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23435U - 一种管式电池单体极柱保护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式电池单体极柱保护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23435U
CN219123435U CN202223310334.8U CN202223310334U CN219123435U CN 219123435 U CN219123435 U CN 219123435U CN 202223310334 U CN202223310334 U CN 202223310334U CN 219123435 U CN219123435 U CN 2191234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cing groove
screw rod
hole
groove
ann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103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伟中
徐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Real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Real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Real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Real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103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234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234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234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式电池单体极柱保护盖,包括保护盖本体,所述保护盖本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竖截面为阶梯形,所述第一放置槽横截面为圆形;所述保护盖本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内部与所述第一放置槽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处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位于所述第一放置槽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一螺杆同轴,且所述第二螺杆横截面直径是所述第一螺杆横截面直径的1.5‑2.0倍。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保护盖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极柱使用寿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管式电池单体极柱保护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保护盖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式电池单体极柱保护盖。
背景技术
管式蓄电池,就是电池极板是管式的极板,因活性物质在在管里面的,不容易脱落,所以寿命长,其活性物质与电解液接触面积少,所以其大电流性能不好,一般像牵引电池多为管式。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4505615U公开一种管式电池单体极柱保护盖,包括与极柱同轴的外罩部,外罩部上连接有扭转部,外罩部下连接有螺杆部,螺杆部与管式电池单体极柱的极柱孔螺纹配合;外罩部还连接有内罩部,将外罩部内部分隔为两个空间。
该专利中所描述的极柱保护盖为一个整体。操作人员在将保护盖旋钮在极柱上时,保护盖本体与极柱外周面及极柱外侧橡胶圈外周面一直发生摩擦,导致在旋钮保护盖时,极柱表面受到摩擦易损坏。长时间多次频繁使用保护盖时,使极柱表面损伤,降低极柱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式电池单体极柱保护盖,具有提高极柱使用寿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管式电池单体极柱保护盖,包括保护盖本体,所述保护盖本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竖截面为阶梯形,所述第一放置槽横截面为圆形;
所述保护盖本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内部与所述第一放置槽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处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位于所述第一放置槽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一螺杆同轴,且所述第二螺杆横截面直径是所述第一螺杆横截面直径的1.5-2.0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保护盖本体,保护盖本体上设置有第一螺杆及第二螺杆,第一螺杆与保护盖本体非一体设置,对极柱进行保护时,保护盖本体首先覆盖在极柱上,操作人员转动第一螺杆时,保护盖本体自身不会转动,使保护盖本体与极柱相对静止,避免在使用保护盖本体时,保护盖与极柱发生摩擦,提高极柱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放置槽内壁顶部开设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内部与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螺杆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放置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与极柱中的螺纹孔形状相适配,第二螺杆连接保护盖本体与极柱。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放置槽包括第一内周壁、第二内周壁、第一平面及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内周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内设置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部分位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环形板与所述环形槽滑动连接;
所述环形板中内孔位置与所述第二放置槽位置相对应,所述环形板中内孔形状与所述第二放置槽形状相适配;
