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79888U - 衣物处理设备的减振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设备的减振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79888U CN219079888U CN202222050703.8U CN202222050703U CN219079888U CN 219079888 U CN219079888 U CN 219079888U CN 202222050703 U CN202222050703 U CN 202222050703U CN 219079888 U CN219079888 U CN 2190798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mping
- sleeve
- outer sleeve
- inner sleeve
- vib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衣物处理设备的减振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属于家用电器领域,解决了减振装置寿命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减振装置,包括吊杆、外套筒和滑动安装在所述外套筒内的内套筒,所述吊杆与所述内套筒连接,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外套筒上设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与所述内套筒接触以在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相对运动时产生摩擦阻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衣物处理设备的减振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衣物处理设备是一种家用电器,常见的有洗衣机、干衣机,机体内会设置有用于放置衣物的滚桶,为了减少滚桶在机体内的晃动,机体内会设置减振装置,对滚桶的运动、振动进行缓冲。现有的减振装置包括吊杆、配置在吊杆上可滑动的套筒、套筒内设置固定在吊杆上的弹簧座、设置在弹簧座和套筒之间的弹簧,套筒与滚桶固定,当滚桶出现位置变化时会带动套筒相对吊杆滑动,弹簧能够随着套筒的滑动而伸长、压缩,以对滚桶的运动进行缓冲。为了提高减振效果,增加阻尼力,套筒上设置与吊杆相抵的摩擦件,从而能够在套筒相对吊杆滑动过程中,使摩擦件与吊杆之间产生摩擦力,以提高阻尼力,加强减振效果,但这样的方案会因为摩擦件和吊杆之间的接触面积小而导致摩擦件的磨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衣物处理设备的减振装置,解决了减振装置寿命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衣物处理设备的减振装置,包括吊杆、外套筒和滑动安装在所述外套筒内的内套筒,所述吊杆与所述内套筒连接,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外套筒上设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与所述内套筒接触以在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相对运动时产生摩擦阻尼。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外套筒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阻尼件的凹槽。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外套筒包括一侧敞开的外筒体和装配于外筒体敞开处的底座,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外筒体上或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或由所述外筒体和所述底座围成。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外套筒上设有上限位面,所述底座上设有下限位面,所述上限位面和所述下限位面将所述阻尼件夹持在所述凹槽内。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阻尼件呈环形,所述凹槽为与所述阻尼件匹配的环形凹槽。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内套筒包括内筒体和筒底,所述内筒体上设有空气阻尼孔以在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相对运动时产生空气阻尼。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套筒之间设有增强减振效果的间隙,所述内筒体和所述间隙通过所述空气阻尼孔连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筒底与所述外套筒的内壁相抵。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弹性件为压簧,所述压簧的一端与所述外套筒的顶壁相抵或相连,所述压簧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内套筒内与所述内套筒的底壁相抵或相连。
