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3371U - 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03371U
CN219103371U CN202320040349.2U CN202320040349U CN219103371U CN 219103371 U CN219103371 U CN 219103371U CN 202320040349 U CN202320040349 U CN 202320040349U CN 219103371 U CN219103371 U CN 219103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ersing valve
heat exchanger
compress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4034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奇雄
李鹏
邱小洲
黎辉玲
冯君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4034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03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03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033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二室外换热器以及室内换热器;压缩机具有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以及吸气口;第一排气口与第一换向阀连接,第二排气口与第二换向阀连接,第一换向阀与第二换向阀均与吸气口连接;第一换向阀与第一室外换热器连接形成第一支路,第二换向阀与第二室外换热器连接形成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均与室内换热器连接;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均与室内换热器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空调系统提升了系统能效,达到了高效制冷、低温制热以及改善除霜的效果。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空调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须品,人们也对空调的制冷能力、制热能力、能效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空调可以满足一般的制冷制热工况,但是在低温制热工况时,能力就会衰减,能效也会变差,而在寒冷季节对室外机进行化霜时,也容易导致室内温度波动较大,影响人体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系统,旨在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提高人体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二室外换热器以及室内换热器;
所述压缩机具有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以及吸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换向阀连接,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换向阀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第二换向阀均与所述吸气口连接;
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连接形成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换向阀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连接形成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均与所述室内换热器连接;
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均与所述室内换热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为双缸双吸双排压缩机,所述吸气口包括第一子吸气口和第二子吸气口,所述第一换向阀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子吸气口连接,所述第二换向阀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子吸气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连接管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为单向导通所述第一换向阀至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流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在所述第三管路上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为单向导通所述第二管路至所述第一管路的流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补气模块,所述补气模块与所述压缩机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干路,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汇合后通过所述第一干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连接;
所述补气模块设于所述第一干路上,并通过补气管道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补气模块包括过冷节流阀和经济器,所述经济器设于所述第一干路,所述第一干路上设有旁通管道,所述旁通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干路与所述经济器,所述过冷节流阀设置在所述旁通管道上;所述经济器通过所述补气管道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上设有补气口,所述补气模块与所述压缩机的补气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气液分离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设于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设于所述第二管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节流件和第二节流件,所述第一节流件设于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节流件设于所述第二支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空调系统中,采用双排气压缩机、与压缩机的两个排气口分别对应连接的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分别与