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9456U - 一种用于吻合器的切割刀与吻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吻合器的切割刀与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89456U
CN219089456U CN202222821271.6U CN202222821271U CN219089456U CN 219089456 U CN219089456 U CN 219089456U CN 202222821271 U CN202222821271 U CN 202222821271U CN 219089456 U CN219089456 U CN 219089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beam
contact
roughness
along
cutting knif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2127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翰文
杨兵
林晋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ted Imag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ted Imag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ted Imag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ted Imag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2127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894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89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894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 Kni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吻合器的切割刀与吻合器。一种用于吻合器的切割刀包括:刀座,包括竖梁与横梁,所述竖梁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横梁,所述横梁自所述竖梁沿所述竖梁的厚度方向朝所述竖梁的两侧伸出;刀片,安装于所述竖梁;第一接触件,所述竖梁与至少一个所述横梁之间安装有所述第一接触件,所述第一接触件包括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横梁上靠近所述竖梁的一侧,所述接触部上沿所述竖梁长度方向背离所述横梁的侧表面的粗糙度小于所述刀座的粗糙度。该切割刀能够减小与前端夹持工具之间的摩擦阻力,降低操作闭合装置的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吻合器的切割刀与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吻合器的切割刀与吻合器。
背景技术
吻合器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医疗器械,其能够实现对组织的夹紧固定或者切割。吻合器包括前端夹持工具、切割刀与闭合装置。前端夹持工具包括呈夹角设置的钉仓与钉砧,二者上均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待夹紧固定或切割的组织能被置于钉仓与钉砧之间。使用吻合器时,操作者击发或拉回闭合装置,通过闭合装置带动切割刀沿钉仓与钉砧上设置的滑槽滑动,从而使钉仓与钉砧的自由端逐渐合拢或张开。然而,在滑动过程中,切割刀与前端夹持工具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大,导致操作者操作闭合装置时难度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吻合器的切割刀,其能够减小与前端夹持工具之间的摩擦阻力,降低操作闭合装置的难度。
一种用于吻合器的切割刀,包括:
刀座,包括竖梁与横梁,所述竖梁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横梁,所述横梁自所述竖梁沿所述竖梁的厚度方向朝所述竖梁的两侧伸出;
刀片,安装于所述竖梁;
第一接触件,所述竖梁与至少一个所述横梁之间安装有所述第一接触件,所述第一接触件包括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横梁上靠近所述竖梁的一侧,所述接触部上沿所述竖梁长度方向背离所述横梁的侧表面的粗糙度小于所述刀座的粗糙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件包括连接于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刀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刀座上沿所述竖梁宽度方向的一端,沿所述竖梁厚度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所述接触部均自所述连接部沿所述竖梁宽度方向伸出,所述竖梁被夹设于两个所述接触部之间,所述连接部上沿所述竖梁长度方向背离所述横梁的侧表面的粗糙度小于所述刀座的粗糙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件包括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自所述连接部沿所述竖梁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安装部位于两个所述接触部之间,且所述安装部连接于所述刀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呈柱状的所述安装部上背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具有开口槽,所述竖梁上设有沿自身宽度方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安装部卡入所述安装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割刀还包括沿所述竖梁长度方向延伸且连接于所述接触部的第二接触件,所述第二接触件位于所述竖梁沿自身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接触件上背离所述竖梁的侧表面的粗糙度小于所述刀座的粗糙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竖梁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接触件,所述竖梁被夹设于沿自身厚度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所述第二接触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上沿所述竖梁长度方向背离所述横梁的侧表面为导向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件的材质为塑料或陶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触部上沿所述竖梁长度方向背离所述横梁的侧表面为平面。
