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27888U - 可调弯鞘手柄 - Google Patents

可调弯鞘手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27888U
CN219127888U CN202223273911.0U CN202223273911U CN219127888U CN 219127888 U CN219127888 U CN 219127888U CN 202223273911 U CN202223273911 U CN 202223273911U CN 219127888 U CN219127888 U CN 2191278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branch
branch pipe
traction wire
fixing mechanism
she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7391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林
鄢凌云
张军
关小成
张相欣
周雪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Tuom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Tuom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Tuom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Tuom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7391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278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278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278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调弯鞘手柄,包括牵引丝、鞘管管体、主支管和侧支管;侧支管包括:固定机构,用于固定牵引丝于侧支管内;移动机构,与固定机构构成螺旋副,用于调控固定机构在侧支管内的相对位置以实现调节牵引丝在鞘管管体内的长度,控制鞘管管体可调弯段的弯曲度。本申请实施例基于螺旋副结构实现以旋转操作带动牵引丝做直线运动,控制鞘管管体可调弯段的弯曲角度,使鞘管的尖端指向靶位置,便于介入手术中弯曲路径的手术操作;反向旋转操作螺旋副可实现牵引丝反方向直线运动,释放牵引丝拉力实现管体远端直头状态,以螺旋副的结构传动使得整个过程操作简单且依据旋转角度精准控制远端鞘管的弯曲角度,降低甚至避免对血管壁造成的损伤。

Description

可调弯鞘手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弯鞘手柄。
背景技术
可调弯鞘通常被用来建立患者体内病变部位与外界操作端的通道,以导入或导出诊疗器械或药物、体液等,达到避免使用外科手术的目的。可知,器械或者药物必须借助鞘管的通道才能被送到病变部位。临床上利用呼吸内镜对病变部位进行活检取样、细菌学、细胞学检查等手术过程中,往往会使用鞘管(导管)作为通道,方便到达病变部位。对鞘管的位置调节非常困难,而且对医生的操作要求极高,并且在位置调节完毕后,也很难将鞘管稳定地保持在当前位置。因此,如何增提供一种防止牵引丝成麻花状或应力折断、调位准确的可调弯鞘管调节手柄及可调弯鞘管系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弯鞘手柄,基于螺旋副原理控制牵引丝在侧支管内的移动以实现控制远端鞘管的调弯幅度。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可调弯鞘手柄,包括牵引丝、鞘管管体、主支管和侧支管;所述牵引丝一端设于侧支管内,另一端依次穿过主支管和鞘管管体后在鞘管管体的可调弯段的远端固定;所述侧支管包括:
固定机构,位于侧支管内部并用于固定安置牵引丝;
移动机构,用于调控固定机构在侧支管内的相对位置以实现调节牵引丝在鞘管管体内的长度,控制鞘管管体的可调弯段的弯曲度。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构用于调控固定机构在侧支管内沿侧支管轴向前后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构以旋拧方式调控固定机构在侧支管内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构与固定机构之间利用螺旋副原理去实现小范围内调弯。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旋拧部,与固定机构组成螺旋副;所述侧支管内设有卡位结构,用于将旋拧部卡住以使得旋拧部仅沿侧支管轴向自转;所述旋拧部的部分位于侧支管外部,受操作人员手动旋拧以实现调节固定机构在侧支管内的轴向位置。
