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3683U - 一种高效真空连续的铝电解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真空连续的铝电解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03683U
CN219103683U CN202223347969.5U CN202223347969U CN219103683U CN 219103683 U CN219103683 U CN 219103683U CN 202223347969 U CN202223347969 U CN 202223347969U CN 219103683 U CN219103683 U CN 219103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er
bin
furnace body
heat insulation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4796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维江
刘峰
杨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Huij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Huij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Huij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Huij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4796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03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03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03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真空连续的铝电解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系统,包括上料斗、上料过渡仓、隔热组件、炉体、水冷过渡出料仓、蒸馏通道、冷凝器组、真空机组和控制组件,所述上料斗底部与上料过渡仓顶部连通,上料过渡仓底部与炉体顶部连通,并且上料过渡仓底部与炉体顶部之间依次设置有上料二道阀和隔热组件,炉体底部与水冷过渡出料仓顶部连通,炉体底部与水冷过渡出料仓顶部连通处设置有旋转出料组件,所述炉体内部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电极,炉体侧壁与蒸馏通道连通,蒸馏通道连接冷凝器组,冷凝器组连接真空机组,所述上料二道阀、隔热组件、旋转出料组件、电极、冷凝器组和真空机组分别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真空连续的铝电解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电解工业危废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真空连续的铝电解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法是工业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铝制备方法,生产过程中,电解槽底部与侧部的阴极炭块长期与高温熔融电解质接触,导致大量可溶性氟化物与少量氰化物富集在阴极炭块中,最终形成属于有色金属冶炼废物(HW48)的电解铝废旧阴极炭块,产量约为15kg/t·Al。
电解铝废旧阴极炭块中碳约占50wt%以上,其余组分为电解质,主要包括NaF、Na3AlF6、CaF和氰化物等。若对废旧阴极炭块处置不当,堆放或者填埋,其含有的可溶氟化物、氰化物等渗入土壤和地下水层,有一定环境风险。若废旧阴极炭块中碳与电解质实现较好分离,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碳与电解质都具有较高的二次利用价值,实现危废二次利用的目的。
现阶段对于铝电解废旧阴极炭块处理方式主要分为火法与湿法处理两大类。火法处理包括高温焙烧法、超高温焙烧法、共燃法、还原法、协同处理法等,分别通过对应的火法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但火法处理系统普遍存在能耗较高、处理量低的问题,并且因为氟化物挥发特性,分离后的电解质收集效果差,设备效率低,不适合大型工业化生产,同时挥发后的氟化物电解质遇冷会重新凝华,敷着于设备冷区表面,现有下料阀门直接与烟气接触,则随着冶炼进行阀门表面及密封处会因为氟化物电解质的附着,导致设备密封出现问题,使炉体真空度无法保证;湿法处理包括浮选法、浸出法及联合法,分别通过对应的湿法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但是湿法处理系统存在产生二次废物、处理量低、工业化较为困难的问题。