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39548U - 壳状牙齿矫治器、牙齿矫治器套组及牙齿矫治系统 - Google Patents

壳状牙齿矫治器、牙齿矫治器套组及牙齿矫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39548U
CN215739548U CN202121196050.3U CN202121196050U CN215739548U CN 215739548 U CN215739548 U CN 215739548U CN 202121196050 U CN202121196050 U CN 202121196050U CN 215739548 U CN215739548 U CN 2157395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lingual
tongue
tooth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9605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星星
刘珊珊
吴珊珊
姚峻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engya D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engya D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engya D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engya D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9605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395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395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395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壳状牙齿矫治器、牙齿矫治器套组及牙齿矫治系统,其中壳状牙齿矫治器包括壳状本体,壳状本体设有若干容纳牙齿的腔体,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龈缘或邻近舌侧龈缘处设有舌位矫正部,舌位矫正部跨越腭皱襞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舌位矫正部包括诱导舌尖从第一位置调整至第二位置的舌尖矫正部和承载所述舌尖矫正部的承载部;舌尖矫正部为向舌体方向凸出的几何结构,舌尖矫正部凸设的高度与诱导舌尖从第一位置调整至第二位置的治疗计划吻合;且舌尖矫正部与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龈缘或邻近舌侧龈缘处之间形成的容置空间能够容纳对颌前牙区牙齿的切缘或邻近切缘的至少一部分,以在调整舌尖相对位置的同时诱导下颌前牙区牙齿相对于上颌的相对位置。

Description

壳状牙齿矫治器、牙齿矫治器套组及牙齿矫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牙齿矫治器套组及牙齿矫治系统。
背景技术
口腔不良习惯作为外来刺激,由于抑制或加强口颌某局部的功能,或对局部产生直接作用力,而使正常的生物力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妨碍儿童口腔软硬组织的正常发育,引起牙弓和牙槽骨形态改变。长期持续且以造成错颌畸形的口腔不良习惯必须采取正畸矫治措施,调整口腔肌肉功能。
正常的舌体位于口腔本部,其大小、姿势和功能都被认为在牙颌建立的动力平衡中起重要的作用。正常舌在姿势位时,即自然闭口状态下舌尖位于上切牙后5mm的切牙乳头处,舌背贴于颚部后牙区,而对于一些不良舌习惯的患者来说其舌位不正或有伸舌吐舌的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对牙齿的位置造成影响。在早期矫治中需要在改善咬合的同时进行肌功能训练。在进行舌肌训练时,一些功能矫治器会在上颌腭部的辅助装置帮助训练,但是这些辅助装置使用时存在诸多不便。
隐形牙齿矫治器由于其美观,卫生,方便摘戴,矫治效果较佳的优点,越来越被广大牙齿正畸患者所接纳并使用。隐形牙齿矫治器是透明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能够包裹牙齿的壳状结构,其能够对一些针对性病例进行矫治,并且具有较佳的矫治效果,利用隐形牙齿矫治器进行上下颌位关系的调整大都使用平导或Twinblock进行调整,但是上述形式不能够同时兼顾舌体相对位置的诱导或调整,对于舌体相对位置的诱导或调整需要另外使用与牙齿固定的辅助装置,但是这些辅助装置大都需要额外固定在上腭部,并且与牙齿固定,会影响牙齿的排齐;另外,还存在一定的佩戴安全性问题,如安装不牢固,脱落后容易被吞咽,给患者带来不可预期的损伤。
因此,研究一种利用隐形牙齿矫治器自身的优点,还能结合能够矫正舌体相对位置的问题,利用舌体调整的结构还可以进行上下颌颌位关系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牙齿矫治器套组和牙齿矫治系统,能够诱导舌尖相对位置的调整,改善舌体不良习惯;同时还能够诱导下颌相对于上颌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调整上下颌的颌位关系。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包括壳状本体,所述壳状本体设有若干容纳牙齿的腔体,所述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龈缘或邻近舌侧龈缘处设有舌位矫正部,所述舌位矫正部跨越腭皱襞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舌位矫正部包括诱导舌尖从第一位置调整至第二位置的舌尖矫正部和承载所述舌尖矫正部的承载部;
