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6368U - 一种电芯支架及电芯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芯支架及电芯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06368U
CN219106368U CN202223354001.5U CN202223354001U CN219106368U CN 219106368 U CN219106368 U CN 219106368U CN 202223354001 U CN202223354001 U CN 202223354001U CN 219106368 U CN219106368 U CN 2191063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ell
top frame
bottom frame
accommodating cavity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5400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光月
彭枫
郑自成
陈继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p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p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p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p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5400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063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063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063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一种电芯支架及电芯模组,该电芯支架包括底架以及顶架;底架设有用于与电芯下部嵌合的下容置腔,下容置腔内设有用于与电芯相抵接的下弹性件;顶架设有用于与电芯上部嵌合的上容置腔,上容置腔内设有与电芯相抵接的上弹性件,且顶架上设有连接孔,底架上设有朝顶架延伸的连接柱,连接柱与连接孔相对齐;其中,在底架和顶架分别嵌合在电芯下部和上部的情况下,连接柱至少部分伸入至连接孔内,以使底架与顶架连接。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柱与连接孔的相互配合,以使得底架与顶架相互连接固定,方便拆装的同时,还能够提升电芯支架的机械强度,大大降低了电芯受力过大而受损的风险,从而给电芯提供更好的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电芯支架及电芯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支架及电芯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池包储能技术的发展,电池包的安全和品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加强电池包的安全性,以避免电芯模组内单体电芯在运输及组装过程受到颠簸或震动而发生相互碰撞,通常使用电芯支架来对电芯进行固定,从而增强电芯模组的机械强度。
现有的电芯支架通常由固定各个电芯的顶部和固定各个电芯的底部的两个部分组成,这两个部分相互独立,其虽能防止各个电芯之间发生碰撞,也能增强电池的机械强度,但由于两个部分互相之间没有连接,在电池受到外力作用时,大部分都是由电芯自身来承受的,由此可见,现有的这种结构的电芯支架的机械强度仍然不足,对电芯的保护作用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芯支架及电芯模组。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芯支架,包括:
底架,所述底架设有用于与电芯下部嵌合的下容置腔,所述下容置腔内设有用于与电芯相抵接的下弹性件;
顶架,所述顶架设有用于与电芯上部嵌合的上容置腔,所述上容置腔内设有与电芯相抵接的上弹性件,且所述顶架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底架上设有朝所述顶架延伸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连接孔相对齐;
其中,在所述底架和所述顶架分别嵌合在电芯下部和上部的情况下,所述连接柱至少部分伸入至所述连接孔内,以使所述底架与所述顶架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上导电片和下导电片,所述下导电片连接在所述底架背离所述顶架的表面上,且所述底架背离所述顶架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圆孔,以使电芯的正极或负极从所述第一圆孔处露出与所述下导电片相接触;
所述上导电片连接在所述顶架背离所述底架的表面上,且所述顶架背离所述底架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圆孔,以使电芯的正极或负极从所述第二圆孔处露出与所述上导电片相接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导电片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顶架背离所述底架的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
所述下导电片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底架背离所述顶架的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相适配的第四安装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弹性件包括下内套管和第一弹簧,所述下内套管套设于所述下容置腔内,并与所述下容置腔相通,所述第一弹簧设于所述下内套管的外表面与所述下容置腔的内壁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弹性件包括上内套管和第二弹簧,所述上内套管设于所述上容置腔内,并与所述上容置腔相通,所述第二弹簧设于所述上内套管的外表面与所述上容置腔的内壁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架和所述顶架的外表面均设有加强条,所述加强条沿电芯的竖直方向延伸。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架朝向所述顶架的一端开设有下缺口,所述顶架朝向所述底架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下缺口正对的上缺口,所述上缺口与所述下缺口相配合形成散热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容置腔的深度与所述下容置腔的深度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架和顶架的外表面上设有沿电芯的水平方向延伸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设有用于连接的固定孔。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芯模组,包括第一方面的电芯支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连接柱与连接孔的相互配合,以使得底架与顶架相互连接固定,方便拆装的同时,还能够提升电芯支架的机械强度,大大降低了电芯受力过大而受损的风险,从而给电芯提供更好的保护。