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9713U - 一种直丝弓矫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丝弓矫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89713U
CN219089713U CN202021755830.2U CN202021755830U CN219089713U CN 219089713 U CN219089713 U CN 219089713U CN 202021755830 U CN202021755830 U CN 202021755830U CN 219089713 U CN219089713 U CN 2190897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ght wire
appliance
torque angle
groove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5583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祥龙
倪其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75583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897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897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897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中国人牙齿特征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属于齿科正畸技术领域,自锁直丝弓矫治器为自锁托槽或自锁颊面管,自锁直丝弓矫治器包括底板、与底板一体连接的本体、滑动连接于本体上的盖体、开设于本体上且用于放置弓丝的槽沟;用于前牙的自锁托槽具有高转矩角、中转矩角、低转矩角的其中一种,当待矫正牙齿均使用高转矩角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时,高转矩角为4°~18°;当待矫正牙齿均使用中转矩角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时,中转矩角为‑3°~11°;当待矫正牙齿均使用低转矩角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时,低转矩角为‑6°~0°;用于下颌后牙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转矩角为‑13°~‑30°。该自锁直丝弓矫治器有利于有效提高矫治效率和矫治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直丝弓矫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科正畸器材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丝弓矫治器。
背景技术
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人体骨骼与牙齿特征均存在明显的差异,目前国内市场上基于中国人牙齿特征的直丝弓矫治器是Z2矫治器,即如下实用新型中公开的Z系列直丝弓矫治器。
授权公告号为CN202010215U、申请日为2011年01月28日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基于正常合中国人牙齿特征的Z系列直丝弓矫治器,其中公开了全口28颗牙齿正畸托槽的数据,包括托槽底厚度、冠凸距、托槽轴倾度、转矩、补偿角、底板水平曲率半径、底板水平弧度、底板垂直曲率半径以及底板垂直弧度;同时包括与之配套的三种标准弓丝的形态。该Z系列直丝弓矫治器克服了现有的矫治器中依据西方人或者日本人的正常牙合数据进行设计和改良的牙齿矫治器不能用于中国人牙齿特征的不足。
Z系列直丝弓矫治器包含了颊面管和自锁托槽两种,由于磨牙在矫治期间所需要受到的作用力更大,因此,磨牙通常采用颊面管,而其他牙齿则采用自锁托槽,人体牙齿的结构示意图可参见图1。
然而,经过本申请人多年来从事上述Z系列直丝弓矫治器的临床应用研究以及生产制造,发现Z系列直丝弓矫治器存在以下缺陷,具体如下:
①在矫治前期,若前牙(前牙包含了上颌前牙和下颌前牙,各有6颗,上颌前牙和下颌前牙均分别包括了2颗中切牙、2颗侧切牙和2颗尖牙)的转矩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0915-2015/ISO27020:2010可知,沿槽沟的近远中长轴方向观察,转矩角是以槽沟颌向中垂线与牙侧基底面交点为切点,牙侧基底面在此点切线的垂线与槽沟颌向中垂线的夹角,通常用θ表示。若该角朝向颌向,为正)过大,则需要先进行拔牙,再进行对应的矫治处理,这类需要拔牙的病例占60%左右。上述的Z系列直丝弓矫治器中前牙的转矩角的范围较小,且目前市场上所生产和使用的Z系列直丝弓矫治器均是按照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转矩角范围制作出,且一般不会出现定制的现象。因此,对于需要拔牙的病例,现有的Z系列直丝弓矫治器的转矩角范围过小,在用于矫治这类需要拔牙的病例时,矫正的效果较差。
