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5271U - 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75271U
CN219175271U CN202320321009.7U CN202320321009U CN219175271U CN 219175271 U CN219175271 U CN 219175271U CN 202320321009 U CN202320321009 U CN 202320321009U CN 219175271 U CN219175271 U CN 2191752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
pile
existing building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2100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奎
何达
金涛
徐海涛
杨贵勇
万川
唐科行
徐宇
陈子龙
龙红宇
李�瑞
王玮强
谢恒�
安成蛟
陈理
单源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EEC Chengdu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EEC Chengdu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EEC Chengdu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EEC Chengdu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2100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752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752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752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基坑支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侧壁的灌注桩,所述灌注桩靠近既有建筑一侧的地面上开设有桩槽,所述桩槽内设置有锚固桩,所述锚固桩上设置有多个锚索,所述锚索穿过灌注桩与锚固桩之间的地层与灌注桩连接。本申请具有减少既有建筑对基坑支护影响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基坑支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临近既有建筑的情况,对于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深基坑,为了保证既有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安全,基坑常需设置支挡垂直开挖,对于基坑深度较大时,传统的锚索桩使用时,需要将锚索向侧边锚入足够的距离,容易对既有建筑造成影响,锚索深入距离不足时,又容易影响深基坑的支护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少既有建筑对基坑支护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侧壁的灌注桩,所述灌注桩靠近既有建筑一侧的地面上开设有桩槽,所述桩槽内设置有锚固桩,所述锚固桩上设置有多个锚索,所述锚索穿过灌注桩与锚固桩之间的地层与灌注桩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靠近既有建筑的一侧开挖形成桩槽,并在桩槽内浇筑形成锚固桩,将锚索穿过土层和灌注桩延伸到基坑内,并将锚索的一端预筑在锚固桩内,从而实现了锚固桩通过锚索对灌注桩拉持加固,从而提高了对基坑支护的能力,减少了既有建筑对基坑支护的影响,同时保证了既有建筑的正常使用。
可选的,所述灌注桩靠近基坑内的一侧设置有多条围檩,所述锚索固定在围檩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索穿过灌注桩固定在围檩上,以便于对锚索的固定,提高锚索的拉持效果。
可选的,所述锚索的一端焊接固定在锚固桩的主筋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索的一端焊接固定在锚固桩的主筋上,从而便于将锚索浇筑在锚固桩上,同时提高锚索的连接稳固性。
可选的,所述桩槽的靠近灌注桩的一侧开设有多个预设孔,多个所述锚索分别放置在对应的预设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锚索焊接在锚固桩的主筋上后,再将多余的锚索放置在预设孔,从而以便于对锚索的放置与连接。
可选的,所述预设孔内设置有止浆阀,所述锚索穿过止浆阀并放置在止浆阀远离锚固桩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浆阀的设置,避免了在浇筑锚固桩时,混凝土进入到预设孔内将放置在预设孔内的锚索凝固,以便于后续锚索与灌注桩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灌注桩上开设有多个锚孔,所述锚孔穿过灌注桩与锚固桩之间的土层与对应的预设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形成的灌注桩上开设锚孔,并与对应的预埋孔连通,从而以便于将锚索灌注桩,从而实现对锚索的连接。