所述舌尖矫正部为向舌体方向凸出的几何结构,所述舌尖矫正部凸设的高度与诱导舌尖从第一位置调整至第二位置的治疗计划吻合;且所述舌尖矫正部与所述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龈缘或邻近舌侧龈缘处之间形成的容置空间能够容纳对颌前牙区牙齿的切缘或邻近切缘的至少一部分,以在调整舌尖相对位置的同时诱导下颌前牙区牙齿相对于上颌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舌尖矫正部为向舌体方向凸设的空腔,所述空腔由至少一个面组成,且向舌体方向凸设的高度与所述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龈缘或邻近舌侧龈缘处形成高度差。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沿矢状面的近远中方向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壳状本体的前牙区至少一颗牙齿的近远中方向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沿牙齿颊舌侧方向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壳状本体的前牙区至少一颗牙齿的近远中方向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舌尖矫正部包括舌尖矫正部近中端,所述舌尖矫正部近中端与所述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龈缘或邻近舌侧龈缘处之间的距离与对颌前牙区牙齿的切缘或邻近切缘的一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舌尖矫正部近中端的端面为具有引导下颌向所述舌尖矫正部近中端与所述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龈缘或邻近舌侧龈缘之间运动的引导面。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面为引导平面、引导曲面或与对颌牙齿前牙区牙齿的切缘或邻近切缘的舌侧面形状吻合的引导匹配面。
进一步地,当所述引导面为引导平面时,所述引导平面沿矢状向的截面与所述壳状本体包裹牙齿长轴呈夹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面沿牙齿长轴方向邻近牙尖的一端与所述壳状本体包裹牙尖处的距离大于邻近牙龈的一端与所述壳状本体包裹牙齿本体处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部上还设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为至少部分抵消舌尖与所述舌尖矫正部接触产生的颊舌侧向或沿矢状向形变的几何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部为与腭皱襞的凸起形状相吻合的几何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部为与腭皱襞凸起方向相同的至少一个加强嵴。
进一步地,单个所述加强嵴沿矢状向的横断面近远中方向的截面为弧形或半封闭的多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部设于所述舌尖矫正部与所述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嵴设于所述舌尖矫正部与所述壳状本体之间,且所述加强嵴在颊舌侧向延伸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嵴的一端与所述壳状本体舌侧龈缘或邻近舌侧龈缘处连接,所述加强嵴的另一端与所述舌尖矫正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状本体与所述舌位矫正部为一体成型结构或可拆卸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舌位矫正部包括腭侧面和舌侧面,所述腭侧面与腭皱襞之间的距离为0-2mm。
进一步地,所述舌位矫正部远离所述壳状本体前牙区牙齿舌侧一侧与牙齿前牙区的弯曲弧度基本吻合。
进一步地,所述壳状本体沿牙龈线边缘还设有包裹部,所述包裹部至少部分覆盖在牙龈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状本体舌侧面和/或颊侧面还设有与上颌牙齿上安装的附件外表面结构吻合的几何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壳状本体具有使牙齿从初始位置逐渐排齐至目标矫治位的几何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牙齿矫治器套组,包括上颌牙齿矫治器和下颌牙齿矫治器,所述上颌牙齿矫治器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所述下颌牙齿矫治器包括用于包裹下颌牙齿的下颌壳状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下颌壳状本体沿牙龈线边缘还设有下颌包裹部,所述下颌包裹部至少部分覆盖在牙龈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颌壳状本体的舌侧面和/或颊侧面还设有与下颌牙齿上安装的附件外表面结构吻合的几何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牙齿矫治系统,包括多个壳状牙齿矫治器,所述多个壳状牙齿矫治器中至少一个壳状牙齿矫治器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所述多个壳状牙齿矫治器具有诱导舌尖从第一位置调整至第二位置的同时使牙齿从初始位置逐渐重新定位至目标位置的几何形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牙齿矫治系统,包括多个牙齿矫治器套组,所述多个牙齿矫治器套组中至少一个牙齿矫治器套组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牙齿矫治器套组,所述多个牙齿矫治器套组具有诱导舌尖从第一位置调整至第二位置的同时使牙齿从初始位置逐渐重新定位至目标位置的几何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状牙齿矫治器,通过在壳状本体上设置舌位矫正部,患者佩戴时当舌位处于非正常位时,舌位矫正本体会诱导患者舌尖相对位置的调整与治疗计划吻合,从而调整舌体至正常位。当患者舌尖与舌位矫正部接触时,调整舌尖的相对位置,避免了舌体位置的异常引起的对前牙区牙齿的作用力,避免错颌畸形更加严重。另外舌位矫正部的几何结构还可以与所述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龈缘或邻近舌侧龈缘处之间形成的容置空间能够容纳对颌前牙区牙齿的切缘或邻近切缘的至少一部分,以在调整舌尖相对位置的同时诱导下颌前牙区牙齿相对于上颌的相对位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牙齿矫治器套组,包括上颌牙齿矫治器和下颌牙齿矫治器,其中上颌牙齿矫治器为具有舌位矫正部的壳状牙齿矫治器,下颌牙齿矫治器佩戴于下颌牙齿上,达到上下颌牙齿同时使用矫治的效果,提高矫治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牙齿矫治系统,包括多个壳状牙齿矫治器,经过一系列的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佩戴不仅达到诱导舌尖相对位置的效果,还同时对牙齿进行排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牙齿矫治系统,包括多个牙齿矫治器套组,经过一系列牙齿矫治器套组的佩戴,达到上下颌牙齿共同矫治的同时还对舌体的相对位置调整至目标矫治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视图。
