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38239U - 一种可预设管路的复合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预设管路的复合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38239U
CN219138239U CN202222446504.9U CN202222446504U CN219138239U CN 219138239 U CN219138239 U CN 219138239U CN 202222446504 U CN202222446504 U CN 202222446504U CN 219138239 U CN219138239 U CN 2191382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connecting piece
layer
sound insulation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4650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伟平
姜清梅
刘云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Yishiqi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Yishiqi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Yishiqi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Yishiqi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4650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382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382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382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预设管路的复合板结构,由于预先在支撑层中开设了可容纳管路的通道,复合板相互拼接之后各个复合板中的通道互相联通,铺贴时,预先在毛坯地面铺设管路,再利用连接件与复合板的配合,并在连接件的固定作用下,将复合板铺贴在毛坯地面上,管路被复合板内的通道覆盖,铺贴完之后再在各个复合板之间的工艺缝内填充填缝剂即完成全部的地面铺贴工作;当管路破损时,只需要将连接在复合板之间的工艺缝拆除即可将复合板取出对管路进行维修或者更换,之后再将复合板放回原位,再使用填缝剂重新填充工艺缝即可完成管路的维修或者更换工作,该复合板结构施工和维修方便,可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可预设管路的复合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饰装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预设管路的复合板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室内外装修过程中,通常需要对毛坯房的地面进行装修处理,传统的装修方式是使用水泥砂浆粘贴瓷砖,但使用水泥砂浆粘贴瓷砖仍存在弊端:装修时,通会在地面基层上铺设水、电等必备的管路,使用水泥砂浆将这些线路长久的埋起来,一旦上述管路出现问题,很难维修,造成维修成本高昂,挖开地板维修后地板破损不易修复,因此,急需研究一种干式铺贴的地板结构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鉴于此,本申请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铺设时可在地面预设管路的复合板结构,该复合板结构施工方便,在铺设时无需用水泥砂浆将管路埋起来,管路破损时便于修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预设管路的复合板结构,包括多个复合板和用于连接多个所述复合板的连接件,所述复合板包括砖板层和粘接在所述砖板层的底部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管路的通道,所述支撑层的四个边角均开设有与所述连接件紧密配合的缺口,所述缺口从所述支撑层的顶部贯穿至底部,多个所述复合板相互拼接在一起,拼接后相邻的所述复合板之间的所述缺口处共同形成用于放置所述连接件的容纳空间,拼接后各个所述复合板之间的所述通道互相联通,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撑层的厚度相同,所述连接件的顶面凸设有用于连接多个所述复合板的定位凸部,拼接后相邻的所述复合板之间具有填充有填缝剂的工艺缝。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层的底部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沿着所述复合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通道沿着所述复合板的宽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层包括蜂窝板和粘接在所述蜂窝板的底部的第一缓冲垫,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和粘接在所述连接件本体的底部的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二缓冲垫与所述第一缓冲垫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蜂窝板的顶部和底部均粘接有第一