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33097U - 行位机构及模具总成 - Google Patents

行位机构及模具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33097U
CN219133097U CN202223298316.2U CN202223298316U CN219133097U CN 219133097 U CN219133097 U CN 219133097U CN 202223298316 U CN202223298316 U CN 202223298316U CN 219133097 U CN219133097 U CN 219133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h
slide
guide
seat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9831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文展
张佰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ly Electronics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ly Electronics Holding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ly Electronics Holdings Ltd filed Critical Tonly Electronics Holdings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9831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33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33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33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位机构及模具总成,涉及模具技术领域,该行位机构包括:固定座;第一行位座,第一行位座设有导向部,第一行位座沿第一路径移动;滑动件,滑动件具有镶针部,滑动件沿第二路径滑动连接于固定座上,第二路径平行于镶针部的中心轴,且第二路径垂直于第一路径;滑动件沿第三路径滑动连接于导向部上,第三路径具有第一移动分量和第二移动分量,第一移动分量平行于第二路径,第二移动分量平行于第一路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行位机构可解决现有模具行位中的抽芯结构在抽芯方向上占用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行位机构及模具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位机构及模具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日益往小型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与电子产品配套使用的各类结构件的内部空间亦变得更为狭小,如此便对相关结构件的模具行位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于在脱模过程中需要进行局部抽芯操作的结构件而言,现有模具行位的抽芯结构在抽芯方向上占用空间较大,容易对结构件本身或其它行位组件造成干涉,难以在小型化产品的结构件上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位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模具行位中的抽芯结构在抽芯方向上占用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行位机构,所述行位机构包括:
固定座;
第一行位座,所述第一行位座设有导向部,所述第一行位座沿第一路径移动;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具有镶针部,所述滑动件沿第二路径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二路径平行于所述镶针部的中心轴,且所述第二路径垂直于所述第一路径;所述滑动件沿第三路径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部上,所述第三路径具有第一移动分量和第二移动分量,所述第一移动分量平行于所述第二路径,所述第二移动分量平行于所述第一路径。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部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相对设置;
所述滑动件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镶针部包括第一镶针和第二镶针;所述第一镶针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上且背向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二镶针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块上且背向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一镶针的中心轴、所述第二镶针的中心轴均平行于所述第二路径;
所述第三路径包括第一分路径和第二分路径;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分路径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分路径具有第三移动分量和第四移动分量,所述第三移动分量垂直于所述第四移动分量;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第二分路径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分路径具有第五移动分量和第六移动分量,所述第五移动分量垂直于所述第六移动分量;所述第三移动分量、所述第五移动分量、所述第二路径之间两两平行,所述第四移动分量、所述第六移动分量、所述第一路径之间两两平行;