另外,在上容置腔和下容置腔内分别设置的上弹性件和下弹性件能够吸收电芯因膨胀变形产生的作用力,避免了电芯支架因结构受力而裂开,提高了电芯支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芯支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芯支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芯支架中顶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芯支架中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芯支架中顶架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芯支架中底架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电芯;21、顶架;22、底架;23、上导电片;24、下导电片;25、加强筋;26、散热口;27、上容置腔;28、连接孔;29、安装柱;210、下容置腔;211、连接柱;30、第一安装孔;40、第三安装孔;50、第二圆孔;60、第一圆孔;71、第二弹簧;72、上内套管;81、第一弹簧;82、下内套管;
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10支架,参照图1至图6,该电芯10支架包括:底架22以及顶架21。
具体而言,底架22设有用于与电芯10下部嵌合的下容置腔210,下容置腔210内设有用于与电芯10相抵接的下弹性件;顶架21设有用于与电芯10上部嵌合的上容置腔27,上容置腔27内设有与电芯10相抵接的上弹性件,且顶架21上设有连接孔28,底架22上设有朝顶架21延伸的连接柱211,连接柱211与连接孔28相对齐;
其中,在底架22和顶架21分别嵌合在电芯10下部和上部的情况下,连接柱211至少部分伸入至连接孔28内,以使底架22与顶架21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底架22上设置朝顶架21延伸的连接柱211,并在顶架21上设置与连接柱211相对齐的连接孔28,以使得分别将底架22和顶架21嵌合在电芯10下部和上部的情况下,底架22与顶架21相互连接固定,方便拆装的同时,还能够提升电芯10支架的机械强度,大大降低了电芯10受力过大而受损的风险,从而给电芯10提供更好的保护。另外,在上容置腔27和下容置腔210内分别设置的上弹性件和下弹性件能够吸收电芯10因膨胀变形产生的作用力,避免了电芯10支架因结构受力而裂开,提高了电芯10支架的稳定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底架22与顶架21之间除了上述的连接方式之外,可以是在底架22上设置连接孔28,在顶架21设置朝向底架22上的连接柱211,同样能够实现顶架21与底架22之间的固定连接。还可以是其他的连接结构进行固定,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上导电片23和下导电片24,下导电片24连接在底架22背离顶架21的表面上,且底架22背离顶架2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圆孔60,以使电芯10的正极或负极从第一圆孔60处露出与下导电片24相接触;
上导电片23连接在顶架21背离底架22的表面上,且顶架21背离底架22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圆孔50,以使电芯10的正极或负极从第二圆孔50处露出与上导电片23相接触。
示例性地,在将底架22和顶架21分别嵌合在电芯10的上部和下部的情况下,电芯10的正极或负极分别从第一圆孔60和第二圆孔50处露出,进而实现与上导电片23和下导电片24相接触而导通,便于用电设备使用电芯10的电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导电片23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0,顶架21背离底架22的表面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30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
同样地,下导电片24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40,底架22背离顶架21的表面上设有与第三安装孔40相适配的第四安装孔。
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将上导电片23放置在顶架21背离底架22的表面上,以使第一安装孔30与第二安装孔对齐,之后利用紧固件(例如螺栓、螺钉等)分别穿过第一安装孔30和第二安装孔,从而实现将上导电片23可拆卸地连接在顶架21上,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同样地,利用紧固件分别穿过第三安装孔40和第四安装孔,以使得下导电片24可拆卸地连接在底架22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下弹性件包括下内套管82和第一弹簧81,下内套管82套设于下容置腔内,并与下容置腔相通,第一弹簧81设于下内套管82的外表面与下容置腔的内壁之间。
具体而言,将下内套管82套设在下容置腔内,并将电芯10的下部从下内套管82伸入至下容置腔内,若电芯10使用过程中产生膨胀而对下内套管82进行挤压,则第一弹簧81受到挤压力而被压缩,使得下内套管82朝下容置腔的内壁移动,进而可以有效地吸收因电芯10膨胀变形产生的作用力,避免了电芯10支架因结构受力而裂开,提高了电芯10支架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弹性件包括上内套管72和第二弹簧71,上内套管72设于上容置腔内,并与上容置腔相通,第二弹簧71设于上内套管72的外表面与上容置腔的内壁之间。
具体而言,将上内套管72套设在上容置腔内,并将电芯10的上部从上内套管72伸入至上容置腔内,若电芯10使用过程中产生膨胀而对上内套管72进行挤压,则第二弹簧71受到挤压力而被压缩,使得上内套管72朝上容置腔的内壁移动,进而可以有效地吸收因电芯10膨胀变形产生的作用力,避免了电芯10支架因结构受力而裂开,提高了电芯10支架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底架22和顶架21的外表面均设有加强条25,加强条25沿电芯10的竖直方向延伸。如此,可以提高电芯10支架自身的机械强度,避免受到外力而容易产生变形,影响电芯10的正常使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底架22朝向顶架21的一端开设有下缺口,顶架21朝向底架22的一端开设有与下缺口正对的上缺口,上缺口与下缺口相配合形成散热口26。具体地,利用在底架22和顶架21上分别开设的下缺口和上缺口相互配合形成散热口26,以使得电芯10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看快速地进行散发,有利于对电芯10进行保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容置腔的深度与下容置腔的深度相同。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容置腔的深度与下容置腔的深度相同”在本申请中应当作广义理解,指的是上容置腔的深度与下容置腔的深度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相同,而不限于上容置腔的深度与下容置腔的深度完全相同。例如:以误差范围在1mm为例进行说明,在上容置腔的深度与下容置腔的深度的差值在0~1mm(包括端点值)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视为上容置腔的深度与下容置腔的深度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底架22和顶架21的外表面上设有沿电芯10的水平方向延伸的安装柱29,安装柱29上设有用于连接的固定孔。如此,可以通过紧固件伸入固定孔内,实现将电芯10支架固定与外部的部件进行固定安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芯10模组,该电芯10模组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电芯10支架。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芯模组,采用上述电芯支架,所具有的技术效果与上述电芯支架一致,在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架,所述底架设有用于与电芯下部嵌合的下容置腔,所述下容置腔内设有用于与电芯相抵接的下弹性件;
