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85204U - 颌位保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颌位保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985204U CN216985204U CN202120774019.7U CN202120774019U CN216985204U CN 216985204 U CN216985204 U CN 216985204U CN 202120774019 U CN202120774019 U CN 202120774019U CN 216985204 U CN216985204 U CN 2169852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jaw
- shaped body
- teeth
- holding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颌位保持装置,包括容纳上颌牙齿的第一壳状本体和容纳下颌牙齿的第二壳状本体,第一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设有能够调整上下颌垂直向与矢状向相对位置关系的第一保持部,第一壳状本体后牙区和第二壳状本体后牙区还分别设有向对颌方向凸出且相互配合以调节上下颌水平向与矢状向相对位置关系的第二保持部,第一保持部及第二保持部基于使上下颌位在矢状向、水平向及垂直向进行颌位保持的方式配置。该颌位保持装置上下颌同时佩戴且相互配合实现上下颌位在矢状向、水平向及垂直向进行颌位保持,以通过稳定牙周改建来稳定牙齿的位置与牙列结构,防止复发性的移动趋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颌位保持装置。
背景技术
口腔不良习惯是错颌畸形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据北京医科大学统计,约占各类错颌畸形病因的1/4,前牙深覆是由于上下颌牙弓和/或上下颌骨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垂直向发育异常造成的错颌畸形,其表现是上前牙切缘盖过下前牙牙冠唇面长度三分之一以上,或下前牙切缘咬合于上前牙牙冠舌侧切三分之一以上,使得患者很容易咬伤牙龈,导致前牙的牙周炎疾病及面部关节等疾病。依据安氏分类方法,错颌畸形分为Ⅰ类错合(中性错合)、Ⅱ类错合(远中错合)和Ⅲ类错合(近中错合)。其中,Ⅱ类错合是口腔正畸临床上常见的错合畸形之一,Ⅱ类错合典型的表现为上颌前牙前突、前牙深覆盖、深覆合、开唇露齿、内倾型深覆合、面下部过短或颏唇沟较深等。
深覆的矫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牙齿矫治的成功与否,矫正深覆的目的是纠正下颌过陡的Spee曲线与上颌的补偿曲线,最终达到上下颌牙列正常的Spee曲线与补偿曲线,使前牙覆合覆盖关系协调。大多数错颌患者中,深覆的矫正可能是整个牙齿矫治过程的首要步骤,而打开咬合是纠正深覆的关键。现有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方式为在上颌前牙区的舌侧设置平导,但是此种方式需要将金属和树脂制作的平导固定在上颌,对患者而言不仅佩戴之后会产生部分牙齿悬空的现象,还对于患者的咀嚼产生一定影响,患者的异物感较强。并且,在颌位矫治结束后,颌位保持同样关键,颌位保持能够稳定牙周改建来稳定牙齿的位置和整体牙列的结构,现有技术中对于颌位的保持通常采用颌位保持器,大都是通过被动环保或覆盖来控制牙齿的复发性移动趋势,其中颌位保持器是采用Hawley保持器,这种保持器口内异物感较强,并且固定牙齿的弓丝包裹在牙齿表面,美观性较差。
对于轻中度下颌后缩患者,因为下颌发育不足,患者又处于生长发育期,有些患者甚至是生长发育高峰期,采用功能性矫治器如 Twin-Block、肌激动器、Herbst矫治器、功能调节器II型(FR-II)等可刺激、促进下颌的向前生长,对许多II类错颌前牙深覆盖和远中磨牙关系的矫治均能起到很好的作用。Herbst矫治器是一种针对Ⅱ类错合的固定式咬合前移装置,其机械部分由一对金属套管系统组成,分别位于上、下前磨牙和磨牙区颊侧,每侧套管系统由一个套管、一个活塞杆、两个枢轴和两个螺丝组成。Herbst矫治器通过每侧两个枢轴被分别焊在位于上颌第一恒磨牙和下颌第一前磨牙颊侧支抗固位体上,然后经螺丝穿过套管和活塞杆末端轴孔将咬合前移装置(即套管和插入套管内的插杆)固定于上述支抗固位体上的轴座来完成。矫治器就位后整个套管装置类似于在上、下颌间形成一对人工关节,将下颌保持在前伸位置,开闭口自如,少许侧方运动。同样,颌位治疗后的保持对于矫治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为防止复发性的移动趋势,利用颌位保持器进行颌位保持,以通过稳定牙周改建来稳定牙齿的位置与牙列结构。
近年来,隐形牙齿矫治器由于其佩戴舒适可摘戴,并且美观,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但是现有技术中大都采用固定矫治或活动矫治装置进行颌位保持,不仅患者佩戴时的口内异物感较强,美观性还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颌位保持装置,使上下颌位在矢状向、水平向及垂直向进行颌位保持,以通过稳定牙周改建来稳定牙齿的位置与牙列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颌位保持装置,包括容纳上颌牙齿的第一壳状本体和容纳下颌牙齿的第二壳状本体,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设有能够调整上下颌垂直向与矢状向相对位置关系的第一保持部,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后牙区和第二壳状本体后牙区还分别设有向对颌方向凸出且相互配合以调节上下颌水平向与矢状向相对位置关系的第二保持部,所述第一保持部及第二保持部基于使所述上下颌位在矢状向、水平向及垂直向进行颌位保持的方式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持部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保持部包括设置在第一壳状本体后牙区的第二上颌保持部和设置在第二壳状本体后牙区的第二下颌保持部,所述第二上颌保持部和所述第二下颌保持部同侧颊侧或同侧舌侧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和所述第二壳状本体上。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二上颌保持部和所述第二下颌保持部同侧颊侧设置且相互作用时,所述第二上颌保持部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二壳状本体颊侧面;
当所述第二上颌保持部和所述第二下颌保持部同侧舌侧设置且相互作用时,所述第二上颌保持部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二壳状本体舌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持部包括由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一侧延伸形成的第一加强部,所述第一壳状本体与所述第二壳状本体相互作用时,所述第一加强部与所述第二壳状本体前牙区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持部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一侧与所述第一加强部之间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由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一侧弯曲形成的侧壁组成,所述第一加强部一端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第一壳状本体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壳状本体与所述第二壳状本体相互作用时,所述容置空间至少容纳第二壳状本体前牙区牙齿的切缘或邻近切缘的一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空间为连续分布或部分连续分布在上颌前牙区牙齿舌侧且朝上颚方向内凹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状本体与所述第二壳状本体相互作用时,在矢状向截面沿牙体长轴方向上,所述第一加强部与第二壳状本体接触的区域较所述容置空间与第二壳状本体接触的区域更邻近上颌前牙区的切缘处。