上述用于吻合器的切割刀,竖梁与至少一个横梁之间安装有第一接触件,第一接触件的接触部位于横梁上靠近所述竖梁的一侧,且接触部上沿竖梁长度方向背离横梁的一侧表面的粗糙度小于刀座的粗糙度。根据公知常识,横梁上靠近竖梁的一侧是用于与前端夹持工具接触的区域,当该区域有接触部时,接触部上沿竖梁长度方向背离横梁的一侧表面即为与前端夹持工具接触的区域。如此,可以使切割刀上与前端夹持工具接触的表面粗糙度更小,便能减小切割刀相对于前端夹持工具滑动时二者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降低操作闭合装置的难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吻合器,包括前述的用于吻合器的切割刀,还包括闭合装置与前端夹持工具,所述闭合装置连接于所述切割刀,所述闭合装置用于带动所述切割刀沿所述前端夹持工具滑动,以使所述前端夹持工具张开或合拢。
上述吻合器,通过应用上述的用于吻合器的切割刀,能降低操作闭合装置的难度,使吻合器的使用更方便,更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刀座与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吻合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张开状态);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吻合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合拢状态);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接触组件(即第一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接触组件(即第一接触件)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切割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切割刀的爆炸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接触组件(即第一接触件与第二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切割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切割刀的爆炸图;
图11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刀座100、竖梁110、安装孔111、横梁120;
刀片200;
接触组件300、第一接触件310、接触部311、连接部312、导向面3121、安装部313、开口槽3131、第二接触件320;
闭合装置400;
前端夹持工具500、钉仓510、曲面511、钉砧5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刀座与刀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吻合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张开状态);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吻合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合拢状态)。
参阅图1至图3,现有技术中,吻合器通常包括沿左右方向依次排布的前端夹持工具500、切割刀与闭合装置400。前端夹持工具500包括呈角度设置的钉仓510与钉砧520,二者能够相对转动以张开或合拢。钉仓510与钉砧520上均设有沿各自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图3视角下即沿左右方向延伸),切割刀中刀座100的竖梁110的一端位于钉仓510上设置的滑槽内,竖梁110的另一端位于钉砧520上设置的滑槽内,且位于竖梁110一端的一个横梁120位于钉仓510的外侧(即钉仓510上背离钉砧520的一侧),位于竖梁110另一端的一个横梁120位于钉砧520的外侧(即钉砧520上背离钉仓510的一侧)。切割刀与闭合装置400固定连接,操作者通过击发或拉回闭合装置400,便能带动切割刀沿钉仓510与钉砧520上的滑槽滑动,从而限制钉仓510与钉砧520的张开角度,对置于二者之间的组织进行夹紧固定或切割。关于现有技术中吻合器各部件的连接结构与工作原理等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展开解释。
上述的吻合器,在切割刀沿滑槽滑动过程中,刀座100中横梁120的内侧与前端夹持工具500之间的摩擦力(也即附图视角下上方横梁120的下表面与钉仓510的外侧表面间的摩擦力,以及下方横梁120的上表面与钉砧520的外侧表面间的摩擦力)较大,导致操作者操作闭合装置时需要克服的阻力较大,操作难度较高。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接触组件(即第一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接触组件(即第一接触件)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切割刀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切割刀的爆炸图。
参阅图1、图4与图5,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切割刀包括刀座100、刀片200与第一接触件310。参阅图1,刀座100包括竖梁110与横梁120,竖梁110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连接有横梁120,横梁120自竖梁110上沿竖梁110的厚度方向朝竖梁110的两侧伸出,刀片200安装于竖梁110上。参阅图4至图7,竖梁110与至少一个横梁120之间安装有第一接触件310,第一接触件310包括接触部311,接触部311位于横梁120上靠近竖梁110的一侧,接触部311上沿竖梁110长度方向背离横梁120的侧表面的粗糙度小于刀座100的粗糙度。