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二路径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第二路径的移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开设有第一导向通道和第二导向通道;所述第一行位座沿所述第一路径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中,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均沿所述第二路径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中。
进一步地,所述行位机构还包括行位镶件;其中:
所述行位镶件具有分模面,所述分模面朝向所述镶针部设置;所述第一行位座连接于所述行位镶件上,所述第一行位座在所述行位镶件的带动下沿所述第一路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行位座具有抵接部,所述行位镶件具有配合部,所述抵接部沿所述第一路径与所述配合部滑动配合;其中,所述抵接部、所述配合部的其中之一为限位凸起,另一为滑动凹槽;所述行位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行位座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向所述第一行位座施加朝向所述行位镶件的弹性作用力,以使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配合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行位座开设有导向滑槽,所述行位机构还包括导向销轴;所述导向销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导向销轴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路径滑动配合于所述导向滑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行位机构还包括第二行位座、铲基、挡块、第二弹性件和固定块;其中:
所述行位镶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行位座上;所述第二行位座具有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沿所述第一路径向第四路径方向倾斜,所述第四路径垂直于所述第一路径;
所述铲基具有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二倾斜部平行于所述第一倾斜部;所述铲基沿所述第四路径移动;
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块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行位座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向所述第二行位座施加朝向所述铲基的弹性作用力,以使所述第一倾斜部抵接于所述第二倾斜部上,从而使所述铲基背向所述第二倾斜部的一侧抵接于所述挡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行位座开设有导向通孔,所述导向通孔的中心轴沿所述第一路径向所述第四路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行位机构还包括斜导柱,所述斜导柱穿设于所述导向通孔中,所述斜导柱沿所述第四路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行位机构还包括第一限位压条和第二限位压条,所述第一限位压条、所述第二限位压条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块上,所述第一限位压条与所述第二限位压条之间形成第三导向通道,所述第二行位座沿所述第一路径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三导向通道中。
进一步地,所述行位机构还包括耐磨板;所述耐磨板的一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一倾斜部上,所述耐磨板的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部抵接;或者所述耐磨板的一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二倾斜部上,所述耐磨板的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倾斜部抵接。
对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模具总成,所述模具总成包括如前述的行位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行位机构,利用滑动件与倾斜设置的导向部之间的滑动配合,使得第一行位座在第一路径上的移动可转化为镶针部在与第一路径相垂直的第二路径上的移动,如此便将用于驱动滑动件、镶针部沿抽芯方向移动的第一行位座以及用于驱动第一行位座移动的相应驱动器件转移至与抽芯方向相垂直的第一路径上,在保证抽芯操作正常进行的同时减少了用于抽芯操作的行位组件在抽芯方向上对空间的过多占用,提高了行位机构结构布局的合理性,从而提高了行位机构的适用性;同时,该行位机构为脱模操作和抽芯操作的同步进行提供了结构基础,有助于提高行位动作之间的衔接性和连贯性,进而可提升模具行位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行位机构一实施例的整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行位机构一实施例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行位机构一实施例的第一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行位机构一实施例的第二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行位机构一实施例的第三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986401890000041
