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45428U - 一种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及移动终端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及移动终端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45428U
CN219145428U CN202223433833.6U CN202223433833U CN219145428U CN 219145428 U CN219145428 U CN 219145428U CN 202223433833 U CN202223433833 U CN 202223433833U CN 219145428 U CN219145428 U CN 219145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obile terminal
circuit pcb
transmitting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338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毅峰
牟六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uangxint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uangxin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uangxint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uangxin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3383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45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45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454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及移动终端支撑装置,包括:支架本体,以及电性连接在一起的控制开关、电路PCB板、电源及发光源,所述电路PCB板、电源及发光源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内,所述支架本体包括透光件,所述透光件由透光材料制作而成。支架本体可以实现移动终端发光支架本身的移动终端支撑功能,而依靠支架本体设置的控制开关、电路PCB板、电源及发光源配合支架本体中由透光材料制作而成的透光件则可以使支架在需要的时候发生光线,增加了支架发光的功能,提高了对于用户偏好的适应性,扩展了使用场景,解决了现有技术所提供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功能过于单一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及移动终端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及移动终端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申请号为201520110416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指环式手机支架,其包括:母扣2、子扣4和指环1,母扣2底面有粘胶层,所述的指环1下部有一段铰接轴3,与子扣铰接连接。
申请号为201721791275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折叠式磁吸手机支架,如图1所示,其包括:面盖1,引磁片2,底盖3,设置于面盖1与底盖3之间的伸缩气囊装置4,伸缩气囊装置4包括与面盖1下部扣接的气囊盖41,连接在气囊盖41底部的第一气囊层42,连接在第一气囊层42底部的第一折叠层43,连接在第一折叠层43底部的第二气囊层44,连接在第二气囊层44底部的第二折叠层45,第二折叠层45底部设有连接卡扣46。
授权公告号为CN212909650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保护壳,如图1及图2所示,其包括壳体12,壳体12具有相对的正面和背面,壳体12的正面设有用于容置手机的容纳槽14,壳体12的背面形成有邻接的突出部16和凹陷部18,突出部16上还设有可相对壳体12转动的支架22,使得壳体12具备支撑功能;具体地,突出部16上设有用于收纳支架22的收纳槽24,容纳槽14的底部设有与收纳槽24连通的安装槽44,安装槽44处盖设有盖板62,盖板62卡扣连接于安装槽44内。
从上述三个专利申请可知,现有技术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结构支架结构,包括指环式、磁吸气囊式及支架式,以适用于不同的用户偏好及不同的使用场景,但现有的支架归根结底始终脱离不了支撑的范围,存在功能单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及移动终端支撑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所提供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功能过于单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以及电性连接在一起的控制开关、电路PCB板、电源及发光源,所述电路PCB板、电源及发光源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内,所述支架本体包括透光件,所述透光件由透光材料制作而成。
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支架本体可以实现移动终端发光支架本身的移动终端支撑功能,而依靠支架本体设置的控制开关、电路PCB板、电源及发光源配合支架本体中由透光材料制作而成的透光件则可以使支架在需要的时候发生光线,增加了支架发光的功能,提高了对于用户偏好的适应性,扩展了使用场景,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提供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功能过于单一的问题。
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透光件由透明或者半透明材料制作而成。
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透光件必然设置在发光源的光线出射位置,所以本实用新型选择使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作透光件,使得用户可以通过透光件直观的观察到移动终端发光支架的发光源乃至于电路PCB板及控制开关等器件,使移动终端发光支架明显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普通支架,从而形成独特的产品卖点及技术亮点;而且透光材料在与其他零部件进行装配连接时,由于更容易看到连接处的结构,显著的提高了装配操作的方便性及效率,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发光支架的生产效率及产品良率。
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发光源固定于电路PCB板面向透光件的一面,所述透光件开设有用于透射光线及观察电路PCB板的密封窗口。
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密封窗口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发光源所发生光线的出射,另一方面便于用户观察电路PCB板全部或局部的走线排布。
