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24511U - 一种用于防止操作人员触电的bdu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防止操作人员触电的bdu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24511U
CN219124511U CN202223005915.0U CN202223005915U CN219124511U CN 219124511 U CN219124511 U CN 219124511U CN 202223005915 U CN202223005915 U CN 202223005915U CN 219124511 U CN219124511 U CN 219124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du
main
positive
interface
neg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0591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保国
刘峰
刘铁
王浩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EV Ener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EV Ener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EV Ener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EV Ener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0591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24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24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24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止操作人员触电的BDU结构,包括BDU壳体、BDU上盖、内部电气件总成和主保险,内部电气件总成固定安装在BDU壳体内,BDU上盖固定安装在BDU壳体上,且BDU上盖外壁设有长条形结构槽,主保险放置在长条形结构槽内,且主保险在BDU上盖外壁与BDU壳体内部电气件总成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保险需要串联在电池模块中,可实现等效MSD的断开电池系统高压的功能。主保险需要集成到BDU组件中,才可实现完全脱离人为意识疏忽造成的直接拆带电BDU操作。BDU上盖与主保险安装和拆解顺序必须为:拆解时先拆保险后BDU上盖才可拆解下来,组装时候必须先安装上盖后才可安装保险。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防止操作人员触电的BDU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组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集成BDU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趋向电动平台化发展趋势,电池包随之平台化趋势,成本也是重点考虑对象,在安全方面由于最初的MSD(图6,带有MSD的动力电池电气原理图)改为熔断器(图7,带有主保险的动力电池电气原理图)趋势。
在图6和图7中虚框部分为BDU(Battery Distribution Unit),从图6和图7中可以看处,BDU内部主要集成了电流传感器、主继电器、预充继电器、预充电阻等一些电器件,根据不同产品需求集成的电器件也会随之增减。
在维修动力电池时候,必须先将熔断器断开确保电池处于断路,即BDU不带电后才可对其继续进行检验维修,但是由于人员疏忽,直接对BDU进行检查操作时由于动力电池回路没有断开,操作人员会有触电风险,造成人生安全和财产损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防止操作人员触电的BDU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工作人员维修电池时,由于操作人员疏忽,直接对BDU进行检查操作时由于动力电池回路没有断开,操作人员会有触电风险,造成人生安全和财产损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防止操作人员触电的BDU结构,包括BDU壳体、BDU上盖、内部电气件总成和主保险,内部电气件总成固定安装在BDU壳体内,BDU上盖固定安装在BDU壳体上,且BDU上盖外壁设有长条形结构槽,主保险安装在长条形结构槽内,且主保险在BDU上盖外壁与BDU壳体内部电气件总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BDU壳体上设有主正接口、主负接口、快充接口、电池正接口、电池负接口和主保险正负接口,主正接口、快充接口和主负接口依次固定安装在BDU壳体内壁的一侧,电池正接口和电池负接口依次固定安装在BDU壳体内壁的另一侧,主保险正负接口对称安装在BDU壳体内壁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BDU上盖外壁沿周向依次设有主正凹槽、快充凹槽主负凹槽、电池正接凹槽和电池负接凹槽,主正凹槽、主负凹槽、快充凹槽、电池负接凹槽和电池正接凹槽,且均为敞口槽,主正凹槽与主正接口相对应,主负凹槽与主负接口相对应,快充凹槽与快充接口相对应,电池正接凹槽与电池正接口相对应,电池负接凹槽与电池负接口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内部电气件总成包括主正继电器、主负继电器、快充继电器、预充继电器、预充电阻、电流传感器,主正继电器与快充继电器并联,且主正继电器的一端与快充继电器的一端均与外部电池正极串联,主正继电器并联预充继电器和预充电阻,且预充继电器与预充电阻串联,主负继电器与电流传感器串联,电流传感器一端与主负继电器串联,另一端与外电池负极串联。