在附图所示视角下,上下方向为竖梁110长度方向,前后为竖梁110厚度方向,左右方向为竖梁110宽度方向。
参阅图1,具体地,在附图视角下,竖梁110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横梁120,横梁120自竖梁110上沿前后方向伸出至竖梁110的前后两侧,刀座100整体类似“工”字形。竖梁110的左端设有缺口,刀片200嵌入缺口内。刀片200的左端为刀刃,当切割刀沿钉仓510与钉砧520上的滑槽滑动时,刀片200能够完成切割。接触部311位于横梁120上沿上下方向靠近竖梁110的一侧,也即位于横梁120的内侧。接触部311上沿竖梁110长度方向背离横梁120的侧表面的粗糙度小于刀座100的粗糙度,也即接触部311的内侧表面粗糙度小于刀座100的粗糙度。需要说明的是,若该横梁120位于竖梁110上方,则横梁120的内侧为其下侧,接触部311的内侧表面为其底面;若该横梁120位于竖梁110下方,则横梁120的内侧为其上侧,接触部311的内侧表面为其顶面。
上述用于吻合器的切割刀,竖梁110与至少一个横梁120之间安装有第一接触件310,第一接触件310的接触部311位于横梁120的内侧,且接触部311的内侧表面粗糙度小于刀座100的粗糙度。根据公知常识,横梁120的内侧是用于与前端夹持工具500接触的区域,当竖梁110与横梁120之间设置第一接触件310时,第一接触件310即位于横梁120的内侧,接触部311的内侧表面即为与前端夹持工具500接触的区域。如此,可以使切割刀上与前端夹持工具500接触的表面粗糙度更小,便能减小切割刀相对于前端夹持工具500滑动时二者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降低操作闭合装置400的难度。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竖梁110与位于其上方的横梁120之间安装有第一接触件310。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竖梁110与位于其下方的横梁120之间安装有第一接触件310。
参阅图6至图7,优选地,在附图所示实施例中,竖梁110与位于其下方的横梁120之间安装有第一接触件310,且竖梁110与位于其上方的横梁120之间也安装有第一接触件310,此时两个横梁120内侧与前端夹持工具500之间的摩擦力都能更小,更易于操作闭合装置4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整个接触部311的粗糙度均小于刀座100的粗糙度。当然,也可以仅使接触部311靠近内侧的区域的粗糙度小于刀座100的粗糙度。
参阅图4至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触件310包括连接于接触部311与刀座100的连接部312,连接部312位于刀座100上沿竖梁110宽度方向的一端,沿竖梁110厚度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接触部311均自连接部312沿竖梁110宽度方向伸出,竖梁110被夹设于两个接触部311之间,连接部312上沿竖梁110长度方向背离横梁120的侧表面的粗糙度小于刀座100的粗糙度。
具体地,在附图视角下,连接部312位于刀座100的左端,两个接触部311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布,且两个接触部311的左端均连接于连接部312的右端,即整个第一接触件310近似呈“U”形。两个接触部311的内侧表面粗糙度小于刀座100的粗糙度。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布的接触部311,从而能使横梁120上位于竖梁110前后两侧的部分均通过接触部311与前端夹持工具500接触,从而较大程度减小摩擦力。
连接部312上沿竖梁110长度方向背离横梁120的侧表面即为连接部312的内侧表面,在切割刀相对于前端夹持工具500滑动时,连接部312的内侧表面也会与前端夹持工具500接触。当连接部312的内侧表面的粗糙度也小于刀座100的粗糙度,可以进一步减小切割刀滑动时的摩擦力,降低操作难度。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竖梁110的前侧或后侧设置接触部311,即横梁120上仅有位于竖梁110前侧或后侧的部分通过接触部311与前端夹持工具500接触,此时依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摩擦力。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部312也可以位于刀座100的右端。
参阅图4至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触件310包括连接于连接部312的安装部313,安装部313自连接部312沿竖梁110的宽度方向延伸,安装部313伸入两个接触部311之间,且安装部313连接于刀座100。
具体地,在附图视角下,安装部313的左端连接于连接部312的右端,安装部313朝右伸入两个接触部311之间的间隙中。第一接触件310通过安装部313与刀座100连接。进一步地,安装部313可以螺纹连接于刀座100;或者,安装部313可以卡接于刀座100。
参阅图4至图7,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呈柱状的安装部313上背离连接部312的一端具有开口槽3131,竖梁110上设有沿自身宽度方向延伸的安装孔111,安装部313卡入安装孔111内。
具体地,在附图视角下,安装部313的右端具有朝左凹陷形成的开口槽3131,进行安装时,只需挤压安装部313的右端,使开口槽3131的开口收拢,再将安装部313卡入安装孔111即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安装部313设置为卡块,竖梁110上设置对应的卡槽或卡钩,卡块卡于卡槽或卡钩以实现固定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触部311上沿竖梁110长度方向背离横梁120的侧表面为平面。
具体地,接触部311的内侧表面为平面。如此,可以使接触部311与钉仓510或钉砧520的外侧表面接触时接触面积更大,使切割刀的滑动过程更加平稳。由于本申请中,接触部311的内侧表面粗糙度较小,因此,能够在实现平稳滑动的同时减小摩擦力。
图11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参阅图7与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312上沿竖梁110长度方向背离横梁120的侧表面为导向面3121。
