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3168U - 一种余热回收燃烧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余热回收燃烧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83168U
CN219083168U CN202223411971.4U CN202223411971U CN219083168U CN 219083168 U CN219083168 U CN 219083168U CN 202223411971 U CN202223411971 U CN 202223411971U CN 219083168 U CN219083168 U CN 2190831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combustion furnace
combustion
waste heat
ash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119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玉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Qingzhiyuan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4119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831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831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831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燃烧炉,包括燃烧炉本体,所述燃烧炉本体内设置有燃烧腔,所述燃烧腔外圈设置有热水箱,所述热水箱一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冷水箱,所述冷水箱内设置有进气道、出气道,所述冷水箱下端设置有灰盒,所述燃烧腔上端设置有出火加煤口,下方设置有灰渣盒,所述燃烧炉本体上端设置有烟囱。本实用新型通过燃烧产生的烟气对冷水箱的水进行预热,在经过水管将预热后的水送入热水箱中,热水箱包裹燃烧炉,使得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吸收至热水箱内对预热后的水进一步加热,达到了充分将燃烧产生的余热回收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巧妙,余热回收效果高,提高了对热量的转换效果,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余热回收燃烧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炉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余热回收燃烧炉。
背景技术
燃烧炉的应用领域很广,只要用到火的地方,都可以用燃烧炉。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燃烧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工厂内的锅炉就是通过燃烧炉的加热提供热源的,但传统的燃烧炉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加以利用,会造成大量能量的流失。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号:202011006093.0公开了一种燃烧炉及其组合结构,包括燃烧炉本体,燃烧炉本体上设置有螺旋向上的进水管和螺旋向下的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在顶部连通,所述进水管在底部通过进水连接头与水泵连接,所述进水连接头的一侧设置有进水槽,所述出水弯头的一侧设置有出水槽。上述方案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将燃烧炉本体散发的热量吸收,提高了热能转换的效率。
但上述方案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环绕在燃烧炉本体外圈,来提高热能转换效率,无法完全包裹燃烧腔,余热回收效果欠佳。
因此,针对上述描述的技术问题亟需余热回收效果更高的燃烧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余热回收燃烧炉,目的是通过在燃烧炉一侧设置进气道和出气道通过烟气对冷水箱中冷水预热的原理以达到逐步将冷水加热的技术效果,并利将燃烧腔包裹的热水箱解决了现有燃烧炉余热回收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余热回收燃烧炉,包括燃烧炉本体,所述燃烧炉本体内设置有燃烧腔,所述燃烧腔外圈设置有热水箱,所述热水箱一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冷水箱,所述冷水箱内设置有进气道、出气道,所述冷水箱下端设置有灰盒,所述燃烧腔上端设置有出火加煤口,下方设置有灰渣盒,所述燃烧炉本体上端设置有烟囱;
所述燃烧炉本体后侧设置有与所述冷水箱连通的进水口、与所述热水箱连通的出水口,所述燃烧炉本体上部设置有烟气腔,所述进气道上端与所述烟气腔连通,下端与所述灰盒连通,所述出气道上端与所述烟囱连通,下端与所述灰盒连通;
所述燃烧腔内壁下部设置有耐火层。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炉呈长方体状,其下端四角设置有支腿,所述烟气腔设置于所述燃烧腔、出火加煤口之间,所述燃烧腔与所述出火加煤口同轴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腔下端设置有网状格栅,所述网状格栅设置于所述燃烧腔与灰渣盒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燃烧产生的烟气对冷水箱的水进行预热,在经过水管将预热后的水送入热水箱中,热水箱包裹燃烧炉,使得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吸收至热水箱内对预热后的水进一步加热,达到了充分将燃烧产生的余热回收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巧妙,余热回收效果高,提高了对热量的转换效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余热回收燃烧炉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余热回收燃烧炉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余热回收燃烧炉的结构剖视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余热回收燃烧炉的结构剖视图二
如图所示:1、燃烧炉本体,1.1、支腿,1.2、进水口,1.3、出水口,1.4、烟气腔,2、燃烧腔,2.1、耐火层,2.2、网状格栅,3、热水箱,4、冷水箱,5、进气道,6、出气道,7、灰盒,8、出火加煤口,9、灰渣盒,10、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结合附图,一种余热回收燃烧炉,包括燃烧炉本体1,所述燃烧炉本体1内设置有燃烧腔2,所述燃烧腔2外圈设置有热水箱3,所述热水箱3一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冷水箱4,所述冷水箱4内设置有进气道5、出气道6,所述冷水箱4下端设置有灰盒7,所述燃烧腔2上端设置有出火加煤口8,下方设置有灰渣盒9,所述燃烧炉本体1上端设置有烟囱10。
