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9952U - 一种用于雷管的智能标签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雷管的智能标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79952U
CN219179952U CN202223350720.XU CN202223350720U CN219179952U CN 219179952 U CN219179952 U CN 219179952U CN 202223350720 U CN202223350720 U CN 202223350720U CN 219179952 U CN219179952 U CN 2191799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pattern
rectangular antenna
width
antenna conductive
patter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507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久乐
毛久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field Su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field Su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field Su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field Su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5072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799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799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799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雷管的智能标签,包括设置在载体绝缘膜上的天线导电图型,其中,所述天线导电图型包括由位于底部的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和位于上方的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所述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第二导电图型底边与所述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第一导电图型上端边相互连接,使得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与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组成雷管形状;在860‑960MHz的超高频工作频率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标签具有良好的识别灵敏度,可以满足其进行识别管理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雷管的智能标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标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雷管的智能标签。
背景技术
智能标签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采用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电子标签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与各类领域中。
具体来说,雷管生产厂家希望在雷管上设置智能标签,进而对其进行灵敏识别管理。然而现有常规的智能标签无法满足其识别管理需求。
因此,本申请人决定寻求技术方案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雷管的智能标签,在860-960MHz的超高频工作频率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标签具有良好的识别灵敏度,可以满足其进行识别管理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雷管的智能标签,包括设置在载体绝缘膜上的天线导电图型,其中,所述天线导电图型包括由位于底部的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和位于上方的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所述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第二导电图型底边与所述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第一导电图型上端边相互连接,使得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与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组成雷管形状。
优选地,所述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第二导电图型上端边设有馈电端口,所述馈电端口的两端分别与RFID芯片的两个电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宽度与所述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长度呈平行状,且所述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长度;同时所述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长度与所述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宽度呈平行状,且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由第一导电图型底边、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图型底边两侧的第一导电图型左侧边和第一导电图型右侧边以及与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连接的第一导电图型上端边组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图型底边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导电图型左测边及第一导电图型右测边的宽度均相等;且所述第一导电图型底边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导电图型上端边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由第二导电图型上端边、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图型上端边两侧的第二导电图型左侧边和第二导电图型右侧边以及与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连接的第二导电图型底边组成。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电图型底边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导电图型左测边及第二导电图型右测边的宽度均相等;且所述第二导电图型上端边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导电图型底边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长度范围为4.7±0.2mm,其宽度范围为3.7±0.2mm。
优选地,所述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长度范围为10±0.2mm,其宽度范围为2.2±0.2mm。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由进行特性连接的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和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组成雷管形状的天线导电图型结构,经过雷管厂家的实际应用检测反馈,发现在860-960MHz的超高频工作频率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标签具有良好的识别灵敏度,可以满足其进行识别管理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用于雷管的智能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附有尺寸标记的图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雷管的智能标签,包括设置在载体绝缘膜上的天线导电图型,其中,天线导电图型包括由位于底部的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和位于上方的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第二导电图型底边与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第一导电图型上端边相互连接,使得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与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组成雷管形状。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雷管的智能标签,包括设置在载体绝缘膜上的天线导电图型,其中,天线导电图型包括由位于底部的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10和位于上方的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20,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20的第二导电图型底边21与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10的第一导电图型上端边14相互连接,使得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10与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20组成雷管形状;优选地,为了提高作为雷管标签的灵敏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20的第二导电图型上端24边设有馈电端口25,馈电端口25的两端分别与RFID芯片(图未示出)的两个电极连接。