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59443U - 手摇电动传动机构及车载平台电动调平支腿 - Google Patents

手摇电动传动机构及车载平台电动调平支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59443U
CN219159443U CN202223248221.XU CN202223248221U CN219159443U CN 219159443 U CN219159443 U CN 219159443U CN 202223248221 U CN202223248221 U CN 202223248221U CN 219159443 U CN219159443 U CN 2191594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
transmission
bevel gear
input port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482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春风
朱金宝
谢峰
张攀攀
李凡
赵静
胡奇
黄浦博
周啟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C Microelectronic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C Microelectronic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C Microelectronic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C Microelectronic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4822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594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594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594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动支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摇电动传动机构及车载平台电动调平支腿,其中手摇电动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箱体,传动箱体相对立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传动输出口和电动输入口,传动箱体相异于传动输出口、电动输入口的一侧部设置为手摇输入口,传动箱体内转动装配有连接轴和主动锥齿轮轴,连接轴的一端与传动输出口对应布置,连接轴的另一端与电动输入口对应布置,连接轴上固定装配有被动锥齿轮,被动锥齿轮穿设于连接轴上,主动锥齿轮轴的一端与被动锥齿轮啮合传动装配,主动锥齿轮轴的另一端与手摇输入口对应布置。本申请的手摇电动传动机构及车载平台电动调平支腿,传动设计简单且结构稳定牢固,耐磨损能力强,使用寿命较长。

Description

手摇电动传动机构及车载平台电动调平支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动支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摇电动传动机构及车载平台电动调平支腿。
背景技术
车载平台主要用于安装雷达、经纬仪等设备,由于车载雷达和经纬仪经常在三级以上恶逆的道路或山地里行驶,在高低不平的场地开展工作,因此,车载平台需要有较好的机动性并能在恶逆环境下开展工作。调平腿用于支撑车载平台并对车载平台进行调平,为了不影响车载平台的通过性,调平腿收起时结构尺寸要小,但较小尺寸的调平腿其行程往往也小,这样就不能保证车载雷达在高低不平的场地开展工作。
例如申请号为202010522116.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载雷达调平腿,包括电机、输入输出齿轮箱、摇把、减速箱、伸缩腿、垫板、伸限位开关、收限位开关和开关插座。其中输入输出齿轮箱由箱体、电机输入组合、手动输入组合、输出组合组成,所述电机输入组合由圆锥齿轮轴一、轴承一、轴套一、轴承挡圈一、轴承盖一和套杯一组成,同时所述手动输入组合由圆锥齿轮轴二、轴承二、轴套二、轴承挡圈二、轴承盖二和套杯二组成,同时所述输出组合由圆锥齿轮轴三、轴承三、轴套三、轴承挡圈三、轴承盖三、套杯三和圆锥齿轮轴键组成,其中圆锥齿轮轴一,圆锥齿轮轴二和圆锥齿轮轴三均通过相互对应的安装组件固定安装在箱体的侧壁上,同时圆锥齿轮轴一、圆锥齿轮轴三均和圆锥齿轮轴二齿和在一起,并且圆锥齿轮轴一、圆锥齿轮轴三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轴承、轴套、轴承挡圈、轴承盖和套杯,所述轴套、轴承挡圈和轴承盖依次首尾排列,套杯固定安装在轴承盖的顶部,对安装组件起到固定和支撑作用,同时圆锥齿轮轴一和圆锥齿轮轴二的端部开设有矩形凹槽,分别用来连接电机和摇把,同时圆锥齿轮轴三的端部从轴承盖三的底部伸出,并且圆锥齿轮轴三伸出的部分侧壁上安装有圆锥齿轮轴键,用来连接减速箱。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
