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33455U - 降温织物 - Google Patents

降温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33455U
CN219133455U CN202223342398.6U CN202223342398U CN219133455U CN 219133455 U CN219133455 U CN 219133455U CN 202223342398 U CN202223342398 U CN 202223342398U CN 219133455 U CN219133455 U CN 2191334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fabric
layer
cool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4239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垂林
曹恒喜
陈孝行
徐静涛
杨荣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Ruil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Ruil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Ruil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Ruil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4239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334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33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334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温织物,该降温织物包括凉感面料以及依次层叠设置于凉感面料表面的粘结层、降温层以及保护层;其中,凉感面料为由凉感纤维制成的针织布,降温层在0.3μm‑2.5μm波段的太阳光反射率大于或等于75%,且在8μm‑13μm大气辐射窗口的发射率大于或等于92%。该降温织物不仅具有优异的零能耗被动式降温作用,还能够加速汗水排散,带走热量,从而提高穿戴者的穿着舒适度,极大的降低了降温所需能耗。

Description

降温织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降温织物。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织物的功能性需求越来越多。传统的织物多采用普通的纤维制成,在炎热夏天的户外,当太阳光照射在传统的织物表面时,织物表面的温度逐渐升高,导致穿戴者穿着舒适度降低,极大的增加了降温所需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降温织物,该降温织物不仅具有优异的零能耗被动式降温作用,还能够加速汗水排散,带走热量,从而提高穿戴者的穿着舒适度,具有凉感和永久降温双重性能,极大的降低了降温所需能耗。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温织物,包括凉感面料以及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凉感面料表面的粘结层、降温层以及保护层;其中,所述凉感面料为由凉感纤维制成的针织布,所述降温层在0.3μm-2.5μm波段的太阳光反射率大于或等于75%,且在8μm-13μm大气辐射窗口的发射率大于或等于92%。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凉感纤维为异形纤维。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异形纤维为中空异形纤维、三角形截面纤维、星形截面纤维、三叶形截面纤维、Y形截面纤维、十字形截面纤维、双十字截面纤维或扁平形截面纤维。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凉感纤维为含有云母片的纤维。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凉感纤维的纤度为0.5dtex-11.0dtex。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凉感面料的厚度为0.1mm-3mm。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降温层的厚度为5μm-100μm,且克重为10g/m2-250g/m2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降温层为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降温层或由热固性树脂制成的降温层。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粘结层的厚度为1μm-30μm。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层为聚氨酯层、聚丙烯酸层、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层、氟碳树脂层或硅油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温织物中,凉感面料为由凉感纤维制成的针织布,由于凉感纤维能够迅速吸收和排散皮肤表面汗水,加速汗水排散,从而带走热量,不仅使降温织物的内层相对干燥,还能够使穿戴者的肌肤保持凉快,提高穿戴者的穿着舒适度;进一步的,降温织物中的降温层对0.3μm-2.5μm波段的太阳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75%,具有优异的反射率,且在8μm-13μm大气辐射窗口的发射率大于或等于92%,具有优异的发射率,因此不仅大幅度减少了降温织物对太阳光的吸收,还能够通过特定波长的电磁波进行高效辐射,从而抑制了降温织物表面温度的上升,实现了零能耗被动式降温作用;进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温织物具有凉感和永久降温双重性能,极大的降低了降温所需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降温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降温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凉感面料;101、凉感纤维;1011、云母片;20、粘结层;30、降温层;40、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为了提高穿戴者的穿着舒适度,降低降温所需能耗,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降温织物,包括凉感面料10以及依次层叠设置于凉感面料10表面的粘结层20、降温层30以及保护层40;其中,凉感面料10为由凉感纤维101制成的针织布,降温层30在0.3μm-2.5μm波段的太阳光反射率大于或等于75%,且在8μm-13μm大气辐射窗口的发射率大于或等于92%。