②病例中出现了较多的下颌后牙(下颌后牙由第一双尖牙、第二双尖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组成,左右对称,一共8颗)向舌侧倾斜、下颌后牙覆盖偏大的情况,即下颌后牙向舌侧倾斜,且对应的上颌后牙、下颌后牙在咬合过程中容易出现覆盖范围过大,若矫治过程中采用的负转矩角过大时,该现象不易得到良好的改善。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限制了直丝弓矫治器的推广和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丝弓矫治器,具有有效提高矫治效率和矫治质量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直丝弓矫治器,所述自锁直丝弓矫治器为自锁托槽或自锁颊面管,所述自锁直丝弓矫治器包括底板、与底板一体连接的本体、滑动连接于本体上的盖体、开设于本体上且用于放置弓丝的槽沟;用于前牙的所述自锁托槽具有高转矩角、中转矩角、低转矩角的其中一种,当待矫正牙齿均使用高转矩角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时,所述高转矩角为4°~18°;当待矫正牙齿均使用中转矩角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时,所述中转矩角为-3°~11°;当待矫正牙齿均使用低转矩角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时,所述低转矩角为-6°~0°;用于下颌后牙的所述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转矩角为-13°~-3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涉及到的直丝弓矫治器主要用于8颗磨牙(包括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各2颗)的自锁颊面管和用于20颗其他牙齿(上颌前牙6颗;上颌第一双尖牙、上颌第二双尖牙共4颗;下颌前牙6颗;下颌第一双尖牙、下颌第二双尖牙共4颗)的自锁托槽。
另外,在矫治期间,当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均选择高转矩角时,上颌尖牙、下颌尖牙也需要选择高转矩角,即,对应的上颌牙齿、下颌牙齿所要选择的转矩角也需要对应。
若转矩角朝向颌向,为正,反向,则为负。即:沿滑盖的滑移方向,本体上设置有弹性件的一侧的竖直高度大于与其相对一侧的竖直高度,则转矩角为正。当转矩角的绝对值越大,表明本体上述对应的两侧的高度差也越大,底板的倾斜程度也越大。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上述技术方案能分别解决:
①对于较为拥挤,必须通过先拔牙再矫治的病例,自锁直丝弓矫治器设置有高转矩角,从而减少在关闭间隙并内收前牙时导致切牙出现向舌侧倾斜的问题。
②对于中度拥挤、不需要不拔牙就可以直接进行矫治的病例,用于前牙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通常为自锁托槽)预置有中转矩角,可以减少切牙发生唇倾的现象。
③对于牙齿在矫治过程中不会发生明显的转矩角问题的病例,自锁直丝弓矫治器在前牙预置有低转矩角,能针对该类病例进行较好的矫正治疗。
④用于下颌后牙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负转矩角减小(由以前的-3°~-32°变成-13°~-30°),有利于改善下颌后牙过度向舌侧倾斜的现象。
⑤自锁直丝弓矫治器为自锁托槽或自锁颊面管,且自锁直丝弓矫治器所包含的本体上所开设的槽沟用盖体闭合。由于弓丝穿设通过槽沟并受到盖体的阻挡,因此,弓丝在槽沟内产生滑移,便于医生将弓丝调整至较佳的矫正弯曲弧度,从而有利于缩短矫治时间。
经过对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转矩角进行调整,使其更适于实际临床患者的需求,从而使矫治向个性化方向前进,同时矫治效果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当待矫正牙齿均使用高转矩角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时,用于上颌中切牙的所述自锁直丝弓矫治器高转矩角为18°,用于上颌侧切牙的所述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高转矩角为14°,用于上颌尖牙的所述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高转矩角为6°;用于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的所述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高转矩角为4°,用于下颌尖牙的所述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高转矩角为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为高转矩角时,本体上设置有弹性件的一侧的高度与其相对一侧的高度的差距相对最大,使底板的倾斜程度也越大,因此,将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粘贴于待矫正的牙齿表面与弓丝进行配合时,能为待矫正的牙齿提供较大的牵引力,因此,更加适用于需要拔牙矫正、向舌侧或唇侧偏离较大的牙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当待矫正牙齿均使用中转矩角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时,用于上颌中切牙的所述自锁直丝弓矫治器中转矩角为11°,用于上颌侧切牙的所述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中转矩角为7°,用于上颌尖牙的所述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中转矩角为-3°;用于