所述环形板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导杆,两个所述导杆的另一端均延伸至所述保护盖本体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第一放置槽,第一放置槽中第一内周壁、部分第二内周壁、第一平面等均与极柱及极柱外橡胶圈相贴合,避免灰尘或液体与极柱内部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螺杆的顶部设置有旋钮,两个所述导杆均位于所述旋钮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钮运动时,旋钮带动两个导杆运动,两个导杆带动环形板运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杆的顶部设置有防滑垫;
所述环形板的下方设置有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防滑垫及橡胶层,避免旋钮与导杆、环形板与极柱顶部表面直接接触,提高各个部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护盖本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三放置槽,所述第三放置槽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三放置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旋钮的底部设置有环形圈,所述环形圈形状及位置与所述第三放置槽形状及位置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第三放置槽、环形圈及密封圈,随着旋钮的运动,环形圈进入到第三放置槽内部并与密封圈相接触,避免杂质、灰尘及液体通过旋钮与保护盖之间的间隙流入到保护盖本体内部,进一步提高保护盖的保护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有保护盖本体,保护盖本体上设置有第一螺杆及第二螺杆,第一螺杆与保护盖本体非一体设置,对极柱进行保护时,保护盖本体首先覆盖在极柱上,操作人员转动第一螺杆时,保护盖本体自身不会转动,使保护盖本体与极柱相对静止,避免在使用保护盖本体时,保护盖与极柱发生摩擦,提高极柱的使用寿命。
2.通过设置有第一放置槽,第一放置槽中第一内周壁、部分第二内周壁、第一平面等均与极柱及极柱外橡胶圈相贴合,避免灰尘或液体与极柱内部相贴合。
3.通过设置有第三放置槽、环形圈及密封圈,随着旋钮的运动,环形圈进入到第三放置槽内部并与密封圈相接触,避免杂质、灰尘及液体通过旋钮与保护盖之间的间隙流入到保护盖本体内部,进一步提高保护盖的保护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护盖本体;11、第一放置槽;2、第一螺纹通孔;21、第一螺杆;22、第二螺杆;3、第二放置槽;111、第一内周壁;112、第二内周壁;113、第一平面;114、第二平面;4、环形槽;41、环形板;5、导杆;6、旋钮;7、防滑垫;71、橡胶层;8、第三放置槽;81、密封圈;82、环形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管式电池单体极柱保护盖,包括保护盖本体1。保护盖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放置槽11。第一放置槽11竖截面为阶梯形,第一放置槽11横截面为圆形。
第一放置槽11包括第一内周壁111、第二内周壁112、第一平面113及第二平面114。当保护盖本体1覆盖对应极柱时。保护盖本体1底部与电池顶部相接触。第一平面113与对应极柱外周橡胶圈顶部紧密贴合。第一内周壁111与对应极柱外周橡胶圈外周面紧密贴合。第二内周壁112与对应极柱外周面相贴合。但是第二平面114与对应极柱顶部不接触。
保护盖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2,第一螺纹通孔2内部与第一放置槽11内部相连通。第一放置槽11内壁顶部开设有第二放置槽3,第二放置槽3内部与第一螺纹通孔2内部相连通。
第一螺纹通孔2处设置有第一螺杆21,第一螺杆21与第一螺纹通孔2螺纹连接。第一螺杆21位于第一放置槽1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杆22,第二螺杆22与第一螺杆21同轴。第二螺杆22部分位于第二放置槽3内。第二螺杆22横截面直径是第一螺杆21横截面直径的1.5-2.0倍。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螺杆22横截面直径是第一螺杆21横截面直径的1.5倍。
第二放置槽3与第二螺杆22不接触。
第一螺杆21的顶部设置有旋钮6,且旋钮6位于保护盖本体1的外侧。
保护盖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第三放置槽8,第三放置槽8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三放置槽8内设置有密封圈81,旋钮6的底部设置有环形圈82,环形圈82形状及位置与第三放置槽8形状及位置相对应。
第二内周壁112上开设有环形槽4,第一放置槽11内设置有环形板41,环形板41部分位于环形槽4内,环形板41与环形槽4滑动连接。环形板41的下方设置有橡胶层71。环形板41中内孔位置与第二放置槽3位置相对应,环形板41中内孔形状与第二放置槽3形状相适配。环形板41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导杆5,两个导杆5的另一端均延伸至保护盖本体1的外侧。
两个导杆5均位于旋钮6的下方,导杆5的顶部设置有防滑垫7。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操作人员将保护盖本体1放置在对应极柱上,使极柱外侧的橡胶圈与第一平面113、第一内周壁111及部分第二内周壁112相接触。
此时操作人员一只手稳住保护盖本体1。操作人员另一只手转动旋钮6,旋钮6带动第一螺杆21转动,第一螺杆21带动第二螺杆22转动。因为操作人员首先按住保护盖本体1,第一螺杆21转动时,第一螺杆21沿着起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第一螺杆21带动第二螺杆22运动,第二螺杆22穿过环形板41中内孔。
随着第二螺杆22继续运动,第二螺杆22部分位于极柱中的螺纹孔处。操作人员继续转动旋钮6,旋钮6转动带动第二螺杆22转动,第二螺杆22在极柱内螺纹孔运动。
另外,第一螺杆21运动时带动旋钮6运动,当旋钮6碰触到两个导杆5时,两个导杆5向下运动,两个导杆5带动环形板41向下运动。
最终使橡胶层71与极柱顶部接触。此时,旋钮6上的环形圈82位于第三放置槽8内部。环形圈82与密封圈81紧密贴合。另外,旋钮6与保护盖本体1顶部相接触。
最后,保护盖本体1与极柱形成一体。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管式电池单体极柱保护盖,包括保护盖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放置槽(11),所述第一放置槽(11)竖截面为阶梯形,所述第一放置槽(11)横截面为圆形;
