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0804U - 一种永临结合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永临结合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00804U
CN219100804U CN202223144309.7U CN202223144309U CN219100804U CN 219100804 U CN219100804 U CN 219100804U CN 202223144309 U CN202223144309 U CN 202223144309U CN 219100804 U CN219100804 U CN 2191008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body
protection device
permanent
steel wire
co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4430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锦
熊航
陈连健
李永
庄贤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aoye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aoye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aoye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aoye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4430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008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008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008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永临结合防护装置,涉及施工技术领域。该切割器包括扶手组件和防护组件。扶手组件包括水平扶手管和可拆卸安装于墙体上的支撑短管,水平扶手管和支撑短管远离墙体的一端相互连接。防护组件包括角码单元、卡扣以及钢丝绳,角码单元设置于墙体上,钢丝绳的数量为多根,且相邻两根钢丝绳通过卡扣相互连接,钢丝绳通过花篮螺栓安装于角码单元上。该永临结合防护装置能够通过设置扶手组件以及防护组件,实现其可拆卸连接于墙体上的结构特性,实现永临结合,使得整体防护装置可以循环利用,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永临结合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永临结合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当与室外工程形成较高的高低差时,设计会采用边坡设计采用排桩+预应力锚索结构,排桩顶部为冠梁,冠梁顶部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检测人员会定期上冠梁顶部进行检测作业,同时后期项目竣工后还需要对永久边坡进行检修,人员在冠梁顶部进行作业高处坠落危险性大,一般采用传统定型化栏杆在冠梁边进行搭设,但是搭设时人员需要上到冠梁顶部,操作风险大,同时由于该边坡工程为永久边坡,定型化防护栏杆会影响边坡整体美观,并无法做到可拆卸循环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永临结合防护装置,其能够通过设置扶手组件以及防护组件,实现其可拆卸连接于墙体上的结构特性,实现永临结合,使得整体防护装置可以循环利用,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永临结合防护装置,用于安装在冠梁侧方的墙体上,包括:
扶手组件,上述扶手组件包括水平扶手管和可拆卸安装于上述墙体上的支撑短管,上述水平扶手管和上述支撑短管远离上述墙体的一端相互连接;
防护组件,上述防护组件包括角码单元、卡扣以及钢丝绳,上述角码单元设置于上述墙体上,上述钢丝绳的数量为多根,且相邻两根上述钢丝绳通过上述卡扣相互连接,上述钢丝绳通过花篮螺栓安装于上述角码单元上。
该永临结合防护装置能够通过设置扶手组件以及防护组件,实现其可拆卸连接于墙体上的结构特性,实现永临结合,使得整体防护装置可以循环利用,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此外,该结构不需要设置定型化防护栏杆,不会影响永久边坡整体的美观性,且具有结构稳定,使用牢固的特点,扶手组件和防护组件的相互配合能够满足人员在边坡顶部检修行走的需求,具有足够得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撑短管的数量为多根,且多根上述支撑短管均匀间隔的排列于上述墙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撑短管与上述墙体之间设置有预埋件,上述预埋件和上述支撑短管满焊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预埋件包括固定钢板与锚固钢筋,上述锚固钢筋穿孔塞焊于上述固定钢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角码单元包括两个第一角码和多个第二角码,两个上述第一角码分别设置于上述墙体两侧的端部位置,多个上述第二角码均匀间隔设置于两个上述第一角码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角码和上述第二角码均通过膨胀螺栓固定设置于上述墙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角码的横截面尺寸为80mm*80mm,上述第二角码的横截面尺寸为80mm*5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角码和上述第二角码的上侧端部均开设有用于穿过上述钢丝绳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扶手组件在上述墙体上的水平高度低于上述防护组件在墙体上的水平高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本申请提供的永临结合防护装置能够通过设置扶手组件以及防护组件,实现其可拆卸连接于墙体上的结构特性(即可以将钢丝绳、卡扣和水平扶手管等构件轻松地进行拆卸再利用),实现永临结合,使得整体防护装置可以循环利用,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2)本申请提供的永临结合防护装置不需要设置定型化防护栏杆,不会影响永久边坡整体的美观性,且具有结构稳定,使用牢固的特点;