Figure BDA000398640189000005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行位机构,该行位机构包括:
固定座1;
第一行位座2,第一行位座2设有导向部21,第一行位座2沿第一路径移动;
滑动件3,滑动件3具有镶针部4,滑动件3沿第二路径滑动连接于固定座1上,第二路径平行于镶针部4的中心轴,且第二路径垂直于第一路径;滑动件3沿第三路径滑动连接于导向部21上,第三路径具有第一移动分量和第二移动分量,第一移动分量平行于第二路径,第二移动分量平行于第一路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路径、第二路径、第三路径指的是对应器件的预设移动轨迹,例如第一路径为第一行位座2的预设移动轨迹,第二路径为滑动件3在固定座1上的预设滑动轨迹,第三路径为滑动件3在导向部21上的预设滑动轨迹;移动分量则可理解为对应的预设移动轨迹在多个方向上的分量,例如第一移动分量、第二移动分量为第三路径在两个方向上的分量;后续描述中如有涉及路径或移动分量,均沿用上述定义,不再赘述。其中,滑动件3与固定座1之间的滑动连接可通过导轨滑块配合的方式实现,而导轨滑块配合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T型槽与滑块配合、燕尾槽与滑块配合等,以在保证滑动件3相对固定座1顺畅滑动的同时避免滑动件3与固定座1发生相对分离;滑动件3与导向部21之间的滑动连接亦是同理,不再赘述。
导向部21可倾斜设置,以使得滑动件3在导向部21上滑动的过程中可同时相对导向部21沿第一路径移动以及相对导向部21沿第二路径移动;而由于滑动件3已限位于不发生移动的固定座1上,因此在第一行位座2沿第一路径移动的过程中,表现为第一行位座2沿第一路径远离或接近固定座1,同时滑动件3在导向部21的带动下在固定座1上沿第二路径移动。通过上述设置,将用于驱动滑动件3、镶针部4沿抽芯方向移动的第一行位座2以及用于驱动第一行位座2移动的相应驱动器件转移至与抽芯方向相垂直的第一路径上,使得第一行位座2在第一路径上的移动可转化为镶针部4在与第一路径相垂直的第二路径上的移动,如此便在保证抽芯操作正常进行的同时减少了用于抽芯操作的行位组件在抽芯方向上对空间的过多占用。其中,抽芯方向指的是镶针部4由已成型的目标产品10的成型孔中沿轴向抽出的方向,本实施例中的抽芯方向即沿第二路径远离成型孔的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导向部21、滑动件3及镶针部4并不限于一个,其可以第一行位座2的中心线为轴镜像设置为两个;其中,第一行位座2的中心线平行于第一路径。以目标产品10为图1和图2所示的注塑壳体为例,其两个成型孔之间相对间隔设置,第一行位座2及两个滑动件3可设置在两个成型孔之间的区域,当第一行位座2沿第一路径移动时,两个导向部21将分别带动两个滑动件3相向移动,以使两个镶针部4同时从目标产品10的两处成型孔中抽出。
优选地,第一行位座2上朝向镶针部4的位置可设置模具镶件,模具镶件上可设置型腔和/或型芯,型腔及型芯的形状与目标产品10的外轮廓相对应;并通过设置导向部21的倾斜方向,使得当第一行位座2远离固定座1时,滑动件3亦沿第二路径往远离目标产品10成型孔的方向移动;仍以目标产品10为图1和图2所示的注塑壳体为例,成型孔位于注塑壳体的内腔中,当模具镶件随第一行位座2的移动而完成脱模操作、使得上述型腔和/或型芯与注塑壳体的外表面分离时,镶针部4亦随滑动件3的移动而同步完成抽芯操作,从而提高了行位动作之间的衔接性和连贯性,进而提升了模具行位效率。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行位机构,利用滑动件3与倾斜设置的导向部21之间的滑动配合,使得第一行位座2在第一路径上的移动可转化为镶针部4在与第一路径相垂直的第二路径上的移动,如此便将用于驱动滑动件3、镶针部4沿抽芯方向移动的第一行位座2以及用于驱动第一行位座2移动的相应驱动器件转移至与抽芯方向相垂直的第一路径上,在保证抽芯操作正常进行的同时减少了用于抽芯操作的行位组件在抽芯方向上对空间的过多占用,提高了行位机构结构布局的合理性,从而提高了行位机构的适用性;同时,该行位机构为脱模操作和抽芯操作的同步进行提供了结构基础,有助于提高行位动作之间的衔接性和连贯性,进而可提升模具行位效率。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5,导向部21包括第一导轨211和第二导轨212,第一导轨211与第二导轨212相对设置;
滑动件3包括第一滑块31和第二滑块32,镶针部4包括第一镶针41和第二镶针42;第一镶针41设置于第一滑块31上且背向第二滑块32,第二镶针42设置于第二滑块32上且背向第一滑块31,第一镶针41的中心轴、第二镶针42的中心轴均平行于第二路径;
第三路径包括第一分路径和第二分路径;第一滑块31沿第一分路径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211上,第一分路径具有第三移动分量和第四移动分量,第三移动分量垂直于第四移动分量;第二滑块32沿第二分路径滑动连接于第二导轨212上,第二分路径具有第五移动分量和第六移动分量,第五移动分量垂直于第六移动分量;第三移动分量、第五移动分量、第二路径之间两两平行,第四移动分量、第六移动分量、第一路径之间两两平行;
第一滑块31沿第二路径的移动方向与第二滑块32沿第二路径的移动方向相反。
具体地,第一导轨211、第二导轨212的倾斜方向如图1所示。以目标产品10为图1和图2所示的注塑壳体为例,其两个成型孔之间相对间隔设置,第一行位座2、第一滑块31、第二滑块32设置在两个成型孔之间的区域,当第一行位座2沿第一路径往远离固定座1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导轨211、第二导轨212将分别带动第一滑块31、第二滑块32沿第二路径相向移动,以使第一镶针41、第二镶针42同时从目标产品10的两处成型孔中抽出。通过上述设置,以简洁、紧凑、占用抽芯方向上较少空间的结构形式实现了多处镶针的同步抽芯操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行位机构的适用性。
其中,第一滑块31与第一导轨211之间、第二滑块32与第二导轨212之间的滑动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T型槽与滑块配合、燕尾槽与滑块配合等,以在保证顺畅滑动的同时避免滑块与导轨发生相对分离。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5,固定座1开设有第一导向通道11和第二导向通道12;第一行位座2沿第一路径滑动配合于第一导向通道11中,第一滑块31、第二滑块32均沿第二路径滑动配合于第二导向通道12中。