图4为图2的A-A’另一剖面视图。
图5为图2的A-A’又一剖面视图。
图6为图3上下颌配合的剖视图。
图7为图4上下颌配合的剖视图。
图8为图5上下颌配合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另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主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又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再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还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使用的“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隐形牙齿矫治器佩戴在牙齿上时,通过隐形牙齿矫治器本身的矫治设计结构及自身的弹性形变产生对牙齿具有排齐的功能,使得牙齿从初始位置逐渐定位至目标矫治位置;而在牙齿矫治的同时需要对舌尖进行诱导矫治,本申请采用的结合隐形牙齿矫治器(壳状牙齿矫治器)的优势对舌体相对位置进行调整,诱导舌尖相对位置调整至舌体正常位置,改善舌体不良习惯。同时,还可以调整上下颌的相对位置关系,诱导下颌向趋于目标位置进行调整。
实施例
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壳状本体10,壳状本体10设有若干容纳牙齿的腔体,壳状本体10前牙区舌侧龈缘或邻近舌侧龈缘处设有舌位矫正部20,舌位矫正部跨越腭皱襞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舌位矫正部20包括诱导舌尖从第一位置调整至第二位置的舌尖矫正部21和承载舌尖矫正部21的承载部22;舌尖矫正部21为向舌体方向凸出的几何结构,舌尖矫正部21凸设的高度与诱导舌尖从第一位置调整至第二位置的治疗计划吻合;且舌尖矫正部21与壳状本体10前牙区舌侧龈缘或邻近舌侧龈缘处之间形成的容置空间能够容纳对颌前牙区牙齿的切缘或邻近切缘的至少一部分,以在调整舌尖相对位置的同时诱导下颌前牙区牙齿相对于上颌的相对位置。当舌体位置位于非正常位置时,舌尖矫正部能够调整舌尖至正常位置,且舌尖矫正部的几何结构与壳状本体之间形成的容置空间还可以调整下颌前牙区牙齿相对于上颌的相对位置,从而进行上下颌位关系调整。
壳状本体10设置有若干容纳上颌牙齿的腔体,并划分有前牙区和后牙区。其中,“后牙区”根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口腔医学导论》第2版第36-38页中对于牙齿的分类进行定义,包括前磨牙以及磨牙,以FDI标记法显示为4-8的牙齿,前牙区FDI标记法显示为1-3的牙齿。壳状本体10的前牙区可用于容纳上颌牙齿的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壳状本体10的后牙区可用于容纳上颌牙齿的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另外,对于处于乳牙期阶段的牙齿进行说明,“后牙区”根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口腔医学导论》第2版第40-41页中对于乳牙齿的分类进行定义,包括乳切牙、乳尖牙和乳磨牙三类,其中,乳切牙包括乳中牙和乳侧切牙,乳磨牙包括第一乳磨牙和第二乳磨牙。
前磨牙以及磨牙,以FDI标记法显示为4-8的牙齿,前牙区FDI标记法显示为1-3的牙齿。壳状本体10的前牙区可用于容纳上颌牙齿的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壳状本体10的后牙区可用于容纳上颌牙齿的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舌尖矫正部21为向舌体方向凸设的空腔,空腔由至少一个面组成,且向舌体方向凸设的高度与壳状本体10前牙区舌侧龈缘或邻近舌侧龈缘处形成高度差。将舌体矫正部20以中线为基础在矢状面上的截面来看,该空腔形成的高度差能部分容纳对颌前牙区牙齿的切缘或邻近切缘的一部分,从而调整上下颌的相对位置关系,另外,舌尖矫正部21对应的位置还可以有效的诱导舌尖进行位置的诱导和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空腔沿矢状面的近远中方向的宽度不小于壳状本体10的前牙区至少一颗牙齿的近远中方向的宽度。具体地说,空腔沿矢状面的近远中方向宽度的起点可以为上腭切牙乳头处,沿腭皱襞向远中方向延伸,而延伸宽度为壳状本体10前牙区至少一颗牙齿的近远中方向的宽度,更具体的说,该宽度可为上颌前牙区中任意一颗牙齿近远中方向的宽度,也可以为上颌前牙区中任意两颗或两颗以上牙齿近远中方向的宽度;该宽度还可以为下颌前牙区中任意一颗牙齿近远中方向的宽度,也可以为下颌前牙区中任意两颗或两颗以上牙齿近远中方向的宽度。此种设置方式能够提供足够的诱导面积使得舌尖进行相对位置的调整,并且当闭口时,对舌体的异物感较小,患者佩戴更加舒适。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空腔沿牙齿颊舌侧方向的宽度不小于壳状本体10的前牙区至少一颗牙齿的近远中方向的宽度。具体地说,空腔沿牙齿颊舌侧方向宽度的起点可以为上腭切牙乳头处,沿腭皱襞颊舌侧方向延伸,也可以沿前牙区任意颗牙齿的牙龈处向腭皱襞颊舌侧方向延伸,而延伸宽度为壳状本体10前牙区至少一颗牙齿的近远中方向的宽度,更具体的说,该宽度可为上颌前牙区中任意一颗牙齿近远中方向的宽度,也可以为上颌前牙区中任意两颗或两颗以上牙齿近远中方向的宽度;该宽度还可以为下颌前牙区中任意一颗牙齿近远中方向的宽度,也可以为下颌前牙区中任意两颗或两颗以上牙齿近远中方向的宽度。此种设置方式能够提供足够的诱导面积使得舌尖进行相对位置的调整,并且当闭口时,对舌体的异物感较小,患者佩戴更加舒适。