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41548U - 蒸汽凝液回收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蒸汽凝液回收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41548U CN219141548U CN202223588933.6U CN202223588933U CN219141548U CN 219141548 U CN219141548 U CN 219141548U CN 202223588933 U CN202223588933 U CN 202223588933U CN 219141548 U CN219141548 U CN 21914154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am condensate
- steam
- condensate
- pipeline
-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 Y02P80/15—On-site combined power, heat or cool generation or distribution, e.g.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 supply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蒸汽凝液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多个蒸汽凝液管道的一端分别与蒸汽凝液收集器连通,多个蒸汽凝液管道的另一端分别用于连通蒸汽凝液产生装置;蒸汽凝液收集器上设置有第一蒸汽凝液出口,凝液回收罐上设置有第一蒸汽凝液进口和第二蒸汽凝液出口,第一蒸汽凝液进口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蒸汽凝液出口连通;除氧器上设置有第二蒸汽凝液进口和低压蒸汽出口,第二蒸汽凝液进口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二蒸汽凝液出口连通,低压蒸汽出口通过第三管道与蒸汽凝液产生装置连通。本申请中的蒸汽凝液收集器所能承受的阻力较大,其受到的冲击较小,进而增大了蒸汽凝液的换热效率,且凝液回收罐和除氧器实现了蒸汽凝液的重复循环利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蒸汽凝液回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蒸汽凝液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蒸汽的热能由显热和潜热两部分组成,通常用汽设备只利用蒸汽的潜热和少量的显热,释放潜热和少量的显热后的蒸汽还原成高温的凝结水;凝结水是饱和的高温软化水,其热能价值占蒸汽热能价值的25%左右,而且也是洁净的蒸馏水,适合重新作为锅炉给水。因此,利用有效的回收系统最大程度地回收热能和软化水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不但可以节能降耗,也可以消除因二次闪蒸汽的排放而对厂区环境造成的污染,无论是在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有的蒸汽冷凝回收系统是将多个蒸汽凝液管道内的蒸汽凝液分别汇聚至另一个蒸汽凝液管道内,来自各个蒸汽凝液管道内的蒸汽凝液与该蒸汽凝液管道及其内的蒸汽凝液发生热交换后,进入凝液回收罐内使得凝液回收罐内的蒸汽凝液的温度基本恒定后,再经凝液回收罐现场排放(可排放至附近地沟等处),由于多个蒸汽凝液管道内的蒸汽凝液分别由不同的设备产生,使得各个蒸汽凝液的温度和各个蒸汽凝液管道的保温情况均会存在偏差,且蒸汽凝液管道本身的容积有限,除了要容纳与自身连通的设备的蒸汽凝液以外,再同时容纳来自多个蒸汽凝液管道内的蒸汽凝液,会对这一蒸汽凝液管道造成严重的冲击、回收阻力大和蒸汽凝液管道与蒸汽凝液之间的换热效率降低,且蒸汽凝液经凝液回收罐后现场排放会造成蒸汽凝液自身及其所携带的热量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蒸汽凝液回收利用系统,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申请提供一种蒸汽凝液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多个蒸汽凝液管道、蒸汽凝液收集器、凝液回收罐和除氧器;
多个所述蒸汽凝液管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蒸汽凝液收集器连通,多个所述蒸汽凝液管道的另一端分别用于连通蒸汽凝液产生装置;
所述蒸汽凝液收集器上设置有第一蒸汽凝液出口,所述凝液回收罐上设置有第一蒸汽凝液进口和第二蒸汽凝液出口,所述第一蒸汽凝液进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蒸汽凝液出口连通;
所述除氧器上设置有第二蒸汽凝液进口和低压蒸汽出口,所述第二蒸汽凝液进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二蒸汽凝液出口连通,所述低压蒸汽出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蒸汽凝液产生装置连通。