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的所述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中转矩角为0°,用于下颌尖牙的所述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中转矩角为-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为中转矩角时,相对于高转矩时,本体上设置有弹性件的一侧的高度与其相对一侧的高度的差距相对较大,底板的倾斜程度也较大,因此,将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粘贴于待矫正的牙齿表面与弓丝进行配合时,能为待矫正的牙齿提供牵引力(但不如具有高转矩时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牵引力大),适用于中度拥挤、不需要不拔牙就可以直接进行矫治的病例。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当待矫正牙齿均使用低转矩角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时,用于上颌中切牙的所述自锁直丝弓矫治器低转矩角为0°,用于上颌侧切牙的所述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低转矩角为0°,用于上颌尖牙的所述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低转矩角为-6°;用于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的所述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低转矩角为-4°,用于下颌尖牙的所述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低转矩角为-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为低转矩角时,相对于高转矩、中转矩时,本体上设置有弹性件的一侧的高度与其相对一侧的高度的差距相对较小,底板的倾斜程度也较小,因此,将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粘贴于待矫正的牙齿表面与弓丝进行配合时,能为待矫正的牙齿提供较小的牵引力(但不如具有高转矩时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牵引力大),适用于不会发生明显的转矩角问题的病例,自锁直丝弓矫治器在前牙预置有低转矩角,能针对该类病例进行较好的矫正治疗。
而当中切牙、侧切牙、上颌尖牙的转矩角均调为低转矩角时,需要将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下颌尖牙也调整成低转矩角,减少出现切牙唇侧倾斜的现象,以达到更好的矫治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用于上颌第一双尖牙、上颌第二双尖牙的所述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轴倾度为3°;用于下颌第一双尖牙、下颌第二双尖牙的所述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轴倾度为3°~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倾度,即为沿唇颊向观察,由垂直于槽沟近远中长轴的垂线和托槽/颊面管的颌向形成的夹角。
将上述的轴倾度范围与转矩角范围形成相互配合,从而使自锁直丝弓矫治器能进一步对待矫正的牙齿起到较好的矫治效果。
当上颌第一双尖牙、上颌第二双尖牙、下颌第一双尖牙、下颌第二双尖牙的轴倾度调节至上述角度(范围)时,有利于使矫治后的上颌第一双尖牙、上颌第二双尖牙、下颌第一双尖牙、下颌第二双尖牙的位置更符合中国人的牙列特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本体上设置有滑动区域,所述滑动区域上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供弹性件穿过并且使弹性件止位的限位区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丝弓矫治器中的所有部件均采用不锈钢等对人体无害的金属材料制成。滑动区域供盖体滑动通过并且对盖体产生水平方向的限位作用,防止其发生竖直方向上的转动。盖体和本体之间,通过本体上的滑动区域和弹性件、盖体上的限位区域一同配合,进而使获得盖体与本体之间形成稳定的连接关系。
采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治的过程中,根据实际需求,通过用粘接剂将直丝弓矫治器上的底板粘贴于待矫正的牙齿表面,再将弓丝穿设通过槽沟,盖上盖体后,使弓丝能较为稳定地位于槽沟内,使弓丝形成一定的弧度,才能将弓丝和直丝弓矫治器配合达到矫治的作用,此时,直丝弓矫治器作为作用力的受力点。
之所以采用盖体上的限位区域与本体上的滑动区域相互配合,能使盖体与本体之间形成较好的连接,使槽沟得到稳定的闭合效果,进而使弓丝能稳定地位于槽沟内,从而达到较好的矫治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性件包括一体连接的弹性弧片和弹性抵接片,所述弹性抵接片与本体设置有间隙,所述弹性抵接片的横向宽度大于弹性弧片的横向宽度;所述滑动区域中开设有用于容纳弹性抵接片的容纳槽;所述限位区域包括限位槽以及与限位槽连通的限位通道、设置于限位槽内的第一凹槽、限位突块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分别设置于限位突块沿限位槽延伸方向上的两侧;所述限位通道的横向宽度等于弹性抵接片的横向宽度且小于限位槽的横向宽度,所述限位槽的高度小于弹性弧片突起于滑动区域的最大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盖体的过程中,由于限位槽的高度略小于弹性弧片突起于滑动区域的最大高度,因此,对弹性弧片具有作用力,使弹性弧片连同弹性抵接片一同发生形变,进而使弹性抵接片发生形变并嵌入到容纳槽内,此时,弹性抵接片的上端面与容纳槽的开口处齐平,盖体能沿水平方向移动。
