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54604U - 一种连接组件、尾翼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组件、尾翼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54604U CN219154604U CN202223370324.3U CN202223370324U CN219154604U CN 219154604 U CN219154604 U CN 219154604U CN 202223370324 U CN202223370324 U CN 202223370324U CN 219154604 U CN219154604 U CN 2191546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shaft
- plate
- clamping
- connection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尾翼系统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组件,用于将第一目标物与第二目标物可转动连接,连接组件包括底座、连杆以及轴杆机构,底座用于连接第一目标物,连杆以及轴杆机构用于连接第二目标物。轴杆机构包括轴杆部与卡接部,轴杆部穿过底座和连杆,卡接部卡接在底座处,且卡接部设置成可变形的,以在受到外力变形时脱离底座,从而允许取出轴杆机构。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既可以使得与底座连接的第一目标物和与连杆相互连接的第二目标物相互转动连接,又可以通过卡接部的变形而使得轴杆机构脱离底座后让第一目标物和第二目标物相互分离,从而使得该连接组件可以快速的拆装重复性强,破坏性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组件、尾翼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若将两个物体之间相互连接,大多采用铆接或螺栓连接等形式进行连接,或者在两个物体之间需要转动时,其多数也直接利用轴杆和转轴相互连接,但如此设计一般均只能一次性的使用,即转动连接后,无法拆开并进一步合在一起再次使用。若需要拆开后再次连接则需要利用工具进行更换或拆除后再重新连接,如此会造成部件破损,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连接组件,解决现有技术中两个部件相互转动连接的拆卸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连接组件结构不牢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包含有上述连接组件的尾翼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包含有上述尾翼系统的车辆。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组件,用于将第一目标物与第二目标物可转动连接,底座、连杆以及轴杆机构,所述底座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目标物,所述连杆以及轴杆机构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目标物;
所述轴杆机构包括轴杆部与所述轴杆部连接的卡接部,所述轴杆部穿过所述底座和所述连杆,以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连杆,所述卡接部卡接在所述底座处,且所述卡接部设置成可变形的,以在其受到外力变形时脱离所述底座,从而允许取出所述轴杆机构。
可选地,所述底座处设置卡口;
所述卡接部包括:
卡接板,其延伸方向与所述轴杆部的轴线延伸方向平行;和
倒钩,位于所述卡接板的一端,以在所述倒钩受到外力作用使得所述卡接板变形时,所述卡接部可以卡接在所述卡口位置或从所述卡口位置脱离。
可选地,所述轴杆部与所述卡接部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倒钩位于所述卡接板的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位置处。
可选地,所述卡接板包括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位置的外侧设置所述倒钩,且所述卡接板在受到所述倒钩所在的位置的朝向所述开口中间的外力时,所述凹槽的开口尺寸逐渐减小,从而使得所述倒钩相互靠近,直至所述倒钩能够从所述卡口穿过以使得所述轴杆机构与所述底座卡接和脱离。
可选地,所述底座的位于所述卡口的侧边还设置有定位筋;
所述连接板处设置有向着远离所述轴杆部延伸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定位筋配合以阻止所述轴杆部转动。
可选地,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卡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轴杆部的相对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定位筋为两个并排设置的凸块,所述定位板卡在所述两个凸块之间。
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处设置所述卡口和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板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在所述轴杆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后,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转轴部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处均设置有加强筋。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尾翼系统,包括尾翼、底托总成和至少一个所述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托总成和所述尾翼之间,以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将所述尾翼与所述底托总成可转动连接。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面的尾翼系统。
本方案的连接组件可以包括底座、连杆和轴杆机构,轴杆机构包括轴杆部和卡接部,轴杆部穿过底座和连杆,将底座和连杆相互连接,而卡接部则与底座卡接,并且卡接部可以变形,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时,卡接部可以脱离底座,并且使得该轴杆机构抽出,从而使得连杆和底座相互分离。通过本方案的连接组件,既可以使得与底座连接的第一目标物和与连杆相互连接的第二目标物相互转动连接,又可以通过卡接部的变形而使得轴杆机构脱离底座后让第一目标物和第二目标物相互分离,从而使得该连接组件可以快速的拆装,无需额外的工具进行拆装,进而使得该连接组件使用的重复性强,破坏性低。
