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67066U - 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67066U
CN219067066U CN202223356741.2U CN202223356741U CN219067066U CN 219067066 U CN219067066 U CN 219067066U CN 202223356741 U CN202223356741 U CN 202223356741U CN 219067066 U CN219067066 U CN 2190670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liquid
accommodating cavity
box
liquid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5674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曲凡多
蔡云雯
陈嘉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5674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670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670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670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电池包括:箱体、电芯和电气盒,箱体具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内可通入冷却液;电芯设于第一容纳腔;电气盒设于第二容纳腔且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与第一容纳腔连通,以使冷却液可流至电气盒内。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通过在电气盒上设置进液口和出液口,且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与第一容纳腔连通,使得第一容纳腔内的冷却液可通过进液口流入电气盒内,进入电气盒内的冷却液可通过出液口流回第一容纳腔内,以实现冷却液在电气盒与第一容纳腔之间的循环流动,可对电气盒内部件有效散热,且可充分利用第一容纳腔内的冷却液,无需在第二容纳腔布满冷却液,提高了冷却液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池一般具有电气盒,电气盒内的部件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且热量不易快速散出,易积聚在一起,影响了部件自身的耐久性与可靠性,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可对电气盒内部件有效散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括:箱体、电芯和电气盒,所述箱体具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可通入冷却液;所述电芯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电气盒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且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以使所述冷却液可流至所述电气盒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通过在电气盒上设置进液口和出液口,且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与第一容纳腔连通,使得第一容纳腔内的冷却液可通过进液口流入电气盒内,进入电气盒内的冷却液可通过出液口流回第一容纳腔内,以实现冷却液在电气盒与第一容纳腔之间的循环流动,可对电气盒内部件有效散热,提高了电气盒内部件的耐久性与可靠性,且可充分利用第一容纳腔内的冷却液,无需在第二容纳腔布满冷却液,提高了冷却液的利用率,节省冷却液。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还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设于所述电气盒内,所述循环泵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循环泵适于将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冷却液通过所述进液口泵入所述电气盒以及将所述电气盒内的冷却液泵出。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箱体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箱体分隔出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挡板上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连通,所述出液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对应连通。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气盒与所述挡板插接或抵接配合,且所述电气盒和所述挡板的配合处设有密封件。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气盒具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限定出所述进液口,所述出液管限定出所述出液口,所述进液管插接至所述第一开口内且与所述第一开口的边沿密封配合;所述出液管插接至所述第二开口内且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边沿密封配合。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池还包括: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穿设于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且与所述电芯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气盒内填充有发泡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气盒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设于所述壳体,且所述壳体内设有继电器、电流传感器,所述盖体罩设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气盒内设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适于将采集的电芯信息发送至电池管理系统。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冷却液为硅油、变压器油、氟化氢或碳氢化合物。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气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在一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在另一视角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池100,
箱体10,第一容纳腔11,第二容纳腔12,挡板13,第一开口131,第二开口132,
电芯20,
电气盒30,壳体301,盖体302,进液管31,进液口311,出液管32,出液口321,循环泵33,