具体地,连接部312位于刀座100的左端,连接部312的内侧表面为导向面3121。若该横梁120位于竖梁110上方,则连接部312的内侧表面为底面;若该横梁120位于竖梁110下方,则连接部312的内侧表面为其顶面。在从左向右的方向上,导向面3121与横梁120沿上下方向的间距逐渐增大。将导向面3121设置为此种形状时,可以减弱呈张开状态的钉仓510与钉砧520的外侧表面对横梁110的前端的抵持阻碍,使切割刀更易于被移动,操作难度更低。并且,如图11所示,在前端夹持工具500的钉仓510上设有曲面511,将导向面3121设置为前述形状,操作闭合装置400时,导向面3121在曲面511滑动时能更顺畅,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面3121为弧面。弧面形状规则,易于制造。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设置为斜面或不规则的曲面亦可。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接触组件(即第一接触件与第二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切割刀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切割刀的爆炸图。
参阅图8至图10,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切割刀还包括沿竖梁110长度方向延伸且连接于接触部311的第二接触件320,第二接触件320位于竖梁110沿自身厚度方向的一侧,第二接触件320上背离竖梁110的侧表面的粗糙度小于刀座100的粗糙度。
具体地,第二接触件320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固定连接于第一接触件310中的接触部311,第二接触件320与竖梁110沿前后方向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接触件320位于竖梁110的前侧,此时,第二接触件320的外侧表面是指第二接触件320的前侧表面;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接触件320位于竖梁110的后侧,此时,第二接触件320的外侧表面是指第二接触件320的后侧表面;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竖梁110的前侧与后侧均设有第二接触件320。
如前所述,竖梁110的一端位于钉仓510上设置的滑槽内,另一端位于钉砧520上设置的滑槽内。因此,在切割刀相对于前端夹持工具500滑动时,竖梁110的前后侧壁也会与上述的滑槽槽壁之间产生摩擦。本实施例中,在竖梁110的前侧和/或后侧设置第二接触件320,则能减小滑动时与滑槽槽壁之间的摩擦力,降低操作闭合装置400的难度。
参阅图8至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竖梁110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接触件310,竖梁110被夹设于沿自身厚度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第二接触件320之间。
具体地,竖梁110与两个横梁120之间均设有第一接触件310,第二接触件320位于这两个第一接触件310之间,且第二接触件320的顶端和底端各自固定于对应的第一接触件310的接触部311,此时,两个横梁120的内侧与前端夹持工具500间的摩擦力均会更小,操作闭合装置400的难度更低。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竖梁110与一个横梁120之间设置第一接触件310。
同时,竖梁110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接触件320,竖梁110的前端从两个第二接触件320之间朝前伸出,以使安装于竖梁110前端的刀片200露出。
本实施例中,通过竖梁110前后两侧的第二接触件320可以减小竖梁110与滑槽槽壁的摩擦力,通过两个横梁120内侧的第一接触件310可以减小横梁与钉仓510或钉砧520外侧表面间的摩擦力,降低摩擦力的效果较为明显。
优选地,第二接触件320与第一接触件310一体成型为一个整体。
图8至图10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接触件310与第二接触件320形成接触组件300;图4至图7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接触件310形成接触组件300。图8至图10所示实施例中,接触组件300依然是通过第一接触件310中的安装部313安装于刀座100。图8至图10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接触件310的结构以及与刀座100间的安装方式等均与图4至图7所示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触件310的材质为塑料或陶瓷。选用此种材质时,粗糙度较低,能够较大程度减小切割刀相对于前端夹持工具500滑动时的摩擦阻力,降低操作闭合装置400的难度。具体地,第一接触件310的材质可以选用氟材料,酚醛树脂,聚砜,聚甲醛,聚酰胺、氮化钛,氮化硅或碳化硅等。
进一步地,第二接触件320的材质与第一接触件310相同。
参阅图2与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吻合器包括前述任意实施例中的切割刀,还包括闭合装置400与前端夹持工具500,闭合装置400连接于切割刀,闭合装置400用于带动切割刀沿前端夹持工具500滑动,以使前端夹持工具500张开或合拢。
具体地,闭合装置400可以通过焊接、卡接、粘接等各种方式固定连接于切割刀。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吻合器的切割刀,其特征在于,包括:
刀座,包括竖梁与横梁,所述竖梁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横梁,所述横梁自所述竖梁沿所述竖梁的厚度方向朝所述竖梁的两侧伸出;
刀片,安装于所述竖梁;