综上,市场亟待研发一种高效、清洁、可实现大型化工业应用的废旧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真空连续的铝电解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系统,革新现有废旧阴极炭块的处理方式,解决现有处理系统能耗较高、电解质收集难、处理量低、大型工业化应用差的问题,实现铝电解废旧阴极炭块处理“连续、清洁、高效”的工艺目标,加速国内铝电解行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真空连续的铝电解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系统,包括上料斗、上料过渡仓、隔热组件、炉体、水冷过渡出料仓、蒸馏通道、冷凝器组、真空机组和控制组件,所述上料斗底部与上料过渡仓顶部连通,上料过渡仓底部与炉体顶部连通,并且上料过渡仓底部与炉体顶部之间依次设置有上料二道阀和隔热组件,炉体底部与水冷过渡出料仓顶部连通,炉体底部与水冷过渡出料仓顶部连通处设置有旋转出料组件,所述炉体内部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电极,炉体侧壁与蒸馏通道连通,蒸馏通道连接冷凝器组,冷凝器组连接真空机组,所述上料二道阀、隔热组件、旋转出料组件、电极、冷凝器组和真空机组分别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料斗底部与上料过渡仓顶部之间设置有上料一道阀,上料一道阀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热组件包括上料口移动隔热块、隔热块驱动组件和隔热仓,隔热仓顶部与上料二道阀连通,隔热仓底部与炉体连通,上料口移动隔热块设置于隔热仓内部,隔热块驱动组件固定于隔热仓外部,隔热块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穿过隔热仓连接上料口移动隔热块,隔热块驱动组件驱动上料口移动隔热块开启或者封闭炉体顶部开口。
优选的,所述炉体内部上侧设置有上电极,炉体内部下侧设置有下电极,上电极和下电极分别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炉体侧壁中上侧与蒸馏通道连通,炉体侧壁与蒸馏通道连通处设置有金属滤网。
优选的,所述蒸馏通道上部设置有电阻带,电阻带与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炉体、水冷过渡出料仓的蒸馏通道的内衬均设置有热电偶,热电偶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料过渡仓和水冷过渡出料仓分别通过钢平台进行限位,上料过渡仓和水冷过渡出料仓与钢平台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称重模块。
优选的,所述炉体底部设置有振动托或者出料篦子,振动托或者出料篦子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出料组件包括旋转出料门和驱动电机,旋转出料门可转动固定于水冷过渡出料仓内部,驱动电机设置于水冷过渡出料仓外部,驱动电机连接旋转出料门,驱动电机带动旋转出料门开启或者关闭水冷过渡出料仓顶部的进料口,驱动电机与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水冷过渡出料仓底部设置有出料阀门,水冷过渡出料仓底部外壁盘设有水冷盘管。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组包括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第三冷凝器和第四冷凝器,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第三冷凝器和第四冷凝器的进气管分别连接蒸馏通道,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第三冷凝器和第四冷凝器的出气管分别通过冷凝烟道连接真空机组,冷凝烟道与真空机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布袋,所述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第三冷凝器和第四冷凝器分别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真空连续的铝电解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系统,炉体内部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电极,上下电极并非直接作为加热元件,延长了上下电极的使用寿命,采用电加热为加热手段,以废旧阴极炭块自身发热作为热源,升温速率快,电转热效率达96%以上,炉体通过蒸馏通道连接真空机组,使炉体为真空环境,选择真空条件为冶炼环境,保障整个冶炼过程较为清洁,并无其余二次污染物产生,同时实现了连续化处理铝电解废旧阴极炭块,能应用于大型化工业生产之中;
(2)本实用新型炉体通过蒸馏通道连接真空机组,采用真空蒸馏的方式,维持炉内压力在500Pa~1000Pa,一方面降低了氟化物电解质的挥发温度,从而降低了冶炼能耗,另一方面也保证炭块在高温冶炼过程中不与氧气接触,保证了产品炭块固定碳品位,可达90%以上;