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腔沿牙齿颊舌侧方向的宽度不小于壳状本体10的前牙区至少一颗牙齿的近远中方向的宽度,同时空腔沿矢状面的近远中方向的宽度不小于壳状本体10的前牙区至少一颗牙齿的近远中方向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舌尖矫正部21包括舌尖矫正部近中端211,舌尖矫正部近中端211与壳状本体10前牙区舌侧龈缘或邻近舌侧龈缘处之间的距离与对颌前牙区牙齿的切缘或邻近切缘的一部分。更具体地说,舌尖矫正部近中端211与壳状本体10前牙区舌侧龈缘或邻近舌侧龈缘处之间的空间容纳下颌前牙区牙齿的切缘或邻近切缘的一部分,可包括如下情况:1)切缘为下颌前牙唇面的切1/3处;2)邻近切缘的一部分为下颌前牙唇面的临近1/3处,如1/4-1/3之间或1/3-1/2之间,更优的方式为1/4-1/3之间,此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垂直距离不超过下颌切牙唇面切1/3。在矢状向截面沿牙体长轴方向上,舌尖矫正部近中端211与下颌接触的区域,较舌尖矫正部近中端211的临近牙龈线一侧与下颌接触的区域更邻近上颌前牙区的切缘处,也就是说,舌尖矫正部21向舌体纺线凸出的高度与壳状本体10前牙区舌侧龈缘或邻近舌侧龈缘处形成高度差△h,且舌尖矫正部21与壳状本体10之间在近远中方向存在一定距离,该种设置方式形成一容置空间,使得下颌前牙区牙齿的切缘或邻近切缘的一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舌尖矫正部近中端211的端面为具有引导下颌向舌尖矫正部近中端与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龈缘或邻近舌侧龈缘之间运动的引导面。引导面的设置使得下颌前牙区牙齿在进行上下颌咬合操作时,引导下颌进入舌尖矫正部近中端211与壳状本体10前牙区舌侧龈缘或邻近龈缘处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实现下颌相对于上颌在矢状向的位置调整,从而调整上下颌的咬合位置关系。在其中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引导面为引导平面、引导曲面或与对颌牙齿前牙区牙齿的切缘或邻近切缘的舌侧面形状吻合的引导匹配面。当引导面为引导平面或引导曲面时,当下颌前牙区牙齿与引导面接触后滑动进入舌尖矫正部近中端211与壳状本体10前牙区舌侧龈缘或邻近龈缘处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引导面的设置具有引导下颌进入容置空间的作用。当引导面为与对颌牙齿前牙区牙齿的切缘或邻近切缘的舌侧面形状吻合的引导匹配面时,当引导面引导下颌前牙区牙齿至舌尖矫正部近中端211与壳状本体10前牙区舌侧龈缘或邻近龈缘处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后,引导匹配面与对颌牙齿前牙区牙齿形状匹配的结构,此种设置方式能够使得引导进入容置空间后的牙齿稳定于此容置空间内,不会使上下颌两者在矢状向的相对滑动,稳定颌位关系具有良好的效果。另外,当舌尖矫正部21为球体形状时,如图1和图3所示,舌尖矫正部近中端211为引导曲面;当舌尖矫正部21为立方体形状时,如图4所示,舌尖矫正部近中端211为引导平面;当然舌尖矫正部21的具体形状还可以为其它立体结构,而舌尖矫正部近中端211为引导平面或引导曲面或引导平面和引导曲面的组合,如图5所示,上述方式均可实现舌尖诱导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当引导面为引导平面时,引导平面沿矢状向的截面与壳状本体10包裹牙齿长轴呈夹角设置。更具体地说,引导平面是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平面,上下颌咬合时能够诱导下颌沿引导平面至咬合目标位置,另外引导平面的设置能够在上下颌接触时相对滑动,引导更加顺畅。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和图6-图8所示,引导面沿牙齿长轴方向邻近牙尖的一端与壳状本体10包裹牙尖处的距离大于邻近牙龈的一端与壳状本体10包裹牙齿处的距离。更具体地说,此种设置方式使得引导面与壳状本体10舌侧面形成的空间为上窄下宽的形状,与下颌前牙区牙齿的矢状向截面形状匹配,使得上下颌相互作用时,稳定性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承载部22上还设有加强部221,加强部221为至少部分抵消舌尖与舌尖矫正部21接触产生的颊舌侧向或沿矢状向形变的几何结构。当舌体位置位于非正常位置时,舌尖矫正部能够调整舌尖至正常位置,且承载部以及承载部上设置的加强部的设置,能够防止在进行舌尖位置诱导调整时舌尖与舌体矫正部的接触发生形变,从而影响壳状本体沿牙弓方向的形变,导致牙齿的排齐受到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加强部221为与腭皱襞的凸起形状相吻合的几何结构。此种设置方式使得承载部22与加强部221的结构与腭皱襞的形状吻合,患者佩戴时更加舒适,与腭皱襞的贴合性格更强,在调整舌位相对位置的同时,增加了患者佩戴的舒适性。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加强部221为与腭皱襞凸起形状相同的至少一个加强嵴。该加强嵴为具有与腭皱襞凸起形状相同的加强嵴,在患者佩戴时,该加强嵴能够容纳腭皱襞的凸起部分,并且,该加强嵴的设置数量可以根据患者腭皱襞的实际数量及位置进行个性化定制,患者佩戴后更加舒适,而且加强嵴能够至少部分抵消舌尖与舌尖矫正部接触产生的颊舌侧向或沿矢状向形变的几何结构,有效的防止了由于形变产生对牙齿排齐以及牙弓形状保持的效果。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单个加强嵴沿矢状向的横断面近远中方向的截面为弧形或半封闭的多边形。该截面的弧形或半封闭多边形形成的凸嵴,能够有效的防止承载部或舌位矫正部在受到外力时,发生形变,并且,该截面的形状不局限于上述列举,其余可以防止舌尖与舌尖矫正部接触产生形变的结构均可,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加强部221设于舌尖矫正部21与壳状本体10前牙区舌侧之间。加强部221设于承载部22上,并且由于舌尖矫正部21设置的位置邻近腭皱襞的中部(邻近切牙乳头处),当舌尖相对位置进行调整时,腭皱襞的位置位于腭中缝与牙齿之间,而加强部221设于对应的舌尖矫正部21与壳状本体10前牙区舌侧之间,与腭皱襞的位置对应设置,使得患者佩戴更加舒适,并且,加强部221设于舌尖矫正部21与壳状本体10前牙区舌侧之间,能够有效的防止舌尖向上与舌尖矫正部21接触时,产生向上的作用力,导致承载部22发生形变,影响牙齿排齐以及牙弓形状的变化。