隔音层,所述第一缓冲垫粘接在所述蜂窝板底部的所述第一隔音层的底部,所述连接件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均粘接有第二隔音层,所述第二缓冲垫粘接在所述蜂窝板底部的所述第二隔音层的底部,所述第一隔音层和所述第二隔音层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设置在所述支撑层中靠近其中一个所述缺口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凸部为设置在所述连接件本体的顶部的四角处的凸柱,各个所述凸柱均与所述连接件本体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砖板层的底部对应各个所述缺口的位置均开设有供所述凸柱插入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凸部为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顶部的十字凸缘,所述十字凸缘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中部,所述十字凸缘的宽度与所述工艺缝的宽度一致,所述十字凸缘的顶面低于所述砖板层的顶面。
进一步的,所述砖板层和所述蜂窝板的顶部的所述第一隔音层之间、所述蜂窝板的底部的所述第一隔音层和所述第一缓冲垫之间,所述连接件本体的底部的所述第二隔音层和所述第二缓冲垫之间,均通过高分子粘合剂层粘接。
通过采用前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板结构铺设时无需使用传统水泥砂浆即可实现地面干铺,由于预先在支撑层中开设了可容纳管路的通道,复合板相互拼接之后各个复合板中的通道互相联通,铺贴时,预先在毛坯地面铺设管路,再利用连接件与复合板的配合,并在连接件的连接作用下,将复合板铺贴在毛坯地面上,管路被复合板内的通道覆盖,铺贴完之后再在各个复合板之间的工艺缝内填充填缝剂即完成全部的地面铺贴工作;当管路破损时,只需要将连接在复合板之间的工艺缝拆除即可将复合板取出对管路进行维修或者更换,之后再将复合板放回原位,再使用填缝剂重新填充工艺缝即可完成管路的维修或者更换工作,该复合板结构施工和维修方便,可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2、在支撑层的底部开设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可以铺设更多需要铺设的管路,增加了本实用新型复合板结构的实用性。
3、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板结构使用蜂窝板作为支撑层的核心结构,蜂窝板具有强度高、承重力强的特点,可降低本实用新型中复合板的整体重量,以及提高整体的强度,且复合板结构占用的高度空间少,可普遍应用于商品房的安装。
4、在蜂窝板的顶部和底部均粘接有第一隔音层,并将复合板通过高分子粘合剂层粘合,在连接件的顶部和底部均粘接有第二隔音层,并将连接件通过高分子粘合剂层粘合,将复合板以及连接件中的各层压合使得各层复合在一起,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板结构的稳固性,使得本实用新型复合板结构的整体的隔音降噪能力进一步增强:声音传入复合板内时被第一隔音层、第二隔音层以及高分子粘合剂层抵消一部分,该复合板结构平整且牢固稳定,由于在砖板层的下方增加了支撑层,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复合板结构铺设地面后脚感踏实,无空鼓现象。
5、将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设置在支撑层中靠近其中一个缺口的位置,使得在踩踏时复合板结构整体不会产生空心的现象,进一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复合板结构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板的纵向剖面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连接件的纵向剖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复合板结构拼接后的纵向剖面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复合板结构拼接后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复合板结构拼接后的纵向剖面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复合板结构拼接后的俯视图。
图中:
1-复合板;11-砖板层;
12-蜂窝板;13-第一缓冲垫;
14-第一隔音层;15-缺口;
16-高分子粘合剂层;2-连接件;
21-连接件本体;22-第二缓冲垫;
23-第二隔音层;24-凸柱;
25-十字凸缘;26-直角区域;
3-工艺缝;4-毛坯地面;
111-第一通道;112-第二通道;
113-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以复合板铺设在地面状态进行方位描述,横截面是指沿水平方向的截面,纵向是指竖直方向。