由于圆锥齿轮轴一和圆锥齿轮轴三不接触,圆锥齿轮轴一和圆锥齿轮轴三之间的传动全部通过圆锥齿轮轴二来实现,所以圆锥齿轮轴二除了同来传递圆锥齿轮轴一和圆锥齿轮轴三之间传动力,而且还需要和摇把连接以用来传递来自摇把的手动驱动力,因此会导致圆锥齿轮轴二的耐磨损能力较差,同时圆锥齿轮轴一和圆锥齿轮轴三之间的这种间接传动方式,也会导致整个传动结构非常不稳定,总的来说上述设计的输入输出齿轮箱,传动设计复杂且不稳定,耐磨损能力差,使用寿命短,故而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手摇电动传动机构及车载平台电动调平支腿,以改善以下技术问题:常规设计的输入输出齿轮箱,传动设计复杂且不稳定,耐磨损能力差,使用寿命短。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手摇电动传动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手摇电动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箱体,所述传动箱体相对立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传动输出口和电动输入口,所述传动箱体相异于所述传动输出口、所述电动输入口的一侧部设置为手摇输入口,所述传动箱体内转动装配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输出口对应布置,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动输入口对应布置,所述连接轴上固定装配有被动锥齿轮,所述被动锥齿轮穿设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传动箱体内还转动装配有主动锥齿轮轴,所述主动锥齿轮轴的一端与所述被动锥齿轮啮合传动装配,所述主动锥齿轮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摇输入口对应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常见传动结构相比,连接轴并非为多段分离式设计,无需主动锥齿轮轴在中间传动,这种直接传动方式,可以使整个传动结构更稳定,传动设计简单且结构稳定牢固,耐磨损能力强,使用寿命较长。
可选的,所述连接轴临近所述电动输入口的一端位于所述传动箱体内且设置有电动连接槽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连接槽口的设计,有利于电机的输出轴伸入其内,以便于两者固定装配,不易松动和进灰尘,还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可选的,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环形台阶,所述连接轴上还套设固定有轴套,所述被动锥齿轮夹设于所述轴套和所述环形台阶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台阶和轴套的设计,对被动锥齿轮具有限位隔挡作用,有利于被动锥齿轮牢固连接,使被动锥齿轮工作时不易位移和松动,结构更加稳定。
可选的,所述连接轴和所述传动箱体之间设置有第一球轴承,所述第一球轴承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第一球轴承套位于所述传动输出口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球轴承可以减小连接轴长时间转动时的磨损程度,延长配件的使用寿。
可选的,所述传动输出口处固定安装有衬套,所述第一球轴承夹设于所述衬套和所述轴套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衬套和轴套的设计,对第一球轴承具有限位隔挡作用,有利于第一球轴承牢固连接,使第一球轴承工作时不易位移和松动,结构更加稳定。
可选的,所述连接轴临近所述电动输入口的一端和所述传动箱体之间设置有第二球轴承,所述第二球轴承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第二球轴承套位于所述电动输入口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球轴承可以减小连接轴长时间转动时的磨损程度,延长配件的使用寿。
可选的,所述手摇输入口处安装有环形轴承座,所述轴承座通过环形盖板固定于所述手摇输入口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锥齿轮轴贯穿于环形轴承座和环形盖板后,对主动锥齿轮轴具有一定的限位隔挡效果,可以使主动锥齿轮轴在转动时更加稳定,即使环形轴承座和环形盖板磨损后,也可以便捷更换。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平台电动调平支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平台电动调平支腿,包括如上述的手摇电动传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手摇电动传动机构具有上述诸多优势的基础上,车载平台电动调平支腿同样具有上述优势,即:传动设计简单且结构稳定牢固,耐磨损能力强,使用寿命较长。
可选的,还包括:伸缩腿、齿轮箱、减速器、手摇扳手、伺服电机和制动器;
所述齿轮箱的同一侧设置有输入部和输出部,所述伸缩腿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输出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输入部,所述手摇电动传动机构的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所述制动器安装于所述伺服电机远离所述手摇电动传动机构的一端,所述手摇扳手连接于所述手摇电动传动机构的所述主动锥齿轮轴的一端。
自动工作模式如下:
伺服电机接受编码器指令转动,带动连接轴运动,再传动给减速器,此时扭矩增加,速度降低,再经过齿轮箱,带动伸缩腿伸缩升降运动,从而实现调平动作,然后制动器断电锁定,调平流程完结;
手动工作模式如下:
将手摇扳手连接于主动锥齿轮轴,转动手摇扳手,主动锥齿轮轴带动被动锥齿轮转动,经过连接轴带动减速器工作,此时扭矩增加,速度降低,再经过齿轮箱,带动伸缩腿伸缩升降运动,从而实现调平动作,由于伸缩腿内的丝杠可自锁,调平流程完结定;
伺服电机的转速可调,相应调平时间缩短,相对液压式支腿,可精确调节伺服电机输出轴的转动量,实现伸缩腿的伸缩量精细控制,且调平精度高,安全性高,可满足车载平台快速调平需求。
可选的,所述齿轮箱内转动装配有齿轴,所述齿轴上套设固定有中间齿,所述齿轮箱内还转动装配有输入齿和输出齿,所述输入齿和所述输出齿分别位于所述中间齿的两侧,所述中间齿同时与所述输入齿、所述输出齿啮合传动装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设计的齿轮箱内,增设了齿轴和中间齿作为过渡传动结构,相较于输入齿和输出齿直接啮合传动的结构相比,装配要求明显降低,后期维护维修、更换配件更加方便,而且传动同样稳。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连接轴并非为多段分离式设计,无需主动锥齿轮轴在中间传动,这种直接传动方式,可以使整个传动结构更稳定,传动设计简单且结构稳定牢固,耐磨损能力强,使用寿命较长;
