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25393U - 一种雾化器、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雾化器、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25393U
CN219125393U CN202222950260.8U CN202222950260U CN219125393U CN 219125393 U CN219125393 U CN 219125393U CN 202222950260 U CN202222950260 U CN 202222950260U CN 219125393 U CN219125393 U CN 219125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electrode
annular
battery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5026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团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iga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iga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iga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iga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5026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25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25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25393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29795 priority patent/WO2024094204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雾化器、电池组件及电子烟,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相互拔插连接;所述雾化器与所述电池组件通过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实现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环接壁设有所述第一电极的侧壁面与所述第三环接壁设有所述第三电极的侧壁面相互抵接并且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环接壁设有所述第二电极的侧壁面与所述第四环接壁设有所述第四电极的侧壁面相互抵接并且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电连接,克服了雾化器电极与烟杆电极相互对接容易接触不良的问题,本申请通过侧壁面与侧壁面相互抵接,提高了电极接触的稳定性,同时降低调试难度,提供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雾化器、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雾化器、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可更换发热芯的雾化器大多是通过磁铁吸附,电子烟的雾化器的一端端面设有两个雾化器电极,烟杆内设有容纳腔,在容纳腔内设有两个烟杆电极,当雾化器插入烟杆的容纳腔内时,雾化器电极与烟杆电极相互对接实现电连接,但该种方式对于电极设置的精度要求高,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调试,稍微有些差异会导致雾化器电极和烟杆电极无法接触或接触不良,影响通电,对生产技术要求高,尤其是大量生产时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定时调试设备,影响生产效率。现有技术中为了使电极充分接触,也有将烟杆上的烟杆电极设为顶针,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更换雾化器时,顶针容易发生磨损,仍会导致电极接触不良的问题。现有技术中还有些技术采用弹簧电极,成本较高。另外,现有技术的电极是需要通过焊接设在雾化器上,工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器、电池组件及电子烟,以解决现有产品多次插拔下容易接触不良从而导致的耐用性不高,调试难度大,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用于加热产生烟雾的发热芯和用于通电的第一电连接组件,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环接壁和第二环接壁,所述第二环接壁套设在所述第一环接壁外周,所述第一环接壁和所述第二环接壁的侧壁面分别对应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发热芯电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为线状、片状或膜状导电体并对应设在所述第一环接壁和所述第二环接壁的侧壁面,或者所述第一环接壁和所述第二环接壁是由导电体制成的;
且所述第一环接壁与所述第二环接壁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所述第一环接壁与所述第二环接壁同轴设置且相互之间有间隔空间。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还包括主体,所述发热芯位于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主体的另一端凸伸形成所述第一环接壁和所述第二环接壁,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导线孔及第二导线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由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制成,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发热芯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的另一端分别从所述第一导线孔和所述第二导线孔穿出。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环接壁和/的侧壁面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一导电线的第一安装槽;和/或所述第二环接壁的侧壁面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二导电线的第二安装槽。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电线从所述第一环接壁的一侧经所述第一环接壁的端缘延伸至所述第一环接壁的另一侧,和/或所述第二导电线从所述第二环接壁一侧经所述第二环接壁的端缘延伸至所述第二接壁的另一侧。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的线径分别对应大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的槽深度。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雾化器包括储油仓,所述储油仓内设有储油腔,所述密封座用于密封所述储油腔,所述发热芯位于所述主体朝向所述储油腔的一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主体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所述第一环接壁内相互贯通,所述储油仓内设有导烟管,所述导烟管与所述贯穿孔相互贯通;
