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66907U - 一种电池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66907U
CN219066907U CN202223078823.5U CN202223078823U CN219066907U CN 219066907 U CN219066907 U CN 219066907U CN 202223078823 U CN202223078823 U CN 202223078823U CN 219066907 U CN219066907 U CN 2190669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ell
winding core
battery
winding
negativ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7882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7882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669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669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669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是关于一种电池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电池电芯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其中,所述隔膜位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且所述正极片、所述隔膜以及所述负极片层叠设置,形成层叠结构;所述层叠结构从第一端卷曲形成第一卷芯,且所述层叠结构从第二端卷曲形成第二卷芯;其中,所述第二端为所述第一端的相反端。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池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池电芯是电池的重要组成部件,可用于储存电能。电池电芯可通过卷绕的方式制成,卷绕式电池由于具有电流反应表面积大,启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抗震动等突出的特性,应用十分的广泛。
现有的卷绕式电池的卷绕方式有多种,电池电芯的尺寸受卷绕方式的影响较大,通常存在电池电芯尺寸较大,例如外径较大,难以放入电子设备的预留电池容纳腔内,或造成电池容量小等问题,给电池以及电子设备的设计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电芯,包括:
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其中,所述隔膜位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且所述正极片、所述隔膜以及所述负极片层叠设置,形成层叠结构;
所述层叠结构从第一端卷曲形成第一卷芯,且所述层叠结构从第二端卷曲形成第二卷芯;其中,所述第二端为所述第一端的相反端。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电池电芯还包括:
胶体,粘合所述第一卷芯和所述第二卷芯。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一卷芯和所述第二卷芯在第一位置处通过所述层叠结构连接;
所述胶体在第二位置处粘合所述第一卷芯和所述第二卷芯;
所述第一卷芯和所述第二卷芯均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胶体为热熔胶。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电池电芯还包括:
电芯壳体;
所述胶体的第三表面分别和所述第一卷芯和所述第二卷芯粘合;所述胶体的第四表面粘合在所述电芯壳体上。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电池电芯包括: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
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正极片的中轴线所在位置连接;
所述负极极耳与所述负极片的中轴线所在位置连接。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电池电芯包括:顶封部;
所述顶封部密封所述电芯壳体;
所述顶封部远离所述电芯壳体的侧边朝向所述电芯壳体的主体部方向弯折。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顶封部具有供所述正极极耳显露的第一开口和供所述负极极耳的第二开口。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电池电芯包括:固定胶,所述固定胶粘合所述顶封部弯折的两部分。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顶封部具有朝向所述固定胶凹陷的第一凹坑和第二凹坑,且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凹坑处,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凹坑处。
本公开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电芯。
本公开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电池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其中,所述隔膜位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且所述正极片、所述隔膜以及所述负极片层叠设置,形成层叠结构;层叠结构从第一端卷曲形成第一卷芯,且层叠结构从第二端卷曲形成第二卷芯;其中,所述第二端为所述第一端的相反端。如此,通过从第一端和第二端卷曲形成第一卷芯和第二卷芯,从层叠结构的两端卷绕形成两个卷芯,可以使得电池卷芯的整体变薄,具有体积小的特性,能够节省电池在电子设备中的占用空间,或者在空间一定情况下使得电池容量更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池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池电芯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池电芯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池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池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电芯100,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
