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04013U - 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及抽吸式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及抽吸式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04013U
CN217604013U CN202221063331.6U CN202221063331U CN217604013U CN 217604013 U CN217604013 U CN 217604013U CN 202221063331 U CN202221063331 U CN 202221063331U CN 217604013 U CN217604013 U CN 217604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ource
wall
cleaning device
shell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6333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亚林
倪文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6333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04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04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04013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5184 priority patent/WO2023213104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及抽吸式清洁装置,所述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包括:基座;第一光源,设于所述基座上;透光灯罩,罩设于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一光源的外周;其中,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透光灯罩之间设有调光结构,所述调光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光源的光线的传播路径上,以使所述第一光源的光线在所述透光灯罩上具有不同的疏密度。

Description

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及抽吸式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抽吸式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解放人类的双手,清洁设备应运而生,适用于各种室外和室内环境的清洁,例如吸尘器、洗地机等。清洁设备上通常设有显示组件,显示组件能够发光以显示清洁设备工作状态。现有的显示组件存在发光效果差的缺陷。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组件、抽吸式清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包括:基座;第一光源,设于所述基座上;透光灯罩,罩设于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一光源的外周;其中,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透光灯罩之间设有调光结构,所述调光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光源的光线的传播路径上,以使所述第一光源的光线在所述透光灯罩上具有不同的疏密度。
优选的,上述的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所述透光灯罩包括第一壳部和环设于所述第一壳部外周的第二壳部,所述第二壳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壳部连接的近端和远离所述第一壳部的远端;其中,所述调光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二壳部之间,以使所述第二壳部上的光线亮度呈渐变色显示。
优选的,上述的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遮挡板,所述遮挡板设于所述第一光源的光线传播路径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一壳部之间;
所述遮挡板与所述第一光源相对的区域上设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较所述第一光源更靠近所述第一壳部侧分布,所述导向面位于所述第一光源光线的传播路径上;其中,所述导向面能够将所述第一光源的光线反射至所述调光结构上。
优选的,上述的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所述调光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基座上且环设于所述第一光源外周的调光壁,所述调光壁位于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二壳部之间,所述调光壁采用透光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调光壁具有靠近所述第一壳部侧的近端和远离所述第一壳部侧的远端,在沿所述近端至所述远端的方向上,所述调光壁的壁厚呈逐渐增大的态势;或者,
所述调光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基座上且环设于所述第一光源外周的遮光件,所述遮光件位于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二壳部之间,所述遮光件具有靠近所述第一壳部侧的近端和远离所述第一壳部侧的远端,所述遮光件的近端较所述第二壳部的近端更远离所述第一壳部分布,以在所述遮光件的近端与所述第一壳部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一光源的光线传播的透光区;或者,
所述调光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基座上且环设于所述第一光源外周的调光壁和遮光件,所述调光壁和所述遮光件位于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二壳部之间;
其中,所述调光壁和所述遮光件分别具有靠近所述第一壳部侧的近端和远离所述第一壳部侧的远端,所述遮光件的近端较所述调光壁的近端更远离所述第一壳部分布,所述调光壁采用透光材料制成,在沿所述调光壁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上,所述调光壁的壁厚呈逐渐增大的态势。