所述导烟管外壁与所述储油仓内壁之间的形成所述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内设有储油棉;所述储油棉与所述主体之间设置所述发热芯;所述发热芯的两侧还分别设有棉片;
所述储油仓的一端设有烟嘴组件,所述烟嘴组件包括烟嘴扣、烟嘴限位架及柔性过滤嘴,所述烟嘴扣件与所述烟嘴限位架可拆卸连接,所述柔性过滤嘴设置在所述烟嘴扣件与所述烟嘴限位架围合的腔体中;
所述导烟管与所述烟嘴限位架、柔性过滤嘴及烟嘴扣件设置有气流通道,用于供所述发热芯加热产生的烟雾流通。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电池组件,用于与上述的雾化器相连接,包括电池和第二电连接组件,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分别与电池和第一电连接组件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环接壁在侧壁面上相互抵接的第三环接壁、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二环接壁在侧壁面上相互抵接的第四环接壁,所述第四环接壁套设在所述所述第三环接壁外周,所述第三环接壁的侧壁面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的第三电极,所述第四环接壁的侧壁面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的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分别为线状、片状或膜状导电体并对应设在所述第三环接壁和所述第四环接壁的侧壁面,或者所述第三环接壁和所述第四环接壁是由导电体制成的;
且所述第三环接壁与所述第四环接壁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所述第三环接壁与所述第四环接壁同轴设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还包括电极支撑架,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电极支撑架的一端,所述第三环接壁和所述第四环接壁设置在所述电极支撑架的另一端,所述电极支撑架上第一电池孔、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池孔外周的第二电池孔,所述第三环接壁和所述第四环接壁自雾化器侧朝电池侧分别从所述述第一电池孔和所述第二电池孔穿出。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三环接壁包括穿过所述第一电池孔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柱,以及与所述第一环接壁在侧壁面上相互抵接的第一抵接部;
所述第四环接壁包括穿过所述第二电池孔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的第二导电柱,以及与所述第三环接壁在侧壁面上相互抵接的第二抵接部;
所述第一导电柱及所述第一抵接部以及电极支撑架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气孔。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烟,包括上述的雾化器、及上述的电池组件;
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相互拔插连接;所述雾化器与所述电池组件通过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实现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第一环接壁设有所述第一电极的侧壁面与所述第三环接壁设有所述第三电极的侧壁面相互抵接并且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环接壁设有所述第二电极的侧壁面与所述第四环接壁设有所述第四电极的侧壁面相互抵接并且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电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上的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上的第一连接件,所述连接组件用于将所述雾化器与所述电池组件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件为磁吸结构或卡扣结构。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烟,包括上述的雾化器、及上述的电池组件,所述雾化器的一端内设有容纳腔,所述电池组件可拆卸地插入所述容纳腔内。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烟杆及电子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克服了雾化器电极与烟杆电极相互对接容易接触不良的问题,本申请通过侧壁面与侧壁面相互抵接,提高了电极接触的稳定性,同时降低调试难度,提供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一种电子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电子烟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电子烟的装配过程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细节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烟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组件的另一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烟杆的爆炸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组件的装配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极支撑架的装配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烟嘴部分的细节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记载了大量的技术特征,分布在各个技术方案中,如果要罗列出本申请所有可能的技术特征的组合(即技术方案)的话,会使得说明书过于冗长。