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05883U - 一种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05883U
CN214105883U CN202022474593.9U CN202022474593U CN214105883U CN 214105883 U CN214105883 U CN 214105883U CN 202022474593 U CN202022474593 U CN 202022474593U CN 214105883 U CN214105883 U CN 2141058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ate
liquid level
tank
level switch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7459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晓玲
张立
朱建强
单芙蓉
郭盼春
李忠鹏
闫春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Tianzhi Chenye Chemical Co ltd
Xinjiang Tiany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Tianzhi Chenye Chemical Co ltd
Xinjiang Tiany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Tianzhi Chenye Chemical Co ltd, Xinjiang Tiany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Tianzhi Cheny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7459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058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058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058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peline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所述装置主要由不凝气冷却器、冷凝液收集罐、导液管、止逆阀、冷凝液输送罐、低液位开关、高液位开关、进气管、排气管、控制阀和控制箱等部分组成。本实用新型配置简单,操作方便,运行稳定,低液位开关、高液位开关和控制阀的控制信号分别联接控制箱,采用压缩气体代替常规的动力设备作为动力源输送冷凝液,解决了动力设备汽蚀和管道腐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能耗低,冷凝液回收率高,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可广泛适用于蒸汽冷凝液回收的工艺中。

Description

一种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两种蒸汽冷凝液回收装置,即开放式冷凝液回收装置和密闭式冷凝液回收装置。开放式冷凝液回收装置是把蒸汽冷凝液通过管道集中回收到闪蒸槽或一个敞口的地下槽中,冷凝液携带的蒸汽和冷凝水因减压到常压后闪蒸的二次蒸汽排空或通过冷凝器冷却加以利用,剩下的近100℃冷凝液降温后用泵输入软水箱,作为制纯水或锅炉补给水。这种系统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初始投资小;但是系统占地面积大,所得的经济效益差、对环境污染较大,且由于冷凝液直接与大气接触,冷凝液中的溶氧浓度提高,易产生设备腐蚀。密闭式冷凝液回收装置即排放的冷凝液经管道集中回到密闭集中水罐中,然后利用高温冷凝液综合回收装置将100℃以上的软化水直接输入锅炉,组成一个从供汽到回收的密闭循环系统, 但该装置能耗大,初始投资高。
中国专利CN210384893U提出了一种蒸汽冷凝液的回收装置,包括工作塔、再沸器、蒸汽凝液罐、蒸汽总管、第一蒸汽冷凝水罐、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所述工作塔与再沸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再沸器的一端与第一截止阀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截止阀的另一端与蒸汽凝液罐相连接,所述工作塔与再沸器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再沸器的另一端与第一调节阀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调节阀的另一端与蒸汽总管相连接,所述再沸器的一端与第二调节阀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再沸器的一端与第二截止阀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截止阀的另一端与第一蒸汽冷凝水罐相连接。该装置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有利于对蒸汽冷凝液进行气液分离工序,减小废渣和废气对环境的污染。
中国专利CN209612248U公开了一种蒸汽冷凝液回收利用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盐水加热冷却器、第一控制阀组件、第一冷凝液回收罐和第一冷凝液回收泵组,脱氯淡盐水加热器和第二控制阀组件、过滤盐水加热器和第三控制阀组件以及阴极液冷却器和第四控制阀组件分别串联后再并联,随后与第二冷凝液回收罐和第二冷凝液回收泵组串联,第一冷凝液回收泵组和第二冷凝液回收泵组并联后依次与蒸汽冷凝液开关阀和合成炉纯水循环罐串联,电导率检测仪并联设置在蒸汽冷凝液开关阀前端的蒸汽冷凝液回收总管上,并与蒸汽冷凝液开关阀电连接。该实用新型能实现蒸汽冷凝液的高标准回用,降低纯水消耗,减少污水外排,但结构复杂,涉及动设备较多,生产成本高,操作不方便。
