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43766U - 一种电子纸残影消除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纸残影消除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43766U
CN219143766U CN202223582772.XU CN202223582772U CN219143766U CN 219143766 U CN219143766 U CN 219143766U CN 202223582772 U CN202223582772 U CN 202223582772U CN 219143766 U CN219143766 U CN 2191437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electrically connected
source
selector
input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8277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华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Xingt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Xing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Xingt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Xing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8277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437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437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437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纸显示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子纸残影消除电路,包括扫描芯片、显示模块和源芯片,扫描芯片包括三个输入引脚、第一选择器、移位器和若干个输出引脚,源芯片包括若干个输入引脚、第二选择器、控制模块和两个输出引脚;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有;通过使用选择连接清屏电路,实现了残影快速、准确消除。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纸残影消除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纸显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纸残影消除电路。
背景技术
在使用电子纸阅读时,偶尔会遇到这种情况;当在电子纸更新一个画面时,显示屏边缘上会出现上一个画面遗留的痕迹,这个痕迹被称作残影。电泳电子纸出现残影的主要原因在于颗粒在微胶囊的分散剂中受力复杂且不均,使得颗粒分布难以统一,导致电泳电子纸显示屏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精准的显示。不仅如此,若短时间的驱动波形设计如果状态未统一,也能形成残影。残影的出现给阅读或展览等活动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不言而喻,消除残影,给电子纸创造一个绝佳显示环境,是目前电子纸行业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众所周知,电子纸是用电子墨水技术制造的显示屏,其显示原理是屏幕表面附着数百万颗体积极小的“微胶囊”,每颗微胶囊的直径大约为一毫米,微胶囊里的透明液体中悬浮着带有负电的黑色粒子和带有正电的白色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不同颜色的粒子能够有序排列,在微胶囊里形成上端黑色,下端白色的整齐阵列,从而使电子纸呈现出白底黑字、黑白分明的可视化效果。
然而,微胶囊之间非常拥挤,而且在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微胶囊之间、微胶囊内部带电粒子之间有库仑力的作用,以及微胶囊内部带电粒子之间相互扩散,当然还有外部电压波形不稳等因素,难免会导致黑色粒子群中掺杂白色粒子,白色粒子群中掺杂黑色粒子,从而使得电子纸显示时黑白混杂,在黑色文字或图像区域掺杂了白色,出现白色的“影子”,白色底板区出现黑色“影子”。
特别是在电子纸翻页时,由于在翻页之前,通常要经历较长时间的阅读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环境光源发出的光线打在电子纸显示屏幕上,光线在电子纸显示屏幕中经折射、反射后至观看者眼中,观看者就能看到电子纸显示屏幕上的具体内容,不需要外部再提供电流,在此过程中,微胶囊极其内部粒子大体上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但翻到下一页时,由于显示内容与上一页不同,微胶囊需要重新组合,因而在翻页时需要外部的电源支持。电流的突然进入,打破了之前的平衡状态,微胶囊内部的带电粒子也会因电流的参与而重新组合,倘若电流波形不稳,波幅过大,将导致微胶囊内部粒子分布混乱,黑白混杂,这就是电子纸翻页时出现残影的原因。
综观现有的墨水屏残影消除技术,主要是按行消除,在显示模块上连接了源芯片和扫描芯片,扫描芯片上有一个时钟(确切点说,也就是显示出一行文字或图像所需要的时间)控制引脚和一个(数据)信号控制引脚作为扫描芯片输入引脚,这两个引脚与扫描芯片内部的移位器连接,而移位器则以扫描芯片的n个输出引脚连接,扫描芯片的n个输出引脚则与显示模块连接。这里的数字n的大小等于显示模块所显示的行数目,一个扫描芯片输出引脚控制一个行的(文字、图像)显示,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控制。随后,显示模块又将信号输出给源芯片的控制模块,再控制模块将信号输出,这样能再一定程度上让显示屏微胶囊中粒子有序运行,在显示有序的情况下避免了残影。如果出现残影时,则可以在扫描芯片两个输入引脚和源芯片输出引脚接入特殊电路,按顺序逐行消除。