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机体、设置于所述机体内的滚桶组件,所述机体内设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公开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减振装置,所述吊杆的端部连接所述机体,所述外套筒连接所述滚桶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减振装置,能够产生可以减少振动的阻尼力,包括由弹性件产生的弹性阻尼、由阻尼件和内套筒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摩擦阻尼。当外套筒沿吊杆滑动时,外套筒和内套筒之间的位置出现相对变化,在此过程中,内套筒和阻尼件之间会因为接触而产生摩擦力,弹性件受到内套筒和外套筒的挤压而产生驱动二者复位的反作用力,摩擦力和反作用力均能够作为减振装置减轻振动的阻尼力,二者共同作用加强了减振装置的减振降噪效果。
内套筒的外径与外套筒的内径接近,从而阻尼件不需要设置较厚的尺寸便能够与内套筒接触而产生摩擦力,降低减振装置的生产成本,内套筒的长度较长,从而能够保证在外套筒相对滑动过程中内套筒能与阻尼件保持相抵。内套筒的外侧壁面积大,阻尼件与内套筒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可以产生足够的摩擦力,提高减振效果,相较于阻尼件与吊杆直接接触而产生摩擦力的方案,本申请的方案中阻尼件产生的磨损更小,减振装置的寿命更长。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阻尼件的凹槽。凹槽的上下两侧的内壁可以对阻尼件进行吊杆轴向方向的限位,凹槽的周向内壁能够对阻尼件进行径向方向的限位,以使阻尼件能够在凹槽内保持稳定,限制了阻尼件在外套筒内的活动,保证了减振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包括一侧敞开的外筒体和装配于外筒体敞开处的底座,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外筒体上或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或由所述外筒体和所述底座围成。若凹槽设置外筒体上或底座上,在组装外套筒前,可以将阻尼件装配到凹槽内,由于外套筒为分体式结构,阻尼件的装配较为方便。若凹槽由外筒体和底座围成,在外筒体和底座在拼接组装的过程中,可以将阻尼件放置在二者之间,这样一来当外套筒组装完成后,阻尼件便能够位于凹槽内,阻尼件不需要形变便能够轻易地装配到凹槽内,对阻尼件的损伤小,也方便了操作人员的装配作业。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上设有上限位面,所述底座上设有下限位面,所述上限位面和所述下限位面将所述阻尼件夹持在所述凹槽内。阻尼件被外筒体和底座夹紧后,不会随着外套筒相对吊杆的滑动而出现位置变化。并且上限位面和下限位面还限制了位于凹槽内的阻尼件被内套筒挤压时出现的向上或向下的形变,提高了阻尼件与内套筒之间的压力,从而提高了阻尼件与内套筒之间的摩擦阻尼,以增强减振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件呈环形,所述凹槽为与所述阻尼件匹配的环形凹槽。环形的阻尼件的内表面具有较大的面积,与内套筒的接触面积大,从而提高了摩擦力,增加了减振降噪效果。并且环形的阻尼件能与内套筒的整个外周面接触,避免内套筒的局部与阻尼件接触而受到局部压力出现形变。
进一步的,所述内套筒包括内筒体和筒底,所述内筒体上设有空气阻尼孔以在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相对运动时产生空气阻尼。外套筒在滑动时与内套筒之间存在相对滑动,外套筒内的部分空气会通过空气阻尼孔进入到内套筒内,或是内套筒内的空气通过空气阻尼孔排出,由于空气阻尼孔的孔径有限,空气的流量有限,从而能够通过空气对外套筒的滑动速度进行限制。当振动装置受到的振动越大,外套筒的滑动速度越大,产生的空气阻尼也会越大,当振动装置受到的振动越小,外套筒的滑动速度越小,产生的空气阻尼也会越小,使减振装置随振动大小的改变而产生变化阻尼力,更好地实现减振降噪。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套筒之间设有增强减振效果的间隙,所述内筒体和所述间隙通过所述空气阻尼孔连通。间隙的存在使得内套筒内的空气可以通过空气阻尼孔进入到外套筒内、外套筒内的空气可以通过空气阻尼孔进入到内套筒内,空气在经过空气阻尼孔的过程中,便能够形成空气阻尼,以使外套筒可相对内套筒往复运动而降低振动,避免因空气流动困难而导致外套筒相对运动频率低且运动距离短,减弱对振动的减振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筒底与所述外套筒的内壁相抵。