述水平支承件450、452、454基本上吸收与区段高度H正交地作用的力。尤其,这样的平行于区段-环方向R和/或区段厚度D作用的力被水平支承件450、452、454吸收。所述第一水平支承件450设置在与所述外壳区段200的下部的水平对接侧邻接的部段中。
所述保持设备300还包括爬梯340,所述爬梯以其平行于保持设备300的主延伸方向的纵向方向设置。所述保持设备具有下面还将详细描述的主部段以及总计两个悬臂部段,其中在第一悬臂部段上设置有第一电缆束230,并且在第二悬臂部段上设置有第二电缆束232。
所述外壳区段200、210、220以其相应的主延伸方向在区段高度H的方向上延伸。此外,所述外壳区段200、210、220在区段-环方向R上延伸。此外,所述外壳区段200、210、220在区段厚度D的方向上延伸,所述区段厚度也能够理解为外壳区段200、210、220的厚度。所述区段-环方向R局部地分别与区段高度H和区段厚度D正交地定向。
在图3中示出的风能设施塔区段120从上部的水平对接侧202延伸至未示出的下部的水平对接侧。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120具有耦联部段121,所述耦联部段121与上部的水平对接侧202邻接地设置。在耦联部段121中,所述第一外壳区段200借助于耦联设备400与保持设备300耦联。所述耦联设备400尤其设置和构成为,吸收通过保持设备300在区段高度H的方向上产生的力。如稍后还将描述的,所述保持设备300围绕平行于环方向R的轴线可运动地设置,其中这也能够称为悬挂布置。
所述保持设备300包括主部段310。所述主部段基本上通过第一纵梁312和第二纵梁314构成。所述纵梁312、314在区段-环方向R上彼此间隔开。此外,所述纵梁312、314彼此平行地并且平行于区段高度H地设置。在区段-环方向R上在第一纵梁312和第二纵梁314之间居中地设置有中央纵梁316。所述中央纵梁316经由多个主横梁318与纵梁312、314耦联。
所述保持设备300还具有第一悬臂部段320和第二悬臂部段330。所述第一悬臂部段320与主部段310的设置有第一纵梁312的侧相邻地设置。所述第二悬臂部段330设置在与主部段310相邻的侧上,在该侧上设置有第二纵梁314。所述第一悬臂部段320和所述第二悬臂部段330优选设置为,使得所述第一悬臂部段320设置在主部段310的第一侧上,并且所述第二悬臂部段330设置在主部段310的与第一侧相对置的第二侧上。
所述第一悬臂部段320通过第一悬臂横梁322、第二悬臂横梁324、第三悬臂横梁326和第四悬臂横梁328构成。所述悬臂横梁322-328具有横梁纵向方向,所述横梁纵向方向与纵梁312、314的纵向方向正交地定向。因此,在悬臂横梁322-328与第一纵梁312之间基本上存在直角。所述第一悬臂部段320和所述主部段310形成保持设备角302。
所述第二悬臂部段330基本上通过第五悬臂横梁332、第六悬臂横梁334、第七悬臂横梁336和第八悬臂横梁338构成。所述悬臂横梁332-338基本上类似于悬臂横梁322-328构成。所述悬臂横梁322-328基本上等距地相互间隔开。另外的悬臂横梁332-338同样基本上等距地相互间隔开。
此外,关于区段高度H,所述第一悬臂横梁322和所述第五悬臂横梁332也设置在相同的高度上。此外,所述第二悬臂横梁324和所述第六悬臂横梁334关于区段高度H设置在相同的高度上。同样内容适用于第三悬臂横梁326和第七悬臂横梁336以及适用于第四悬臂横梁328和第八悬臂横梁338。还示出的是,第一电缆束230设置在第一悬臂部段320上。尤其,所述第一电缆束230借助电缆耦联元件与悬臂横梁322-328连接。类似地,第二电缆束232设置在第二悬臂部段330上。
所述第一外壳区段200的下部的水平对接侧位于接缝203的区域中。所述第一外壳区段200终止于接缝203处。在区段高度H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外壳区段210与第一外壳区段200邻接地设置,其中所述外壳区段200、210在接缝203处彼此对接。
在图4中示出耦联设备400的细节视图。所述耦联设备400包括耦联横臂402,所述耦联横臂借助于第一连接腹板404和第一固定板408以及第二连接腹板406和第二固定板410与外壳区段200耦联。当前,固定板408、410设置在外壳区段200上。所述连接腹板404、406借助于螺旋连接与固定板408、410和外壳区段200连接。所述连接腹板404、406基本上从外壳区段200的内环周面起在区段厚度D的方向上伸出。
支撑板412设置在第二连接腹板406上,其中所述支撑板412具有水平的支撑面。未示出的支撑板以类似的方式设置在第一连接腹板404上。所述连接横臂402置于支撑板412的该水平的支撑面上,进而通过连接腹板404、406和支撑板412在竖直方向上被保持。
在耦联横臂402的背离外壳区段200的侧上,在第一连接腹板404和第二连接腹板406之间设置有第一耦联接片414和第二耦联接片416。所述耦联接片414、416分别包括相互间隔开的两个竖直定向的板。此外,所述板分别具有通孔,所述通孔具有共同的穿通轴线。所述第一纵梁312设置在第一耦联接片414的两个板之间。所述第二纵梁314设置在第二耦联接片416的两个板之间。此外,所述第一纵梁312和所述第二纵梁314分别具有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和构成为,使得螺栓能够分别穿过耦联接片414、416的开口,并且所述纵梁穿过能够引导穿过所述通孔。因此,确保了沿区段高度的方向牢固地固定所述保持设备300。此外,所述保持设备300以悬挂的方式设置,因为所述保持设备能够围绕螺栓轴线摆动。