优选的,上述的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在沿所述调光壁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上,所述调光壁的外径呈逐渐增大的态势,所述调光壁的内径保持不变;其中,所述调光壁外周面的截面为弧形、锥形、折线形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上述的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所述遮光件为涂覆于所述调光壁内圈上的涂漆层;或者,所述遮光件为设于所述调光壁内圈上的遮光套环。
优选的,上述的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还包括:第二光源,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光源环设于所述第二光源的外周;遮挡板,设于所述第二光源的光线传播路径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光源与所述第一壳部之间,所述遮挡板采用遮光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遮挡板上设有多个功能开口,所述第二光源的光线穿过所述功能开口后,能够在所述第一壳部上形成多个功能显示区,所述第一壳部上的多个功能显示区之间相互独立,并且所述多个功能显示区与所述第二壳部之间相互独立。
优选的,上述的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所述遮挡板与所述第一壳部之间还设有麦拉片,所述麦拉片对应于所述多个功能开口的区域上设有标识。
优选的,上述的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通过线路板设于所述基座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抽吸式清洁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调光结构能够使得第一光源的光线在透光灯罩上具有不同的疏密度,从而使得透光灯罩具有不同的亮度显示。由此,透光灯罩具有显示效果好、美观大方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吸式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壳部的光亮度通过调光壁进行调节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壳部的光亮度通过遮光件进行调节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壳部的光亮度同时通过调光壁和遮光件进行调节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调光壁和遮光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遮挡板在仰视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遮挡板在俯视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透光灯罩在仰视方向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100,所述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100包括:基座110、设于基座110上的第一光源121、透光灯罩130,其中,透光灯罩130罩设于基座110和第一光源121的外周。透光灯罩130采用透光材料制成,当第一光源121发光时,透光灯罩130被第一光源121的光线照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源121与透光灯罩130之间设有调光结构,调光结构位于第一光源121的光线的传播路径上,以使第一光源121的光线在透光灯罩130上具有不同的疏密度。可以理解地,若射于透光灯罩130上的光线较为密集时,透光灯罩130的亮度较为明亮;反之,若射于透光灯罩130上的光线较为稀疏时,透光灯罩130的亮度较为暗沉。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光结构能够使得透光灯罩130具有不同的亮度显示。由此,透光灯罩130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美观大方。
关于透光灯罩130,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至图7所示,透光灯罩130包括第一壳部131和环设于第一壳部131外周的第二壳部132。调光结构位于第一光源121与第二壳部132之间,以使第二壳部132上的光线亮度呈渐变色显示。
其中,第一壳部131呈圆片状或是圆盘状,第二壳部132沿第一壳部131的周向方向环设于第一壳部131的外周。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第一壳部131包括但不限于圆片状或是圆盘状,上述第一壳部131也可以呈椭圆片状或是椭圆盘状,还可以呈多边形盘状。上述第一壳部131的形状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第二壳部132具有与第一壳部131连接的近端和远离第一壳部131的远端。第二壳部132大致沿第一壳部131的轴向延伸,在第一光源121工作时,第二壳部132呈环设于第一壳部131外周的渐变色光环。应予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大致”或“基本”可以理解为接近、近似,或者是与目标值相差在预定范围内。
具体地,上述“渐变色显示”有如下几种情况下:第一种情况,在沿第二壳部132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上,第二壳部132上的光线亮度由亮至暗渐变;第二种情况,在沿第二壳部132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上,第二壳部132上的光线亮度由暗至亮渐变;第三种情况,第二壳部132上的光线亮度呈中间向近、远两端逐渐减弱的态势,即中间亮、两侧暗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在沿第二壳部132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上,第二壳部132上的光线亮度呈由亮至暗的渐变态势。
关于调光结构的设置形式,在一方案中,请参阅图5所示,调光结构包括设于基座110上且环设于第一光源121外周的调光壁111,调光壁111位于第一光源121与第二壳部132之间,调光壁111采用透光材料制成。调光壁111具有靠近第一壳部131侧的近端和远离第一壳部131侧的远端。在沿调光壁111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上,调光壁111的壁厚呈逐渐增大的态势。在本方案中,第一光源121的光线先射向调光壁111,光线经由调光壁111的折射后再射向第二壳部132,由于调光壁111的壁厚呈逐渐增大的态势,光线在调光壁111处发生折射后,导致第二壳部132上的光线密度在沿第二壳部132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上呈逐渐减弱的态势,从而使得第二壳部132呈渐变色发光环。