3)本申请提供的永临结合防护装置能通过扶手组件和防护组件的相互配合能够满足人员在边坡顶部检修行走的需求,具有足够得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永临结合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角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钢丝绳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说明:100-永临结合防护装置;101-水平扶手管;102-支撑短管;103-预埋件;1031-固定钢板;1032-锚固钢筋;1111-第一角码;1112-第二角码;1113-膨胀螺栓;1114-通孔;112-卡扣;113-钢丝绳;200-墙体;300-冠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5。本申请提供的永临结合防护装置100可以包括扶手组件和防护组件。扶手组件包括水平扶手管101和可拆卸安装于墙体200上的支撑短管102,水平扶手管101和支撑短管102远离墙体200的一端相互连接。防护组件包括角码单元、卡扣112以及钢丝绳113,角码单元设置于墙体200上,钢丝绳113的数量为多根,且相邻两根钢丝绳113通过卡扣112相互连接,钢丝绳113通过花篮螺栓安装于角码单元上。
值得说明的是,该永临结合防护装置100能够通过设置扶手组件以及防护组件,实现其可拆卸连接于墙体200上的结构特性,实现永临结合,使得整体防护装置可以循环利用,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此外,该结构不需要设置定型化防护栏杆,不会影响永久边坡整体的美观性,且具有结构稳定,使用牢固的特点,扶手组件和防护组件的相互配合能够满足人员在边坡顶部检修行走的需求,具有足够得安全性。
还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水平扶手管101可以采用不锈钢或钢制材料制成,其具有成本低廉,易于获取的特点,利于该永临结合防护装置100的推广使用。
可选的,支撑短管102的数量为多根,且多根支撑短管102均匀间隔的排列于墙体200上。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距冠梁300顶混凝土墙体2001200mm高度设置不锈钢水平扶手管101,水平扶手管101采用50mm水平不锈钢管制作,水平扶手管101每间隔2000mm设置20mm支撑短钢管,加强水平扶手管101的水平强度,扶手支撑短钢管通过与预埋件103焊接后与混凝土挡墙进行连接。
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埋件103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短管102与墙体200之间设置有预埋件103,预埋件103和支撑短管102满焊连接。预埋件103包括固定钢板1031与锚固钢筋1032,锚固钢筋1032穿孔塞焊于固定钢板1031。
可以理解的是,穿孔塞焊是叠合板或筒体结构之间的一种连接方法。其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的实用特点。
请再次参照图1,角码单元包括两个第一角码1111和多个第二角码1112,两个第一角码1111分别设置于墙体200两侧的端部位置,多个第二角码1112均匀间隔设置于两个第一角码1111之间。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角码1111和第二角码1112均通过膨胀螺栓1113固定设置于墙体200上。
可以理解的是膨胀螺栓1113的固定是利用挈形斜度来促使膨胀产生摩擦握裹力,达到固定效果,螺钉一头是螺纹,一头有椎度。其和墙体200的配合能保证该永临结合防护装置100整体的结构稳定性,避免出现脱落分离的现象的发生,提高安全性。
可选的,第一角码1111的横截面尺寸为80mm*80mm,第二角码1112的横截面尺寸为80mm*50mm
可选的,第一角码1111和第二角码1112的上侧端部均开设有用于穿过钢丝绳113的通孔1114
在本实施例中,扶手组件在墙体200上的水平高度低于防护组件在墙体200上的水平高度。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距冠梁300顶2000mm设置钢丝绳113生命线,用于作业时安全带悬挂:根据边坡位置,在冠梁300顶部墙体200首尾采用80*80mm的第一角码1111,第一角码1111底部端留设用于12mm膨胀螺栓1113固定孔位,固定在冠梁300挡土墙墙体200上,用于花篮螺栓紧固;钢丝绳113中间段每2米设置50*80mm第二角码1112通过膨胀螺栓1113与挡墙墙体200固定,角码上部端开设直径14mm通孔1114,用于钢丝绳113贯通。钢丝绳113端部采用80*80mm角码与M12花蓝螺栓连接收紧,中间生命线钢丝绳113连接处采用四个卡扣112将钢丝绳113固定形成环形连接。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永临结合防护装置100可以包括扶手组件和防护组件。扶手组件包括水平扶手管101和可拆卸安装于墙体200上的支撑短管102,水平扶手管101和支撑短管102远离墙体200的一端相互连接。防护组件包括角码单元、卡扣112以及钢丝绳113,角码单元设置于墙体200上,钢丝绳113的数量为多根,且相邻两根钢丝绳113通过卡扣112相互连接,钢丝绳113通过花篮螺栓安装于角码单元上。该永临结合防护装置100能够通过设置扶手组件以及防护组件,实现其可拆卸连接于墙体200上的结构特性,实现永临结合,使得整体防护装置可以循环利用,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此外,该结构不需要设置定型化防护栏杆,不会影响永久边坡整体的美观性,且具有结构稳定,使用牢固的特点,扶手组件和防护组件的相互配合能够满足人员在边坡顶部检修行走的需求,具有足够得安全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永临结合防护装置,用于安装在冠梁侧方的墙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扶手组件,所述扶手组件包括水平扶手管和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墙体上的支撑短管,所述水平扶手管和所述支撑短管远离所述墙体的一端相互连接;