(3)本实用新型炉体连接蒸馏通道,蒸馏通道连接冷凝器组,蒸馏通道上部设置有电阻带,避免烟气中的氟化物在蒸馏通道中凝华,冷凝器组连接真空机组,铝电解废旧阴极炭块在炉体中产生的废气经过蒸馏通道进入冷凝器组,在冷凝器组中进行凝华,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烟气路径最大程度减少了烟气中氟化物凝华后对炭块产品质量与冶炼设备带来的负面影响;
(4)本实用新型上料过渡仓与炉体之间设置有上料二道阀和隔热组件,隔热组件包括上料口移动隔热块和隔热块驱动组件,隔热块驱动组件驱动上料口移动隔热块开启或者封闭炉体顶部开口,本实用新型采用氧化物耐材为主体成分的上料口移动隔热块,可以在阻隔上料二道阀与含氟化物烟气接触,避免氟化物电解质在阀门处的附着,保证炉体的真空度,尽可能减少冶炼过程热量损失;
(5)本实用新型冷凝器组采用多级冷凝管并联设计,当一个冷凝管因附着氟化物过多而出现堵塞后,并不影响冶炼的正常顺行,当系统进行大修时对冷凝器与冷凝烟道进行清理即可,大大延长了系统连续使用的时间,冷凝器级数可以根据实际处理量而进行增添或删减;
(6)本实用新型将铝电解废旧阴极炭块资源化消纳,从有色金属冶炼废物(HW48)变为高品位炭块及含氟化物电解质两种产品,且分离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真空连续的铝电解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料斗,2、上料一道阀,3、上料过渡仓,4、上料二道阀,5、上料口移动隔热块,6、隔热块驱动组件,7、上电极,8、炉体,9、下电极,10、出料篦子,11、旋转出料门,12、水冷过渡出料仓,13、水冷盘管,14、出料阀门,15、蒸馏通道,16、第一冷凝器,17、第二冷凝器,18、第三冷凝器,19、第四冷凝器,20、冷凝烟道,21、真空机组,22、隔热仓,23、驱动电机,24、过滤布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真空连续的铝电解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系统,包括上料斗1、上料过渡仓3、隔热组件、炉体8、水冷过渡出料仓12、蒸馏通道15、冷凝器组、真空机组21和控制组件,所述上料斗1底部与上料过渡仓3顶部连通,上料过渡仓3底部与炉体8顶部连通,并且上料过渡仓3底部与炉体8顶部之间依次设置有上料二道阀4和隔热组件,炉体8底部与水冷过渡出料仓12顶部连通,炉体8底部与水冷过渡出料仓12顶部连通处设置有旋转出料组件,所述炉体8内部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电极,炉体8侧壁与蒸馏通道15连通,蒸馏通道15连接冷凝器组,冷凝器组连接真空机组21,所述上料二道阀4、隔热组件、旋转出料组件、电极、冷凝器组和真空机组21分别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优选的,所述上料斗1底部与上料过渡仓3顶部之间设置有上料一道阀2,上料一道阀2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所述上料一道阀2为电磁阀,通过控制组件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组件为PLC控制组件。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优选的,所述隔热组件包括上料口移动隔热块5、隔热块驱动组件6和隔热仓22,隔热仓22顶部与上料二道阀4连通,隔热仓22底部与炉体8连通,上料口移动隔热块5设置于隔热仓22内部,隔热块驱动组件6固定于隔热仓22外部,隔热块驱动组件6的动力输出端穿过隔热仓22连接上料口移动隔热块5,隔热块驱动组件6驱动上料口移动隔热块5开启或者封闭炉体8顶部开口。
所述隔热块驱动组件6为气缸或者电机,带动上料口移动隔热块5水平移动。
为防止冶炼过程中氟化物挥发冷凝在上料二道阀4表面,氟化物在上料二道阀4的富集最终会导致上料二道阀4密封性变差,设计上料口移动隔热块5,保障冶炼过程中氟化物电解质不直接接触上料二道阀4,设计隔热块驱动组件6目的是控制上料口移动隔热块5水平移动并提供驱动力。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优选的,所述炉体8内部上侧设置有上电极7,炉体8内部下侧设置有下电极9,上电极7和下电极9分别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如图1所示,优选的,所述炉体8侧壁中上侧与蒸馏通道15连通,炉体8侧壁与蒸馏通道15连通处设置有金属滤网。
如图1所示,优选的,所述蒸馏通道15上部设置有电阻带,电阻带与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炉体8、水冷过渡出料仓12的蒸馏通道15的内衬均设置有热电偶,热电偶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所述电阻带用于加热,使蒸馏通道15内部的温度不低于1000℃。
所述热电偶用于进行实时温度数据检测,热电偶测温上限不低于1300℃。
如图1所示,优选的,所述炉体8底部设置有振动托或者出料篦子10,振动托或者出料篦子10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实施例5