在另一方案中,请参阅图6所示,调光结构包括设于基座110上且环设于第一光源121外周的遮光件112,遮光件112位于第一光源121与第二壳部132之间。遮光件112顾名思义用于遮挡光线,采用遮光材料制成,上述遮光材料可以理解为不透光材料。遮光件112具有靠近第一壳部131侧的近端和远离第一壳部131侧的远端,遮光件112的近端较第二壳部132的近端更远离第一壳部131分布,以在遮光件112的近端与第一壳部131之间形成供第一光源121的光线传播的透光区。在本方案中,在沿第一壳部131的径向方向上,遮光件112与第二壳部132之间存在环形间隙。遮光件112能够遮挡第一光源121的部分光线,使得第一光源121的光束减小扩散面,从而使得第一光源121的光束更为集中,实现较佳的渐变效果。
在又一方案中,请参阅图7至图9所示,调光结构包括设于基座110上且环设于第一光源121外周的调光壁111和遮光件112,调光壁111和遮光件112位于第一光源121与第二壳部132之间。在本方案中,遮光件112较调光壁111更靠近第一光源121分布。其中,调光壁111和遮光件112分别具有靠近第一壳部131侧的近端和远离第一壳部131侧的远端,遮光件112的近端较调光壁111的近端更远离第一壳部131分布。调光壁111采用透光材料制成,在沿调光壁111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上,调光壁111的壁厚呈逐渐增大的态势。
具体而言,本方案是上述两个方案的结合,即利用调光壁111的壁厚逐渐增大的特点和遮光件112遮光的效果共同实现第二壳部132的渐变色效果,具有显示效果好,美观大方的优点。
其中,遮光件112可以为涂覆于调光壁111内圈上的涂漆层,也可以为设于调光壁111内圈上的遮光套环。当然,上述遮光件112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两种情况,只要是能够遮挡光线的结构都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此不做一一赘述。
具体地,在沿第一壳部131的径向方向上,调光壁111与第二壳部132之间存在间隙。当然,在沿第一壳部131的径向方向上,调光壁111与第二壳部132之间也可以相抵靠分布。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具体选择调光壁111与第二壳部132之间的分布形式。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调光壁111的壁厚呈逐渐增大的态势”有多种实现方式。第一种实现方式,在沿调光壁111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上,调光壁111的外径和内径都逐渐增大;第二种实现方式,在沿调光壁111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上,调光壁111的外径保持不变、调光壁111的内径逐渐增大;第三种实现方式,在沿调光壁111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上,调光壁111的外径呈逐渐增大的态势,调光壁111的内径保持不变。上述三种方式均可以实现调光壁111的壁厚在沿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上呈逐渐增大的态势。
考虑到第一光源121位于调光壁111的内侧,为了使得第一光源121和其他零部件具有充裕的安装空间。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请参阅图8和图9所示,调光壁111的外径呈逐渐增大的态势,而调光壁111的内径保持不变。调光壁111采用上述的结构后,也便于将遮光件112安装于调光壁111的内壁上,具有安装方便的优点。
进一步地,调光壁111外周面的截面为弧形、锥形、折线形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上述“截面”可以理解为经过第一壳部131轴线的轴向截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源121设于线路板120上,且与线路板120电连接。第一光源121通过线路板120设于基座110上,线路板120大致与第一壳部131平行分布。第一光源121位于线路板120与第一壳部131相对的端面上。其中,第一光源121为沿第一壳部131的周向方向环设于线路板120上的若干灯珠;第一光源121也可以为沿第一壳部131的周向方向环设于线路板120上的环形灯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所述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100还包括:第二光源122和遮挡板140。第二光源122设于线路板120上,且与线路板120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光源122也设于线路板120与第一壳部131相对的端面上。
关于第一光源121与第二光源122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一光源121环设于第二光源122的外周,第二光源122散布于第一光源121环设的区域内。其中,第二光源122为若干按照预设顺序排布的灯珠。
在本实施例中,遮挡板140采用遮光材料制成,遮挡板140设于第一光源121和第二光源122的光线传播路径上。第一光源121和第二光源122位于遮挡板140的一侧,第一壳部131位于遮挡板140的另一侧。上述“遮挡板140的一侧”可以理解为遮挡板140的远端侧,上述“遮挡板140的另一侧”可以理解为遮挡板140的近端侧。
其中,遮挡板140上设有多个功能开口141,第二光源122的光线穿过功能开口后,能够在第一壳部131上形成多个功能显示区,第一壳部131上的多个功能显示区之间相互独立,并且多个功能显示区与第二壳部132之间相互独立。
上述“相互独立”是指多个功能显示区之间的光线、多个功能显示区与第二壳部132之间的光线不相互影响。由上述可知,遮挡板140的作用是用于分隔各个功能显示区、分隔功能显示区与第二壳部132,从而避免光线之间的干扰。
上述多个功能显示区可以理解为不同的显示区域,例如,电量显示区域、工作模式显示区域、档位显示区域、工作时间显示区域等。在本实施例中,遮挡板140与第一壳部131之间还设有麦拉片150,麦拉片150对应于多个功能开口141的区域上设有标识。例如,麦拉片150位于电量显示区域处设置电池的图标、位于工作模式显示区域处设置不同工作模式的图标、位于档位显示区域处设置不同档位的图标等。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和图11所示,遮挡板140与第一光源121相对的区域上设有导向面142,导向面142较第一光源121更靠近第一壳部131侧分布,导向面142位于第一光源121的传播路径上。导向面142的作用是用于反射第一光源121射出的光线,也就是说,第一光源121射出的光线在导向面142的作用下能够反射至调光结构上,反射光线在穿过调光结构后,光线发生偏折,偏折后的光线再射向上述第二壳部132。
反证,若第一光源121的光线传播路径上不设置上述导向面142,那么当第一光源121的光线射向遮挡板140后,遮挡板140反射第一光源121的光线,在遮挡板140的反射作用下,大部分反射光线射向第一光源121处,射向第二壳部132上的光线相对较少。由此可知,通过设置上述导向面142能够增加反射光线射向第二壳部132处的光线量,能够有效改善第二壳部132的发光效果。