可选的,单个所述锚固桩上的锚索设置多层,每层设置三根锚索,同一层的所述锚索连接在不同的灌注桩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层设置三根锚索,并连接在不同的灌注桩上,从而提高了单个锚固桩连接的灌注桩数量,提高连接强度,同时减少了锚固桩的设置数量。
可选的,所述灌注桩的顶部设置有冠梁,所述锚固桩顶部的锚索连接在冠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固桩顶部的锚索连接在冠梁上,从而有利于提高冠梁对基坑侧壁的支护能力。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在靠近既有建筑的一侧开挖形成桩槽,并在桩槽内浇筑形成锚固桩,将锚索穿过土层和灌注桩延伸到基坑内,并将锚索的一端预筑在锚固桩内,从而实现了锚固桩通过锚索对灌注桩拉持加固,从而提高了对基坑支护的能力,减少了既有建筑对基坑支护的影响,同时保证了既有建筑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锚索连接灌注桩与锚固桩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既有建筑;2、道路;3、灌注桩;4、桩槽;5、锚固桩;6、锚索;7、围檩;8、预设孔;9、止浆阀;10、锚孔;11、冠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参照图1,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包括灌注成型在基坑侧壁的灌注桩3,灌注桩3采用机械灌注形成基坑的侧壁,在灌注桩3成型后再开挖基坑。灌注桩3靠近既有建筑1一侧的地面上开设有桩槽4,桩槽4采用人工开挖形成,桩槽4内浇筑形成有锚固桩5,锚固桩5为方桩,锚固桩5上连接有多个锚索6,锚索6穿过灌注桩3与锚固桩5之间的地层与灌注桩3连接。
参照图1和图2,单个锚固桩5上的锚索6设置多层,在本身实施例中每层连接三根锚索6,同一层的三根锚索6呈扇形分别连接在不同的灌注桩3上。从而提高了单个锚固桩5连接的灌注桩3数量,提高连接强度,同时减少了锚固桩5的设置数量。
参照图1,锚索6的一端焊接固定在锚固桩5的主筋上,将锚索6固定。桩槽4的靠近灌注桩3的一侧开设有多个预设孔8,预设孔8与锚索6一一对应,锚索6分别放置在对应的预设孔8内。预设孔8内放置有止浆阀9,锚索6穿过止浆阀9并放置绕卷蜷缩在止浆阀9远离锚固桩5的一侧。止浆阀9避免了在浇筑锚固桩5时,混凝土进入到预设孔8内将放置在预设孔8内的锚索6凝固,以便于后续锚索6与灌注桩3的连接。
锚固桩5的施工:在既有道路2与既有建筑1之间先开设桩槽4,按照设计要求开设预设孔8,将锚索6焊接固定在锚固桩5的主筋上,并在锚索6上套设止浆阀9,将锚固桩5的主筋放置在桩槽4内,再将锚索6绕卷蜷缩放置在预设孔8内,将止浆阀9固定在预设孔8内,将预设孔8封堵,浇筑混凝土形成锚固桩5。
参照图1,在靠近既有建筑1的一侧开挖形成桩槽4,并在桩槽4内浇筑形成锚固桩5,将锚索6穿过土层和灌注桩3延伸到基坑内,并将锚索6的一端预筑在锚固桩5内,从而实现了锚固桩5通过锚索6对灌注桩3的拉持加固,从而提高了对基坑支护的能力,减少了既有建筑1对基坑支护的影响,同时保证了既有建筑1的正常使用。
参照图1,灌注桩3靠近基坑内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条围檩7,围檩7的主筋插接到灌注桩3内,锚索6穿过围檩7并固定在围檩7上。以便于对锚索6的固定,提高锚索6对灌注桩3的拉持效果。
参照图1,灌注桩3上开设有多个锚孔10,锚孔10穿过灌注桩3与锚固桩5之间的土层与对应的预设孔8连通,锚孔10贯穿围檩7。
在灌注桩3成型后,开挖基坑,开挖至设计锚孔10位置后浇筑围檩7,再进行锚孔10钻孔,将锚孔10与预设孔8连通,将锚索6拉出锚孔10,再浇筑锚孔10,将锚索6固定。从而以便于将锚索6灌注桩3,从而实现对锚索6的连接。
参照图1,灌注桩3的顶部浇筑有冠梁11,冠梁11的顶部与道路2路面齐平,锚固桩5顶部的锚索6穿过道路2的底部连接在冠梁11上,冠梁11处锚索6的施工方式与灌注桩3上的锚索6施工方式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在既有道路2与既有建筑1之间开设桩槽4,同时施工灌注桩3,按照设计要求开设预设孔8,将锚索6的一端焊接固定在锚固桩5的主筋上,并在锚索6上套设止浆阀9,将锚固桩5的主筋放置在桩槽4内,再将锚索6绕卷蜷缩放置在预设孔8内,将止浆阀9固定在预设孔8内,将预设孔8封堵,浇筑混凝土形成锚固桩5;基坑开挖至设计锚孔10位置后,进行锚孔10钻孔,将锚孔10与预设孔8连通,将锚索6拉出锚孔10,浇筑锚孔10,将锚索6固定,再逐步向下施工,直至基坑设计标高。