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本申请上述实用新型内容中实用新型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下文各个实施方式和例子中实用新型的各技术特征、以及附图中实用新型的各个技术特征,都可以自由地互相组合,从而构成各种新的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均因视为在本说明书中已经记载),除非这种技术特征的组合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例如,在一个例子中实用新型了特征A+B+C,在另一个例子中实用新型了特征A+B+D+E,而特征C和D是起到相同作用的等同技术手段,技术上只要择一使用即可,不可能同时采用,特征E技术上可以与特征C相组合,则A+B+C+D的方案因技术不可行而应当不被视为已经记载,而A+B+C+E的方案应当视为已经被记载。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烟10,包括雾化器A和电池组件B,所述雾化器A包括用于加热产生烟雾的发热芯20和用于通电的第一电连接组件110,所述电池组件B包括电池141和第二电连接组件120,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120分别与电池141和第一电连接组件110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110与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120相互拔插连接;所述雾化器A与所述电池组件B通过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110和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120实现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互拔插拔连接具体是指,第一电连接组件110能够沿着第二电连接组件120中心轴方向推向第二电连接组件120时,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110与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120相互啮合,使得至少在不受到外力作用时,第一电连接组件110相对于相对第二电连接组件120机械固定,应当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120沿第一电连接组件反向运动也可以实现上述操作。
所述电子烟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110上的第一连接件51、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120上的第二连接件52,所述连接组件用于将所述雾化器A与所述电池组件B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但不限于磁吸结构或卡扣结构。
在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110与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120相插连接的同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110上的第一连接件51、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120上的第二连接件52实现可拆卸连接。
同时所述发热芯20电极敷接在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110上,所述电池141电极敷接在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120,在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110与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120相互拔插连接后保证了第一电连接组件110在安装到第二电连接组件120上时牢固并可靠地使得发热芯20与所述电池组件141建立电连接;
与传统端面对接接触的方式相比,在使用时可以承受相对更高的负载、例如振动的插拔连接中,在端面对接时因为抖动导致磁铁错位磁力降低导致在此从相对插拔连接上脱离。
具体来说,所述雾化器A与所述电池组件B对接后,通过第一电连接组件110与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120相互拔插连接,从而使得电池组件B种的电池141与雾化器A中的发热芯20电连接,实现发热芯20对烟油的加热雾化作用,以方便使用者吸食雾化后的烟油。
与现有技术中可更换发热芯20的雾化器A大多是通过磁铁吸附,电子烟10的雾化器A的一端端面设有两个雾化器电极,电池组件内设有容纳腔,在容纳腔内设有两个电池组件电极,当雾化器A插入电池组件的容纳腔内时,雾化器电极端面与电池组件电极端面相互对接实现电连接相比,本申请通过侧壁面与侧壁面相互抵接,提高了电极接触的稳定性,同时降低调试难度,提供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请参阅图3与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A,所述雾化器A包括:第一电连接组件110、发热芯20、烟嘴组件24、储油仓21、储油棉22、导烟管25及固定管26等。
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110包括第一环接壁111和第二环接壁112,所述第二环接壁112套设在所述第一环接壁111外周,所述第一环接壁111和所述第二环接壁112的侧壁面分别对应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发热芯20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因形式多样,图中未标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为线状、片状或膜状导电体并对应设在所述第一环接壁111和所述第二环接壁112的侧壁面;
所述线状、片状或膜状导电体对应设在所述第一环接壁111和所述第二环接壁112的侧壁面,具体来说,上述导电体从雾化芯引出设置在所述第一环接壁111和所述第二环接壁112的侧壁面上并与电池组件B进行抵接电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环接壁111与第二环接壁112的内侧和/或外侧:
如第一电极设置在第一环接壁111内侧,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环接壁112内侧、如第一电极设置在第一环接壁111内侧,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环接壁112外侧、如第一电极设置在第一环接壁111外侧,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环接壁112内侧、如第一电极设置在第一环接壁111外侧,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环接壁112外侧。