在一般的蒸汽冷凝液回收装置中,采用的离心泵在输送饱和状态的热水时易产生气蚀,损坏泵的叶轮无法正常工作。水温超过80℃就要在离心泵入口处增加正压头以防气蚀。通常将水箱架高,但由于水箱高架,凝结水需爬高,回水不畅,且安装、维修、运行不便。考虑到寒冷地区的特点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发明一种自动控制、配置简单、操作方便、能耗低、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包括依次联接的不凝气冷却器、冷凝液收集罐、导液管、止逆阀、冷凝液输送罐、低液位开关、高液位开关、进气管、排气管、控制阀和控制箱。冷凝液收集罐上部设置若干冷凝液进液管,还设置一条管线联接不凝气冷却器,不凝气冷却器上部设置排气口;冷凝液收集罐下部设置导液管联接冷凝液输送罐,导液管上设置止逆阀;冷凝液输送罐侧壁上设置低液位开关、高液位开关,冷凝液输送罐上部设置进气管和排气管,进气管和排气管上分别设置控制阀,进气管与压缩气体管道联接,排气管联接到不凝气冷却器和冷凝液收集罐之间的管线上;低液位开关、高液位开关和控制阀的控制信号分别联接控制箱;冷凝液输送罐侧壁上还设置冷凝液汇集管,冷凝液汇集管上设置止逆阀。
所述的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不凝气冷却器采用空气冷凝,换热管采用竖向分布。
所述的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冷凝液收集罐呈筒状并水平放置,其外侧设置液位旁路,液位旁路上还设置液位计。
所述的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压缩气体为压缩空气、压缩氮气等其他不与蒸汽冷凝液互溶的压缩气体。
所述的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压缩气体的压力大于冷凝液输送罐中冷凝液的压力。
所述的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控制阀前后管线各安装手阀。
所述的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不凝气冷却器、冷凝液收集罐、冷凝液输送罐的安装位置按上述顺序从高到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不凝气冷却器采用空气冷凝,换热管采用竖向分布,无积液死角,冬天不会出现冻管问题;(2)本实用新型采用压缩气体作为动力源输送冷凝液,不需考虑水温及气蚀问题,同时对输送管道起到保护作用,不产生腐蚀和二期污染情况;(3)本实用新型无需动力设备,配置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冷凝液汇集管、2-低液位开关、3-高液位开关、4-控制阀Ⅰ、5-进气管、6-控制箱、7-排气管、8-排气口、9-不凝气冷却器、10-进液管、11-冷凝液收集罐、12-控制阀Ⅱ、13-导液管、14-冷凝液输送罐、15-止逆阀Ⅰ、16-止逆阀Ⅱ。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中,本实施例包括依次联接的不凝气冷却器9、冷凝液收集罐11、导液管13、止逆阀Ⅰ15、冷凝液输送罐14、止逆阀Ⅱ16、冷凝液汇集管1、低液位开关2、高液位开关3、进气管5、排气管7、控制阀Ⅰ4、控制阀Ⅱ12和控制箱6。冷凝液收集罐11上部设置若干冷凝液进液管10,还设置一条管线联接不凝气冷却器9,不凝气冷却器9上部设置排气口8;冷凝液收集罐11下部设置导液管13联接冷凝液输送罐14,导液管13上设置止逆阀Ⅰ15;冷凝液输送罐14侧壁上设置低液位开关2、高液位开关3,冷凝液输送罐14上部设置进气管5和排气管7,进气管和排气管上分别设置控制阀Ⅰ4和控制阀Ⅱ12,进气管5与压缩气体管道联接,排气管7联接到不凝气冷却器和冷凝液收集罐之间的管线上;低液位开关2、高液位开关3、控制阀Ⅰ4和控制阀Ⅱ12的控制信号分别联接控制箱6;冷凝液输送罐侧壁上还设置冷凝液汇集管1,冷凝液汇集管1上设置止逆阀Ⅱ16。
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不凝气冷却器采用空气冷凝,换热管采用竖向分布。
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冷凝液收集罐呈筒状并水平放置,其外侧设置液位旁路,液位旁路上还设置液位计。
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压缩气体为压缩空气。
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压缩气体为压缩氮气。
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压缩气体的压力大于冷凝液输送罐中冷凝液的压力。
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控制阀前后管线各安装手阀。
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不凝气冷却器、冷凝液收集罐、冷凝液输送罐的安装位置按上述顺序从高到低。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及原理:
外界来的蒸汽冷凝液经进液管10进入冷凝液收集罐11,冷凝液收集罐中产生的乏汽进入不凝气冷却器9,利用空气冷凝后流回冷凝液收集罐11,不凝气则由排气口8排至大气中;冷凝液收集罐中的冷凝液通过液位差产生的势能从导液管13经止逆阀Ⅰ15流入冷凝液输送罐14;当高液位开关3检测到冷凝液输送罐14液位到达高位时,发送信号至控制箱6,进气管5上的控制阀Ⅰ4打开,排气管7上的控制阀Ⅱ12关闭,在压缩气体的加压下,冷凝液经冷凝液汇集管1和止逆阀Ⅱ16从冷凝液输送罐14排出;当低液位开关2检测到冷凝液输送罐14液位到达低位时,发送信号至控制箱6,进气管5上的控制阀Ⅰ4关闭,排气管7上的控制阀Ⅱ12打开,冷凝液输送罐14中少量不凝气从排气管7经控制阀Ⅱ12送至不凝气冷却器9利用空气冷凝后又流回冷凝液收集罐11;冷凝液收集罐中的蒸汽冷凝液通过液位差产生的势能从导液管13经止逆阀Ⅰ15流入冷凝液输送罐14,进行下一轮循环。