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加强部221为与腭皱襞的凸起方向相同的至少一个加强嵴。加强部221还可以设置为与腭皱襞凸起方向相同的至少一个加强嵴,该加强嵴可以至少部分容纳腭皱襞,即加强嵴的设置可以容纳腭皱襞,不对腭皱襞进行压迫,提高患者佩戴的舒适性。在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加强嵴设于舌尖矫正部21与壳状本体10之间,且加强嵴在颊舌侧向延伸设置。当舌尖相对位置进行调整时,腭皱襞的位置位于腭中缝与牙齿之间,而加强嵴设于对应的舌尖矫正部21与壳状本体10前牙区舌侧之间,与腭皱襞的位置对应设置,使得患者佩戴更加舒适,并且,加强嵴设于舌尖矫正部21与壳状本体10前牙区舌侧之间,能够有效的防止舌尖向上与舌尖矫正部21接触时,产生向上的作用力,导致承载部22发生形变,影响牙齿排齐以及牙弓形状的变化。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加强嵴的一端与壳状本体舌侧龈缘或邻近舌侧龈缘处连接,加强嵴的另一端与舌尖矫正部连接。此种设置方式使得加强嵴在颊舌侧向的长度较长,承载部22的抗弯效果更佳,并且适应不同患者口内情况如不同患者腭皱襞在颊舌侧向延伸的长短有所差别,加强嵴设置的延伸长度较长,能够容纳不同患者腭皱襞在颊舌侧向的延伸长度,适应性更强。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加强部221的刚度大于壳状本体10的刚度。当患者的舌尖与舌尖矫正部21接触时,承载部22以及加强部221需要产生足以支撑舌尖与舌尖矫正部接触产生的作用力的强度,而壳状本体10为容纳若干牙齿的腔体,该腔体佩戴在牙齿上可以仅仅对牙齿产生包裹作用,也可以与牙齿相互作用产生具有排齐效果的作用力,此时对于牙齿的包裹除了具有一定的刚度,还同时需要佩戴的舒适性,因此,壳状本体10的作用仅为容纳若干牙齿的腔体时,其刚度可以以患者佩戴最舒适的性能进行选择。而需要具有一定的矫治效果时,可以调整其刚度变大,而对于加强部221的刚度则需要比壳状本体10的刚度大,在进行舌尖产生作用力时能够具有支撑的强度,更具体地说,加强部221的邵氏硬度为65D-80D,如加强部221的邵氏硬度为65D、70D、75D或80D中的任意一种或在此区间内的其它点值,或任意两点为区间顶点的范围内;壳状本体10的邵氏硬度为50D-75D,如壳状本体10的邵氏硬度为50D、55D、60D、65D、70D或75D中的任意一种或在此区间内的其它点值,或任意两点为区间顶点的范围内;此种设置方式能够使得舌尖与舌尖矫正部接触产生作用力时,加强部221足以产生支撑对应作用力的支撑效果,从而减小加强部221、承载部22和壳状本体10产生的形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承载部22的刚度大于壳状本体10的刚度。承载部22的刚度也可以增强抵抗舌尖与舌尖矫正部21接触时产生的作用力,更具体地说,承载部22的邵氏硬度为65D-80D,如承载部22的邵氏硬度为65D、70D、75D或80D中的任意一种或在此区间内的其它点值,或任意两点为区间顶点的范围内;壳状本体10的邵氏硬度为50D-75D,如壳状本体10的邵氏硬度为50D、55D、60D、65D、70D或75D中的任意一种或在此区间内的其它点值,或任意两点为区间顶点的范围内;此种设置方式能够使得舌尖与舌尖矫正部接触产生作用力时,承载部22足以产生支撑对应作用力的支撑效果,从而减小承载部22和壳状本体10产生的形变。还有一种实施方式,加强部221的刚度大于承载部22的刚度,此种设置方式能够使得承载部22与上颌接触的舒适性增强,同时加强部221提供足够的刚度来减少承载部22发生的形变。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加强部221的至少一部分为多层结构,多层结构包括基础层和加强层,其中至少一层加强层至少部分覆盖基础层,其中基础层和加强层可以为同种材料或不同种材料,基础层可以为与壳状本体10相同种的材料,也可以为基础层、加强层、承载部22三者为同种材料。其中一种优选方式为加强层的弹性模量大于基础层的弹性模量,即加强层能够提供足够的刚度来减少承载部22发生的形变。在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层结构形成的加强部221的整体厚度大于壳状本体10的厚度。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加强部的厚度为0.1-0.5mm,如0.1mm、0.2mm、0.3mm、0.4mm或0.5mm中的任意一种或在此区间内的其它点值,或任意两点为区间顶点的范围内;壳状本体的厚度为0.5-1.0mm,如0.5mm、0.6mm、0.7mm、0.8mm、0.9mm或1.0mm中的任意一种或在此区间内的其它点值,或任意两点为区间顶点的范围内;在上述区间范围内,多层结构形成的加强部的整体厚度大于壳状本体10的厚度,在确保加强部221能够提供足够的刚度来减少承载部22发生的形变的同时容纳牙齿的壳状本体与牙齿的相互作用是患者佩戴更加舒适。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壳状本体10与舌位矫正部20为一体成型结构或可拆卸结构。更具体地说,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壳状本体10、容舌位矫正部20为一体成型结构,其实施方式为壳状本体10、舌位矫正部20可为一体热压膜成型之后再根据实际矫治需求进行切割制得的结构或直接3D打印成型的结构,采用一体成型结构时,制作步骤简单,患者佩戴方便,且壳状本体10、舌位矫正部20紧密连接使得佩戴安全性高,不会因为壳状本体10、舌位矫正部20之间不牢固而发生患者误食造成的不必要的伤害。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壳状本体10、舌位矫正部20为分体成型结构,壳状本体10、舌位矫正部20可以通过黏贴、磁吸、卡接等结构进行分体连接成型;采用分体成型结构,安装方便,可以根据患者的口内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患者本身口内能够产生的不同矫治效果的壳状本体10、舌位矫正部20进行安装,使得患者具有个性化定制的针对治疗。在其余实施方式中,舌尖矫正部21和承载部22、承载部22与加强部221之间的连接形式与上述壳状本体10和舌位矫正部20的成型方式,如一体成型结构或分体成型结构形成的方式相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舌位矫正部20包括腭侧面和舌侧面,腭侧面与腭皱襞之间的距离为0-2mm。