其中优选为,如第一电极设置在第一环接壁111内侧,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环接壁112外侧。
只需满足与电池组件B中电极的对应关系即可。
其中,第一环接壁和第二环接壁的形状不限于图中的圆环状,还可以是方环状、菱形环状、椭圆环状等等。
请参阅图7以及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110还包括主体113,所述发热芯20位于所述主体113的一端,所述主体113的另一端凸伸形成所述第一环接壁111和所述第二环接壁112,所述主体113上设置有第一导线孔1131及第二导线孔1132,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由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制成,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发热芯20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的另一端分别从所述第一导线孔1131和所述第二导线孔1132穿出。
其中所述,第一导线孔1131和所述第二导线孔1132的宽度与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的直径分别适配以减少雾化芯中残留的烟油泄露至电池组件B,避免了漏油。
现有技术中多是通过铆接的方式将发热芯20的导线固定在一转接件上,相比较通过将电极铆接在转接件上进行然后再进行对接相比,本申请公开的方案是指在主体113上开设有第一导线孔1131及第二导线孔1132,发热芯20的电极两极分别穿至连接部,通过裸露的电极进行抵接,不仅实现了功能性,同时还减少了焊接阶段,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接壁111和/的侧壁面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一导电线的第一安装槽1133;和/或所述第二环接壁112的侧壁面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二导电线的第二安装槽1134。
所述第一安装槽1133与第二安装槽1134用于引导所述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的位置,防止所述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跑偏,避免了接触不良的问题。
相比较直接走线,设置有安装槽,有效的控制了导线在插拔过程中的移位,减少了接触不良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线从所述第一环接壁111的一侧经所述第一环接壁111的端缘延伸至所述第一环接壁111的另一侧,和/或所述第二导电线从所述第二环接壁112一侧经所述第二环接壁112的端缘延伸至所述第二接壁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导电线与所述第二导电线进行弯折设置利用金属材质本身的刚性,使得不需要设置额外的固定件亦可以将所述所述第一导电线与所述第二导电线固定到合适的位置,不仅减少了接触不良的风险,同时还减少工序,提高效率。
所述第一导电线与所述第二导电线裸露设置,扩大了接触面积,第二电极组件只需要接触到任意裸露部分即可实现通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的线径分别对应大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133与第二安装槽1134的槽深度,使得第一电连接组件110与第二电连接组件120装配时导线没于安装槽的槽底,使得造成的接触不良的问题,因为导电线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第一电连接组件110与第二电连接组件120进行间隙配合时,导线依然稳定的与第二电连接组件120接触,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或者所述第一环接壁111和所述第二环接壁112是由导电体制成的;
所述第一环接壁111和所述第二环接壁112设置为导电体,所述导电体与对应的第一环接壁111和所述第二环接壁112进行抵接电连,然后通过所述第一环接壁111和所述第二环接壁112与电池组件B上的第三环接壁121和所述第四环接壁122进行转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接壁111与所述第二环接壁112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环接壁111,所述第二环接壁112是由导电体制成的情况时,所述间隔空间用于将所述第一环接壁111与所述第二环接壁112间隔开来,用于阻隔所述第一环接壁111和第二环接壁112,防止两极直接接触时造成的发热芯20短路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接壁111与所述第二环接壁112同轴设置,所述同轴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环接壁111与所述第二环接壁112围绕同一中心轴设置,所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接壁111和第二环接壁112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方形、三角形、跑道形、矩形、四边形、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本实施例优选的是圆形、方形、矩形三种,对称的形成方便从任意角度进行插拔,可以盲插,提高便利性;
进一步的,第一环接壁111和第二环接壁112可以为同一形状也可以为不同形状组件,同理为了方便生产,优选为同一形状,方便所述第一环接壁111与所述第二环接壁112同轴设置,所述同轴设置是指所述第一环接壁111和第二环接壁112围绕同一轴线进行设置,所述轴线是指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110与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120插拔时需要对齐的轴线。
所述雾化器A还包括储油仓21,所述储油仓21内设有储油腔,所述密封座26用于密封所述储油腔,所述发热芯20位于所述密封座26朝向所述储油腔的一端。
所述储油腔一端为密封座26另一端为烟嘴组件24;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电连接组件110上开设有贯穿孔115,所述储油仓21内设有导烟管25,所述烟嘴组件24设置有烟嘴气道,所述导烟管25与所述贯穿孔115以及烟嘴气道相互贯通;
