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59828U - 一种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59828U
CN219159828U CN202222553274.6U CN202222553274U CN219159828U CN 219159828 U CN219159828 U CN 219159828U CN 202222553274 U CN202222553274 U CN 202222553274U CN 219159828 U CN219159828 U CN 2191598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box
energy
absorbing
susp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532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炬
孙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aiweis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aiweis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aiweis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aiweis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5327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598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598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598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包括:壳体盒、粒子冲击吸能机构、上端缓冲件、下端缓冲件、固定板和设备安装板;所述上端缓冲件包括上连接杆、上压盘和第一弹性件,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贯穿壳体盒且延伸至壳体盒的内部,所述上压盘固定于所述上连接杆的底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通过设置上端缓冲件和下端缓冲件两套隔振系统配合粒子冲击吸能机构,下连接杆连接的需要减震的设备,所产生的振动能量相比较于只有一套弹簧隔振系统的减震结构会更少的被传递到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的固定安装面,且更少的传递振动和更少地传递结构噪音,具备更好的振动噪声控制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挂支撑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
背景技术
悬挂式减震器广泛应用于噪声治理工程中,其中多用于对悬挂管道,管道输送气体基质或者固体介质使容易产生震动,发出噪音。
现有的悬挂式减震器大都通过内部单独的设置弹簧来隔离振动,整体减震效果不佳,悬挂式减震器悬挂支撑的设备在工作时发出的噪音较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解决了现有的悬挂式减震器大都通过内部设置弹簧来隔离振动,整体减震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包括:
壳体盒、粒子冲击吸能机构、上端缓冲件、下端缓冲件、固定板和设备安装板;
所述上端缓冲件包括上连接杆、上压盘和第一弹性件,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贯穿壳体盒且延伸至壳体盒的内部,所述上压盘固定于所述上连接杆的底端,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上压盘和壳体盒内壁的顶部之间,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顶端;
所述下端缓冲件包括下连接杆和第二弹性件,所述下连接杆的顶端贯穿壳体盒的底部且延伸至壳体盒的内部,所述粒子冲击吸能机构安装于下连接杆的顶端,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粒子冲击吸能机构和壳体盒内壁的底部之间,所述设备安装板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底端;
所述粒子冲击吸能机构包括外盒体和冲击粒子,所述冲击粒子设置于所述外盒体的内部,所述外盒体的底部与下连接杆的顶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盖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盒体上。
优选的,所述盒体的顶部且位于上连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减震垫圈。
优选的,所述壳体盒内壁底部设置有下减震垫,且所述下减震垫套设于所述下连接杆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外盒体包括外壳和盖板,所述盖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外壳顶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数量不少于一个。
优选的,所述粒子冲击吸能机构和盒体内壁的底部之间设置有伸缩吸能件,所述伸缩吸能件包括外筒、活塞块、活塞杆、压缩弹簧、环形缓冲盒和连接管,所述活塞块设置于所述外筒内部的上侧,所述压缩弹簧设置于所述外筒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活塞块的下方,所述活塞杆的底端固定于所述活塞块的顶部,所述活塞杆的顶端贯穿外筒且与所述粒子冲击吸能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环形缓冲盒设置与所述外筒外部的上侧,所述环形缓冲盒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外筒的下侧连通,所述外筒的内部且位于活塞块的下侧设置有缓冲液。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通过设置上端缓冲件和下端缓冲件两套隔振系统配合粒子冲击吸能机构,下连接杆连接的需要减震的设备,所产生的振动能量相比较于只有一套弹簧隔振系统的减震结构会更少的被传递到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的固定安装面,且更少的传递振动和更少地传递结构噪音,具备更好的振动噪声控制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壳体盒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粒子冲击吸能机构的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伸缩吸能件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
