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2603U - 双体船和水上交通工具 - Google Patents

双体船和水上交通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72603U
CN219172603U CN202222855228.1U CN202222855228U CN219172603U CN 219172603 U CN219172603 U CN 219172603U CN 202222855228 U CN202222855228 U CN 202222855228U CN 219172603 U CN219172603 U CN 219172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amaran
surfboard
support
floating
support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5522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oul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oul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oul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oul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72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72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70/00Maritime or waterways transport
    • Y02T70/10Measures concerning design or construction of watercraft hull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冲浪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体船和水上交通工具,该双体船包括双体船本体,双体船本体包括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浮仓,以及架设在浮仓上的载台;双体船延伸件,双体船延伸件可拆卸连接于双体船本体,双体船延伸件包括夹持件和支撑件,夹持件构造成内部设置有空心凹槽;冲浪板,冲浪板具有弧线形设计船身,冲浪板构造为利用弧线形设计船身卡入所述夹持件的空心凹槽内,当所述双体船本体移动时可以带着所述冲浪板一起移动。通过夹持件使得冲浪板可以与双体船可拆卸连接,解决了对现有单一冲浪板无法满足人们对水上娱乐活动体验感日益增长的需求,且成本较低,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感。

Description

双体船和水上交通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浪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体船和水上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人更多的寻找一些更多的休闲娱乐方式,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例如在进行水上运动时,经常会选择冲浪板进行水上运动,但人们目前对娱乐消费等方式有着更高的追求,此时单冲浪板的水上运动体验过于单一,此时急需寻找一种能加强人类对水上运动体验升级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体船和水上交通工具,实现对现有的冲浪板等水上体验娱乐的升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体船,包括:
双体船本体,所述双体船本体包括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浮仓,以及架设在所述浮仓上的载台;
双体船延伸件,所述双体船延伸件的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双体船本体,双体船延伸件包括夹持件和支撑件,所述夹持件构造成内部设置有空心凹槽;
冲浪板,所述冲浪板的具有弧线形设计船身,所述冲浪板构造为利用弧线形设计船身卡入所述夹持件的空心凹槽内,当所述双体船本体移动时可以带着所述冲浪板一起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为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件可伸缩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可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内部伸缩。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件。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为圆柱体状。
作为优选,所述双体船还包括舵固定架和舵。
作为优选,所述冲浪板尾部带有喷口。
作为优选,所述载台与所述多个浮仓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浮仓的中间部分宽度大于所述浮仓的两端部分宽度。