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加强部向远中方向延伸的一端还设有第二加强部,且所述第一加强部与所述第二加强部围合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一加强部与第二加强部呈第二夹角β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收容空间中容置有加强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强部上设有与所述加强块相互配合的公母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上颌保持部与所述第二下颌保持部沿牙列近远中方向的长度至少覆盖后牙区其中一颗牙齿近远中方向的长度的 1/3~1。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上颌保持部位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对应的第一磨牙处,所述第二下颌保持部位于所述第二壳状本体对应的第一磨牙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上颌保持部和第二下颌保持部设置在同侧颊侧面时,所述第二上颌保持部的舌侧面沿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后牙区牙齿的颊尖处位置向对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上颌保持部的颊侧面凸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容纳上颌牙齿的颊侧面;所述第二下颌保持部的舌侧面沿所述第二壳状本体后牙区牙齿的颊尖处位置向对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下颌保持部的颊侧面凸于所述第二壳状本体容纳上颌牙齿的颊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上颌保持部和第二下颌保持部设置在同侧舌侧面时,所述第二上颌保持部的颊侧面沿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后牙区牙齿的舌尖处位置向对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上颌保持部的舌侧面凸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容纳上颌牙齿的舌侧面;所述第二下颌保持部的颊侧面沿所述第二壳状本体后牙区牙齿的舌尖处位置向对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下颌保持部的舌侧面凸于所述第二壳状本体容纳上颌牙齿的舌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颌位保持装置,采用上下颌同时佩戴且相互配合实现上下颌位在矢状向、水平向及垂直向进行颌位保持,其中,第一保持部能够调整上下颌垂直向与矢状向相对位置关系,第二保持部调节上下颌水平向与矢状向相对位置关系,第一保持部与第二保持部相互配合调整三维向限制颌位复发性移位。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大多数颌位因素突面、凹面及偏颌畸形,特别是仍有进行性髁突吸收病例的疗后颌位保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颌位保持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颌位保持装置10上下颌打开咬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第一壳状本体1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沿A-A’方向具有第一加强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图3沿A-A’方向具有容置空间和第一加强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图5中容置空间和第一加强部具有高度差示意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上下颌相互作用的移动趋势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壳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B’方向局部剖视图。
图10为图8中另一种B-B’方向局部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壳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C-C’方向局部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二壳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颌位保持装置上下颌相互作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颌位保持装置上下颌相互作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使用的“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对于颌位因素导致的错颌畸形,矫治过后并非矫治结束,因为颌位性错颌畸形矫治结束之后的颌位保持对于正畸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防止矫治后牙齿的复发性移动趋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协同保持的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来稳定牙周改建以稳定牙齿的位置和牙列结构,不仅使得上下颌位在矢状向、水平向及垂直向的三维方向进行颌位保持,具有良好的保持效果且兼顾佩戴美观及舒适的效果。
对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专业名词进行说明,其中,“后牙区”根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口腔医学导论》第2版第36-38页中对于牙齿的分类进行定义,包括前磨牙以及磨牙,以FDI标记法显示为 4-8的牙齿,前牙区FDI标记法显示为1-3的牙齿。壳状本体的前牙区可用于容纳上颌牙齿的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壳状本体的后牙区可用于容纳上颌牙齿的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壳状本体设置有若干容纳多颗牙齿的空腔,并划分有舌面和唇面,近中面和远中面。其中,“舌面”根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口腔医学导论》第2版第35-36页中对于牙冠各面的命名,其中唇面和颊面为前牙的牙冠接近口唇的一面成为唇面,后牙的牙冠接近颊的一面成为颊面。舌面为前牙和后牙的牙冠接近舌的一面统称舌面。近中面和远中面为牙冠与邻牙相邻接的两个面,总称邻面。离面部中线较近的一面称为近中面,离面部中线较远的一面称为远中面。《牙体解剖与口腔生理学》第二版第44页中对于牙冠各面名称的说明和图6-8中,“切缘”为前牙形式切咬功能的部分,前牙在舌面圆突隆起形成嵴,称其为“切脊”;而在唇面一般较平滑,称其为“切缘”。第43页中对“牙体三等分”进行了定义,为了明确牙体各面上某一部位所在,常将牙冠,牙根各个面分成三等分来描述。例如舌面可分为近中1/3、中1/3、远中1/3;邻面可分为颊1/3、中1/3、舌1/3;唇面可分为切1/3、中1/3、颈1/3;后牙则是颌1/3、中1/3、颈1/3。“覆”是指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垂直距离,一般是1-3mm。在前牙,如盖过的部分不超过切牙唇面切1/3者,成为正常覆。超过者成为深覆。其程度依下颌切牙切缘咬在上颌切牙舌面的部位而定,如咬在切1/3者,为正常覆;咬在中1/3以内者,称为I度深覆;咬在颈1/3以内者称为II度深覆;咬在颈1/3以上者,称为III度深覆。