可选的,所述蒸汽凝液收集器上设置有多个第三蒸汽凝液进口,多个所述第三蒸汽凝液进口与多个所述蒸汽凝液管道一一对应,每个所述蒸汽凝液管道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蒸汽凝液进口与所述蒸汽凝液收集器内连通,每个所述蒸汽凝液管道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阀。
可选的,所述第一蒸汽凝液进口开设在所述凝液回收罐上段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蒸汽凝液进口与所述第一蒸汽凝液出口处于同一高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阀。
可选的,所述第二蒸汽凝液出口开设在所述凝液回收罐的底部,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压力泵和第三调节阀。
可选的,所述第二管道上连通有旁通管道,所述旁通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在所述第二管道的管身上,所述旁通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压力泵和第四调节阀。
可选的,所述凝液回收罐的顶部设置有蒸汽出口和压力表,所述蒸汽出口上连通有蒸汽排放管,所述蒸汽排放管上设置有安全阀。
可选的,所述凝液回收罐的底部开设有排放口,所述排放口上连通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上设置有第五调节阀,所述排放管远离所述排放口的一端用于连通废液回收装置。
可选的,所述凝液回收罐的侧壁上设置有观察视窗和液位计。
本申请提供的蒸汽凝液回收利用系统,通过将多个蒸汽凝液产生装置产生的蒸汽凝液分别通过多个蒸汽凝液管道汇集到蒸汽凝液收集器内,其中,蒸汽凝液收集器起到了缓冲收集多个蒸汽凝液管道内的蒸汽凝液的作用,相比于蒸汽凝液管道其容积较大,使其所能承受的阻力较大,其受到的冲击较小,进而增大了蒸汽凝液的换热效率,有效的利用了蒸汽凝液所携带的热量;另外,通过第一管道将蒸汽凝液回收器内的蒸汽凝液通入蒸汽凝液回收罐内,通过凝液回收罐对来自多个蒸汽凝液管道内的蒸汽凝液进行收集,再将凝液回收罐收集的蒸汽凝液经第二管道通入除氧器内,经除氧器除氧、沸腾后得到低压蒸汽,再将低压蒸汽通过第三管道通入蒸汽凝液产生装置内并与其发生热交换,热交换后产生的蒸汽凝液再次进入与其对应的蒸汽凝液管道内,从而实现了蒸汽凝液的重复循环利用,同时也减轻了污水处理的负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蒸汽凝液回收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二管道上设置有旁通管道以及凝液回收罐的底部设置有排放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凝液回收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蒸汽凝液管道;101、第一调节阀;200、蒸汽凝液收集器;201、第一蒸汽凝液出口;202、第三蒸汽凝液进口;300、凝液回收罐;301、压力表;302、蒸汽排放管;3021、安全阀;303、观察视窗;304、液位计;305、第一蒸汽凝液进口;306、第二蒸汽凝液出口;307、蒸汽出口;308、排放口;400、除氧器;401、第二蒸汽凝液进口;402、低压蒸汽出口;500、第一管道;501、第二调节阀;600、第二管道;601、第一压力泵;602、第三调节阀;603、旁通管道;6031、第二压力泵;6032、第二调节阀;700、第三管道;800、排放管;801、第五调节阀;900、蒸汽凝液产生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也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蒸汽凝液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多个蒸汽凝液管道100、蒸汽凝液收集器200、凝液回收罐300和除氧器400;其中,除氧器400的目的是将水加热到对应除氧器400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除去溶解于给水的氧及其它气体,防止和降低对设备的腐蚀,最后得到低压蒸汽。
多个蒸汽凝液管道100的一端分别与蒸汽凝液收集器200连通,多个蒸汽凝液管道100的另一端分别用于连通蒸汽凝液产生装置900;其中,通过将多个蒸汽凝液产生装置900产生的蒸汽凝液分别通过多个蒸汽凝液管道100汇集到蒸汽凝液收集器200内,其中,蒸汽凝液收集器200起到了缓冲收集多个蒸汽凝液管道100内的蒸汽凝液的作用,相比于蒸汽凝液管道100其容积较大,使其所能承受的阻力较大,其受到的冲击较小,进而增大了蒸汽凝液的换热效率,有效的利用了蒸汽凝液所携带的热量。可选的,蒸汽凝液收集器200可以为一端封闭且管径较大的管道,且蒸汽凝液收集器200的容积远大于多个蒸汽凝液管道100的容积,这样使得蒸汽凝液收集器200能够承受来自多个蒸汽凝液管道100内的蒸汽凝液的冲击,使的蒸汽凝液收集器200受到的磨损较小,进而延长了蒸汽凝液收集器200的使用寿命。具体的,蒸汽凝液产生装置900可以是预净化、CO2蒸汽加热器、脱碳干燥装置、溴化锂机组、综合供水蒸汽伴热装置等,其中,蒸汽凝液产生装置900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热量。