外套筒相对内套筒往复运动过程中,筒底能够通过与外套筒的内壁相抵来保持间隙的间距不变,以维持空气的流动性,以保证减振降噪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压簧,所述压簧的一端与所述外套筒的顶壁相抵或相连,所述压簧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内套筒内与所述内套筒的底壁相抵或相连。压簧受到挤压能够产生弹力,以使外套筒能够在弹力作用下向上复位,外套筒因此可以沿着吊杆的轴向做往复运动以消除或减少振动。压簧能够伸入到内套筒内,因此可以选择长度较长的压簧,提升弹性性能和减振性能,内套筒的内壁对压簧具有定位作用,避免压簧会与外套筒的内壁接触,压簧的末端也不会卡入到外套筒和内套筒之间的位置而导致外套筒或内套筒出现形变。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衣物处理设备,衣物处理设备内设置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减振装置,衣物处理设备在处理衣物时,衣物放置在滚桶组件内,减振装置可以减少衣服处理过程中滚桶组件的振动和产生的噪音,减振装置的使用寿命长,衣物处理设备使用长时间后,减振装置依然具有较好的减振降噪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振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振装置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吊杆100;
外套筒200、凹槽210、外筒体220、底座230、第一环形围边240、下限位面241、第二环形围边250、台阶260、上限位面261;
内套筒300、空气阻尼孔310、间隙320;
阻尼件400;
弹性件500;
机体600、滚桶组件6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文中出现的诸如“示例性”“一些实施例”等词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衣物处理设备的减振装置,包括吊杆100、外套筒200和滑动安装在外套筒200内的内套筒300,吊杆100与内套筒300连接,外套筒200和内套筒300之间设有弹性件500,弹性件500用于驱动外套筒200复位,外套筒200上设有阻尼件400,阻尼件400与内套筒300的接触以在外套筒200和内套筒300相对运动时产生摩擦阻尼。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减振装置,用于在衣物处理设备处理衣物过程中对内部的滚桶组件610进行减振降噪,减振装置能够产生可以减少振动的阻尼力,包括由弹性件500产生的弹性阻尼、由阻尼件400和内套筒300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摩擦阻尼。当外套筒200沿吊杆100滑动时,外套筒200和内套筒300之间的位置出现相对变化,在此过程中,内套筒300和阻尼件400之间会因为接触而产生摩擦力,弹性件500受到内套筒300和外套筒200的挤压而产生驱动二者复位的反作用力,摩擦力和反作用力均能够作为减振装置减轻振动的阻尼力,二者共同作用加强了减振装置的减振降噪效果。
内套筒300的外径与外套筒200的内径接近,从而阻尼件400不需要设置较厚的尺寸便能够与内套筒300接触而产生摩擦力,降低减振装置的生产成本,内套筒300的长度较长,从而能够保证在外套筒200相对滑动过程中内套筒300能与阻尼件400保持相抵。内套筒300的外侧壁面积大,阻尼件400与内套筒300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可以产生足够的摩擦力,提高减振效果,相较于阻尼件与吊杆直接接触而产生摩擦力的方案,本申请的方案中阻尼件400产生的磨损更小,减振装置的寿命更长。
内套筒300包括内筒体301和筒底302,从图4中可以看到,虽然内筒体301与筒底302为分体结构、筒底302与吊杆100一体成型,但在实际的产品中,内筒体301与筒底302之间为固定连接,以使内套筒300保持在吊杆100上。
阻尼件400由耐磨性高的聚氨酯发泡材料或耐磨性高的软质橡胶材料制成,表面的摩擦系数高,且能够产生形变以与内套筒300过盈配合。
作为优选的,阻尼件400呈环形,外套筒200的内壁设有环形的凹槽210,阻尼件400设置于凹槽210内。环形的阻尼件400的内表面具有较大的面积,与内套筒300的接触面积大,从而提高了摩擦力,增加了减振降噪效果。并且环形的阻尼件400能与内套筒300的整个外周面接触,避免内套筒300的局部与阻尼件400接触而受到局部压力出现形变。凹槽210的上下两侧的内壁可以对阻尼件400进行吊杆100轴向方向的限位,凹槽210的周向内壁能够对阻尼件400进行径向方向的限位,以使阻尼件400能够在凹槽210内保持稳定,而不会随着外套筒200的滑动而活动,保证了减振效果。
环形不一定是指圆环形,只要是首尾相连,周向上不存在缺口,都可认为是环形。阻尼件的形状与内套筒匹配,若内套筒成方筒状,阻尼件的内圈也为方形。阻尼件的形状优选为圆环形,阻尼件400和内套筒300的接触会更加充分。