进一步地,旋拧部的前端以螺杆作为主要部分,后端以螺帽的形式伸出于侧支管外壳的外部,作为操作人员施力的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套于旋拧部的外部,牵引丝位于固定机构内实现在侧支管内处于偏心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
限位部,位于侧支管的手柄外壳内,与所述固定机构相互配合用以阻止固定机构在径向上产生转动,实现固定机构仅沿侧支管轴向进行前后移动。
进一步地,侧支管外壳内侧设有滑轨作为限位部。
进一步地,固定机构包括锁控滑块,锁控滑块的内面与螺杆相互啮合,外面设有凸起,与滑轨相匹配以使得整个锁孔滑块只能够沿着滑轨沿着侧支管做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锁控滑块上设有两个凸起,当锁控滑块与滑轨接触时,滑轨限制锁控滑块旋转移动,锁控滑块只能沿着滑轨延侧支管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滑轨靠近主支管的一侧设有螺杆限位卡槽,螺杆限位卡槽下侧设有导丝定位销,以控制牵引丝在主支管内的位置;所述螺杆限位卡槽以使得螺杆与整个侧支管之间只能实现螺杆自转,不产生轴向上的相对位移,进而使得旋拧部只能够实现径向上的转动而不能实现轴向上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旋拧部,与固定机构组成螺旋副;所述旋拧部部分位于侧支管外部,受操作人员手动旋拧以实现旋拧部在侧支管内的轴向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与旋拧部沿轴向同步移动以调节牵引丝在鞘管管体内的长度,实现控制鞘管管体的可调弯段的弯曲度。
进一步地,所述旋拧部由套筒和螺杆固定组成,整个套筒包裹于手柄外壳的外部,且套筒外部可设置有防滑凸起以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手感。
进一步地,螺杆与外壳螺纹连接,螺杆与套筒固定连接,轴承与螺杆内孔焊接,手柄外壳内侧设有螺纹,螺纹轴向下侧设有导丝定位销,牵引丝通过导丝定位销定位以控制进入侧支管内的位置,被限制向侧支管两侧移动,避免牵引丝的缠绕。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与旋拧部之间设有滚珠轴承,以缓冲固定机构与旋拧部之间的摩擦,使牵引丝形成滞后运动,延缓牵引丝仅延侧支管直线方向的移动,避免牵引丝呈麻花状折断。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与旋拧部组成齿轮副,旋拧部的转动带动固定机构缓慢转动,以使牵引丝形成滞后运动,延缓牵引丝仅延侧支管直线方向的移动,避免牵引丝呈麻花状折断。
进一步地,整个螺杆采用中空结构,且前端中空较窄,后端较宽以用于放置固定机构,在螺杆后端设置有一端盖,端盖位于套筒与螺杆之间,端盖的侧面设有凸起,嵌入螺杆内壁所设凹槽内以实现端盖与螺杆在轴向共同移动,同时端盖与螺杆之间所形成的空腔可以将固定机构限位,在轴向上共同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基于螺旋副结构实现以旋转操作带动牵引丝做直线运动,控制可调弯段鞘管体柔软度的角度,鞘管远端弯曲后,可以使鞘管的尖端指向靶位置,便于介入手术中弯曲路径的手术操作;反向旋转操作可实现牵引丝反方向直线运动,释放牵引丝拉力实现管体远端直头状态,以螺旋副的结构传动使得整个过程操作简单且依据旋转角度精准控制远端鞘管的弯曲角度,降低甚至避免对血管壁造成的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弯鞘的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柄剖面图;
图3是图2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柄展开图;
图5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柄外壳图;
图6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牵引线安装图;
图7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滑轨安装图;
图8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弯鞘的结构图;
图9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手柄展开图;
图10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手柄剖面图;
图11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手柄外壳图;
图12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牵引线安装图;
图13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套环图;
图14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端盖图;
图15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螺杆图;