所述保护盖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2),所述第一螺纹通孔(2)内部与所述第一放置槽(11)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螺纹通孔(2)处设置有第一螺杆(21),所述第一螺杆(21)与所述第一螺纹通孔(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21)位于所述第一放置槽(1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杆(22),所述第二螺杆(22)与所述第一螺杆(21)同轴,且所述第二螺杆(22)横截面直径是所述第一螺杆(21)横截面直径的1.5-2.0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电池单体极柱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槽(11)内壁顶部开设有第二放置槽(3),所述第二放置槽(3)内部与所述第一螺纹通孔(2)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螺杆(22)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放置槽(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式电池单体极柱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槽(11)包括第一内周壁(111)、第二内周壁(112)、第一平面(113)及第二平面(114),所述第二内周壁(112)上开设有环形槽(4),所述第一放置槽(11)内设置有环形板(41),所述环形板(41)部分位于所述环形槽(4)内,所述环形板(41)与所述环形槽(4)滑动连接;
所述环形板(41)中内孔位置与所述第二放置槽(3)位置相对应,所述环形板(41)中内孔形状与所述第二放置槽(3)形状相适配;
所述环形板(41)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导杆(5),两个所述导杆(5)的另一端均延伸至所述保护盖本体(1)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式电池单体极柱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21)的顶部设置有旋钮(6),两个所述导杆(5)均位于所述旋钮(6)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式电池单体极柱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5)的顶部设置有防滑垫(7);
所述环形板(41)的下方设置有橡胶层(7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式电池单体极柱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第三放置槽(8),所述第三放置槽(8)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三放置槽(8)内设置有密封圈(81),所述旋钮(6)的底部设置有环形圈(82),所述环形圈(82)形状及位置与所述第三放置槽(8)形状及位置相对应。
CN202223310334.8U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管式电池单体极柱保护盖 Active CN2191234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0334.8U CN219123435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管式电池单体极柱保护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0334.8U CN219123435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管式电池单体极柱保护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23435U true CN219123435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21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10334.8U Active CN219123435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管式电池单体极柱保护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234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33990A (zh) * 2023-10-25 2023-11-2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盖及挤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33990A (zh) * 2023-10-25 2023-11-2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盖及挤压装置
CN117133990B (zh) * 2023-10-25 2024-03-1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盖及挤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123435U (zh) 一种管式电池单体极柱保护盖
CN210000116U (zh) 一种防尘汽车油箱盖
CN202843503U (zh) 吸盘装置及其擦玻璃装置
CN213235728U (zh) 一种能形成弹性密封结构的螺钉
CN212903751U (zh) 一种阀门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10599778U (zh) 一种连接效果好的八角凹面螺栓
CN212080559U (zh) 一种机电设备减震装置
CN210377397U (zh) 一种带空腔的主动式电容笔的笔尖保护套及电容笔
CN218625014U (zh) 一种新型墙面真空固定器
CN203297402U (zh) 万向节及其轴头防尘密封件
CN214874808U (zh) 轨道交通用的车底灯
CN214378676U (zh) 一种磷酸铁锂电池组装结构
CN211878156U (zh) 雷击计数器校验仪
CN206806378U (zh) 一种汽车碱性电池密封圈
CN213269413U (zh) 安全性高的地轴
CN218525643U (zh) 一种铝空电池的中性电解液收集装置
CN218535632U (zh) 一种适用于高真空腔体外部驱动内部动作的密封机构
CN216382230U (zh) 组合式稳压密封轴承
CN218918547U (zh) 一种模块芯体用高防护外壳
CN214729095U (zh) 一种轻型车转向拉杆
CN218894958U (zh) 一种防尘o型橡胶密封圈
CN216010418U (zh) 一种氯气缓冲罐
CN219828528U (zh) 一种防泄漏的液氨储罐
CN215234312U (zh) 危险试剂安全移液装置
CN210397459U (zh) 轴承密封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