如图1所示,优选的,所述旋转出料组件包括旋转出料门11和驱动电机23,旋转出料门11可转动固定于水冷过渡出料仓12内部,驱动电机23设置于水冷过渡出料仓12外部,驱动电机23连接旋转出料门11,驱动电机23带动旋转出料门11开启或者关闭水冷过渡出料仓12顶部的进料口,驱动电机23与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水冷过渡出料仓12底部设置有出料阀门14,水冷过渡出料仓12底部外壁盘设有水冷盘管13。
冶炼完成后,高温炭块不能直接接触空气,本系统可以通过水冷盘管13快速将高温炭块所携带的热量进行余热回收。
如图1所示,优选的,所述上料过渡仓3和水冷过渡出料仓12分别通过钢平台进行限位,上料过渡仓3和水冷过渡出料仓12与钢平台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称重模块。
所述上料过渡仓3与水冷过渡出料仓12配有称重模块,进行实时重量数据检测,称重模块规格根据系统处理量进行设计。
实施例6
如图1所示,所述冷凝器组包括第一冷凝器16、第二冷凝器17、第三冷凝器18和第四冷凝器19,第一冷凝器16、第二冷凝器17、第三冷凝器18和第四冷凝器19的进气管分别连接蒸馏通道15,第一冷凝器16、第二冷凝器17、第三冷凝器18和第四冷凝器19的出气管分别通过冷凝烟道20连接真空机组21,冷凝烟道20与真空机组21连接处设置有过滤布袋24,所述第一冷凝器16、第二冷凝器17、第三冷凝器18和第四冷凝器19分别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所述冷凝烟道20位于第四冷凝器19与真空机组21之间部分配有过滤布袋24,进行过滤除尘,过滤布袋24耐温上限不低于200℃,真空机组21能力根据系统处理量进行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真空连续的铝电解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系统,包括上料斗1、上料过渡仓3、隔热组件、炉体8、水冷过渡出料仓12、蒸馏通道15、冷凝器组、真空机组21和控制组件,在上料过渡仓3和炉体8之间设置上料口移动隔热块5,保障冶炼过程中氟化物电解质不直接接触上料二道阀4,炉体8内部上下侧分别设置有电极,电极提供电场,电流通过废旧阴极炭块形成闭合回路,利用废旧阴极炭块自发热作为冶炼热源,上下电极并非直接作为加热元件,延长了上下电极的使用寿命,炉体8侧壁与蒸馏通道15连通,蒸馏通道15上部配有电阻带,使蒸馏烟道15内部保持温度不低于1000℃,蒸馏通道15还通过冷凝器组连接真空机组21,使炉体8压力保持在500Pa~1000Pa之间,可实现铝电解阴极炭块的清洁、高效、连续化消纳。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真空连续的铝电解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系统的运行步骤如下:
1)打开上料一道阀2,原料废旧阴极炭块自上料斗1进入上料过渡仓3内,加料完成后关闭上料一道阀2;
2)利用隔热块驱动组件6,驱动上料口移动隔热块5水平移动至开口状态,打开上料二道阀4,原料废旧阴极炭块自上料过渡仓3进入炉体8内;
3)当进入炉体8内废旧阴极炭块料堆上端接触上电极7,下端接触下电极9代表下料完成;
4)下料完成后先利用隔热块驱动组件6,驱动上料口移动隔热块5水平移动至隔热状态,再关闭上料二道阀4;
5)在炉体8内进行冶炼,上电极7与下电极9提供电场,电流通过废旧阴极炭块形成闭合回路,利用废旧阴极炭块自发热作为冶炼热源,冶炼过程中炉体8内温度保持在1100℃~1200℃之间,压力保持在500Pa~1000Pa之间;
6)冶炼过程中氟化物挥发,炭块与电解质逐步完成分离,冶炼完成后,打开旋转出料门11,振动托或者出料篦子10开始振动,将无害化的高温炭块送入水冷过渡仓12内;
7)无害化高温炭块全部进入水冷过渡仓12后,关闭振动托或者出料篦子10,关闭旋转出料门11,此时加入新一批待处理废旧阴极炭块,重复上述1)~6)步骤,实现连续化生产;
8)冷却水经过水冷过渡仓12外壁上的水冷盘管13,将高温炭块的余热带走,当炭块降温至100℃以下后,打开出料阀门14,进行出料;
9)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含氟化物烟气进入蒸馏通道15,随后自由进入第一冷凝器16、第二冷凝器17、第三冷凝器18和第四冷凝器19,当氟化物被冷凝器收集后,低温烟气进入冷凝烟道20,经过真空机组21,进入后续烟气处理系统;
10)部分被收集的氟化物电解质自第一冷凝器16、第二冷凝器17、第三冷凝器18和第四冷凝器19下部卸料口排出进行初步收集,剩余粘连在冷凝器腔体表面的氟化物电解质在冶炼设备大修时进行清理收集。
所述废旧阴极炭块自发热原理如下:
Q=I2·R·t(1)
其中,
Q为废旧阴极炭块发热热量,J;
I为通过废旧阴极炭块的电流,A;
R为废旧阴极炭块的电阻,Ω;
t为冶炼时间,s;
进一步,其中系统产出产品去向如下:
1)炭块可以资源化利用作为增碳剂或高品质石墨化焦等产品;
2)含氟化物电解质经高温处理后可循环利用;
3)水冷盘管13中冷却水带走热量可并入厂区内余热回收系统,进行余热利用。
本实用新型创新点如下:
1)直接以被处理铝电解废旧阴极炭块作为加热体,电转热效率高,升温速率快,大幅度提升冶炼效率。
2)冶炼过程中炉体压力维持在500Pa~1000Pa之间,大幅度降低了废旧阴极炭块蒸馏所需温度。
3)高温炭块不直接与空气接触,余热直接被回收,在保证了无害化产品炭块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冶炼效率,减少了产品降温所需时间。