更具体地说,舌位矫正部20的腭侧面与腭皱襞可以贴合设置,也可以间隙设置;当舌位矫正部20的腭侧面与腭皱襞贴合设置时,承载部22与上颌腭皱襞贴合设置,其上设置的加强部221可部分容纳腭皱襞,舌尖矫正部21的一端与腭皱襞接触,另一端向舌体方向凸设;当舌位矫正部20的腭侧面与腭皱襞间隙设置时,承载部22与上颌腭皱襞之间也存在间隙,患者佩戴时的舒适性增加,同时承载部22上设置的加强部221能够防止舌尖与舌尖矫正部21接触产生的作用力使承载部22发生形变,而导致壳状本体10产生形变导致牙齿产生不预期的受力效果。舌尖矫正部21的一端与腭皱襞之间不接触,另一端向舌体方向凸设,此种设置方式使得舌体矫正部20的腭侧面20与腭皱襞均不接触,患者在佩戴时舒适性增加,减少腭皱襞与舌体矫正部20长时间密闭环境的佩戴导致的患者口内细菌滋生。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舌位矫正部20远离壳状本体10前牙区牙齿舌侧一侧与牙齿前牙区的弯曲弧度基本吻合。具体的说,基本吻合包括舌位矫正部20远离壳状本体10前牙区牙齿一侧为与牙齿前牙区的弯曲弧度一致,舌位矫正部20远离上颌前牙区牙齿一侧为与壳状本体10前牙区的弯曲弧度相似,其中相似的弯曲弧度的变化区间为±10度,以确保舌位矫正部20远离壳状本体10前牙区牙齿一侧为与前牙区牙齿相似的向切牙方向内凹式弯曲形式,此种设置方式在患者佩戴后给舌体预留相对较大的容纳空间,在进行上下颌位关系调整的同时舌体异物感较小。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3所示,壳状本体10沿牙龈线边缘还设有包裹部13,包裹部13至少部分覆盖在牙龈上。此种设置方式能够增加壳状牙齿矫治器与牙齿表面接触的稳定性,当壳状牙齿矫治器佩戴于儿童口腔内时,不会因为儿童的牙冠短小导致壳状本体10与牙齿发生脱位的现象,在设计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口内实际情况对包裹部13覆盖牙龈的面积进行适应性调整,以确保与牙齿接触稳定性的同时,减少口内异物感。另外包裹部13的设置还可以对于舌系带、唇系带处进行避让设计,避免患者佩戴后的不适感增加。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壳状本体10舌侧面和/或颊侧面还设有与上颌牙齿上安装的附件外表面结构吻合的几何结构。此种设置方式能够使壳状本体10与牙齿表面接触的更加牢固,当壳状牙齿矫治器佩戴于儿童口腔内时,不会因为儿童的牙冠短小导致壳状本体10与牙齿发生脱位的现象,而容纳附件的几何结构可以设置在壳状本体10的舌侧面,增加美观性,还可以设置在壳状本体10的唇侧面,同时具有一定功能的矫治效果,另外还可以根据矫治需求在壳状本体10的唇侧面和舌侧面同时设置,具体设置的位置及设置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矫治需求进行选择,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壳状本体具有使牙齿从初始位置逐渐排齐至目标矫治位的几何结构。具体地说,当患者佩戴壳状牙齿矫治器时,壳状本体10不仅具有包裹牙齿的作用,还有对牙齿进行矫治的作用,如在调整舌尖至目标咬合位的同时使牙齿从初始位置逐渐重新定位至目标位置的效果,不仅阶段性的矫治效率提升,对于整体矫治方案来讲,矫治效率也有所提升。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壳状本体10的作用还可以仅为包裹牙齿,并不对牙齿产生矫治效果,此种设置方式能够增强患者佩戴的舒适性,仅产生调整舌尖至目标咬合位的效果,其余牙齿不产生矫治效果,矫治的针对性较强,同时减轻壳状本体10对牙齿矫治产生的不适感。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牙齿矫治系统,包括多个壳状牙齿矫治器,多个壳状牙齿矫治器中至少一个壳状牙齿矫治器为如上述任一项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多个壳状牙齿矫治器具有诱导舌尖从第一位置调整至第二位置的同时使牙齿从初始位置逐渐重新定位至目标位置的几何形状。更具体地说,该矫治系统中可以仅为单颌矫治,如仅为上颌矫治,在矫治的过程中使用的多个壳状牙齿矫治器进行牙齿从初始位置逐渐重新定位至目标位置的矫治效果,如多个壳状牙齿矫治器佩戴在上颌牙齿时,舌体矫正部能够诱导舌尖从第一位置调整至第二位置的治疗计划吻合,同时壳状本体具有使牙齿从初始位置逐渐重新定位至目标矫治位置的几何形状,使得患者上颌牙齿在进行舌尖相对位置调整的同时进行牙齿矫治,实现舌体与牙齿同步矫治,提高矫治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牙齿矫治系统,包括多个牙齿矫治器套组,多个牙齿矫治器套组中至少一个牙齿矫治器套组为如上述任一项的牙齿矫治器套组,多个牙齿矫治器套组具有诱导舌尖从第一位置调整至第二位置的同时使牙齿从初始位置逐渐重新定位至目标位置的几何形状。该牙齿矫治系统包括多个能够上下颌同时矫治的牙齿矫治器套组,下面对其中一个牙齿矫治器套组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牙齿矫治器套组,包括上颌牙齿矫治器和下颌牙齿矫治器,上颌牙齿矫治器为如上述任一项的壳状牙齿矫治器,下颌牙齿矫治器包括用于包裹下颌牙齿的下颌壳状本体。即上颌牙齿矫治器具有调整舌尖相对位置以及调整上下颌位相对位置关系的作用,下颌牙齿矫治器为包裹下颌牙齿的矫治器,其可以作为保持器,保持下颌牙齿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可以为使下颌牙齿具有从初始位置逐渐矫治到目标位置的结合结构,此时上颌牙齿与下颌牙齿同时矫治,具有矫治同步性,提高矫治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下颌壳状本体沿牙龈线边缘还设有下颌包裹部,下颌包裹部至少部分覆盖在牙龈上。此种设置方式能够增加下颌壳状牙齿矫治器与下颌牙齿表面接触的稳定性,当下颌壳状牙齿矫治器佩戴于儿童口腔内时,不会因为儿童的牙冠短小导致下颌壳状本体与牙齿发生脱位的现象,在设计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口内实际情况对下颌包裹部覆盖牙龈的面积进行适应性调整,以确保与牙齿接触稳定性的同时,减少口内异物感。另外下颌包裹部的设置还可以对于舌系带、唇系带处进行避让设计,避免患者佩戴后的不适感增加。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下颌壳状本体的舌侧面和/或颊侧面还设有与下颌牙齿上安装的附件外表面结构吻合的几何结构。此种设置方式能够使下颌壳状本体与牙齿表面接触的更加牢固,当壳状牙齿矫治器佩戴于儿童口腔内时,不会因为儿童的牙冠短小导致下颌壳状本体与牙齿发生脱位的现象,而容纳附件的几何结构可以设置在下颌壳状本体的舌侧面,增加美观性,还可以设置在下颌壳状本体的唇侧面,同时具有一定功能的矫治效果,另外还可以根据矫治需求在下颌壳状本体的唇侧面和舌侧面同时设置,具体设置的位置及设置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矫治需求进行选择,在此不做限定。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7)