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电源固定于电路PCB板用于面向移动终端的一面,所述透光件连接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采用不透明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电路PCB板容置于所述透光件与固定底板连接后形成的容纳腔内。
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将电源、发光源及电路PCB板固定在一起,一方面提高了装配时的组装效率,另一方面提高了装配后三者的连接稳定性,再一方面使得电路PCB板的走线可以有效利用正反两面,提高了移动终端发光支架的小型化程度;配合不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固定底板隐藏了电源,进而进一步提高了移动终端发光支架的视觉效果。
在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固定底板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电路PCB板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透光件上设置有适配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的第一定位柱。
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通过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的设置,配合透光件透明或半透明的特性,使得操作人员在进行移动终端发光支架的组装时,可以通过透光件直接观察到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的位置,迅速快捷的完成电路PCB板及透光件的定位;并且在完成透光件与固定底板的连接后,可以利用透光件与固定底板的间距直接压紧电路PCB板,完成电路PCB板的固定,简化了移动终端发光支架的结构及装配工艺,提高了电路PCB板固定可靠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进行移动终端发光支架的装配效率。
在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控制开关固定于所述电路PCB板面向透光件的一面,所述透光件由柔性或半柔性材料制作而成。
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在进行组装时,控制开关、电路PCB板、电源及发光源可以通过定位柱及定位孔一次性完成安装;同时,透光件既具有透光材料的特性,又具有柔性或半柔性材料的特性,一方面可以使用户观察到透光件下方的内部结构情况,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柔性或半柔性材料的特性,将控制开关固定在内部提升移动终端发光支架的外观一致性。
在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定位柱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支架本体还包括:支撑气囊,所述支撑气囊设置在所述电路PCB板的正下方且由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制作而成。
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第一定位柱是透明或半透明的,那么发光源所发射的光线将有一部分通过透明的第一定位柱穿过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出射至固定底板的下方,将在固定底板下方形成弱光效果,从而与透光件正面出射的强光效果形成一明一暗的对照效果,提高了移动终端发光支架的美观性;配合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支撑气囊对于微弱光线的透射及微弱的折射效果,将形成更为绚丽的灯光效果。
在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透光件连接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与透光件之间形成有用于收容所述电路PCB板的容纳腔;所述固定底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卡扣,所述透光件适配所述连接卡扣设置有多个连接槽,所述连接卡扣面向连接槽一端设置有高度由内向外逐渐降低的倾斜面。
上述方案的效果在于:卡扣连接结构相对于螺钉等连接件而言,使用更为方便且隐蔽性更高,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倾斜面配合透明或半透明的透光件,使得操作人员在进行支架组装时,观察及操作更为方便,提高了移动终端发光支架的装配效率及整体美观性。
一种移动终端支撑装置,其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如上所述的移动终端发光支架。所述移动终端支撑装置包括上述移动终端发光支架的所有技术特征,故其亦包括上述移动终端发光支架的所有技术效果,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以及电性连接在一起的控制开关、电路PCB板、电源及发光源,所述电路PCB板、电源及发光源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内,所述支架本体包括透光件,所述透光件由透光材料制作而成。支架本体可以实现移动终端发光支架本身的移动终端支撑功能,而依靠支架本体设置的控制开关、电路PCB板、电源及发光源配合支架本体中由透光材料制作而成的透光件则可以使支架在需要的时候发生光线,增加了支架发光的功能,提高了对于用户偏好的适应性,扩展了使用场景,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提供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功能过于单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2015201104169所公开指环式手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2017217912757所公开折叠式磁吸手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CN212909650U所公开多功能保护壳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发光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隐藏透光件状态下移动终端发光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发光支架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及移动终端支撑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如图4所示,其包括:支架本体100,以及电性连接在一起的控制开关200(如图5所示)、电路PCB板300(如图5所示)、电源400及发光源500(如图5所示),所述电路PCB板300、电源400及发光源500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100内,所述支架本体100包括透光件110,所述透光件110由透光材料制作而成。