然而,这种消除残影的方法在目前使用较广的大屏幕显示屏中需要花费太多时间,而且,由于掺杂粒子活性较小,消除残影则需要提供较大能量以增强掺杂粒子的活性,但现有的源芯片和扫描芯片功率较低,不能满足此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且提供了一种拆装方便、稳定性好和强度高的电子纸残影消除电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纸残影消除电路,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子纸残影消除电路,包括扫描芯片、显示模块和源芯片,所述扫描芯片包括移位器、第一扫描芯片输入引脚、第二扫描芯片输入引脚和若干个扫描芯片输出引脚,所述移位器与所述第一扫描芯片输入引脚、所述第二扫描芯片输入引脚、所述扫描芯片输出引脚电连接,所述扫描芯片输出引脚与所述显示模块电连接,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源芯片电连接,:所述扫描芯片还包括第三扫描芯片输入引脚和第一选择器,所述第三扫描芯片输入引脚第一端与清屏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三扫描芯片输入引脚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选择器电连接,所述第一选择器与所述扫描芯片输出引脚电连接;
所述源芯片包括第一源芯片输出引脚、第二源芯片输出引脚、若干个源芯片输入引脚、第二选择器和控制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源芯片输入引脚第一端电连接,所述源芯片输入引脚第二端端与所述第二选择器电连接,所述第二选择器与所述第一源芯片输出引脚电连接,所述源芯片输入引脚第二端还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源芯片输出引脚电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可以带来的有益效果有:通过在扫描芯片中设置了新引脚和第一选择器设置,而且在源芯片中设置于此项配合的第二选择器,当接入清屏电路后,由于清屏电路电压较高,从而增加了扫描芯片输出的能量,进而激发掺杂粒子活性,使得掺杂粒子在现有的电路作用下重新归位,消除残影,产生了清屏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选择器(16)包括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栅极与所述第三扫描芯片输入引脚(13)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源极与所述扫描芯片输出引脚(14)电连接;由于场效应管结构相对简单,能量耗散肖,对电流通过具有明显的选择性,进而比较适合作为选择器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选择器(34)包括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场效应管源极与所述源芯片输入引脚(33)第二端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栅极与所述第一源芯片输出引脚(31)电连接;此处的第二场效应管除了具备第一场效应管相同电子特性外,还与第一场效应管配合,使得残影快速、准确清除。
作为优选,所述清屏电路的输入信号为方波信号;这样能够使得掺杂粒子快速分离,实现清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子纸残影消除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方波信号图。
其中,图中所标注的数字分别代表;1、扫描芯片;2、显示模块;3、源芯片;11、第一扫描芯片输入引脚;12、第二扫描芯片输入引脚;13、第三扫描芯片输入引脚;14、扫描芯片输出引脚;15、移位器;16、第一选择器;31、第一源芯片输出引脚;32、第二源芯片输出引脚;33、源芯片输入引脚;34、第二选择器;35、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结合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纸残影消除电路,包括扫描芯片1、显示模块2和源芯片3,扫描芯片1包括移位器15、第一扫描芯片输入引脚11、第二扫描芯片输入引脚12和若干个扫描芯片输出引脚14,移位器15与第一扫描芯片输入引脚11、第二扫描芯片输入引脚12、扫描芯片输出引脚14电连接,扫描芯片输出引脚14与显示模块2电连接,显示模块2与源芯片3电连接。
扫描芯片1还包括第三扫描芯片输入引脚13和第一选择器16,第三扫描芯片输入引脚13第一端与清屏电路(CLR电路)电连接,第三扫描芯片输入引脚13第二端与第一选择器16电连接,第一选择器16与扫描芯片输出引脚14电连接。
源芯片3包括第一源芯片输出引脚31、第二源芯片输出引脚32、若干个源芯片输入引脚33、第二选择器34和控制模块35,显示模块2与源芯片输入引脚33第一端电连接,源芯片输入引脚33第二端端与第二选择器34电连接,第二选择器34与第一源芯片输出引脚31电连接,源芯片输入引脚33第二端还与控制模块35电连接,控制模块35与第二源芯片输出引脚32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选择器16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一场效应管栅极与第三扫描芯片输入引脚13第二端电连接,第一场效应管源极与扫描芯片输出引脚14电连接,第二选择器34包括第二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源极与源芯片输入引脚33第二端端电连接,第二场效应管栅极与第一源芯片输出引脚31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清屏电路(CLR电路)为由电容、电感和电阻组成的电路,对其输入信号为方波信号,具体信号图如图2所示。高电压激发黑色里子,低电压激发白色粒子,经过方波型号的反复激烈抖动,白色粒子和黑色粒子就可以完成分离,从而实现对黑白粒子的激活过程,此时再结合原先的移位器15、控制模块35组合电路,就能使得黑白粒子重新归位,进而消除残影。
原则上,源芯片3输入引脚的数目等于扫描芯片3输出引脚的数目,当然还要等于显示屏幕所显示的行数量,这也是控制显示和方便消除残影的需要。
当然,第一、第二选择器也可以使用三极管,或者其他具有电流选择通过功能的电路。第一、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也可以换成漏极,也就是可以让第一场效应管漏极与扫描芯片输出引脚14电连接,第二场效应管源漏极与源芯片输入引脚33第二端端电连接。
总之,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电子纸残影消除电路,包括扫描芯片(1)、显示模块(2)和源芯片(3),所述扫描芯片(1)包括移位器(15)、第一扫描芯片输入引脚(11)、第二扫描芯片输入引脚(12)和若干个扫描芯片输出引脚(14),所述移位器(15)与所述第一扫描芯片输入引脚(11)、所述第二扫描芯片输入引脚(12)、所述扫描芯片输出引脚(14)电连接,所述扫描芯片输出引脚(14)与所述显示模块(2)电连接,所述显示模块(2)与所述源芯片(3)电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扫描芯片(1)还包括第三扫描芯片输入引脚(13)和第一选择器(16),所述第三扫描芯片输入引脚(13)第一端与清屏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三扫描芯片输入引脚(13)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选择器(16)电连接,所述第一选择器(16)与所述扫描芯片输出引脚(14)电连接;