伺服电机的转速可调,相应调平时间缩短,相对液压式支腿,可精确调节伺服电机输出轴的转动量,实现伸缩腿的伸缩量精细控制,且调平精度高,安全性高,可满足车载平台快速调平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手摇电动传动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载平台电动调平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齿轮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伸缩腿;200、齿轮箱;201、齿轴;202、中间齿;203、输入齿;204、输出齿;300、减速器;400、手摇扳手;500、伺服电机;600、制动器;700、手摇电动传动机构;701、传动箱体;702、连接轴;7021、电动连接槽口;7022、环形台阶;703、被动锥齿轮;704、主动锥齿轮轴;705、轴套;706、第一球轴承;707、衬套;708、第二球轴承;709、环形轴承座;710、环形盖板;711、第三球轴承;712、卡簧;800、安装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手摇电动传动机构700。参照图1,手摇电动传动机构700包括传动箱体701,传动箱体701相对立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传动输出口和电动输入口,传动箱体701相异于传动输出口、电动输入口的一侧部设置为手摇输入口,传动箱体701内转动装配有连接轴702,连接轴702的一端与传动输出口对应布置,连接轴702的另一端与电动输入口对应布置,连接轴702上固定装配有被动锥齿轮703,被动锥齿轮703穿设于连接轴702上,传动箱体701内还转动装配有主动锥齿轮轴704,主动锥齿轮轴704的一端与被动锥齿轮703啮合传动装配,主动锥齿轮轴704的另一端与手摇输入口对应布置。
连接轴702临近电动输入口的一端位于传动箱体701内且设置有电动连接槽口7021,连接轴702临近传动输出口的一端伸出于传动箱体701的外部,主动锥齿轮轴704临近手摇输入口的一端伸出于传动箱体701的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连接槽口7021的设计,有利于电机的输出轴伸入其内,以便于两者固定装配,不易松动和进灰尘,还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连接轴702的端部伸出设计,有利于其与外部的配件连接固定,安装更加方便;主动锥齿轮轴704的端部伸出设计,有利于其与外部的配件连接固定,安装更加方便。
连接轴702上设置有环形台阶7022,连接轴702上还套设固定有轴套705,被动锥齿轮703夹设于轴套705和环形台阶7022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台阶7022和轴套705的设计,对被动锥齿轮703具有限位隔挡作用,有利于被动锥齿轮703牢固连接,使被动锥齿轮703工作时不易位移和松动,结构更加稳定。
连接轴702和传动箱体701之间设置有第一球轴承706,第一球轴承706套设于连接轴702上,第一球轴承706套位于传动输出口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球轴承706可以减小连接轴702长时间转动时的磨损程度,延长配件的使用寿。
传动输出口处固定安装有衬套707,第一球轴承706夹设于衬套707和轴套705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衬套707和轴套705的设计,对第一球轴承706具有限位隔挡作用,有利于第一球轴承706牢固连接,使第一球轴承706工作时不易位移和松动,结构更加稳定。
连接轴702临近电动输入口的一端和传动箱体701之间设置有第二球轴承708,第二球轴承708套设于连接轴702上,第二球轴承708套位于电动输入口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球轴承708可以减小连接轴702长时间转动时的磨损程度,延长配件的使用寿。
手摇输入口处安装有环形轴承座709,轴承座通过环形盖板710固定于手摇输入口内,主动锥齿轮轴704临近手摇输入口的一端和环形轴承座709之间设置有第三球轴承711,第三球轴承711套设于主动锥齿轮轴704上,第三球轴承711套位于手摇输入口内,主动锥齿轮轴704上还固定有卡簧712,第三球轴承711夹设于环形轴承座709和卡簧712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锥齿轮轴704贯穿于环形轴承座709和环形盖板710后,对主动锥齿轮轴704具有一定的限位隔挡效果,可以使主动锥齿轮轴704在转动时更加稳定,即使环形轴承座709和环形盖板710磨损后,也可以便捷更换;
第三球轴承711可以减小主动锥齿轮轴704长时间转动时的磨损程度,延长配件的使用寿命;
环形轴承座709和卡簧712的配合设计,对第三球轴承711具有限位隔挡作用,有利于第三球轴承711牢固连接,使第三球轴承711工作时不易位移和松动,结构更加稳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手摇电动传动机构700及车载平台电动调平支腿的有益技术效果大致如下:
与常见传动结构相比,连接轴702并非为多段分离式设计,无需主动锥齿轮轴704在中间传动,这种直接传动方式,可以使整个传动结构更稳定,传动设计简单且结构稳定牢固,耐磨损能力强,使用寿命较长。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车载平台电动调平支腿。参照图1和图2,车载平台电动调平支腿包括如上述的手摇电动传动机构700。
在上述手摇电动传动机构700具有上述诸多优势的基础上,车载平台电动调平支腿同样具有上述优势,即:传动设计简单且结构稳定牢固,耐磨损能力强,使用寿命较长。
车载平台电动调平支腿还包括:伸缩腿100、齿轮箱200、减速器300、手摇扳手400、伺服电机500和制动器600;
