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63276U - 一种导磁结构及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和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磁结构及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和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63276U CN219163276U CN202223273285.5U CN202223273285U CN219163276U CN 219163276 U CN219163276 U CN 219163276U CN 202223273285 U CN202223273285 U CN 202223273285U CN 219163276 U CN219163276 U CN 2191632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yokes
- yoke
- magnetic
- coil
- magnetic condu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磁结构及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和电磁继电器,所述导磁结构用于安装于磁路系统的线圈架,包括两轭铁,该两轭铁分别包括轭铁主体和插装部,轭铁主体呈弯折状,且其一端与插装部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所述两轭铁的插装部分别从所述线圈架轴向的两端插入线圈架中,并对插在一起,所述两轭铁的轭铁主体的另一端分别位于所述线圈架外的同一侧,并相向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导磁结构包括所述两轭铁,安装于线圈架时采用对插方式配合,无需与铁芯铆接,因而无需用到专用的铆接设备,从而使装配工艺更为简单,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磁结构及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和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磁保持继电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继电器,也是一种自动开关,和其它类型的电磁继电器一样,对电路起着自动接通和切断的作用。磁保持继电器的磁路系统通常包括线圈、线圈架、可旋转的衔铁部件和导磁结构,线圈缠绕于线圈架,衔铁部件呈工字形,导磁结构通常包括两轭铁和一铁芯,两轭铁分别呈L字形,组装时,先将铁芯插装于线圈架中,使铁芯的两端外露,再将两轭铁的一边分别与铁芯的两端铆接固定,并使两轭铁的另一边分别位于线圈架外的同一侧,并相向设置。由于上述导磁结构包括两轭铁和一铁芯三个部件,并采用铆接工艺,需要增加专用的铆接设备,因而,工序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导磁结构及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和电磁继电器,用于简化导磁结构的装配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磁结构,用于安装于磁路系统的线圈架,包括两轭铁,该两轭铁分别包括轭铁主体和插装部,轭铁主体呈弯折状,且其一端与插装部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所述两轭铁的插装部分别从所述线圈架轴向的两端插入线圈架中,并对插在一起,所述两轭铁的轭铁主体的另一端分别位于所述线圈架外的同一侧,并相向设置。
进一步的,其中一轭铁的插装部的自由端设有凸部,另一轭铁的插装部的自由端设有凹槽,凸部插装于凹槽,且二者呈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两轭铁的插装部分别呈板状,所述轭铁主体的宽度大于所述插装部的宽度;所述固定连接的方式包括焊接和/或铆接。
进一步的,所述两轭铁的插装部在其厚度方向上的同一侧分别叠加连接有至少一导磁片,且所述两轭铁的插装部所连接的导磁片的数量一致,所述两轭铁的插装部上处于同一层的导磁片的相邻端相对接。
进一步的,所述两轭铁的插装部上处于同一层的导磁片的对接部位与所述两轭铁的插装部的对插部位错开;所述插装部与所述导磁片铆接和/或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轭铁主体呈L字形,所述轭铁主体的一边和另一边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构成所述轭铁主体的一端和另一端;所述插装部与所述轭铁主体的另一边相互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轭铁主体的一边外侧面靠近所述插装部的部位设有凸台,使所述轭铁主体设有凸台的部位的厚度大于所述轭铁主体的其余部分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轭铁主体的一边外侧面设有限位凸筋,所述限位凸筋沿所述轭铁主体的宽度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包括线圈、线圈架、可旋转的衔铁部件,线圈缠绕于线圈架,衔铁部件呈工字形或H字形;还包括如上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磁结构,所述两轭铁的轭铁主体另一端分别插入衔铁部件由工字形形成或H字形的两侧开口内。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如上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磁路系统。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导磁结构包括所述两轭铁,安装于线圈架时采用对插方式配合,无需与铁芯铆接,因而无需用到专用的铆接设备,从而使装配工艺更为简单,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2、所述凸部插装于凹槽,且二者呈过盈配合,能够确保两轭铁之间无间隙,从而避免发生漏磁现象。
3、所述两轭铁的插装部分别呈板状,使两轭铁更易于加工成型。特别的,两轭铁的插装部可以通过增减导磁片的数量来改变磁截面积,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导磁率。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导磁结构及磁路系统和电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导磁结构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导磁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导磁结构与线圈架在组合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导磁结构与线圈架在组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磁路系统的俯视图;