可以理解的,保护层40远离降温层30的表面为入光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温织物中,凉感面料10为由异形纤维制成的针织布,由于异形纤维具有毛细管效应,因此能够迅速吸收和排散皮肤表面汗水,加速汗水排散,从而带走热量,不仅使降温织物的内层相对干燥,还能够使穿戴者的肌肤保持凉快,提高穿戴者的穿着舒适度。
应予说明的是,异形纤维是在纺丝成形加工中,采用非圆形孔眼的喷丝板制得,例如中空形喷丝板、三角形喷丝板、星形喷丝板、三叶形喷丝板、Y形喷丝板、十字形喷丝板、双十字喷丝板或扁平形喷丝板,由于异形纤维的横截面非圆形,因此,利用异形纤维制成的凉感面料10远离粘结层20的表面具有沟槽,具有毛细管效应。
在一实施方式中,异形纤维为中空异形纤维、三角形截面纤维、星形截面纤维、三叶形截面纤维、Y形截面纤维、十字形截面纤维、双十字截面纤维或扁平形截面纤维。
在一实施方式中,降温织物中凉感面料10的接触凉感系数满足标准FZ/T73067-2020《接触凉感针织服装》的要求,即,降温织物中凉感面料10的接触凉感系数大于0.18J/(em2·s)。
在一实施方式中,凉感纤维101的纤度为0.5dtex-11.0dtex,包括但不限于0.5dtex、1dtex、1.5dtex、2dtex、2.5dtex、3dtex、3.5dtex、4dtex、4.5dtex、5dtex、5.5dtex、6dtex、6.5dtex、7dtex、7.5dtex、8dtex、8.5dtex、9dtex、9.5dtex、10dtex、10.5dtex、11dtex、11.5dtex;可以理解的,纤度又称旦数,指的是9000米的凉感纤维101所具有重量的克数。
本实用新型对于异性纤维的材料不做限制,凉感纤维101的材料可选自涤纶、棉或麻。
在一实施方式中,凉感面料10的厚度为0.1mm-3mm,包括但不限于0.1mm、0.2mm、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2.0mm、2.1mm、2.2mm、2.3mm、2.4mm、2.5mm、2.6mm、2.7mm、2.8mm、2.9mm或3.0mm。
进一步的,降温织物中的降温层30对0.3μm-2.5μm波段的太阳光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75%,具有优异的反射率,且在8μm-13μm大气辐射窗口的发射率大于或等于92%,具有优异的发射率,因此不仅大幅度减少了降温织物对太阳光的吸收,还能够通过特定波长的电磁波进行高效辐射,从而抑制了降温织物表面温度的上升,实现了零能耗被动式降温作用;进而极大的降低了降温所需能耗。
在一实施方式中,降温层30的厚度为5μm-100μm,包括但不限于5μm、10μm、15μm、20μm、25μm、30μm、35μm、40μm、45μm、50μm、55μm、60μm、65μm、70μm、75μm、80μm、85μm、90μm、95μm或100μm,且克重为10g/m2-250g/m2,包括但不限于10g/m2、20g/m2、30g/m2、40g/m2、50g/m2、60g/m2、70g/m2、80g/m2、90g/m2、100g/m2、110g/m2、120g/m2、130g/m2、140g/m2、150g/m2、160g/m2、170g/m2、180g/m2、190g/m2、200g/m2、210g/m2、220g/m2、230g/m2、240g/m2或250g/m2
应予说明的是,当降温层30的克重不变时,降温层30的颜色不同,降温层30在0.3μm-2.5μm波段的太阳光反射率也不同,当降温层30为白色时,降温层30在0.3μm-2.5μm波段的太阳光反射率大于或等于80%,当降温层30为米黄色时,降温层30在0.3μm-2.5μm波段的太阳光反射率大于或等于78%,当降温层30为淡蓝色时,降温层30在0.3μm-2.5μm波段的太阳光反射率大于或等于75%。
在一实施方式中,降温层30为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降温层30或由热固性树脂制成的降温层30,从而具有优异的柔韧性和耐折性,并且可以水洗。
在一实施方式中,热塑性树脂可含有填料;具体的,填料优选为SiO2、SiC、TiO2、CaCO3、BaSO4、Si3N4、ZnO、Al2O3、Fe2O3、玉石粉体或二氧化锆中的一种;在一实施例中,填料的粒径为1μm-20μm,本实用新型不对填料的形状作进一步限制,填料可以为棒状、球状、椭球状或不规则形状中的任一种;在一实施方式中,填料在降温层30中的质量分数为1%-15%。
在一实施方式中,粘结层20为热熔胶层。
在一实施方式中,粘结层20的厚度为1μm-30μm,包括但不限于1μm、2μm、3μm、4μm、5μm、6μm、7μm、8μm、9μm、10μm、11μm、12μm、13μm、14μm、15μm、16μm、17μm、18μm、19μm、20μm、21μm、22μm、23μm、24μm、25μm、26μm、27μm、28μm、29μm或30μm。
在一实施方式中,保护层40选自聚氨酯层、聚丙烯酸层、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层、氟碳树脂(PVDF)层或硅油层。
在一实施方式中,保护层40的厚度为10μm-500μm。
该实施方式降温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凉感面料10以及粘结膜导入复合设备中进行熔融压合,得到预制品,预制品包括层叠设置的凉感面料10以及粘结层20;然后将降温膜贴合到粘结层20远离凉感面料10的表面,形成降温层30,最后在降温层30远离粘结层20的表面形成保护层40,得到降温织物。
在将凉感面料10以及粘结膜导入复合设备中进行熔融压合的步骤中,温度高于粘结膜的熔点5℃-10℃,具体的,进行熔融压合的步骤中,温度为80℃-150℃。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温织物具有凉感和永久降温双重性能,极大的降低了降温所需能耗,能够很好的应用于制备各类织物,例如服装面料、遮阳伞、帽子或头巾。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降温织物,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降温织物不同之处在于,凉感纤维101为含有云母片1011的纤维。
当凉感纤维101为含有云母片1011的纤维,由于凉感纤维101能够迅速吸收和排散皮肤表面汗水,加速汗水排散,从而带走热量,不仅使降温织物的内层相对干燥,还能够使穿戴者的肌肤保持凉快,提高穿戴者的穿着舒适度;进一步的,降温织物中的降温层30不仅大幅度减少了降温织物对太阳光的吸收,还能够通过特定波长的电磁波进行高效辐射,从而抑制了降温织物表面温度的上升,实现了零能耗被动式降温作用;进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降温织物具有凉感和永久降温双重性能,极大的降低了降温所需能耗。
为了提高穿戴者的穿着舒适度,同时更好的通过纺丝形成凉感纤维101,云母片1011在凉感纤维101中的质量分数为0.2%-10%,包括但不限于0.2%、1%、2%、3%、4%、5%、6%、7%、8%、9%或10%。