蒸汽凝液收集器200上设置有第一蒸汽凝液出口201,凝液回收罐300上设置有第一蒸汽凝液进口305和第二蒸汽凝液出口306,第一蒸汽凝液进口305通过第一管道500与第一蒸汽凝液出口201连通;其中,通过凝液回收罐300对来自多个蒸汽凝液管道100内的蒸汽凝液进行收集。
除氧器400上设置有第二蒸汽凝液进口401和低压蒸汽出口402,第二蒸汽凝液进口401通过第二管道600与第二蒸汽凝液出口306连通,低压蒸汽出口402通过第三管道700与蒸汽凝液产生装置900连通。具体的,凝液回收罐300内的蒸汽凝液经第二管道600进入除氧器400内,经除氧器400除氧、沸腾后得到低压蒸汽,其中,低压蒸汽的压力在1.0MPa左右,低压蒸汽的压力是个变化量,其随着装置负荷变化,负荷越高,压力越接近1.0MPa;冬季防冻低压蒸汽用量大,最低可降到0.3MPa;另外,低压蒸汽的压力在0.5MPa左右,低压蒸汽的温度在189℃左右,再将低压蒸汽通过第三管道700通入蒸汽凝液产生装置900内,利用低压蒸汽自身的热量提供蒸汽凝液产生装置900运行所需要的热量,低压蒸汽自身的热量被用尽后转换成蒸汽凝液再次进入与其对应的蒸汽凝液管道100内,从而实现了蒸汽凝液的重复循环利用,同时也减轻了污水处理的负担。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中的蒸汽凝液收集器200上设置有多个第三蒸汽凝液进口202,多个第三蒸汽凝液进口202与多个蒸汽凝液管道100一一对应,每个蒸汽凝液管道100的一端通过第三蒸汽凝液进口202与蒸汽凝液收集器200内连通,每个蒸汽凝液管道100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阀101。其中,相比于蒸汽凝液管道100,蒸汽凝液收集器200的容积较大,使其所能承受的阻力更大,另外通过第一调节阀101可以实时调节从第三蒸汽凝液进口202进入蒸汽凝液收集器200内的蒸汽凝液的大小,进而使得从每个蒸汽凝液管道100内排出的蒸汽凝液对蒸汽凝液收集器200造成的冲击力降到最小,延长了蒸汽凝液收集器20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中的第一蒸汽凝液进口305开设在凝液回收罐300上段的侧壁上,这样可以使得凝液回收罐300内储存较大体积的蒸汽凝液,最大化的利用了凝液回收罐300的体积,第一蒸汽凝液进口305与第一蒸汽凝液出口201处于同一高度,这样可以使得第一蒸汽凝液进口305处的压力与第一蒸汽凝液出口201处的压力接近于同一数值,使得蒸汽凝液收集器200内来自多个蒸汽凝液管道100的蒸汽凝液快速进入凝液回收罐300内,进而提高了蒸汽凝液的回收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中的第一管道500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阀501,通过第二调节阀501可以实时调节从蒸汽凝液收集器200进入凝液回收罐300内的蒸汽凝液的流量大小;另外,当需要对凝液回收罐300进行检修或清洗时,关闭第二调节阀501,使得凝液回收罐300停止收集从蒸汽凝液收集器200排出的蒸汽凝液,利于凝液回收罐300检修或清洗过程的进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中的第二蒸汽凝液出口306开设在凝液回收罐300的底部,这样可以便于及时且快速的将凝液回收罐300内的蒸汽凝液排出至除氧器400内,提高了蒸汽凝液回收利用的效率,第二管道600上设置有第一压力泵601和第三调节阀602,其中,第一压力泵601提供了凝液回收罐300内的蒸汽凝液进入除氧器400内的动力,第三调节阀602可以实时调节从凝液回收罐300进入除氧器400内的蒸汽凝液的流量大小,使得蒸汽凝液的回收利用过程更为的精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申请中的第二管道600上连通有旁通管道603,旁通管道603的两端分别连通在第二管道600的管身上,旁通管道603上设置有第二压力泵6031和第四调节阀6032。其中,旁通管道603可作为备用管道,当第二压力泵6031出现故障时,可打开旁通管道603上的第二压力泵6031和第四调节阀6032,凝液回收罐300内的蒸汽凝液依次经第二管道600、旁通管道603再经第二管道600进入除氧器400内,确保了蒸汽凝液回收利用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申请中的凝液回收罐300的顶部设置有蒸汽出口307和压力表301,蒸汽出口307上连通有蒸汽排放管302,蒸汽排放管302上设置有安全阀3021。其中,通过压力表301可以实时观察凝液回收罐300内的蒸汽压力,安全阀3021属于自动阀类,是启闭件受外力作用下处于常闭状态,当设备或管道内的介质压力升高超过规定值时,通过向系统外排放介质来防止管道或设备内介质压力超过规定数值的特殊阀门。