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颌位保持装置10,用于调整上下颌位在矢状向、水平向及垂直向进行颌位保持,具体地,颌位保持装置10包括容纳上颌牙齿的第一壳状本体11和容纳下颌牙齿的第二壳状本体12,第一壳状本体11前牙区舌侧设有能够调整上下颌垂直向与矢状向相对位置关系的第一保持部111,第一壳状本体11 后牙区和第二壳状本体12后牙区还分别设有向对颌方向凸出且相互配合以调节上下颌水平向与矢状向相对位置关系的第二保持部,第一保持部111及第二保持部基于使上下颌位在矢状向、水平向及垂直向进行颌位保持的方式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保持部 111至少部分连接于第一壳状本体11前牙区舌侧处。更具体地说,第一壳状本体11包括包裹上颌牙齿的第一壳状主体114和第一保持部 111,第一保持部111连接或部分连接于第一壳状主体114前牙区舌侧的龈缘处或邻近龈缘处,具体地说,连接处可以为从距离第一壳状主体114前牙区舌侧龈缘处为起始点,至容纳前牙区牙冠长度的 1/4-1/2的地方作为连接起点,也即连接处不为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龈缘处,而是从第一壳状主体114前牙区舌侧邻近龈缘处或第一壳状主体114容纳前牙区牙齿邻近舌窝处为延伸起点,向远离上颌前牙区牙齿一侧延伸。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保持部1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壳状主体114的中切牙区、侧切牙区和尖牙区,形成连续的弧形区域;也可以第一保持部11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壳状主体 114的中切牙区和侧切牙区,形成连续的弧形区域;还可以第一保持部的一端连接与第一壳状主体114的中切牙区和尖牙区,形成非连续的弧形区域。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保持部111连接于第一壳状本体11前牙区舌侧处,此种设置方式能够使得第一保持部111稳定连接于第一壳状本体11前牙区舌侧,当第一壳状本体11与第二壳状本体12相互作用时,减小第一保持部111形变的现象。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保持部111部分连接于第一壳状本体11前牙区舌侧处,即第一保持部111与第一壳状本体11前牙区舌侧处存在间隙,此种设置方式能够增加第一壳状本体11的透气性,当患者佩戴时,舒适感增加且减少因口内封闭导致的细菌滋生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保持部111包括由第一壳状主体114前牙区舌侧一侧延伸形成的第一加强部1111,第一壳状本体11与第二壳状本体12相互作用时,第一加强部1111与第二壳状本体12前牙区接触。更具体地说,第一加强部1111由第一壳状本体11前牙区舌侧连续延伸形成,第一加强部1111为平面或曲面,与第二壳状本体12前牙区接触,以在垂直向和矢状向调整上下颌位关系,或在垂直向和矢状向保持上下颌位关系。在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保持部111还包括设于第一壳状本体11(第一壳状主体114)前牙区舌侧一侧与第一加强部1111 之间的容置空间1112,容置空间1112由第一壳状本体11前牙区舌侧一侧弯曲形成的侧壁组成,第一加强部1111一端与侧壁远离第一壳状本体11的一端相连;第一壳状本体11与第二壳状本体12相互作用时,容置空间1112至少容纳第二壳状本体12前牙区牙齿的切缘或邻近切缘的一部分。更具体地说,第一壳状本体11前牙区舌侧一端向远离上颌前牙区牙齿的一侧弯曲延伸,弯曲延伸形成的容置空间 1112的侧壁可为光滑过渡的曲面,也可为由多边形围合成的延伸面,也就是说,容置空间1112邻近上颌前牙区牙齿的一侧与第一壳状本体11前牙区舌侧连接,而容置空间1112远离上颌前牙区牙齿的一侧与第一加强部1111连接。其中,容置空间1112与第一壳状本体11 前牙区舌侧连接处的具体位置可以为第一壳状本体11前牙区舌侧邻近龈缘处或第一壳状本体11容纳前牙区牙齿邻近舌窝处,具体地说,连接处可以为从距离第一壳状本体11前牙区舌侧龈缘处为起始点,至容纳前牙区牙冠长度的1/4-1/2的地方作为连接起点,也即连接处不为第一壳状本体11前牙区舌侧龈缘处,而是从第一壳状本体11前牙区舌侧邻近龈缘处或第一壳状本体11容纳前牙区牙齿邻近舌窝处为延伸起点,向远离上颌前牙区牙齿一侧延伸。容置空间1112至少容纳下颌前牙区牙齿的切缘或邻近切缘的一部分,容置空间1112容纳下颌前牙区牙齿的切缘或邻近切缘的一部分,可包括如下情况:1) 切缘为下颌前牙唇面的切1/3处;2)邻近切缘的一部分为下颌前牙唇面的临近1/3处,如1/4-1/3之间或1/3-1/2之间,更优的方式为 1/4-1/3之间,此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垂直距离不超过下颌切牙唇面切1/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第一壳状本体 11与第二壳状本体12相互作用时,在矢状向截面沿牙体长轴方向上,第一加强部1111与第二壳状本体12接触的区域较容置空间1112与第二壳状本体12接触的区域更邻近上颌前牙区的切缘处,也就是说,第一加强部112与下颌接触的区域与容置空间与下颌接触的区域存在高度差△h,对于深覆患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10后,如图7 所示,下颌前牙区牙齿先与第一加强部1111接触,之后随着上下颌的咬合动作下颌前牙区牙齿的切缘进入容置空间1112中,也就是后与容置空间1112接触,且下颌前牙区牙齿与上颌最终稳定接触的地方为容置空间1112距离上颌前牙区切嵴最远处。高度差△h可以使得下颌前牙区牙齿的切缘容置于容置空间1112内,且调整下颌前牙区牙齿相对于上颌的位置在矢状向上至目标咬合位,目标咬合位即为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垂直距离不超过下颌切牙唇面切1/3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矢状向截面上,第一加强部1111与容置空间1112侧壁的自由端连接处形成的第一夹角α,且90°≤α≤160°;具体形式之一为形成的第一夹角α可以为 90°,此时第一加强部1111与容置空间1112侧壁的自由端相互垂直,当然夹角也可以大于90°且小于等于160°中的任意角度,即第一加强部1111与容置空间1112的侧壁连接形成的第一夹角α为钝角,上述实施方式均可,第一夹角90°≤α≤160°,第一加强部1111沿远离上颌前牙区牙齿的一侧延伸,此时与下颌接触时即会形成引导下颌向容置空间1112内滑动的引导面,在上下颌相互作用时,使得下颌趋于相对于上颌的位置在矢状向上至目标咬合位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强部1111与第一壳状本体11或容置空间1112连接处为光滑过渡的曲面,更进一步地说,第一加强部1111向远中方向延伸的自由端与第一壳状本体11或容置空间1112连接处为光滑过渡的曲面。此种设置方式能够使得第一加强部1111向远中方向延伸的自由端与第一壳状本体11或容置空间1112 相互连接的地方有过渡曲面,第一加强部1111邻近上颌前牙区牙齿的一侧与容置空间1112的一侧连接,此时第一加强部1111邻近上颌前牙区牙齿的一侧为近中方向的一端,而第一加强部1111向远中方向延伸的自由端为相对于第一加强部1111邻近上颌前牙区牙齿的一侧为近中方向的一端相反方向延伸的一侧,而第一加强部1111向远中方向延伸的自由端可为跨越第一壳状本体11左右两侧前牙区连接的自由端,而此自由端与第一壳状本体11左右两侧连接处为光滑过渡的曲面,此种设置方式使得第一壳状本体11与口腔接触的一面较圆润或光滑,产生较小的口腔异物感,患者佩戴更加舒适。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为,第一加强部1111从第一壳状主体114前牙区沿容置空间1112侧壁的自由端向远中方向延伸,且第一加强部1111与第一壳状主体114左右两侧容纳第一前磨牙的空腔的连接处为光滑过渡的曲面。更具体地说,第一加强部1111与第一壳状主体114左右两侧容纳第一前磨牙的空腔的近中端面连接处为光滑过渡的曲面,即第一加强部1111与第一壳状主体114左右两侧的连接处为从容纳第一前磨牙的空腔的近中端面处连接,更具体的体现形式:由于第一前磨牙在咬合面上有颊尖和舌尖,而尖牙在咬合面仅有一个牙尖,因此在进行光滑过渡时,第一加强部1111与第一壳状主体114连接处的连接宽度(即第一加强部1111矢状向近远中的宽度)可部分填充由于尖牙与第一前磨牙咬合面的差异导致的连接不顺畅的问题,即第一加强部1111与第一壳状主体114容纳第一前磨牙的近中端面连接,填充尖牙区或其余前牙咬合面的部分容纳补偿,而达到连接处的光滑过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矢状向截面上,第一加强部 1111近远中方向的宽度为2-5mm,此宽度的设置能够使得下颌与上颌接触时首先与第一加强部1111接触,从而引导下颌进入容置空间 1112中,使得下颌趋于相对于上颌的位置在矢状向上至目标咬合位方向移动。