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对应连接的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二室外换热器以及室内换热器、节流装置连接形成的冷媒回路,可通过切换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来满足不同模式的需求,同时双排气压缩机提升了单位质量制冷量并提升了系统能效,从而达到了高效制冷、低温制热以及改善除霜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制热模式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制热模式带补气增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制冷模式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化霜模式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化霜模式带补气增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压缩机 A2 第二支路
11 第一排气口 51 过冷节流阀
12 第二排气口 52 经济器
13a 第一子吸气口 B 补气管道
13b 第二子吸气口 61 第一单向阀
21 第一换向阀 62 第二单向阀
22 第二换向阀 71 第一节流件
31 第一室外换热器 72 第二节流件
32 第二室外换热器 81 第一气液分离器
40 室内换热器 82 第二气液分离器
A1 第一支路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同时,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且/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系统,旨在通过在冷媒循环回路中设置双排气压缩机、双换向阀以及双室外换热器,以增大空调系统的能效,提升低温制热能力以及化霜时室内温度不波动的能力,提升用户体验度。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中的空调系统不限定于某一种类型的空调器,如可以是分体式挂式空调器、柜机、一体机或者中央空调器等等。下面针对空调系统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该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0、第一换向阀21、第二换向阀22、第一室外换热器31、第二室外换热器32以及室内换热器40;
所述压缩机10具有第一排气口11、第二排气口12以及吸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11与所述第一换向阀21连接,所述第二排气口12与所述第二换向阀22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21与所述第二换向阀22均与所述吸气口连接;
所述第一换向阀21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31连接形成第一支路A1,所述第二换向阀22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32连接形成第二支路A2,所述第一支路A1与所述第二支路A2均与所述室内换热器40连接;
所述第一换向阀21和所述第二换向阀22均与所述室内换热器40连接。
本实施例中,压缩机10具有第一排气口11和第二排气口12,该两个排气口可以独立出气,第一室外换热器31与第二室外换热器32分别与第一换向阀21和第二换向阀22连接形成相互独立的两条室外流路,增大了室外换热器的换热能力,提高了制热制冷能力。可以理解的,空调系统中在室外机与室内机之间设有节流装置,以保证空调系统的正常制热和制冷功能,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的换向阀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各个连接管路之间的流路切换,通过换向阀的阀位切换,实现不同的冷媒流路,进而实现空调器不同的运行模式。为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中的换向阀以四通换向阀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的空调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实现制热、制冷以及化霜功能,下面针对于具体的工况模式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1,制热模式时,室内换热器40相当于冷凝器,第一室外换热器3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32相当于蒸发器。第一换向阀21导通第一排气口11和室内换热器40,同时导通第一室外换热器31和压缩机10的吸气口;第二换向阀22导通第二排气口12与室内换热器40,同时导通第二室外换热器32和压缩机10的吸气口。从压缩器10出来的冷媒气体分别经过第一换向阀21和第二换向阀22后汇合流入室内换热器40,经由室内换热器40换热后节流,分成两股流路分别进入到第一支路A1和第二支路A2中,通过第一室外换热器3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32换热后,分别从第一换向阀21和第二换向阀22流回到压缩机10的吸气口中,以进行下一次冷媒循环,从而实现对室内空气快速制热的功能。
请参照图3,制冷模式时,室内换热器40相当于蒸发器,第一室外换热器3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32相当于冷凝器。第一换向阀21导通第一排气口11和第一室外换热器31,同时导通室内换热器40和压缩机10的吸气口;第二换向阀22导通第二排气口12与第二室外换热器32,同时导通室内换热器40和压缩机10的吸气口。从压缩机10的第一排气口11流出的冷媒气体通过第一换向阀21流入第一支路A1中,从第二排气口12流出的冷媒气体通过第二换向阀22流入第二支路A2中,经外机换热器换热后节流,再汇合流入室内换热器40中,通过室内换热器40换热后,再通过第一换向阀21和/或第二换向阀22返回压缩机10的吸气口中,以进行下一次冷媒循环,从而实现对室内空气快速制冷的功能。
请参照图4,化霜模式时,第一换向阀21导通第一排气口11和第一室外换热器31,此时第一室外换热器31向外放热除霜;第二换向阀22导通第二排气口12和室内换热器40,同时导通第二室外换热器32与压缩机10的吸气口,从第二排气口12流出的气体先经过室内换热器40换热后节流,与第一支路A1的冷媒汇合之后进入第二室外换热器32中,然后通过第二换向阀22流回到压缩机10的吸气口中,以进行下一次冷媒循环。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压缩机10、第二换向阀22、室内换热器40、节流装置、第二室内换热器32形成了制热回路,没有改变室内换热器40的工作状态,仍然对室内制热,从而实现了化霜不影响室内温度的功能,提升了用户舒适度。
在实际应用中,可将第一室外换热器31设置在迎风侧,将第二室外换热器32设置在背风侧,此时经过第一室外换热器31加热后的气流能够进一步对第二室外换热器32化霜,进而达到更好的化霜效果。
