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3186U - 控制装置和组合灶 - Google Patents

控制装置和组合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83186U
CN219083186U CN202320302638.5U CN202320302638U CN219083186U CN 219083186 U CN219083186 U CN 219083186U CN 202320302638 U CN202320302638 U CN 202320302638U CN 219083186 U CN219083186 U CN 2190831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device
panel
latch
lock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0263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东升
孙飞
张炳卫
李松
史振京
李嘉瑞
高强
郭凤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0263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831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831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831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装置和组合灶。其中,控制装置包括本体、面板和锁止机构。面板可拆卸设于本体,锁止机构包括锁栓和止挡部,锁栓设于本体和面板中的一者的侧部,止挡部设于本体和面板中的另一者的侧部,锁栓可滑动设置以和止挡部锁定和分离。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锁止机构,锁止机构包括锁栓和止挡部,锁栓和止挡部中的一者设置到本体,锁栓和止挡部中的另一者设置到面板,由于锁栓是通过可滑动的方式实现和止挡部的锁定和分离,因此用户操作的时候只需要拨动锁栓即可,固定效果好,拆装方便,便于用户操作。

Description

控制装置和组合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和组合灶。
背景技术
组合灶是一种集成式电器,将灶具和其他厨房电器集成在一起,例如将灶具和烤箱集成在一起构成烤箱灶,组合灶在安装的时候自上而下嵌入到橱柜中,使得组合灶的顶部和前部露出于橱柜,通过这种方式安装,组合灶位于前部的控制装置会和橱柜之间形成缝隙,相关技术中,通过将控制装置设计成可拆卸的面板和本体,在组合灶安装到橱柜后,再安装面板到本体上以遮盖缝隙,相关技术中通过打螺钉的方式实现面板和本体的固定以防止面板不受控制地脱离本体,在需要拆卸面板时,需要松开螺钉,但是拧螺钉的操作繁琐,导致面板拆装效率慢,体验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控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本体;
面板,可拆卸设于所述本体;以及
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锁栓和止挡部,所述锁栓设于所述本体和所述面板中的一者的侧部,所述止挡部设于所述本体和所述面板中的另一者的侧部,所述锁栓可滑动设置以和所述止挡部锁定和分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栓沿上下方向可滑动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栓自上而下滑动以和所述止挡部锁定,所述锁栓自下而上滑动以和所述止挡部分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栓包括滑杆、设于所述滑杆的拨杆和设于所述滑杆的锁钩,所述拨杆适于供用户握持,所述锁钩适于与所述止挡部锁定和分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钩于所述面板脱离所述本体的方向上与所述止挡部相抵而锁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拨杆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所述锁钩。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于所述拨杆的同一侧,所述锁钩的数量至少为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本体和所述面板中的一者的侧部连接以围合成容纳腔,所述锁栓的部分可滑动设于所述容纳腔,另一部分露出于所述容纳腔以与所述止挡部锁定和分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栓的滑杆可滑动设于所述容纳腔且所述滑杆的端部露出所述盖体,所述锁栓的拨杆自所述容纳腔穿过所述盖体而露出,所述锁栓的锁钩设置于所述滑杆的端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设有沿横向敞开的通孔,所述锁栓的拨杆穿过所述通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汇总,所述本体和所述面板中的另一者的侧部设有缺口,所述盖体于所述缺口露出,且与所述缺口的边缘抵接和/或与所述缺口的周边齐平。