所述导烟管25外壁与所述储油仓21内壁之间的形成所述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内设有储油棉22;所述储油棉22与所述主体113之间设置所述发热芯20;所述发热芯20的两侧还分别设有吸油棉与密封座26,所述吸油棉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10朝向所述储油腔一侧,所述吸油棉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10嵌合设置,即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10朝储油腔方向设置有与所述吸油棉相适配的凹槽。
如图12所示,所述储油仓的一端设有烟嘴扣件24b、烟嘴限位架24a及柔性过滤嘴24c,所述烟嘴扣件24b与所述烟嘴限位架24a可拆卸连接,所述柔性过滤嘴24设置在所述烟嘴扣件24b与所述烟嘴限位架24a围合的腔体中;
所述导烟管25与所述烟嘴限位架24a、柔性过滤嘴24a及烟嘴扣件24b设置有气流通道,用于供所述发热芯加热产生的烟雾流通。
通过所述烟嘴扣件23b与所述烟嘴限位架23a固定所述柔性过滤嘴24,让柔性过滤嘴24更加牢固,不会被轻咬导致的脱位问题,同时所述所述烟嘴扣件23b与所述烟嘴限位架23a可拆卸连接,方便多次使用后更换柔性过滤嘴24,更加健康。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烟嘴扣件23b的周壁尽可能的窄,防止用户咬到硬物导致的不适。
所述柔性过滤嘴24为食品级的过滤棉制备,具有吸附过滤有害物质的效果,同时所述柔性过滤嘴24模拟用户抽取烟草的习惯,可以进行轻咬,提高使用感受。
本申请中的雾化器A可以单独售卖,为了防止烟油被污染,所述雾化器A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雾化器A一端的第一密封塞27以及设置在所述雾化器A另一段的第二密封塞28,减少了运输过程中落灰与空气中的细菌影响烟油品质的问题。
请参阅图9、10、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组件B,所述电池组件B包括:第二电连接组件120、电池141、电池壳体35、绝缘贴片31、咪头硅胶32、咪头管33、装饰环36以及电池底座34等。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雾化器A的一端内设有容纳腔,所述电池组件B插入所述容纳腔内。
请参阅图5所示,所述虚线部分为固定管26,所述固定管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安置所述电池组件B部分,并于所述电池组件B端部的装饰盖36抵接,以形成通体等径,可以更好的模拟卷烟的形态,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
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120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环接壁111在侧壁面上相互抵接的第三环接壁121、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二环接壁112在侧壁面上相互抵接的第四环接壁122,所述第四环接壁122套设在所述所述第三环接壁121外周,所述第三环接壁121的侧壁面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的第三电极,所述第四环接壁122的侧壁面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的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池141电连接。(第三电极,第四电极图中未标注)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分别为线状、片状或膜状导电体并对应设在所述第三环接壁121和所述第四环接壁122的侧壁面,或者所述第三环接壁121和所述第四环接壁122是由导电体制成的;
且所述第三环接壁121与所述第四环接壁122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所述第三环接壁121与所述第四环接壁122同轴设置。
第一环接壁111和第二环接壁112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方形、三角形、跑道形、矩形、四边形、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本实施例优选的是圆形、方形、矩形三种,对称的形成方便从任意角度进行插拔,可以盲插,提高便利性,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能够实现侧壁的抵接电连,所述第三环接壁121和第四环接壁122与所述第一环接壁111和第二环接壁112的结构相适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环接壁121和第四环接壁122可以为同一形状也可以为不同形状组件,同理为了方便生产,优选为同一形状。
所述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分别为线状、片状或膜状导电体并对应设在所述第三环接壁121和所述第四环接壁122的侧壁面具体是指,所述线状、片状或膜状导电体对应设在所述第三环接壁121和所述第四环接壁122的侧壁面,具体来说,上述导电体从雾化芯引出设置在所述第一环接壁111和所述第二环接壁112的侧壁面上并与电池组件B进行抵接电连,也可以通过将所述第三环接壁121和所述第四环接壁122设置为导体,所上述导电体与对应的第三环接壁121和所述第四环接壁122进行抵接电连,然后通过所述第三环接壁121和所述第四环接壁122与电池组件B上的第一环接壁111和所述第二环接壁112进行转接。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环接壁121和所述第四环接壁122是由导电体制成的;
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120还包括电极支撑架123,所述电池141设置于所述电极支撑架123的一端,所述第三环接壁121和所述第四环接壁122设置在所述电极支撑架123的另一端,所述电极支撑架123上第一电池孔1221、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池孔1221外周的第二电池孔1222,所述第三环接壁121和所述第四环接壁122自雾化器A侧朝电池141侧分别从所述述第一电池孔1221和所述第二电池孔1222穿出。
所述电极支撑架123为非金属,用于阻隔所述第三环接壁121和第四环接壁122直接接触,防止两极直接接触时造成的电池141短路的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环接壁121包括穿过所述第一电池孔1221与所述电池141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柱1211,以及与所述第一环接壁111在侧壁面上相互抵接的第一抵接部1212;
所述第四环接壁122包括穿过所述第二电池孔1222与所述电池141电性连接的第二导电柱1231,以及与所述第三环接壁121在侧壁面上相互抵接的第二抵接部1232;