当盖体滑动至将槽沟关闭时,弹性弧片恢复原来状态,并且卡入第一凹槽内甚至与第一凹槽的内壁发生贴合,与此同时,弹性抵接片也恢复原始状态,即其上端面高于容纳槽的开口平面,进而跟连通设置有限位通道的限位槽的一侧发生抵接,从而并且阻止盖体与本体之间发生相对移动,并且使盖体保持稳定的、关闭槽沟的状态。
当需要打开盖体时,将盖体沿反方向进行水平滑移的过程中,弹性弧片连同弹性抵接片一同发生形变,使弹性抵接片发生形变并嵌入到容纳槽内,再滑移盖体,当弹性弧片恢复原来状态并且卡入到第二凹槽内甚至与第二凹槽的内壁发生贴合,进而使盖体又不易与本体之间形成相对移动,并且使盖体保持稳定的、打开槽沟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区域还包括设置于限位槽上的限位突块,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限位突块远离限位通道的一侧,所述限位突块与第一凹槽平滑过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限位突块,在沿滑动区域滑动盖体的时候,限位突块对弹性弧片具有更大的作用力使弹性弧片带动弹性抵接片发生形变,当盖体滑动至将槽沟关闭时,弹性弧片恢复原始状态的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判断盖体是否已经关闭。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凹槽与限位突块为平滑过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突块与第二凹槽之间采用平滑过渡的设置方式,在滑动盖体滑移时较为顺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自锁直丝弓矫治器具有高转矩角、中转矩角、低转矩角三种不同的规格,使其更适合中国人的牙齿特征,进而有利于提高不同错颌畸形患者的牙齿矫正的效果。
2.底板与本体之间的连接关系,与转矩角θ的大小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当转矩角θ变化时,底板的形状和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在矫治过程中,自锁直丝弓矫治器通过底板粘贴到待矫正的牙齿表面,弓丝穿设通过槽沟,通过盖体将槽沟的开口闭合,从而使弓丝被阻挡在槽沟中,进而使弓丝通过自锁直丝弓矫治器对牙齿产生作用力,使待矫治的牙齿在作用力的作用下得到矫正。
3.自锁直丝弓矫治器通过本体上的滑动区域和弹性件、盖体上的限位区域一同配合,进而使获得盖体与本体之间形成稳定的连接关系,再结合高转矩角、中转矩角、低转矩角,有利于使自锁直丝弓矫治器在矫治期间能够保持槽沟的稳定闭合,进而使弓丝在槽沟内滑移的摩擦力较小,便于医生调整弓丝的弯曲形状,使待矫治的牙齿受到足够的作用力,进而使矫治的效果更佳,有利于缩短矫治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人体牙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上X轴和垂直于X轴的A平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转矩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爆炸图;
图6是实施例1中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1中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盖体的剖面图;
图8是实施例1中的盖体将槽沟闭合后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剖面图;
图9是实施例2中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转矩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3中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转矩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盖体;3、槽沟;4、滑动区域;5、弹性件;51、弹性弧片;52、弹性抵接片;6、限位区域;61、限位槽;62、限位通道;63、第一凹槽;64、限位突块;65、第二凹槽;7、容纳槽;8、底板;101、上颌前牙;102、上颌中切牙;103、上颌侧切牙;104、上颌尖牙;105、上颌第一双尖牙;106、上颌第二双尖牙;107、上颌第一磨牙;108、上颌第二磨牙;111、下颌前牙;112、下颌中切牙;113、下颌侧切牙;114、下颌尖牙;115、下颌第一双尖牙;117、下颌第一磨牙;118、下颌第二磨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直丝弓矫治器,为自锁托槽,专门用于上颌前牙101或下颌前牙111(如图1所示)的矫治,其中的所有部件均采用不锈钢制成。