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的一侧设有卡扣,另一侧设有限位柱,所述本体和所述面板中的一者设有与所述卡扣扣合的卡孔和供所述限位柱插入的限位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有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设于所述控制装置的一侧,所述锁止机构设于所述控制装置的另一侧,所述卡合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面板和所述本体中的一者的卡凸,和设于所述面板和所述本体中的另一者的卡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板包括端板部和环绕所述端板部的围板部,所述围板部搭接于所述本体的周围,所述围板部设有所述锁栓或所述止挡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栓设于所述本体的侧部,所述止挡部设于所述面板的侧部。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组合灶,所述组合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控制装置
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锁止机构,锁止机构包括锁栓和止挡部,锁栓和止挡部中的一者设置到本体,锁栓和止挡部中的另一者设置到面板,由于锁栓是通过可滑动的方式实现和止挡部的锁定和分离,因此用户操作的时候只需要拨动锁栓即可,固定效果好,拆装方便,便于用户操作。
本申请的其它优点将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设计。
图1为一些实施例中组合灶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剖视图;
图4为图3中标记为A的部分放大图(锁止机构处于上锁状态);
图5为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结构分解图;
图6为图5中标记为B的部分放大图;
图7为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结构分解图;
图8为图7中标记为C的部分放大图;
图9为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局部结构分解图;
图10为图9中标记为D的部分放大图;
图11为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局部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标记为E的部分放大图;
图13为一些实施例中锁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一些实施例中盖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一些实施例中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16为一些实施例中面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控制装置1000;
本体1100,功能键1110,旋转式功能键1111,按压式功能键1112,卡孔1120,限位槽1130;
面板1200,端板部1210,围板部1220,缺口1221;
锁止机构1300;
锁栓1310,滑杆1311,拨杆1312,锁钩1313;
止挡部1320;
盖体1330,卡扣1331,限位柱1332,通孔1333,容纳腔1334;
卡合结构1400,卡凸1410,卡槽1420。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提出一种控制装置1000,下文中将结合到组合灶中进行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所公开的控制装置1000不限于应用到组合灶中,还可以应用到其它的设备中。
组合灶是一种组合式的厨房电器,例如组合灶是一种将灶具功能和烤箱功能集成为一体的组合式电器,称之为烤箱灶。灶具功能即为包括相应的灶台,可以实现明火或非明火的食材烹饪,例如在灶具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烹饪区,烹饪区对应设置电磁加热装置,或设置使用可燃气体进行燃烧的燃烧器。烤箱功能则为在密封空间内利用高温对食材进行烘烤,烤箱功能的高温可以利用电加热产生,也可以利用燃气燃烧产生。例如当灶具部分采用的是明火实现食材烹饪时,相应地烤箱部分也可以使用燃气燃烧实现加热,当灶具部分采用的是电磁加热时,相应地烤箱部分则可以使用电加热。
为了实现对组合灶的控制,例如设定运行时间、温度、火力等,组合灶上会设置有控制装置1000,通过控制装置1000的控制,使得组合灶能实现相应的功能。一般来说,控制装置1000上会设置一些功能键1110,功能键1110的形式可以为按钮式、触摸式、旋转式等多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结合图1、图2和图5所示,控制装置1000包括本体1100和设置在本体1100上的面板1200,本体1100上设置有旋转式功能键1111和按压式功能键1112,旋转式功能键1111和按压式功能键1112穿过面板1200,旋转式功能键1111能实现火力的调节,按压式功能键1112能实现组合灶的开关机,为了方便面板1200相对于本体1100的拆装,本申请特此提出改进。
继续结合图1、图2和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0的本体1100为用于容纳控制装置1000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其设置有电路板,功能键1110设置在电路板上,电路板连接到组合灶的控制端,控制装置1000产生的信号传输到控制端,从而实现对组合灶运行的控制。由于灶具部分需要在橱柜的上部露出,而烤箱部分需要在橱柜的前部露出,为了便于用户的操作,控制装置1000会设置成露出于组合灶的前部。