1、壳体盒,101、盒体,102、盒盖,
2、粒子冲击吸能机构,21、外壳,22、盖板,23、冲击粒子,
3、上端缓冲件,31、上连接杆,32、上压盘,33、第一弹性件,34、减震垫圈,
4、下端缓冲件,41、下连接杆,42、第二弹性件,43、下减震垫,
5、固定板,
6、设备安装板,
7、伸缩吸能件,71、外筒,72、活塞块,73、活塞杆,74、压缩弹簧,75、缓冲液,76、环形缓冲盒,77,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壳体盒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粒子冲击吸能机构的剖视图。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包括:
壳体盒1、粒子冲击吸能机构2、上端缓冲件3、下端缓冲件4、固定板5和设备安装板6;
所述上端缓冲件3包括上连接杆31、上压盘32和第一弹性件33,所述连接杆31的底端贯穿壳体盒1且延伸至壳体盒1的内部,所述上压盘32固定于所述上连接杆31的底端,所述第一弹性件33连接于所述上压盘32和壳体盒1内壁的顶部之间,所述固定板5固定于所述连接杆31的顶端;
所述下端缓冲件4包括下连接杆41和第二弹性件42,所述下连接杆41的顶端贯穿壳体盒1的底部且延伸至壳体盒1的内部,所述粒子冲击吸能机构2安装于下连接杆41的顶端,所述第二弹性件42设置于所述粒子冲击吸能机构2和壳体盒1内壁的底部之间,所述设备安装板6固定于所述连接杆41的底端;
所述粒子冲击吸能机构2包括外盒体和冲击粒子23,所述冲击粒子23设置于所述外盒体的内部,所述外盒体的底部与下连接杆41的顶部连接。
其中,在实际实用时,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用一个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对减震标的物进行减震,也可以用多个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的组合来对减震标的物进行减震。多个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组合使用时,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这些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的规格(所用的弹簧组件、粒子冲击吸能机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其中上端缓冲件3和下端缓冲件4中第一弹性件33和第二弹性件42,根据实际实用的需要可用一也可以用多根并联或串联构成;
其中第一弹性件33和第二弹性件42均优选为弹簧。
冲击粒子23的材质可以选用金属材质也可以选用非金属材质。冲击粒子23所用材料的材质刚度应尽量大,弹性应尽量小。可用于制造冲击粒子的常见材料有:钢、铅、玻璃、沙子、小石块等。
冲击粒子23的形状可以是球形也可以是其他的不规则形状,也可以是多种形状和不同大小粒子的组合。
冲击粒子23的形状及其组合形式应使粒子在受到振动激励时,粒子间能最大效率地产生摩擦和碰撞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
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冲击粒子采用不同大小、不同质量的粒子组合的形式能使粒子冲击吸能装置具备比实用单一规格的粒子更优的吸能效果。
其中,冲击粒子23在壳体内的填充体积达到壳体容积的75%~96%时吸振能力最佳,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在壳体容积的75%~96%之间选择最佳的填充体积以达到最佳的减震效果。
根据使用场景的需求,壳体盒1和外壳21以及盖板22可以选用金属材质也可以选用非金属材质。壳体盒1和外壳21以及盖板22可以选用同种材质也可以选用不同材质。壳体盒1和外壳21以及盖板22所用材料的刚度应尽量大,弹性应尽量小。可用于制造壳体盒1和外壳21以及盖板22的常见材料有:钢、玻璃、硬质合金材料。
壳体盒1和外壳21以及盖板22根据需要可设计成方便开启的结构,以方便对粒子冲击吸能装置内部粒子的维护和检修。
所述壳体盒1包括盒体101和盒盖102,所述盒盖102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盒体101上。
其中盒盖102和盒体101可以通过螺钉或者卡接等方式进行固定。
所述盒体101的顶部且位于上连接杆31的表面固定连接减震垫圈34。
其中减震垫圈34贯穿设置于壳体盒1的顶部,壳体盒1的顶部开设有圆形孔,减震垫圈34粘接与圆形孔内部,且上侧延伸至壳体盒1的上侧,连接杆31的表面诶与壳体盒1的顶部贯穿处与减震垫圈34接触;
减震垫圈34优选为橡胶材质。
所述壳体盒1内壁底部设置有下减震垫43,且所述下减震垫43套设于所述下连接杆41的表面。
下减震垫43优选为橡胶材质,其中下减震垫43的中间开设有圆形孔套设在下连接杆41的表面,且通过设置下减震垫43避免下连接杆41与壳体盒1的底部贯穿处直接与壳体盒1接触,壳体盒1的底部与下连接杆41贯穿处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与下连接杆41为间隙配合。
所述外盒体包括外壳21和盖板22,所述盖板22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外壳21顶部。
通过将盖板22与外壳21可拆卸安装,便于装填冲击粒子23,且连接方式优选为通过螺钉安装,也可以通过卡接等方式。
所述第一弹性件33和第二弹性件42的数量不少于一个。
其中第一弹性件33优选为一个,且套设于上连接杆31上,第二弹性件42优选为三个,且等距设置,其中位于中间的第二弹性件42套设在下连接杆41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套减震系统受到需要减震的设备的振动激励时,上端缓冲件3和下端缓冲件4起到了隔振作用;
同时,粒子冲击吸能机构2中的粒子由于受到需要减震的设备的振动激励发生位移,冲击粒子23之间以及冲击粒子23与吸能外壳21、盖板22之间产生撞击和摩擦,将振动能量转换为热能,吸收了一部分的振动能量。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上端缓冲件3和下端缓冲件4两套隔振系统配合粒子冲击吸能机构2,下连接杆连接的需要减震的设备,所产生的振动能量相比较于只有一套弹簧隔振系统的减震结构会更少的被传递到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的固定安装面,且更少的传递振动和更少地传递结构噪音,具备更好的振动噪声控制性能。
第二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4和图5,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具体的,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粒子冲击吸能机构2和盒体101内壁的底部之间设置有伸缩吸能件7,所述伸缩吸能件7包括外筒71、活塞块72、活塞杆73、压缩弹簧74、环形缓冲盒76和连接管77,所述活塞块72设置于所述外筒71内部的上侧,所述压缩弹簧74设置于所述外筒7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活塞块72的下方,所述活塞杆73的底端固定于所述活塞块72的顶部,所述活塞杆73的顶端贯穿外筒71且与所述粒子冲击吸能机构2固定连接,所述环形缓冲盒76设置与所述外筒71外部的上侧,所述环形缓冲盒76通过连接管77与所述外筒71的下侧连通,所述外筒71的内部且位于活塞块72的下侧设置有缓冲液75。
