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0803U - 密封组件及冲击工具 - Google Patents

密封组件及冲击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70803U
CN219170803U CN202223613696.4U CN202223613696U CN219170803U CN 219170803 U CN219170803 U CN 219170803U CN 202223613696 U CN202223613696 U CN 202223613696U CN 219170803 U CN219170803 U CN 219170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section
working section
chisel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1369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1369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708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70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708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组件及冲击工具,冲击工具包括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套筒、收容于套筒内的凿头及密封组件,凿头具有凿击输出的工作段及自所述工作段内凹并沿轴向延伸的卡持段,通过在凿头工作段的外周表面上套设密封组件,在凿头做前后冲击运动的过程中,密封组件始终至少部分位于工作段的外周表面与筒部的内圈壁形成的间隙内,这就使得密封组件与筒部的内圈壁形成交叉式防尘结构,进而有效防止粉尘从间隙中穿过进入限位部内。整个密封组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且与凿头、筒部接合后起到的防尘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密封组件及冲击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封组件及安装有该密封组件的冲击工具。
[背景技术]
冲击工具(例如电镐)常用于对墙体、水泥地等工作场合进行凿击工作,而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凿头与墙体或底面剧烈碰撞,使得大量的粉尘随之而生。
目前市场上的电镐,在插入凿头后,凿头工作段的外表面与套筒筒部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在电镐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会通过该间隙侵入套筒内,尤其是在环境较为潮湿的工况下,粉尘与水混合后粘附在套筒内,易将套筒内的钢珠卡死,从而导致更换凿头的功能失效。
正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0702721U中揭露了一种钻头(凿头),该钻头上套设有防尘盖,以避免灰尘进入工具内,但将该钻头插入工具时,该防尘盖位于工具的前端且与工具之间无配合,灰尘仍会从防尘盖与工具之间的空隙中进入工具内,而导致防尘效果不理想。
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密封组件及电动工具,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防尘效果好的密封组件及电动工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封组件,安装于一种冲击工具上,所述冲击工具包括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套筒及收容于所述套筒内的凿头,所述套筒具有位于前端的筒部及沿所述筒部向后延伸的限位部,所述凿头具有凿击输出的工作段及自所述工作段内凹并沿轴向延伸的卡持段,所述卡持段穿过所述筒部并卡持于所述限位部内,所述工作段的外周表面与所述筒部的内圈壁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密封组件套设于所述工作段的外周表面,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间隙内。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密封组件为一体成型的橡胶圈,所述密封组件的内圈壁压紧于所述工作段的外周表面。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密封组件远离所述卡持段的一端具有向外翻折的凸环,所述凸环的外径大于所述筒部的内径。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橡胶圈及螺钉,所述橡胶圈设有自外周表面贯穿至内壁的至少一个通孔,所述工作段上开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螺钉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接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工作段纵截面呈六边形,所述密封组件的内圈壁纵截面与所述工作段纵截面相匹配。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密封组件的外周表面纵截面呈圆形。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还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冲击工具,包括机壳及收容于所述机壳内的冲击组件与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套筒、收容于所述套筒内的凿头,所述冲击组件带动所述凿头进行往复冲击,所述凿头上套设有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凿头工作段的外周表面上套设密封组件,在凿头做前后冲击运动的过程中,密封组件始终至少部分位于工作段的外周表面与筒部的内圈壁形成的间隙内,这就使得密封组件与筒部的内圈壁形成交叉式防尘结构,进而有效防止粉尘从间隙中穿过进入限位部内。整个密封组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且与凿头、筒部接合后起到的防尘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冲击工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冲击工具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冲击工具的凿头未被冲击状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冲击工具的凿头被冲击状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凿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密封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冲击工具 100 机壳 10
电机 20 电机轴 21
转子 22 风扇 23
定子 24 传动组件 30
齿轮 31 偏心轮 32
偏心销 33 冲击组件 40
连杆 41 活塞 42
气垫 43 撞锤 44
撞杆 45 夹持组件 50
套筒 51 筒部 511
限位部 512 锁定元件 5121
间隙 60 凿头 110
工作段 111 螺纹孔 1111
卡持段 112 密封组件 120
橡胶圈 121 通孔 1211
凸环 1212 螺钉 122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下述的“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涉及的一直冲击工具100。在本实施方式中,冲击工具100为对墙面、水泥地等场合进行凿击工作的电镐,冲击工具100包括机壳10、设置于机壳10中的电机20、传动组件30、冲击组件40、部分伸出机壳10的夹持组件50及固持于夹持组件50内的凿头110。在冲击工具100启动后,电机20经由传动组件30带动冲击组件40进行冲击输入,冲击组件40带动夹持组件50内的凿头110进行冲击输出。
请参阅图2所示,电机20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电机轴21、连接于电机轴21的转子22和风扇23及位于转子22外侧的定子24。
转动组件30包括:与电机轴21传动连接的齿轮31、与齿轮传动连接的偏心轮32、与偏心轮一体设置的偏心销33。电机轴21通过齿轮31带动偏心轮32旋转。
冲击组件40包括:气缸及依次设置在气缸内的连杆41、活塞42、气垫43、撞锤44和撞杆45。偏心轮33通过连杆41带动活塞42作做复运动,活塞42在做往复运动时压缩气垫43,从而把活塞42的能量通过气垫43传递给撞锤44,使得撞锤44做往复运动,做往复运动的撞锤44撞击撞杆45,撞杆45再撞击凿头110,从而将整机能量输出。
请参阅图3至图4所示,夹持组件50包括套筒51、收容于套筒51内的凿头110及密封组件120,套筒51具有位于套筒51前端的筒部511及沿筒部511向后延伸的限位部512。限位部512内配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元件5121,限位元件5121用于锁定凿头110。
凿头110具有凿击输出的工作段111及自工作段111内凹并沿轴向延伸的卡持段112。卡持段112穿过筒部511被限位元件5121卡持于限位部512内。当卡持段112卡持于限位部512内时,限位元件5121从限位部512内凸出,以将在凿头110锁定,此时,工作段111的外表面与筒部511的内壁形成有间隙60。密封组件120套设于工作段111的外周表面,并且在凿头110做前后冲击运动的过程中,密封组件120始终至少部分位于间隙60内。密封组件120与筒部511的内壁形成交叉式防尘,有效防止粉尘从间隙60中穿过进入限位部512内,而导致限位部512内的限位元件5121卡死,造成凿头更换功能的失效。
请参阅图5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凿头110的工作段111纵截面呈六边形,密封组件120的内圈壁纵截面与工作段111纵截面相匹配,也呈六边形,且密封组件120的内圈壁与工作段111的外周表面相贴合,这样避免密封组件120的内圈壁与工作段111的外周表面形成有空隙,而使粉尘从该空隙中穿过,导致工具防尘效果变差。密封组件120的外周表面的纵截面呈圆形,这样可以与筒部511内圈壁完全贴合。
请参阅图3至图6所示,密封组件120包括橡胶圈121及螺钉122,橡胶圈121设有自外周表面贯穿至内圈壁的至少一个通孔1211,工作段111上开设有与通孔1211对应的螺纹孔1111,螺钉122穿过通孔1211将橡胶圈121固定于螺纹孔1111。从而将密封组件120固定在工作段111的外周表面上,这样避免了在工作时密封组件120在工作段111的外周表面上发生位移,进而降低密封组件120防尘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密封组件120为一体成型的橡胶圈,密封组件120的内圈壁压紧于工作段的外周表面,同时密封组件120远离凿头卡持段112的一端具有向外翻折的凸环1212,该凸环1212的外径大于筒部511的内径,这样可以避免当密封组件120松动时,密封组件120在凿头110上发生轴向偏移,而滑入套筒51内。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凿头110工作段111的外周表面上套设密封组件120,在凿头110做前后冲击运动的过程中,密封组件120始终至少部分位于工作段111的外周表面与筒部511的内圈壁形成的间隙60内,这就使得密封组件120与筒部511的内圈壁形成交叉式防尘结构,进而有效防止粉尘从间隙60中穿过进入限位部512内。整个密封组件120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且与凿头110、筒部511接合后起到的防尘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范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组件不局限于电镐,只要有防尘需要的冲击工具均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且密封组件还有很多的替代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