一种水上交通工具,包括上述所述的双体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夹持件使得冲浪板可以与双体船可拆卸连接,解决了对现有单一冲浪板无法满足人们对水上娱乐活动体验感日益增长的需求,且成本较低,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双体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双体船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双体船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冲浪板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舵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提供的双体船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提供的双体船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体船,包括双体船本体1,双体船本体1包括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浮仓11,以及架设在浮仓上的载台12;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双体船还包括双体船延伸件2和冲浪板3,双体船延伸件2可拆卸连接于双体船本体1,双体船延伸件2包括夹持件21和支撑件22,夹持件21配置为连接于第二支撑件24,并且夹持件21构造成内部设置有空心凹槽,其目的在于该空心凹槽可以容纳相对应的冲浪板,冲浪板3具有弧线形设计船身,冲浪板3构造为利用弧线形设计船身卡入夹持件21的空心凹槽内,因此当双体船本体1移动时可以带着冲浪板3一起移动。
示例性地,支撑件22包括第一支撑件23和第二支撑件24,其中第二支撑件24可伸缩连接于第一支撑件23,并且第二支撑件24可在第一支撑件23内部伸缩。
具体地,不同型号的冲浪板具有不同的高度,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做成可伸缩连接的目的在于适应不同高度的冲浪板,当某一型号的冲浪板高度过低时,可以缩短第二支撑件露出第一支撑件的高度,使得第二支撑件尽可能地伸进第一支撑件,以此尽可能地抬高容纳相应的冲浪板。相反地,当某一型号的冲浪板高度过高时,可以放长第二支撑件露出第一支撑件的高度,使得第二支撑件尽可能地伸出第一支撑件,以此尽可能地放低容纳相应的冲浪板,以此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可以想象的是,冲浪板的高度应该略高于水面才是最佳位置,此时用户可以尽情地戏水玩耍,因此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做成可伸缩连接是非常有必要的。
更进一步地,第一支撑件的侧面上有多个预埋孔,第二支撑件的端部侧面也有多个与第一支撑件的侧面上多个预埋孔相对应的预埋孔,此设置目的为当根据冲浪板的高度需要调节第二支撑件的高度时,使得第二支撑件的端部侧面的预埋孔与第一支撑件侧面的预埋孔想对应时,可以使用销钉进行锁定。
可以理解地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双体船,还包括两个推动模块(图中未示出),两个推动模块可拆卸连接于双体船本体1,推动模块被配置为当两个推动模块同功率工作时候,双体船本体1直线前行,当推动模块其中一个降低功率或增大功率时,双体船本体1根据两边功率差进行转向。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推动模块位于推动模块仓体(图中未示出)内,推动模块仓体外连接有螺旋桨(图中未示出),螺旋桨悬外挂于推动模块仓体。当双体船本体1直线前行时,调整其中一个推动模块,降低功率或增大功率,双体船本体1便根据两边推动模块的功率差进行转向。
优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双体船还包括舵固定架41和舵42,本实施例中舵42的目的在于除了前述所提及的推动模块实现双体船转向方式外,还可以利用人力操控舵实现双体船手动进行转向。
本实施例提供的冲浪板3的尾部还带有喷口,本实施例中冲浪板带有喷口的目的在于,利用位于冲浪板底部的螺旋桨(图中未示出)转动,将水从喷口处排出冲浪板,可以减少冲浪板前进时的阻力。
值得注意的是,夹持件21可以产生少量的形变,以使其顺利和冲浪板进行结合。夹持件21优选为不锈钢材料,当然也可以是塑料材料,此处并不对其进行限制。夹持件21与冲浪板3优选为过盈配合。当然,为了使冲浪板3和夹持件21更加紧密地结合,在夹持件21的端部可以设置有绑带组件,当冲浪板3卡进夹持件21后,可用绑带绑紧,进行额外的锁定保障。
可以理解地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体船,还包括两个推动模块3,两个推动模块3可拆卸连接于双体船本体1,推动模块3被配置为当两个推动模块3同功率工作时候,双体船本体1直线前行,当推动模块3其中一个降低功率或增大功率时,双体船本体1根据两边功率差进行转向。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推动模块3位于推动模块3仓体内,推动模块3仓体外连接有螺旋桨,螺旋桨悬外挂于推动模块3仓体。当双体船本体1直线前行时,调整其中一个推动模块,降低功率或增大功率,双体船本体1便根据两边推动模块3的功率差进行转向。
如图1-图5所示,浮仓11采用流线型设计,选择材料为密度小,体积大的轻便型材质。载台12与多个浮仓11可拆卸连接.在满足载重的条件下,降低其整体重量。浮仓11的前后两端设计为V型,中间载重部分较两端加宽,整体类似于椭圆形,并预留与载台12相连接的位置。载台12设计可以采用非规则形状,保证外形的美观性。载台的中间厚度较厚,两侧较薄,有一定的流线型美感。底部可以做加强处理,两侧位置预留安装孔,以便与两侧浮仓11相连。
双体船本体1包括两个浮仓11和架设在浮仓11上的载台12。载台12上设置供人休息的沙发,以及供人放置物品的桌子。沙发与桌子根据船体甲板的尺寸特意定制。根据后续不同的载人双艇船规格,制定不同的尺寸规格的沙发和桌子。沙发内部还可以设置储存空间,可以储存一些必备的物资及一些用品。其中一个沙发内部放置小型冰箱,空间满足外出需求。此外,沙发内部空间还可以作为备用电池仓。此外,载台还可以安置遮阳棚,遮阳棚上还可以安装有太阳能面板。这样既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也可以给船体供电。沙发下部还可以安装电池及电源接口,USB接口等可以给携带手机,电脑,相机等设备进行充电。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体船,通过夹持件21使得冲浪板可以与双体船可拆卸连接,解决了对现有单一冲浪板无法满足人们对水上娱乐活动体验感日益增长的需求,且成本较低,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感。
实施例二