控制装置1000的本体1100先安装到组合灶上,组合灶进行自上而下地嵌入安装到橱柜时,控制装置1000的本体1100跟随着组合灶的安装而安装,也正是采用这种安装方式,为了避免控制装置1000的本体1100与橱柜的开口边缘之间形成缝隙,面板1200采用后装的方式,面板1200的尺寸设置得更加大从而可以覆盖缝隙,提高美观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面板1200和本体1100之间可以进行相互拆卸和组装,在组合灶进行嵌入安装的过程中,面板1200和本体1100之间是相互分离的,在组合灶嵌入安装到橱柜后,再将面板1200安装到本体1100上。此外,在日后需要进行维修时,可以将面板1200相对于本体1100拆卸出来。
为了防止面板1200脱离本体1100,以及降低面板1200的拆装难度,提升使用体验,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控制装置1000还包括锁止机构1300,锁止机构1300包括止挡部1320和锁栓1310,锁栓1310和止挡部1320中的一者设置到本体1100,另一者设置到面板1200,由于锁栓1310是通过可滑动的方式实现和止挡部1320的锁定和分离,因此用户操作的时候只需要拨动锁栓1310即可,对面板1200的固定效果好,拆装方便,便于用户操作。
具体地,以锁栓1310设置到本体1100而止挡部1320设置到面板1200为例进行说明,将锁栓1310设置到面板1200而止挡部1320设置到本体1100具有相类似的技术效果,不再重复赘述。
锁栓1310具体设置在本体1100的侧部,并且相对于本体1100的侧部可滑动设置,而止挡部1320也同步设置在面板1200的侧部,锁栓1310的可滑动设置和止挡部1320实现相互配合,从而使得锁止机构1300具有两种状态,分别为上锁状态和解锁状态,锁栓1310滑动至与止挡部1320相互锁定,如此使得锁止机构1300处于上锁状态,从而确保面板1200不会相对于本体1100脱离,锁栓1310滑动至与止挡部1320相互分离,如此使得锁止机构1300处于解锁状态,从而使得面板1200可以相对于本体1100拆离。
锁止机构1300在上锁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的切换只需要控制锁栓1310的滑动即可,而锁栓1310的滑动操作对于用户来说是非常简单的,相对于拧螺丝的操作而言,大大提高了使用体验,通过止挡部1320和锁栓1310的配合,不仅固定效果好,拆装也更为灵活便捷。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锁栓1310设计成是活动的,并且需要在用户的操作下实现滑动,因此锁止机构1300容易进入异物继而进入到控制装置1000的内部,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锁栓1310和止挡部1320设置在控制装置1000的侧部(本体1100的侧部和面板1200的侧部),从而可以降低异物进入到组合灶内部的几率。例如,用户在使用组合灶时,橱柜的台面需要放置东西,因此异物(食物残渣、流水等)容易在用户不小心的情况下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移动而经过控制装置1000,由于锁止机构1300设置在侧部,相对于将锁止机构1300设置在控制装置1000的顶部,可以有效避免异物通过锁栓1310活动的空间进入到控制装置1000的内部继而进入到组合灶的内部。
此外,当本体1100设置锁栓1310而面板1200设置止挡部1320时,用户的拆装体验相对于在本体1100设置止挡部1320而面板1200设置锁栓1310更好。具体地,在本体1100设置锁栓1310而面板1200设置止挡部1320时,用户对面板1200进行拆装时,可以一只手握持锁栓1310而控制锁栓1310滑动,并且不需要跟随面板1200的移动而移动,而面板1200的移动采用另一只手控制。而在本体1100设置止挡部1320而面板1200设置锁栓1310时,为了顺利实现面板1200的拆装,用户的一只手要握持并控制锁栓1310滑动而另一只手控制面板1200的移动,由于锁栓1310是设置面板1200的,因此用户的双手均需要跟随着面板1200的移动而移动,相对而言,前者的用户握持锁栓1310的手不需要大幅度移动,使用体验更好。
结合图2、图4和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锁栓1310被设计成沿着第一方向可滑动设置,第一方向为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如此能充分利用空间,便于用户对锁栓1310的握持。
具体地,由于控制装置1000的面板1200需要在组合灶的前部露出于橱柜,因此控制装置1000在图1和图2所示的前后方向上并不能过于突出,否则造成不美观以及阻碍用户。因此本实施例中,将锁栓1310可滑动的方向设计成上下方向,上下方向相对而言具有更多的空间供锁栓1310活动。
正如上所述,在锁栓1310通过上下方向实现滑动的前提下,为了更加便于锁止机构1300切换上锁状态和解锁状态,可选地,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将锁栓1310设计成朝下滑动时实现和止挡部1320的锁定,反之,将锁栓1310朝上滑动时设计成和止挡部1320实现相互分离。
具体地,以本体1100设置有锁栓1310为例进行说明。由于锁栓1310沿着本体1100的侧部的上下方向滑动,也就是说锁栓1310在不受用户施加作用力的前提下,锁栓1310在重力的作用具有朝下运动的趋势,因此在锁止机构1300由解锁状态切换为上锁状态时,锁栓1310是呈自上而下滑动的,如此锁栓1310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保持着与止挡部1320的锁定,避免意外情况的解锁。而在锁止机构1300由上锁状态切换为解锁状态时,锁栓1310是呈自下而上滑动,由于此时用户需要马上拆卸面板1200,在用户拆卸面板1200后即可松开对锁栓1310的控制,不会影响面板1200的拆卸。