具体来说,电极支撑架123上开设有第一电池孔1221以及第二电池孔1222,所述第一电池孔1221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池孔1222内侧,所述第三环接壁121伸入所述第一电池孔1221架设在电极支撑架123上,所述所述第四环接壁122两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二电池孔1222架设在电极支撑架123上,所述第四环接壁122主体环设与所述第三环接壁121周部,两者不进行接触,这样结构紧凑,装配工艺简单,安装精度高。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环接壁121电极上的穿过所述第一导电柱1211与电池141一端抵接,所述第四环接壁122穿过第二电池孔1222通过导线中继与所述电池组件B第二端进行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柱1211及所述第一抵接部1212以及电极支撑架123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气孔。
所述电极支撑架123不仅作为电极的一部分,同时所述第一导电柱1211及所述第一抵接部1212以及电极支撑架123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气孔并与电子烟10外部连通,用于平衡电子烟10内外气压,防止漏液。
为了保障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组件的密封性和隔热性,在烟嘴与盖体之间、盖体与储油管之间、以及各连接件之间,多处设置密封圈和隔热圈,在此不一一详述。
综上所述,所述第一环接壁111设有所述第一电极的侧壁面与所述第三环接壁121设有所述第三电极的侧壁面相互抵接并且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环接壁112设有所述第二电极的侧壁面与所述第四环接壁122设有所述第四电极的侧壁面相互抵接并且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电连接
通过侧壁面与侧壁面相互抵接,提高了电极接触的稳定性,同时降低调试难度,提供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如下列举本申请最优实施例:
一种电子烟10,所述电子烟10包括雾化器A与电池组件B,所述雾化器A包括
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110包括第一环接壁111和第二环接壁112,所述第二环接壁112套设在所述第一环接壁111外周,所述第一环接壁111和所述第二环接壁112的侧壁面分别对应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发热芯20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110还包括主体113,所述发热芯20位于所述主体113的一端,所述主体113的另一端凸伸形成所述第一环接壁111和所述第二环接壁112,所述主体113上设置有第一导线孔1131及第二导线孔1132,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由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制成,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发热芯20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的另一端分别从所述第一导线孔1131和所述第二导线孔1132穿出。
所述第一环接壁111和/或的侧壁面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一导电线的第一安装槽1133;和/或所述第二环接壁112的侧壁面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二导电线的第二安装槽1134。
所述第一导电线从所述第一环接壁111的一侧经所述第一环接壁111的端缘延伸至所述第一环接壁111的另一侧,和/或所述第二导电线从所述第二环接壁112一侧经所述第二环接壁112的端缘延伸至所述第二接壁的另一侧。
电池141连接组件,包括电池141和第二电连接组件120,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120分别与电池141和第一电连接组件110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120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环接壁111在侧壁面上相互抵接的第三环接壁121、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二环接壁112在侧壁面上相互抵接的第四环接壁122,所述第四环接壁122套设在所述所述第三环接壁121外周,所述第三环接壁121的侧壁面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的第三电极,所述第四环接壁122的侧壁面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的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池141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120还包括电极支撑架123,所述电池141设置于所述电极支撑架123的一端,所述第三环接壁121和所述第四环接壁122设置在所述电极支撑架123的另一端,所述电极支撑架123上第一电池孔1221、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池孔1221外周的第二电池孔1222,所述第三环接壁121和所述第四环接壁122自雾化器A侧朝电池141侧分别从所述述第一电池孔1221和所述第二电池孔1222穿出。
所述第三环接壁121包括穿过所述第一电池孔1221与所述电池141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柱1211,以及与所述第一环接壁111在侧壁面上相互抵接的第一抵接部1212;
所述第四环接壁122包括穿过所述第二电池孔1222与所述电池141电性连接的第二导电柱1231,以及与所述第三环接壁121在侧壁面上相互抵接的第二抵接部1232;
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110与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120相互拔插连接;所述第一环接壁111与第三环接壁121电性抵接,所述第二环接壁112与第四环接壁122电性抵接,所述第一导电线在所述第一环接壁111的内壁与所述第三环接壁121电性抵接,所述第二导电线在所述第二环接壁112的外侧与所述第四环接壁122的内侧进行抵接。
