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99552U - 再生聚酯纤维改性用浸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再生聚酯纤维改性用浸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99552U
CN219099552U CN202320221273.3U CN202320221273U CN219099552U CN 219099552 U CN219099552 U CN 219099552U CN 202320221273 U CN202320221273 U CN 202320221273U CN 219099552 U CN219099552 U CN 2190995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olyester fiber
roller
frame
support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2127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义车
林天响
施鸿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Baoery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Baoery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Baoery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Baoery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2127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995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995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995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再生聚酯纤维改性用浸渍装置,涉及聚酯纤维回收技术领域。浸渍装置包括浸渍框,浸渍框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分别对称式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一与支撑块二,且支撑块一与支撑块二的数量均为两组,两组支撑块一之间转动连接有卷收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挤压机构,在卷收辊转动的过程中,驱动杆在转动盘的带动下拉动滑块一沿矩形孔往复移动,挤压板随滑块一带动滑块二反复移动,与固定板相互配合对浸渍后的聚酯纤维布料进行挤压,多余的水分再次进入浸渍框的内部,降低聚酯纤维布料由于表面水分过多而滴落至生产环境的几率。

Description

再生聚酯纤维改性用浸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酯纤维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再生聚酯纤维改性用浸渍装置。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且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
再生聚酯纤维的原料为废旧聚酯瓶片和废旧聚酯纺织品边角料,废旧聚酯纤维做改性处理加工,得到改性后的聚酯纤维,使其可以再利用,防止浪费,现有技术中对聚酯纤维的改性处理都是使用改性剂进行浸渍聚酯纤维,而浸渍后的聚酯纤维布料呈湿润状,因此在卷收过程中会有水滴滴下,因此对工作环境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聚酯纤维的改性处理都是使用改性剂进行浸渍聚酯纤维,而浸渍后的聚酯纤维布料呈湿润状,因此在卷收过程中会有水滴滴下,因此对工作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而提出再生聚酯纤维改性用浸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再生聚酯纤维改性用浸渍装置,包括浸渍框,所述浸渍框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分别对称式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一与支撑块二,且支撑块一与支撑块二的数量均为两组,两组所述支撑块一之间转动连接有卷收辊,两组所述支撑块二之间转动连接有放卷辊,一组所述支撑块一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支撑块一并与卷收辊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输出端与支撑块一转动连接;
所述浸渍框的内部靠近底端的位置对称式设置有两组导向辊,两组所述导向辊均与浸渍框转动连接,两组所述导向辊位于放卷辊与卷收辊之间,一组所述导向辊与卷收辊之间设置有挤压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转动轴、转动盘以及驱动杆;所述卷收辊外表面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贯穿支撑块一并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轴与支撑块一转动连接,且转动盘的外表面远离转动轴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远离转动盘的一端连接有挤压组件。
进一步的,挤压组件包括固定板、挤压板、矩形孔以及滑块一;所述浸渍框的内部位于卷收辊与一组导向辊之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挤压板,所述浸渍框外表面与驱动杆对应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孔,且矩形孔内表面与浸渍框内表面相通,所述矩形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一,且滑块一贯穿至浸渍框内部并与挤压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远离转动盘的一端与滑块一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板外表面远离滑块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二,且浸渍框内表面与滑块二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滑块二滑动连接,且滑槽与矩形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固定板与挤压板的一侧外表面均开设有转动槽,每组所述转动槽的内部均等距离转动连接有若干组转动辊,两组所述转动槽内部的转动辊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两组所述导向杆分别与滑块一、滑块二滑动连接,两组所述导向杆外表面靠近一端的位置套接有弹簧以及气囊,且气囊位于弹簧的外部,一组所述弹簧、气囊的一端与矩形孔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块一固定连接,另一组所述弹簧、气囊的一端与滑槽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块二固定连接,所述气囊外表面靠近挤压板的一侧开设有导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挤压机构,在卷收辊转动的过程中,驱动杆在转动盘的带动下拉动滑块一沿矩形孔往复移动,挤压板随滑块一带动滑块二反复移动,与固定板相互配合对浸渍后的聚酯纤维布料进行挤压,多余的水分再次进入浸渍框的内部,降低聚酯纤维布料由于表面水分过多而滴落至生产环境的几率;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气囊与弹簧,在滑块一与滑块二移动的过程中气囊反复收缩、挤压,因此气体不断通过导气孔进入、排出,从而能够提高聚酯纤维布料表面水分蒸发的速率。