本方案将底座设计成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对设置的形式,通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可以有效将轴杆部进行卡接,并且连杆也可以套设在轴杆部,并位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位置处,从而使得连杆在相对底座转动时,利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进行支撑和限制,从而保证连接和转动的稳定。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组件将第一目标物与第二目标物进行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组件与第一目标物连接的局部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轴杆机构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底座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组件将第一目标物与第二目标物进行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组件与第一目标物连接的局部爆炸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轴杆机构的示意性结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组件100,用于将第一目标物200与第二目标物300可转动连接。具体地,连接组件100可以包括底座10、连杆20及轴杆机构30。所述底座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目标物200。连杆20和轴杆机构30用于连接。轴杆机构30可以包括轴杆部31与轴杆部31连接的卡接部32,轴杆部31穿过底座10和连杆20,以连接底座10和连杆20,卡接部32卡接在底座10处,且卡接部32设置成可变形的,以在其受到外力变形时脱离底座10,从而允许取出轴杆机构30。
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00可以包括底座10、连杆20和轴杆机构30,轴杆机构30可以包括轴杆部31和卡接部32,轴杆部31穿过底座10和连杆20,将底座10和连杆20相互连接,而卡接部32则与底座10卡接,并且卡接部32可以变形,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时,卡接部32可以脱离底座10,并且使得该轴杆机构30抽出,从而使得连杆20和底座10相互分离。通过连接组件100既可以使得与底座10连接的第一目标物200和与连杆20相互连接的第二目标物300相互转动连接,又可以通过卡接部32的变形而使得轴杆机构30脱离底座10后让第一目标物200和第二目标物300相互分离,从而使得该连接组件100可以快速的拆装,无需额外的工具进行拆装,进而使得该连接组件100使用的重复性强,破坏性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底座10处设置卡口11。卡接部32可以包括卡接板321和倒钩322。其中,卡接板321的延伸方向与轴杆部31的轴线延伸方向平行。倒钩322位于卡接板321的一端,以在倒钩322受到外力作用使得卡接板321变形时,卡接部32可以卡接在卡口11位置或从卡口11位置脱离。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底座10处设置卡口11,该卡口11的延伸方向可以与轴杆部31的延伸方向平行。卡接板321的延伸方向也需要与轴杆部31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从而使得轴杆部31抽拉方向与卡接板321运动方向一致,并且卡接板321随着轴杆部31的抽拉,从与卡口11相互卡接和分离。在卡接板321的一端处设置倒钩322,可以在卡接板321卡进卡口11处时利用倒钩322将整个轴杆机构30固定,从而避免了轴杆机构30沿着轴杆部31的轴线平行的方向运动。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底座的示意性结构图。具体地,如图4所示,底座10可以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3,第一支撑板12处设置卡口11和第一通孔121,第二支撑板13处设置有与第一通孔121对应的第二通孔131,在轴杆部31穿过第一通孔121和第二通孔131后,位于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3之间的转轴部与连杆20转动连接。
具体地,通过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3,可以有效将轴杆部31进行卡接,并且连杆20也可以套设在轴杆部31,并位于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3之间的位置处,从而使得连杆20在相对底座10转动时,利用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3进行支撑和限制,从而保证连接和转动的稳定。
本实施例中,卡接部32则沿着第一支撑板12的远离第二支撑板13的一侧向着靠近第二支撑板13的一侧运动卡接,并且在卡接部32卡进卡口11处后,倒钩322位于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3之间的位置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轴杆部31与卡接部32通过连接板33连接,倒钩322位于卡接板321的远离连接板33的一端位置处。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2的远离第二支撑板13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轴杆部31和卡接部32的连接板33。该连接板33可以与第一支撑板12的表面相互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卡接板321可以包括凹槽323,凹槽323的开口324位置的外侧设置倒钩322,且卡接板321在受到倒钩322所在的位置的朝向开口324中间的外力时,凹槽323的开口324尺寸逐渐减小,从而使得倒钩322相互靠近,直至倒钩322能够从卡口11穿过以使得轴杆机构30与底座10卡接和脱离。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卡接部32处设置凹槽323,该凹槽323的开口324延伸至倒钩322处,从而使得该卡接部32在外力作用下,凹槽323的开口324尺寸会减小,从而使得倒钩322可以从卡口11处脱离。当然,在安装时,直接将倒钩322抵接在卡口11处,凹槽323的开口324尺寸也会逐渐减小,直至倒钩322插进卡口11。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卡口11与该卡接部32的结构是相互配合的,例如本实施例中,卡接部32的截面为长方形结构,则卡口11也为长方形,并且倒钩322则沿着卡接部32向外延伸,并且倒钩322的尺寸是渐变的,在靠近开槽的开口324位置处的尺寸最小,而靠近卡口11位置处的尺寸最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底座10的位于卡口11的侧边还设置有定位筋14。连接板33处设置有向着远离轴杆部31延伸的定位板34,定位板34与定位筋14配合以阻止轴杆部31转动。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卡接部32与轴杆部31及卡接部32均相互垂直,并且卡口11平行的设置在轴杆的一侧,因此在使用时,卡口11与卡接部32可以相应的阻值轴杆部31的转动,但是由于卡口11的主要作用是供卡接部32卡接,因此,尺寸设计时会略大于卡接部32的尺寸,因此无法让轴杆部31完全不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在底座10处设置定位筋14,该定位筋14可以将定位板34进行定位卡接,如此则可以使得在卡接部32卡接在卡口11处时,轴杆部31在定位筋14的作用下完全无法转动,从而减少整个连接组件100在使用时的晃动,提升使用体验。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定位筋14为两个并排设置的凸块,定位板34卡在两个凸块之间。并且定位板34与卡接部32分别设置在轴杆部31的相对的两侧。