齿轮箱200的同一侧设置有输入部和输出部,伸缩腿100的输入端连接于输出部,减速器300的输出端连接于输入部,手摇电动传动机构700的连接轴702的一端连接于减速器300的输入端,伺服电机500的输出轴连接于连接轴702的另一端,制动器600安装于伺服电机500远离手摇电动传动机构700的一端,手摇扳手400连接于手摇电动传动机构700的主动锥齿轮轴704的一端。
自动工作模式如下:
伺服电机500接受编码器指令转动,带动连接轴702运动,再传动给减速器300,此时扭矩增加,速度降低,再经过齿轮箱200,带动伸缩腿100伸缩升降运动,从而实现调平动作,然后制动器600断电锁定,调平流程完结;
手动工作模式如下:
将手摇扳手400连接于主动锥齿轮轴704,转动手摇扳手400,主动锥齿轮轴704带动被动锥齿轮703转动,经过连接轴702带动减速器300工作,此时扭矩增加,速度降低,再经过齿轮箱200,带动伸缩腿100伸缩升降运动,从而实现调平动作,由于伸缩腿100内的丝杠可自锁,调平流程完结。
伺服电机500的转速可调,相应调平时间缩短,相对液压式支腿,可精确调节伺服电机500输出轴的转动量,实现伸缩腿100的伸缩量精细控制,且调平精度高,安全性高,可满足车载平台快速调平需求。
制动器600、伺服电机500、手摇电动传动机构700、减速器300于一直线上依次布置,直线垂直于齿轮箱200且平行于伸缩腿100的长度方向,且制动器600所处的位置高于伸缩腿100远离齿轮箱200的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动器600、伺服电机500、手摇电动传动机构700、减速器300四者高度集成为直线式结构,结构非常紧凑,空间利用率高,而且不影响伸缩腿100的伸缩升降功能。
而且伸缩腿100的缸体外部还焊接固定有安装固定板800,安装固定板800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以安装固定的固定孔,多个固定孔位于安装固定板800的侧部直线间隔排布,以方便车载平台电动调平支腿可以侧边安装固定,使用更加方便。
参照图2和图3,齿轮箱200内转动装配有齿轴201,齿轴201上套设固定有中间齿202,齿轮箱200内还转动装配有输入齿203和输出齿204,输入齿203和输出齿204分别位于中间齿202的两侧,中间齿202同时与输入齿203、输出齿204啮合传动装配。
上述设计的齿轮箱200内,增设了齿轴201和中间齿202作为过渡传动结构,相较于输入齿203和输出齿204直接啮合传动的结构相比,装配要求明显降低,后期维护维修、更换配件更加方便,而且传动同样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手摇电动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箱体(701),所述传动箱体(701)相对立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传动输出口和电动输入口,所述传动箱体(701)相异于所述传动输出口、所述电动输入口的一侧部设置为手摇输入口,所述传动箱体(701)内转动装配有连接轴(702),所述连接轴(702)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输出口对应布置,所述连接轴(70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动输入口对应布置,所述连接轴(702)上固定装配有被动锥齿轮(703),所述被动锥齿轮(703)穿设于所述连接轴(702)上,所述传动箱体(701)内还转动装配有主动锥齿轮轴(704),所述主动锥齿轮轴(704)的一端与所述被动锥齿轮(703)啮合传动装配,所述主动锥齿轮轴(704)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摇输入口对应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摇电动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702)临近所述电动输入口的一端位于所述传动箱体(701)内且设置有电动连接槽口(70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摇电动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702)上设置有环形台阶(7022),所述连接轴(702)上还套设固定有轴套(705),所述被动锥齿轮(703)夹设于所述轴套(705)和所述环形台阶(702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摇电动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702)和所述传动箱体(701)之间设置有第一球轴承(706),所述第一球轴承(706)套设于所述连接轴(702)上,所述第一球轴承(706)套位于所述传动输出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摇电动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输出口处固定安装有衬套(707),所述第一球轴承(706)夹设于所述衬套(707)和所述轴套(70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摇电动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702)临近所述电动输入口的一端和所述传动箱体(701)之间设置有第二球轴承(708),所述第二球轴承(708)套设于所述连接轴(702)上,所述第二球轴承(708)套位于所述电动输入口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摇电动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摇输入口处安装有环形轴承座(709),所述轴承座通过环形盖板(710)固定于所述手摇输入口内。