参照图2,该自锁直丝弓矫治器包括底板8、一体连接在底板8上的本体1和滑动连接于本体1上的盖体2,以及开设于本体1上且用于穿设弓丝的槽沟3。参照图3,该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转矩角为高转矩角,参数详见表1(除了转矩角和轴倾度,其他部位的数据均参考背景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2010215U、申请日为2011年01月28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对应部位的数据)。
表1实施例1中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参数(高转矩角)
Figure SMS_1
Figure SMS_2
参照图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0915-2015/ISO27020:2010的规定,沿槽沟的近远中长轴做一条线,即为X轴,过槽沟的中心,垂直于X轴做一个A平面,在该平面上,完成以下步骤:参照图4,沿颌向做出平分槽沟的直线a,使其与牙侧基底面(即本申请中的底板8)形成交点e,再通过交点e与牙侧基底面(即本申请中的底板)相切的直线b,再作一条与直线b夹角为90°的直线c,最终,直线a与直线c之间形成的夹角为转矩角θ,实施例1中的θ为18°。
由于本申请中,底板8与本体1之间的连接关系,与转矩角θ的大小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当转矩角θ变化时,底板8的形状和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在矫治过程中,自锁托槽通过底板8粘贴到待矫正的牙齿表面,弓丝穿设通过槽沟3,通过盖体2将槽沟3的开口闭合,从而使弓丝被阻挡在槽沟3中,进而使弓丝通过自锁托槽对牙齿产生作用力,使待矫治的牙齿在作用力的作用下得到矫正。而本申请中,还涉及到了盖体2与本体1之间通过弹性件5和限位区域6形成配合,进而使盖体2能稳固地固定在本体1上。
参照图5,本体1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的滑动区域4,在滑动区域4上固定有弹性件5,该弹性件5包括弹性弧片51和背朝向本体1向上弯曲的弹性抵接片52,弹性抵接片52与本体1设置有间隙,且弹性抵接片52的横向宽度大于弹性弧片51的横向宽度。另外,在本体1上位于弹性抵接片52下方的滑动区域4中的位置,开设有一个容纳槽7。
参照图6,在盖体2上设置有一个供弹性件5(回看图5)穿过并且使弹性件5止位的限位区域6,结合图7,该限位区域6包括限位槽61以及与限位槽61连通的限位通道62、设置于限位槽61上的限位突块64、设置于限位槽61内的第一凹槽63和第二凹槽65,第二凹槽65和第一凹槽63分别设置于限位突块64的两侧并且与限位突块64之间平滑过渡连接,且第一凹槽63设置于限位突块64远离限位通道62的一侧,限位通道62的横向宽度等于弹性抵接片52的横向宽度且小于限位槽61的横向宽度,且限位槽61的深度小于弹性弧片51突起于滑动区域4的最大高度(回看图4)。
在沿滑动区域4滑动盖体2的时候,限位突块64对弹性弧片51具有更大的作用力使弹性弧片51带动弹性抵接片52发生形变,当盖体2滑动至将槽沟3关闭时,弹性弧片51恢复原始状态的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判断盖体2是否已经关闭。且第一凹槽63与限位突块64之间、第二凹槽65与限位突块64之间均为圆滑连接,在滑动盖体2时,滑动过程更为顺畅。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在关闭槽沟3的过程中,沿滑动区域4水平滑动盖体2,限位槽61使弹性弧片51发生形变,同时也使弹性抵接片52发生形变并嵌入到容纳槽7内,此时,弹性抵接片52的上端面与容纳槽7的开口处齐平,盖体2能沿水平方向移动并且通过。
当盖体2滑动至将槽沟3关闭时,参照图8,由于弹性弧片51位于第一凹槽63正下方而失去了盖体2对其的作用力,进而恢复原始状态,并且卡入第一凹槽63内并与第一凹槽63的内壁发生贴合,与此同时,弹性抵接片52也恢复原始状态,即其上端面高于容纳槽7的开口平面,进而跟连通设置有限位通道62的限位槽61的一侧发生抵接,从而使盖体2保持稳定的关闭槽沟3的状态。
当需要打开盖体2时,将盖体2沿反方向进行水平滑移的过程中,限位突块64挤压51,弹性弧片51连同弹性抵接片52一同发生形变,使弹性抵接片52发生形变并嵌入到容纳槽7内,再滑移盖体2,当弹性弧片51恢复原来状态并且卡入到第二凹槽65内并与第二凹槽65的内壁发生贴合,进而使盖体2又不易与本体1之间形成相对移动,并且使盖体2保持稳定的、打开槽沟3的状态。
其中,实施例1中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参数详见表1。
实施例2:一种适于中国人的直丝弓矫治器,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转矩角为中转矩角(用于上颌中切牙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转矩角为11°,给出了图例,参照图9,而用于上颌侧切牙、上颌尖牙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转矩角分别为7°和-3°)。其中,实施例2中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其他参数详见表2。
表2实施例2中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参数(中转矩角)
Figure SMS_3
Figure SMS_4
实施例3:一种适于中国人的直丝弓矫治器,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转矩角为低转矩角(用于上颌中切牙102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转矩角为0°,给出了图例,参照图10,而用于上颌侧切牙103、上颌尖牙104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转矩角分别为0°和-6°)。其中,实施例3中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其他参数详见表3。