阻尼件400的内径比内套筒300的外径大0.2mm~1.5mm,若阻尼件400的内径比内套筒300的外径大不超过0.2mm,二者之间的摩擦力会过小,减振效果弱,若阻尼件400的内径比内套筒300的外径大1.5mm以上,则阻尼件400与内套筒300之间压力会过大而会导致内套筒300出现形变。优选的,阻尼件400的内径比内套筒300的外径大0.8mm以上,阻尼件400在与内套筒300相对滑动过程中,阻尼件400会有一定的损耗,但阻尼件400的内径尺寸较小,即使出现磨损后,阻尼件400能够保持与内套筒300的贴合,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为了方便阻尼件400的装配,外套筒200包括外筒体220和底座230,外筒体220的一侧敞开,底座230装配于外套筒200的敞开处。可拆分的外套筒200,使得阻尼件400更加容易地装配到凹槽210内,阻尼件400的装配较为方便,减少了阻尼件400装配过程中受到的损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实施例,凹槽210由外筒体220和底座230围成。外筒体220和底座230在拼接组装的过程中,可以将阻尼件400放置在二者之间,这样一来当外套筒200组装完成后,阻尼件400便能够位于凹槽210内,阻尼件400的装配较为简单方便,阻尼件400不需要形变便能够轻易地装配到凹槽210内,对阻尼件400的损伤小,也方便了操作人员的装配作业。若是外套筒200为一体结构,阻尼件400需要先通过形变塞入到外套筒200内,再调整位置卡入到外套筒200内壁上的凹槽210内,装配时间长,阻尼件400容易因过度形变而出现开裂等情况。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外套筒内设置弹簧座的方案,其中弹簧座固定在吊杆上,弹簧座上一体地设置有凹槽,凹槽内配置阻尼件,阻尼件与外套筒摩擦产生摩擦阻尼,在装配过程中,阻尼件需要通过形变的方式才能安装到弹簧座的凹槽内,装配困难且效率低。
参照图3,底座230上设有第一环形围边240,外筒体220上设有位于第一环形围边240外的第二环形围边250,第一环形围边240和第二环形围边250围成凹槽210。
底座230和外筒体220的内径相同,第一环形围边240设置于底座230的上端,第一环形围边240的外径小于底座230的外径,第二环形围边250设置于外筒体220的下端,第二环形围边250的内径大于外筒体220的内径,以在第二环形围边250和外筒体220交汇处形成台阶260。装配时,第一环形围边240插入到第二环形围边250内,第一环形围边240的上端、第二环形围边250的内侧壁和台阶260形成了凹槽210。第一环形围边240和第二环形围边250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外筒体220和底座230的配合强度,避免外筒体220和底座230分离。第一环形围边和第二环形围边之间可以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进行固定,也可以采用螺钉、铆钉等连接件进行连接。
底座230也呈套筒状,内套筒300的部分位于底座230内,将第一环形围边240设置于底座230的上端能够使阻尼件400靠近内套筒300的上端位置,以保证了在外套筒200相对滑动过程中阻尼件400与内套筒300之间可以保持接触。当然若将第一环形围边和第二环形围边的位置对调,并增加底座的长度,也可以实现同样的技术效果。
此外,凹槽还可以直接设置在外筒体上靠近敞开处的位置,或是设置在底座内靠近上端的位置,在这两个位置阻尼件的装配也比较方便,若是外套筒为一体结构,则需要将阻尼件塞入到外套筒内较深的位置后才能完成装配,并且阻尼件塞入的过程中还会与外套筒内壁之间摩擦而阻碍装配。
作为优选的,外筒体220和底座230配合后,第一环形围边240上设置有与阻尼件400的下端相抵的下限位面241,台阶260上设置有与阻尼件400的上端相抵的上限位面261,从而将阻尼件400夹持在外筒体220和底座230之间,避免阻尼件400随着外套筒200相对吊杆100的滑动而出现位置变化,保证了减振效果。
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实施例,内筒体301上设有空气阻尼孔310以在外套筒200和内套筒300相对运动过程中形成空气阻尼。
外套筒200在滑动时与内套筒300之间存在相对滑动,外套筒200内的部分空气会通过空气阻尼孔310进入到内套筒300内,或是内套筒300内的空气通过空气阻尼孔310排出,由于空气阻尼孔310的孔径有限,空气的流量有限,从而能够通过空气对外套筒200的滑动速度进行限制。当振动装置受到的振动越大,外套筒200的滑动速度越大,产生的空气阻尼也会越大,当振动装置受到的振动越小,外套筒200的滑动速度越小,产生的空气阻尼也会越小,使减振装置随振动大小的改变而产生变化阻尼力,更好地实现减振降噪。
空气阻尼孔310的孔径为0.5mm~1.5mm,空气阻尼孔310的孔径的不能太大,孔径太大,内套筒300和外套筒200易于平衡,阻尼效果差,但孔径太大空气流动性太差,影响外套筒200的滑动,减振装置的减振效果差,空气阻尼孔310的孔径为0.5mm~1.5mm时,阻尼效果好。