正极片10、负极片20和隔膜30;其中,所述隔膜30位于所述正极片10和所述负极片20之间,且所述正极片10、所述隔膜30以及所述负极片20层叠设置,形成层叠结构;
所述层叠结构从第一端41卷曲形成第一卷芯50,且所述层叠结构从第二端42卷曲形成第二卷芯60;其中,所述第二端42为所述第一端41的相反端。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池电芯100是组成电池的核心部件。电池电芯100可通过卷绕工艺制成,卷绕工艺是将隔膜30设置在正极片10和负极片20之间,然后将正极片10、负极片20以及隔膜30卷曲形成电池电芯100。卷绕工艺操作比较简单,将正极片10、隔膜30及负极片20设置成一定尺寸规则的条形结构,通过卷曲形成电池电芯100,可简单快速完成,可实现自动化生产。本公开中的电池电芯100可采用双卷针卷绕工艺制成。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池电芯100为能够进行多个充电和放电的电芯。例如,锂离子电芯、镍氢电芯或镍镉电芯等,也可以为其他能够进行多次充电放电的电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电池电芯100可以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设置一个正极片10、第一隔膜30、一个负极片20及第二隔膜30形成层叠结构,也可以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设置一个负极片20、第一隔膜30、一个正极片10及第二隔膜30形成层叠结构后经过卷绕工艺形成。
层叠结构也可以是由多个正极片10和多个负极片20依次交底层叠设置,并在每个正极片10和负极片20的上侧和下侧设置隔膜30,隔膜30将正极片10和负极片20隔开,层叠结构可通过卷绕工艺形成电池电芯100。
隔膜30具有绝缘作用,通过设置隔膜30,可以使得卷绕卷芯卷绕后,保证正极片10和负极片20不会接触,避免发生短路。隔膜30设置在每个正极片10和每个负极片20之间,也可以采用套设在每个正极片10或者套设在每个负极片20的方式,以使得每个正极片10和负极片20完全隔开。
此处的第一卷芯50和第二卷芯60卷曲后呈圆柱状。
层叠结构通过第一端41和第二端42可形成第一卷芯50和第二卷芯60,第二端42为第一端41的相反端,第一卷芯50和第二卷芯60的卷曲方向相反。可以理解为,第一端41为层叠结构的左侧一端,第二端42为层叠结构的右侧一端,或者,第一端41为层叠结构的右侧一端,第二端42为层叠结构的左侧一端。也可以理解为,第一端41为层叠结构的上侧一端,第二端42为层叠结构的下侧一端,或者第一端41为层叠结构的下侧一端,第二端42为层叠结构的上侧一端。
通过将层叠结构从第一端41和第二端42进行卷曲可形成第一卷芯50和第二卷芯60,第一卷芯50的卷曲层数和第二卷芯60的卷曲层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从而通过卷曲层数控制第一卷芯50和第二卷芯60的厚度,根据实际电子设备为电池的预留空间,灵活设置第一卷芯50和第二卷芯60的卷曲层数。
由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池电芯100通过从层叠结构的两端进行卷曲形成第一卷芯50和第二卷芯60,将层叠结构卷曲形成两个卷芯,两个卷芯的外径相比卷曲为一个卷芯来说外径较小,使得电池电芯100的整体较薄,从而具有体积较小的特性,因此适用于各种较小设备,空间紧凑的设备中。示例性地,此处的电池电芯100可用于蓝牙耳机的充电盒或者充电腔内、电子烟、或者VR眼镜等电池空间受限的设备内。
此处的电子设备具有电池仓,电池仓具有长边和短边,且长边和短边相差比例大于预设值,即电子设备仅能提供长条状的电池仓。示例性地,电子设备的电池仓可为长条状的圆柱形或方形柱。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池电芯具有外径较小,整体较薄的特性,可以放置在此处的电池仓内。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卷芯50和第二卷芯60的外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通过设置两个卷芯可以使得电池电芯100的整体变薄,从而节省电池的占用空间。也可以在电子设备的容纳电池的容纳空间一定的情况下,在容纳空间内放置更大容量的电池,进而延长电子设备的待机时长,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电池电芯100还包括:
胶体70,粘合所述第一卷芯50和所述第二卷芯60。
此处的胶体70为任何具有可塑性的粘合剂,在相应温度下能够从固体变为液体,具有粘贴的作用。通过胶体70可将第一卷芯50和第二卷芯60粘合成一体结构。
示例性地,此处的胶体70可为泡沫胶、玻璃胶或者热熔胶等等。
可以理解地,通过卷曲形成的第一卷芯50和第二卷芯60容易松散,通过胶体70将第一卷芯50和第二卷芯60粘合,能够使得第一卷芯50和第二卷芯60固定在一起,使得第一卷芯50和第二卷芯60的结构更加稳定,不易松散。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一卷芯50和所述第二卷芯60在第一位置43处通过层叠结构连接;
所述胶体70在第二位置44处粘合所述第一卷芯50和第二卷芯60;
所述第一卷芯50和所述第二卷芯60均位于所述第一位置43和所述第二位置44之间。
可以理解地,第一卷芯50和第二卷芯60的第一位置43为层叠结构的组成部分。第二位置44为容易松散的部位,第二位置44至少包括第一卷芯50和第二卷芯60的卷绕部分,卷绕部分呈圆弧状,通过将胶体70设置在第二位置44上,使得第一卷芯50和第二卷芯60的第二位置44不易松散。
第一卷芯50和第二卷芯60位于第一位置43和第二位置44之间,且第一位置43为层叠结构的组成部分且未被卷绕的部分,通过第一位置43和第二位置44将第一卷芯50和第二卷芯60固定,且不易松散。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胶体70为热熔胶。