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与挤压板的组合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杆与滑块一的组合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辊与转动槽的组合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A区域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浸渍框;2、支撑块一;3、支撑块二;4、卷收辊;5、放卷辊;6、电机;7、导向辊;8、挤压机构;801、转动轴;802、转动盘;803、驱动杆;804、固定板;805、挤压板;806、矩形孔;807、滑块一;808、滑块二;809、滑槽;810、转动槽;811、转动辊;812、导向杆;813、弹簧;814、气囊;815、导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再生聚酯纤维改性用浸渍装置,包括浸渍框1,浸渍框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分别对称式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一2与支撑块二3,且支撑块一2与支撑块二3的数量均为两组,两组支撑块一2之间转动连接有卷收辊4,两组支撑块二3之间转动连接有放卷辊5,一组支撑块一2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电机6,且电机6的输出端贯穿支撑块一2并与卷收辊4固定连接,电机6输出端与支撑块一2转动连接,将放卷辊5表面的聚酯纤维布料与卷收辊4连接,启动电机6,卷收辊4在电机6的作用下对聚酯纤维布料进行卷收;
浸渍框1的内部靠近底端的位置对称式设置有两组导向辊7,两组导向辊7均与浸渍框1转动连接,两组导向辊7位于放卷辊5与卷收辊4之间,聚酯纤维布料在卷收辊4经浸渍框1内部浸渍后卷收于卷收辊4的表面,一组导向辊7与卷收辊4之间设置有挤压机构8,聚酯纤维布料贯穿挤压机构8与导向辊7。
实施例二:
如图2与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挤压机构8包括转动轴801、转动盘802以及驱动杆803;卷收辊4外表面远离电机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801,且转动轴801贯穿支撑块一2并固定连接有转动盘802,转动轴801与支撑块一2转动连接,且转动盘802的外表面远离转动轴80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驱动杆803,驱动杆803远离转动盘802的一端连接有挤压组件。
挤压组件包括固定板804、挤压板805、矩形孔806以及滑块一807;浸渍框1的内部位于卷收辊4与一组导向辊7之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04,且固定板804的一侧设置有挤压板805,浸渍框1外表面与驱动杆803对应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孔806,且矩形孔806内表面与浸渍框1内表面相通,矩形孔80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一807,且滑块一807贯穿至浸渍框1内部并与挤压板805固定连接,驱动杆803远离转动盘802的一端与滑块一807转动连接,转动盘802随转动轴801转动,驱动杆803在转动盘802的带动下拉动滑块一807沿矩形孔806往复移动,挤压板805随滑块一807带动滑块二808反复移动,与固定板804相互配合对浸渍后的聚酯纤维布料进行挤压。
挤压板805外表面远离滑块一8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二808,且浸渍框1内表面与滑块二808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滑槽809,滑槽809与滑块二808滑动连接。
实施例三: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滑槽809与矩形孔806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812,固定板804与挤压板805的一侧外表面均开设有转动槽810,每组转动槽810的内部均等距离转动连接有若干组转动辊811,两组转动槽810内部的转动辊811一一对应。
两组导向杆812分别与滑块一807、滑块二808滑动连接,两组导向杆812外表面靠近一端的位置套接有弹簧813以及气囊814,且气囊814位于弹簧813的外部,保证气囊814能够反复撑张、收缩,一组弹簧813、气囊814的一端与矩形孔80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块一807固定连接,另一组弹簧813、气囊814的一端与滑槽809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块二808固定连接,气囊814外表面靠近挤压板805的一侧开设有导气孔815,在滑块一807与滑块二808移动的过程中气囊814反复收缩、挤压,因此气体不断通过导气孔815进入、排出,从而能够提高聚酯纤维布料表面水分蒸发的速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步骤一、将放卷辊5表面的聚酯纤维布料贯穿导向辊7并最终与卷收辊4连接,然后启动电机6,卷收辊4在电机6的作用下对聚酯纤维布料进行卷收,聚酯纤维布料在卷收辊4经浸渍框1内部浸渍后卷收于卷收辊4的表面,聚酯纤维布料位于固定板804与挤压板805之间;
步骤二、在卷收辊4转动的过程中,转动盘802随转动轴801转动,驱动杆803在转动盘802的带动下拉动滑块一807沿矩形孔806往复移动,挤压板805随滑块一807带动滑块二808反复移动,与固定板804相互配合对浸渍后的聚酯纤维布料进行挤压,多余的水分再次进入浸渍框1的内部;
步骤二、在卷收辊4转动的过程中,转动盘802随转动轴801转动,驱动杆803在转动盘802的带动下拉动滑块一807沿矩形孔806往复移动,挤压板805随滑块一807带动滑块二808反复移动,与固定板804相互配合对浸渍后的聚酯纤维布料进行挤压,多余的水分再次进入浸渍框1的内部;
步骤三、在滑块一807与滑块二808移动的过程中气囊814反复收缩、挤压,因此气体不断通过导气孔815进入、排出,从而能够提高聚酯纤维布料表面水分蒸发的速率。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再生聚酯纤维改性用浸渍装置,包括浸渍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框(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分别对称式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一(2)与支撑块二(3),且支撑块一(2)与支撑块二(3)的数量均为两组,两组所述支撑块一(2)之间转动连接有卷收辊(4),两组所述支撑块二(3)之间转动连接有放卷辊(5),一组所述支撑块一(2)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电机(6),且电机(6)的输出端贯穿支撑块一(2)并与卷收辊(4)固定连接,所述电机(6)输出端与支撑块一(2)转动连接;