Claims (7)

1.一种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联接的不凝气冷却器、冷凝液收集罐、导液管、止逆阀、冷凝液输送罐、低液位开关、高液位开关、进气管、排气管、控制阀和控制箱;冷凝液收集罐上部设置若干冷凝液进液管,还设置一条管线联接不凝气冷却器,不凝气冷却器上部设置排气口;冷凝液收集罐下部设置导液管联接冷凝液输送罐,导液管上设置止逆阀;冷凝液输送罐侧壁上设置低液位开关、高液位开关,冷凝液输送罐上部设置进气管和排气管,进气管和排气管上分别设置控制阀,进气管与压缩气体管道联接,排气管联接到不凝气冷却器和冷凝液收集罐之间的管线上;低液位开关、高液位开关和控制阀的控制信号分别联接控制箱;冷凝液输送罐侧壁上还设置冷凝液汇集管,冷凝液汇集管上设置止逆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不凝气冷却器采用空气冷凝,换热管采用竖向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凝液收集罐呈筒状并水平放置,其外侧设置液位旁路,液位旁路上还设置液位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缩气体为压缩空气、压缩氮气等其他不与蒸汽冷凝液互溶的压缩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缩气体的压力大于冷凝液输送罐中冷凝液的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阀前后管线各安装手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不凝气冷却器、冷凝液收集罐、冷凝液输送罐的安装位置按上述顺序从高到低。
CN202022474593.9U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 Active CN2141058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74593.9U CN214105883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74593.9U CN214105883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05883U true CN214105883U (zh) 2021-09-03

Family

ID=77501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74593.9U Active CN214105883U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058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4787B (zh) 顺流式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04254934U (zh) 一种利用压缩式热泵实现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的供热系统
CN210833119U (zh) 一种高温凝结水显热利用节能装置
CN214105883U (zh) 一种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
CN216744308U (zh) 适用于锅炉排污系统的节能装置
CN112274961A (zh) 一种蒸汽冷凝液自动回收装置
CN202692016U (zh) 顺流式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105605552A (zh) 一种锅炉汽轮机系统中除氧器乏汽的热能回收装置
CN206330114U (zh) 锅炉尾部换热装置
CN101487604A (zh) 工业锅炉封闭循环相变供热系统
CN201277641Y (zh) 工业锅炉封闭循环相变供热装置
CN210532424U (zh) 低温余热利用系统
CN209540861U (zh) 一种冷凝液梯级回收装置
CN210688281U (zh) 一种烟气处理系统
CN206739251U (zh) 工业锅炉余热发电系统
CN208011750U (zh) 火电厂燃煤锅炉排烟余热及水分回用系统
CN203223905U (zh) 一种烟气余热高效换热器的排气装置和防磨装置
CN207501129U (zh) 一种用于热电厂蒸汽热量回收系统
CN110645586A (zh) 一种电站锅炉脱白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2275104A (zh) 一种焦炉烟气半干法工艺的烟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2791495Y (zh) 锅炉烟囱余热回收器
CN212482227U (zh) 一种脱硫废水与烟气余热热交换装置
CN220648300U (zh) 一种orc用热水循环系统
CN219141548U (zh) 蒸汽凝液回收利用系统
CN112473166B (zh) 一种蒸汽冷凝液回收的自动化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