图16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套筒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00-侧支管,300-主支管,301-导丝定位销,400-鞘管管体,500-可调弯段,101-牵引丝,102-锁控滑块,103-手柄外壳,104-螺杆,105-滑块凸起,106-滑轨,107-螺杆限位卡槽,108-螺帽,109-槽,110-第一槽,111-第二槽,112-第三槽,113-卡扣,201-套环,202-滚珠轴承,203-固定销,204-端盖,205-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申请的申请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所涉及的可调弯鞘手柄,主要包括牵引丝101、鞘管管体400、主支管300和侧支管,与现有方案相同的是,牵引丝101一端设于侧支管100内,另一端依次穿过主支管300和鞘管管体400后在鞘管管体400的可调弯段500的远端固定,侧支管100与鞘管管体400轴线相交。
本申请的侧支管100包括固定机构和移动机构两个部分,固定机构用于固定牵引丝101于侧支管100内部,移动机构用于调控固定机构在侧支管100内的相对位置以调节鞘管管体400的可调弯段500的弯曲度。
考虑到传动结构以及调弯的范围,利用螺旋副原理去实现小范围内调弯是相对比较精准且可控的方式。移动机构对固定机构的位置调节分成两种,一种是两者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固定机构在侧支管100内产生移动,另一种是两者同步移动实现固定机构在侧支管100内的移动。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种方式,即固定机构单独在侧支管内移动,如图1所示,旋拧部与固定机构组成螺旋副。
固定机构套于旋拧部的外部,牵引丝101位于固定机构内实现在侧支管100内处于偏心位置。固定机构包括锁控滑块102和滑轨106,锁控滑块102的一面与螺杆104相互啮合,另一面设有滑块凸起105,与滑轨106相匹配以使得整个锁控滑块102只能够沿着滑轨106沿着侧支管100做轴向移动。当然也可以将滑轨106与滑块凸起105所在的位置进行对调,依旧能够实现限位的作用。
如图2-4所示,侧支管100外壳内侧设有滑轨106,滑轨106靠近主支管300的一侧设有螺杆限位卡槽107,螺杆限位卡槽107下侧设有导丝定位销301,以控制牵引丝101在主支管300内的位置。
如图5所示,手柄外壳103分成两部分,依靠卡扣113实现对接拼合成一个整体。
如图6所示,旋拧部的前端以螺杆104作为主要部分,后端以螺帽108的形式伸出于侧支管100外壳的外部,作为操作人员施力的部分。侧支管100内设螺杆限位卡槽107以使得螺杆104与整个侧支管100之间只能实现螺杆104自转,不产生轴向上的相对位移。
在本方案中,旋拧部和固定机构的螺旋副关系不可更换,固定机构将牵引丝101固定在边缘区域,在滑轨106与滑块凸起105的配合下,使得整个牵引丝101以及锁控滑块102只能沿着侧支管100的轴线方向做平移运动,牵引丝101在运动过程中完全不会产生任何转动,不存在因自转成麻花状而断裂的风险。而如果旋拧部和固定机构的螺旋副关系一旦更换,将牵引丝101固定于螺杆104内,螺杆104缺少轴向运动的限位结构,进而牵引丝101在移动过程中还会发生打转的现象,一旦呈现麻花状打结很有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
具体地,如图7所示,螺杆104上固定连接有螺帽108,螺杆104与锁控滑块102成螺纹连接,锁控滑块102一侧设有三个凹槽,穿过导丝定位销301的牵引丝101从第二槽111下端穿进、上端穿出,再从第一槽110上端穿进、下端穿出,最后从第三槽112下端穿进、上端穿出,类似于打结的方式,且用胶水或焊接固定第三槽112上端与牵引丝101,锁控滑块102上设有两个滑块凸起105,当锁控滑块102与滑轨106接触时,滑轨106限制锁控滑块102旋转移动,锁控滑块102只能沿着滑轨106延侧支管100轴向移动。
具体运动时,螺杆限位卡槽107定位在螺杆104下方,限制螺杆104上下移动,扭动螺帽108,螺帽108只能带动螺杆104延侧支管100旋转运动,不改变手柄机构中侧支管100的长度,操作简单;螺杆104与锁控滑块102自锁带动锁控滑块102上下旋转移动,滑轨106限制锁控滑块102的旋转运动,锁控滑块102在螺帽108的转动时延螺杆104上下移动,使可调弯段500弯曲到一定角度,螺纹自锁使角度固定不变,轻轻转动螺栓可解锁角度,可在锁定与解锁两种状态中自由转换,精准定位。
本实施例中的可调弯导管鞘手柄结构设计简单,医生操作便捷。临床医生可操作手柄机构螺帽108顺逆钟向旋转及远近端推送即可到达病变位置。具体实施过程,推送鞘管管体400进入体内,术者根据手柄端部螺帽108顺时针旋转,使滑块通过螺杆104带动牵引丝101做直线运动,实现可调弯段500鞘管体柔软度的角度控制,鞘管远端弯曲后,可以使鞘管的尖端指向靶位置,便于介入手术中弯曲路径的手术操作。回撤鞘管管体400,术者逆时针旋转手柄螺帽108使滑块反方向直线运动,释放牵引丝101拉力即可实现管体远端直头状态。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弯曲角度控制精准,不对血管壁造成损伤。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二种方式,即固定机构与移动机构一同在侧支管100内移动,如图8所示,旋拧部与固定机构一同移动,旋拧部与侧支管100外壳组成螺旋副。