图示性地,第一导向通道11、第二导向通道12在固定座1内部构成T字型空腔,其通过第一导向通道11的内壁与第一行位座2之间的贴合而实现第一行位座2沿第一路径的限位滑动,以及通过第二导向通道12的内壁与第一滑块31、第二滑块32之间的贴合而实现第一滑块31、第二滑块32沿第二路径的限位滑动;该结构可对第一滑块31、第二滑块32、第一镶针41及第二镶针42形成围蔽,如此可最大限度保证执行抽芯操作的相关器件不受外界干涉,从而提高抽芯稳定性。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5,行位机构还包括行位镶件5;其中:
行位镶件5具有分模面51,分模面51朝向镶针部4设置;第一行位座2连接于行位镶件5上,第一行位座2在行位镶件5的带动下沿第一路径移动。
分模面51上可设置型腔和/或型芯,型腔及型芯的形状与目标产品10的外轮廓相对应;以目标产品10为图1和图2所示的注塑壳体为例,成型孔位于注塑壳体的内腔中,当行位镶件5沿远离固定座1的方向移动以进行脱模操作、使上述型腔和/或型芯与注塑壳体的外表面分离时,第一行位座2亦随行位镶件5的移动而在第一路径上沿远离固定座1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镶针部4随滑动件3在第二路径上的移动而完成抽芯操作,实现了脱模操作和抽芯操作的同步进行,提高了行位动作之间的衔接性和连贯性,进而提升了模具行位效率。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5,第一行位座2具有抵接部22,行位镶件5具有配合部52,抵接部22沿第一路径与配合部52滑动配合;其中,抵接部22、配合部52的其中之一为限位凸起,另一为滑动凹槽;行位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24,第一弹性件24的一端连接于固定座1上,第一弹性件24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行位座2上;第一弹性件24用于向第一行位座2施加朝向行位镶件5的弹性作用力,以使抵接部22抵接于配合部52上。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5,第一行位座2开设有导向滑槽23,行位机构还包括导向销轴13;导向销轴13的一端连接于固定座1上,导向销轴13的另一端沿第一路径滑动配合于导向滑槽23中。
具体地,第一弹性件24可为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当行位镶件5远离固定座1时,在第一弹性件24的弹性作用力下,可推动第一行位座2随行位镶件5的移动而沿第一路径移动,如此则无需将第一行位座2与行位镶件5进行固接,从而提高了相关器件的拆装便捷性。其中,滑动凹槽可沿第一路径方向延伸,以便于将限位凸起装入其中以及便于调整第一行位座2与行位镶件5的相对位置。
图示性地,导向滑槽23可设置于第一行位座2相对的两侧,固定座1上可设置用于供第一行位座2沿第一路径移动的避空位,该避空位两侧对应导向滑槽23分别开设一安装通孔,该安装通孔用于供导向销轴13的一端穿设固定于其中,如此,两个导向销轴13的另一端则分别位于两个导向滑槽23中。当第一行位座2沿第一路径移动时,导向销轴13即在导向滑槽23上沿第一路径滑动,导向销轴13可对第一行位座2产生限位作用,在保证第一行位座2沿第一路径正常移动的同时避免第一行位座2在其它方向上发生偏移。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5,行位机构还包括第二行位座6、铲基7、挡块8、第二弹性件63和固定块;其中:
行位镶件5连接于第二行位座6上;第二行位座6具有第一倾斜部61,第一倾斜部61沿第一路径向第四路径方向倾斜,第四路径垂直于第一路径;
铲基7具有第二倾斜部71,第二倾斜部71平行于第一倾斜部61;铲基7沿第四路径移动;
第二弹性件63的一端连接于固定块上,第二弹性件63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行位座6上;第二弹性件63用于向第二行位座6施加朝向铲基7的弹性作用力,以使第一倾斜部61抵接于第二倾斜部71上,从而使铲基7背向第二倾斜部71的一侧抵接于挡块8上。
具体地,第四路径可为如图1所示的竖直方向,第一倾斜部61、第二倾斜部71的倾斜方向亦如图1所示。在实际脱模过程中,当外力驱动铲基7沿第四路径向上移动时,在第二弹性件63的弹性作用力下,将在第一路径方向上推动第二行位座6与铲基7保持抵接,使得连接于第二行位座6上的行位镶件5随铲基7在第四路径上的移动而沿第一路径移动,以完成前述的脱模操作和抽芯操作;直至铲基7完全与第二行位座6分离,此时第二行位座6抵接于挡块8上而不再发生移动,行位镶件5的脱模操作及镶针部4的抽芯操作在此时亦已同步完成。其中,第二弹性件63可为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行位镶件5与第二行位座6之间可通过螺纹紧固件进行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利用铲基7在第四路径上的移动而驱动第一行位座2、行位镶件5及第一行位座2在相互垂直的第一路径上的移动,从而提高了结构布局的灵活性及行位机构的适用性。其中,通过第一倾斜部61、第二倾斜部71形成的角度,可便于将铲基7从第二行位座6与挡块8之间抽出,亦便于后续进行成型操作时再次将铲基7插入。
可以理解的是,固定块可代表一个固定部件或由多个固定部件连接而成的结构;因此后续描述中如有涉及固定块,其可指代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二弹性件63直接连接的固定部件,亦可指代其它固定部件,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5,第二行位座6开设有导向通孔62,导向通孔62的中心轴沿第一路径向第四路径方向倾斜设置;行位机构还包括斜导柱64,斜导柱64穿设于导向通孔62中,斜导柱64沿第四路径移动。
具体地,斜导柱64的倾斜方向如图1所示,当斜导柱64沿第四路径竖直向上移动时,将拨动第二行位座6在第一路径上沿靠近挡块8的方向移动;同时,斜导柱64可对第二行位座6产生限位作用,以避免第二行位座6在移动过程中沿其它方向发生偏移。如此,通过斜导柱64和铲基7的共同作用,可稳定驱动第二行位座6沿第一路径移动,从而稳定带动行位镶件5和镶针部4完成脱模操作及抽芯操作。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5,行位机构还包括第一限位压条91和第二限位压条92,第一限位压条91、第二限位压条92间隔设置于固定块上,第一限位压条91与第二限位压条92之间形成第三导向通道,第二行位座6沿第一路径滑动配合于第三导向通道中。