进一步的,所述预充电阻通过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至BDU壳体内壁底部,电流传感器通过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至BDU壳体内壁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主保险为长条形结构,且主保险两端分别设有连接端口。
进一步的,所述主保险两端连接端口分别与主保险正负接口连接,且串联在外部电池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止操作人员触电的BDU结构具有以下优势:主保险需要串联在电池模块中,可实现等效MSD的断开电池系统高压的功能。主保险需要集成到BDU组件中,才可实现完全脱离人为意识疏忽造成的直接拆带电BDU操作。BDU上盖与主保险安装和拆解顺序必须为:拆解时先拆保险后BDU上盖才可拆解下来,组装时候必须先安装上盖后才可安装保险。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止操作人员触电的BDU结构的电气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止操作人员触电的BDU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BDU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BDU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内部电气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带有MSD的动力电池电气原理图;
图7带有主保险的动力电池电气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BDU壳体;11-主正接口;12-主负接口;13-快充接口;14-电池正接口;15-电池负接口;16-主保险正负接口;2-BDU上盖;21-长条形结构槽;22-主正凹槽;23-主负凹槽;24-快充凹槽;25-电池正接凹槽;26-电池负接凹槽;3-内部电气件总成;31-主正继电器;32-主负继电器;33-快充继电器;34-预充继电器;35-预充电阻;36-电流传感器;4-主保险。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防止操作人员触电的BDU结构,包括BDU壳体1、BDU上盖2、内部电气件总成3和主保险4,内部电气件总成3固定安装在BDU壳体1内,BDU上盖2固定安装在BDU壳体1上,BDU壳体1和BDU上盖2起到了保护和集成内部电气件总成3的作用,且BDU上盖2外壁设有长条形结构槽21,主保险4安装在长条形结构槽21内,长条形结构槽21可以放置主保险4,且主保险4在BDU上盖2外壁与BDU壳体1内部电气件总成3连接,此种BDU结构方案在拆卸和安装时,可以有效的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BDU壳体1上设有主正接口11、主负接口12、快充接口13、电池正接口14、电池负接口15和主保险正负接口16,主正接口11、快充接口13和主负接口12依次固定安装在BDU壳体1内壁的一侧,电池正接口14和电池负接口15依次固定安装在BDU壳体1内壁的另一侧,主保险正负接口16对称安装在BDU壳体1内壁底部,BDU壳体1上的接口结构使BDU结构安全可靠的连接外部电元件。
BDU上盖2外壁沿周向依次设有主正凹槽22、快充凹槽24、主负凹槽23、电池正接凹槽25和电池负接凹槽26,主正凹槽22、主负凹槽23、快充凹槽24、和电池负接凹槽26和电池正接凹槽25,且均为敞口槽,主正凹槽22与主正接口11相对应,主负凹槽23与主负接口12相对应,快充凹槽24与快充接口13相对应,电池正接凹槽25与电池正接口14相对应,电池负接凹槽26与电池负接口15相对应,BDU壳体1接口上的凹槽结构为BDU壳体1与外部电元件连接时提供更大的连接空间,使连接处更加规整。
内部电气件总成3包括主正继电器31、主负继电器32、快充继电器33、预充继电器34、预充电阻35、电流传感器36,主正继电器31与快充继电器33并联,且主正继电器31的一端与快充继电器33的一端均与外部电池正极串联,主正继电器31并联预充继电器34和预充电阻35,且预充继电器34与预充电阻35串联,主负继电器32与电流传感器36串联,电流传感器36一端与主负继电器32串联,另一端与外电池负极串联,电气件的连接与位置关系布置合理且节省空间,且结构简单。
预充电阻35通过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至BDU壳体1内壁底部,电流传感器36通过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至BDU壳体1内壁底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对预充电阻35和电流传感器36,起到了固定支撑的作用,使之稳固的安装在BDU壳体1内壁的底部。
主保险4为长条形结构,且主保险4两端分别设有连接端口,长条形结构槽21使主保险4易于安装在长条形结构槽21内,且主保险4两端的连接端口使主保险4可以稳固的连接BDU壳体1内的主保险正负接口16上。
主保险4两端连接端口分别与主保险正负接口16连接,且串联在外部电池上,起到保护电路和操作人员安全的作用。
一种用于防止操作人员触电的BDU结构的工作过程:
操作人员安装时,操作人员将电气件固定安装在BDU壳体1内,并且使电气件按设计相互连接,然后操作人员将BDU上盖2固定安装在BDU壳体1上,将主保险4放入长条形结构槽21内,固定连接,此时BDU结构通电;当BDU结构需要拆卸时,操作人员需先将主保险4拆卸下来,继而才能拆卸BDU上盖2,才能进行检修,拆解完主保险4后此时已经对电池进行断电,BDU处于不带电状态,即安全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防止操作人员触电的BDU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BDU壳体(1)、BDU上盖(2)、内部电气件总成(3)和主保险(4),内部电气件总成(3)固定安装在BDU壳体(1)内,BDU上盖(2)固定安装在BDU壳体(1)上,且BDU上盖(2)外壁设有长条形结构槽(21),主保险(4)安装在长条形结构槽(21)内,且主保险在BDU上盖(2)外壁与BDU壳体(1)内部电气件总成(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止操作人员触电的BDU结构,其特征