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18010U - 一种异构环境平板式动态称重系统路面硬化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构环境平板式动态称重系统路面硬化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18010U
CN219118010U CN202320097590.9U CN202320097590U CN219118010U CN 219118010 U CN219118010 U CN 219118010U CN 202320097590 U CN202320097590 U CN 202320097590U CN 219118010 U CN219118010 U CN 219118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t plate
dynamic weighing
hardening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975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别牧
唐练
张巡
向丽娜
王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anzhu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anzhu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anzhu College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anzhu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32009759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18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18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18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异构环境平板式动态称重系统路面硬化结构,包括:行车道,所述行车道长度方向中部具有硬化段,所述硬化段长度方向中部具有动态称重承载器区域,所述动态称重承载器区域中部具有用于安装平板传感器的平板安装部,所述平板安装部外侧具有用于安装车辆进出感应线圈的线圈安装部,所述平板安装部外侧具有导线防护钢管,所述导线防护钢管沿行车道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导线防护钢管两端连通有手孔井,其中一个所述手孔井与控制柜基础连通,解决现有技术中受重车碾压,路面容易损伤,导致动态称重准确度、系统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往往达不到检定要求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异构环境平板式动态称重系统路面硬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交通计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构环境平板式动态称重系统路面硬化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已检定通过的高速动态称重系统准确度虽然达到了国家标准GB/T 21296《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5级要求,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未充分研究异构环境路面硬化施工方法、路面安装条件、传感器铺设方式等,高速动态称重准确度、系统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往往达不到检定要求,极大影响非现场执法治超常态化工作有效开展和推进,增加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构环境平板式动态称重系统路面硬化结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受重车碾压,路面容易损伤,导致动态称重准确度、系统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往往达不到检定要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异构环境平板式动态称重系统路面硬化结构,包括:行车道,所述行车道长度方向中部具有硬化段,所述硬化段长度方向中部具有动态称重承载器区域,所述动态称重承载器区域中部具有用于安装平板传感器的平板安装部,所述平板安装部外侧具有用于安装车辆进出感应线圈的线圈安装部,所述平板安装部外侧具有导线防护钢管,所述导线防护钢管沿行车道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导线防护钢管两端连通有手孔井,其中一个所述手孔井与控制柜基础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异构环境平板式动态称重系统路面硬化结构,所述硬化段(2)的面积为SA为:
Figure SMS_1
i表示现场实际第1车道、第2车道、第3车道……以此类推,且路肩也包含在内;
LR为硬化段的长度;WR为硬化段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异构环境平板式动态称重系统路面硬化结构,所述平板安装部为双排铺满布局,两排所述平板安装部的前后两排中心线间距PC_S为:
PC_S=PW+D;
PW为:平板安装部的宽度;D取值范围2000mm~2200mm,辅助识别联轴轴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异构环境平板式动态称重系统路面硬化结构,所述平板安装部长度方向中线与最近的线圈安装部边线的距离为PX_S,取值范围1400mm~1600mm。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异构环境平板式动态称重系统路面硬化结构,所述线圈安装部的宽度XW取值为1100mm,长度XL为:行车道的宽度-1200mm。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异构环境平板式动态称重系统路面硬化结构,所述硬化段从下至上由路基、垫层、钢筋网和混凝土面层组成,所述平板安装部的深度Hp小于混凝土面层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一种异构环境平板式动态称重系统路面硬化结构进行承载区硬化和引道平整化,配制了成套施工工艺和方法,有效提高动态称重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度和系统稳定性,满足异构环境自适应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硬化段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硬化段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板传感器安装段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筋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一种异构环境平板式动态称重系统路面硬化结构,包括:行车道1,所述行车道1长度方向中部具有硬化段2,所述硬化段2长度方向中部具有动态称重承载器区域21,所述动态称重承载器区域21中部具有用于安装平板传感器的平板安装部22,所述平板安装部(22)外侧具有用于安装车辆进出感应线圈的线圈安装部(23),所述平板安装部22外侧具有导线防护钢管3,所述导线防护钢管3沿行车道1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导线防护钢管3两端连通有手孔井4,其中一个所述手孔井4与控制柜基础5连通。其中动态称重承载器区域21长度PA_L通常取6~8m,前后引道长度均为(LR-PA_L)/2,满足GB/T 21296和JJG 907平直度和几何结构要求,
所述硬化段2的面积为SA为:
Figure SMS_2
i表示现场实际第1车道、第2车道、第3车道……以此类推,且路肩也包含在内;LR为硬化段2的长度;WR为硬化段2的宽度,其通常为二级公路实际车道宽度,如3.75m、3.2m、4m等。
所述平板安装部22为双排铺满布局,有效规避货运车辆异常行驶。每排平板切割槽宽PW,实际取值通常为:平板传感器实际宽度+(35~40)mm,如PW取值712mm,两排所述平板安装部22的前后两排中心线间距PC_S为:
PC_S=PW+D;
PW为:平板安装部22的宽度;D取值范围2000mm~2200mm。
所述平板安装部22长度方向中线与最近的线圈安装部23边线的距离为PX_S,取值范围1400mm~1600mm。
所述线圈安装部23的宽度XW取值为1100mm,长度XL为:行车道1的宽度-1200mm。
所述硬化段2从下至上由路基204、垫层203、钢筋网202和混凝土面层201组成,所述平板安装部22的深度Hp小于混凝土面层201的厚度。
根据实际路面计算结构强度和不破坏原有水稳层结构为原则,混凝土面层201厚度Hm在21cm~35cm之前取值,并且砼标号至少为C30,通常配制为C40加强强度。
垫层203厚度Hd根据实际路面计算结构强度在15cm~20cm之间取值,垫层201采用混凝土结构,并且砼标号至少为C30,通常配制为C40加强强度。
垫层与面层之间铺设双层的钢筋网204,钢筋直径8mm~16mm,纵筋间距15cm~25cm,横筋间距18cm~35cm,如纵筋和横筋规格均为Φ16,@200。为了保证平板传感器感应强度,平板安装部22下方位置钢筋铺设单层,平板安装部22切割槽厚度Hp。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一种异构环境平板式动态称重系统路面硬化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置至少300m的交通管制和标志,根据设计参数进行行车道1开挖路面基础;