另外,此宽度的设置使得第一保持部111覆盖在上颌的宽度较小,不仅使患者佩戴在口内异物感较小,还方便第一壳状本体 11的制作,减少利用上颌的上颚信息,在患者口内采集信息时,可使用传统的口内取模方式,之后在进行扫描获得相应的数字信息,也可以使用口内扫描仪进行口内信息的获取,上述两种获取方式仅利用上颌牙齿和部分牙龈信息即可完成相应产品的设计和制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8所示,第一加强部1111远离上颌前牙区牙齿一侧为与牙齿前牙区的弯曲弧度基本吻合。具体的说,基本吻合包括第一加强部1111远离上颌前牙区牙齿一侧为与牙齿前牙区的弯曲弧度一致,第一加强部1111远离上颌前牙区牙齿一侧为与牙齿前牙区的弯曲弧度相似,其中相似的弯曲弧度的变化区间为±10度,以确保第一加强部1111远离上颌前牙区牙齿一侧为与前牙区牙齿相似的向切牙方向内凹式弯曲形式,此种设置方式在患者佩戴后给舌体预留相对较大的容纳空间,在进行上下颌位关系调整的同时舌体异物感较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容置空间1112为连续分布或部分连续分布在上颌前牙区牙齿舌侧且朝上颚方向内凹的凹槽。此种内凹式结构能够有效的容纳下颌前牙区牙齿的至少一部分,从而调整下颌前牙区牙齿相对于上颌的位置在矢状向上至目标咬合位;另外当容置空间1112为连续分布在上颌前牙区牙齿舌侧向上颚方向内凹形成的结构时,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容置空间1112形成的内凹结构可视为形成的连续的嵴状结构,能够减少第一壳状主体114产生的颊舌侧向或沿矢状向产生的形变量,更具体地说,当上下颌进行咬合时,下颌前牙区牙齿与第一壳状本体11接触时,下颌前牙区牙齿作用于第一壳状本体11的第一加强部1111,随之进入目标位置即容置空间 1112内,此时下颌产生向上颚的咬合力,若与下颌接触的第一加强部1111或容置空间1112的强度较小时,会使第一壳状主体114产生矢状向的形变量,如第一壳状主体114前牙区舌侧的拉伸,可能间接导致第一壳状主体114对应包裹的前牙区牙齿产生压低效果;另一种情况还可能产生颊舌侧向的形变量,如当下颌与第一加强部1111相互接触时,第一壳状主体114产生矢状向形变量的同时,还可能使第一壳状主体114包裹后牙区牙齿的两侧均向舌侧移动,对应包裹的牙齿产生不被预期的舌向倾斜或牙弓收缩的现象。当容置空间1112为部分连续分布在上颌前牙区牙齿舌侧向牙龈方向内凹形成的结构时,容置空间1112可为多个分散在上颌前牙区牙齿舌侧向牙龈方向内凹形成的结构,此内凹形成的结构能够容纳下颌前牙区牙齿的至少一部分区域,如邻近切缘的区域,如容置空间1112为分散设置分别容纳下颌前牙区的两颗中切牙、两个侧切牙和两个尖牙的6个内凹式结构,此6个内凹式结构与下颌对应牙齿或包裹下颌对应牙齿的矫治器形状匹配。在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内凹形成的结构为拱形结构,拱形结构在与下颌前牙区牙齿接触时,拱形结构容纳下颌前牙区牙齿邻近切缘的一部分;此时下颌前牙区牙齿相对于上颌的位置在矢状向上至目标咬合位,即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垂直距离不超过下颌切牙唇面切1/3,与下颌的目标咬合位匹配。更具体地,容置空间1112在矢状向截面沿牙体长轴方向的高度差△h为下颌前牙区牙齿牙冠在长轴方向长度的1/4-1/2,此时,可以根据患者自身矫治的目标位置进行相应的设计,以使下颌咬合至最终的目标矫治位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垂直距离不超过下颌切牙唇面切1/3,达到垂直向和水平向的颌位保持效果。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容置空间1112在矢状向截面沿近远中方向的宽度为1.5-4.0mm,此宽度范围与下颌前牙区牙齿对应的矢状向截面沿近远中方向的宽度向吻合,即此宽度范围能够较好的容纳下颌前牙区牙齿的对应宽度,使得下颌前牙区牙齿能够在容置空间1112内保持稳定,即下颌的目标咬合位稳定,以确保上下颌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强部1111的弹性模量大于第一壳状主体114的弹性模量,第一加强部1111具有较大的弹性模量能够至少部分抵消因咬合导致第一壳状主体114产生之形变。其中在进行上下颌咬合时,下颌首先与第一加强部1111咬合接触,此时的第一加强部1111需要产生足以支撑产生的咬合力的强度,因此第一加强部1111的弹性模量大于第一壳状主体114的弹性模量,同时第一壳状主体114的弹性模量较小,使得患者佩戴更加舒适,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壳状主体114可以产生其包裹牙齿产生相对位移的几何结构,也可以为仅具有包裹牙齿的作用。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部1111的硬度大于第一壳状主体114的硬度,更具体的说,第一加强部112的邵氏硬度为65D-80D,如第一加强部112的邵氏硬度为65D、70D、75D或80D中的任意一种或在此区间内的其它点值,或任意两点为区间顶点的范围内;第一壳状主体114的邵氏硬度为50D-75D,如第一壳状主体114的邵氏硬度为50D、55D、60D、 65D、70D或75D中的任意一种或在此区间内的其它点值,或任意两点为区间顶点的范围内;此种设置方式能够使得在进行上下颌咬合时,第一加强部1111足以产生支撑与下颌接触产生的咬合力,而减小第一加强部1111和第一壳状主体114产生的咬合形变。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部1111为多层结构,其中至少一加强层至少部分覆盖基础层,其中基础层和加强层可以为同种材料或不同种材料,基础层可以为与第一壳状主体114和/或容置空间1112相同种的材料,也可以为基础层、第一壳状主体114和/或容置空间1112三者一体成型。其中一种优选方式为加强层的弹性模量大于基础层的弹性模量,即加强层能够起到支撑上下颌咬合时,防止产生的咬合力对第一壳状主体114产生咬合形变的作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部1111的厚度为0.7-2.0mm,如0.7mm、1.0mm、1.5mm或2.0mm 中的任意一种或在此区间内的其它点值,或任意两点为区间顶点的范围内;第一壳状主体114的厚度为0.5-1.0mm,如0.5mm、0.6mm、 0.7mm、0.8mm、0.9mm或1.0mm中的任意一种或或在此区间内的其它点值,或任意两点为区间顶点的范围内;在上述区间范围内,多层结构形成的第一加强部1111的整体厚度大于第一壳状主体114的厚度,在确保第一加强部1111起到产生足以支撑产生的咬合力的强度的同时容纳牙齿的第一壳状主体114与牙齿的相互作用使患者佩戴更加舒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强部1111与第一壳状主体114为同种材料,如为材料PETG、PC或TPU中的一种,还可以为能够用于口腔内使用的具有医疗器械使用安全的其它高分子材料,使得在佩戴安全的同时产生具有矫正牙齿的效果;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强部1111与第一壳状主体114分别为不同种的单一材料或不同种的多层复合材料,更具体地说,当第一加强部1111与第一壳状主体114为不同种的单一材料时,可为PETG、PC或TPU中的任意两种组合;其中,第一加强部1111与第一壳状主体114在进行设计或制备时可选择不同的材料,如第一壳状主体114的材料为 TPU,第一加强部1111的材料可为PETG,此时采用热压成型制备使用的膜片可以为局部不同材料制得,也可以在进行3D直接打印时就针对局部区域使用不同的材料制备。当所述第一加强部1111为与第一壳状主体114不同种的多层复合材料时,可为PETG、PC或TPU 任意组合组成的多层复合材料,可为第一加强部1111为多层复合材料,而第一壳状主体114为单一材料;也可为第一加强部1111为单一材料,而第一壳状主体114为多层复合材料;还可以为第一加强部 1111和第一壳状主体114均为多层复合材料;更具体地说,第一加强部1111为与第一壳状主体114不同的多层复合材料,如第一壳状主体114为单层结构或为多层复合结构,而第一加强部1111为多层复合材料,其中第一加强部1111的多层结构中可以其中的一层与第一壳状主体114相同,也可以不同,如第一加强部1111为双层复合材料组成,具体地为PETG和TPU,第一壳状主体114的材料为PETG;也如第一加强部1111为双层复合材料组成,具体地为PETG和TPU,第一壳状主体114为双层复合材料组成,具体地为PETG和PC。