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可预设管路的复合板结构,包括多个复合板1和用于连接多个复合板1的连接件2,连接件2的横截面为方形,复合板1包括砖板层11和粘接在砖板层11的底部的支撑层,本实施例中的砖板层11为本领域中常规的石材、瓷砖、金刚砂的其中一种,支撑层包括蜂窝板12,蜂窝板12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粘合剂层(图中未示出)粘接有第一隔音层14,本实用新型中的粘合剂层为本领域常规的粘合剂,蜂窝板12的厚度为30毫米,第一隔音层14的厚度均为1毫米,蜂窝板12具有质轻、强度高、刚度大的特点,可降低本实用新型中复合板1的整体重量,以及提高强度;具有多孔结构的蜂窝板12也可起到降低声噪的效果,以及便于搬运和施工,在蜂窝板12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一隔音层14,可以起到更好的隔音效果,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隔音层14为本领域常规的隔音材料制成,可优选采用聚氨酯弹性体、发泡聚氨酯、PET无纺布、玻璃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的蜂窝板12为现有市场上可以购买到的蜂窝板,在室内铺设时可优选采用塑料蜂窝板,蜂窝层12的材质可选择为聚丙烯塑料、PET塑料或PVC塑料,在铺设工程路面时,蜂窝板12的材质可选择为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保证耐压强度和耐老化性能;在蜂窝板12底部的第一隔音层14的底部还粘接有第一缓冲垫13,优选的,第一缓冲垫13的厚度为5-8毫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缓冲垫13为本领域常规的材料制成,可优选采用聚氨酯泡棉、CR泡绵、聚氯乙烯泡棉、聚乙烯发泡棉、发泡橡胶、铝箔泡棉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第一缓冲垫13具有良好的塑性形变能力和承载能力,一方面可起到保证平整度的作用,另一方面具有防止复合板1振动的效果,使用时,第一缓冲垫13做为复合板1的最底层直接与毛坯地面4相接触,便于复合板1铺设在地面时在毛坯地面4找平,本实用新型中的复合板结构占用的高度空间少,可普遍应用于商品房的安装。
支撑层的四个边角均开设有与连接件2紧密配合的缺口15,缺口15从支撑层的顶部贯穿至底部,多个复合板1相互拼接在一起,拼接后相邻的复合板1之间的缺口15共同形成用于放置连接件2的容纳空间,连接件2与支撑层的厚度相同,连接件2设置在容纳空间内,支撑层的底部在靠近其中一个缺口15的位置处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111和第二通道112,第一通道111沿着复合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通道112沿着复合板1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通道111和第二通道112内可容纳水、电等管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通道111和第二通道112的开设高度可根据实际需要铺设的管路的尺寸大小来设置,只要使得第一通道111和第二通道112可容纳需要铺设的管路即可,本实用新型仅以第一通道111和第二通道112均由支撑层的底部贯穿至顶部举例,由于预先在支撑层的底部开设了可容纳管路113的第一通道111和第二通道112,且复合板1相互拼接之后各个复合板1中的第一通道111和第二通道112互相联通,铺贴时,预先在毛坯地面4铺设管路113,再利用连接件2与复合板1的配合,并在连接件2的连接作用下,将复合板1铺贴在毛坯地面4上,管路113被复合板1内的第一通道111和第二通道112覆盖,铺贴完之后再在各个复合板1之间的工艺缝3内填充填缝剂即完成全部的铺贴工作;当管路113破损时,只需要将连接在复合板1之间的工艺缝3拆除即可将复合板1取出对管路113进行维修或者更换,之后再将复合板1放回原位,再使用填缝剂重新填充工艺缝3即可完成管路113的维修或者更换工作,该复合板结构施工和维修方便,可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进一步的,当第一通道111和第二通道112设置在复合板1的中部时,踩踏时会感觉有空心的现象,为了避免踩踏复合板1时出现空心现象,将第一通道111和第二通道112均设置在支撑层中靠近其中一个缺口15的位置,使得在踩踏时复合板结构整体不会产生空心的现象,进一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复合板结构的实用性。
连接件2的顶面凸设有用于连接复合板1的定位凸部,具体的,连接件2包括连接件本体21,连接件本体21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粘合剂层粘接有第二隔音层23,在连接件本体21底部的第二隔音层的底部粘接有第二缓冲垫22,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本体21为本领域常规的材料制成,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本领域常规的金属材质、塑料材质、木头材质中的一种材料制成,连接件本体21与蜂窝板12的厚度相同,第二缓冲垫22与第一缓冲垫13的材料和厚度相同,第二隔音层23与第一隔音层14的材料和厚度相同,这样设置,使得连接件2位于容纳空间内时,连接件2的底部与复合板1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复合板1在受力时传至蜂窝板12内或连接件2内的声音会被第一隔音层14和第二隔音层23共同抵消一部分;第二缓冲垫22一方面可起到保证平整度的作用,另一方面具有防止连接件2振动的效果,使用时,第二缓冲垫22做为连接件2的最底层直接与毛坯地面4相接触,便于连接件2铺设在地面时在毛坯地面4找平。
本实施例中,定位凸部为设置在连接件本体21的顶部的四角处的凸柱24,各个凸柱24均与连接件本体21一体成型设置,砖板层11的底部对应各个缺口15的位置均开设有供凸柱24插入的凹槽(图中未示出),优选的,凹槽的深度为5-6毫米,凸柱24的高度为4-5毫米,凹槽的横截面的长度和凸柱24的横截面的长度均为5毫米,使用时,先将四个连接件2放置在毛坯地面4上,形成方形的支撑结构,再将复合板1放置在四个连接件2上,砖板层11的四个角分别位于连接件2的上方,各个连接件2的顶部的凸柱24插入砖板层11的底部对应的凹槽内,即可将复合板1放置在连接件2上,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四块复合板1围绕着同一个连接件2相互拼接在一起,四块复合板1的其中一角的凹槽与同一个连接件2的凸柱24相嵌设,完成复合板1的铺设,拼接后相邻的复合板1之间具有毫米级别的工艺缝3,工艺缝3可使用填缝剂进行填充,填充后的工艺缝3进一步加强了多个复合板1之间的连接强度,本实用新型中的填缝剂为本领域常规的填缝剂。