综上所述,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电子烟10,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110与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120相互拔插连接;所述雾化器A与所述电池组件B通过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110和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120实现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第一环接壁111设有所述第一电极的侧壁面与所述第三环接壁121设有所述第三电极的侧壁面相互抵接并且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环接壁112设有所述第二电极的侧壁面与所述第四环接壁122设有所述第四电极的侧壁面相互抵接并且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中可更换发热芯20的雾化器A大多是通过磁铁吸附,电子烟10的雾化器A的一端端面设有两个雾化器电极,电池组件内设有容纳腔,在容纳腔内设有两个电池组件电极,当雾化器A插入电池组件的容纳腔内时,雾化器电极与电池组件电极相互对接实现电连接相比,本申请通过侧壁面与侧壁面相互抵接,提高了电极接触的稳定性,同时降低调试难度,提供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雾化器,包括用于加热产生烟雾的发热芯和用于通电的第一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环接壁和第二环接壁,所述第二环接壁套设在所述第一环接壁外周,所述第一环接壁和所述第二环接壁的侧壁面分别对应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发热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为线状、片状或膜状导电体并对应设在所述第一环接壁和所述第二环接壁的侧壁面,或者所述第一环接壁和所述第二环接壁是由导电体制成的;
且所述第一环接壁与所述第二环接壁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所述第一环接壁与所述第二环接壁同轴设置且相互之间有间隔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还包括主体,所述发热芯位于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主体的另一端凸伸形成所述第一环接壁和所述第二环接壁,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导线孔及第二导线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由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制成,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发热芯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的另一端分别从所述第一导线孔和所述第二导线孔穿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接壁和/的侧壁面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一导电线的第一安装槽;和/或所述第二环接壁的侧壁面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二导电线的第二安装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线从所述第一环接壁的一侧经所述第一环接壁的端缘延伸至所述第一环接壁的另一侧,和/或所述第二导电线从所述第二环接壁一侧经所述第二环接壁的端缘延伸至所述第二接壁的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的线径分别对应大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的槽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储油仓,所述储油仓内设有储油腔,所述密封座用于密封所述储油腔,所述发热芯位于所述主体朝向所述储油腔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所述第一环接壁内相互贯通,所述储油仓内设有导烟管,所述导烟管与所述贯穿孔相互贯通;
所述导烟管外壁与所述储油仓内壁之间的形成所述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内设有储油棉;所述储油棉与所述主体之间设置所述发热芯;所述发热芯的两侧还分别设有棉片;
所述储油仓的一端设有烟嘴组件,所述烟嘴组件包括烟嘴扣、烟嘴限位架及柔性过滤嘴,所述烟嘴扣件与所述烟嘴限位架可拆卸连接,所述柔性过滤嘴设置在所述烟嘴扣件与所述烟嘴限位架围合的腔体中;
所述导烟管与所述烟嘴限位架、柔性过滤嘴及烟嘴扣件设置有气流通道,用于供所述发热芯加热产生的烟雾流通。
9.一种电池组件,用于与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雾化器相连接,包括电池和第二电连接组件,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分别与电池和第一电连接组件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环接壁在侧壁面上相互抵接的第三环接壁、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二环接壁在侧壁面上相互抵接的第四环接壁,所述第四环接壁套设在所述所述第三环接壁外周,所述第三环接壁的侧壁面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的第三电极,所述第四环接壁的侧壁面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的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分别为线状、片状或膜状导电体并对应设在所述第三环接壁和所述第四环接壁的侧壁面,或者所述第三环接壁和所述第四环接壁是由导电体制成的;
且所述第三环接壁与所述第四环接壁之间形成有间隔空间,所述第三环接壁与所述第四环接壁同轴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还包括电极支撑架,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电极支撑架的一端,所述第三环接壁和所述第四环接壁设置在所述电极支撑架的另一端,所述电极支撑架上第一电池孔、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池孔外周的第二电池孔,所述第三环接壁和所述第四环接壁自雾化器侧朝电池侧分别从所述述第一电池孔和所述第二电池孔穿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环接壁包括穿过所述第一电池孔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柱,以及与所述第一环接壁在侧壁面上相互抵接的第一抵接部;
所述第四环接壁包括穿过所述第二电池孔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的第二导电柱,以及与所述第三环接壁在侧壁面上相互抵接的第二抵接部;
所述第一导电柱及所述第一抵接部以及电极支撑架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气孔。
13.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雾化器、及如权利要求9-12所述的电池组件;
