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0648U - 一种用于工装壳体类零件的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工装壳体类零件的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70648U
CN219170648U CN202223298770.8U CN202223298770U CN219170648U CN 219170648 U CN219170648 U CN 219170648U CN 202223298770 U CN202223298770 U CN 202223298770U CN 219170648 U CN219170648 U CN 219170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arranged
fixture
self
locking moto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9877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先强
郭易
邱永强
邓金国
夏科
宋群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om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om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om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om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9877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70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70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706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工装壳体类零件的夹具,本实用新型涉及壳体类零件工装固定的技术领域,它包括固设于工作台台面上的自锁电机,自锁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设有转台,转台的台面上固设有两个支座,两个支座之间固设有导轨,两个支座之间旋转安装有丝杆,丝杆的左半部分设置有正向外螺纹,丝杆的右半部分设置有反向外螺纹,正向外螺纹和反向外螺纹上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台,两个移动台均套设于导轨上;两个移动台的顶表面上均固设有立板,两个移动台的外端面上均固设有多个旋转气缸,旋转气缸的旋转轴上固设有向外延伸的压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减轻工人工作强度、防止在取下壳体类零件时零件受损、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工装壳体类零件的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壳体类零件工装固定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工装壳体类零件的夹具。
背景技术
某壳体类零件的结构如图1~2所示,壳体类零件的底部成型有凹腔,这种壳体类零件用于安装在电子设备内,起到防护作用。当壳体类零件成型后,工艺上要求通过CCD镜头检测壳体类零件的总高度,以判断生产出来的壳体类零件是否合格。
在检测前,需通过如图3所示的工装夹具来将壳体类零件工装固定住,该工装夹具包括工作台1、放置于工作台1上的固定块2,固定块2顶表面上开设有多个沉槽,各个沉槽内均嵌入有一个磁块3,磁块3的顶表面与固定块2的顶表面平齐。使用时,工人将壳体类零件的凹腔由上往下扣合在固定块2上,且确保凹腔的底部与固定块2的顶表面接触,接触后,磁块3将壳体类零件5吸附固定住,从而实现了壳体类零件的工装固定。当工装固定后,工人将固定块2倾倒90°,以使壳体类零件5的顶表面正视于CCD镜头4的正下方,通过CCD镜头4即可识别出被检测壳体类零件的总高度;如此重复操作,即可连续地对多个壳体类零件进行高度检测。
然而,这种工装夹虽然能够工装固定壳体类零件,并且应用于壳体类零件高度的检测,但是仍然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I、需要人工将固定块2倾倒90°,以使壳体类零件5正视于CCD镜头4的正下方,并且检测后,还需要将固定块2摆正,这无疑是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强度。
II、当检测完毕后,需要人工将壳体类零件5从固定块2拔出,由于壳体类零件5牢固的附着在磁块3上,造成在向上拔壳体类零件时,壳体类零件的顶表面发生变形,导致壳体类零件受损,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亟需一种减轻工人工作强度、防止在取下壳体类零件时零件受损的夹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减轻工人工作强度、防止在取下壳体类零件时零件受损、操作简单的用于工装壳体类零件的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工装壳体类零件的夹具,它包括固设于工作台台面上的自锁电机,自锁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设有转台,转台的台面上固设有两个支座,两个支座之间固设有导轨,两个支座之间旋转安装有丝杆,丝杆的左半部分设置有正向外螺纹,丝杆的右半部分设置有反向外螺纹,正向外螺纹和反向外螺纹上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台,两个移动台均套设于导轨上;
两个移动台的顶表面上均固设有立板,两个移动台的外端面上均固设有多个旋转气缸,旋转气缸的旋转轴上固设有向外延伸的压杆,压杆的上端部与立板左右相对立设置,所述丝杆的右端部贯穿右侧的支座设置,且延伸端上连接有手柄。
所述工作台的底表面上固设有多根支撑于地面上的支撑腿。
两个移动台内均开设有滑槽,两个移动台经滑槽与导轨相配合以安装于导轨上。
所述压杆上端部的内侧端均粘接有软垫。