上述列举仅为部分较优的实施方式,对于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效果的各种材料组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在第一加强部1111向远中方向延伸的一端还设有第二加强部1113,且第一加强部1111与第二加强部1113围合形成一收容空间,第一加强部1111 与第二加强部1113呈第二夹角β设置。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夹角为β,且90°≤β<180°;此种设置方式中第二加强部1113为平面或具有弧度的曲面结构,第一加强部1111为平面或具有弧度的曲面结构;其中当第一加强部1111和第二加强部1113均为平面时,第一加强部1111与第二加强部1113的夹角为两者的延伸方向形成的第二夹角;当第一加强部1111和第二加强部1113为具有弧度的曲面时,两者形成的夹角为连接点向两者延伸方向的切线形成的第二夹角;当第一加强部1111或第二加强部1113其中一个为具有弧度的曲面,而另一个为平面时,两者形成的夹角为具有弧度曲面与平面连接处的切线方向与平面延伸方向形成的第二夹角。第二夹角β的范围为 90°≤β<180°,此种设置方式中,当第二夹角β为90°时,即第一加强部1111与第二加强部1113相互连接的地方垂直,当上下颌进行咬合动作时,下颌前牙区牙齿从与第一加强部1111接触的区域逐渐滑动至容置空间1112内,并且第二加强部1113与第一加强部1111 围合形成一收容空间,在矢状向截面方向,第二加强部1113提供了沿牙齿长轴方向的直接作用力或在此方向分解的作用力,增强上下颌咬合时第一加强部1111的支撑作用,协助部分抵消因咬合导致所述壳状本体产生之形变。为了提供更强的支撑效果,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围合形成的收容空间中还设有加强块1114,其中加强块1114 为可用于医疗器械口内使用材料的加强块,如医用的高分子树脂填充形成的或预设成型的高分子材料结构。为了实现加强块1114在收容空间中的稳定关系;在加强块1114和第二加强部1113上还设有相互配合的公母结构,如图12所示,在其中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壳状本体11上设置的第二加强部1113上设有向远中方向凸出的凸泡11131,加强块1114与第二加强部1113的接触区域对应凸泡 11131处还设有与凸泡11131配合的凸起部,两者相互配合实现加强块1114在第一加强部1111和第二加强部1113形成的收容空间内稳定放置,不会因为两者结合不稳定,使得加强块1114被患者误食,造成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当然上述凹凸匹配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其余能够增加第二加强部1113与加强块1114两者相互稳定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容置空间1112的侧壁包括近中容置侧壁11121和远中容置侧壁11122,其中近中容置侧壁11121邻近上颌切缘一侧与第一壳状主体114前牙区舌侧至少部分连接,近中容置侧壁11121远离上颌切缘一侧与远中容置侧壁11122的一端至少部分连接;远中容置侧壁11122的另一端与第一加强部1111至少部分连接。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近中容置侧壁 11121邻近上颌切缘一侧与第一壳状主体114前牙区舌侧连续连接,增强容置空间1112在进行上下颌咬合时的稳定性;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近中容置侧壁11121邻近上颌切缘一侧与第一壳状主体114前牙区舌侧部分连接,具体地,可以为间隔设置的部分连接,形成间隔缝隙或间隔孔,此种设置形式在确保上下颌咬合稳定的同时还能够增加患者佩戴的透气性,防止长时间密闭环境的佩戴导致的患者口内细菌滋生。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近中容置侧壁11121远离上颌切缘一侧与远中容置侧壁11122的一端连续连接,增强容置空间1112在进行上下颌咬合时的稳定性;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近中容置侧壁11121 远离上颌切缘一侧与远中容置侧壁11122的一端部分连接,形成间隔缝隙或间隔孔,此种设置形式在确保上下颌咬合稳定的同时还能够增加患者佩戴的透气性,防止长时间密闭环境的佩戴导致的患者口内细菌滋生。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远中容置侧壁11122的另一端与第一加强部1111连续连接,增强容置空间1112在进行上下颌咬合时的稳定性;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远中容置侧壁11122的另一端与第一加强部1111部分连接,形成间隔缝隙或间隔孔,此种设置形式在确保上下颌咬合稳定的同时还能够增加患者佩戴的透气性,防止长时间密闭环境的佩戴导致的患者口内细菌滋生。上述各种实施方式可以根据实际的病例矫治需求进行个具体部件连续连接或部分连接的针对性选择,在达到矫治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佩戴的舒适性和提高口腔环境。当然,近中容置侧壁11121和远中容置侧壁11122之间还可设有平面或具有弧度的结构,与下颌前牙区牙齿的切缘或切脊相匹配,更好的容纳和稳定下颌前牙区的相对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远中容置侧壁11122为具有引导下颌向容置空间1112内滑动的倾斜角度的引导面,其中,引导面可以为引导平面、引导曲面、或引导平面和引导曲面的组合;当引导面为平面时,当下颌前牙区牙齿与第一加强部1111接触后,通过引导面的引导作用使得,下颌前牙区牙齿向容置空间1112中滑动,从而引导下颌前牙区牙齿相对于上颌的位置在矢状向上调整至目标咬合位。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引导面还可以为具有弧度的引导曲面,此引导曲面可以为仅具有一段弧度的曲面结构,也可以为多段弧度连接而成曲面结构,还可以为平面和曲面连接而成的结构,如平面与第一加强部1111连接还是曲面与第一加强部1111连接均可,上述结构能够引导下颌前牙区牙齿相对于上颌的位置在矢状向上调整至目标咬合位的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具体的多种组合形式的连接位置关系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当远中容置侧壁11122为引导平面或部分为引导平面时,在矢状向截面上,倾斜角度为远中容置侧壁11122与颌平面之间形成的第三夹角γ,其中,30°≤γ≤80°,形成的第三夹角γ为锐角,其倾斜角度能够引导下颌前牙区牙齿向容置空间1112内引导滑动,并且滑动至容置空间1112的顶端(即容置空间1112距离上颌前牙区牙齿的切嵴最远处)且在容置空间1112内的位置相对稳定。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近中容置侧壁11121上还设有稳定面,稳定面具有使下颌稳定在容置空间1112内的倾斜角度;更具体地说,稳定面为稳定平面、稳定曲面、或稳定平面和稳定曲面的组合,此稳定曲面可以为仅具有一段弧度的曲面结构,也可以为多段弧度连接而成曲面结构,还可以为平面和曲面连接而成的结构,如平面与第一壳状主体114前牙区舌侧连接还是曲面与第一壳状主体114前牙区舌侧连接均可,上述结构能够稳定下颌前牙区牙齿相对于上颌的位置在矢状向上调整至目标咬合位的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具体的多种组合形式的连接位置关系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近中容置侧壁11121为引导平面或部分为引导平面时,在矢状向截面上,倾斜角度为近中容置侧壁11121 与颌平面之间形成的第四夹角δ,其中,30°≤δ≤80°;形成的第四夹角δ为锐角,其倾斜角度能够稳定下颌前牙区牙齿在容置空间1112内不能滑动,并且稳定至容置空间1112的顶端(即容置空间1112距离上颌前牙区牙齿的切嵴最远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壳状主体114、容置空间 1112、第一加强部1111和/或第二加强部1113为一体成型结构或分体成型结构。更具体地说,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壳状主体114、容置空间1112和第一加强部1111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壳状主体 114、容置空间1112和第一加强部1111可为一体热压膜成型之后再根据实际矫治需求进行切割制得的结构或直接3D打印成型的结构,采用一体成型结构时,制作步骤简单,患者佩戴方便,且第一壳状主体114、容置空间1112和第一加强部1111紧密连接使得佩戴安全性高,不会因为第一壳状主体114、容置空间1112和第一加强部1111 之间不牢固而发生患者误食造成的不必要的伤害。