所述燃烧炉本体1呈长方体状,其下端四角设置有支腿1.1,所述燃烧炉本体1后侧设置有与所述冷水箱4连通的进水口1.2、与所述热水箱3连通的出水口1.3,所述燃烧炉本体1上部设置有烟气腔1.4,所述烟气腔1.4设置于所述燃烧腔2、出火加煤口8之间,所述燃烧腔2与所述出火加煤口8同轴对应设置。所述进气道5上端与所述烟气腔1.4连通,下端与所述灰盒7连通,所述出气道6上端与所述烟囱10连通,下端与所述灰盒7连通;所述进气道5为交错排列设置的多个,所述出气道6为交错排列设置的多个,所述进气道5下端通过所述灰盒7与所述出气道6连通。
所述燃烧腔2呈锥台状,其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所述燃烧腔2内壁下部设置有耐火层2.1,所述耐火层2.1内填充有耐火土,其用于耐火隔离。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是,所述灰盒7与所述燃烧炉本体1抽拉配合,所述灰渣盒9与所述燃烧炉本体1抽拉配合,所述灰盒7、灰渣盒9正面均设置有将其抽拉的把手。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是,所述燃烧腔2下端设置有网状格栅2.2,所述网状格栅2.2设置于所述燃烧腔2与灰渣盒9之间。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是,所述冷水箱4上端通过水管与所述热水箱3连通。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打开灰渣盒,使得空气从灰渣盒进入燃烧腔,灰渣盒处形成进气口,让燃烧腔充分燃烧。利用热交换的原理,通过将燃烧腔包裹的热水箱对燃烧产生的余热热量直接回收,然后通过冷水箱对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的热量进一步回收,提高了热量回收转化的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余热回收燃烧炉,包括燃烧炉本体,所述燃烧炉本体内设置有燃烧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腔外圈设置有热水箱,所述热水箱一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冷水箱,所述冷水箱内设置有进气道、出气道,所述冷水箱下端设置有灰盒,所述燃烧腔上端设置有出火加煤口,下方设置有灰渣盒,所述燃烧炉本体上端设置有烟囱;
所述燃烧炉本体后侧设置有与所述冷水箱连通的进水口、与所述热水箱连通的出水口,所述燃烧炉本体上部设置有烟气腔,所述进气道上端与所述烟气腔连通,下端与所述灰盒连通,所述出气道上端与所述烟囱连通,下端与所述灰盒连通;
所述燃烧腔内壁下部设置有耐火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本体呈长方体状,其下端四角设置有支腿,所述烟气腔设置于所述燃烧腔、出火加煤口之间,所述燃烧腔与所述出火加煤口同轴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灰盒与所述燃烧炉本体抽拉配合,所述灰渣盒与所述燃烧炉本体抽拉配合,所述灰盒、灰渣盒正面均设置有将其抽拉的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腔下端设置有网状格栅,所述网状格栅设置于所述燃烧腔与灰渣盒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为交错排列设置的多个,所述出气道为交错排列设置的多个,所述进气道下端通过所述灰盒与所述出气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箱上端通过水管与所述热水箱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腔呈锥台状,其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所述耐火层内填充有耐火土,其用于耐火隔离。
CN202223411971.4U 2022-12-17 2022-12-17 一种余热回收燃烧炉 Active CN2190831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1971.4U CN219083168U (zh) 2022-12-17 2022-12-17 一种余热回收燃烧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1971.4U CN219083168U (zh) 2022-12-17 2022-12-17 一种余热回收燃烧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3168U true CN219083168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01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11971.4U Active CN219083168U (zh) 2022-12-17 2022-12-17 一种余热回收燃烧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831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50303U (zh) 节能热风锅炉
CN104373924B (zh) 一种生物质蒸汽发生器
CN204880674U (zh) 生物质旋风气化锅炉
CN219083168U (zh) 一种余热回收燃烧炉
CN101660840A (zh) 带燃烧设备的热风炉
CN203533632U (zh) 炊事采暖两用锅炉
CN201917055U (zh) 一种立式反烧三回程锅炉
CN102393070B (zh) 节能热风锅炉
CN201764676U (zh) 炭化气混燃常压锅炉
CN219083382U (zh) 一种双层水箱燃烧炉
CN219141086U (zh) 一种高效燃烧炉
CN209623100U (zh) 一种燃烧生物质气的导热油锅炉
CN207999942U (zh) 一种新型煤炭锅炉
CN220017323U (zh) 生物质蒸汽锅炉
CN115751387A (zh) 一种余热回收燃烧炉
CN221098698U (zh) 一种余热回收燃烧炉
CN2650044Y (zh) 煤气化锻造加热炉
CN203642466U (zh) 快速加热清洁燃料热水锅炉
CN202973045U (zh) 环保型自循环加热蒸发器
CN115717774A (zh) 一种高效燃烧炉
CN212618440U (zh) 一种采暖炉
CN201116778Y (zh) 水暖型高效节能锅炉
CN201764533U (zh) 柴煤两用气化灶
CN201259244Y (zh) 反烧气化采暖炉
CN201322293Y (zh) 正反烧多炉排燃煤煤气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6

Address after: No. 148-2, Zhangjiatai Village, Hekou Town, Xigu District,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 730000

Patentee after: Lanzhou Qingzhiyuan Industry and Trad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730094 No.148-2, Zhangjiatai Village, Hekou Town, Xigu District,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u Yuqi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