图6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磁路系统的剖视图;
图7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一图7的剖视图;
图9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导磁结构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导磁结构与线圈架在组合状态的俯视图;
图11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导磁结构与线圈架在组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磁路系统的俯视图;
图13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磁路系统的剖视图;
图14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二图14的剖视图;
图16是实施例三本实用新型的导磁结构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三本实用新型的导磁结构与线圈架在组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18是实施例三本实用新型的磁路系统的俯视图;
图19是实施例三本实用新型的磁路系统的剖视图;
图20是实施例三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继电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实施例三图20的剖视图;
其中,1、轭铁,11、轭铁主体,111、限位凸筋,112、凸台,12、插装部,121、凸部,122、凹槽,2、线圈架,3、线圈,4、衔铁,5、下壳,6、导磁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对于描述中,采用了“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导磁结构,用于安装于磁路系统的线圈架2,包括两轭铁1,该两轭铁1分别包括轭铁主体11和插装部12,轭铁主体11呈弯折状,且其一端与插装部12一体成型,但不局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轭铁主体的一端与插装部采用焊接和/或铆接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所述两轭铁1的插装部12分别从所述线圈架2轴向的两端插入线圈架2中,并对插在一起,所述两轭铁1的轭铁主体11的另一端分别位于所述线圈架2外的同一侧,并相向设置。所述轭铁主体11呈L字形,所述轭铁主体11的一边和另一边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构成所述轭铁主体11的一端和另一端,所述插装部12与所述轭铁主体11的另一边相互垂直。
本实施例中,其中一轭铁1的插装部12的自由端设有凸部121,另一轭铁1的插装部12的自由端设有凹槽122,凸部121插装于凹槽122,且二者呈过盈配合。两轭铁1的插装部12的自由端分别指两轭铁1的插装部12相邻、用于对插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两轭铁1的插装部12分别呈板状,因此,所述插装部12又可称为插板或插片等。所述轭铁主体11的宽度大于所述插装部12的宽度。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两轭铁1的插装部12呈杆状,其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轭铁主体11的一边外侧面设有限位凸筋111,所述限位凸筋111沿所述轭铁主体11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限位凸筋111用于实现安装限位(如图8所示,所述限位凸筋111与下壳5内侧面设置的限位凹槽配合),且所述限位凸筋111由所述轭铁主体11的一边相应的部位由内向外冲压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导磁结构,在与线圈架2组合之前,其两轭铁1的插装部12可以预先对插在一起,如图1、图2所示,以便于转运过程中的定位、防脱落等。当需要组装于线圈架2时,先将两轭铁1的插装部12分开,再将两轭铁1的插装部12分别线圈架2的两端插入线圈架2中,并对插固定,同时,确保两轭铁1的轭铁主体11的另一边位于线圈架2外的同一侧,并相向设置,如图3、图4所示。此时,两插接部依靠凸部121和凹槽122的过盈配合实现两插接部的连接固定,且二者之呈无间隙配合,能够避免出现漏磁现象。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导磁结构,与线圈架2进行组装配合时,无需与铁芯铆接,因而无需用到专用的铆接设备,且装配工艺更为简单,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导磁结构,与现有技术的导磁结构(由两轭铁和铁芯铆接而成)相比,当现有技术的导磁结构的铁芯直径为4mm,铁芯长度为24.5mm时,本实用新型的插装部12的厚度设为2.5mm,宽度设为5mm,长度设为24.5mm,即可确保本实用新型的插装部12的导磁面积与现有技术的铁芯的导磁面积的一致或基本一致,而本实用新型的轭铁主体11的尺寸与现有技术的导磁结构的轭铁的尺寸设为一致,即可确保二者的导磁面积一致或基本一致。实验表明,电磁继电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导磁结构后,与采用现有技术的导磁结构相比,其动作电压提高了0.41V,复归电压降低了1.09V,且单线圈的动作、复归电压之间压差小。