所述源芯片(3)包括第一源芯片输出引脚(31)、第二源芯片输出引脚(32)、若干个源芯片输入引脚(33)、第二选择器(34)和控制模块(35),所述显示模块(2)与所述源芯片输入引脚(33)第一端电连接,所述源芯片输入引脚(33)第二端端与所述第二选择器(34)电连接,所述第二选择器(34)与所述第一源芯片输出引脚(31)电连接,所述源芯片输入引脚(33)第二端还与所述控制模块(35)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35)与所述第二源芯片输出引脚(3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纸残影消除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选择器(16)包括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栅极与所述第三扫描芯片输入引脚(13)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源极与所述扫描芯片输出引脚(14)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纸残影消除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选择器(34)包括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场效应管源极与所述源芯片输入引脚(33)第二端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栅极与所述第一源芯片输出引脚(31)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纸残影消除电路,其特征是:所述清屏电路的输入信号为方波信号。
CN202223582772.XU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电子纸残影消除电路 Active CN2191437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82772.XU CN219143766U (zh)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电子纸残影消除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82772.XU CN219143766U (zh)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电子纸残影消除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43766U true CN219143766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97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82772.XU Active CN219143766U (zh)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电子纸残影消除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437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04982B (zh) 使用增强栅驱动器的显示设备
CN101533630B (zh) 具有主显示器和子显示器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9523969B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及其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1414091B (zh) 电泳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电泳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209729474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692450B2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US3922667A (en) Image or segment pattern forming X-Y matrix addressing method
JP4370762B2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CN102819157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710560A (zh) 用于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12017589A (zh) 多灰阶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CN110737140B (zh) 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08279539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0383161A (zh) 显示装置
CN106154668A (zh) 像素驱动系统、液晶显示器及像素驱动方法
CN104122732A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JP2006284977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大型液晶表示装置
CN219143766U (zh) 一种电子纸残影消除电路
CN101556780B (zh) 液晶显示器面板
US20070211005A1 (en) Gamma voltage generator
CN105609081B (zh) 扫描驱动电路及具有该扫描驱动电路的显示装置
CN114283739B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201278068Y (zh) 场序彩色液晶显示器
CN207009056U (zh) 显示装置
KR20180039165A (ko) Rgbw 기반 구동 회로 및 평판 디스플레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