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15679U - 一种具有船底多方防护结构的安全型船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船底多方防护结构的安全型船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15679U
CN219115679U CN202320307204.4U CN202320307204U CN219115679U CN 219115679 U CN219115679 U CN 219115679U CN 202320307204 U CN202320307204 U CN 202320307204U CN 219115679 U CN219115679 U CN 219115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hip
plate
spr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0720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井立柱
郜立军
纪三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uayang Shipp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uayang Shipp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uayang Shipp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uayang Shipp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0720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15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15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156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船底多方防护结构的安全型船舶,包括船舶本体,所述船舶本体上设有防护机构,所述船舶本体上设有缓冲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与船舶本体左右两侧均固定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两个支撑板,左侧两个所述支撑板和右侧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均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固定有两个固定块。该具有船底多方防护结构的安全型船舶,设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通过在受到撞击时,可通过防护板进行防护,撞击力带动防护板进行移动,使铰接杆带动固定块进行移动,对第一弹簧进行压缩,配合第一弹簧的张力,可便于对撞击力进行缓冲,进而可便于对船底进行防护,相比于传统的船舶,可便于进行防护。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船底多方防护结构的安全型船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船底多方防护结构的安全型船舶。
背景技术
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船艇。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1032952U)一种防沉没船舶,包括船体和等距布设在船体两侧舷部的若干浮体装置,其中,所述浮体装置包括气囊盖、气囊、伸缩导杆;所述船体两侧舷部设有延伸至船舱内部的伸缩杆套筒;所述气囊盖下沿铰接在所述船体两侧舷部外壁上,气囊盖上沿卡装在所述船体两侧舷部外壁上;所述气囊收纳在所述气囊盖内;所述伸缩导杆套设在所述伸缩杆套筒内,伸缩导杆的端部固定在气囊外侧端;本防沉没船舶,能够快速反应充气,并进行气体缓冲,有效防止船体沉没或减缓沉没速度,通过气囊结构设计配合伸缩导杆辅助,展开位置准确、托举稳定平衡,在保证浮体结构稳定性与牢固性的基础上,尽量减少舱内空间的占用,在增加浮体外设的前提下,尽量减小随之带来的阻力增溢。
上述防沉没船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不便对船底进行防护,在行驶时,可能发生触礁的情况,导致船舶因碰撞而造成损坏,进而影响使用效果,故而提出一种具有船底多方防护结构的安全型船舶,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船底多方防护结构的安全型船舶,具备便于进行防护等优点,解决了船舶不便进行防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船底多方防护结构的安全型船舶,包括船舶本体,所述船舶本体上设有防护机构,所述船舶本体上设有缓冲机构;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与船舶本体左右两侧均固定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两个支撑板,左侧两个所述支撑板和右侧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均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固定有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固定有滑块,所述固定块与支撑板之间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固定块远离固定板的一侧铰接有铰接杆,左侧所述铰接杆和右侧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有防护板,两个所述防护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另一端与船舶本体侧面固定的伸缩杆。
进一步,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与船舶本体下表面固定的两个套筒,所述套筒内腔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下表面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固定有贯穿套筒下表面的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下表面固定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下表面固定有气囊。