如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同的区别点在于,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双体船,其支撑件22'为单一圆柱体状,并不是实施例一中由两部分所组成。随着双体船的前行,支撑件22'可以随着水流的运动而运动,具体地,可以双手或单手扶持在支撑件22'的上端,从而操控支撑件22'上下移动和转动,支撑件22'穿设于整个载台12,并且可以围绕支撑件22'的中心轴转动从而带动冲浪板3进行转向。本实施例提供的双体船,通过夹持件21'使得冲浪板可以与双体船可拆卸连接,解决了对现有单一冲浪板无法满足人们对水上娱乐活动体验感日益增长的需求,且成本较低,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感。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夹持件21'内层包覆有一层软性材质,例如泡棉等,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做进一步限制。包覆有软性材质的夹持件21',可以使冲浪板3在一定的限度上和夹持件21'连接,不需要使用任何固定器,并且由于包覆有软性材料,因此冲浪板3的板身在卡紧时不会遭到磨损或者破坏,在需要将冲浪板3拔出的时候稍微用力就可将此冲浪板3与夹持件21'相互脱离。由于在双体船前进时与冲浪板3前进的方向一致,使冲浪板3受到向前的推力,所以并不会在双体船前进时出现冲浪板3脱落夹持件21'的状况。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体船,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体船本体,所述双体船本体包括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浮仓,以及架设在所述浮仓上的载台;
双体船延伸件,所述双体船延伸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双体船本体,双体船延伸件包括夹持件和支撑件,所述夹持件构造成内部设置有空心凹槽;
冲浪板,所述冲浪板具有弧线形设计船身,所述冲浪板构造为利用弧线形设计船身卡入所述夹持件的空心凹槽内,当所述双体船本体移动时可以带着所述冲浪板一起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可伸缩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可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内部伸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圆柱体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体船还包括舵固定架和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浪板尾部带有喷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台与所述多个浮仓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仓的中间部分宽度大于所述浮仓的两端部分宽度。
10.一种水上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双体船。
CN202222855228.1U 2022-07-08 2022-10-28 双体船和水上交通工具 Active CN21917260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18533 2022-07-08
CN202221761853 2022-07-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72603U true CN219172603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67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55228.1U Active CN219172603U (zh) 2022-07-08 2022-10-28 双体船和水上交通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726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94458A (en) Windsurfer with auxiliary propulsion equipment
US10000264B2 (en) Underwater watercraft
US7047901B2 (en) Motorized hydrofoil device
US20110201238A1 (en) Electric Powered Surfboard Propulsion and Control Systems
US11731737B2 (en) Portable solar-electric watercraft
US9027501B2 (en) Stand-up paddleboard stool
US8789487B2 (en) Personal watercraft
KR101522667B1 (ko) 동력식 서핑보드
WO1985001486A1 (en) Watercraft stabilizer flotation structure
KR20150002472U (ko) 레저용 카약
CN219172603U (zh) 双体船和水上交通工具
US10556649B2 (en) Wake enhanc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7401080A (zh) 双体船和水上交通工具
US5904111A (en) Trimarans with removable beams configurations and steering wheel assemblies
US4998494A (en) Device for enhancing the buoyancy of sailboards and the like
US20030056705A1 (en) Personal watercraft
WO1988005745A1 (en) Watercraft
CN219172602U (zh) 一种双体船及包含其的水上交通工具
CN206125380U (zh) 一种小型水下双体观光艇
CN218751280U (zh) 一种水上工具
CN218751281U (zh) 一种水上工具
US20160368574A1 (en) Aquatic storage systems
EP0259308A1 (en) Watercraft stabilizing structure
CN218751279U (zh) 一种水上载具
CN216994768U (zh) 一种艇尾能够存放冲浪板的钓鱼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