当然作为其它实施例,该定位筋14也可以设置在轴杆部31和卡接部32之间的位置处,如此,则连接板33中间部位即为定位板34。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3处均设置有加强筋122。本实施例中加强筋122均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3的侧边,并且加强筋122可以单独设置在一侧边,也可以两侧均设置。加强筋12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2处的加强筋122数量为三个,而第二支撑板13处的加强筋122的数量为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尾翼系统,该尾翼系统可以包括尾翼(即第二目标物)、底托总成(即第一目标物)和上面的连接组件100,连接组件100设置在底托总成和尾翼之间,以通过连接组件100将尾翼与底托总成可转动连接。通过上面的底托总成可以使尾翼与底托总成之间可转动连接,并且可以利用该连接组件100进行快速的拆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可以包括上面的尾翼系统。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1)
1.一种连接组件,用于将第一目标物与第二目标物可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底座、连杆以及轴杆机构,所述底座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目标物,所述连杆以及轴杆机构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目标物;
所述轴杆机构包括轴杆部与所述轴杆部连接的卡接部,所述轴杆部穿过所述底座和所述连杆,以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连杆,所述卡接部卡接在所述底座处,且所述卡接部设置成可变形的,以在其受到外力变形时脱离所述底座,从而允许取出所述轴杆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处设置卡口;
所述卡接部包括:
卡接板,其延伸方向与所述轴杆部的轴线延伸方向平行;和
倒钩,位于所述卡接板的一端,以在所述倒钩受到外力作用使得所述卡接板变形时,所述卡接部可以卡接在所述卡口位置或从所述卡口位置脱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杆部与所述卡接部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倒钩位于所述卡接板的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接板包括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位置的外侧设置所述倒钩,且所述卡接板在受到所述倒钩所在的位置的朝向所述开口中间的外力时,所述凹槽的开口尺寸逐渐减小,从而使得所述倒钩相互靠近,直至所述倒钩能够从所述卡口穿过以使得所述轴杆机构与所述底座卡接和脱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的位于所述卡口的侧边还设置有定位筋;
所述连接板处设置有向着远离所述轴杆部延伸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定位筋配合以阻止所述轴杆部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卡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轴杆部的相对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筋为两个并排设置的凸块,所述定位板卡在所述两个凸块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处设置所述卡口和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板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在所述轴杆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后,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转轴部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处均设置有加强筋。
10.一种尾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尾翼、底托总成和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托总成和所述尾翼之间,以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将所述尾翼与所述底托总成可转动连接。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尾翼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370324.3U CN219154604U (zh) | 2022-12-09 | 2022-12-09 | 一种连接组件、尾翼系统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370324.3U CN219154604U (zh) | 2022-12-09 | 2022-12-09 | 一种连接组件、尾翼系统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54604U true CN219154604U (zh) | 2023-06-09 |
Family
ID=86614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370324.3U Active CN219154604U (zh) | 2022-12-09 | 2022-12-09 | 一种连接组件、尾翼系统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54604U (zh) |
-
2022
- 2022-12-09 CN CN202223370324.3U patent/CN21915460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272106B2 (ja) | 航空機エンジン用前部締結装置 | |
US8133006B2 (en) | Axial flow fan unit | |
CN108001668B (zh) | 螺旋桨、螺旋桨套件、动力组件、动力套件及无人机 | |
CN111003168B (zh) | 锁定机构、螺旋桨、电机、动力系统组件及飞行器 | |
CN219154604U (zh) | 一种连接组件、尾翼系统及车辆 | |
KR101169173B1 (ko) | 풍동 저울 장탈착 기구 및 풍동 시험 시스템 | |
CN108820216B (zh) | 一种具备自锁功能双脱钩器 | |
CN114641413B (zh) | 驾驶员安全气囊模块联接组件 | |
CN215155584U (zh) | 一种无人机部段的快速拆装结构 | |
EP3279483A1 (en) | Latch assembly | |
CN109606668A (zh) | 一种拆装快捷的多旋翼无人机机臂结构 | |
CN216509008U (zh) | 下备用接头连接装置及水平安定面配平作动器的安装结构 | |
CN109383760B (zh) | 可快拆的螺旋桨结构及无人机 | |
CN212530085U (zh) | 一种用于飞行器尾部降落伞的快速分离机构和飞行器 | |
CN209506081U (zh) | 一种拆装快捷的多旋翼无人机机臂结构 | |
CN211196589U (zh) | 机翼拆卸组件和飞行器 | |
CN219212998U (zh) | 一种机械臂用末端工具拆装机构 | |
CN218849081U (zh) | 一种易于拆装的硬盘模组 | |
CN215475695U (zh) | 一种无人机的翼管连接结构及无人机 | |
CN111596741B (zh) | 伺服器机壳 | |
CN114786874A (zh) | 可释放的紧固装置和用于操作可释放的紧固装置的方法 | |
CN117301106A (zh) | 快换接头 | |
CN217554173U (zh) | 一种无人机快拆装置及无人机 | |
CN211766334U (zh) | 无人机及其电池舱盖快速锁紧机构 | |
CN220263108U (zh) | 一种快拆桨夹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