请参见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包括线圈3、线圈架2、可旋转的衔铁部件,线圈缠绕于线圈架2,衔铁部件呈工字形;还包括如上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磁结构,所述两轭铁1的轭铁主体11另一端分别插入衔铁部件由工字形形成的两侧开口内。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衔铁部件呈H字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路系统,有关导磁结构的构造及组装方式,请参照前面对其描述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如上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磁路系统。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继电器为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其还包括接触系统(图中未体现)、推动卡(图中未体现)和壳体部分,壳体部分包括上壳(图中未体现)和下壳5,所述磁路系统的线圈架2卧置于下壳5中,所述衔铁部件转动连接在上壳与下壳5之间,且其转动轴线位于上下方向上;所述接触系统包括动簧部分、静簧部分,所述动簧部分和静簧部分分别安装于下壳5中,所述衔铁部件通过推动卡与动簧部分的动簧片联动配合。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9-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导磁结构,其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轭铁主体11的一边外侧面靠近所述插装部12的部位设有凸台,使所述轭铁主体11设有凸台的部位的厚度大于所述轭铁主体11的其余部分的厚度。如此,可以增加轭铁主体11的导磁截面积,在不增加轭铁1整体重量的情况下,可以将插装部12的长度做短,从而可以将线圈架2长度做短,进而减小整体磁路系统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导磁结构,当需要组装于线圈架2时,将两轭铁1的插装部12分别线圈架2的两端插入线圈架2中,并对插固定,同时,确保两轭铁1的轭铁主体11的另一边位于线圈外的同一侧,并相向设置,如图10、图11所示。
请参见图12、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包括线圈、线圈架2、可旋转的衔铁部件,线圈缠绕于线圈架2,衔铁部件呈工字形;还包括如上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磁结构,所述两轭铁1的轭铁主体11另一端分别插入衔铁部件由工字形形成的两侧开口内。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衔铁部件呈H字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有关导磁结构的构造及组装方式,请参照前面对其描述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14、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如上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继电器为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其还包括接触系统(图中未体现)、推动卡(图中未体现)和壳体部分,壳体部分包括上壳(图中未体现)和下壳5,所述磁路系统的线圈架2卧置于下壳5中,所述衔铁部件转动连接在上壳与下壳5之间,且其转动轴线位于上下方向上;所述接触系统包括动簧部分、静簧部分,所述动簧部分和静簧部分分别安装于下壳5中,所述衔铁部件通过推动卡与动簧部分的动簧片联动配合。
实施例三
请参见图16、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导磁结构,其与上述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两轭铁1的插装部12在其厚度方向上的同一侧分别叠加连接有至少一导磁片,且所述两轭铁1的插装部12所连接的导磁片的数量一致,具体,所述两轭铁1的插装部12所连接的导磁片的数量分别为一个,但不局限于此。所述两轭铁1的插装部12上处于同一层的导磁片的相邻端相对接,且所述两轭铁1的插装部12上处于同一层的导磁片的对接部位与所述两轭铁1的插装部12的对插部位错开,如此,有利于缩短导磁路径。
本实施例中,所述插装部12与所述导磁片铆接和/或焊接固定,且铆接时可以采用人工进行铆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导磁结构,其两轭铁1的插装部12可以通过增减导磁片的数量来改变磁截面积,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导磁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导磁结构,当需要组装于线圈架2时,将两轭铁1的插装部12分别线圈架2的两端插入线圈架2中,并对插固定,同时,确保两轭铁1的轭铁主体11的另一边位于线圈外的同一侧,并相向设置,如图17所示。
请参见图18、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包括线圈3、线圈架2、可旋转的衔铁部件4,线圈3缠绕于线圈架2,衔铁部件4呈工字形;还包括如上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磁结构,所述两轭铁1的轭铁主体11另一端分别插入衔铁部件4由工字形形成的两侧开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有关导磁结构的构造及组装方式,请参照前面对其描述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20、图2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如上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磁路系统。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继电器为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其还包括接触系统(图中未体现)、推动卡(图中未体现)和壳体部分,壳体部分包括上壳(图中未体现)和下壳5,所述磁路系统的线圈架2卧置于下壳5中,所述衔铁部件4转动连接在上壳与下壳5之间,且其转动轴线位于上下方向上;所述接触系统包括动簧部分、静簧部分,所述动簧部分和静簧部分分别安装于下壳5中,所述衔铁部件4通过推动卡与动簧部分的动簧片联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导磁结构及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和电磁继电器,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导磁结构及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和电磁继电器,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导磁结构,用于安装于磁路系统的线圈