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0906U - 一种古建亭修缮脚手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古建亭修缮脚手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80906U
CN219080906U CN202223252906.1U CN202223252906U CN219080906U CN 219080906 U CN219080906 U CN 219080906U CN 202223252906 U CN202223252906 U CN 202223252906U CN 219080906 U CN219080906 U CN 219080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s
rod
scaffold
ceiling
diag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529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彪
赵坤
张晨
高娜
祁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eal Esta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eal Esta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eal Esta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eal Esta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529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80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80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809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古建亭修缮脚手架,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一种古建亭修缮脚手架包括落地脚手架,落地脚手架呈环形设置;落地脚手架上安装有若干第一斜杆,若干第一斜杆沿落地脚手架一周设置,若干第一斜杆均向落地脚手架中心线方向倾斜向上延伸;第一斜杆上安装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上安装有用于遮住古建亭的顶棚。本申请具有减少对古建亭进行二次伤害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古建亭修缮脚手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古建亭修缮脚手架。
背景技术
古建亭历经千百年的风雨,可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和毁坏。为了保护古建亭的文物价值,需要对古建亭进行修缮。
相关技术中,在修缮古建亭时,在古建亭一周搭建落地脚手架,施工人员站在落地脚手架上对古建亭进行修缮。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修缮古建亭需要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而在修缮古建亭的过程中,为了修缮古建亭屋顶的内部架构,需要将古建亭屋顶的瓦片掀开,但在修缮的过程中,天气不受人为控制,可能会产生下雨等恶劣天气,进而对古建亭屋顶内部架构进行进一步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古建亭屋顶内部构架进一步破坏的一种古建亭修缮脚手架。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古建亭修缮脚手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古建亭修缮脚手架,包括:落地脚手架,所述落地脚手架沿呈环形设置;
所述落地脚手架上安装有若干第一斜杆,若干所述第一斜杆沿所述落地脚手架一周设置,若干所述第一斜杆均向所述落地脚手架中心线方向倾斜向上延伸;
所述第一斜杆上安装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安装有用于遮住古建亭的顶棚。
在对古建亭屋顶进行修缮时,需要将古建亭屋顶的瓦片掀开,而天气下雨会对古建亭屋顶的构架进行二次伤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落地脚手架上安装第一斜杆,第一斜杆上安装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上安装顶棚,通过顶棚遮挡古建亭的屋顶,减少古建亭屋顶被雨水侵蚀,减少了对古建亭的二次伤害。
可选的,所述落地脚手架包括外立杆和内立杆,所述内立杆和外立杆均有若干根,若干外立杆、若干内立杆均呈环形分布,相邻所述外立杆和所述内立杆处于所述落地脚手架的同一径向方向上;
所述第一斜杆安装在所述内立杆上;
若干所述外立杆上均安装有第二斜杆,若干所述第二斜杆均向所述落地脚手架的中轴线方向向上倾斜。