可以理解的,空调系统的节流装置可以设置在与室内换热器40连接的干路上,也可以设置在与第一室外换热器31连接的第一支路A1上,或者设置在与第二室外换热器32连接的第二支路A2上。可选地,节流装置包括第一节流件71和第二节流件72,所述第一节流件71设于所述第一支路A1,以对第一支路A1上的冷媒节流,所述第二节流件72设于所述第二支路A2,以对第二支路A2上的冷媒节流。可选地,第一节流件71为电子膨胀阀,第二节流件72为电子膨胀阀。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空调系统中,采用双排气压缩机、与压缩机的两个排气口分别对应连接的第一换向阀21和第二换向阀22、分别与第一换向阀21和第二换向阀22对应连接的第一室外换热器31和第二室外换热器32以及室内换热器40、节流装置连接形成的冷媒回路,可通过切换第一换向阀21和第二换向阀22来满足不同模式的需求,同时双排气压缩机提升了单位质量制冷量并提升了系统能效,从而达到了高效制冷、低温制热以及改善除霜效果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5,所述压缩机10为双缸双吸双排压缩机,所述吸气口包括第一子吸气口13a和第二子吸气口13b,所述第一换向阀21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子吸气口13a连接,所述第二换向阀22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子吸气口13b连接。
本实施例中,压缩机10为双缸双吸双排压缩机,第一子吸气口13a和第二子吸气口13b独立回气,第一排气口11和第二排气口12独立出气,利用两个压缩缸同时工作,增大了压缩机10的吸气量和排气量,从而提升了压缩机10的压缩能力,进而能够提升空调系统的能效。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第一子吸气口13a与第一换向阀21连通,第二子吸气口13b与第二换向阀22连通,在制热模式时,第一换向阀21导通第一室外换热器31与第一子吸气口13a,经由第一室外换热器31换热后的冷媒独立回流至第一子吸气口13a中;第二换向阀21导通第二室外换热器32与第二子吸气口13b,经由第二室外换热器32换热后的冷媒独立回流至第二子吸气口13b中。
在制冷模式时,第一换向阀21导通室内换热器40与第一子吸气口13a,第二换向阀21导通室内换热器40与第二子吸气口13b,经由室内换热器40换热后的冷媒可以通过第一换向阀21和/或第二换向阀21回流至第一子吸气口13a和第二子吸气口13b中。
在化霜模式时,第二换向阀22导通第二子吸气口13b与第二室外换热器32,经由第二室外换热器32换热后的冷媒可以通过第二换向阀22回流至第一子吸气口13a和第二子吸气口13b中。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气液分离器81和第二气液分离器82,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81设于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82设于所述第二管路。通过在每个回气管路上均设置气液分离器,保证了进入压缩机10的为气态冷媒,防止液击而损坏压缩机1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向阀21与所述室内换热器40的连接管上设有第一单向阀61,所述第一单向阀61设置为单向导通所述第一换向阀21至所述室内换热器40的流路。
本实施例中,制热模式时,第一单向阀61导通第一换向阀21与室内换热器40,从第一排气口11排出的冷媒气体,经过第一换向阀21和第一单向阀61后与另一股流经第二排气口12和第二换向阀22的冷媒气体汇合后流入室内换热器40中换热后节流,然后分别从第一支路A1和第二支路A2回流至第一子吸气口13a和第二子吸气口13b中。
制冷模式时,第一单向阀61不导通,则第一换向阀21与室内换热器40不导通,此时经由室内换热器40换热后的冷媒均通过第二换向阀22回流至压缩机10的吸气口中。
化霜模式时,第一单向阀61不导通,则第一换向阀21与室内换热器40不导通,经由第二室外换热器32换热后的冷媒均通过第二换向阀22回流至压缩机10的吸气口中。
可以理解的,在化霜模式中,第一室外换热器31当作冷凝器使用,第二室外换热器32当作蒸发器使用,通过设置第一单向阀61单向导通第一换向阀21至室内换热器40,防止了从第二换向阀22流出的冷媒经过第一换向阀21回流至压缩机10的第一子吸气口13a中,而造成冷媒短路影响整个系统的换热效果的情况发生,进而能够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在所述第三管路上设有第二单向阀62,所述第二单向阀62设置为单向导通所述第二管路至所述第一管路的流路。
本实施例中,当在制冷模式和化霜模式时,第一单向阀61不导通,第二单向阀62导通,冷媒经过第二换向阀22流至第二管路中,然后通过第二单向阀62分流至第三管路中,从而能够实现从第一子吸气口13a和第二子吸气口13b同时回气的功能,保证了压缩机10的双吸双排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5,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补气模块,所述补气模块与所述压缩机10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补气模块对压缩机10补气增焓,可以理解的,补气增焓用在低温制热的情况下,即在低温制热时通过引入一股中压气流,改善压缩机10吸气,提升了压缩机10的功效,进一步改善低温制热时的系统能力,提升低温制热量。
具体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干路,所述第一支路A1与所述第二支路A2汇合后通过所述第一干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40连接;所述补气模块设于所述第一干路上,并通过补气管道B与所述压缩机10的吸气口连接。可以理解的,制热或者化霜时,补气模块设置在室内换热器40的后面,从而实现对高温级的补气增焓。在实际应用中,补气模块可采用经济器形式或者闪蒸罐形式实现。
可选地,补气管道B与压缩机10的吸气口连接,双吸气其中的一个子吸气口(13a或者13b)可以兼容为补气增焓口。
可选地,所述压缩机10上设有补气口,所述补气模块与所述压缩机10的补气口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补气模块包括过冷节流阀51和经济器52,所述经济器52设于所述第一干路,所述第一干路上设有旁通管道,所述旁通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干路与所述经济器52,所述过冷节流阀51设置在所述旁通管道上;所述经济器52通过所述补气管道B与所述压缩机10的吸气口连接。
本实施例中,补气模块包括设置在第一干路的经济器52,经济器52中包括两组换热管路,从室内换热器40流出的冷媒一部分通过过冷节流阀51节流,以热量膨胀的方式进行进一步冷却,去降低另一部分的温度,令其过冷,这被稳定下来的过冷液体进入室外换热器(31或32)制冷。而另一部分未冷却的气态制冷剂通过补气管道B,重新进入压缩机10继续压缩,进入循环,以提高系统容量和效率。
可选地,补气管道B与第一管道连接,利用第一子吸气口13a对压缩机10进行补气增焓。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补气模块的过冷节流阀51的通断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如在制热模式时,当室外温度在预设温度范围内,空调系统低负荷工作便可以达到预设温度时,过冷节流阀51关闭,也即不需要补气模块对压缩机10补气增焓。当室外温度低于预设值时,空调系统需要较高负荷工作,此时可开启过冷节流阀51,通过补气模块对压缩机10进行补气增焓,提升压缩机10的能效,提升空调系统的低温制热能力。