8.一种车载平台电动调平支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摇电动传动机构(7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平台电动调平支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腿(100)、齿轮箱(200)、减速器(300)、手摇扳手(400)、伺服电机(500)和制动器(600);
所述齿轮箱(200)的同一侧设置有输入部和输出部,所述伸缩腿(100)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输出部,所述减速器(300)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输入部,所述手摇电动传动机构(700)的所述连接轴(70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减速器(300)的输入端,所述伺服电机(500)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连接轴(702)的另一端,所述制动器(600)安装于所述伺服电机(500)远离所述手摇电动传动机构(700)的一端,所述手摇扳手(400)连接于所述手摇电动传动机构(700)的所述主动锥齿轮轴(704)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平台电动调平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200)内转动装配有齿轴(201),所述齿轴(201)上套设固定有中间齿(202),所述齿轮箱(200)内还转动装配有输入齿(203)和输出齿(204),所述输入齿(203)和所述输出齿(204)分别位于所述中间齿(202)的两侧,所述中间齿(202)同时与所述输入齿(203)、所述输出齿(204)啮合传动装配。
CN202223248221.XU 2022-12-05 2022-12-05 手摇电动传动机构及车载平台电动调平支腿 Active CN2191594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48221.XU CN219159443U (zh) 2022-12-05 2022-12-05 手摇电动传动机构及车载平台电动调平支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48221.XU CN219159443U (zh) 2022-12-05 2022-12-05 手摇电动传动机构及车载平台电动调平支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59443U true CN219159443U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18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48221.XU Active CN219159443U (zh) 2022-12-05 2022-12-05 手摇电动传动机构及车载平台电动调平支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594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32212B (zh) 用于大直径筒体的内部打磨装置
CN108327649B (zh) 车载显示终端的支撑装置和车辆
CN219159443U (zh) 手摇电动传动机构及车载平台电动调平支腿
US20110012333A1 (en) System and device for mechanically extending and retracting landing gear of a semitrailer or chassis
EP1431618A2 (en) Transmission for wheel type working vehicle
CN116104909A (zh) 手摇电动传动机构及车载平台电动调平支腿
US20150175136A1 (en) System and device for mechanically extending and retracting landing gear of a semitrailer or a chassis
EP2233376B1 (en) Supporting device
US4678164A (en) Jack having the pneumatic air pump functions and using a common drive motor
US4678162A (en) Jack having the pneumatic air pump functions and using a common drive motor
SE2050011A1 (en) Nut driver device and a method of tightening nuts
CN103573923A (zh) 飞行汽车用减速器
EP1455064B1 (de) Aggregate-Riementrieb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mit einem Reibradgetriebe mit Steuereinrichtung und Nebenaggregat
CN210849053U (zh) 一种齿轮安装装置
CN211166834U (zh) 电动支腿
CN201202776Y (zh) 一种摩托车倒挡器
CN109747546B (zh) 车辆用脚踏装置及电动踏板控制方法
CN209195256U (zh) 钻机机身结构以及钻机
CN209757249U (zh) 一种汽车方向盘倾角仪支架
CN215553509U (zh) 采用浮动支架的汽车方向盘
DE102015117618A1 (de) Flurförderzeug mit einer mechanisch gekoppelten Lenkung
DE60313806T2 (de) Lasthandhabungsfahrzeug
CN215042246U (zh) 一种特种车辆电动调节座椅
CN114179902B (zh) 转向器壳体及转向器壳体直线度检测工装
KR102619623B1 (ko) 4륜구동 트랜스퍼 케이스용 지그 및 체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