电连接件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100。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100包括:箱体10、电芯20和电气盒30,箱体10具有第一容纳腔11和第二容纳腔12,电芯20设置在第一容纳腔11内,第一容纳腔11内可以通入冷却液,使得冷却液可吸收电芯20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实现对电芯20的散热;电气盒30设置在第二容纳腔12内,且电气盒30具有进液口311和出液口321,进液口311和出液口321分别与第一容纳腔11连通,以使冷却液可从第一容纳腔11流至电气盒30内,使得冷却液可吸收电气盒30内的部件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实现对电气盒30内部件的散热。
当然,通过设置进液口311和出液口321,也可使从第一容纳腔11流至电气盒30内的冷却液再次流回至第一容纳腔11,以实现冷却液在电气盒30与第一容纳腔11之间的循环流动,可提高散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100,通过在电气盒30上设置进液口311和出液口321,且进液口311和出液口321分别与第一容纳腔11连通,使得第一容纳腔11内的冷却液可通过进液口311流入电气盒30内,进入电气盒30内的冷却液可通过出液口321流回第一容纳腔11内,以实现冷却液在电气盒30与第一容纳腔11之间的循环流动,可对电气盒30内部件有效散热,提高了电气盒30内部件的耐久性与可靠性,且可充分利用第一容纳腔11内的冷却液,无需在第二容纳腔12布满冷却液,提高了冷却液的利用率,节省冷却液。
如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电池100还包括:循环泵33,循环泵33设置在电气盒30内,循环泵33可以同时与进液口311和出液口321连通,循环泵33可以将第一容纳腔11内的冷却液通过进液口311泵入电气盒30,同时循环泵33可以将电气盒30内的冷却液通过出液口321泵入第一容纳腔11,以使冷却液快速流经电气盒30,且冷却液在循环泵33的驱动下反复活动,可实现冷却液在电气盒30与第一容纳腔11之间的循环流动,以连续稳定地带走电气盒30内部件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提高了对电气盒30内部件的散热效果,进而提高了电气盒30内部件的耐久性与可靠性,保证电气盒30内部件稳定运行。
当然,通过反转循环泵33驱动冷却液的驱动方向,使得循环泵33可以将第一容纳腔11内的冷却液通过出液口321泵入电气盒30,同时循环泵33可以将电气盒30内的冷却液通过进液口311泵入第一容纳腔11,冷却液在循环泵33的驱动下反复活动,也可实现冷却液在电气盒30与第一容纳腔11之间的循环流动,相较于冷却液原本的循环方向,对电气盒30内部件的散热效果相同,由此,方便了循环泵33的安装,便于操作。
在一些示例中,循环泵33可以以额定的功率驱动冷却液以一定的速度循环流动,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可降低生产成本,需要说明的是,循环泵33也可根据电气盒30内部件的发热量自动调节自身功率,在电气盒30内部件不工作或产热量较小时,循环泵33可以以较小的功率驱动冷却液缓慢循环流动,在满足散热需求的同时,节省了能量,在电气盒30内部件产热量较大时,循环泵33可以以较大的功率驱动冷却液快速循环流动,提高散热效果,保证电气盒30内部件稳定运行。
如图1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箱体10内设置有挡板13,挡板13将箱体10分隔出第一容纳腔11和第二容纳腔12,挡板13可阻止第一容纳腔11内的冷却液进入第二容纳腔12,减小了冷却液的流通区域,间接提高冷却液的循环流速,提高散热效果;挡板13上具有第一开口131和第二开口132,进液口311与第一开口131对应连通,使得第一容纳腔11内的冷却液可通过第一开口131和进液口311进入电气盒30,出液口321与第二开口132对应连通,使得电气盒30内的冷却液可通过出液口321和第二开口132进入第一容纳腔11,可实现冷却液在电气盒30与第一容纳腔11之间的循环流动,且通过设置挡板13将箱体10内的腔室划分为两个腔室,使得冷却液无需填充整个腔室,即可满足电芯20和电气盒30内部件的散热需求,提高了冷却液的利用率,节省冷却液。
如图1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电气盒30可与挡板13插接配合,密封效果好,电气盒30也可与挡板13抵接配合,便于操作,且电气盒30和挡板13之间的配合处设置有密封件,用于密封连接处,防止第一容纳腔11内的冷却液沿着开口的边沿渗入第二容纳腔12,可减少冷却液的流失,保证电气盒30内部件的散热效果。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电气盒30具有进液管31和出液管32,进液管31限定出进液口311,出液管32限定出出液口321,进液管31插接至第一开口131内,且进液管31与第一开口131的边沿密封配合,出液管32插接至第二开口132内,且出液管32与第二开口132的边沿密封配合,防止第一容纳腔11内的冷却液沿着开口的边沿渗入第二容纳腔12,可减少冷却液的流失,保证电气盒30内部件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密封件可以是是密封胶,通过将密封胶涂至开口的边沿,即可实现进液管31与第一开口131之间的密封,以及出液管32与第二开口132之间的密封,使用寿命长,且便于操作;密封件也可以是密封条,密封条可是塑胶材料,通过将密封条紧贴开口的边沿布置,即可实现密封,且便于更换与维护。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电池100还包括:电连接件40,电连接件40的一端可与电气盒30内的部件连接,电连接件40的另一端可与电芯20电连接,这里可以是电连接件40与电芯20上的极柱连接,其中,电连接件40可通过进液管31或出液管32,以使得电连接件40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气盒30内的部件和电芯20,以便实现电连接件40与电芯20之间的电连接,无需额外在电气盒30上开口,可节省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电连接件40可以是汇流排端部的连接结构,汇流排用以连接多条电性线路,数据传输效果好,且便于维护,电连接件40可以是连接片或连接线缆,成本低廉,便于更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电气盒30内填充有发泡材料,发泡材料发泡可减小电气盒30内的非固体空间,减少冷却液在电气盒30内的流通空间,节省冷却液的同时,有利于冷却液快速流经电气盒30,提高散热效果。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电气盒30包括壳体301和盖体302,进液口311和出液口321设置在壳体301上,且电气盒30内部件放置在壳体301内,电气盒30内部件可以是继电器、电流传感器等部件,且通过与电芯20电连接,可防止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超载,以保护电芯20,防止电芯20热失控,且使得电芯20可通过电气盒30稳定地向外界输出电能,使得电池100稳定工作,盖体302罩设在壳体301上,且盖体302与壳体301密封连接,可防止电气盒30内的冷却液从上方溢出,减少冷却液的流失,保证电气盒30内部件的散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电气盒30内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可以将采集的电芯20信息(例如电气盒30内各部件的电压、电流等信息)发送至电池100管理系统,在电池100内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超载时,该电池100的电气盒30内的部件可以切断电路,电池100管理系统也可控制该电池100电路的开闭,以实现对电池100的双保险作用,防止电芯20热失控,可以保护电池100。