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固设有位于自锁电机右侧的轴承座,轴承座内旋转安装有转轴,转轴与自锁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设置,转轴上焊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上端部焊接于转台的底表面上。
所述自锁电机的输出轴上焊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上端部焊接于转台的底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减轻工人工作强度、防止在取下壳体类零件时零件受损、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壳体类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车间内所使用的工装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 为图3中的工装夹具工装固定壳体类零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向示意图;
图7 为移动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8 为图7的左视图;
图9为在立板上扣合壳体类零件的示意图;
图10为两个立板分别抵靠在壳体类零件左右侧壁上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工装固定住壳体类零件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固定块,3-磁块,4-CCD镜头,5-壳体类零件,6-自锁电机,7-转台,8-支座,9-导轨,10-正向外螺纹,11-反向外螺纹,12-移动台,13-立板,14-旋转气缸,15-压杆,16-手柄,17-轴承座,18-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5~8所示,一种用于工装壳体类零件的夹具,它包括固设于工作台1台面上的自锁电机6,工作台1的底表面上固设有多根支撑于地面上的支撑腿,自锁电机6的输出轴上固设有转台7,转台7的台面上固设有两个支座8,两个支座8之间固设有导轨9,两个支座8之间旋转安装有丝杆,丝杆的左半部分设置有正向外螺纹10,丝杆的右半部分设置有反向外螺纹11,正向外螺纹10和反向外螺纹11上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台12,两个移动台12均套设于导轨9上;两个移动台12的顶表面上均固设有立板13,两个移动台12的外端面上均固设有多个旋转气缸14,旋转气缸14的旋转轴上固设有向外延伸的压杆15,压杆15上端部的内侧端均粘接有软垫,压杆15的上端部与立板13左右相对立设置,所述丝杆的右端部贯穿右侧的支座8设置,且延伸端上连接有手柄16。两个移动台12内均开设有滑槽,两个移动台12经滑槽与导轨9相配合以安装于导轨9上。
如图5~8所示,所述工作台1的台面上固设有位于自锁电机6右侧的轴承座17,轴承座17内旋转安装有转轴,转轴与自锁电机6的输出轴同轴设置,转轴上焊接有连接板18,连接板18的上端部焊接于转台7的底表面上,轴承座17起到了支撑转台7的右端部的作用。所述自锁电机6的输出轴上焊接有连接板18,连接板18的上端部焊接于转台7的底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S1、壳体类零件的工装固定,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工人将壳体类零件5的凹腔由上往下扣合在两个立板13之间,此时壳体类零件5的凹腔刚好支撑于两个立板13的顶表面上,如图9所示;
S12、工人手动转动手柄16,手柄16带动丝杆转动,位于左侧的移动台12的内螺纹在与正向外螺纹10的配合下,沿着导轨9向左做直线运动,并带动左侧的立板13和旋转气缸14同步向左运动,同时位于右侧的移动台12的内螺纹在与反向外螺纹11的配合下,沿着导轨9向右做直线运动,并带动右侧的立板13和旋转气缸14同步向右运动,当转动手柄16到一定圈数后,两个立板13分别抵靠在壳体类零件5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如图10所示;
S13、工人控制左侧的旋转气缸14启动,旋转气缸14带动旋转轴旋转,旋转轴带动压杆15旋转,压杆15抵靠在壳体类零件5的左侧外壁上,此时壳体类零件5的左侧壁抵压在左侧的压杆15和立板13之间,随后工人控制右侧的旋转气缸14启动,旋转气缸14带动旋转轴旋转,旋转轴带动压杆15旋转,压杆15抵靠在壳体类零件5的右侧外壁上,此时壳体类零件5的右侧壁抵压在右侧的压杆15和立板13之间,从而最终实现了壳体类零件的工装固定,如图11所示;
S2、工装固定后,工人控制自锁电机6启动,自锁电机6带动连接板18旋转,连接板18带动转台7旋转,转台7带动被工装固定的壳体类零件5同步旋转,当旋转90°后,壳体类零件也刚好旋转90°,并且壳体类零件的顶表面刚好正视于CCD镜头4的正下方,通过CCD镜头4即可识别出被检测壳体类零件的总高度;
S3、壳体类零件的取下,工人先控制自锁电机6的输出轴反转,复位后,工人反向转动手柄16,手柄16带动丝杆反转,两个移动台12做相对立的运动,立板13与壳体类零件5的内侧壁分离,分离后,工人控制各个旋转气缸14的旋转轴反向旋转,以使压杆15与壳体类零件5的外侧壁分离,分离后,工人即可将已检测完毕的壳体类零件5取走;
从步骤S1和S3可知,该夹具通过左侧的压杆15和立板13将壳体类零件5的左侧壁夹持固定住,同时通过右侧的压杆15和立板13将壳体类零件5的右侧壁夹持固定住,以实现壳体类零件的工装固定,相比于如图3所示的工装夹具,替代了采用磁铁将壳体类零件吸附的方式固定,在取下壳体类零件5时间,只需反向转动手柄16,并且控制旋转气缸14的旋转轴反转,即可将壳体类零件5松开,进而将检测完毕的壳体类零件取下,防止了在取下壳体类零件5时零件受损,起到了保护零件的作用。
此外,在步骤S2中,只需控制自锁电机6启动,即可使被工装固定的壳体类零件5倾倒90°,以进入到CCD镜头的检测工位,相比于如图3所示的工装夹具,无需人工翻转,从而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强度。