也就是说,当凝液回收罐300内的蒸汽压力大于凝液回收罐300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时,安全阀3021自动打开,凝液回收罐300内的蒸汽依次经蒸汽出口307和蒸汽排放管302排放至凝液回收罐300外,待凝液回收罐300内的蒸汽压力小于凝液回收罐300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时,安全阀3021自动关闭,这样可以确保凝液回收罐300收集蒸汽凝液的整个过程处于安全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申请中的凝液回收罐300的底部开设有排放口308,排放口308上连通有排放管800,排放管800上设置有第五调节阀801,排放管800远离排放口308的一端用于连通废液回收装置。具体的,当需要对凝液回收罐300进行检修或清洗时,打开第五调节阀801,将凝液回收罐300内存留的蒸汽凝液排至废液回收装置内,待凝液回收罐300内的蒸汽凝液排放干净后,开始对凝液回收罐300进行检修或清洗,使得不浪费蒸汽凝液的同时,对凝液回收罐300的检修或清理能够顺利进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申请中的凝液回收罐300的侧壁上设置有观察视窗303和液位计304。通过观察视窗303和液位计304可以实时掌握凝液回收罐300内蒸汽凝液的回收量,便于操作人员及时对凝液回收罐300内的蒸汽凝液进行处理。其中,液位计304可以为磁翻板液位计,目的是实时检测凝液回收罐300内收集的蒸汽凝液的液位情况,本申请在此不对液位计的具体种类及型号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提供的蒸汽凝液回收利用系统的具体使用原理如下:
打开各个蒸汽凝液管道100上的第一调节阀101,将每个蒸汽凝液管道100对应的蒸汽凝液产生装置900产生的蒸汽凝液经第三蒸汽凝液进口202汇入蒸汽凝液收集器200内,再将第一蒸汽凝液出口201流入凝液回收罐300内,通过凝液回收罐300顶部的压力表301和安全阀3021实时检测凝液回收罐300内的蒸汽压力,同时通过凝液回收罐300侧壁上的观察视窗303和液位计304实时观察凝液回收罐300内收集的蒸汽凝液的液位情况,再将凝液回收罐300内的蒸汽凝液经第二蒸汽凝液出口306、第二管道600排至除氧器400内,经除氧器400除氧沸腾后得到的低压蒸汽经第三管道700排至蒸汽凝液产生装置900内,从而实现了蒸汽凝液的回收利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蒸汽凝液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蒸汽凝液管道(100)、蒸汽凝液收集器(200)、凝液回收罐(300)和除氧器(400);
多个所述蒸汽凝液管道(100)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蒸汽凝液收集器(200)连通,多个所述蒸汽凝液管道(100)的另一端分别用于连通蒸汽凝液产生装置(900);
所述蒸汽凝液收集器(200)上设置有第一蒸汽凝液出口(201),所述凝液回收罐(300)上设置有第一蒸汽凝液进口(305)和第二蒸汽凝液出口(306),所述第一蒸汽凝液进口(305)通过第一管道(500)与所述第一蒸汽凝液出口(201)连通;
所述除氧器(400)上设置有第二蒸汽凝液进口(401)和低压蒸汽出口(402),所述第二蒸汽凝液进口(401)通过第二管道(600)与所述第二蒸汽凝液出口(306)连通,所述低压蒸汽出口(402)通过第三管道(700)与所述蒸汽凝液产生装置(90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凝液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凝液收集器(200)上设置有多个第三蒸汽凝液进口(202),多个所述第三蒸汽凝液进口(202)与多个所述蒸汽凝液管道(100)一一对应,每个所述蒸汽凝液管道(100)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蒸汽凝液进口(202)与所述蒸汽凝液收集器(200)内连通,每个所述蒸汽凝液管道(100)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阀(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凝液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汽凝液进口(305)开设在所述凝液回收罐(300)上段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蒸汽凝液进口(305)与所述第一蒸汽凝液出口(201)处于同一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凝液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500)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阀(5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凝液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蒸汽凝液出口(306)开设在所述凝液回收罐(300)的底部,所述第二管道(600)上设置有第一压力泵(601)和第三调节阀(6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凝液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