进一步,所述固定杆位于第一弹簧的内部,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孔,且圆孔与固定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滑块呈T形,两个所述固定板相背的一侧均开设有T形滑槽,且T形滑槽与滑块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套筒的下表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与连接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气囊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气囊呈等间距排列,所述缓冲板呈V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具有船底多方防护结构的安全型船舶,设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通过在受到撞击时,可通过防护板进行防护,撞击力带动防护板进行移动,使铰接杆带动固定块进行移动,对第一弹簧进行压缩,配合第一弹簧的张力,可便于对撞击力进行缓冲,进而可便于对船底进行防护,相比于传统的船舶,可便于进行防护。
2、该具有船底多方防护结构的安全型船舶,设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通过受到撞击时,气囊可进行缓冲,缓冲板受到冲击力移动,可带动连接杆进行移动,进而使连接块对第二弹簧进行压缩,配合第二弹簧的张力,可便于对冲击力进行缓冲,相比于传统的船舶,可便于对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缓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船舶本体;2、防护机构;201、固定板;202、支撑板;203、固定杆;204、固定块;205、滑块;206、第一弹簧;207、铰接杆;208、防护板;209、伸缩杆;3、缓冲机构;301、套筒;302、第二弹簧;303、连接块;304、连接杆;305、缓冲板;306、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具有船底多方防护结构的安全型船舶,包括船舶本体1,船舶本体1上设有防护机构2,船舶本体1上设有缓冲机构3,通过防护机构2和缓冲机构3进行配合,可便于对船舶本体1进行多方位的防护。
请参阅图1-2,为了便于进行防护,本实施例中的防护机构2包括与船舶本体1左右两侧均固定的固定板201,两个固定板201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两个支撑板202,支撑板202可起到支撑作用,左侧两个支撑板202和右侧两个支撑板202之间均固定有固定杆203,固定杆203的外表面固定有两个固定块204,固定块204靠近固定板201的一侧固定有滑块205,固定块204移动可带动滑块205进行移动,滑块205可对固定块204进行限位,滑块205呈T形,固定块204与支撑板202之间固定有第一弹簧206,固定块204可对第一弹簧206进行压缩,第一弹簧206可带动进行复位,固定杆203位于第一弹簧206的内部,固定块204远离固定板201的一侧铰接有铰接杆207,铰接杆207可带动固定块204进行移动,左侧铰接杆207和右侧铰接杆207的另一端铰接有防护板208,防护板208可带动铰接杆207进行移动,两个防护板208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另一端与船舶本体1侧面固定的伸缩杆209,伸缩杆209可使防护板208移动的更加稳定。
其中,固定块204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孔,且圆孔与固定杆20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固定杆203与圆孔进行配合,可便于固定块204进行移动。
同时,两个固定板201相背的一侧均开设有T形滑槽,且T形滑槽与滑块20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滑块205与T形滑槽进行配合,可便于对固定块204进行限位,避免固定块204晃动,使固定块204移动的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中的,通过在受到撞击时,可通过防护板208防护,配合第一弹簧206的张力,可对撞击力进行缓冲。
请参阅图1和图3,为了对撞击力进行缓冲,本实施例中的缓冲机构3包括与船舶本体1下表面固定的两个套筒301,套筒301内腔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二弹簧302,第二弹簧302可带动进行复位,第二弹簧302的下表面固定有连接块303,连接块303可对第二弹簧302进行压缩,连接块303的下表面固定有贯穿套筒301下表面的连接杆304,连接杆304可带动连接块303进行移动,两个连接杆304的下表面固定有缓冲板305,缓冲板305可对冲击力进行缓冲,还可带动带动连接杆304进行移动,缓冲板305呈V形,缓冲板305的下表面固定有气囊306,气囊306可对冲击力进行缓冲。
此外,套筒301的下表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与连接杆30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连接杆304与通孔进行配合,可便于连接杆304进行移动,气囊306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气囊306呈等间距排列,可使气囊306对受到的撞击力进行缓冲。
本实施例中的,通过受到撞击时,气囊306可进行缓冲,缓冲板305配合第二弹簧302的张力,可进行二次缓冲。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1)通过在受到撞击时,可通过防护板208进行防护,撞击力带动防护板208进行移动,可使防护板208带动铰接杆207进行移动,铰接杆207移动可带动固定块204进行移动,滑块205与T形滑槽进行配合,可便于对固定块204进行限位,避免固定块204晃动,使固定块204移动的更加稳定,固定块204移动可对第一弹簧206进行压缩,配合第一弹簧206的张力,可便于对撞击力进行缓冲,进而可对船舶本体1的船底进行防护。
(2)通过受到撞击时,气囊306可进行首次缓冲,再缓冲板305受到冲击力时,会使缓冲板305产生移动,缓冲板305移动可带动连接杆304进行移动,连接杆304移动可带动连接块303进行移动,连接块303移动可对第二弹簧302进行压缩,配合第二弹簧302的张力,可便于对冲击力进行二次缓冲,进而可便于进行防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具有船底多方防护结构的安全型船舶,包括船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本体(1)上设有防护机构(2),所述船舶本体(1)上设有缓冲机构(3);