如图9-10所示,侧支管100包括手柄外壳103、牵引丝101、套环201、螺杆104、滚珠轴承202、固定销203、端盖204和套筒205。
套筒205和螺杆104固定组成旋拧部,整个套筒205包裹于手柄外壳103的外部,且套筒205外部可设置有防滑凸起以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手感。螺杆104与外壳螺纹连接,螺杆104与套筒205固定连接,轴承与螺杆104内孔焊接,手柄外壳103内侧设有螺纹,螺纹轴向的下侧(位于侧支管100和主支管300的交汇处)设有导丝定位销301,牵引丝101通过导丝定位销301定位以控制进入侧支管100内的位置,被限制向侧支管100两侧移动,避免牵引丝101的缠绕。
在套筒205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套环201以减少整个套筒205在受力旋转过程中与外壳外部的接触面,从而降低摩擦力。
如图6-7所示,滚珠轴承202和固定销203组成固定机构,固定销203中心设有三个凹槽,牵引丝101从第二槽111下端穿进、上端穿出,再从第一槽110上端穿进、下端穿出,最后从第三槽112下端穿进、上端穿出,且用胶水或焊接固定第三槽112上端与牵引丝101,以实现牵引丝101的固定。
相较于本方案中所采用的一根牵引丝的方案,也可以同样地采用两根牵引丝的方案,在固定销203中的两侧分别实现牵引丝101的固定,两根丝的远端分别与鞘管管体400的可调弯段500的远端两侧固定,分别调控不同方向的弯曲。在旋拧套筒205时本方向可以实现双向控弯,以不同方向的旋拧实现不同远端可调弯段500不同方向的弯曲。
整个螺杆104采用中空结构,且前端中空较窄,后端较宽以用于放置固定机构,在螺杆104后端设置有一端盖204,端盖204位于套筒205与螺杆104之间,端盖204的侧面设有凸起,嵌入螺杆104内壁所设凹槽内以实现端盖204与螺杆104在轴向共同移动,同时端盖204与螺杆104之间所形成的空腔可以将固定机构限位,在轴向上共同移动。
具体运动时,由于滚动轴承焊接在螺杆104上,随着螺杆104上下旋转运动,固定销203套在轴承内孔,通过滚珠轴承202的摩擦缓冲作用,使定位销带动牵引丝101滞后运动,达到牵引丝101几乎仅延侧支管100直线方向移动,保证了牵引丝101避免麻花状折断的情况(一方面滚珠轴承202的存在极大地延缓了牵引丝101在径向上的转动,另一方面考虑到手柄以及牵引丝的实际尺寸,径向上的移动距离是非常小的,两者之下很难形成麻花状),牵引丝101不易折弯,避免折断。转动套筒205时,螺杆104与外壳螺杆104连接带动固定销203上下旋转移动,使可调弯段500弯曲到一定角度,螺纹自锁使角度固定不变,轻轻转动套筒205可解锁角度,可在锁定与解锁两种状态中自由转换,精准定位。
本实施例的可调弯导管鞘手柄结构设计简单,医生操作便捷。临床医生可操作手柄机构套筒205顺逆钟向旋转及远近端推送即可到达病变位置。具体实施过程,推送鞘管管体400进入体内,术者根据手柄套筒205顺时针旋转,使固定销203通过螺杆104带动牵引丝101做直线运动,实现可调弯段500鞘管体柔软度的角度控制,鞘管远端弯曲后,可以使鞘管的尖端指向靶位置,便于介入手术中弯曲路径的手术操作。回撤鞘管管体400,术者逆时针旋转手柄套筒205使固定销203反方向直线运动,释放牵引丝101拉力即可实现管体远端直头状态。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弯曲角度控制精准,不对血管壁造成损伤。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如数量、形状、位置等),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可调弯鞘手柄,包括牵引丝、鞘管管体、主支管和侧支管;所述牵引丝一端设于侧支管内,另一端依次穿过主支管和鞘管管体后在鞘管管体的可调弯段的远端固定;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支管包括:
固定机构,位于侧支管内部并用于固定安置牵引丝;
移动机构,用于调控固定机构在侧支管内的相对位置以调节牵引丝在鞘管管体内的长度,实现控制鞘管管体的可调弯段的弯曲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弯鞘手柄,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机构用于调控固定机构在侧支管内沿侧支管轴向进行前后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弯鞘手柄,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机构以旋拧方式调控固定机构在侧支管内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弯鞘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旋拧部,与固定机构组成螺旋副;所述侧支管内设有卡位结构,用于将旋拧部卡住以使得旋拧部仅沿侧支管轴向自转;所述旋拧部的部分位于侧支管外部,受操作人员手动旋拧以实现调节固定机构在侧支管内的轴向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弯鞘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套于旋拧部的外部,牵引丝位于固定机构内实现在侧支管内处于偏心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弯鞘手柄,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