需要注意的是,透光材料不等同于透明材料,透明材料是指包含玻璃、塑料、树脂及水晶等材料在内的,通过肉眼可看到内部的材料;透光材料则是指包含透明材料在内的,发光源500所发射光线可穿过的的所有材料,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移动终端发光支架中使用的透光件110可以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也可以由不透明但光线可穿过的材料制作而成。在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开关200可以设置在支架本体100的内部,亦可穿过支架本体100,还可以选择触摸式按键直接替代支架本体100的原有零部件;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优选实施例中,控制开关200设置在支架本体100的内部,而透光件110则由柔性或半柔性材料制作而成,一方面保证移动终端发光支架的外观完整性,另一方面提高移动终端发光支架的防水防尘等性能;优选地,所述控制开关200设置在透光件110的正下方,透光件110将作为开关状态控制的施力传递部件;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透光件110既具有透光材料的特性,又具有柔性或半柔性材料的特性,具体的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适应性调整及选择,本实用新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通过上述内容的描述不难理解的是,支架本体100可以实现移动终端发光支架本身的移动终端支撑功能,而依靠支架本体100设置的控制开关200、电路PCB板300、电源400及发光源500配合支架本体100中由透光材料制作而成的透光件110,则可以使支架在需要的时候发生光线,增加了支架发光的功能,提高了对于用户偏好的适应性,扩展了使用场景,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提供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功能过于单一的问题。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控制开关200可以选择为点触式开关,所述电源400可以选择为纽扣电池(数量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发光源500则可以选择为LED灯,而且优选发光源500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发光源500分别设置为蓝光源、绿光源及红光源即三基色光源,通过出射后基础色灯光出色的交汇,形成多种多样不同混色光的炫彩效果;具体地,可以选择设置六个LED灯,按照红绿蓝红绿蓝的顺序依次沿圆周方向排布,进而通过控制亮灯模式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的灯光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透光件110由透明或者半透明材料制作而成。透光件110必然设置在发光源500的光线出射位置,所以本实用新型选择使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作透光件110,使得用户可以通过透光件110直观的观察到移动终端发光支架的发光源500乃至于电路PCB板300及控制开关200等器件,使移动终端发光支架明显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普通支架,从而形成独特的产品卖点及技术亮点;而且透光材料在与其他零部件进行装配连接时,由于更容易看到连接处的结构,显著的提高了装配操作的方便性及效率,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发光支架的生产效率及产品良率。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源500固定于电路PCB板300面向透光件110的一面(如图4所示),所述透光件110开设有用于透射光线及观察电路PCB板300的密封窗口。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密封窗口指的并非开设于透光件110的凹槽,而是指透光件110未被遮挡的、可以出射光线的部分;电路PCB板300本身的走线可以形成较佳的视觉效果图案,从而使移动终端发光支架迥异于普通支架,因此密封窗口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发光源500所发生光线的出射,另一方面便于用户观察电路PCB板300全部或局部的走线排布。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板120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电路PCB板300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311,如图6所示,所述透光件110上设置有适配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311的第一定位柱111。在进行电路PCB板300的装配时,只需要操作人员透过透光件110观察到第一定位柱111、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311的位置,简单的进行位置挪动,然后将第一定位柱111依次插入第二定位孔311及第一定位孔即可;不难理解的是,若透光件110使用不透明材料制作而成,那么操作人员将无法确定透光件110与电路PCB板300及固定底板120的相对位置,在定位时需要不断的调整尝试,将浪费大量的时间,那么显然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定位柱111、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311的设置,配合透光件110透明或半透明的特性,使得操作人员在进行移动终端发光支架的组装时,可以通过透光件110直接观察到第一定位柱111、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311的位置,迅速快捷的完成电路PCB板300及透光件110的定位;并且在完成透光件110与固定底板120的连接后,可以利用透光件110与固定底板120的间距直接压紧电路PCB板300,完成电路PCB板300的固定,简化了移动终端发光支架的结构及装配工艺,提高了电路PCB板300固定可靠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进行移动终端发光支架的装配效率。
而且,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透光件110优选为一体成型,即第一定位柱111亦是透明或半透明的,那么发光源500所发射的光线将有一部分通过透明的第一定位柱111穿过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311出射至固定底板120的下方,将在固定底板120下方形成弱光效果,从而与透光件110正面出射的强光效果形成一明一暗的对照效果,提高了移动终端发光支架的美观性。配合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支撑气囊对于微弱光线的透射及微弱的折射效果,将形成更为绚丽的灯光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地另一方面,所述透光件110连接有固定底板120,所述固定底板120与透光件110之间形成有用于收容所述电路PCB板300的容纳腔;所述固定底板120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卡扣121,如图6所示,所述透光件110适配所述连接卡扣121设置有多个连接槽112,所述连接卡扣121面向连接槽112一端设置有高度由内向外逐渐降低的倾斜面121a。卡扣连接结构相对于螺钉等连接件而言,使用更为方便且隐蔽性更高,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倾斜面121a配合透明或半透明的透光件110,使得操作人员在进行支架组装时,观察及操作更为方便,提高了移动终端发光支架的装配效率及整体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支撑装置,其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如上所述的移动终端发光支架。所述移动终端支撑装置包括上述移动终端发光支架的所有技术特征,故其亦包括上述移动终端发光支架的所有技术效果,不再赘述。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他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他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除有特殊说明外,不应理解为对执行顺序的限定。