为了使得线路板120与遮挡板140之间具有既定的安装位置,线路板120与遮挡板140之间设有限位结构。请参阅图4和图11所示,限位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限位孔123和限位柱143,限位孔123和限位柱143的其中一者设于线路板120上,其中另一者设于遮挡板140的远端。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限位孔123设于线路板120,限位柱143设于遮挡板140的远端。可以理解地,本说明书中的“近端”是指顶部,“远端”是指底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9所示,基座110上凹陷形成有凹槽114,线路板120设于凹槽114内,遮挡板140至少部分位于凹槽114内。请参阅图12所示,遮挡板140的顶部边沿处设有用于麦拉片150限位的限位凸沿144。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10和透光灯罩130之间可拆卸连接,基座110和透光灯罩130共同围设形成一收容腔,线路板120、遮挡板140和麦拉片150被夹设于上述收容腔内。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所示,调光壁111的远端还设有安装壁113,安装壁113呈环形且与调光壁111同轴分布。安装壁113适于与机体配合安装,安装壁113的外周面为锥面。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了一种抽吸式清洁装置,用于提供抽吸力。在一示意性场景中,所述抽吸式清洁装置用于为手持式洗地机提供抽吸力,从而实现将地面清理干净。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举例中所述抽吸式清洁装置用于手持式洗地机,仅是一种可行的适用场景。在其他可行且不可被明确排除的场景中,所述抽吸式清洁装置也可以用于手持式吸尘器、擦玻璃机等。
下文将主要以所述抽吸式清洁装置用于手持式洗地机为例进行阐述。但基于上文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因此而受到限定。
所述抽吸式清洁装置包括机体200、设于机体200一端部处的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100,其中,所述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100为实施例1中所述的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100。下文将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100简称为显示组件100。
进一步地,机体200用于安装显示组件100的一端部处设有凹陷区230,凹陷区230的凹口处换设有密封件240。在显示组件100安装于机体200后,显示组件100的安装壁113与密封件240抵接。
为了便于安装和维护,机体200与显示组件100之间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机体200的一端部处设有第一连接部250,显示组件100的透光灯罩130上设有第二连接部1321,第一连接部250与第二连接部1321相配合。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13所示,第一连接部250和第二连接部1321的其中一者为旋扣,其中另一者为旋扣槽。其中,基座110、线路板120、遮挡板140和麦拉片150可拆
卸设于透光灯罩130内,以与透光灯罩130形成一整体后,能够跟随透光灯罩130同步与机体200进行配合或拆卸的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机体200内部设有电池组件(图中未示意)、风机组件(图中未示意)和控制单元(图中未示意),机体200的外壁上还设有用于供用户握持的手柄220。
透光灯罩130可以看作为机体200壳体的一部分,第二壳部132位于机体200的侧向壁面上,在第一光源12工作时,机体200上可形成一渐变色光环。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壳部132用于显示手持式洗地机吸入介质内污物的含量。具体而言,上述第二壳部132具有红、橙、绿三种显示颜色,当吸入介质内的污物含量较大时,第二壳部132以红色渐变色显示;当吸入介质内的污物含量较小时,第二壳部132以绿色渐变色显示;当吸入介质内的污物含量适中时,第二壳部132以橙色渐变色显示。其中,上述吸入介质为液体。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第一光源,设于所述基座上;
透光灯罩,罩设于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一光源的外周;
其中,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透光灯罩之间设有调光结构,所述调光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光源的光线的传播路径上,以使所述第一光源的光线在所述透光灯罩上具有不同的疏密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灯罩包括第一壳部和环设于所述第一壳部外周的第二壳部,所述第二壳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壳部连接的近端和远离所述第一壳部的远端;
其中,所述调光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二壳部之间,以使所述第二壳部上的光线亮度呈渐变色显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遮挡板,所述遮挡板设于所述第一光源的光线传播路径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一壳部之间;
所述遮挡板与所述第一光源相对的区域上设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较所述第一光源更靠近所述第一壳部侧分布,所述导向面位于所述第一光源光线的传播路径上;
其中,所述导向面能够将所述第一光源的光线反射至所述调光结构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光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基座上且环设于所述第一光源外周的调光壁,所述调光壁位于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二壳部之间,所述调光壁采用透光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调光壁具有靠近所述第一壳部侧的近端和远离所述第一壳部侧的远端,在沿所述近端至所述远端的方向上,所述调光壁的壁厚呈逐渐增大的态势;或者,
所述调光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基座上且环设于所述第一光源外周的遮光件,所述遮光件位于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二壳部之间,所述遮光件具有靠近所述第一壳部侧的近端和远离所述第一壳部侧的远端,所述遮光件的近端较所述第二壳部的近端更远离所述第一壳部分布,以在所述遮光件的近端与所述第一壳部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一光源的光线传播的透光区;或者,