内筒体301与外套筒200之间设有增强减振效果的间隙320,内筒体301和间隙320通过空气阻尼孔310连通。间隙320的存在使得内套筒300内的空气可以通过空气阻尼孔310进入到外套筒200内、外套筒200内的空气可以通过空气阻尼孔310进入到内套筒300内,空气在经过空气阻尼孔310的过程中,便能够形成空气阻尼,以使外套筒200可相对内套筒300往复运动而降低振动,避免因空气流动困难而导致外套筒200相对运动频率低且运动距离短,减弱对振动的减振效果。
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实施例,空气阻尼孔310的轴线与内套筒300的轴线垂直,当内套筒300内的空气向外流动时,经过空气阻尼孔310的引导空气会直接与外套筒200内壁冲撞而产生扰流,阻碍内套筒300内的空气向外排出,外套筒200内的空气在进入到内套筒300内时,会受到空气阻尼孔310边缘与内套筒300外侧壁形成的直角边的阻挡,这样一来便能够增加空气阻尼,提高减振降噪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实施例,筒底与外套筒的内壁相抵。外套筒相对内套筒往复运动过程中,筒底能够通过与外套筒的内壁相抵来保持间隙的间距不变,以维持空气的流动性,以保证减振降噪效果。
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实施例,空气阻尼孔310设有多个且沿内套筒300的周向分布,设置多个空气阻尼孔310可以使内套筒300的周向上均有空气进入或排出,以提升外套筒200和内套筒300之间相对滑动的顺畅度。
参照图2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实施例,弹性件500为压簧,压簧受到挤压能够产生弹力,以使外套筒200能够在弹力作用下向上复位,外套筒200因此可以沿着吊杆100的轴向做往复运动以消除或减少振动。
理论上来说,弹性件500只要选择具有弹性的物体即可,弹簧、橡胶、弹片,但本申请中外套筒200的行程不稳定、往复运动频率不稳定,具有较大形变量且能够适应高频率往复运动的弹性件500,优选还是弹簧。本申请中的压簧始终具有弹力,即在内套筒300的底部与底座230相抵时,压簧具有作用在内套筒300上的弹力,能够保证压簧对外套筒200的复位能力。
压簧的一端与外套筒200的顶壁相抵或相连,压簧的另一端伸入至内套筒300内与内套筒300的底壁相抵或相连,因此可以选择长度较长的压簧,提升弹性性能和减振性能,内套筒300的内壁对压簧具有定位作用,避免压簧会与外套筒200的内壁接触,压簧的末端也不会卡入到外套筒200和内套筒300之间的位置而导致外套筒200或内套筒300出现形变。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机体600、设置于机体600内的滚桶组件610,机体600内设有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减振装置,吊杆100的端部连接机体600,外套筒200连接滚桶组件610。
衣物处理设备在处理衣物时,衣物放置在滚桶组件610内,滚桶组件610会产生振动而带动外套筒200相对吊杆100滑动,减振装置可以减少滚桶组件610的振动和产生的噪音,并且减振装置的使用寿命长,衣物处理设备使用长时间后,减振装置依然具有较好的减振降噪性能。衣物处理设备可以是波轮洗衣机,也可以是带有滚桶的干衣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1)
1.衣物处理设备的减振装置,包括吊杆、外套筒和滑动安装在所述外套筒内的内套筒,所述吊杆与所述内套筒连接,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之间设有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上设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与所述内套筒接触以在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相对运动时产生摩擦阻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阻尼件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包括一侧敞开的外筒体和装配于外筒体敞开处的底座,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外筒体上或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或由所述外筒体和所述底座围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上设有上限位面,所述底座上设有下限位面,所述上限位面和所述下限位面将所述阻尼件夹持在所述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呈环形,所述凹槽为与所述阻尼件匹配的环形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包括内筒体和筒底,所述内筒体上设有空气阻尼孔以在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相对运动时产生空气阻