600)上连通有旁通管道(603),所述旁通管道(603)的两端分别连通在所述第二管道(600)的管身上,所述旁通管道(603)上设置有第二压力泵(6031)和第四调节阀(60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凝液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液回收罐(300)的顶部设置有蒸汽出口(307)和压力表(301),所述蒸汽出口(307)上连通有蒸汽排放管(302),所述蒸汽排放管(302)上设置有安全阀(30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凝液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液回收罐(300)的底部开设有排放口(308),所述排放口(308)上连通有排放管(800),所述排放管(800)上设置有第五调节阀(801),所述排放管(800)远离所述排放口(308)的一端用于连通废液回收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凝液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液回收罐(300)的侧壁上设置有观察视窗(303)和液位计(30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88933.6U CN219141548U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蒸汽凝液回收利用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88933.6U CN219141548U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蒸汽凝液回收利用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41548U true CN219141548U (zh) | 2023-06-06 |
Family
ID=86595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588933.6U Active CN219141548U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蒸汽凝液回收利用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41548U (zh) |
-
2022
- 2022-12-30 CN CN202223588933.6U patent/CN21914154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8014769A1 (zh) | 一种烟气冷凝提水系统 | |
CN101846309B (zh) | 一种锅炉房乏汽回收装置 | |
CN203848705U (zh) | 一种乏汽回收系统 | |
CN203560885U (zh) | 锅炉连续排污余热回收系统 | |
CN101487604B (zh) | 工业锅炉封闭循环相变供热系统 | |
CN210241541U (zh) | 锅炉排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9141548U (zh) | 蒸汽凝液回收利用系统 | |
CN106224937B (zh) | 一种蒸汽发生器热能回收装置和蒸汽发生器系统 | |
CN107327321A (zh) | 一种背压式汽轮机本体疏水回收系统 | |
CN201413053Y (zh) | 一种多功能凝结水回用装置 | |
CN207893739U (zh) | 分布式能源站锅炉排污水废热的深度利用系统 | |
JPS6179905A (ja) | ドレン回収システム | |
CN201277641Y (zh) | 工业锅炉封闭循环相变供热装置 | |
CN211060085U (zh) | 一种余热锅炉排污系统 | |
CN212005195U (zh) | 一种蒸汽重整装置冷凝液收集再利用系统 | |
CN204002956U (zh) | 一种驱动引风机的凝汽式小汽轮机排汽余热利用系统 | |
CN207501129U (zh) | 一种用于热电厂蒸汽热量回收系统 | |
CN207162694U (zh) | 凝结水余热回收装置及炼化厂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
CN203785053U (zh) | 一种用于油气田站场供热的一体化集成装置 | |
CN221780710U (zh) | 锅炉排汽消白节能系统 | |
CN214105883U (zh) | 一种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 | |
CN206709048U (zh) | 一种废热锅炉的废热废水回收系统 | |
CN206257647U (zh) | 一种喷射式非清洁蒸汽回收综合利用系统 | |
CN214700649U (zh) | 除氧器乏汽回收改造装置 | |
CN219328073U (zh) | 减少除氧器排汽的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