示例性地,此处的热熔胶可为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thylene VinyAcetate)热熔胶、APAO(非晶态α-烯烃共聚物,Amorphous poly Alpha Olefin)热熔胶以及PA(聚酰胺热熔胶,Polyamide)热熔胶等。
热熔胶的物理状态可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形态,且热熔胶为无毒无味,属于环保型化学胶体70,并且热熔胶在一定温度下具有流动性,方便粘合第一卷芯50和第二卷芯60。
通过热熔胶将第一卷芯50和第二卷芯60粘合起来,热熔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44处,粘合第一卷芯50和第二卷芯60易松散的部位。
上述第一卷芯50和第二卷芯60也可利用其他胶体进行固定,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电池电芯100还包括:
电芯壳体80;
所述胶体70的第三表面71分别和所述第一卷芯50和所述第二卷芯60粘合;所述胶体70的第四表面72粘合在所述电芯壳体80上。
此处的电芯壳体80可为铝塑膜制成,铝塑膜具有阻隔性,通过冷冲压成型,具有耐穿刺性、耐电解液稳定性以及绝缘性等优点。电芯壳体80也可使用金属、合金或者塑料等硬质外壳,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电芯壳体80可将正极片10、负极片20、电解液以及其他元件封装起来。
通过电芯壳体80,将第一卷芯50和第二卷芯60包裹起来,因此电芯壳体80具有保护电池电芯100的作用。
胶体70具有第三表面71和第四表面72。通过胶体70的第三表面71与第一卷芯50和第二卷芯60的第二位置44粘合,将第一卷芯50和第二卷芯60固定在胶体70的第三表面71上。同时,通过将胶体70的第四表面72粘合在电芯壳体80上,从而实现第一卷芯50和第二卷芯60的第二位置44通过胶体70固定在电芯壳体80上。如此,利用胶体70的粘合力,实现电芯和电芯壳体80之间粘合的同时,还将两个卷芯粘合成一个整体,一方面实现了电芯壳体和电芯之间的稳定固定,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两个电芯之间的整体性可以减少第一卷芯50和第二卷芯60的松散对电芯壳体80的冲击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电池电芯100包括:正极极耳91和负极极耳92;
所述正极极耳91与所述正极片10的中轴线所在位置连接;
所述负极极耳92与所述负极片20的中轴线所在位置连接。
此处的电池电芯100包括极片和极耳,极片分为正极片10和负极片20,极耳分为正极极耳91和负极极耳92。极片的中轴线位置具有焊接位,极耳与极片的中轴线所在位置的焊接位连接。
此处的正极极耳91可使用铝材料制成,负极极耳92可使用镍材料或者使用铜镀镍材料制成。
此处的正极片10的中轴线所在位置为正极片10的中心位置,负极片20的中轴线所在位置为负极片20的中心位置。
具体地,正极片10的展开状态为长条形,具有第一边和第二边,第一边的长度大于第二边的长度。正极片10的中轴线与第二边平行,与第一边垂直,并且位于第一边的中心位置。
负极片20的展开状态为长条形,具有第三边和第四边,第三边的长度大于第四边的长度。负极片20的中轴线与第四边平行,与第三边垂直,并且位于第三边的中心位置。
将正极极耳91连接在正极片10的中轴线上,使得可以从正极片10的两端向中轴线位置的正极极耳91供电,相比正极极耳91位于其他位置,能够减少向正极极耳91提供电量的路径。同时,将负极极耳92连接在负极片20的中轴线上,使得可以从负极片20的两端向中轴线位置的负极极耳92供电,相比负极极耳92位于其他位置,能够减少向负极极耳92提供电量的路径。如此,通过中置正极极耳91和负极极耳92,减少提供电量的路径,减小了电池电芯100的阻值,降低了发热,且提高了能量的利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正极片10的中轴线也可与第一边平行,与第二边垂直,并且位于第二边的中心位置。负极片20的中轴线与第三边平行,与第四边垂直,并且位于第四边的中心位置。具体使用中,可以根据正极片10和负极片20的具体尺寸以及电子设备中预留的电池容纳腔的形状及大小等因素决定正极片10和负极片20的具体设置位置。
具体地,正极片10的中轴线的位置具有正极极耳91焊接位,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正极极耳91焊接固定在正极片10的焊接位上,从而将正极极耳91设置在正极片10的中轴线位置。负极片20的中轴线的位置具有负极极耳92焊接位,通过焊接的方式将负极极耳92焊接固定在负极片20的焊接位上,从而将负极极耳92设置在负极片20的中轴线位置。
从正极片10的两端向中轴线位置的正极极耳91提供电量,从负极片20的两端向中轴线位置的正极极耳91提供电量,相比正极极耳91和负极极耳92位于其他位置,能够减少向正极极耳91和负极极耳92提供电量的路径,从而减小了电池电芯100的阻值,降低了发热,且提高了能量的利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电池电芯100包括:顶封部81;
所述顶封部81密封所述电芯壳体80;
所述顶封部81远离所述电芯壳体80的侧边朝向所述电芯壳体80的主体部方向弯折。
此处的顶封部81用于密封电芯壳体80,通过密封将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保护起来,顶封部81属于电芯壳体80的一部分,顶封部81位于正极极耳91和负极极耳92所在方向。
此处的顶封部81远离电芯壳体80的一端避开正极极耳91和负极极耳92,形成三个矩形形状。此处的靠近电芯壳体80的一端为长条形的矩形形状。
顶封部81远离电芯壳体80的侧边位于靠近电芯壳体80的一端的上方,通过远离电芯壳体80的侧边朝向电芯壳体80的主体部方向弯折,从而将电芯壳体80密封。通过弯折改变顶封部81的密封方向,并且延长顶封部81的密封长度,使得顶封部81更加耐冲击。
通过顶封部81从远所述电芯壳体80端向近所述电芯壳体80端弯折,使得顶封部81加厚,顶封部81的结构更加稳定,当电池电芯100收到冲击时,有效抵挡冲击力,提升了电池电芯100的密封性能。
此处的顶封部81避开正极极耳91和负极极耳92,使得顶封部81呈现山字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顶封部81具有供所述正极极耳91显露的第一开口84和供所述负极极耳92的第二开口85。
顶封部81的第一开口84用于显露正极极耳91,第二开口85用于显露负极极耳92。
正极极耳91的一端与正极极片连接,且在第一开口84处与顶封部81的内表面粘接在一起,另一端通过第一开口84显露在顶封部81的外侧。
负极极耳92的一端与负极极片连接,且在第二开口85处与顶封部81的内表面粘接在一起,另一端通过第二开口85显露在顶封部81的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电池电芯100包括:固定胶93,所述固定胶93粘合所述顶封部81弯折的两部分。