所述浸渍框(1)的内部靠近底端的位置对称式设置有两组导向辊(7),两组所述导向辊(7)均与浸渍框(1)转动连接,两组所述导向辊(7)位于放卷辊(5)与卷收辊(4)之间,一组所述导向辊(7)与卷收辊(4)之间设置有挤压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聚酯纤维改性用浸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8)包括转动轴(801)、转动盘(802)以及驱动杆(803);所述卷收辊(4)外表面远离电机(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801),且转动轴(801)贯穿支撑块一(2)并固定连接有转动盘(802),所述转动轴(801)与支撑块一(2)转动连接,且转动盘(802)的外表面远离转动轴(80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驱动杆(803),所述驱动杆(803)远离转动盘(802)的一端连接有挤压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生聚酯纤维改性用浸渍装置,其特征在于,挤压组件包括固定板(804)、挤压板(805)、矩形孔(806)以及滑块一(807);所述浸渍框(1)的内部位于卷收辊(4)与一组导向辊(7)之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04),且固定板(804)的一侧设置有挤压板(805),所述浸渍框(1)外表面与驱动杆(803)对应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孔(806),且矩形孔(806)内表面与浸渍框(1)内表面相通,所述矩形孔(80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一(807),且滑块一(807)贯穿至浸渍框(1)内部并与挤压板(805)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803)远离转动盘(802)的一端与滑块一(807)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生聚酯纤维改性用浸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805)外表面远离滑块一(8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二(808),且浸渍框(1)内表面与滑块二(808)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滑槽(809),所述滑槽(809)与滑块二(808)滑动连接,且滑槽(809)与矩形孔(806)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812),所述固定板(804)与挤压板(805)的一侧外表面均开设有转动槽(810),每组所述转动槽(810)的内部均等距离转动连接有若干组转动辊(811),两组所述转动槽(810)内部的转动辊(811)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再生聚酯纤维改性用浸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导向杆(812)分别与滑块一(807)、滑块二(808)滑动连接,两组所述导向杆(812)外表面靠近一端的位置套接有弹簧(813)以及气囊(814),且气囊(814)位于弹簧(813)的外部,一组所述弹簧(813)、气囊(814)的一端与矩形孔(80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块一(807)固定连接,另一组所述弹簧(813)、气囊(814)的一端与滑槽(809)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块二(808)固定连接,所述气囊(814)外表面靠近挤压板(805)的一侧开设有导气孔(815)。
CN202320221273.3U 2023-02-15 2023-02-15 再生聚酯纤维改性用浸渍装置 Active CN2190995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1273.3U CN219099552U (zh) 2023-02-15 2023-02-15 再生聚酯纤维改性用浸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1273.3U CN219099552U (zh) 2023-02-15 2023-02-15 再生聚酯纤维改性用浸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99552U true CN219099552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61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21273.3U Active CN219099552U (zh) 2023-02-15 2023-02-15 再生聚酯纤维改性用浸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995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94991B (zh) 一种无纺布加工系统
CN219099552U (zh) 再生聚酯纤维改性用浸渍装置
CN112981572A (zh) 一种聚氨酯纺丝制作方法
CN209639442U (zh) 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胎基布烘干装置
CN219384214U (zh) 一种应用于编织袋生产的收卷装置
CN206902307U (zh) 一种化纤牵伸机
CN215625672U (zh) 高分子抗冲压聚乙烯防水卷材的过料组件
CN112393569B (zh) 一种纺织布料洗涤用初步脱水装置
CN210824620U (zh) 一种高分子薄膜吹膜机的收卷装置
CN212863453U (zh) 一种涤纶布成品包装用卷布机构
CN218969564U (zh) 一种竹纤维面料浸渍装置
CN112553877A (zh) 高度垂直的涤粘仿麻弹力面料的裁剪收纳设备
CN216074340U (zh) 一种浸透效果好的工业布生产用连续式浸胶机
CN215628736U (zh) 一种智能剖布开幅轧水机
CN219260452U (zh) 一种用于服装制造纺织纱线的上浆装置
CN212655230U (zh) 一种翻卷压卷机
CN219448677U (zh) 一种具有打图案功能的织带机
CN219448743U (zh) 一种无纺布生产的收卷机构
CN219859692U (zh) 一种吹膜机持续收卷装置
CN210558372U (zh) 一种高分子薄膜吹膜机的收卷装置
CN208413360U (zh) 一种人造革生产用收卷装置
CN217876958U (zh) 一种适用不同规格的抗菌地毯生产用烘干装置
CN114411276B (zh) 一种生物基纤维材料的生产设备及方法
CN214934628U (zh) 一种卷布用纺织机械
CN219296731U (zh) 一种医用纺织品生产用分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