在图5中示出第二水平支承件452的构成方案。所述水平支承件452包括支承横臂453以及第一支承连接件454和第二支承连接件455。所述第一支承连接件454以第一端部设置在外壳区段210上,并且以第二端部设置在支承横臂455上。所述第二支承连接件455同样以第一端部设置在外壳区段210上,并且以第二端部设置在支承横臂455上。在第一端部上,第二支承连接件455借助于连接板456和螺旋连接与外壳区段210连接。所述第一支承连接件454类似地设置在外壳区段210上。
第一支承连接件454和第二支承连接件455从外壳区段210朝向外壳区段210的内部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承连接件454和第二支承连接件455的背离所述外壳区段的第二端部与支承横臂453连接。
第一支承元件457和第二支承元件458设置在支承横臂453上。所述第一支承元件457基本上包括两个竖直定向的板,所述板设置为,使得在所述板之间能够设置有第一纵梁312。所述第一纵梁312在三个侧上被所述第一支承元件457的两个板和支承横臂453包围。
为了构成水平支承件,所述第四侧借助于第一支承板459封闭。所述第一支承板459优选由塑料制成或包含塑料。因此,例如能够实现减振。所述第二支承元件458类似于第一支承元件457构成,并且在第四侧上设置有第二支承板460,所述第二支承板能够类似于第一支承板459构成。因此,借助于支承横臂453、第二支承元件458和第二支承板460,能够实现四面地包围第二纵梁314。所述第一支承元件457和第一支承板459以及第二支承元件458和第二支承板460设置和构成为,能够衰减与区段高度H和/或保持设备300的主延伸方向正交的振动。
在图6中示出从风能设施塔区段120到第二风能设施塔区段130的过渡部位。所述第二风能设施塔区段130具有第二保持设备135和第二耦联设备132。所述第二保持设备135类似于保持设备300在耦联设备400上的上述布置而设置在第二耦联设备132上。尤其示出从保持设备300到第二保持设备135的过渡区域133,其中在两个连接部位134处实现了所述保持设备300与所述第二保持设备135的连接。优选的是,所述保持设备135、300相互连接,使得它们在区段高度H的方向上具有间隙。因此,所述保持设备135、300能够在区段高度H的方向上运动,它们优选具有预先限定的间隙。
图7和图8示出用于运输保持设备300的安装横杆50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形式的示意性三维视图,所述保持设备优选完整地预装配有运行机构,尤其是电缆。所述保持设备300能够借助于安装横杆500升高和运动。为了该目的,第一提升元件502和第二提升元件504从安装横杆500上的第一接合点506延伸到保持设备300。所述第一提升元件502此外在保持设备300上还具有接合点,所述接合点设置在主部段的设置有第二悬臂部段330的侧上。所述第二提升元件504从第一接合点506延伸到所述保持设备300的主部段的下述区域上,所述区域设置在如下侧上,在所述侧上设置有第一悬臂部段320。
在安装横杆500的纵向方向上,第二接合点512与第一接合点506间隔开地设置。从第一接合点512起,第三提升元件508和第四提升元件510延伸到保持设备300的第一悬臂部段320和第二悬臂部段330上。在该变型方案中,经由安装横杆500,所述保持设备300在两个接合点506、512处被升高并且进入安装位置中。所述外壳区段优选定向为,使得所述保持设备300能够被水平地升高。所述接合点506、512优选具有14千牛的最大负荷应用。
在图9中示出风能设施塔区段120的安装,在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中,保持设备300设置在第一外壳区段200上。当前,所述提升元件504、510具有比提升元件502和508更短的延伸部。因此,所述保持设备300以限定的角度倾斜地悬挂在安装横杆500下方。因此,所述保持设备30也能够设置在未居中地设置的外壳区段200上。当前,所述外壳区段200不定向为,使得所述保持设备300能够被水平地升高,而是以17弧度转动,因此需要提升元件504、510的更短的延伸部,以便使所述保持设备类似于外壳区段200转动。
图10示出第一运输设备的示例性实施形式的示意性三维视图。所述第一运输设备600在支架纵向方向GL、支架宽度GB和支架高度GH上延伸。与支架纵向方向GL正交地,所述第一运输设备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所述第一运输设备600基本上通过第一支架杆602、第二支架杆604、第三支架杆606和第四支架杆608形成。所述支架杆602-608基本上平行于支架纵向方向GL伸展。此外,所述第一运输设备600包括平行于支架高度或平行于支架宽度定向的杆,并且所述支架杆602-608相互连接。此外,横向支杆610在支架杆602-608之间延伸。
如在图11中所示出的,所述第一运输设备600能够设置在支撑面621上。然后,能够将保持设备300,尤其借助其主部段设置在第一运输设备600上。通过保持设备角,所述悬臂部段从设置在第一运输设备上的主部段朝支撑面621伸展。因此,所述保持设备300能够基本上无应力地设置在支撑面621上。