所述调光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基座上且环设于所述第一光源外周的调光壁和遮光件,所述调光壁和所述遮光件位于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二壳部之间;
其中,所述调光壁和所述遮光件分别具有靠近所述第一壳部侧的近端和远离所述第一壳部侧的远端,所述遮光件的近端较所述调光壁的近端更远离所述第一壳部分布,所述调光壁采用透光材料制成,在沿所述调光壁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上,所述调光壁的壁厚呈逐渐增大的态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沿所述调光壁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上,所述调光壁的外径呈逐渐增大的态势,所述调光壁的内径保持不变;
其中,所述调光壁外周面的截面为弧形、锥形、折线形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件为涂覆于所述调光壁内圈上的涂漆层;或者,
所述遮光件为设于所述调光壁内圈上的遮光套环。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光源,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光源环设于所述第二光源的外周;
遮挡板,设于所述第二光源的光线传播路径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光源与所述第一壳部之间,所述遮挡板采用遮光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遮挡板上设有多个功能开口,所述第二光源的光线穿过所述功能开口后,能够在所述第一壳部上形成多个功能显示区,所述第一壳部上的多个功能显示区之间相互独立,并且所述多个功能显示区与所述第二壳部之间相互独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挡板与所述第一壳部之间还设有麦拉片,所述麦拉片对应于所述多个功能开口的区域上设有标识。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通过线路板设于所述基座上。
10.一种抽吸式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
CN202221063331.6U 2022-05-06 2022-05-06 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及抽吸式清洁装置 Active CN217604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63331.6U CN217604013U (zh) 2022-05-06 2022-05-06 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及抽吸式清洁装置
PCT/CN2023/075184 WO2023213104A1 (zh) 2022-05-06 2023-02-09 清洁装置,清洁设备,手持清洁组件,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及抽吸式清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63331.6U CN217604013U (zh) 2022-05-06 2022-05-06 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及抽吸式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04013U true CN217604013U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68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63331.6U Active CN217604013U (zh) 2022-05-06 2022-05-06 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及抽吸式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040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13104A1 (zh) * 2022-05-06 2023-11-09 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清洁装置,清洁设备,手持清洁组件,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及抽吸式清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13104A1 (zh) * 2022-05-06 2023-11-09 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清洁装置,清洁设备,手持清洁组件,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及抽吸式清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604013U (zh) 用于抽吸式清洁装置的显示组件及抽吸式清洁装置
CN110160014B (zh) 一种照明灯具
WO2017177462A1 (zh) 控制装置
JP5366309B2 (ja) 照明器具
JP5366310B2 (ja) 照明器具
JP4447347B2 (ja) 照光式スイッチ
CN107388097B (zh) 一种led灯的导光结构和一种机器人眼睛
CN212719246U (zh) 边缘发光的氛围灯
CN216280872U (zh) 照明装置及排气设备
CN211600621U (zh) 控制开关及镜灯
CN218863996U (zh) 发光装置和音响
CN220228870U (zh) 光学模组及灯具
CN219145428U (zh) 一种移动终端发光支架及移动终端支撑装置
CN219346557U (zh) 亮光旋钮及包含其的燃气灶
CN114754303B (zh) 氛围灯及显示设备
EP3951259B1 (en) Illumination lamp
CN218883788U (zh) 一种发光组件、电子设备及车辆
CN214586848U (zh) 触摸显示屏
CN219018980U (zh) 耳机充电盒
CN211441192U (zh) 一种照明装置以及带有该照明装置的3d打印机
CN220379606U (zh) 一种飞碟灯
CN213629950U (zh) 一种发光球体
CN219510638U (zh) 灯具及组合灯系统
CN209054605U (zh) 一种家用电器
KR20170086429A (ko) 엘이디 등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