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壳状主体114、容置空间1112和第一加强部1111为分体成型结构,第一壳状主体114、容置空间1112和第一加强部1111可以通过黏贴、磁吸、卡接等结构进行分体连接成型;采用分体成型结构,安装方便,可以根据患者的口内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患者本身口内能够产生的不同矫治效果的第一壳状主体114、容置空间1112和第一加强部1111进行安装,使得患者具有个性化定制的针对治疗。在其余实施方式中,第一壳状主体114和/或容置空间1112和/或第一加强部 1111和/或第二加强部1113的连接形式,与第一壳状主体114、容置空间1112和第一加强部1111的上述一体成型结构或分体成型结构形成的方式相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15所示,第二保持部包括设置在第一壳状本体11后牙区的第二上颌保持部112和设置在第二壳状本体12后牙区的第二下颌保持部122,第二上颌保持部 112和第二下颌保持部122同侧颊侧或同侧舌侧分别设于第一壳状本体11和第二壳状本体12上。第二上颌保持部112和第二下颌保持部 122相互配合调整上下颌水平向与矢状向的相对位置关系,在其中一种更优的实施方式中,当第二上颌保持部112和第二下颌保持部122 同侧颊侧设置且相互作用时,第二上颌保持部112至少部分覆盖第二壳状本体12颊侧面;第二上颌保持部112与第二下颌保持部122相互作用,此种设置方式不仅使得在颊侧方向的作用面积增大,保持上下颌位关系的稳定性更佳,还使患者颊侧异物感较小,佩戴更加舒适。第二上颌保持部112与第二下颌保持部122相互作用,使得整个下颌牙列在第二壳状本体12的带动下在矢状向和水平向移动,并且左右两侧受力均匀,不会引起患者的不适感,也不会带来矫治的其它副作用,如作用不均引起的偏颌。在另一种更优的实施方式中,当第二上颌保持部112和第二下颌保持部122同侧舌侧设置且相互作用时,第二上颌保持部112至少部分覆盖第二壳状本体12舌侧面。第二上颌保持部112与第二下颌保持部122相互作用,此种设置方式不仅使得在舌侧方向的作用面积增大,保持上下颌位关系的稳定性更佳,还使患者舌侧异物感较小,佩戴更加舒适。第二上颌保持部112与第二下颌保持部122相互作用,使得整个下颌牙列在第二壳状本体12的带动下在矢状向和水平向移动,并且左右两侧受力均匀,不会引起患者的不适感,也不会带来矫治的其它副作用,如作用不均引起的偏颌。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15所示,第二上颌保持部112和第二下颌保持部122设置在同侧颊侧面时,第二上颌保持部112的舌侧面沿第一壳状本体11后牙区牙齿的颊尖处位置向对颌方向延伸,第二上颌保持部112的颊侧面凸于第一壳状本体11容纳上颌牙齿的颊侧面;第二下颌保持部122的舌侧面沿第二壳状本体 12后牙区牙齿的颊尖处位置向对颌方向延伸,第二下颌保持部122 的颊侧面凸于第二壳状本体12容纳上颌牙齿的颊侧面。更具体地说,第二上颌保持部112为第一壳状本体11沿颊侧面向对颌方向延伸的凸起结构,第二上颌保持部112包括相对的第二上颌保持部近中面 1121和第二上颌保持部远中面1122;第二壳状本体12沿颊侧面向对颌方向凸起设有第二下颌保持部122,第二下颌保持部122具有相对的第二下颌保持部近中面1221和第二下颌保持部远中面1222,第一壳状本体11与第二壳状本体12相互作用时,带动第二上颌保持部 112和第二下颌保持部122相互作用,如图14所示,具体相互作用的方式为第二上颌保持部112的第二上颌保持部近中面1121与第二下颌保持部122的第二下颌保持部远中面1222相互作用以保持上下颌位在水平向和矢状向的相对位置关系;或者如图15所示,第二上颌保持部112的第二上颌保持部远中面1122与第二下颌保持部122 的第二下颌保持部近中面1221相互作用以保持上下颌位在水平向和矢状向的相对位置关系。其中对于上下颌位水平向和矢状向的调整和保持方向可以根据实际的矫治需求进行相应的选择,以保持上下颌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上颌保持部112和第二下颌保持部122设置在同侧舌侧面时,第二上颌保持部112的颊侧面沿第一壳状本体11后牙区牙齿的舌尖处位置向对颌方向延伸,第二上颌保持部112的舌侧面凸于第一壳状本体11容纳上颌牙齿的舌侧面;第二下颌保持部122的颊侧面沿第二壳状本体12后牙区牙齿的舌尖处位置向对颌方向延伸,第二下颌保持部122的舌侧面凸于第二壳状本体12容纳上颌牙齿的舌侧面。更具体地说,第二上颌保持部112为第一壳状本体11沿舌侧面向对颌方向延伸的凸起结构,第二上颌保持部112包括相对的第二上颌保持部近中面1121和第二上颌保持部远中面1122;第二壳状本体12沿舌侧面向对颌方向凸起设有第二下颌保持部122,第二下颌保持部122具有相对的第二下颌保持部近中面1221和第二下颌保持部远中面1222,第一壳状本体11与第二壳状本体12相互作用时,带动第二上颌保持部112和第二下颌保持部 122相互作用,具体相互作用的方式为第二上颌保持部112的第二上颌保持部近中面1121与第二下颌保持部122的第二下颌保持部远中面1222相互作用以保持上下颌位在水平向和矢状向的相对位置关系;或者第二上颌保持部112的第二上颌保持部远中面1122与第二下颌保持部122的第二下颌保持部近中面1221相互作用以保持上下颌位在水平向和矢状向的相对位置关系。其中对于上下颌位水平向和矢状向的调整和保持方向可以根据实际的矫治需求进行相应的选择,以保持上下颌的相对位置关系。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状本体11与第二壳状本体12 相互作用时,第二上颌保持部112的端部低于第二壳状本体12的龈缘端,具体地说,第二上颌保持部112的端部自后牙区颊侧面或后牙区舌侧面向对颌方向凸出的最前端没有延伸到第二壳状本体12的龈缘端,第二壳状本体12的龈缘端是指第二壳状本体12佩戴在患者口内时邻近患者牙龈的一端。第一壳状本体11与第二壳状本体12相互作用时,第一壳状本体11的第二上颌保持部112不会接触患者下颌的牙龈,因此能够确保不会伤害患者的牙龈,且佩戴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上颌保持部112可在第一壳状本体11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即第二上颌保持部112可设置在第一壳状本体11的左侧后牙区、或右侧后牙区、或左右两侧后牙区均设置,还可以为在第一壳状本体11的左侧设置多个、或右侧设置多个、或左右两侧后牙区均设置多个。第二下颌保持部122与第二上颌保持部 112相互配合且对应设置,及根据第二上颌保持部112的设置位置对应设置在第二壳状本体12的左侧后牙区、或右侧后牙区、或左右两侧后牙区均设置,还可以为在第二壳状本体12的左侧设置多个、或右侧设置多个、或左右两侧后牙区均设置多个。当第二上颌保持部 112和第二下颌保持部122设置1个时,不仅能够达到上下颌水平向和矢状向的颌位关系保持效果,还减少了口内异物感,使得患者佩戴更加舒适。当第二上颌保持部112和第二下颌保持部122设置多个时,第二上颌保持部112和第二下颌保持部122可对称设置在左侧或右侧,如左侧上颌设置一个第二上颌保持部112,右侧上颌设置另一个第二上颌保持部112,当然还可对称设置多个第二上颌保持部;对应的第二下颌保持部122根据第二上颌保持部112设置的个数与位置对应设置,以使第二上颌保持部112和第二下颌保持部122相互作用进行颌位关系的保持。还可以非对称的设置在左侧或右侧,如左侧上颌设置一个第二上颌保持部112,右侧上颌设置两个第二上颌保持部 112,当然还可以其它形式设置多个第二上颌保持部,对应的第二下颌保持部122根据第二上颌保持部112设置的个数与位置对应设置,以使第二上颌保持部112和第二下颌保持部122相互作用进行颌位关系的保持;上述设置方式使得上下颌的相互作用效果更加,使得上下颌的相对位置保持更加稳定,更有利于稳定牙周改建,从而稳定牙齿位置与牙列结构,防止牙齿的复发性移动趋势。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上颌保持部112与第二下颌保持部122沿牙列近远中方向的长度至少覆盖后牙区其中一颗牙齿近远中方向的长度的1/3~1。该结构的第二上颌保持部112与第一壳状本体11在牙列近远中方向上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在第二上颌保持部 112的第二上颌保持部近中面1121与第二下颌保持部122的第二下颌保持部远中面1222相互作用时,能够防止第二上颌保持部112产生形变或位置偏移,确保第二上颌保持部112不影响所起的保持上下颌位关系的作用。