若锁栓1310是自下而上滑动和止挡部1320实现相互锁定,由于锁栓1310具有朝下运动的趋势,那么就需要额外增加保持结构使得锁栓1310克服重力的影响,这无疑增加了结构复杂度和成本。
结合图9和图13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锁栓1310包括有滑杆1311、拨杆1312和锁钩1313,拨杆1312和锁钩1313分别设置在滑杆1311上,用户握持拨杆1312即可控制整个锁栓1310的滑动,从而使得锁钩1313和止挡部1320实现分离和锁定,也即使得锁止机构1300切换上锁状态和解锁状态。
具体地,以本体1100设置锁栓1310为例进行说明。滑杆1311具有一定的长度,沿着本体1100的侧部的上下方向延伸,拨杆1312凸设于滑杆1311的径向,用户握持拨杆1312即可控制滑杆1311上下运动,而滑杆1311上设置有锁钩1313,滑杆1311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即控制锁钩1313和止挡部1320分离和锁定,通过设置拨杆1312,更加便于用户施加作用力,提升锁止机构1300上锁和解锁的体验。
在面板1200安装到本体1100上时,需要确保面板1200相对于本体1100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增强面板1200安装后的稳定性,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3所示,拨杆1312一侧的滑杆1311部分上设置有锁钩1313,而拨杆1312另一侧的滑杆1311部分上也设置有锁钩1313,例如,同样以本体1100设置锁栓1310为例,当拨杆1312设置在滑杆1311上时,拨杆1312将滑杆1311分别为两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设置有锁钩1313,而第二部分也设置有锁钩1313,第一部分的锁钩1313和第二部分的锁钩1313相隔一定的距离,如此在上下方向,避免面板1200的局部与本体1100之间产生过大缝隙,使得面板1200的受力更加均匀。
可选地,位于拨杆1312同一侧的锁钩131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且沿着上下方向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如此进一步增强对面板1200的约束作用,适合尺寸更大的面板1200的方案。可以理解的是,面板1200上的止挡部1320需要和锁钩1313一一对应,并且也是相间隔设置,如此才能实现锁钩1313和止挡部1320之间的锁定和分离。
此外,为了便于锁钩1313和止挡部1320之间的锁定,结合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锁钩1313被设计成和止挡部1320相抵从而实现和止挡部1320的锁定,锁钩1313在止挡部1320移动的路径上对止挡部1320形成阻碍,阻挡效果好。
具体地,以本体1100设置锁栓1310而面板1200设置止挡部1320为例。当面板1200欲要脱离本体1100时,在面板1200脱离的路径上,止挡部1320与锁钩1313实现相抵,也就是说,锁钩1313位于止挡部1320的前方,由于锁钩1313处于面板1200脱离本体1100的路径上,因此锁钩1313与止挡部1320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有较大的接触面积,锁钩1313作用于止挡部1320的力的方向与面板1200脱离的方向相反,如此有效地实现对止挡部1320的阻挡,避免面板1200的松脱。
结合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实现锁栓1310的可滑动,锁止机构1300还包括盖体1330,通过盖体1330和本体1100或面板1200形成容纳腔1334,容纳腔1334的设置实现对锁栓1310滑动的限制。
具体地,以盖体1330连接到本体1100为例进行说明,盖体1330连接到面板1200具有类似的技术效果,不再重复赘述。盖体1330构成一个独立的部件,与本体1100分别制造,盖体1330通过额外的连接方式实现和本体1100的连接,如此既方便盖体1330和本体1100的制备,也方便形成容纳腔1334,例如盖体1330通过螺接、焊接、卡接等方式实现和本体1100的连接。在安装锁栓1310和盖体1330时,先将锁栓1310放置到本体1100的侧部,然后再将盖体1330盖合锁栓1310的部分而和本体1100连接,如此锁栓1310便可滑动处于盖体1330和本体1100所形成的容纳腔1334。此外,为方便锁栓1310和止挡部1320之间的锁定,锁栓1310的部分需要露出容纳腔1334,由于锁栓1310需要被容纳腔1334所约束,因此锁栓1310的另一部分就需要约束在容纳腔1334中以可滑动。
例如,结合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前文中所说的,锁栓1310包括滑杆1311、拨杆1312和锁钩1313。盖体1330沿着上下方向具有一定的长度,滑杆1311沿着上下方向穿设盖体1330的上端和下端而露出盖体1330,当滑杆1311沿着上下方向滑动时,滑杆1311的端部不会完全移入到盖体1330内,方便将锁钩1313则设置到滑杆1311的上下两端。如此不需要将锁钩1313沿着横向(图2示左右方向)自容纳腔1334穿过盖体1330而和止挡部1320进行配合,那么可以在横向(图2示左右方向)上缩小控制装置1000所占用的空间。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拨杆1312需要供用户握持,那么拨杆1312需要从容纳腔1334穿过盖体1330而露出在外,相对应地,即使面板1200需要覆盖盖体1330,拨杆1312也需要穿过面板1200以供用户握持。