4)挥发后的氟化物电解质遇冷会重新凝华,敷着于设备冷区表面,若下料阀门直接与烟气接触,则随着冶炼进行阀门表面及密封处会因为氟化物电解质的附着,导致设备密封出现问题,炉体真空度无法保证,本实用新型采用以氧化物耐材为主体成分的上料口移动隔热块,可以在上料二道阀与含氟化物烟气接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冶炼过程热量损失。
5)挥发后的氟化物电解质遇冷会重新凝华,敷着于设备冷区表面,蒸馏通道上部设计电阻带,使整个通道各处温度不低于1000℃,保证氟化物并不在蒸馏通道内附着。
6)采用多级冷凝管并联设计,当一个冷凝管因附着氟化物过多而出现堵塞后,并不影响冶炼的正常顺行,当系统进行大修时对冷凝器与冷凝烟道进行清理即可,大大延长了系统连续使用的时间,设计的冷凝器级数可以根据实际处理量而进行增添或删减。
所述创新点1)~3)是实现系统铝电解废旧阴极炭块清洁、高效的前提;创新点2)~6)是实现系统铝电解废旧阴极炭块连续化消纳的前提。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高效真空连续的铝电解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斗(1)、上料过渡仓(3)、隔热组件、炉体(8)、水冷过渡出料仓(12)、蒸馏通道(15)、冷凝器组、真空机组(21)和控制组件,所述上料斗(1)底部与上料过渡仓(3)顶部连通,上料过渡仓(3)底部与炉体(8)顶部连通,并且上料过渡仓(3)底部与炉体(8)顶部之间依次设置有上料二道阀(4)和隔热组件,炉体(8)底部与水冷过渡出料仓(12)顶部连通,炉体(8)底部与水冷过渡出料仓(12)顶部连通处设置有旋转出料组件,所述炉体(8)内部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电极,炉体(8)侧壁与蒸馏通道(15)连通,蒸馏通道(15)连接冷凝器组,冷凝器组连接真空机组(21),所述上料二道阀(4)、隔热组件、旋转出料组件、电极、冷凝器组和真空机组(21)分别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真空连续的铝电解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斗(1)底部与上料过渡仓(3)顶部之间设置有上料一道阀(2),上料一道阀(2)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真空连续的铝电解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包括上料口移动隔热块(5)、隔热块驱动组件(6)和隔热仓(22),隔热仓(22)顶部与上料二道阀(4)连通,隔热仓(22)底部与炉体(8)连通,上料口移动隔热块(5)设置于隔热仓(22)内部,隔热块驱动组件(6)固定于隔热仓(22)外部,隔热块驱动组件(6)的动力输出端穿过隔热仓(22)连接上料口移动隔热块(5),隔热块驱动组件(6)驱动上料口移动隔热块(5)开启或者封闭炉体(8)顶部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真空连续的铝电解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8)内部上侧设置有上电极(7),炉体(8)内部下侧设置有下电极(9),上电极(7)和下电极(9)分别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真空连续的铝电解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8)侧壁中上侧与蒸馏通道(15)连通,炉体(8)侧壁与蒸馏通道(15)连通处设置有金属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真空连续的铝电解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通道(15)上部设置有电阻带,电阻带与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炉体(8)、水冷过渡出料仓(12)的蒸馏通道(15)的内衬均设置有热电偶,热电偶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真空连续的铝电解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过渡仓(3)和水冷过渡出料仓(12)分别通过钢平台进行限位,上料过渡仓(3)和水冷过渡出料仓(12)与钢平台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称重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真空连续的铝电解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8)底部设置有振动托或者出料篦子(10),振动托或者出料篦子(10)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真空连续的铝电解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出料组件包括旋转出料门(11)和驱动电机(23),旋转出料门(11)可转动固定于水冷过渡出料仓(12)内部,驱动电机(23)设置于水冷过渡出料仓(12)外部,驱动电机(23)连接旋转