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10的宽度W10与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20的长度L20呈平行状,且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10的宽度W10小于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20的长度L20;同时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10的长度L10与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20的宽度W20呈平行状,且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10的长度L10大于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20的宽度W20。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10由第一导电图型底边11、位于第一导电图型底边11两侧的第一导电图型左侧边12和第一导电图型右侧边13以及与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20连接的第一导电图型上端边14组成;进一步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图型底边11的宽度与第一导电图型左测边12及第一导电图型右测边13的宽度均相等;且第一导电图型底边11的宽度大于第一导电图型上端边14的宽度。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20由第二导电图型上端边24、位于第二导电图型上端边24两侧的第二导电图型左侧边22和第二导电图型右侧边23以及与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10连接的第二导电图型底边21组成;进一步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图型底边21的宽度与第二导电图型左测边22及第二导电图型右测边23的宽度均相等;且第二导电图型上端边24的宽度大于第二导电图型底边21的宽度;本实施例提供的特定形状的天线导电图型可以进一步提升应用作为雷管标签时的灵敏度。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10的长度L10范围为4.7±0.2mm,其宽度W10范围为3.7±0.2mm;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20的长度L20范围为10±0.2mm,其宽度W20范围为2.2±0.2mm。
经过雷管厂家的实际应用检测反馈,发现在860-960MHz的超高频工作频率范围内,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标签具有良好的识别灵敏度,可以满足其进行雷管识别管理的需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用于雷管的智能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载体绝缘膜上的天线导电图型,其中,所述天线导电图型包括由位于底部的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和位于上方的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所述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第二导电图型底边与所述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第一导电图型上端边相互连接,使得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与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组成雷管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第二导电图型上端边设有馈电端口,所述馈电端口的两端分别与RFID芯片的两个电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宽度与所述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长度呈平行状,且所述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长度;同时所述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长度与所述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宽度呈平行状,且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智能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由第一导电图型底边、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图型底边两侧的第一导电图型左侧边和第一导电图型右侧边以及与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连接的第一导电图型上端边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图型底边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导电图型左测边及第一导电图型右测边的宽度均相等;且所述第一导电图型底边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导电图型上端边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智能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由第二导电图型上端边、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图型上端边两侧的第二导电图型左侧边和第二导电图型右侧边以及与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连接的第二导电图型底边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图型底边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导电图型左测边及第二导电图型右测边的宽度均相等;且所述第二导电图型上端边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导电图型底边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长度范围为4.7±0.2mm,其宽度范围为3.7±0.2mm。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形天线导电图型单元的长度范围为10±0.2mm,其宽度范围为2.2±0.2mm。
CN202223350720.XU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用于雷管的智能标签 Active CN2191799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50720.XU CN219179952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用于雷管的智能标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50720.XU CN219179952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用于雷管的智能标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79952U true CN219179952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69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50720.XU Active CN219179952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用于雷管的智能标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799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179952U (zh) 一种用于雷管的智能标签
CN103679247A (zh) 一种可用于金属产品的电子标签
CN205862354U (zh) 一种超高频电子标签
CN211124118U (zh) 一种加强型rfid标签结构
CN212084178U (zh) 一种射频识别的电子吊牌
CN205845085U (zh) 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
CN207149685U (zh) 小型化rfid变形偶极子标签天线
CN219039774U (zh) 一种具有通频效果的超高频智能标签
CN219676599U (zh) 一种用于空气砖的智能标签及其空气砖
CN208904203U (zh) Uhf标签天线以及rfid射频识别标签
CN216120740U (zh) 一种闭合状芯片天线单元及其超高频复合天线
CN202948467U (zh) 一种频率可调谐射频识别标签
CN207924723U (zh) 一种用于金属表面的全向rfid标签
CN207249706U (zh) 一种实验室设备实时状态标签
CN207851881U (zh) 物料标签及标签读取系统
CN219017904U (zh) 一种适用于rf防盗扣的标签天线结构
CN217387513U (zh) 一种防盗扣标签天线结构及其防盗扣
CN214846777U (zh) 一种超高频复合天线及其应用的智能标签
CN219040729U (zh) 一种防盗扣标签天线结构及其防盗扣
CN217902447U (zh) 一种适用金属材质的智能标签
CN219039775U (zh) 一种具有密集群读效果的超高频智能标签
CN210142350U (zh) 一种超高频电子标签
CN105989396A (zh) 电子标签
CN212135481U (zh) 一种高灵敏度rfid智能标签
CN220064827U (zh) 一种电表使用的rfid标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