S2、根据硬化段2的设计宽度放样,确定立模位置,测量高程,确定模板上口线高度与路面设计纵向、横向高程符合要求,纵坡、横坡符合设计要求,控制在1%以内,纵向线形直顺;
S3、进行模板安装,然后进行加固模板,确保施工过程模板不变形、不移位;
S4、垫层203浇筑前洒水浇湿路基204,对模板进行刷脱模剂或贴保护薄膜;
S5、垫层203的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运到后,应自一端向另一端水平分层浇筑,层层振捣密实;
S6、按设计要求布置和绑扎钢筋网202,并预埋导线防护钢管3,安装纵横向胀纵钢筋,水平传力筋及套管,并安装钢筋保护垫块;
S7、混凝土面层201的浇筑,浇筑砼由搅拌运输车运至现场,利用天泵车或滑槽将砼送至模板内,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步实施浇筑,砼比模板高0.8-1.2cm由人工初步找平,利用插入式振捣器根据振捣器功率确定振捣间距,在振捣过程中匀速拖动,确保内部气泡全部排出;再用振动梁利用模板顶高程二次振动找平,对多余砼进行清除或添补,确保表面平整;
S8、在步骤s7的砼初凝前,利用磨光机初磨收光压浆,根据初凝程度,二次收光精平压磨,表面打磨完成,履盖养生膜,冬季施工增加保温措施,夏季施工增加防雨设备;
垫层203开切胀缝每6m一个,保证水泥混凝土板在温度升高时能自由伸展。
S9、在砼浇筑完成后,根据气温条件,适时按设计要求切割伸缩缝,并灌注胀缝膏,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50%以上时,根据设计要求刻制施工防滑纹;
S10、待砼达到设计要求的度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平板安装部22和线圈安装部23的切割;
S11、进行平板传感器和车辆进出感应线圈安装。
所述平板传感器和车辆进出感应线圈安装包括以下步骤:
A1、将平板安装部22和线圈安装部23槽内光滑的槽壁打粗糙,30㎜~50㎜间距一个坑点,每个坑点Ф10㎜~15㎜;对其底面进行凿平;以利于填充材料与槽壁能够很好的粘接,凿平平板传感器槽和线槽的底平面,但不能太光滑,应有自然的粗糙面。清扫传感器槽与电缆槽内的混凝土杂块;对附着松动的混凝土要清除干净,以防止平板传感器或电缆粘接不牢固。
A2、用干净的清水吹洗平板安装部22和线圈安装部23的坑槽,同时用钢丝刷刷洗槽底及槽周边的泥浆;用强力吹风机吹干槽内外及周边的水迹或用喷灯烘干水迹;在用喷灯烘干槽内外时,注意不要长时间烘烤一个地方,以免温度过高使烘烤点爆裂。
A3、平板传感器的试放,将平板传感器平放在地面上,所放地面的平整度误差小于0.5㎜,用专用直尺测量平板传感器上下表面的平整度,平整度小于2㎜时才可使用,然后将平板传感器放入平板安装部22内检查传感器上表面与硬化段2路面的平整度,当平板传感器上平面完全与路面平齐后,将平板传感器移出;
A4、对平板安装部22及平板传感器进行精洗,用棉纱或碎布蘸工业丙酮清洗平板传感器底面、螺母及四个侧面的油迹及污物,清洗平板传感器电缆线上的灰尘及油迹;用棉纱布蘸工业丙酮清洗平板安装部22的槽壁及底面,用吹风机吹干净槽内的杂物;
A5、对平板传感器进行接地线操作以及电阻测量,合格后进行下一步骤;
用2.5mm2的双色多芯地线(国标),长度同平板传感器电缆线,一端焊接上平板传感器输出端配好的
Figure SMS_3
的接线耳后,再固定在原平板传感器电缆端的保护耳上。另一端顺平板传感器电缆线齐。每块平板传感器都分别连接地线后并在电缆线的末端贴上与传感器相同的编号,一般平板传感器编号可以在传感器的长向侧面的两端可以找到,以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且用钢字码打印。
测量电阻
在平板传感器输出端,电缆线芯线同色(两白两兰)并接后作为输出电阻测量端,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传感器的输出电阻、线阻(注意万用表本身内阻的大小),并做记录(包括传感器对应编号、线长等信息);
测量绝缘电阻
用250V摇表或绝缘表(250V档)测量传感器绝缘电阻值,测量时传感器电缆线的芯线(四芯并接)对屏蔽钢丝或传感器接地线,并做好测试记录。
要求每块传感器的绝缘电阻值都必须是+∞MΩ,否则不能进行后续的安装。
仔细检查传感器电缆线和接头胶皮有无破损,如有破损应及时用703胶和电工胶布进行密闭修补处理
A6、进行粘胶的配制,采用环氧树脂混合填充料;其重量比例为:环氧树脂:聚酰胺脂:Ф2瓜米石:1:1:4(3~6);
特殊情况下,也用环氧橡胶、改性环氧沥青等作为粘接材料,其各种粘接料配比如下:
环氧橡胶A:B:C:Ф2瓜米石=1:1:0.2:4(3~6)
改性环氧沥青A:B:Ф2瓜米石=1:0.17:4(3~6)
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粘胶,按照以上比例进行配比。配胶前选择干净的、大小合适的铁桶做搅拌用(一般使用原来装粘胶的空桶)按照比例分别称量后按先后顺序倒入粘胶,用搅棒或专用的搅拌工具将桶内的粘胶搅拌均匀(根据粘胶的多少和环境温度决定搅拌时间的长短;常温下,配4公斤的环氧树脂、环氧橡胶和改性沥青时,需均匀搅拌约15分钟左右后才能使用。