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轭铁,该两轭铁分别包括轭铁主体和插装部,轭铁主体呈弯折状,且其一端与插装部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所述两轭铁的插装部分别从所述线圈架轴向的两端插入线圈架中,并对插在一起,所述两轭铁的轭铁主体的另一端分别位于所述线圈架外的同一侧,并相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磁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轭铁的插装部的自由端设有凸部,另一轭铁的插装部的自由端设有凹槽,凸部插装于凹槽,且二者呈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轭铁的插装部分别呈板状,所述轭铁主体的宽度大于所述插装部的宽度;所述固定连接的方式包括焊接和/或铆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轭铁的插装部在其厚度方向上的同一侧分别叠加连接有至少一导磁片,且所述两轭铁的插装部所连接的导磁片的数量一致,所述两轭铁的插装部上处于同一层的导磁片的相邻端相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轭铁的插装部上处于同一层的导磁片的对接部位与所述两轭铁的插装部的对插部位错开;所述插装部与所述导磁片铆接和/或焊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主体呈L字形,所述轭铁主体的一边和另一边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构成所述轭铁主体的一端和另一端;所述插装部与所述轭铁主体的另一边相互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主体的一边外侧面靠近所述插装部的部位设有凸台,使所述轭铁主体设有凸台的部位的厚度大于所述轭铁主体的其余部分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主体的一边外侧面设有限位凸筋,所述限位凸筋沿所述轭铁主体的宽度方向延伸。
9.一种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包括线圈、线圈架、可旋转的衔铁部件,线圈缠绕于线圈架,衔铁部件呈工字形或H字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磁结构,所述两轭铁的轭铁主体另一端分别插入衔铁部件由工字形或H字形形成的两侧开口内。
10.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继电器的磁路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73285.5U CN219163276U (zh) | 2022-12-07 | 2022-12-07 | 一种导磁结构及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和电磁继电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73285.5U CN219163276U (zh) | 2022-12-07 | 2022-12-07 | 一种导磁结构及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和电磁继电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63276U true CN219163276U (zh) | 2023-06-09 |
Family
ID=86642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273285.5U Active CN219163276U (zh) | 2022-12-07 | 2022-12-07 | 一种导磁结构及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和电磁继电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63276U (zh) |
-
2022
- 2022-12-07 CN CN202223273285.5U patent/CN21916327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04317B (zh) | 接点开关装置 | |
EP2701172B1 (en) | Electromagnet device,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ing the same | |
EP2590194B1 (en) | Contact Switch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CN103403832A (zh) | 电磁继电器 | |
WO2012124174A1 (ja) | 電磁継電器 | |
CN219842937U (zh) | 一种继电器 | |
JP2005222946A (ja) | 電磁リレー及びリセプタクル | |
CA2213976C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CN219163276U (zh) | 一种导磁结构及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和电磁继电器 | |
US7994883B2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EP0070717B1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CN111446128A (zh) | 一种银石墨触点安全单元 | |
CN109935500A (zh) | 一种适用于大负载的拍合式继电器 | |
WO2021258894A1 (zh) | 动触点结构及接触器 | |
JPS648419B2 (zh) | ||
KR100998423B1 (ko) | 전류 제어용 릴레이의 가동접편 및 코일핀 결합구조 | |
CN218866993U (zh) | 继电器 | |
CN221861521U (zh) | 一种拍合式继电器 | |
CN218867003U (zh) | 继电器及其辅助触点组件 | |
CN210984631U (zh) | 一种弹片复位防转动式继电器 | |
CN109585228B (zh) | 一种带上静簧的继电器 | |
CN221861538U (zh) | 继电器 | |
CN221508057U (zh) | 卧式电磁继电器 | |
CN219842931U (zh) | 增加爬电距离的继电器 | |
CN218385040U (zh) | 接触桥组件及直流继电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