实施例二
如图6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定位凸部为设置在连接件2的顶部的十字凸缘25,十字凸缘25设置在连接件2的中部,十字凸缘25将连接件2的顶面分隔成四块直角区域26,使用时,先将四个连接件2放置在毛坯地面4上,形成方形的支撑结构,再将复合板1放置在四个连接件2上,砖板层11的四个角分别抵顶在连接件2上对应的直角区域26内,使得复合板1固定在连接件2上,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将四块复合板1围绕着同一个连接件2相互拼接在一起,将四块复合板1的其中一角放置在同一连接件2的对应的直角区域26上即可将四块复合板1进行拼接固定,优选的,十字凸缘26的宽度与工艺缝3的宽度一致,十字凸缘26的顶面的水平位置低于砖板层11的顶面的水平位置,以便在铺设完成后在十字凸缘26上填充填缝剂。
本实用新型中,砖板层11和蜂窝板12的顶部的第一隔音层14之间、蜂窝板12的底部的第一隔音层14和第一缓冲垫13之间均通过高分子粘合剂层16粘接,粘接后再将复合板1中的各层压合使得各层复合在一起;连接件本体21的底部的第二隔音层23和第二缓冲垫22之间通过高分子粘合剂层16粘接,粘接后再将连接件2中的各层压合使得各层复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中的高分子粘合剂层16为本领域常规的高分子粘合剂,优选采用环氧树脂粘合剂、聚氨酯粘合剂、有机硅粘合剂、不饱和聚酯粘合剂的其中一种;将复合板1以及连接件2中的各层压合使得各层复合在一起,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板结构的稳固性,这样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复合板结构的整体的隔音降噪能力进一步增强:声音传入复合板1内时被第一隔音层14、第二隔音层23以及高分子粘合剂层16抵消一部分,该复合板结构平整且牢固稳定,由于在砖板层11的下方增加了支撑层,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复合板结构铺设地面后脚感踏实,无空鼓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板结构是根据施工图纸预先定制好施工所需的连接件2和复合板1的大小、数量和安装位置,预先在支撑层的底部开设第一管道111和第二管道112,以及预先定制好需要铺设的管路113的尺寸大小、管路113的设置位置;定制好之后依据施工图纸进行铺设,铺设时,先将连接件2放置在预先标记的安装位置上,再根据施工图纸将需要铺设的管路113铺设好,再利用连接件2与复合板1的配合,并在连接件2的连接作用下,将复合板1铺贴在毛坯地面4上,由于预先在支撑层的底部开设了可容纳管路113的第一通道111和第二通道112,复合板1相互拼接之后各个复合板1中的第一通道111和第二通道112互相联通,使得复合板1铺贴完毛坯地面4之后管路113即被复合板1内的第一通道111和第二通道112覆盖,铺贴完之后再将各个复合板1之间的工艺缝3内填充填缝剂即完成全部的地面铺贴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的复合板结构仅以铺设地面举例,本实用新型中的复合板结构也可用于铺设墙面,铺设墙面时需要将该复合板结构搭配现有的墙面干挂扣件和墙面干挂施工方式进行施工,相应的,铺设墙面时将第一缓冲垫13和第二缓冲垫22作为内侧面,在复合板1的内侧面开设与墙面干挂扣件配合的挂钩槽,使得墙面干挂扣件可以伸入复合板1的挂钩槽内并将复合板1固定在墙面上,上述墙面干挂扣件和墙面施工方式均为现有常规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可预设管路的复合板结构,包括多个复合板和用于连接多个所述复合板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包括砖板层和粘接在所述砖板层的底部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管路的通道,所述支撑层的四个边角均开设有与所述连接件紧密配合的缺口,所述缺口从所述支撑层的顶部贯穿至底部,多个所述复合板相互拼接在一起,拼接后相邻的所述复合板之间的所述缺口处共同形成用于放置所述连接件的容纳空间,拼接后各个所述复合板之间的所述通道互相联通,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撑层的厚度相同,所述连接件的顶面凸设有用于连接多个所述复合板的定位凸部,拼接后相邻的所述复合板之间具有填充有填缝剂的工艺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预设管路的复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沿着所述复合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通道沿着所述复合板的宽度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预设管路的复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包括蜂窝板和粘接在所述蜂窝板的底部的第一缓冲垫,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和粘接在所述连接件本体的底部的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二缓冲垫与所述第一缓冲垫的厚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预设管路的复