在非常温下(+10℃以下)配制环氧树脂和聚酰胺脂时,应增加环境温度条件,如对瓜米石高温加热,对装环氧树脂和聚酰胺脂的桶进行外部加温,使其软化易流出、易搅拌,使两种胶便于能够完全融合发生化学反应后固化。但该胶在高温下不益太久且温度不宜太高,以免树脂变性后快速固化,在夏天应避免太阳直射
A7、再将用吹风机将平板安装部22槽和线槽内的灰尘、杂物等吹干净;再次用棉纱或碎布粘工业丙酮清洗平板传感器的粘接面、平板安装部22槽和线槽与胶的粘接面;
A8、将步骤A6中配制好的粘胶填充材料倒入平板安装部22内,填充粘胶应水平布满传感器槽的四分之三;使粘胶在平板安装部22槽壁和槽底来回反复搓动;
A9、平整放入平板传感器,在平板传感器板上均匀加上适当的重量后,用撬动装置在平板传感器板的两端,用力地来回移动平板传感器,挤出平板传感器板下多余的粘胶,直至平板传感器上表面与硬化段2路面水平,使之达到未灌填充黏胶之前步骤A3中试放平板传感器与硬化段2路面的平整度要求,然后清除周边多余的粘胶;
如配料不足,另外配制补上,填实缝隙,清除粘胶上的气泡。特别注意要将传感器上用于提放的螺孔填充,防止积水锈蚀传感器板。
A10、将平板传感器的电缆线和传感器地线通过预留导线防护钢管3引至手孔井4内;将车辆进出感应线圈平铺在线圈安装部23的槽内,用填充粘胶灌封线圈安装部23,将填充粘胶挤压到槽底,填充粘胶应高出路表面2~5毫米,清除填充粘胶表面上的气泡;
A1、填充粘胶凝固后,对其进行适当修补、打磨,固化后的填充粘胶与路面的高度小于±2毫米;
A12、对平板传感器进行防锈处理和检查,满足要求后完成安装。
用耐磨地面漆或专用防锈漆,按照规定比例配制后,加入适量的与传感器路面颜色接近的色素,涂刷在传感器表面上及打磨后平整的填充材料上。
注意:
(1)刷漆前应先将传感表面及涂刷路面用工业丙酮清洗干净。
(2)刷漆前应先画范围框线,只能把漆刷在框线内。
(3)待漆干后再重新涂刷,连续刷三次。
后续处理
(1)待路面涂刷的漆完全固化后,撤走相关标志、标牌;清洁施工段范围内的路面,开放路面交通。
(2)填写相关记录表格。
检查
(1)传感器面上是否有锈蚀,周边灌封是否充实;
(2)传感器信号线,地线有无破损,线缆是否齐整圈放、是否受到保护;
(3)用2米专用钢直尺测量传感器与路面的平整度,当平整度大于3㎜时,需作返工或修补处理。
(4)测量电阻
在传感器输出端,电缆线芯线同色(两白两兰)并接后作为输出电阻测量端,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传感器的输出电阻、线阻、传感器地线与信号线屏蔽线之间的电阻(注意万用表本身内阻的大小),并做记录(包括传感器对应编号、线长等信息);
1.6米传感器输出电阻在55.5Ω~59.5Ω属于正常;
1.84米传感器输出电阻在45.5Ω~49.5Ω属于正常;
传感器地线与传感器信号线之间的电阻以直接导通为正常;(信号线的屏蔽层)
同色芯线之间的电阻应该在允许地范围内(0.027Ω/米)。
(5)测量绝缘
用250V摇表或绝缘表(250V档)测量传感器绝缘电阻值,测量时传感器电缆线的芯线(四芯并接)对屏蔽钢丝或传感器接地线,并做好测试记录。
要求每块传感器的绝缘电阻值都必须是+∞MΩ。
(6)根据具体工程格式要求,如实记录相关检查结果,并做好检查数据资料的存档
所述步骤S5中插入式振动时,移动间距不大于30cm,且插入下层砼内5-10cm,使上下层砼密切接合,振动棒按快插慢提的要求操作,混凝土密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混凝土表面不应有泌水现象产生,砼收浆前后表面要多次抹压,以防止裂纹。
所述步骤S6中钢筋网2双层交叉,底层用小碎石块垫高2cm~3cm,按照每6m胀缝铺设,两端胀缝处设置如规格Φ32,@500传力钢筋连接,在传力杆2/3处涂防锈涂料,一端套长15cm绝缘塑料管,如4m长胀缝需设置10根传力钢筋;后续垫层开切胀缝每6m一个,面层每5m一个,胀缝面积不能超过5m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异构环境平板式动态称重系统路面硬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车道(1),所述行车道(1)长度方向中部具有硬化段(2),所述硬化段(2)长度方向中部具有动态称重承载器区域(21),所述动态称重承载器区域(21)中部具有用于安装平板传感器的平板安装部(22),所述平板安装部(22)外侧具有用于安装车辆进出感应线圈的线圈安装部(23),所述平板安装部(22)外侧具有导线防护钢管(3),所述导线防护钢管(3)沿行车道(1)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导线防护钢管(3)两端连通有手孔井(4),其中一个所述手孔井(4)与控制柜基础(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构环境平板式动态称重系统路面硬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段(2)的面积为SA为:
Figure QLYQS_1
i表示现场实际第1车道、第2车道、第3车道以此类推,且路肩也包含在内;LR为硬化段(2)的长度;WR为硬化段(2)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构环境平板式动态称重系统路面硬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安装部(22)为双排铺满布局,两排所述平板安装部(22)的前后两排中心线间距PC_S为:
PC_S=PW+D;
PW为:平板安装部(22)的宽度;D取值范围2000mm~2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异构环境平板式动态称重系统路面硬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安装部(22)长度方向中线与最近的线圈安装部(23)边线的距离为PX_S,取值范围1400mm~160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异构环境平板式动态称重系统路面硬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安装部(23)的宽度XW取值为1100mm,长度XL为:行车道(1)的宽度-120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异构环境平板式动态称重系统路面硬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段(2)从下至上由路基(204)、垫层(203)、钢筋网(202)和混凝土面层(201)组成,所述平板安装部(22)的深度Hp小于混凝土面层(201)的厚度。
CN202320097590.9U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异构环境平板式动态称重系统路面硬化结构 Active CN219118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7590.9U CN219118010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异构环境平板式动态称重系统路面硬化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7590.9U CN219118010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异构环境平板式动态称重系统路面硬化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18010U true CN219118010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25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97590.9U Active CN219118010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异构环境平板式动态称重系统路面硬化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18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42017A (zh) 一种装配式道路施工方法
CN102966037A (zh) 桥梁伸缩缝安装施工工艺
CN102519748A (zh) 梁式钢桥沥青铺装层实桥加载及长期监测试验方法
CN219118010U (zh) 一种异构环境平板式动态称重系统路面硬化结构
CN115559168A (zh) 一种机场道面局部破损区域快速抢修方法
CN116084317A (zh) 一种异构环境平板式动态称重系统路面硬化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7062652U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装配式轨道铺设装置
CN110468729B (zh) 一种框架桥施工方法
CN108797230B (zh) 一种有轨电车59r2槽型轨6股梳子型道岔施工方法
CN106192699B (zh) 一种同相异相路面成槽方法及装置
CN114674404A (zh) 动态称重智能检测系统施工方法
CN205711980U (zh) 一种急流槽现浇施工装置
CN203489874U (zh) 一种路基沉降自动监测系统
CN111979865A (zh) 一种复合式沥青路面施工方法
CN210712595U (zh) 横穿公路水泥构件
CN113265925A (zh) 一种滩涂地带上的施工便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468653B (zh) 一种石墨烯超薄导电磨耗层施工方法
CN207582467U (zh) 一种坝体料斜坡摊铺装置
CN113152311B (zh) 一种钢桥面铺装维修方法及维修后性能评价方法
CN109596094A (zh) 一种控制点与水准点的布设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1772951U (zh) 一种道路桥梁裂缝修复固定结构
CN210066436U (zh) 一种用于沥青路面施工用牵引式压路机
CN213447932U (zh) 一种路桥修复用薄层砂浆填充料
CN117211112A (zh) 一种树脂轨枕道岔道床的轨道施工方法
CN221142520U (zh) 一种盖板辅道涵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