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套筒之间设有增强减振效果的间隙,所述内筒体和所述间隙通过所述空气阻尼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底与所述外套筒的内壁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压簧,所述压簧的一端与所述外套筒的顶壁相抵或相连,所述压簧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内套筒内与所述内套筒的底壁相抵或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压簧,所述压簧的一端与所述外套筒的顶壁相抵或相连,所述压簧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内套筒内与所述内套筒的底壁相抵或相连。
11.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设置于所述机体内的滚桶组件,所述机体内设有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减振装置,所述吊杆的端部连接所述机体,所述外套筒连接所述滚桶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050703.8U CN219079888U (zh) | 2022-08-01 | 2022-08-01 | 衣物处理设备的减振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050703.8U CN219079888U (zh) | 2022-08-01 | 2022-08-01 | 衣物处理设备的减振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79888U true CN219079888U (zh) | 2023-05-26 |
Family
ID=86391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050703.8U Active CN219079888U (zh) | 2022-08-01 | 2022-08-01 | 衣物处理设备的减振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79888U (zh) |
-
2022
- 2022-08-01 CN CN202222050703.8U patent/CN21907988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80016C (zh) | 减震器及装有该减震器的洗衣机 | |
US9963814B2 (en) | Washing machine | |
KR20010001014A (ko) | 세탁기의 댐퍼 장치 | |
WO2017114036A1 (zh) | 一种洗衣机变阻尼减振装置及洗衣机 | |
WO2017114037A1 (zh) | 一种洗衣机变阻尼减振装置及洗衣机 | |
WO2017114035A1 (zh) | 一种洗衣机变阻尼减振装置及洗衣机 | |
CN219079888U (zh) | 衣物处理设备的减振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 |
WO2020182209A1 (zh) | 滚筒洗衣机的内筒及滚筒洗衣机 | |
CN202786812U (zh) | 洗衣机减振组件及洗衣机 | |
CN107663741A (zh) | 悬挂减震系统和洗衣机 | |
CN107287825B (zh) | 振动减振器及包括振动减振器的洗衣机 | |
CN109281624A (zh) | 一种钻杆夹具 | |
CN107151894A (zh) | 一种用于洗衣机的减震器以及洗衣机 | |
CN109385820B (zh) | 用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减震器和衣物处理装置 | |
KR20150053305A (ko) | 댐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세탁기 | |
CN208414878U (zh) | 定子安装结构和洗衣机 | |
CN209195298U (zh) | 一种钻杆夹具 | |
CN207647728U (zh) | 一种具有降低摩擦系数及损耗功率的活塞连杆机构 | |
CN112391798B (zh) | 一种减振装置及具有该减振装置的洗衣机 | |
JP2022524202A (ja) | ドラム式洗濯機の内槽及びドラム式洗濯機 | |
WO2020082981A1 (zh) | 变阻尼减震器和衣物处理设备 | |
CN217240478U (zh) | 电机及家用电器 | |
CN214300818U (zh) | 减震装置和衣物处理设备 | |
CN218115883U (zh) | 一种筒箍、衣物处理设备外筒及衣物处理设备 | |
CN221052198U (zh) | 波轮洗衣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