通过设置缓冲液75,当出现震动时,活塞块72下压缓冲液75以及压缩弹簧74,缓冲液75可以通过连接管77进入到环形缓冲盒76中,由于连接管77的直径远小于外筒71,从可以形成阻尼效果,配合压缩弹簧,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更好减小噪声。
其中缓冲液可以为液压油或者普通清水,其中活塞杆73与外筒71的贯穿处通过机械密封处理。
伸缩吸能件7数量优选为两个,对称设置于下连接杆41的两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盒、粒子冲击吸能机构、上端缓冲件、下端缓冲件、固定板和设备安装板;
所述上端缓冲件包括上连接杆、上压盘和第一弹性件,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贯穿壳体盒且延伸至壳体盒的内部,所述上压盘固定于所述上连接杆的底端,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上压盘和壳体盒内壁的顶部之间,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顶端;
所述下端缓冲件包括下连接杆和第二弹性件,所述下连接杆的顶端贯穿壳体盒的底部且延伸至壳体盒的内部,所述粒子冲击吸能机构安装于下连接杆的顶端,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粒子冲击吸能机构和壳体盒内壁的底部之间,所述设备安装板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底端;
所述粒子冲击吸能机构包括外盒体和冲击粒子,所述冲击粒子设置于所述外盒体的内部,所述外盒体的底部与下连接杆的顶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盖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盒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顶部且位于上连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减震垫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盒内壁底部设置有下减震垫,且所述下减震垫套设于所述下连接杆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体包括外壳和盖板,所述盖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外壳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数量不少于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冲击吸能机构和盒体内壁的底部之间设置有伸缩吸能件,所述伸缩吸能件包括外筒、活塞块、活塞杆、压缩弹簧、环形缓冲盒和连接管,所述活塞块设置于所述外筒内部的上侧,所述压缩弹簧设置于所述外筒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活塞块的下方,所述活塞杆的底端固定于所述活塞块的顶部,所述活塞杆的顶端贯穿外筒且与所述粒子冲击吸能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环形缓冲盒设置与所述外筒外部的上侧,所述环形缓冲盒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外筒的下侧连通,所述外筒的内部且位于活塞块的下侧设置有缓冲液。
CN202222553274.6U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 Active CN2191598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3274.6U CN219159828U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3274.6U CN219159828U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59828U true CN219159828U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41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53274.6U Active CN219159828U (zh) 2022-09-27 2022-09-27 一种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598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1442A (zh) 一种具有宽频减振性能的惯容与橡胶复合减振器
CN104896005A (zh) 一种新型高速轻气炮炮口脱弹减振系统
CN106930425B (zh) 悬浮嵌套型调谐液体颗粒阻尼器
CN206816728U (zh) 一种板式永磁悬浮减震装置
CN219159828U (zh) 一种悬挂式冲击型吸能减震器
CN103527704B (zh) 一种复合式液压阻尼空气弹簧隔振器
CN205173362U (zh) 一种具有宽频减振性能的惯容与橡胶复合减振器
KR20030088979A (ko) 유압식 스트럿 마운팅 구조
CN207161326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涡旋压缩机
CN207333556U (zh) 一种建筑用单孔钢板耗能减震器
CN106812860B (zh) 一种组合式阻尼器
CN112539299A (zh) 管道阻尼减振结构
CN212107440U (zh) 一种基于非线性调节技术的管道吸振装置
CN215334150U (zh) 一种调谐质量粒子阻尼减振器
CN211597161U (zh) 一种抗震阻尼器
CN103291829A (zh) 组合型高阻尼减振器
CN109138567B (zh) 双调谐型惯容系统
CN111120768A (zh) 一种基于非线性调节技术的管道吸振装置
CN203297746U (zh) 消音型调压阀组
CN207750437U (zh) 一种波纹管式缓冲器
CN207333564U (zh) 高吸震减振器
CN217558867U (zh) 一种可变阻尼式减震器
CN204921834U (zh) 一种多自由度振动缓冲装置
CN214197097U (zh) 一种金属弹簧和橡胶组成的复合减振连接装置
CN220726979U (zh) 一种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减震底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