此处的固定胶为条状结构的双面胶,示例性地,条状结构为矩形。
如图4所示,此处的两部分包括:第一部分82和第二部分83,其中,第一部分82为远离顶封部81远离电芯壳体80的一端,第二部分83为靠近电芯壳体80的一端。
将顶封部81弯折形成第一部分82和第二部分83之后并利用固定胶93粘合,使得顶封部81加厚,提升了电池电芯100的密封性能。
固定胶具有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均具有粘合力。具体地,第五表面与第二部分83粘合,第六表面与第一部分82粘合,具体与第一部分82的三个矩形组成部分粘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顶封部81具有朝向所述固定胶93凹陷的第一凹坑86和第二凹坑87,且所述第一开口84设置在所述第一凹坑86处,所述第二开口85设置在所述第二凹坑87处。
此处的第一凹坑86和第二凹坑87均位于顶封部81远离电芯壳体80的一端,也即位于第一部分82。
此处的顶封部81的第一部分82的第一凹坑86处设置的第一开口84位于第一凹坑86处,在顶封部81远离电芯壳体80的侧边朝向电芯壳体80的主体部方向弯折之后,使得正极极耳91显露在顶封部81的外侧。第二凹坑87处设置的第二开口85位于第二凹坑86处,在顶封部81远离电芯壳体80的侧边朝向电芯壳体80的主体部方向弯折之后,使得负极极耳92显露在顶封部81的外侧。
第一部分82除去第一凹坑86和第二凹坑87的位置,其他部位在弯折之前处于延展状态,且其他部位呈现3个矩形形状,从而大体呈现山字形状。3个矩形形状可弯折在第二部分83上,从而使得顶封部81加厚,且经过弯折后,顶封部81的密封部位朝向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方向,从而提升顶封部81的耐冲击能力。
如图5所示为电池电芯100的卷绕完成后的整体结构效果示意图,正极极耳91和负极极耳92显露在电芯壳体80的外侧。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电芯100。
此处的电池为可重复充电电池,示例性地,电池可为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或者镉镍电池等。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
此处的电子设备可包括:各种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
由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池可适用于各种较小设备,空间紧凑的设备中。示例性地,此处的电池可用于蓝牙耳机的充电盒或者充电腔内、电子烟、或者VR眼镜等电池空间受限的设备内。
此处的电子设备具有电池仓,电池仓具有长边和短边,且长边和短边相差比例大于预设值,即电子设备仅能提供长条状的电池仓。示例性地,电子设备的电池仓可为长条状的圆柱形或方形柱。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池电芯具有外径较小,整体较薄的特性,可以放置在此处的电池仓内。
如图6所示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为前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包括: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处理器,与存储器连接。
处理器可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为非临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在电子设备掉电之后能够继续记忆存储其上的信息。
处理器可以通过总线等与存储器连接,用于读取存储器上存储的可执行程序。此处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电池。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800的框图。例如,电子设备800可以包含在移动电话、移动电脑等电子设备或者服务器等设备内,总之,数据处理电子设备800可包含在任意一种电子设备内。
参照图6电子设备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源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电子设备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806为电子设备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电子设备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电子设备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800处于操作状态,如拍摄状态或视频状态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电子设备800处于操作状态,如呼叫状态、记录状态和语音识别状态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电子设备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设备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组件为电子设备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电子设备800或电子设备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电子设备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电子设备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电子设备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电子设备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电子设备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其中,所述隔膜位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且所述正极片、所述隔膜以及所述负极片层叠设置,形成层叠结构;