图12示出第二运输设备的一个示例性实施形式的示意性三维视图。所述第二运输设备620在支架纵向方向GL、支架宽度GB和支架高度GH上延伸。第一横向支架杆626、第二横向支架杆628、第三横向支架杆630、第四横向支架杆632、第五横向支架杆634和第六横向支架杆636在支架宽度的方向上延伸。横向支架杆626-636在第一纵向支架杆622和第二纵向支架杆624之间延伸。纵向支架杆622、624基本上平行于支架纵向方向GL定向。
在支架高度GH的方向上,从第一纵向支架杆622起设置有第一纵向肩杆642。在第一纵向支架杆622和第一纵向肩杆642之间设置有杆,用于间隔开。第一支架肩638通过第一纵向肩杆642、第一横向支杆646和用于连接第一纵向支架杆622和第一纵向肩杆642的上述杆形成。同样地,所述第二纵向肩杆644也在支架高度GH的方向上与第二纵向支架杆624间隔开。此外,在第二纵向支架杆644和第二纵向肩杆644之间设置有横向支杆648,使得所述元件类似于第一支架肩638构成第二支架肩640。
通过纵向支架杆622、624和横向支架杆626-636形成非封闭的支撑面621。如在图13所示出的,在该支撑面621上能够设置有保持设备300。由于保持设备角,两个悬臂部段部分地向上延伸,并且能够分别置于第一支架肩638和第二支架肩640上。因此,所述保持设备300也能够基本无应力地置于第二运输设备620上。
风能设施塔区段120具有特殊优点: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能够在安装风能设施塔102之前就已经低成本地预安装,其方式为:所述保持设备300至少设置在第一外壳区段200上。所述预安装例如能够在工厂中或风能设施塔102的设立地点处进行。此外,所述保持设备300的设计方案的特征有利地在于,所述保持设备在塔内仅需要小的空间需求。这通过主部段310和在主部段与第一悬臂部段320和第二悬臂部段330之间的保持设备角302来实现。
此外,电缆束230、232能够特别有利地设置在第一悬臂部段320和第二悬臂部段330上。尤其,为了将电缆束230、232安装在悬臂部段320、330上,在风能设施塔102的内部中不需要附加的安装平台。此外,所述保持设备300能够设置为,尤其通过相应长地伸出的支承连接件454、455设置为,使得位于保持设备300上的装配工不必仰头工作。
附图标记列表:
100 风能设施
102 塔
104 吊舱
106 转子
108 转子叶片
110 整流罩
120、130 风能设施塔区段
121 耦联部段
132、400 耦联设备
133 过渡区域
134 连接部位
135、300 保持设备
200 第一外壳区段
202 上部的水平对接侧
203 接缝
210 第二外壳区段
220 第三外壳区段
230 第一电缆束
232 第二电缆束
302 保持设备角
310 主部段
312 第一纵梁
314 第二纵梁
316 中央纵梁
318 主横梁
320 第一悬臂部段
322 第一悬臂横梁
324 第二悬臂横梁
326 第三悬臂横梁
328 第四悬臂横梁
330 第二悬臂部段
332 第五悬臂横梁
334 第六悬臂横梁
336 第七悬臂横梁
338 第八悬臂横梁
340 爬梯
402 耦联横臂
404 第一连接腹板
406 第二连接腹板
408 第一固定板
410 第二固定板
412 支撑板
414 第一耦联接片
416 第二耦联接片
450、452、454 水平支承件
453 支承横臂
454 第一支承连接件
455 第二支承连接件
456 连接板
457 第一支承元件
458 第二支承元件
459 第一支承板
460 第二支承板
500 安装横杆
502 第一提升元件
504 第二提升元件
506 第一接合点
508 第三提升元件
510 第四提升元件
512 第二接合点
600 第一运输设备
601 支撑面
602 第一支架杆
604 第二支架杆
606 第三支架杆
608 第四支架杆
610 横向支杆
620 第二运输设备
621 支撑面
622 第一纵向支架杆
624 第二纵向支架杆
626 第一横向支架杆
628 第二横向支架杆
630 第三横向支架杆
632 第四横向支架杆
634 第五横向支架杆
636 第六横向支架杆
638 第一支架肩
640 第二支架肩
642 第一纵向肩杆
644 第二纵向肩杆
646 第一横向撑杆
648 第二横向撑杆
D 区段厚度
GB 支架宽度
GH 支架高度
GL 支架纵向方向
H 区段高度
R 区段-环方向。

Claims (17)

1.一种用于风能设施塔的风能设施塔区段,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包括:
-外壳区段,所述外壳区段具有:
o在区段高度的方向上的、在区段-环方向上的和在区段厚度的方向上的延伸部;以及
o上部的水平对接侧和下部的水平对接侧;
-保持设备,所述保持设备用于将需要的机构设置在风能设施塔的内部中,所述保持设备具有:
o主部段;和
o至少一个悬臂部段,
o其中所述主部段和至少一个悬臂部段在区段-环方向上彼此相邻地设置,
o其中所述主部段和至少一个悬臂部段形成保持设备角;
-耦联设备,所述耦联设备设置在所述外壳区段的、邻接于上部的水平对接侧的耦联部段中,
-其中所述保持设备借助于所述耦联设备与所述外壳区段耦联。