1.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包括壳状本体,所述壳状本体设有若干容纳牙齿的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龈缘或邻近舌侧龈缘处设有舌位矫正部,所述舌位矫正部跨越腭皱襞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舌位矫正部包括诱导舌尖从第一位置调整至第二位置的舌尖矫正部和承载所述舌尖矫正部的承载部;
所述舌尖矫正部为向舌体方向凸出的几何结构,所述舌尖矫正部凸设的高度与诱导舌尖从第一位置调整至第二位置的治疗计划吻合;且所述舌尖矫正部与所述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龈缘或邻近舌侧龈缘处之间形成的容置空间能够容纳对颌前牙区牙齿的切缘或邻近切缘的至少一部分,以在调整舌尖相对位置的同时诱导下颌前牙区牙齿相对于上颌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尖矫正部为向舌体方向凸设的空腔,所述空腔由至少一个面组成,且向舌体方向凸设的高度与所述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龈缘或邻近舌侧龈缘处形成高度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沿矢状面的近远中方向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壳状本体的前牙区至少一颗牙齿的近远中方向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沿牙齿颊舌侧方向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壳状本体的前牙区至少一颗牙齿的近远中方向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尖矫正部包括舌尖矫正部近中端,所述舌尖矫正部近中端与所述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龈缘或邻近舌侧龈缘处之间的距离与对颌前牙区牙齿的切缘或邻近切缘的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尖矫正部近中端的端面为具有引导下颌向所述舌尖矫正部近中端与所述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龈缘或邻近舌侧龈缘之间运动的引导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面为引导平面、引导曲面或与对颌牙齿前牙区牙齿的切缘或邻近切缘的舌侧面形状吻合的引导匹配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引导面为引导平面时,所述引导平面沿矢状向的截面与所述壳状本体包裹牙齿长轴呈夹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面沿牙齿长轴方向邻近牙尖的一端与所述壳状本体包裹牙尖处的距离大于邻近牙龈的一端与所述壳状本体包裹牙齿本体处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上还设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为至少部分抵消舌尖与所述舌尖矫正部接触产生的颊舌侧向或沿矢状向形变的几何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为与腭皱襞的凸起形状相吻合的几何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为与腭皱襞凸起方向相同的至少一个加强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加强嵴沿矢状向的横断面近远中方向的截面为弧形或半封闭的多边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设于所述舌尖矫正部与所述壳状本体前牙区舌侧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嵴设于所述舌尖矫正部与所述壳状本体之间,且所述加强嵴在颊舌侧向延伸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嵴的一端与所述壳状本体舌侧龈缘或邻近舌侧龈缘处连接,所述加强嵴的另一端与所述舌尖矫正部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状本体与所述舌位矫正部为一体成型结构或可拆卸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位矫正部包括腭侧面和舌侧面,所述腭侧面与腭皱襞之间的距离为0-2mm。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位矫正部远离所述壳状本体前牙区牙齿舌侧一侧与牙齿前牙区的弯曲弧度基本吻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状本体沿牙龈线边缘还设有包裹部,所述包裹部至少部分覆盖在牙龈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状本体舌侧面和/或颊侧面还设有与上颌牙齿上安装的附件外表面结构吻合的几何结构。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状本体具有使牙齿从初始位置逐渐排齐至目标矫治位的几何结构。
23.一种牙齿矫治器套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颌牙齿矫治器和下颌牙齿矫治器,所述上颌牙齿矫治器为如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所述下颌牙齿矫治器包括用于包裹下颌牙齿的下颌壳状本体。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牙齿矫治器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壳状本体沿牙龈线边缘还设有下颌包裹部,所述下颌包裹部至少部分覆盖在牙龈上。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牙齿矫治器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壳状本体的舌侧面和/或颊侧面还设有与下颌牙齿上安装的附件外表面结构吻合的几何结构。