通过一圈第一斜杆对顶棚进行支撑,若是遇上大风天气,容易造成顶棚的倾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斜杆连接在内立杆上,外立杆上安装有第二斜杆,共同增加了古建亭修缮脚手架的稳定性。
可选的,相邻所述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之间设置有撑杆,所述撑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斜杆连接,所述撑杆另一端与所述外立杆的上端连接且所述撑杆还与所述第二斜杆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撑杆、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共同形成三角结构,进一步增加了古建亭修缮脚手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若干主骨架,若干所述主骨架沿所述顶棚一周设置,且若干主骨架长度方向与所述顶棚径向方向相同,所述顶棚铺设在所述主骨架上,若干所述主骨架远离所述顶棚轴线的一端均与相邻的外立杆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骨架和相邻的外立杆连接,再将顶棚铺设在主骨架上,进而使顶棚对古建亭屋顶进行遮挡。
可选的,所述顶棚底面设置有边架骨,所述边架骨沿所述顶棚边缘一周设置,所述边架骨安装在所述外立杆上。
将顶棚铺设在主骨架上,顶棚边缘没有支撑,会导致顶棚边缘发生塌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边架骨对顶棚边缘进行支撑,从而减少顶棚边缘塌陷的可能性。
可选的,相邻所述主骨架之间设置有次骨架,所述次骨架两端分别与相邻所述主骨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主骨架之间安装次骨架,进一步提高的古建亭修缮脚手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顶棚底面安装有施工平台,所述施工平台包括横杆、竖杆和支杆,所述支杆、所述横杆和所述竖杆均有若干根,至少有两根相邻支杆安装在所述边架骨上;
若干所述横杆均安装在相邻所述支杆之间,若干所述竖杆均安装在相邻所述支杆之间,若干所述横杆与若干所述竖杆相互垂直。
铺设顶棚通常采用吊机将顶棚吊上去,通过吊机进行初步铺设,但吊机铺设的顶棚之间会产生缝隙,导致防雨效果减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可以站在施工平台上对顶棚进行调整,减少顶棚之间的缝隙,增加防雨效果,而且施工平台方便施工人员安装安全绳。
可选的,所述撑杆远离顶棚轴向的一端与所述外立杆连接,相邻所述边架骨与所述外立杆的连接点、所述主骨架与所述外立杆的连接点和所述撑杆与所述外立杆的连接点位置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边架骨和撑杆均连接在外立杆同一个位置上,使施工人员在安装古建亭修缮脚手架时施工更加方便,而且撑杆、主骨架和第二斜杆形成三角形,增加了古建亭修缮脚手架的稳定性;撑杆同时对两根相邻的边架骨进行支撑,减少了边架骨下坠的可能性,增加了古建亭修缮脚手架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落地脚手架上安装第一斜杆,第一斜杆上安装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上安装顶棚,通过顶棚遮挡古建亭的屋顶,减少古建亭屋顶被雨水侵蚀,减少了对古建亭的二次伤害;
2.通过设置撑杆、次龙骨和第二斜杆,形成三角结构,进而增加了古建亭修缮脚手架的稳定性;
3.施工人员可以站在施工平台上对顶棚进行调整,减少顶棚之间的缝隙,增加防雨效果,而且施工平台方便施工人员安装安全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古建亭修缮脚手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体现支撑装置与顶棚的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落地脚手架;11、外立杆;12、内立杆;13、连接杆;
2、第一斜杆;3、第二斜杆;4、撑杆;
5、支撑组件;51、主骨架;52、次骨架;53、边架骨;
6、顶棚;
7、施工平台;71、支杆;72、横杆;73、竖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所有的杆与杆之间的连接方式均通过扣件连接。
一种古建亭修缮脚手架,参照图1,包括落地脚手架1。落地脚手架1包括外立杆11和内立杆12,外立杆11和内立杆12有若干根,内立杆12长度小于外立杆11长度。本实施例中外立杆11和内立杆12均为六根,外立杆11和内立杆12沿古建亭一周均匀设置,相邻外立杆11和内立杆12处于古建亭同一径向方向,且外立杆11与古建亭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内立杆12距离古建亭轴线之间的距离。外立杆11和内立杆12之间设置有若干连接杆13,若干连接杆13均匀分布在外立杆11与内立杆12之间,且若干连接杆13一端与外立杆11连接,若干连接杆13另一端与内立杆12连接。