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角码单元、卡扣以及钢丝绳,所述角码单元设置于所述墙体上,所述钢丝绳的数量为多根,且相邻两根所述钢丝绳通过所述卡扣相互连接,所述钢丝绳通过花篮螺栓安装于所述角码单元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临结合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短管的数量为多根,且多根所述支撑短管均匀间隔的排列于所述墙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临结合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短管与所述墙体之间设置有预埋件,所述预埋件和所述支撑短管满焊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永临结合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包括固定钢板与锚固钢筋,所述锚固钢筋穿孔塞焊于所述固定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临结合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码单元包括两个第一角码和多个第二角码,两个所述第一角码分别设置于所述墙体两侧的端部位置,多个所述第二角码均匀间隔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角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永临结合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码和所述第二角码均通过膨胀螺栓固定设置于所述墙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永临结合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码的横截面尺寸为80mm*80mm,所述第二角码的横截面尺寸为80mm*50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永临结合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码和所述第二角码的上侧端部均开设有用于穿过所述钢丝绳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临结合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组件在所述墙体上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防护组件在墙体上的水平高度。
CN202223144309.7U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永临结合防护装置 Active CN2191008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44309.7U CN219100804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永临结合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44309.7U CN219100804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永临结合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00804U true CN219100804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65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44309.7U Active CN219100804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永临结合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008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27701U (zh) 拼装式水平通道装置
CN211229608U (zh) 钢结构施工用安全绳立柱
CN106150057A (zh) 一种分片式液压提升爬架
CN202899600U (zh) 建筑工地临边快捷式安拆防护装置
CN219100804U (zh) 一种永临结合防护装置
CN110714603A (zh) 一种钢管、钢绳复合脚手架体系及其构建方法
CN111335661A (zh) 钢结构施工用安全绳立柱及其使用方法
CN216038325U (zh) 一种塔吊内爬框固定架
CN215564748U (zh) 游泳馆屋面结构用马道
CN210767926U (zh) 安全防护平台
CN213571565U (zh) 装配式桥面防护装置
CN211058272U (zh) 一种花篮式悬挑脚手架
CN103669889A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安装的高空安全护栏及其制作方法
CN210561738U (zh) 装配式墩身施工防护系统
CN110847529A (zh) 一种安装方便的拼装式栏杆
KR20140013197A (ko) 철도교량의 궤도공사용 안전장치와 그 조립 및 설치방법
CN211037791U (zh) 一种脚手架用新型挂梯
CN103114712B (zh) 一种卡扣钢平台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9118718U (zh) 一种爬架水平防护
CN219569668U (zh) 一种钢结构施工安全绳系挂载体
CN217352125U (zh) 一种贝雷桥搭建用槽钢装配式钢栈桥栏杆
CN212129932U (zh) 一种用于爬模的辅助施工操作平台
CN215717075U (zh) 一种超高支模架
CN215369124U (zh) 一种高强度防护栅栏
CN216689037U (zh) 一种桥梁用防护吊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