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板的顶部和底部均粘接有第一隔音层,所述第一缓冲垫粘接在所述蜂窝板底部的所述第一隔音层的底部,所述连接件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均粘接有第二隔音层,所述第二缓冲垫粘接在所述蜂窝板底部的所述第二隔音层的底部,所述第一隔音层和所述第二隔音层的厚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预设管路的复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设置在所述支撑层中靠近其中一个所述缺口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预设管路的复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部为设置在所述连接件本体的顶部的四角处的凸柱,各个所述凸柱均与所述连接件本体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砖板层的底部对应各个所述缺口的位置均开设有供所述凸柱插入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预设管路的复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部为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顶部的十字凸缘,所述十字凸缘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中部,所述十字凸缘的宽度与所述工艺缝的宽度一致,所述十字凸缘的顶面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砖板层的顶面的水平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可预设管路的复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砖板层和所述蜂窝板的顶部的所述第一隔音层之间、所述蜂窝板的底部的所述第一隔音层和所述第一缓冲垫之间,所述连接件本体的底部的所述第二隔音层和所述第二缓冲垫之间,均通过高分子粘合剂层粘接。
CN202222446504.9U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可预设管路的复合板结构 Active CN2191382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46504.9U CN219138239U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可预设管路的复合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46504.9U CN219138239U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可预设管路的复合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38239U true CN219138239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62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46504.9U Active CN219138239U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可预设管路的复合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382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69958A (zh) 铺板
CN201093621Y (zh) 一种地板采暖隔热板
JP4396535B2 (ja) 置敷床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床施工構造
KR20070014427A (ko) 이중바닥 방음장치
US20100095619A1 (en) Tile
CN111877689A (zh) 一种新型架空地暖模块
CN219138239U (zh) 一种可预设管路的复合板结构
US20120117903A1 (en) Planar component with a mortar receiving coating or surface
CN219281148U (zh) 一种干式铺贴的复合板结构
CN209923991U (zh) 建筑基础隔振结构
CN114319776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地板结构体系
CN219281149U (zh) 一种干法铺装的地暖复合板结构
JP2000145114A (ja) 二重床
CN211396429U (zh) 铺装地面
CN215802866U (zh) 一种室内复合瓷砖干铺安装结构
CN213087164U (zh) 一种建筑设计新型隔声楼板
CN111535543A (zh) 一种架空地面
CN111485699A (zh) 一种瓷砖地面隔声结构
CN106854927B (zh) 一种大理石复合板背景墙及其铺装工艺
CN214739142U (zh) 一种抗裂型装配式楼板
CN101191352A (zh) 石膏空心砌块双层空隔墙安装方法
CN219045229U (zh) 一种无缝平搭式皮卡汀尼楼板体系
CN216007482U (zh) 一种具有管路盘槽的保温预制模块
CN217680264U (zh) 一种地胶地面伸缩缝系统
CN217000657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地板结构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