第一接触件,所述竖梁与至少一个所述横梁之间安装有所述第一接触件,所述第一接触件包括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横梁上靠近所述竖梁的一侧,所述接触部上沿所述竖梁长度方向背离所述横梁的侧表面的粗糙度小于所述刀座的粗糙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吻合器的切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件包括连接于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刀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刀座上沿所述竖梁宽度方向的一端,沿所述竖梁厚度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所述接触部均自所述连接部沿所述竖梁宽度方向伸出,所述竖梁被夹设于两个所述接触部之间,所述连接部上沿所述竖梁长度方向背离所述横梁的侧表面的粗糙度小于所述刀座的粗糙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吻合器的切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件包括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自所述连接部沿所述竖梁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安装部位于两个所述接触部之间,且所述安装部连接于所述刀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吻合器的切割刀,其特征在于,呈柱状的所述安装部上背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具有开口槽,所述竖梁上设有沿自身宽度方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安装部卡入所述安装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吻合器的切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还包括沿所述竖梁长度方向延伸且连接于所述接触部的第二接触件,所述第二接触件位于所述竖梁沿自身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接触件上背离所述竖梁的侧表面的粗糙度小于所述刀座的粗糙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吻合器的切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接触件,所述竖梁被夹设于沿自身厚度方向间隔排布的两个所述第二接触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吻合器的切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沿所述竖梁长度方向背离所述横梁的侧表面为导向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吻合器的切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件的材质为塑料或陶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吻合器的切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上沿所述竖梁长度方向背离所述横梁的侧表面为平面。
10.一种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吻合器的切割刀,还包括闭合装置与前端夹持工具,所述闭合装置连接于所述切割刀,所述闭合装置用于带动所述切割刀沿所述前端夹持工具滑动,以使所述前端夹持工具张开或合拢。
CN202222821271.6U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用于吻合器的切割刀与吻合器 Active CN2190894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1271.6U CN219089456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用于吻合器的切割刀与吻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1271.6U CN219089456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用于吻合器的切割刀与吻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9456U true CN219089456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62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21271.6U Active CN219089456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用于吻合器的切割刀与吻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894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22048A1 (en) Surgical stapling device with floating staple cartridge
US20210128149A1 (en) Surgical staple cartridge
US11350931B2 (en) Staple cartridge with shipping wedge
CA2709283C (en) Dermatome with orientation guides
JP2008532645A (ja) 手術縫合糸用カッタ
JP4140558B2 (ja) 電気かみそり器
CN101991453A (zh) 直线型切割缝合器
CN215306264U (zh) 一种腔镜吻合器钉砧组件远端上的生物补片释放机构
JP2012515044A (ja) 爪切り
CN219089456U (zh) 一种用于吻合器的切割刀与吻合器
JP2574696B2 (ja) カッタ
WO2022016610A1 (zh) 用于外科器械的钉仓组件及外科器械
WO2006062277A1 (en) Nail clipper for pets
CN111616764A (zh) 用于外科器械的钉仓组件及外科器械
CN111616763A (zh) 用于外科器械的钉仓组件及外科器械
CN210009075U (zh) 用于外科器械的钉仓组件及外科器械
CN115209818A (zh) 带有切割板的砧座组件
WO2020220425A1 (zh) 腔镜切割吻合器的切割刀
JP2020022754A (ja) ステープルカートリッジエジェクタ付きエンドエフェクタ
CN210077759U (zh) 用于外科器械的钉仓组件及外科器械
CN210697758U (zh) 超声刀刀头的压力均衡结构
CN209899482U (zh) 一种用于外科器械的钉仓组件及外科器械
CN209751136U (zh) 一种用于外科器械的钉仓组件及外科器械
CN111184549A (zh) 一种用于外科器械的钉仓及外科器械
CN217310429U (zh) 适用于腔镜吻合器的抵钉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