顶架,所述顶架设有用于与电芯上部嵌合的上容置腔,所述上容置腔内设有与电芯相抵接的上弹性件,且所述顶架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底架上设有朝所述顶架延伸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连接孔相对齐;
其中,在所述底架和所述顶架分别嵌合在电芯下部和上部的情况下,所述连接柱至少部分伸入至所述连接孔内,以使所述底架与所述顶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导电片和下导电片,所述下导电片连接在所述底架背离所述顶架的表面上,且所述底架背离所述顶架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圆孔,以使电芯的正极或负极从所述第一圆孔处露出与所述下导电片相接触;
所述上导电片连接在所述顶架背离所述底架的表面上,且所述顶架背离所述底架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圆孔,以使电芯的正极或负极从所述第二圆孔处露出与所述上导电片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电片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顶架背离所述底架的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
所述下导电片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底架背离所述顶架的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相适配的第四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弹性件包括下内套管和第一弹簧,所述下内套管套设于所述下容置腔内,并与所述下容置腔相通,所述第一弹簧设于所述下内套管的外表面与所述下容置腔的内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弹性件包括上内套管和第二弹簧,所述上内套管设于所述上容置腔内,并与所述上容置腔相通,所述第二弹簧设于所述上内套管的外表面与所述上容置腔的内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和所述顶架的外表面均设有加强条,所述加强条沿电芯的竖直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朝向所述顶架的一端开设有下缺口,所述顶架朝向所述底架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下缺口正对的上缺口,所述上缺口与所述下缺口相配合形成散热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容置腔的深度与所述下容置腔的深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和所述顶架的外表面上设有沿电芯的水平方向延伸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设有用于连接的固定孔。
10.一种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支架。
CN202223354001.5U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电芯支架及电芯模组 Active CN2191063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54001.5U CN219106368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电芯支架及电芯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54001.5U CN219106368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电芯支架及电芯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06368U true CN219106368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54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54001.5U Active CN219106368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电芯支架及电芯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063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92984B1 (ko) 배터리 모듈
KR100669333B1 (ko) 이차 전지 모듈
CN107230757B (zh) 一种具有防水性能的电池包
CN205429045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9106368U (zh) 一种电芯支架及电芯模组
CN219534713U (zh) 一种抗震胶体储能电池
CN210403873U (zh) 电池模块、电池组及装置
CN217691472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子装置
WO2023124652A1 (zh) 电压采集结构和具有该电压采集结构的电池模组
CN215644789U (zh) 电池模组端板、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5816196U (zh) 电池模组端板、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114039153B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高性能储能锂电池
CN217507507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0120164U (zh) 一种双vda电池模组结构
CN115312933A (zh) 电池包箱体、电池包及汽车
CN209880688U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件
CN113013543A (zh) 电池包及电池包加工方法
JP2007311173A (ja) 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
CN218586100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111490206A (zh) 一种氢镍蓄电池壳体
CN219677411U (zh) 电池装置与其电池模组
CN219419289U (zh) 一种超容锂电电池模组
CN211789148U (zh) 动力模组的固定框架及动力模组
CN220984676U (zh) 一种电池包
CN219642987U (zh) 一种无模组ctp电池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