Claims (9)

1.一种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性连接在一起的控制开关、电路PCB板、电源及发光源,所述电路PCB板、电源及发光源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内,所述支架本体包括透光件,所述透光件由透光材料制作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由透明或者半透明材料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源固定于电路PCB板面向透光件的一面,所述透光件开设有用于透射光线及观察电路PCB板的密封窗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固定于电路PCB板用于面向移动终端的一面,所述透光件连接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采用不透明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电路PCB板容置于所述透光件与固定底板连接后形成的容纳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电路PCB板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透光件上设置有适配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的第一定位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固定于所述电路PCB板面向透光件的一面,所述透光件由柔性或半柔性材料制作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柱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支架本体还包括:支撑气囊,所述支撑气囊设置在所述电路PCB板的正下方且由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制作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连接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与透光件之间形成有用于收容所述电路PCB板的容纳腔;所述固定底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卡扣,所述透光件适配所述连接卡扣设置有多个连接槽,所述连接卡扣面向连接槽一端设置有高度由内向外逐渐降低的倾斜面。
9.一种移动终端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发光支架。
CN202223433833.6U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及移动终端支撑装置 Active CN219145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33833.6U CN219145428U (zh)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及移动终端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33833.6U CN219145428U (zh)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及移动终端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45428U true CN219145428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59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33833.6U Active CN219145428U (zh)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及移动终端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454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45405B2 (en) Multiple display-units LED light device has special light effects
US10907784B2 (en) Multiple functions LED night light
US8305846B2 (en) Time piece with LED light means
US8434927B2 (en) Interchange universal kits for LED light device
US20190285250A1 (en) LED Light Device has special effects
WO2021058041A1 (zh) 一种无线反向充电手机壳
US20060274533A1 (en) Decorating with a lighted device
CN107166219B (zh) 一种台灯
CN219145428U (zh) 一种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及移动终端支撑装置
EP1811226A1 (en) Lighting means
US9593815B2 (en) Interchange universal kits for LED light device
CN210291721U (zh) 基于玻璃投影片的汽车动态图像投影灯具
CN210201912U (zh) 一种无线反向充电手机壳
CN217604013U (zh) 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及抽吸式清洁装置
US20070014109A1 (en) Sign unit with colorful effect
JP2011204629A (ja) スイッチ付き照明ユニット
JP3163732U (ja) 発光鏡
CN105927938B (zh) 一种照明装置
CN208397808U (zh) 一种电子装置
CN220169348U (zh) 一种可折叠变换的户外灯具
CN219510638U (zh) 灯具及组合灯系统
CN210123121U (zh) 一种带投射功能的灯
CN210581906U (zh) 多功能展座灯具
CN221076248U (zh) 具有动态点亮效果的汽车外部灯具
CN213019540U (zh) 一种幻彩灯串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