第二上颌保持部112与第一壳状本体11优选为一体成型结构以增强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二下颌保持部122与第二壳状本体12优选为一体成型结构以增强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其中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上颌保持部112可设置在第一壳状本体11对应的第一前磨牙处、第二前磨牙处、第一磨牙处、第二磨牙处、或上述相邻两颗牙齿之间;第二下颌保持部122根据第二上颌保持部112设置的位置对应设置在第二壳状本体12后牙区上,使得第二上颌保持部112和第二下颌保持部122相互作用以保持上下颌水平向和矢状向的相对位置。在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上颌保持部112位于第一壳状本体11对应的第一磨牙处,第二下颌保持部122位于第二壳状本体12对应的第一磨牙处。更具体地说,如需要保持下颌相对上颌位置向后保持,第二上颌保持部112位于第一壳状本体11对应的第一磨牙的近中处,对应第二下颌保持部122 对应位于第二壳状本体12对应的第一磨牙的远中处,并且第二上颌保持部112的第二上颌保持部远中面1122与第二下颌保持部122的第二下颌保持部近中面1221接触且相互作用,以保持上下颌水平向和矢状向的相对位置。或者,如需要保持下颌相对上颌位置向前保持,则第二上颌保持部112位于第一壳状本体11对应的第一磨牙的远中处,对应第二下颌保持部122对应位于第二壳状本体12对应的第一磨牙的近中处,并且第二上颌保持部112的第二上颌保持部近中面 1121与第二下颌保持部122的第二下颌保持部远中面1222接触且相互作用,以保持上下颌水平向和矢状向的相对位置。上述两种方式可以根据实际的保持需求进行针对性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上颌保持部112与第二下颌保持部122相互作用的一面分别设有相互作用时增加稳定性的结构。增加稳定性的结构例如为相互作用的平面结构、相互作用的曲面结构、为凹凸匹配的结构、为具有磨砂表面的结构、为具有凸点的结构、为具有镂空表面的结构或为具有孔洞表面的结构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的组合。具体地说,第二上颌保持部112与第二下颌保持部122相互作用的一面分别具有适配的曲面结构、凹凸结构等。由于第一壳状本体 11和第二壳状本体12一般采用高分子材料,第二上颌保持部112与第二下颌保持部122接触且相互作用时容易产生相对滑动的现象,通过增加稳定性的结构,能够减少甚至避免上述相对滑动现象,进而使第二上颌保持部112与第二下颌保持部122更好地起到调整上下颌位关系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上颌保持部112的刚度大于第一壳状主体114容纳上颌牙齿区域的刚度;第二下颌保持部122的刚度大于第二壳状主体124容纳下颌牙齿区域的刚度。在第一壳状本体 11与第二壳状本体12相互作用时,第二上颌保持部112和第二下颌保持部122相接触以保持上下颌位关系,增加第二上颌保持部112和第二下颌保持部122的刚度,能够防止第二上颌保持部112和第二下颌保持部122发生变形或减少第二上颌保持部112和第二下颌保持部 122发生变形的程度,以保持上下颌位关系的作用。
第二上颌保持部112与第一壳状主体114容纳上颌牙齿区域的厚度、硬度、材料、层数特征中至少一种不同,通过改变厚度、硬度、材料、层数特征中至少一种,使第二上颌保持部112的刚度大于第一壳状主体114容纳上颌牙齿区域的刚度。第二下颌保持部122与第二壳状主体124容纳下颌牙齿区域的厚度、硬度、材料、层数特征中至少一种不同,通过改变厚度、硬度、材料、层数特征中至少一种,使第二下颌保持部122的刚度大于第二壳状主体124容纳下颌牙齿区域的刚度。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上颌保持部112和/或第二下颌保持部122设有填充部,填充部可以是可在口内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填充部可充满第二上颌保持部112、第二下颌保持部122的空心部分,通过设置填充部,能够防止第二上颌保持部112和第二下颌保持部 122发生变形或减少第二上颌保持部112和第二下颌保持部122发生变形的程度,防止影响调整上下颌位关系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状主体114和/或第二壳状主体124同时还可以调整所述多颗牙齿从初始位置逐渐定位至目标矫治位置,其中牙齿的初始位置可以是待矫治的牙齿的初始位置,或者是牙齿矫治过程中的任意一个矫治前的位置,牙齿的目标矫治位置可以是比初始位置更接近矫治目标的任意一个位置。更具体地说,第一壳状主体114和/或第二壳状主体124可以在患者进行颌位保持时进行牙齿的继续排齐,当牙齿排齐后,上下颌位的相对位置关系得到保持,最终达到在保持颌位的同时进行牙齿的排齐,缩短矫治周期。
当具有颌位因素的错颌畸形患者矫治后佩戴颌位保持装置时,第一保持部能够调整上下颌垂直向与矢状向相对位置关系,第二保持部上下颌相互配合作用时能够调节上下颌水平向与矢状向相对位置关系,最终使得上下颌位在矢状向、水平向及垂直向进行颌位保持,在颌位矫治后稳定牙周改建来稳定牙齿位置与牙列结构,防止牙齿的复发性移动趋势。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颌位保持装置,包括容纳上颌牙齿的第一壳状本体和容纳下颌牙齿的第二壳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设有能够调整上下颌垂直向与矢状向相对位置关系的第一保持部,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后牙区和第二壳状本体后牙区还分别设有向对颌方向凸出且相互配合以调节上下颌水平向与矢状向相对位置关系的第二保持部,所述第一保持部及第二保持部基于使所述上下颌位在矢状向、水平向及垂直向进行颌位保持的方式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颌位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部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颌位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持部包括设置在第一壳状本体后牙区的第二上颌保持部和设置在第二壳状本体后牙区的第二下颌保持部,所述第二上颌保持部和所述第二下颌保持部同侧颊侧或同侧舌侧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和所述第二壳状本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颌位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上颌保持部和所述第二下颌保持部同侧颊侧设置且相互作用时,所述第二上颌保持部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二壳状本体颊侧面;
当所述第二上颌保持部和所述第二下颌保持部同侧舌侧设置且相互作用时,所述第二上颌保持部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二壳状本体舌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颌位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部包括由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一侧延伸形成的第一加强部,所述第一壳状本体与所述第二壳状本体相互作用时,所述第一加强部与所述第二壳状本体前牙区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颌位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部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一侧与所述第一加强部之间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由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一侧弯曲形成的侧壁组成,所述第一加强部一端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第一壳状本体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壳状本体与所述第二壳状本体相互作用时,所述容置空间至少容纳第二壳状本体前牙区牙齿的切缘或邻近切缘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