表3实施例3中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参数(低转矩角)
Figure SMS_5
Figure SMS_6
实施例4:一种适于中国人的直丝弓矫治器,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为自锁颊面管,专门用于上颌第一磨牙107或下颌第一磨牙117(如图1所示)的矫治,其中的所有部件均采用不锈钢制成。
实施例1-4中所涉及到的基于中国人牙齿特征的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由于设置有不同的转矩角,从而有利于适用于不同的矫正病例,可满足更多的矫正病例的需求,并且提高矫治效率和矫治质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直丝弓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丝弓矫治器为自锁托槽或自锁颊面管,所述直丝弓矫治器包括底板(8)、与底板(8)一体连接的本体(1)、滑动连接于本体(1)上的盖体(2)、开设于本体(1)上且用于放置弓丝的槽沟(3);用于前牙的所述自锁托槽具有高转矩角、中转矩角、低转矩角的其中一种,当待矫正牙齿均使用高转矩角的直丝弓矫治器时,所述高转矩角为4°~18°;当待矫正牙齿均使用中转矩角的直丝弓矫治器时,所述中转矩角为-3°~11°;当待矫正牙齿均使用低转矩角的直丝弓矫治器时,所述低转矩角为-6°~0°;用于下颌后牙(119)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的转矩角为-13°~-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丝弓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当待矫正牙齿均使用高转矩角的直丝弓矫治器时,用于上颌中切牙(102)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高转矩角为18°,上颌侧切牙(103)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的高转矩角为14°,用于上颌尖牙(104)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的高转矩角为6°;用于下颌中切牙(112)、下颌侧切牙(113)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的高转矩角为4°,用于下颌尖牙(114)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的高转矩角为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丝弓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当待矫正牙齿均使用中转矩角的直丝弓矫治器时,用于上颌中切牙(102)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中转矩角为11°,用于上颌侧切牙(103)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的中转矩角为7°,用于上颌尖牙(104)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的中转矩角为-3°;用于下颌中切牙(112)、下颌侧切牙(113)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的中转矩角为0°,用于下颌尖牙(114)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的中转矩角为-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丝弓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当待矫正牙齿均使用低转矩角的直丝弓矫治器时,用于上颌中切牙(102)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低转矩角为0°,用于上颌侧切牙(103)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的低转矩角为0°,用于上颌尖牙(104)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的低转矩角为-6°;用于下颌中切牙(112)、下颌侧切牙(113)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的低转矩角为-4°,用于下颌尖牙(114)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的低转矩角为-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丝弓矫治器,其特征在于:用于上颌第一双尖牙(105)、上颌第二双尖牙(106)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的轴倾度为3°;用于下颌第一双尖牙(115)、下颌第二双尖牙(116)的所述直丝弓矫治器的轴倾度为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丝弓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设置有滑动区域(4),所述滑动区域(4)上