参照图1,每个内立杆12上均连接有一根第一斜杆2,每个外立杆11上均连接有一根第二斜杆3,若干第一斜杆2和若干第二斜杆3均向古建亭轴线方向倾斜,第一斜杆2和第二斜杆3上安装有支撑组件5,支撑组件5上安装有用于遮住古建亭的顶棚6。相邻的第一斜杆2与第二斜杆3之间设置有撑杆4,撑杆4一端与第一斜杆2连接,撑杆4另一端与支撑组件5连接,撑杆4还与第二斜杆3连接。
修缮古建亭之前先将落地脚手架1安装好,再将第一斜杆2安装在内立杆12上,将第二斜杆3安装在外立杆11上,在将支撑组件5安装在第一斜杆2和第二斜杆3上,将顶棚6安装在支撑组件5上,在对古建亭进行修缮时,减少了雨水对古建亭构架进一步的破坏,且第一斜杆2、第二斜杆3、外立杆11、内立杆12、撑杆4和支撑组件5均未与古建亭直接连接,减少了对古建亭的二次破坏。
参照图1和图2,支撑组件5包括若干主骨架51,若干主骨架51沿顶棚6一周均匀设置且若干主骨架51长度方向与顶棚6径向方向相同。若干主骨架51靠近顶棚6轴线方向的一端通过扣件相互连接,若干主骨架51远离顶棚6轴线的一端与其处于顶棚6同一径向方向的外立杆11连接。相邻的第一斜杆2和第二斜杆3均连接在同一根主骨架51上。
顶棚6底面设置有若干边架骨53,本实施例中边架骨53有六根,六根边架骨53沿顶棚6一周均匀设置。相邻主骨架51之间设置一个边架骨53,边架骨53一端与其中一根主骨架51连接,边架骨53另一端与其中另一根主骨架51连接,靠近边架骨53的外立杆11连接在边架骨53与主骨架51的连接处。
参照图2,相邻主骨架51之间设置有若干次骨架52,本实施例中次骨架52为三根。次骨架52一端与一根主骨架51连接,次骨架52另一端与另一根主骨架51连接。
安装完第一斜杆2和第二斜杆3后,将主骨架51安装在第一斜杆2和第二斜杆3上,在将次骨架52安装在相邻主骨架51之间,将边架骨53安装在相邻主骨架51之间且与外立杆11连接,再将顶棚6搭设在主骨架51上,对古建亭进行遮阳挡雨,减少对古建亭构架进一步的破坏。
参照图2顶棚6底面设置有施工平台7,施工平台7包括横杆72、竖杆73和支杆71,支杆71有若干根,本实施例中为四根,四根支杆71相互平行设置,形成长方体,其中两根支杆71与边架骨53连接。竖杆73有若干根且均设置在竖直平面上相邻的两根支杆71之间,竖杆73一端与其中一根支杆71连接,竖杆73另一端与其中另一根支杆71连接。
横杆72有若干根且均设置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相邻的支杆71之间,横杆72一端与其中一根支杆71连接,横杆72另一端与其中另一根支杆71连接。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相邻支杆71有两组,处于下方的一组相邻支杆71之间的横杆72上铺设有平板。
在安装完主骨架51、次龙骨、边架骨53后,再将施工平台7安装在主骨架51下方,方面施工人员站立在施工平台7上铺设顶棚6,且方便施工人员悬挂安全绳。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施工人员先安装落地脚手架1,再安装第一斜杆2、第二斜杆3,再将撑杆4安装在第一斜杆2和第二斜杆3上,再将主骨架51安装在第一斜杆2和第二斜杆3上,再将次龙骨和边架骨53安装在主骨架51上,在安装施工平台7。施工人员在施工平台7上铺设顶棚6。铺设完成后,再对古建亭进行修缮。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古建亭修缮脚手架,包括:落地脚手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地脚手架(1)沿呈环形设置;
所述落地脚手架(1)上安装有若干第一斜杆(2),若干所述第一斜杆(2)沿所述落地脚手架(1)一周设置,若干所述第一斜杆(2)均向所述落地脚手架(1)中心线方向倾斜向上延伸;
所述第一斜杆(2)上安装有支撑组件(5),所述支撑组件(5)上安装有用于遮住古建亭的顶棚(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亭修缮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地脚手架(1)包括外立杆(11)和内立杆(12),所述内立杆(12)和外立杆(11)均有若干根,若干外立杆(11)、若干内立杆(12)均呈环形分布,相邻所述外立杆(11)和所述内立杆(12)处于所述落地脚手架(1)的同一径向方向上;
所述第一斜杆(2)安装在所述内立杆(12)上;
若干所述外立杆(11)上均安装有第二斜杆(3),若干所述第二斜杆(3)均向所述落地脚手架(1)的中轴线方向向上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古建亭修缮脚手架,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斜杆(2)和第二斜杆(3)之间设置有撑杆(4),所述撑杆(4)一端与所述第一斜杆(2)连接,所述撑杆(4)另一端与所述外立杆(11)的上端连接且所述撑杆(4)还与所述第二斜杆(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古建亭修缮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5)包括若干主骨架(51),若干所述主骨架(51)沿所述顶棚(6)一周设置,且若干主骨架(51)长度方向与所述顶棚(6)径向方向相同,所述顶棚(6)铺设在所述主骨架(51)上,若干所述主骨架(51)远离所述顶棚(6)轴线的一端均与相邻的外立杆(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古建亭修缮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6)底面设置有边架骨(53