限位部,位于侧支管的手柄外壳内,与所述固定机构相互配合用以阻止固定机构在径向上产生转动,实现固定机构仅沿侧支管轴向进行前后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弯鞘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旋拧部,与固定机构组成螺旋副;所述旋拧部的部分位于侧支管外部,受操作人员手动旋拧以实现调节旋拧部在侧支管内的轴向位置;
所述固定机构与旋拧部沿轴向同步移动以调节牵引丝在鞘管管体内的长度,实现控制鞘管管体的可调弯段的弯曲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弯鞘手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机构与旋拧部之间设有滚珠轴承,以缓冲固定机构与旋拧部之间的摩擦,使牵引丝的转动滞后,以使得牵引丝仅随着固定机构一同延侧支管轴向移动。
CN202223273911.0U 2022-12-07 2022-12-07 可调弯鞘手柄 Active CN2191278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3911.0U CN219127888U (zh) 2022-12-07 2022-12-07 可调弯鞘手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3911.0U CN219127888U (zh) 2022-12-07 2022-12-07 可调弯鞘手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27888U true CN219127888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63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73911.0U Active CN219127888U (zh) 2022-12-07 2022-12-07 可调弯鞘手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278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10846B2 (en) Articulating medical instrument
US8128650B2 (en) Medical instrument
US6132390A (en) Handle for manipulation of a stylet used for deflecting a tip of a lead or catheter
EP3437573B1 (en) Multi-functional ent tool
CN106580375A (zh) 一种导丝调节器以及输送系统控制手柄
EP3453345B1 (en) Single handed ent tool
AU2002242577A1 (en) Device for guiding a cerclage wire
CN106618653A (zh) 一种开腔器械
CN219127888U (zh) 可调弯鞘手柄
CN103877660A (zh) 可调弯鞘管
CN114177483A (zh) 一种带标识的可调弯鞘管的操作手柄及可调弯鞘管
CN115999014A (zh) 可调弯鞘手柄
CN219001640U (zh) 可控弯的鞘管
WO1998019732A1 (en) Steerable instrument for use in medical procedures
CN217907962U (zh) 控弯切开刀
WO2020088138A1 (zh) 调弯手柄及可调弯导管
CN218685671U (zh) 一种导管导丝的自动对接装置
CN219680690U (zh) 一种血管缝合器
CN117398194B (zh)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
CN219681432U (zh) 一种医用可调弯导管装置及介入手术系统
CN115105213A (zh) 一种用于辅助内窥镜下手术的柔性机器人装置
CN211355675U (zh) 一种封堵器介入输送装置
RU182494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олу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манипулирования оптическим световодом для лазерной проктологии
CN114681762A (zh) 一种导引鞘装置
EP3202347B1 (en) Intramedullary bone distraction impla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