26.一种牙齿矫治系统,包括多个壳状牙齿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壳状牙齿矫治器中至少一个壳状牙齿矫治器为如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所述多个壳状牙齿矫治器具有诱导舌尖从第一位置调整至第二位置的同时使牙齿从初始位置逐渐重新定位至目标位置的几何形状。
27.一种牙齿矫治系统,包括多个牙齿矫治器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牙齿矫治器套组中至少一个牙齿矫治器套组为如权利要求23-25中任一项所述的牙齿矫治器套组,所述多个牙齿矫治器套组具有诱导舌尖从第一位置调整至第二位置的同时使牙齿从初始位置逐渐重新定位至目标位置的几何形状。
CN202121196050.3U 2021-05-31 2021-05-31 壳状牙齿矫治器、牙齿矫治器套组及牙齿矫治系统 Active CN2157395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96050.3U CN215739548U (zh) 2021-05-31 2021-05-31 壳状牙齿矫治器、牙齿矫治器套组及牙齿矫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96050.3U CN215739548U (zh) 2021-05-31 2021-05-31 壳状牙齿矫治器、牙齿矫治器套组及牙齿矫治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39548U true CN215739548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98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96050.3U Active CN215739548U (zh) 2021-05-31 2021-05-31 壳状牙齿矫治器、牙齿矫治器套组及牙齿矫治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395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6794A1 (zh) * 2022-05-24 2023-11-30 正雅齿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壳状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6794A1 (zh) * 2022-05-24 2023-11-30 正雅齿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壳状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3332B (zh) 一种猫形辅弓隐形矫治器
CN111588490B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牙科矫治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制作方法
CN211583589U (zh) 调整上下颌位关系的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CN111529096B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的设计方法及制备方法
CN211067108U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壳状牙齿矫治器套组及牙齿矫治系统
CN111513877A (zh) 一种正畸器具、矫治器套组及矫治系统
CN215739548U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牙齿矫治器套组及牙齿矫治系统
CN217186498U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牙齿矫治套组及牙齿矫治系统
CN215019356U (zh) 壳状牙科器械及壳状牙科矫治器套组
CN215458812U (zh) 牙科器械、牙科器械套组及牙齿矫治系统
CN114073594A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及设计和制备方法、牙齿矫治套组和系统
CN211156366U (zh) 一种壳状牙科器械、壳状牙科器械套组以及牙科矫治系统
CN215019358U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牙齿矫治器套组及牙齿矫治系统
CN213406360U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牙齿矫治套组和矫治系统
CN215019359U (zh) 矫正系统
CN210095952U (zh) 一种猫形辅弓隐形矫治器
CN114052950A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的设计方法及制备方法
CN216985204U (zh) 颌位保持装置
CN214342693U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牙齿矫治套组及牙齿矫治系统
CN212699186U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牙齿矫治套组和牙齿矫治系统
CN213098437U (zh) 辅助矫治装置、壳状牙齿矫治器及矫治套组
CN213406362U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牙齿矫治套组和矫治系统
CN217853385U (zh) 应用于隐形牙套的头帽唇托软衬口外弓
CN214342692U (zh) 一种壳状牙齿矫治器、牙齿矫治套组及牙齿矫治系统
CN219461460U (zh) 颌间关系调整矫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