出料门(11),驱动电机(23)带动旋转出料门(11)开启或者关闭水冷过渡出料仓(12)顶部的进料口,驱动电机(23)与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水冷过渡出料仓(12)底部设置有出料阀门(14),水冷过渡出料仓(12)底部外壁盘设有水冷盘管(1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真空连续的铝电解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组包括第一冷凝器(16)、第二冷凝器(17)、第三冷凝器(18)和第四冷凝器(19),第一冷凝器(16)、第二冷凝器(17)、第三冷凝器(18)和第四冷凝器(19)的进气管分别连接蒸馏通道(15),第一冷凝器(16)、第二冷凝器(17)、第三冷凝器(18)和第四冷凝器(19)的出气管分别通过冷凝烟道(20)连接真空机组(21),冷凝烟道(20)与真空机组(21)连接处设置有过滤布袋(24),所述第一冷凝器(16)、第二冷凝器(17)、第三冷凝器(18)和第四冷凝器(19)分别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CN202223347969.5U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高效真空连续的铝电解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系统 Active CN219103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47969.5U CN219103683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高效真空连续的铝电解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47969.5U CN219103683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高效真空连续的铝电解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03683U true CN219103683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27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47969.5U Active CN219103683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高效真空连续的铝电解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036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47340B (zh) 一种电解铝碳渣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0480184C (zh) 一种废弃锌锰电池的选择性挥发回收工艺
CN105970004B (zh) 一种真空感应炉炼镁系统及其炼镁方法
CN111850608A (zh) 一种火法焙烧电解铝碳渣回收电解质的方法
CN106011500A (zh) 一种熔态碳热法感应炉真空炼镁系统及其炼镁方法
CN102373489A (zh) 一种铝电解烟气干法净化方法
CN107196005A (zh) 一种废铅蓄电池回收方法
CN114669154A (zh) 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烧结用尾气回收设备
CN201028540Y (zh) 废弃锌锰电池的选择性挥发焙烧炉
CN219103683U (zh) 一种高效真空连续的铝电解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系统
CN111363931B (zh) 一种高温分离协同铵络捕集含锌固废中半挥发性重金属的系统
CN103851632B (zh) 电解铝废阴极碳块资源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03731438U (zh) 电解铝废阴极碳块资源化处理系统
CN111763829B (zh) 一种再生铝自动熔化铝铁分离装置
WO2009009960A1 (fr) Appareil et procédé de fusion d'asphalte
CN208130823U (zh) 一种节能钢铁冶炼废气除尘箱
CN107285354B (zh) 铝业炭质危废低温熔融渗透连续分离方法及所得产品
CN206089779U (zh) 一种真空感应炉炼镁系统
CN115573005A (zh) 一种下阴极稀土电解槽
CN102817046A (zh) 一种铝电解槽的挥发烟气的处理方法
CN201062287Y (zh) 电解烟尘净化回收装置
CN201046374Y (zh) 大型组合式除尘器系统
CN209493311U (zh) 一种阳极碳渣中氟化盐的高温提纯系统
CN113381059A (zh) 基于等离子体的废旧三元锂电池中金属回收装置及方法
CN203371024U (zh) 一种用于向蓄电池极板铸造机供料的熔铅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