第一限位压条91、第二限位压条92用于对第二行位座6的两侧进行限位,以保证第二行位座6可稳定地沿第一路径移动,从而稳定带动行位镶件5和镶针部4完成脱模操作及抽芯操作。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5,行位机构还包括耐磨板72;耐磨板72的一侧面连接于第一倾斜部61上,耐磨板72的另一侧面与第二倾斜部71抵接;或者耐磨板72的一侧面连接于第二倾斜部71上,耐磨板72的另一侧面与第一倾斜部61抵接。
第一倾斜部61与第二倾斜部71之间频繁的相对滑动容易造成接触面磨损;基于该问题,通过设置耐磨板72,当发生磨损时只需更换耐磨板72即可,而无需更换铲基7或第二行位座6,从而节省了物料成本。其中,耐磨板72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高力黄铜CAC304镶嵌石墨、碳钢SM45C镶嵌石墨、钢铜双合金镶嵌石墨等耐磨材料。
对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模具总成,该模具总成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行位机构。
本实施例中的模具总成具体可以是一种注塑模具,除上述行位机构外,该模具总成还可包括其它配套使用的行位件、镶件、连接件、紧固件等,以共同构成完整的模具。由于该模具总成采用了上述行位机构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行位机构及模具总成的其它内容可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行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机构包括:
固定座;
第一行位座,所述第一行位座设有导向部,所述第一行位座沿第一路径移动;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具有镶针部,所述滑动件沿第二路径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二路径平行于所述镶针部的中心轴,且所述第二路径垂直于所述第一路径;所述滑动件沿第三路径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部上,所述第三路径具有第一移动分量和第二移动分量,所述第一移动分量平行于所述第二路径,所述第二移动分量平行于所述第一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相对设置;
所述滑动件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镶针部包括第一镶针和第二镶针;所述第一镶针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上且背向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二镶针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块上且背向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一镶针的中心轴、所述第二镶针的中心轴均平行于所述第二路径;
所述第三路径包括第一分路径和第二分路径;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分路径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分路径具有第三移动分量和第四移动分量,所述第三移动分量垂直于所述第四移动分量;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第二分路径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分路径具有第五移动分量和第六移动分量,所述第五移动分量垂直于所述第六移动分量;所述第三移动分量、所述第五移动分量、所述第二路径之间两两平行,所述第四移动分量、所述第六移动分量、所述第一路径之间两两平行;
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二路径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第二路径的移动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开设有第一导向通道和第二导向通道;所述第一行位座沿所述第一路径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中,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均沿所述第二路径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机构还包括行位镶件;其中:
所述行位镶件具有分模面,所述分模面朝向所述镶针部设置;所述第一行位座连接于所述行位镶件上,所述第一行位座在所述行位镶件的带动下沿所述第一路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位座具有抵接部,所述行位镶件具有配合部,所述抵接部沿所述第一路径与所述配合部滑动配合;其中,所述抵接部、所述配合部的其中之一为限位凸起,另一为滑动凹槽;所述行位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行位座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向所述第一行位座施加朝向所述行位镶件的弹性作用力,以使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配合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位座开设有导向滑槽,所述行位机构还包括导向销轴;所述导向销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导向销轴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路径滑动配合于所述导向滑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机构还包括第二行位座、铲基、挡块、第二弹性件和固定块;其中:
所述行位镶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行位座上;所述第二行位座具有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沿所述第一路径向第四路径方向倾斜,所述第四路径垂直于所述第一路径;
所述铲基具有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二倾斜部平行于所述第一倾斜部;所述铲基沿所述第四路径移动;
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块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行位座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向所述第二行位座施加朝向所述铲基的弹性作用力,以使所述第一倾斜部抵接于所述第二倾斜部上,从而使所述铲基背向所述第二倾斜部的一侧抵接于所述挡块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行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位座开设有导向通孔,所述导向通孔的中心轴沿所述第一路径向所述第四路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行位机构还包括斜导柱,所述斜导柱穿设于所述导向通孔中,所述斜导柱沿所述第四路径移动;
且/或,所述行位机构还包括第一限位压条和第二限位压条,所述第一限位压条、所述第二限位压条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块上,所述第一限位压条与所述第二限位压条之间形成第三导向通道,所述第二行位座沿所述第一路径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三导向通道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行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机构还包括耐磨板;所述耐磨板的一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一倾斜部上,所述耐磨板的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部抵接;或者所述耐磨板的一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二倾斜部上,所述耐磨板的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倾斜部抵接。
10.一种模具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总成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行位机构。
CN202223298316.2U 2022-12-07 2022-12-07 行位机构及模具总成 Active CN219133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8316.2U CN219133097U (zh) 2022-12-07 2022-12-07 行位机构及模具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8316.2U CN219133097U (zh) 2022-12-07 2022-12-07 行位机构及模具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33097U true CN219133097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94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98316.2U Active CN219133097U (zh) 2022-12-07 2022-12-07 行位机构及模具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330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23354B (zh) 抽芯机构及模具
WO2021044643A1 (ja) スライド機構、固定型、可動型及び成形用金型
CN219133097U (zh) 行位机构及模具总成
CN113858560B (zh) 脱模结构和模具装置
KR20100123511A (ko) 인서트사출용 금형조립체
CN215320268U (zh) 一种复合运动的内滑块结构
CN113211735A (zh) 模具
CN112123643B (zh) 双滑块抽芯联动机构
CN211467332U (zh) 一种保险杠模具
CN218660179U (zh) 一种用于模具的滑块运动机构
CN220390199U (zh) 一种热流道注塑模具前模油缸行位自锁防退结构
CN219988215U (zh) 一种汽车后门槛成型模具
CN218744772U (zh) 一种压铸模斜抽芯转向结构
CN217021297U (zh)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滑块斜抽机构
CN213137655U (zh) 一种滑块机构及模具
CN211763125U (zh) 一种基于滑块和弯销组合的双向抽芯机构
CN216329862U (zh) 一种行位脱扣机构
CN220862690U (zh) 一种用于压铸模具的滑块机构及压铸模具
CN220562096U (zh) 一种顶出抽芯装置及模具
CN111070576A (zh) 一种基于滑块和弯销组合的双向抽芯机构
CN219311851U (zh) 一种用于五金件注塑的定位机构及注塑模具
CN219522943U (zh) 一种斜抽芯模具的油缸滑块驱动机构
CN217098707U (zh) 模具
CN219543902U (zh) 一种用于带有外周倒扣孔柱的脱模装置
CN112477011B (zh) 一种倒扣抽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