在于:BDU壳体(1)上设有主正接口(11)、主负接口(12)、快充接口(13)、电池正接口(14)、电池负接口(15)和主保险正负接口(16),主正接口(11)、快充接口(13)和主负接口(12)依次固定安装在BDU壳体(1)内壁的一侧,电池正接口(14)和电池负接口(15)依次固定安装在BDU壳体(1)内壁的另一侧,主保险正负接口(16)对称安装在BDU壳体(1)内壁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止操作人员触电的BDU结构,其特征在于:BDU上盖(2)外壁沿周向依次设有主正凹槽(22)、快充凹槽(24)主负凹槽(23)、电池正接凹槽(25)和电池负接凹槽(26),主正凹槽(22)、主负凹槽(23)、快充凹槽(24)、电池负接凹槽(26)和电池正接凹槽(25),且均为敞口槽,主正凹槽(22)与主正接口(11)相对应,主负凹槽(23)与主负接口(12)相对应,快充凹槽(24)与快充接口(13)相对应,电池正接凹槽(25)与电池正接口(14)相对应,电池负接凹槽(26)与电池负接口(15)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止操作人员触电的BDU结构,其特征在于:内部电气件总成(3)包括主正继电器(31)、主负继电器(32)、快充继电器(33)、预充继电器(34)、预充电阻(35)、电流传感器(36),主正继电器(31)与快充继电器(33)并联,且主正继电器(31)的一端与快充继电器(33)的一端均与外部电池正极串联,主正继电器(31)并联所述预充继电器(34)和预充电阻(35),且预充继电器(34)与预充电阻(35)串联,主负继电器(32)与电流传感器(36)串联,电流传感器(36)一端与主负继电器(32)串联,另一端与外电池负极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止操作人员触电的BDU结构,其特征在于:预充电阻(35)通过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至BDU壳体(1)内壁底部,电流传感器(36)通过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至BDU壳体(1)内壁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止操作人员触电的BDU结构,其特征在于:主保险(4)为长条形结构,且主保险(4)两端分别设有连接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止操作人员触电的BDU结构,其特征在于:主保险(4)两端连接端口分别与主保险正负接口(16)连接,且串联在外部电池上。
CN202223005915.0U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用于防止操作人员触电的bdu结构 Active CN219124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5915.0U CN219124511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用于防止操作人员触电的bdu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5915.0U CN219124511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用于防止操作人员触电的bdu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24511U true CN219124511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35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05915.0U Active CN219124511U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用于防止操作人员触电的bdu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245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46022B (zh) 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
US11367908B2 (en) Battery modules, a battery pack, and a method for replacing the battery modules
CN210984802U (zh) 电池包结构及车辆
CN211789350U (zh) 电池包及车辆
CN215771395U (zh) 动力电池bdu结构及车辆
CN211844151U (zh) 一种集成化bdu总成及车辆
CN215911520U (zh) 动力电池模块
CN219124511U (zh) 一种用于防止操作人员触电的bdu结构
CN210970734U (zh) 一种一体化整车直流充电机
CN217134839U (zh) 连接器插头及用电装置
CN212257499U (zh) 可进行电芯替换的动力电池包与便携式换电电动车
CN211844309U (zh) 一种集成化动力电池总成及汽车
CN218919237U (zh) Bms主板与bdu的集成结构及电池包
CN221137591U (zh) 换电电池系统及车辆
CN220856861U (zh) 一种电池、电池系统和用电装置
CN219436080U (zh) 一种换电式电池包及车辆
CN221024037U (zh) 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可快速拆装的蓄电池
CN218472184U (zh) 一种无人设备电池系统和无人设备
CN220447660U (zh) 一种乘用车电池包bdu高压电气架构
CN220349499U (zh) 一种落地交直流充电桩
CN212162862U (zh) 电池包系统
CN217009455U (zh) 标准bdu模块结构
CN218958557U (zh) 带语音播报和物联网功能的高压储能控制盒
CN218385326U (zh) 一种锂电池
CN217522137U (zh) 电池箱体、电池包、电池模组及电动作业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