2.根据上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风能设施塔区段,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
-包括水平支承件,所述水平支承件设置在与所述外壳区段的下部的水平对接侧邻接的支承部段中,其中所述保持设备借助于所述水平支承件支承,
-其中优选地所述水平支承件设置和构成,用作为用于与所述区段高度正交地和/或与所述保持设备的主延伸方向正交的支承力的固定支承件,和/或优选用作为用于沿所述区段高度方向和/或所述保持设备的主延伸方向的支承力的浮动支承件。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风能设施塔区段,其中
-所述耦联设备设置和构成,在根据规定设置风能设施塔区段时,将所述保持设备与所述外壳区段耦联,使得所述保持设备的主延伸方向基本上竖直地定向,和/或
-所述耦联设备在所述保持设备上设置和构成,用作为用于沿所述区段高度的方向和/或所述保持设备的主延伸方向作用的力的固定支承件。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风能设施塔区段,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
-包括减振器,其中所述减振器设置和构成为用于,衰减与所述区段高度和/或所述保持设备的主延伸方向正交的振动,
-其中优选地,所述水平支承件包括减振器,和/或优选地,所述水平支承件构成减振器,
-其中优选地,所述减振器通过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元件,尤其是一个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板构成,所述元件例如由塑料制成,其中所述元件单侧、双侧或在多侧上贴靠在保持设备上。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风能设施塔区段,其中在所述主部段上设置有爬梯。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风能设施塔区段,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包括第一悬臂部段和第二悬臂部段,其中所述第一悬臂部段设置在所述主部段的第一侧上,并且所述第二悬臂部段设置在所述主部段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置的第二侧上。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风能设施塔区段,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包括至少一个电缆,
-其中所述电缆设置在至少一个悬臂部段上,和
-所述电缆优选距所述主部段的间隔小于1.5米,和/或小于1.25米,和/或小于1米,和/或小于0.75米,和/或小于0.5米。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风能设施塔区段,其中
-所述保持设备角小于170弧度,和/或小于165弧度,和/或小于160弧度,和/或小于155弧度,和/或小于150弧度,和/或小于145弧度。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风能设施塔区段,其中
-所述外壳区段具有对称轴线,
-所述保持设备从上部的保持端部延伸到下部的保持端部,和
-所述保持设备设置在所述外壳区段上,使得在所述对称轴线和所述上部的保持端部之间的第一轴向间距大于在所述对称轴线和所述下部的保持端部之间的第二轴向间距。
10.一种风能设施塔,所述风能设施塔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至少一项的至少一个风能设施塔区段。
11.一种风能设施,所述风能设施包括根据上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风能设施塔。
12.一种保持装置的应用,所述保持装置具有保持设备和耦联设备,所述保持装置在风能设施塔区段中用于设置需要的机构,尤其是电缆,其中
-所述保持设备包括主部段和至少一个悬臂部段,
-所述主部段和所述至少一个悬臂部段在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的区段-环方向上彼此相邻地设置,和
-所述主部段和所述至少一个悬臂部段形成保持设备角。
13.一种第一运输设备的应用,所述第一运输设备用于运输保持设备,优选与运行机构一起,尤其是电缆一起运输,其中
-所述第一运输设备具有带有第一支架纵向方向、第一支架宽度和第一支架高度的第一基础支架,
-所述第一支架高度基本上对应于所述保持设备在径向方向上的延伸部,和
-所述保持设备置于所述第一运输设备上,使得所述保持设备的主部段的朝向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的对称轴线的侧设置在所述运输设备上。
14.一种第二运输设备的应用,所述第二运输设备用于运输保持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运输设备包括:
o带有第二支架纵向方向、第二支架宽度和第二支架高度的第二基础支架,其中通过所述第二支架纵向方向和所述第二支架宽度构成支撑面;和
o第一肩部,
-所述第一肩部至少部段地设置在所述基础支架的平行于所述支架纵向方向定向的边缘上,
-所述肩部的、背离支撑面的上端部与所述支撑面以肩部间距来间隔开,其中所述肩部间距基本上对应于所述保持设备在径向方向上的延伸部,
-所述保持设备置于所述第二运输设备上,优选固定在所述第二运输设备上,使得主部段的背离所述风能设施塔区段的对称轴线的侧设置在所述支撑面上,并且至少一个悬臂部段的背离所述主部段的端部设置在所述肩部的上端部上,优选固定在所述肩部的上端部上。
15.一种用于安装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至少一项的风能设施塔区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外壳区段、保持设备和耦联设备,
-其中所述保持设备沿主延伸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延伸;
-借助于至少三个运输元件升高所述保持设备,其中
o这三个运输元件设置在提升机构的止挡点处,和
o所述运输元件设置在所述保持设备的至少三个止挡点处,其中至少两个止挡点在所述保持设备的主延伸方向上间隔开,和至少两个止挡点在宽度方向上间隔开;
-将所述保持设备设置在所述外壳区段的内环周面上;
-借助所述耦联设备将保持设备与所述外壳区段耦联。
16.根据上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横杆,其中
-将至少三个所述提升元件设置在所述横杆与所述保持设备之间,和
-所述提升元件设置在所述横杆上的至少两个横杆止挡点处,其中两个所述横杆止挡点在所述横杆的纵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17.一种用于安装风能设施塔部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至少一项的风能设施塔区段;和至少一个第二外壳区段;
-设置至少一个风能设施塔区段和至少一个第二外壳区段,使得它们在竖直对接侧上彼此对接;
-优选地,将至少一个风能设施塔区段和至少一个第二外壳区段彼此固定。
CN201980060928.XA 2018-09-17 2019-08-12 用于风能设施塔的风能设施塔区段和方法 Pending CN1127399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22638.1 2018-09-17
DE102018122638.1A DE102018122638A1 (de) 2018-09-17 2018-09-17 Windenergieanlagen-Turmsegment für einen Windenergieanlagen-Turm und Verfahren
PCT/EP2019/071593 WO2020057864A1 (de) 2018-09-17 2019-08-12 Windenergieanlagen-turmsegment für einen windenergieanlagen-turm und verfahre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39906A true CN112739906A (zh) 2021-04-30

Family

ID=67659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0928.XA Pending CN112739906A (zh) 2018-09-17 2019-08-12 用于风能设施塔的风能设施塔区段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05923B2 (zh)
EP (1) EP3853472A1 (zh)
CN (1) CN112739906A (zh)
DE (1) DE102018122638A1 (zh)
WO (1) WO20200578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122638A1 (de) * 2018-09-17 2020-03-19 Wobben Properties Gmbh Windenergieanlagen-Turmsegment für einen Windenergieanlagen-Turm und Verfahren
CN111946555B (zh) * 2020-07-17 2022-03-04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塔筒管片拼装平台及拼装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21897A1 (de) * 2003-08-25 2005-03-10 Repower Systems Ag Turm für eine windenergieanlage
DE102005033600B3 (de) * 2005-07-14 2006-12-14 Oehme, Hermann R. Turm für eine Windenergieanlage