所述防护机构(2)包括与船舶本体(1)左右两侧均固定的固定板(201),两个所述固定板(201)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两个支撑板(202),左侧两个所述支撑板(202)和右侧两个所述支撑板(202)之间均固定有固定杆(203),所述固定杆(203)的外表面固定有两个固定块(204),所述固定块(204)靠近固定板(201)的一侧固定有滑块(205),所述固定块(204)与支撑板(202)之间固定有第一弹簧(206),所述固定块(204)远离固定板(201)的一侧铰接有铰接杆(207),左侧所述铰接杆(207)和右侧所述铰接杆(207)的另一端铰接有防护板(208),两个所述防护板(208)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另一端与船舶本体(1)侧面固定的伸缩杆(2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船底多方防护结构的安全型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3)包括与船舶本体(1)下表面固定的两个套筒(301),所述套筒(301)内腔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二弹簧(302),所述第二弹簧(302)的下表面固定有连接块(303),所述连接块(303)的下表面固定有贯穿套筒(301)下表面的连接杆(304),两个所述连接杆(304)的下表面固定有缓冲板(305),所述缓冲板(305)的下表面固定有气囊(3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船底多方防护结构的安全型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03)位于第一弹簧(206)的内部,所述固定块(204)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孔,且圆孔与固定杆(20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船底多方防护结构的安全型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05)呈T形,两个所述固定板(201)相背的一侧均开设有T形滑槽,且T形滑槽与滑块(20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船底多方防护结构的安全型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01)的下表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与连接杆(30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船底多方防护结构的安全型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306)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气囊(306)呈等间距排列,所述缓冲板(305)呈V形。
CN202320307204.4U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具有船底多方防护结构的安全型船舶 Active CN219115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7204.4U CN219115679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具有船底多方防护结构的安全型船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7204.4U CN219115679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具有船底多方防护结构的安全型船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15679U true CN219115679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23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07204.4U Active CN219115679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具有船底多方防护结构的安全型船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156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46467A (zh) * 2023-11-06 2023-12-19 合肥优世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船用防护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46467A (zh) * 2023-11-06 2023-12-19 合肥优世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船用防护组件
CN117246467B (zh) * 2023-11-06 2024-05-14 合肥大学 一种无人船用防护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115679U (zh) 一种具有船底多方防护结构的安全型船舶
US5915328A (en) Boat hull
CN215801418U (zh) 一种可调节式船舶防撞设施
CN109319053B (zh) 一种艇架承载移动升降式小艇收放装置
CN215098151U (zh) 加装大型防撞气囊的海洋交通工具
CN211076267U (zh) 一种航标用防护装置
CN113005998A (zh) 一种辅助船舶停靠装置
US8714098B2 (en) Shock absorbing docking spacer with fluid compression buffering
CN210000524U (zh) 一种橡胶护舷用带有防护功能的定位板
AU595622B2 (en)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operations under water
CN220500972U (zh) 一种新型船底防撞加固装置
CN110733618B (zh) 一种吊升式水上浮体连续收放装置
CN220742837U (zh) 避免帆船刮伤的帆船架体
EP1919765B1 (en) Apparatus for reconfiguration of a variable-draft vessel
CN219948522U (zh) 一种船舶下水引导装置
EP3554939B1 (en) Boat transfer system
CN216551806U (zh) 一种通航孔桥防撞缓冲装置
CN218373652U (zh) 一种港口航道边坡防护结构
CN219793838U (zh) 一种安全防护机构及港口码头
EP0650433A1 (en) A craft with rigid tubulars, having watertight, non-communicating compartments
CN217994746U (zh) 一种打捞船防撞装置
CN216809706U (zh) 一种桥墩等交通运输设施防撞结构
CN218617127U (zh) 一种用于船舶进坞落墩的固定装置
CN214001974U (zh) 一种水环境监测用浮标装置
CN214690038U (zh) 一种方便逃生的不锈钢船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