),所述边架骨(53)沿所述顶棚(6)边缘一周设置,所述边架骨(53)安装在所述外立杆(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古建亭修缮脚手架,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主骨架(51)之间设置有次骨架(52),所述次骨架(52)两端分别与相邻所述主骨架(5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古建亭修缮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6)底面安装有施工平台(7),所述施工平台(7)包括横杆(72)、竖杆(73)和支杆(71),所述支杆(71)、所述横杆(72)和所述竖杆(73)均有若干根,至少有两根相邻支杆(71)安装在所述边架骨(53)上;
若干所述横杆(72)均安装在相邻所述支杆(71)之间,若干所述竖杆(73)均安装在相邻所述支杆(71)之间,若干所述横杆(72)与若干所述竖杆(73)相互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古建亭修缮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4)远离顶棚(6)轴向的一端与所述外立杆(11)连接,相邻所述边架骨(53)与所述外立杆(11)的连接点、所述主骨架(51)与所述外立杆(11)的连接点和所述撑杆(4)与所述外立杆(11)的连接点位置相同。
CN202223252906.1U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古建亭修缮脚手架 Active CN219080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2906.1U CN219080906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古建亭修缮脚手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2906.1U CN219080906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古建亭修缮脚手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0906U true CN219080906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398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52906.1U Active CN219080906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古建亭修缮脚手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809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24261B (zh) 一种屋面钢网架的施工方法
CN102345393B (zh) 螺栓球网架高空散装工艺
CN105926765B (zh) 倒伞状正多边形钢结构模块及其安装方法
CN109057365A (zh) 一种大跨度管桁架屋架高空滑移安装方法
CN111733978B (zh) 一种中部无支撑的大跨度弧形钢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5780925A (zh) 一种桁架-吊挂组合体系安装施工方法
CN109944435B (zh) 一种用于筒仓锥壳施工的模板支撑架及施工方法
CN109184061B (zh) 空间结构外挑檐吊顶系统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4961282B (zh) 一种带中筒柱的单层网壳结构飘带施工方法
CN114525877B (zh) 基于大悬挑倾斜式三角桁架的体育场组合屋盖及施工方法
CN107939141A (zh) 一种钢结构塔及其施工方法
CN219080906U (zh) 一种古建亭修缮脚手架
JP3426339B2 (ja) ドーム屋根を備えた大型建築物の施工方法
CN111005547B (zh) 双向曲扭错层立面的外脚手架的施工方法
CN205894272U (zh) 一种倒伞状正多边形钢结构模块
CN102277900A (zh) 宝瓶形空间钢结构的分段累积顶升安装方法
CN1109176C (zh) 原子能发电设施的建设施工方法
CN112502279B (zh) 一种大跨度悬挑框架及其施工方法
CN106988520B (zh) 用于高层悬吊结构的施工方法及支撑体系
CN212897502U (zh) 一种装配式升降脚手架
US4651496A (en) Method of erecting a cable stay roof over an existing structure
CN114837483A (zh) 一种高低跨门式钢架建筑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202745351U (zh) 一种贝雷架支撑结构
CN113152681A (zh) 基于刚性支撑的钢-膜空间组合结构单元构成的屋盖及其张膜方法
CN215368967U (zh) 临时钢筋加工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