DE202010007565U1 (de) * 2010-06-04 2010-09-02 Zarges Aluminium Systeme Gmbh Turm, insbesondere Windkraftanlagenturm
EP2653715A1 (de) * 2012-04-19 2013-10-23 Nordex Energy GmbH Turm für eine Windenergieanlage sowie Verfahren zur Errichtung eines solchen
DE102012008120A1 (de) * 2012-04-25 2013-10-31 Nordex Energy Gmbh Verfahren zum Errichten eines Turmeinbaus in einem Windenergieanlagenturm
CN104755751A (zh) * 2012-10-22 2015-07-01 乌本产权有限公司 风能设施和风能设施塔
CA2963586A1 (en) * 2014-10-06 2016-04-14 Vestas Wind Systems A/S Hinged tower segments and transport method
DE102014119610A1 (de) * 2014-12-23 2016-06-23 Paul Reichartz Segmentierter Mast oder Stütze
EP3048295A1 (de) * 2015-01-26 2016-07-27 Senvion GmbH Verfahren zum errichten einer windenergieanlage und windenergieanlage
WO2017039915A1 (en) * 2015-08-31 2017-03-09 Siemens Energy, Inc. Ladder installation for equipment tow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49289A1 (de) * 2005-10-14 2007-04-26 Zarges Aluminium Systeme Gmbh Kabelstütze
WO2010015507A2 (en) * 2008-08-06 2010-02-11 Vestas Wind Systems A/S Adjustab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 for wind turbine towers
DE102009013186B4 (de) 2008-12-19 2015-05-28 Senvion Se Turm einer Windenergieanlage
DE102010015075A1 (de) * 2010-04-15 2011-10-20 Repower Systems Ag Windenergieanlage mit modularem Turmsystem
CN102893052A (zh) * 2011-04-22 2013-01-23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减振装置、风力发电装置和减振方法
DE102013217088A1 (de) * 2013-08-27 2015-03-05 Senvion Se Verfahren zur Montage von Turmeinbauten
US20180313106A1 (en) * 2017-04-26 2018-11-01 Wind Tower Technologies, Llc Internal column and platform structures in a tower
DE102018122638A1 (de) * 2018-09-17 2020-03-19 Wobben Properties Gmbh Windenergieanlagen-Turmsegment für einen Windenergieanlagen-Turm und Verfahren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21897A1 (de) * 2003-08-25 2005-03-10 Repower Systems Ag Turm für eine windenergieanlage
DE102005033600B3 (de) * 2005-07-14 2006-12-14 Oehme, Hermann R. Turm für eine Windenergieanlage
DE202010007565U1 (de) * 2010-06-04 2010-09-02 Zarges Aluminium Systeme Gmbh Turm, insbesondere Windkraftanlagenturm
EP2653715A1 (de) * 2012-04-19 2013-10-23 Nordex Energy GmbH Turm für eine Windenergieanlage sowie Verfahren zur Errichtung eines solchen