所述层叠结构从第一端卷曲形成第一卷芯,且所述层叠结构从第二端卷曲形成第二卷芯;其中,所述第二端为所述第一端的相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电芯还包括:
胶体,粘合所述第一卷芯和所述第二卷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芯和所述第二卷芯在第一位置处通过所述层叠结构连接;
所述胶体在第二位置处粘合所述第一卷芯和所述第二卷芯;
所述第一卷芯和所述第二卷芯均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为热熔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电芯还包括:
电芯壳体;
所述胶体的第三表面分别和所述第一卷芯和所述第二卷芯粘合;所述胶体的第四表面粘合在所述电芯壳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电芯还包括: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
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正极片的中轴线所在位置连接;
所述负极极耳与所述负极片的中轴线所在位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电芯还包括:顶封部;
所述顶封部密封所述电芯壳体;
所述顶封部远离所述电芯壳体的侧边朝向所述电芯壳体的主体部方向弯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封部具有供所述正极极耳显露的第一开口和供所述负极极耳的第二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电芯还包括:固定胶,所述固定胶粘合所述顶封部弯折的两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封部具有朝向所述固定胶凹陷的第一凹坑和第二凹坑,且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凹坑处,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凹坑处。
1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电芯。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
CN202223078823.5U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电池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90669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8823.5U CN219066907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电池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8823.5U CN219066907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电池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66907U true CN219066907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46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78823.5U Active CN219066907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电池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669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87458B (zh) 便携式终端和供电控制方法
WO2022111126A1 (zh) 电池组件及其加热方法、电子设备
CN115588769B (zh) 一种电池及电子装置
CN113690513B (zh) 电池模块及电子设备
CN107750407B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13597709B (zh) 电池和具有所述电池的电子装置
KR20200090471A (ko) 전극 조립체의 분리막의 연장된 영역에 형성된 접착층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219066907U (zh) 一种电池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CN216850218U (zh) 终端设备
CN113644389B (zh) 电池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217933938U (zh) 电池和电子设备
CN219303909U (zh) 电芯组件、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CN218996755U (zh) 负极极片、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CN214254493U (zh) 电源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8513649U (zh) 电极组件、电芯、电池和电子设备
CN219642961U (zh) 一种电池组件及终端设备
CN219144390U (zh) 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CN217062337U (zh) 供电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213340652U (zh) 电芯和电池
JP5568639B2 (ja) 低ノイズバッテリ
CN216850133U (zh) 电池以及终端设备
CN217009510U (zh) 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CN216563439U (zh) 纽扣电池及终端
KR100778667B1 (ko) 스피커가 구비된 모바일 기기용 보조 배터리
CN217334286U (zh) 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