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相互拔插连接;所述雾化器与所述电池组件通过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实现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第一环接壁设有所述第一电极的侧壁面与所述第三环接壁设有所述第三电极的侧壁面相互抵接并且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环接壁设有所述第二电极的侧壁面与所述第四环接壁设有所述第四电极的侧壁面相互抵接并且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上的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上的第一连接件,所述连接组件用于将所述雾化器与所述电池组件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件为磁吸结构或卡扣结构。
15.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雾化器、及如权利要求9-12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的一端内设有容纳腔,所述电池组件可拆卸地插入所述容纳腔内。
CN202222950260.8U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雾化器、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Active CN219125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50260.8U CN219125393U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雾化器、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PCT/CN2023/129795 WO2024094204A1 (zh) 2022-11-04 2023-11-03 一种雾化器、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50260.8U CN219125393U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雾化器、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25393U true CN219125393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95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50260.8U Active CN219125393U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雾化器、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253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4204A1 (zh) * 2022-11-04 2024-05-10 深圳易佳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器、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4204A1 (zh) * 2022-11-04 2024-05-10 深圳易佳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器、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99248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electronic cigarette
CN107105771B (zh) 电子烟
CN106998806B (zh) 电子烟及防止雾化器相对电池杆晃动或者脱落的方法
CN219125393U (zh) 一种雾化器、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US10306930B2 (en) Heating device, and atomizing head,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the same
WO2014106329A1 (zh) 电子烟装置、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11910526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WO2014089945A1 (zh) 电子烟
JP2015528702A (ja) 電子タバコ
CA3020137A1 (en) Conductive contact structure, battery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same
US11470880B2 (en)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same
CN115736363A (zh) 一种雾化器、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CN110693088A (zh) 电子烟雾化器以及电子烟
WO2021121242A1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0169054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芯及雾化器
CN210169055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芯及雾化器
CN211211462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WO2024094204A1 (zh) 一种雾化器、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EP4005413A1 (en)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atomizing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210642464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CN211832811U (zh) 电极与绝缘安装座一体化成型的电子烟杆和电子烟
CN113892690A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1480890A (zh) 连接结构、连接方法及雾化器
CN220529272U (zh) 一种电子烟
CN219613075U (zh) 一种多触头免防呆换弹式雾化器及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