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15264U - 一种双层防护散热系统及充电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防护散热系统及充电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15264U
CN219115264U CN202122348775.6U CN202122348775U CN219115264U CN 219115264 U CN219115264 U CN 219115264U CN 202122348775 U CN202122348775 U CN 202122348775U CN 219115264 U CN219115264 U CN 2191152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filter
air outlet
air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4877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辉
王卫东
于士友
杨吉元
王建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RDHITTER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RDHITTER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RDHITTER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RDHITTER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4877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152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152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152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防护散热系统,包括:箱体、进风口、出风口、充电机、第二过滤器和散热风道;进风口、出风口和充电机设置于箱体;第二过滤器设置于充电机门板;散热风道设置于充电机与出风口之间。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充电堆,包括上述的双层防护散热系统。有益效果在于:一方面,提高了充电桩产品的防护性,防止杂质进入充电设备内,腐蚀设备电子电气件,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另一方面,改善现有充电桩产品过滤棉容尘量低的问题,防止堵塞造成设备故障率高及检修周期过短,降低检修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防护散热系统及充电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防护散热系统及充电堆。
背景技术
充电堆是一种将交流变为直流的电源集群,内部配备有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桩。在充电桩中,电源模块是汽车充电的核心器件,也是主要产热的热源器件,为了充电桩各部件的正常运行,需要将产生的热量及时排出。
由于充电桩大多安装在户外,灰尘及颗粒状杂质堵塞设备引起故障的问题常有发生,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充电桩之设计并未重视灰尘及细小颗粒方面对充电桩内部元器件运行的影响,导致灰尘易进入充电设备内部,腐蚀设备零部件,造成设备故障;且未考虑容尘量的问题,导致堵塞使设备通风量不足,造成设备故障率高及检修周期短,进而使检修成本过高。
因此,如何提高充电桩产品的防护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防护散热系统,具有防护性高、容尘能力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双层防护散热系统的充电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防护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进风口、第一过滤器、出风口、散热风机和第二过滤器;
所述散热风机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箱体且位于所述散热风机的进风侧,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箱体且位于所述散热风机的出风侧;
所述第一过滤器设置于所述进风口;
所述第二过滤器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且位于所述箱体内充电机的安装位置和所述进风口之间。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之间的负压区。
进一步地,还包括:散热风道;
所述散热风道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的第三过滤器。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包括:进风口门板、进风口百叶窗和紧固件;
所述进风口门板设置于所述箱体;
所述进风口百叶窗固定于所述进风口门板;
所述紧固件将所述第一过滤器固定于所述进风口百叶窗。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包括:出风口门板和出风口百叶窗;
所述出风口门板设置于所述箱体;
所述出风口百叶窗固定于所述出风口门板。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百叶窗的百叶为上下交错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百叶窗的百叶为上下交错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充电机;
所述充电机包括多个充电模块,且多个所述充电模块的排布方向垂直于所述散热风机的风向。
一种充电堆,包括:双层防护散热系统;
所述双层防护散热系统为如上所述的双层防护散热系统。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层防护散热系统,有益效果在于:一方面,提高了充电桩的防护性,防止杂质进入充电设备内,腐蚀设备电子电气件,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另一方面,改善现有充电桩产品过滤棉容尘量低的问题,防止堵塞造成设备故障率高及检修周期过短,降低检修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堆的整体效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堆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堆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A向剖面图。
其中,1-箱体;11-进风口;111-进风口门板;112-进风口百叶窗;113-第一过滤器;114-紧固件;12-出风口;121-出风口门板;122-出风口百叶窗;123-第三过滤器;2-充电机;21-第二过滤器;22-充电模块;3-散热风机;4-散热风道;5-负压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层防护散热系统及充电堆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由进风口11、负压区5、第二过滤器21、散热风机3、散热风道4及出风口12等组成,通过设置双层过滤系统有效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层防护散热系统,如图4所示,包括:箱体1、进风口11、第一过滤器113、出风口12、散热风机3和第二过滤器21;