可选地,为了方便用户握持拨杆1312,结合图6和图1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盖体1330设置有通孔1333,该通孔1333连通容纳腔1334和外界,结合图2所示的方位,通孔1333朝向横向敞开(横向即为图2所示的左右方向),这样拨杆1312就可以沿着横向(图2示左右方向)穿过通孔1333而露出,可以理解的是,通孔1333呈沿上下方向的椭圆型孔,如此才能实现拨杆1312的移动从而带动滑杆1311的滑动。由于通孔1333是朝向横向(图2示左右方向)敞开的,因此异物在受到重力的作用下自上而下流动时,不容易通过通孔1333进入到容纳腔1334中,继而进入到控制装置1000的内部。
可选地,由于锁止机构1300需要呈现一部分的露出以供用户操作,为此,为了提升控制装置1000的美观性,结合图2、图4、图15和图16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面板1200和本体1100中的另一者设置有缺口1221,以盖体1330设置到本体1100为例进行说明,那么面板1200的侧部则设置有缺口1221,当面板1200安装到本体1100后,盖体1330从缺口1221中露出,并且缺口1221的边缘和盖体1330抵接,如此避免盖体1330和面板1200的侧部之间形成过大的间隙而藏污纳垢,降低异物进入到控制装置1000的概率。此外,还可以将盖体1330设计成和缺口1221的周边齐平,如此使得控制装置1000的侧部更加平整,美观性更强。
可选地,为了方便盖体1330的安装,结合图9至图12以及图1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盖体1330具有相对的两侧,其中一侧设置有卡扣1331,而另一侧设置有限位柱1332,以盖体1330连接到本体1100为例进行说明,本体1100中设置有卡孔1120和限位槽1130,卡孔1120与卡扣1331相对应,限位槽1130和限位柱1332相对应,在将盖体1330安装到本体1100时,限位柱1332插入到限位槽1130中,如此形成对盖体1330和本体1100之间的初步定位,然后卡扣1331弹性形变后和卡孔1120扣合,由于卡扣1331在扣合的过程需要活动余量而弹性形变,盖体1330仅在一侧设置卡扣1331而可以最大限度保证盖体1330和本体1100之间的结构牢固程度并且减少整体的活动量,并且仅在一侧设置卡扣1331而另一者设置限位柱1332,限位柱1332的不需要弹性形变或者不如卡扣1331的形变量大,限位柱1332只需要插入到限位槽1130即可,因此安装盖体1330时仅一侧设置卡扣1331所产生的阻力不会过大,更便于盖体1330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止机构1300可以设置在控制装置1000的相对两侧,但这显然会徒增成本,因此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7和图8所示,锁止机构1300设置在控制装置1000的一侧,例如图2所示的方位,锁止机构1300设置在控制装置1000的左侧,而控制装置1000的右侧则设置有卡合结构1400,具体为,卡合结构1400包括卡凸1410和卡槽1420,其中,本体1100设置有卡凸1410和卡槽1420中的一者,而面板1200设置有卡凸1410和卡槽1420中的另一者,当安装面板1200时,先将卡凸1410和卡槽1420相互配合,也就是说控制装置1000的右侧的本体1100和面板1200之间实现固定,而左侧则通过锁止机构1300实现锁定,由于锁止机构1300和卡合结构1400分设在控制装置1000的相对两侧,如此便能有效固定面板1200,并且在拆装面板1200时,仅需要操作一个锁止机构1300即可。
结合图15和图16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板1200围板部1220和端板部1210,围板部1220环绕着端板部1210设置,本体1100上的功能键1110穿设端板部1210而露出,以供用户操作。在将面板1200安装到本体1100时,围板部1220搭接在本体1100的周围,如此实现和本体1100的接触,形成初步的安装,实现对本体1100的盖合,防止本体1100的内部外露。设置到面板1200的锁栓1310或止挡部1320具体设置到围板部1220上,通过锁止机构1300的作用即可实现对面板1200的固定。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组合灶,该组合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控制装置1000,如前文所述的,所谓的组合灶即为集成了灶具功能和其它功能,例如集成了灶具和烤箱便可构成烤箱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组合灶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
面板,可拆卸设于所述本体;以及
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锁栓和止挡部,所述锁栓设于所述本体和所述面板中的一者的侧部,所述止挡部设于所述本体和所述面板中的另一者的侧部,所述锁栓可滑动设置以和所述止挡部锁定和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栓沿上下方向可滑动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栓自上而下滑动以和所述止挡部锁定,所述锁栓自下而上滑动以和所述止挡部分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栓包括滑杆、设于所述滑杆的拨杆和设于所述滑杆的锁钩,所述拨杆适于供用户握持,所述锁钩适于与所述止挡部锁定和分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于所述面板脱离所述本体的方向上与所述止挡部相抵而锁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所述锁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拨杆的同一侧,所述锁钩的数量至少为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本体和所述面板中的一者的侧部连接以围合成容纳腔,所述锁栓的部分可滑动设于所述容纳腔,另一部分露出于所述容纳腔以与所述止挡部锁定和分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栓的滑杆可滑动设于所述容纳腔且所述滑杆的端部露出所述盖体,所述锁栓的拨杆自所述容纳腔穿过所述盖体而露出,所述锁栓的锁钩设置于所述滑杆的端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有沿横向敞开的通孔,所述锁栓的拨杆穿过所述通孔。