可以理解的,当凉感纤维101为含有云母片1011的纤维时,凉感面料10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制备得到,第一种,利用含有云母片1011的树脂包裹纤维,然后将该凉感纤维101制成针织布,得到凉感面料10;第二种,在纤维的制备过程中混入云母片1011,然后再将该纤维制成针织布,得到凉感面料10;第三种,利用含有云母片1011的整理液对由纤维制成的针织布进行浸扎处理,得到凉感面料10。
应予说明的是,第二实施方式中,凉感纤维101的纤度、凉感纤维101的材料、凉感面料10的厚度、降温层30的厚度、粘结层20的厚度、粘结层20的材料、保护层40的材料、保护层40的厚度等均可以参考第一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降温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凉感面料以及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凉感面料表面的粘结层、降温层以及保护层;其中,所述凉感面料为由凉感纤维制成的针织布,所述降温层在0.3μm-2.5μm波段的太阳光反射率大于或等于75%,且在8μm-13μm大气辐射窗口的发射率大于或等于9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凉感纤维为异形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温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纤维为中空异形纤维、三角形截面纤维、星形截面纤维、三叶形截面纤维、Y形截面纤维、十字形截面纤维、双十字截面纤维或扁平形截面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凉感纤维的纤度为0.5dtex-11.0dtex。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凉感面料的厚度为0.1mm-3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降温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层的厚度为5μm-100μm,且克重为10g/m2-250g/m2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降温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层为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降温层或由热固性树脂制成的降温层。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降温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的厚度为1μm-3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降温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聚氨酯层、聚丙烯酸层、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层、氟碳树脂层或硅油层。
CN202223342398.6U 2022-12-12 2022-12-12 降温织物 Active CN2191334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42398.6U CN219133455U (zh) 2022-12-12 2022-12-12 降温织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42398.6U CN219133455U (zh) 2022-12-12 2022-12-12 降温织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33455U true CN219133455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93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42398.6U Active CN219133455U (zh) 2022-12-12 2022-12-12 降温织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334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6212B (zh) 一种保暖絮片的制造方法
CN101718024A (zh) 保暖絮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16035317A (zh) 头盔
CN101481851A (zh) 保暖絮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6012287A (zh) 一种多功能蜂巢棉保暖絮片及其制备方法
JP2014079367A (ja) 中綿および繊維製品
KR20170106318A (ko) 스트레치를 갖는 이동 저항 배팅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물품
CN202862695U (zh) 一种隔热透气布料
CN219133455U (zh) 降温织物
CN113235221A (zh) 拒水蓄热保暖絮片及制备方法
TWI685307B (zh) 限制傳導之熱反射材料及其製造方法
CN214646440U (zh) 一种抗风面料
CN108486679B (zh) 一种具有远红外功能的服装衬布及其生产方法
CN210283464U (zh) 一种抗紫外线衬衣复合面料
CN114232205A (zh) 一种具有热反射功能的多维保暖棉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N210174324U (zh) 一种混合纤维被芯
CN207803944U (zh) 一种防辐射被子
JP2005028926A (ja) 放熱促進表皮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車両
CN209534377U (zh) 一种新型防辐射面料
KR100601076B1 (ko) 코코넛섬유질로 모자챙이 이루어진 모자
CN212332029U (zh) 一种弹性防紫外线布料及使用该布料的遮阳帽
CN114103322A (zh) 具有金属涂层和超细纤维夹层的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16860776U (zh) 红外屏蔽的无纺布
CN211031478U (zh) 一种轻薄保暖型发热纤维面料
CN215792172U (zh) 一种可分隔式复合无纺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