在化霜模式时,可根据室外温度与室外机盘管温度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值来确定是否开启过冷节流阀51,当室外温度与室外机盘管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过冷节流阀51关闭,无需对压缩机10补气增焓;当室外温度与室外机盘管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时,而室外温度不低于室外温度的预设值时,过冷节流阀51关闭,无需对压缩机10补气增焓;当室外温度与室外机盘管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时,且室外温度低于室外温度的预设值时,开启过冷节流阀51,通过补气模块对压缩机10进行补气增焓,提升压缩机10的能效,提升空调系统的化霜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二室外换热器以及室内换热器;
所述压缩机具有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以及吸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换向阀连接,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换向阀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第二换向阀均与所述吸气口连接;
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连接形成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换向阀与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连接形成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均与所述室内换热器连接;
所述第一换向阀和所述第二换向阀均与所述室内换热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为双缸双吸双排压缩机,所述吸气口包括第一子吸气口和第二子吸气口,所述第一换向阀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子吸气口连接,所述第二换向阀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子吸气口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连接管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为单向导通所述第一换向阀至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流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在所述第三管路上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为单向导通所述第二管路至所述第一管路的流路。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补气模块,所述补气模块与所述压缩机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干路,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汇合后通过所述第一干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连接;
所述补气模块设于所述第一干路上,并通过补气管道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模块包括过冷节流阀和经济器,所述经济器设于所述第一干路,所述第一干路上设有旁通管道,所述旁通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干路与所述经济器,所述过冷节流阀设置在所述旁通管道上;所述经济器通过所述补气管道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上设有补气口,所述补气模块与所述压缩机的补气口连接。
9.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气液分离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设于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设于所述第二管路。
10.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节流件和第二节流件,所述第一节流件设于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节流件设于所述第二支路。
CN202320040349.2U 2023-01-04 2023-01-04 空调系统 Active CN219103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0349.2U CN219103371U (zh) 2023-01-04 2023-01-04 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0349.2U CN219103371U (zh) 2023-01-04 2023-01-04 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03371U true CN219103371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61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40349.2U Active CN219103371U (zh) 2023-01-04 2023-01-04 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033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86986B (zh) 两管制热回收多联机系统及其空调室外机
CN113154522B (zh) 一种多联空调机系统及除霜控制方法
CN112413738B (zh) 一种新风空调系统及其热回收方法
CN109386985B (zh) 两管制喷气增焓室外机及多联机系统
CN109059335B (zh) 一种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
CN208901671U (zh) 一种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
CN215930176U (zh) 一种制冷系统
CN219103371U (zh) 空调系统
CN215638160U (zh) 一种空调换热系统、空调器
CN215930175U (zh) 一种制冷系统
CN215951838U (zh) 制冷系统及家用电器
CN210832268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944565U (zh) 空调器
CN210832603U (zh) 空调器
CN209944563U (zh) 空调器
CN209944564U (zh) 空调器
CN109386984B (zh) 两管制热回收多联机系统及其空调室外机
CN219103169U (zh) 一种空调器系统
CN219283481U (zh) 空调系统
CN216693810U (zh) 空调系统
CN219103378U (zh) 热泵系统和空调器
CN211177490U (zh) 空调器
CN214249789U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
CN219756733U (zh) 制冷系统和制冷设备
CN218915208U (zh) 蓄能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