Claims (7)

1.一种密封组件,安装于一种冲击工具上,所述冲击工具包括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套筒及收容于所述套筒内的凿头,所述套筒具有位于前端的筒部及沿所述筒部向后延伸的限位部,所述凿头具有凿击输出的工作段及自所述工作段内凹并沿轴向延伸的卡持段,所述卡持段穿过所述筒部并卡持于所述限位部内,所述工作段的外周表面与所述筒部的内圈壁之间形成有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套设于所述工作段的外周表面,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间隙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为一体成型的橡胶圈,所述密封组件的内圈壁压紧于所述工作段的外周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远离所述卡持段的一端具有向外翻折的凸环,所述凸环的外径大于所述筒部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橡胶圈及螺钉,所述橡胶圈设有自外周表面贯穿至内圈壁的至少一个通孔,所述工作段上开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螺钉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段纵截面呈六边形,所述密封组件的内圈壁纵截面与所述工作段纵截面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的外周表面纵截面呈圆形。
7.一种冲击工具,包括机壳及收容于所述机壳内的冲击组件与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套筒、收容于所述套筒内的凿头,所述冲击组件带动所述凿头进行往复冲击;其特征在于:所述凿头上套设有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组件。
CN202223613696.4U 2022-12-06 2022-12-06 密封组件及冲击工具 Active CN2191708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3696.4U CN219170803U (zh) 2022-12-06 2022-12-06 密封组件及冲击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3696.4U CN219170803U (zh) 2022-12-06 2022-12-06 密封组件及冲击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70803U true CN219170803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75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13696.4U Active CN219170803U (zh) 2022-12-06 2022-12-06 密封组件及冲击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708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77217B2 (en) Hammer
US8695724B2 (en) Hand-held power tool
US9956659B2 (en) Dust collecting device and power tool having the same
EP2103389B1 (en) Impact tool
US10843321B2 (en) Power tool
EP2415565B1 (en) Power tool
EP2468455A1 (en) Striking tool
KR20080042147A (ko) 전동식 충격 조임 공구
JP5147488B2 (ja) 作業工具
EP1375076A1 (en) Percussion hammer
GB2360009A (en) Hand held percussive tool machine
CN219170803U (zh) 密封组件及冲击工具
US7021401B2 (en) Hammer
GB2381228A (en) Electrically powered hammer with support bearing
CN102470523B (zh) 锤钻和/或凿削装置
CN113524098A (zh) 套筒组件及电动工具
CN218556991U (zh) 冲击电动工具
CN220389276U (zh) 一种电动扳手
CN111203837A (zh) 一种锁紧结构以及电动螺丝批
CN219074455U (zh) 一种快速组合式气钻
CN215847904U (zh) 套筒组件及电动工具
JP4270827B2 (ja) 電動工具
CN218556996U (zh) 冲击工具
CN217123075U (zh) 冲击工具
CN116175491A (zh) 电动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