S4、重复步骤S1~S3的操作,即可连续地对多个壳体类零件进行工装固定并进行高度检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工装壳体类零件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设于工作台(1)台面上的自锁电机(6),自锁电机(6)的输出轴上固设有转台(7),转台(7)的台面上固设有两个支座(8),两个支座(8)之间固设有导轨(9),两个支座(8)之间旋转安装有丝杆,丝杆的左半部分设置有正向外螺纹(10),丝杆的右半部分设置有反向外螺纹(11),正向外螺纹(10)和反向外螺纹(11)上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台(12),两个移动台(12)均套设于导轨(9)上;
两个移动台(12)的顶表面上均固设有立板(13),两个移动台(12)的外端面上均固设有多个旋转气缸(14),旋转气缸(14)的旋转轴上固设有向外延伸的压杆(15),压杆(15)的上端部与立板(13)左右相对立设置,所述丝杆的右端部贯穿右侧的支座(8)设置,且延伸端上连接有手柄(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装壳体类零件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底表面上固设有多根支撑于地面上的支撑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装壳体类零件的夹具,其特征在于:两个移动台(12)内均开设有滑槽,两个移动台(12)经滑槽与导轨(9)相配合以安装于导轨(9)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装壳体类零件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15)上端部的内侧端均粘接有软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装壳体类零件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台面上固设有位于自锁电机(6)右侧的轴承座(17),轴承座(17)内旋转安装有转轴,转轴与自锁电机(6)的输出轴同轴设置,转轴上焊接有连接板(18),连接板(18)的上端部焊接于转台(7)的底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工装壳体类零件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电机(6)的输出轴上焊接有连接板(18),连接板(18)的上端部焊接于转台(7)的底表面上。
CN202223298770.8U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用于工装壳体类零件的夹具 Active CN219170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8770.8U CN219170648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用于工装壳体类零件的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8770.8U CN219170648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用于工装壳体类零件的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70648U true CN219170648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77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98770.8U Active CN219170648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用于工装壳体类零件的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706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160305A (zh) 一种轴承检测打磨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1249242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固定装置
CN111645038A (zh)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轴承柱立式加工用夹具
CN219170648U (zh) 一种用于工装壳体类零件的夹具
CN212794027U (zh) 一种数控加工用夹紧定位夹具
CN212071192U (zh) 一种摩托车配件加工用夹具
CN111360571A (zh) 一种立式轴承座底面加工夹具
CN111266890A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作架
CN214518862U (zh) 一种基于五轴加工中心的发电机端盖加工工装
CN216730770U (zh) 一种齿轮零部件的气动工装
CN111805271A (zh) 一种用于拆装的夹紧装置
CN210414307U (zh) 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组装的定位装置
CN209754604U (zh) 一种用于机床加工的夹紧装置
CN211219679U (zh) 一种法兰盘的加工定位装置
CN217317716U (zh) 一种适用于圆形工件的夹紧旋转机构
CN218503507U (zh) 用于圆形隔离块加工的具有缓冲机构的倒角装置
CN220863342U (zh) 一种机床固定组件
CN218856703U (zh) 一种用于方框工件加工的快速固定夹具
CN219293352U (zh) 一种机械配件加工用定位夹具
CN220260958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定位台
CN211965973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钻孔装置
CN220347192U (zh) 一种立车用的泵体夹具
CN217453611U (zh) 一种适用于异形工件的夹紧旋转机构
CN216398760U (zh) 一种机床加工空调压缩机后盖用的固定夹具
CN218137860U (zh) 一种现代机械设备支撑检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