设置有弹性件(5);所述盖体(2)上设置有供弹性件(5)穿过并且使弹性件(5)止位的限位区域(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直丝弓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5)包括一体连接的弹性弧片(51)和弹性抵接片(52),所述弹性抵接片(52)与本体(1)设置有间隙,所述弹性抵接片(52)的横向宽度大于弹性弧片(51)的横向宽度;所述滑动区域(4)中开设有用于容纳弹性抵接片(52)的容纳槽(7);所述限位区域(6)包括限位槽(61)以及与限位槽(61)连通的限位通道(62)、设置于限位槽(61)内的第一凹槽(63)、限位突块(64)和第二凹槽(65),所述第二凹槽(65)和第一凹槽(63)分别设置于限位突块(64)沿限位槽(61)延伸方向上的两侧;所述限位通道(62)的横向宽度等于弹性抵接片(52)的横向宽度且小于限位槽(61)的横向宽度,所述限位槽(61)的高度小于弹性弧片(51)突起于滑动区域(4)的最大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直丝弓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区域(6)还包括设置于限位槽(61)上的限位突块(64),所述第一凹槽(63)设置于限位突块(64)远离限位通道(62)的一侧,所述限位突块(64)与第一凹槽(63)平滑过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直丝弓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65)与限位突块(64)为平滑过渡连接。
CN202021755830.2U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直丝弓矫治器 Active CN2190897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55830.2U CN219089713U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直丝弓矫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55830.2U CN219089713U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直丝弓矫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9713U true CN219089713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67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55830.2U Active CN219089713U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直丝弓矫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897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33170B2 (en) Orthodontic bracket and clip
CN110063801B (zh) 一种隐形矫治器
EP1830735B1 (en) Edgewise orthodontic bracket for capturing lost torque
CN110013332B (zh) 一种猫形辅弓隐形矫治器
WO2021135536A1 (zh) 调整上下颌位关系的牙科器械
CN210612259U (zh) 一种隐形矫治器
US20070259300A1 (en) Orthodontic brace with coordinated bracket profiles
NZ585015A (en) A dental appliance elastically deformable to apply a correction force at a base of the crown
US6364659B1 (en) Orthodontic bite opener
WO2022036926A1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及其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牙齿矫治套组及系统
US9402696B2 (en) Pin connector for orthodontic force module
CN219089713U (zh) 一种直丝弓矫治器
CN217938416U (zh) 一种壳状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CN213346116U (zh) 牙科器具
CN210095952U (zh) 一种猫形辅弓隐形矫治器
TWM608387U (zh) 用於錯頜畸形治療的牙科器械、牙科器械套組及牙科矯治系統
CN217244883U (zh) 直丝弓与差动力相结合的两用托槽
CN220938191U (zh) 牙齿矫治器及其矫治套件
CN115252180B (zh) 力导控三系统口腔正畸矫治器
CN209827044U (zh) 一种导下颌向前的舌侧功能矫治器
CN220001955U (zh) 用于下颌前导的矫治装置及矫治系统
CN218528931U (zh) 一种正畸控根曲弓
CN219594842U (zh) 一种上颌单侧磨牙远移器
CN216570272U (zh) 壳状牙科器械、壳状牙科矫治器套组及牙科矫治系统
CN216985204U (zh) 颌位保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