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43958U - 一种绕线元件的保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绕线元件的保护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43958U CN219143958U CN202223417915.1U CN202223417915U CN219143958U CN 219143958 U CN219143958 U CN 219143958U CN 202223417915 U CN202223417915 U CN 202223417915U CN 219143958 U CN219143958 U CN 2191439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ange
- electrode
- winding
- winding element
- c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绕线元件的保护结构,包括绕线元件,绕线元件包括第一法兰、第二法兰以及连接于二者之间的绕线部,绕线部上设有线圈组,线圈组的两端与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相连接,第一法兰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第二法兰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绕线部上设有第一线圈组与第二线圈组,第一线圈组的第一端电连接于第一电极,第二端电连接于第四电极,第二线圈组的第三端电连接于第二电极,第四端电连接于第三电极;由于第一保护部与第二保护部将绕线部上的线圈组完全覆盖,当该绕线元件组装在电路板上时不会造成线圈组碰伤或撞伤,在经过回焊炉时也不会因锡珠喷到线圈上造成短路,使得绕线元件得出的电感数值有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绕线元件的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背膜技术,其设有一绕线元件,该绕线元件上设有电极,且该绕线元件上设有线圈组和保护层,该保护层设于该绕线元件周围与底面,且该线圈组一侧和电极为裸露,保护层可方便使绕线元件以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表面黏着技术)贴附于电路板表面。
但因其线圈组有一侧裸露在外,导致在安装时可能会碰撞到线圈组,而造成线圈组碰伤、撞伤,或着在经过回焊炉时锡珠有可能喷到线圈组的线圈之间,而造成该线圈与线圈之间短路,进而导致所产生的电感数值有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绕线元件的保护结构用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绕线元件在焊接到电路板时线圈组碰伤、撞伤,或是经过回焊炉时会有锡珠碰到线圈与线圈之间,造成该元件的电感数值有误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绕线元件的保护结构,包括绕线元件,该绕线元件包括第一法兰、第二法兰以及连接于二者之间的绕线部,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被不完全包裹于第一保护部内,绕线部上设有线圈组,绕线部被完全包裹于第二保护部内,该线圈组的两端与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相连接,第一法兰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第二法兰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绕线部上设有第一线圈组与第二线圈组,第一线圈组设有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第二线圈组设有第三端与第四端,该第一线圈组的第一端电连接于第一电极,且该第一线圈组的第二端电连接于第四电极,该第二线圈组的第三端电连接于第二电极,且该第二线圈组的第四端电连接于第三电极。
进一步的,第一保护部包覆于第一法兰、第二法兰的周围及底部,并将绕线元件包覆住,绕线部上的线圈组的一侧以及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未被包覆住。
进一步的,第一保护部为UV胶、绝缘胶或磁粉胶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第二保护部设于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之间,且该第二保护部覆盖于绕线部的另一侧,与第一保护部将线圈组完全包覆住。
进一步的,第二保护部为UV胶、绝缘胶或磁粉胶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第一保护部使绕线元件方便贴附于电路板表面,且藉由第一保护部与第二保护部将绕线部上的线圈组完全覆盖,进而达到当该绕线元件组装在电路板上时不会因人为疏失造成线圈组碰伤或撞伤,且在通过回焊炉时也不会因锡珠喷到线圈组的线圈与线圈之间,而造成线圈与线圈之间短路,使得该绕线元件得出的电感数值有误。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绕线元件;11、第一法兰;111、第一电极;112、第二电极;12、第二法兰;121、第三电极;122、第四电极;13、绕线部;14、线圈组;141、第一线圈组;1411、第一端;1412、第二端;142、第二线圈组;1421、第三端;1422、第四端;2、第一保护部;3、第二保护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绕线元件的保护结构,包括绕线元件1,该绕线元件1包括第一法兰11、第二法兰12以及连接于二者之间的绕线部13,第一法兰11和第二法兰12被不完全包裹于第一保护部2内,绕线部13上设有线圈组14,绕线部13被完全包裹于第二保护部3内,该线圈组14的两端与第一法兰11和第二法兰12相连接,第一法兰1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极111与第二电极112,第二法兰1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电极121与第四电极122,绕线部13上设有第一线圈组141与第二线圈组142,第一线圈组141设有第一端1411与第二端1412,该第二线圈组142设有第三端1421与第四端1422,该第一线圈组141的第一端1411电连接于第一电极111,且该第一线圈组141的第二端1412电连接于第四电极122,该第二线圈组142的第三端1421电连接于第二电极112,且该第二线圈组142的第四端1422电连接于第三电极121。
第一保护部2包覆于第一法兰11、第二法兰12及绕线部13周围及底部,将绕线元件1给包覆住,且绕线部13上的线圈组14一侧和第一法兰11、第二法兰12上的电极未被包覆住。第一保护部2为UV胶或绝缘胶或磁粉胶。