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基坑侧壁的灌注桩(3),所述灌注桩(3)靠近既有建筑(1)一侧的地面上开设有桩槽(4),所述桩槽(4)内设置有锚固桩(5),所述锚固桩(5)上设置有多个锚索(6),所述锚索(6)穿过灌注桩(3)与锚固桩(5)之间的地层与灌注桩(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3)靠近基坑内的一侧设置有多条围檩(7),所述锚索(6)固定在围檩(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6)的一端焊接固定在锚固桩(5)的主筋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槽(4)的靠近灌注桩(3)的一侧开设有多个预设孔(8),多个所述锚索(6)分别放置在对应的预设孔(8)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孔(8)内设置有止浆阀(9),所述锚索(6)穿过止浆阀(9)并放置在止浆阀(9)远离锚固桩(5)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3)上开设有多个锚孔(10),所述锚孔(10)穿过灌注桩(3)与锚固桩(5)之间的土层与对应的预设孔(8)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锚固桩(5)上的锚索(6)设置多层,每层设置三根锚索(6),同一层的所述锚索(6)连接在不同的灌注桩(3)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3)的顶部设置有冠梁(11),所述锚固桩(5)顶部的锚索(6)连接在冠梁(11)上。
CN202320321009.7U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 Active CN2191752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21009.7U CN219175271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21009.7U CN219175271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75271U true CN219175271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67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21009.7U Active CN219175271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752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2147B (zh) 自平衡锚配重断桩迫降纠倾方法
CN102828518B (zh) 一种人工挖孔支护桩预应力锚索锚固构造的施工方法
KR101960413B1 (ko) 구조물 시공방법
CN105525627B (zh) 一种双向锚定板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4631440B (zh) 一种既有大直径灌注桩劲芯增长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1560962A (zh) 一种回填区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095656A (zh) 一种拉压复合式预应力锚索挡土墙结构
US3087308A (en) Method of installing piles for resisting upward soil movements
CN110847207A (zh) 地铁隧道穿越既有桥桩新建桥梁的构造及施工方法
US3992890A (en) Method of forming foundations
CN109537579A (zh)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CN109024632A (zh) 一种边坡加固的预制格构梁结构及装配整体施工方法
CN207159983U (zh) 一种水泥土搅拌桩结合抗拔锚杆的软土地区建筑地基结构
CN107178088B (zh) 一种地下室防水基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263075U (zh) 一种排栅式管桩后注浆内锚外止水支护体系
CN219175271U (zh) 一种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新型基坑支护结构
CN109024657B (zh) 超高层核心筒深坑边复杂条件塔吊基础的施工方法
CN108005086B (zh)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高支墩反拉式斜撑结构
CN115613559A (zh) 一种可伸缩的钢制螺旋桩及施工方法
CN207160041U (zh) 锚杆式人工挖孔桩
CN101818495A (zh) 一种基坑支护的施工方法及其支护结构
CN205662920U (zh) 一种带锚索孔的地下装配式预制桩
CN114293567A (zh) 基础筏板嵌入护坡桩提高天然地基承载力施工方法
CN107447775A (zh) 滑坡灾害体造地排水加筋土挡墙结构
CN109653193B (zh) 逆作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