在一些示例中,冷却液可以为硅油、变压器油、氟化氢或碳氢化合物,具有高沸点低冰点、热传导性强以及环保等特性,可提高对电气盒30内部件的散热效果,且可减少对电芯20以及电气盒30内部件的腐蚀,可提高电芯20以及电气盒30内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其中,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以图示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池(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0),所述箱体(10)具有第一容纳腔(11)和第二容纳腔(12),所述第一容纳腔(11)内可通入冷却液;
电芯(20),所述电芯(20)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
电气盒(30),所述电气盒(30)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2)且具有进液口(311)和出液口(321),所述进液口(311)和所述出液口(321)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纳腔(11)连通,以使所述冷却液可流至所述电气盒(3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泵(33),所述循环泵(33)设于所述电气盒(30)内,所述循环泵(33)与所述进液口(311)和所述出液口(321)连通,所述循环泵(33)适于将所述第一容纳腔(11)内的冷却液通过所述进液口(311)泵入所述电气盒(30)以及将所述电气盒(30)内的冷却液泵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内设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将所述箱体(10)分隔出所述第一容纳腔(11)和所述第二容纳腔(12),所述挡板(13)上具有第一开口(131)和第二开口(132),所述进液口(311)与所述第一开口(131)对应连通,所述出液口(321)与所述第二开口(132)对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盒(30)与所述挡板(13)插接或抵接配合,且所述电气盒(30)和所述挡板(13)的配合处设有密封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盒(30)具有进液管(31)和出液管(32),所述进液管(31)限定出所述进液口(311),所述出液管(32)限定出所述出液口(321),所述进液管(31)插接至所述第一开口(131)内且与所述第一开口(131)的边沿密封配合;所述出液管(32)插接至所述第二开口(132)内且与所述第二开口(132)的边沿密封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连接件(40),所述电连接件(40)穿设于所述进液管(31)和所述出液管(32)且与所述电芯(20)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盒(30)内填充有发泡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盒(30)包括壳体(301)和盖体(302),所述进液口(311)和所述出液口(321)设于所述壳体(301),且所述壳体(301)内设有继电器、电流传感器,所述盖体(302)罩设在所述壳体(301)上且与所述壳体(301)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盒(30)内设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适于将采集的电芯(20)信息发送至电池(100)管理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为硅油、变压器油、氟化氢或碳氢化合物。
CN202223356741.2U 2022-12-12 2022-12-12 电池 Active CN2190670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56741.2U CN219067066U (zh) 2022-12-12 2022-12-12 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56741.2U CN219067066U (zh) 2022-12-12 2022-12-12 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67066U true CN219067066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47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56741.2U Active CN219067066U (zh) 2022-12-12 2022-12-12 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670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26233A (zh) * 2023-06-05 2023-09-29 深圳市安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26233A (zh) * 2023-06-05 2023-09-29 深圳市安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
CN116826233B (zh) * 2023-06-05 2024-05-17 深圳市安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96869B2 (en) Battery module, battery temperature managing system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10323462A (zh) 电池包
CN219067066U (zh) 电池
CN218333983U (zh) 电池的液冷bdu模组
CN211630683U (zh) 散热装置及电动汽车控制器
CN219592959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车辆
WO2023173877A1 (zh) 一种电容器的壳体组件和电驱动总成
KR20210024627A (ko) 차량용 통합 컨트롤러 및 차량
CN109786885B (zh) 电池模组
CN113659763B (zh) 一种模块化电机轴向定子冷却结构
CN113782903B (zh) 电池包及具有该电池包的车辆
CN212555852U (zh) 功能模组和车辆
CN210866422U (zh) 48v启停电源和电动车辆
CN108667109B (zh) 电源切断装置及电池系统
CN111293250A (zh) 一种电池管理设备
CN113067080A (zh) 电池和具有其的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电动汽车
CN218301813U (zh) 一种电子调速器及具有其的冲浪板
CN216930663U (zh) 电池断路单元及电池包
CN219873502U (zh) 一种双通道模组用水冷设备
CN217846922U (zh) 一种智慧游船终端及辅助设备
CN214381932U (zh) 大功率水冷机箱散热系统
CN218005011U (zh) 电池包及车辆
CN217444495U (zh) 液冷电池断路单元及电池包
CN218301982U (zh) 一种电子调速器及具有其的冲浪板
CN211702814U (zh) 车辆的控制单元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