散热风机3设置在箱体1内,进风口11设置于箱体1且位于散热风机3的进风侧,出风口12设置于箱体1且位于散热风机3的出风侧;
第一过滤器113设置于进风口11;
第二过滤器21设置于箱体1内,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之间,且位于箱体1内充电机2的安装位置和进风口11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将散热风机3设置于箱体1内,可通过旋转控制热空气的排放方向;而且第一过滤器113设置于进风口11上,先会对外界异物进行第一次粗过滤,将较大颗粒度的柳絮、灰尘等异物过滤掉;其次,由于第二过滤器21设置于箱体1内进行二次过滤,有效地降低了进入设备内部的小颗粒度灰尘及其他异物,为设备营造了良好的运行环境,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层防护散热系统采用了双层防护措施,同时还兼有为设备散热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防护性高、容尘性能高、检修周期长及检修成本低等特点。
在本方案中,如图4所示,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过滤器113和第二过滤器21之间的负压区5。需要说明的是,负压区5的存在可容纳更多来自第一过滤器113未筛掉空气中的小颗粒度灰尘及其他异物,由于第二层过滤器122为细过滤,会再次过滤这些未筛掉的小颗粒度灰尘及其他异物,而剩下未能过滤的也会留在负压区5;本方案如此设计,大大提高了本系统的容尘能力,不仅可防止堵塞造成设备故障率高及检修周期过短,还降低了检修成本。
为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方案,如图4所示,还包括:散热风道4;
散热风道4设置于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之间。需要说明的是,散热风道4为密封独立风道,为系统运行产热提供了良好的热量排放通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层防护散热系统,如图4所示,还包括:设置于出风口的第三过滤器123。需要说明的是,第三过滤器123可在充电机处于待机状态时,防止设备外部灰尘倒灌入充电机产品内部,造成设备发生故障,有效降低系统的运维检修频次,降低了产品的运维检修成本。本方案如此设计,具有防护性高的特点。
在本方案中,如图4所示,进风口11包括:进风口门板111、进风口百叶窗112和紧固件114;
进风口门板111设置于箱体;
进风口百叶窗112固定于进风口门板111;
紧固件114将第一过滤器113固定于进风口百叶窗112。需要说明的是,进风口百叶窗112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固定于进风口门板111内侧,且第一过滤器113设置于进风口百叶窗112上;本方案如此设计,大大减小了设备的占地面积。
在本方案中,如图4所示,出风口12包括:出风口门板121和出风口百叶窗122;
出风口门板121设置于箱体1;
出风口百叶窗122固定于出风口门板121。需要说明的是,出风口百叶窗焊接或螺栓固定在出风口门板121内侧,且第三过滤器123也固定在出风口百叶窗122上;本方案如此设计,大大减小了设备的占地面积。
为了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4所示,进风口百叶窗112的百叶为上下交错结构,出风口百叶窗122的百叶为上下交错结构。需要说明的是,百叶的结构如此设计,是为了更好地用于系统防水,有利于设备的工作安全,提高了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层防护散热系统,如图4所示,还包括:充电机2;
充电机包括多个充电模块22,且多个充电模块22的排布方向垂直于散热风机的风向。需要说明的是,充电模块运行时会产生热量,外界冷空气在散热风机3的作用下,经进风口11粗效过滤后进入负压区5,过滤后冷空气经第二过滤器21过滤后,进入充电机2内,冷空气在充电机2内经充电模块22吸热后变为热空气,热空气经散热风机3、散热风道4及出风口12排出至设备外;本方案如此设计,具有防护性高、散热性能好和可靠性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堆,包括:双层防护散热系统;
此处的双层防护散热系统为上述的双层防护散热系统。
由于本方案采用了上述的双层防护散热系统,因此其也就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照前面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再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介绍:
如图4所示,一种双层防护散热系统,包括:进风口11、负压区5、第二过滤器21、散热风机3、散热风道4和出风口12;其中,进风口11、出风口12设置在箱体1上;第二过滤器21设置在充电机2中前门板的内侧;第二过滤器21为细过滤,用于过滤空气中的小颗粒度灰尘及其他异物;进风口11与第二过滤器21之间形成负压区5;散热风机3设置于风道4内部;散热风道4设置于充电机2出风口与出风口12之间,形成密封独立风道。
如图4所示,进风口11包括进风口门板111、进风口百叶窗112、第一过滤器113和紧固件114;进风口百叶窗112焊接或通过螺栓固定在进风口门板111内侧;进风口百叶窗112中百叶呈上下交错结构,用于系统防水;第一过滤器113通过紧固件114固定在进风口百叶窗112上;第一过滤器113为粗过滤,用于过滤较大颗粒度的柳絮、灰尘等异物;
如图4所示,出风口12包括出风口门板121、出风口百叶窗122和第三过滤器123;其中出风口百叶窗122焊接或通过螺栓固定在出风口门板121内侧;第三过滤器123固定在出风口百叶窗122上;第三过滤器123作用为在充电机处于待机状态时,防止设备外部灰尘倒灌入充电机产品内部;
如图3和图4所示,外界冷空气在散热风机3的作用下,经进风口11粗效过滤后进入负压区5,过滤后冷空气经第二过滤器21过滤后,进入充电机2内,冷空气在充电机2内经充电模块22吸热后变为热空气,热空气经散热风机3、散热风道4及出风口12排出至设备外;此双层防护系统通过设置第一过滤器、负压区、第二过滤器有效降低了进入充电机2内的灰尘等异物,为充电机2营造了良好的运行环境,降低了产品故障率,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同时此双层过滤系统通过设置第三过滤器,在充电机处于待机状态时,防止设备外部灰尘等异物倒灌入充电机内部,对设备起到了有效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堆,包括:箱体1、充电机2和双层防护系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关键点为:提供了一种充电桩产品的高防护性通风散热方案,解决了充电桩产品防护性差,灰尘等异物进入设备内部腐蚀电子器件,造成故障率高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双层防护系统,提高了过滤系统的容尘能力,有效降低系统的运维检修频次,降低了产品的运维检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欲保护点为:一种双层防护散热系统及充电堆,包括进风口11,负压区5,第二过滤器21,散热风机3,散热风道4,出风口12;其中:进风口11与第二过滤器21之间形成负压区5,散热风道4设置于充电机与出风口12之间,散热风机3设置于这只与散热风道4内;进风口位置设有第一过滤器113;通过设置第一过滤器113、负压区5、第二过滤器21、散热风机3、散热风道4及出风口12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双层过滤防护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散热防护系统,优点如下:
1、通过设置第一过滤器、负压区、第二过滤器有效降低了进入充电机2内部的灰尘等异物,为充电机2营造了良好的运行环境,不仅降低了产品故障率,还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2、通过设置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提高过滤系统的容尘能力的同时,还降低了产品的检修频率及检修成本;