第二保护部3设于第一法兰11与第二法兰12之间,且该第二保护部3覆盖于绕线部13的一侧,与第一保护部2将绕线部13上的线圈组14完全包覆住。第二保护部3为UV胶或绝缘胶或磁粉胶。
由第一保护部2使该绕线元件1方便用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表面黏着技术)贴附于电路板表面,由第一保护部2与第二保护部3将绕线部13上的线圈组14完全覆盖,进而达到当该绕线元件1组装在电路板上时不会因人为疏失造成线圈组14碰伤或撞伤,且在过回焊炉时也不会因锡珠喷到线圈组14的线圈与线圈之间,而造成线圈与线圈之间短路,使得该绕线元件1得出的电感数值有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绕线元件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元件,该绕线元件包括第一法兰、第二法兰以及连接于二者之间的绕线部;
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被不完全包裹于第一保护部内,绕线部上设有线圈组,绕线部被完全包裹于第二保护部内;
该线圈组的两端均与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相连接,第一法兰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第二法兰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
绕线部上设有第一线圈组与第二线圈组,第一线圈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第二线圈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端与第四端;
该第一线圈组的第一端电连接于第一电极,该第一线圈组的第二端电连接于第四电极,该第二线圈组的第三端电连接于第二电极,该第二线圈组的第四端电连接于第三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元件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部包覆于第一法兰、第二法兰的周围及底部,并将绕线元件包覆住,绕线部上的线圈组的一侧以及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未被包覆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元件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部为UV胶、绝缘胶或磁粉胶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元件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部设于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之间,且该第二保护部覆盖于绕线部的另一侧,与第一保护部将线圈组完全包覆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元件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部为UV胶、绝缘胶或磁粉胶中的任意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17915.1U CN219143958U (zh) | 2022-12-20 | 2022-12-20 | 一种绕线元件的保护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17915.1U CN219143958U (zh) | 2022-12-20 | 2022-12-20 | 一种绕线元件的保护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43958U true CN219143958U (zh) | 2023-06-06 |
Family
ID=86599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417915.1U Active CN219143958U (zh) | 2022-12-20 | 2022-12-20 | 一种绕线元件的保护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43958U (zh) |
-
2022
- 2022-12-20 CN CN202223417915.1U patent/CN21914395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195232A (en) | Method of mak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filters | |
US6922130B2 (en) | Surface mount coil with edgewise winding | |
KR100322514B1 (ko) | 면실장형 코일부품 | |
KR20200141018A (ko) | 평면 변압기의 pcb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CN219143958U (zh) | 一种绕线元件的保护结构 | |
US20220059280A1 (en) | Coil component | |
JP3590532B2 (ja) | コイル部品実装回路基板装置 | |
CN219143913U (zh) | 一种电感结构 | |
CN221927731U (zh) | 一种绕线元件及其电子设备 | |
JP4450457B2 (ja) | 雷サージ遮断トランス | |
JPH09306744A (ja) | チップ状インダクタ | |
CN217444213U (zh) | 电感器及具有其的集成电感及具有其的pcb | |
JP2000269049A (ja) |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 |
CN110581008B (zh) | 射频变压器及电器 | |
CN221466415U (zh) | 一种变压器骨架及变压器组件 | |
JPH0518835Y2 (zh) | ||
CN208141957U (zh) | 防水型高频变压器 | |
JPS6035957Y2 (ja) | 陰極線管 | |
JPH0732912U (ja) | コイル部品 | |
JPS6025869Y2 (ja) | 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 | |
JPS5847641Y2 (ja) | 陰極線管 | |
JPH0214288Y2 (zh) | ||
JP3182533U (ja) | 電磁干渉を防ぐ磁性素子 | |
KR0177710B1 (ko) | 브라운관용 편향요크 | |
JPH0225222Y2 (z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