DE102012008120A1 (de) * 2012-04-25 2013-10-31 Nordex Energy Gmbh Verfahren zum Errichten eines Turmeinbaus in einem Windenergieanlagenturm
CN104755751A (zh) * 2012-10-22 2015-07-01 乌本产权有限公司 风能设施和风能设施塔
CA2963586A1 (en) * 2014-10-06 2016-04-14 Vestas Wind Systems A/S Hinged tower segments and transport method
DE102014119610A1 (de) * 2014-12-23 2016-06-23 Paul Reichartz Segmentierter Mast oder Stütze
EP3048295A1 (de) * 2015-01-26 2016-07-27 Senvion GmbH Verfahren zum errichten einer windenergieanlage und windenergieanlage
WO2017039915A1 (en) * 2015-08-31 2017-03-09 Siemens Energy, Inc. Ladder installation for equipment tow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42490A1 (en) 2022-02-10
DE102018122638A1 (de) 2020-03-19
WO2020057864A1 (de) 2020-03-26
EP3853472A1 (de) 2021-07-28
US11905923B2 (en)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60875B2 (en) Support arrangement of a wind turbine tower
EP2038550B1 (en) A tower construction for a wind turbine
AU2013352102B2 (en) Self-jacking scaffold for large cylindrical tanks
AU2011252255B2 (en) Wind power plant with modular tow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mounting thereof
JP6285546B2 (ja) 積荷を持ち上げるためのアセンブリ及び方法
JP2009209938A (ja) 風力エネルギータービンのタワー内の構成要素を組み立て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4662290A (zh) 用于塔的供应架、具有供应架的塔以及用于在塔的内部建造供应架的方法
JP6942264B2 (ja) 風力タービンのタワーセグメントの事前組立ておよび/または輸送および/または組立て用のフランジフレームおよび組立てセット、および方法
KR20100062946A (ko) 풍력 터빈 조립체
US11286915B2 (en) Standardized platform arrangement of a wind turbine
CA2998120C (en) Ladder installation for equipment tower
CN112368478B (zh) 架设风力涡轮机的方法
JP2005195028A (ja) 風力装置
JP2006246549A (ja) 風力発電装置のケーブル敷設方法およびケーブル敷設装置、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風力発電装置
CN112739906A (zh) 用于风能设施塔的风能设施塔区段和方法
US20160108896A1 (en) Wind turbine tower section, a wind turbine having such tower section and method for forming such tower section
CN101434325A (zh)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运输体结构及运输方法
CN111527302B (zh) 用于建造塔的方法、塔段、供应结构以及塔
CN103527424B (zh) 风力发电机组预制混凝土塔架
CN209761632U (zh) 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平台组件及风力发电机组用塔筒
NO20210882A1 (zh)
KR102405100B1 (ko) 케이블트레이 바닥 설치용 매립형 브라켓 구조물
US11859592B2 (en) Wind turbine
CN112012890B (zh) 连接组件、拉索式塔架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US20140017090A1 (en) Base frame structure for a wind turb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