3、通过设置第三过滤器在充电机处于待机状态时,防止设备外部灰尘等异物倒灌入充电机内部,对设备起到有效保护的作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双层防护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进风口(11)、第一过滤器(113)、出风口(12)、散热风机(3)和第二过滤器(21);
所述散热风机(3)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所述进风口(11)设置于所述箱体(1)且位于所述散热风机(3)的进风侧,所述出风口(12)设置于所述箱体(1)且位于所述散热风机(3)的出风侧;
所述第一过滤器(113)设置于所述进风口(11);
双层防护散热系统还包括:还包括:充电机(2);所述充电机(2)包括多个充电模块(22),且多个所述充电模块(22)的排布方向垂直于所述散热风机(3)的风向;
所述第二过滤器(21)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在所述充电机(2)中前门板的内侧,所述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之间,且位于所述箱体(1)内充电机(2)的安装位置和所述进风口(11)之间;
双层防护散热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器(113)和第二过滤器(21)之间的负压区(5),所述负压区(5)用于容纳来自所述第一过滤器(113)未筛掉空气中的小颗粒度灰尘;
双层防护散热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出风口(12)的第三过滤器(123),所述第三过滤器(123)可在所述充电机(2)处于待机状态时,防止设备外部灰尘倒灌入所述充电机(2)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防护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风道(4);
所述散热风道(4)设置于所述出风口(12)和所述进风口(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防护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1)包括:进风口门板(111)、进风口百叶窗(112)和紧固件(114);
所述进风口门板(111)设置于所述箱体(1);
所述进风口百叶窗(112)固定于所述进风口门板(111);
所述紧固件(114)将所述第一过滤器(113)固定于所述进风口百叶窗(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防护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2)包括:出风口门板(121)和出风口百叶窗(122);
所述出风口门板(121)设置于所述箱体(1);
所述出风口百叶窗(122)固定于所述出风口门板(1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防护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百叶窗(112)的百叶为上下交错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防护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百叶窗(122)的百叶为上下交错结构。
7.一种充电堆,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充电机(2)和双层防护散热系统;
所述防护散热系统为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层防护散热系统。
CN202122348775.6U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双层防护散热系统及充电堆 Active CN2191152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48775.6U CN219115264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双层防护散热系统及充电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48775.6U CN219115264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双层防护散热系统及充电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15264U true CN219115264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23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48775.6U Active CN219115264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双层防护散热系统及充电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152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34652U (zh) 一种集成式牵引变流器
CN110379964A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蓄电池散热保护装置
CN203420834U (zh) 一种风冷散热装置以及应用该散热装置的风电机组塔筒
CN208955509U (zh) 散热式除尘配电柜
CN219115264U (zh) 一种双层防护散热系统及充电堆
CN21475391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快速散热组件
CN207716553U (zh) 一种具有加热装置的新风净化装置
Go et al. Development Solar charging system of Vehicle
CN206225433U (zh) 一种适用于纯电动物流车电源系统的整体式电池箱
CN211063536U (zh) 一种储能变流器
CN208127711U (zh) 一种可有效散热的变电箱
CN218301352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板的储能结构
CN107635384B (zh) 一种隧道式风冷装置及其应用
CN211790066U (zh) 一种具有散热除尘功能的电气柜
CN210371023U (zh) 一种基于发电空调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CN211809137U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充电站智慧云平台
CN11276880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充电散热结构
CN207282980U (zh) 电力设备的滤网尘埃清除装置
CN217220631U (zh) 一种直驱风力发电机组机舱过滤装置
CN212412584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电力设备箱
CN217064341U (zh)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用集成式控制器
CN215774034U (zh) 一种高压直挂式级联储能单元
CN215995984U (zh) 一种新型风冷风电机组塔筒门滤网安装结构
CN209840803U (zh) 一种开山余热回收机
CN21957574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防尘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