颌位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为连续分布或部分连续分布在上颌前牙区牙齿舌侧且朝上颚方向内凹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颌位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与所述第二壳状本体相互作用时,在矢状向截面沿牙体长轴方向上,所述第一加强部与第二壳状本体接触的区域较所述容置空间与第二壳状本体接触的区域更邻近上颌前牙区的切缘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颌位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加强部向远中方向延伸的一端还设有第二加强部,且所述第一加强部与所述第二加强部围合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一加强部与第二加强部呈第二夹角β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颌位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空间中容置有加强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颌位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部上设有与所述加强块相互配合的公母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颌位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颌保持部与所述第二下颌保持部沿牙列近远中方向的长度至少覆盖后牙区其中一颗牙齿近远中方向的长度的1/3~1。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颌位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颌保持部位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对应的第一磨牙处,所述第二下颌保持部位于所述第二壳状本体对应的第一磨牙处。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颌位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颌保持部和第二下颌保持部设置在同侧颊侧面时,所述第二上颌保持部的舌侧面沿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后牙区牙齿的颊尖处位置向对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上颌保持部的颊侧面凸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容纳上颌牙齿的颊侧面;所述第二下颌保持部的舌侧面沿所述第二壳状本体后牙区牙齿的颊尖处位置向对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下颌保持部的颊侧面凸于所述第二壳状本体容纳上颌牙齿的颊侧面。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颌位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颌保持部和第二下颌保持部设置在同侧舌侧面时,所述第二上颌保持部的颊侧面沿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后牙区牙齿的舌尖处位置向对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上颌保持部的舌侧面凸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容纳上颌牙齿的舌侧面;所述第二下颌保持部的颊侧面沿所述第二壳状本体后牙区牙齿的舌尖处位置向对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下颌保持部的舌侧面凸于所述第二壳状本体容纳上颌牙齿的舌侧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774019.7U CN216985204U (zh) | 2021-04-15 | 2021-04-15 | 颌位保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774019.7U CN216985204U (zh) | 2021-04-15 | 2021-04-15 | 颌位保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985204U true CN216985204U (zh) | 2022-07-19 |
Family
ID=82366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774019.7U Active CN216985204U (zh) | 2021-04-15 | 2021-04-15 | 颌位保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985204U (zh) |
-
2021
- 2021-04-15 CN CN202120774019.7U patent/CN21698520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63801B (zh) | 一种隐形矫治器 | |
CN110013332B (zh) | 一种猫形辅弓隐形矫治器 | |
CN111588490B (zh) | 壳状牙齿矫治器、牙科矫治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制作方法 | |
CN111012531B (zh) | 调整上下颌位关系牙科器械的设计方法及制备方法 | |
CN217186498U (zh) | 壳状牙齿矫治器、牙齿矫治套组及牙齿矫治系统 | |
CN211583589U (zh) | 调整上下颌位关系的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 |
CN111281578B (zh) | 牙齿矫治器的设计方法及制备方法、牙齿矫治系统 | |
CN110584805B (zh) | 一种颌位性凹面畸形矫治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 |
CN211067108U (zh) | 壳状牙齿矫治器、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及牙齿矫治系统 | |
NZ585015A (en) | A dental appliance elastically deformable to apply a correction force at a base of the crown | |
CN114073594A (zh) | 壳状牙齿矫治器及设计和制备方法、牙齿矫治套组和系统 | |
CN211156366U (zh) | 一种壳状牙科器械、壳状牙科器械套组以及牙科矫治系统 | |
CN219461460U (zh) | 颌间关系调整矫治器 | |
CN217938416U (zh) | 一种壳状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 |
CN216985204U (zh) | 颌位保持装置 | |
CN215739548U (zh) | 壳状牙齿矫治器、牙齿矫治器套组及牙齿矫治系统 | |
WO2021052337A1 (zh) | 用于错颌畸形治疗的牙科器械、牙科器械套组及牙科矫治系统 | |
CN212699186U (zh) | 壳状牙齿矫治器、牙齿矫治套组和牙齿矫治系统 | |
CN221691388U (zh) | 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系统以及一系列牙科系统 | |
CN220109867U (zh) | 牙科器械及牙科矫治系统 | |
CN220293680U (zh) | 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 |
CN215019358U (zh) | 壳状牙齿矫治器、牙齿矫治器套组及牙齿矫治系统 | |
CN215019359U (zh) | 矫正系统 | |
CN219397673U (zh) | 一种正畸矫治器 | |
CN221243065U (zh) | 一种牙齿矫治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