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和所述面板中的另一者的侧部设有缺口,所述盖体于所述缺口露出,且与所述缺口的边缘抵接和/或与所述缺口的周边齐平。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一侧设有卡扣,另一侧设有限位柱,所述本体和所述面板中的一者设有与所述卡扣扣合的卡孔和供所述限位柱插入的限位槽。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设于所述控制装置的一侧,所述锁止机构设于所述控制装置的另一侧,所述卡合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面板和所述本体中的一者的卡凸,和设于另一者的卡槽。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包括端板部和环绕所述端板部的围板部,所述围板部搭接于所述本体的周围,所述围板部设有所述锁栓或所述止挡部。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栓设于所述本体的侧部,所述止挡部设于所述面板的侧部。
16.一种组合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CN202320302638.5U 2023-02-21 2023-02-21 控制装置和组合灶 Active CN2190831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2638.5U CN219083186U (zh) 2023-02-21 2023-02-21 控制装置和组合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2638.5U CN219083186U (zh) 2023-02-21 2023-02-21 控制装置和组合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3186U true CN219083186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388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02638.5U Active CN219083186U (zh) 2023-02-21 2023-02-21 控制装置和组合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831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083186U (zh) 控制装置和组合灶
CN216043211U (zh) 锁结构和烹饪器具
RU2559996C2 (ru) Бытовая кухонная плита
CN216043173U (zh) 锁结构和烹饪器具
CN217001319U (zh) 锁结构和烹饪器具
JP3442569B2 (ja) 組込式厨房家具
CN220669526U (zh) 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装饰面板结构及烹饪装置和集成灶
WO2023050765A1 (zh) 锁定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8651441U (zh) 童锁组件及电饭煲
CN216020529U (zh) 锁定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7185779U (zh) 一种加热部件可拆卸的煎烤机
CN213713186U (zh) 具有可拆式结构的机头和集成灶
CN215951515U (zh) 微波炉
CN216921733U (zh) 锁结构和烹饪器具
WO2023142270A1 (zh) 锁结构、烹饪器具和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213309137U (zh) 锅盖和烹饪设备
CN117449707A (zh) 控盒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15777411U (zh) 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1704309U (zh) 一种改进型烹饪器具用头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118129195A (zh) 集成电器
KR0113673Y1 (ko) 전자렌지의 도어 록 장치
CN218410006U (zh) 一种双控式集成灶
KR200142755Y1 (ko) 전자렌지의 전면형상
CN215717936U (zh) 一种门锁装置和家用电器
CN215988549U (zh) 一种厨具开关保护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