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6755U - 负极极片、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负极极片、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6755U
CN218996755U CN202221767003.4U CN202221767003U CN218996755U CN 218996755 U CN218996755 U CN 218996755U CN 202221767003 U CN202221767003 U CN 202221767003U CN 218996755 U CN218996755 U CN 218996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nductive
negative electrode
battery
a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6700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思红
郗帅鹏
魏学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6700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96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6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67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极极片、电池以及电子设备。该负极极片,包括集流体、导电体以及活性体。导电体包括第一导电层以及贴设于集流体的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沿集流体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活性体设置于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之间。该负极极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进而能够提升电池充电速度,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快充速度。

Description

负极极片、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负极极片、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池作为新能源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储能器件,在电子设备的供电器件中占据不可取代的位置。随着人们对电子设备快充技术喜欢,如何提高电池充电速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在相关技术中,负极极片的结构缺陷,制约着电池充电速度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负极极片、电池以及电子设备。该负极极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进而能够提升电池充电速度,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快充速度。
其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负极极片,包括集流体、导电体以及活性体。导电体包括第一导电层以及贴设于集流体的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沿集流体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活性体设置于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之间。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负极极片应用于电池时,利用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可以提升负极极片的离子导电性,进而提高进出活性体的导电速度。具体地,该电池进行充电时,通过将活性体设置于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之间,提升负极极片的电子接收性能,使得电池的导电性能更好,能够提升充电速度。
下面进一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包括第一粘接层以及嵌入第一粘接层设置的第一导电颗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电颗粒包括导电炭黑颗粒、柯琴黑颗粒、碳纳米管、石墨烯颗粒中的至少2种;和/或,第一粘接层包括聚偏氟乙烯层、聚四氟乙烯层、聚丙烯层、聚丙烯酸层、聚丙烯酸酯层、聚丙烯腈层、羧甲基纤维素钠层、丁苯橡胶层及聚氨酯层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导电层包括第二粘接层以及嵌入第二粘接层设置的第二导电颗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导电颗粒包括导电炭黑颗粒、柯琴黑颗粒、碳纳米管、石墨烯颗粒中的至少2种;和/或,第二粘接层包括聚偏氟乙烯层、聚四氟乙烯层、聚丙烯层、聚丙烯酸层、聚丙烯酸酯层、聚丙烯腈层、羧甲基纤维素钠层、丁苯橡胶层及聚氨酯层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活性体包括贴合于第二导电层的第一活性层以及贴设于第一导电层的第二活性层,第一活性层为负极层,第二活性层的容锂能力大于第一活性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活性层、第二活性层以及导电体的总厚度中,第一活性层的厚度占比为65%~80%,第二活性层的厚度占比为15%~25%,导电体的厚度占比为5%~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集流体包括第一配合面以及与第一配合面相对的第二配合面;
导电体和活性体为两个,并一一对应,第一配合面与其中一个导电体的第二导电层相贴合,第二配合面与另一个导电体的第二导电层相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面与第二导电层相贴合,负极极片还包括第三导电层,第三导电层与第二配合面相贴合。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设有密闭腔的电池壳、电芯以及电解质,电芯以及电解质通过密闭腔封装于电池壳内。其中,电芯包括正极极片、隔离膜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负极极片,隔离膜设置于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之间。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电池充电时,通过将活性体设置于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之间,提升负极极片的电子接收性能,使得电池的导电性能更好,能够提升充电速度。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用电部件以及上述的电池,电池与用电部件电连接。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电子设备采用了上述电池,同等条件下,具有更快的充电速度,更能获得消费者喜爱,能够提高产品竞争力。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附图说明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芯的半剖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负极极片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负极极片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硬件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子设备;11、处理组件;12、存储器;13、电源组件;14、多媒体组件;15、音频组件;16、输入/输出的接口;17、传感器组件;18、通信组件;100、壳体组件; 110、容纳空间;120、中框;200、用电单元;300、电池;310、电池壳;311、密闭腔; 312、配合端面;320、电芯;321、极耳;3211、第一连接体;322、负极极片;301、集流体;3011、第一配合面;3012、第二配合面;302、导电体;3021、第一导电层;3022、第二导电层;303、活性体;3031、第一活性层;3032、第二活性层;304、第三导电层; 323、正极极片;324、隔离膜;330、电解质;340、保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公开,并不限定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公开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公开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公开。
目前,电池作为新能源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储能器件,在电子设备的供电器件中占据不可取代的位置。随着人们对电子设备续航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提高电池的容量,同时又对电子设备的充电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通过大容量电池延长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情况下,还能够满足人们对充电时间越来越短需求,已成为电池发展的重要方向。
但在相关技术中,负极极片的结构缺陷,制约着电池充电速度的提高。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负极极片,该负极极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进而能够提升电池充电速度,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快充速度。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负极极片,下面结合应用了该负极极片的电子设备进行阐述。
如图1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0,包括利用了上述负极极片322制造而成的电池300。如此,该电池300的充电速度快,使得该电池300 能够兼具容量大且充电时间短的优点,使得该电子设备10更有良好的产品竞争力。
如图1至图3所示,该电池300包括设有密闭腔311的电池壳310、电芯320以及电解质330,电芯320以及电解质330通过密闭腔311封装于电池壳310内。其中,电芯320包括正极极片323、隔离膜324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负极极片322,隔离膜 324设置于正极极片323与负极极片322之间。
其中,结合图4以及图5所示,该负极极片322包括集流体301、导电体302以及活性体303。导电体302包括第一导电层3021以及贴设于集流体301的第二导电层3022,第一导电层3021与第二导电层3022沿集流体301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活性体303设置于第一导电层3021与第二导电层3022之间。
如此,该负极极片322应用于电池300时,利用第一导电层3021与第二导电层3022可以提升负极极片322的离子导电性,进而提高进出活性体303的导电速度。
此外,可以理解地,该电池300进行充电时,通过将活性体303设置于第一导电层3021与第二导电层3022之间,提升负极极片322的电子接收性能,使得电池300的导电性能更好,能够提升充电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300”包括锂电池300等能够应用上述负极极片322提升充电性能的储能器件。
如图1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还包括壳体组件100以及用电单元200,电池300与用电单元200电连接。
如图1所示,壳体组件100形成有容纳空间110,用于布置电子设备10的各种零部件,壳体组件100还可以起到保护电子设备10的作用。至少部分用电单元200和电池 300设置于壳体组件100的容纳空间110中,并与壳体组件100相连接。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0包括中框120,电池300可以固定于中框120上。
壳体组件100的材质可以是金属的、塑料的、陶瓷的或者玻璃中的至少一种。
而用电单元200包括但不限于CPU、摄像模组、显示屏、传感器、扬声器等电气元件。
应理解地,图1所示的电池300的安装位置仅仅是示意性的。且该电池300包括但不限于能够应用于电子设备10的软包电池300、硬包电池300、钢壳电池300等。
可以理解地,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如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大屏显示已成为发展趋势,也是吸引用户的一个重要特点。而利用本公开的电池,能够充分利用显示屏的面积去增大电池容量。也即,保护板也可以沿显示屏的宽度方向做得更长更窄,而不会导致电池厚度过大,而影响电子设备做薄。也即,将本公开的电池应用于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时,既能够使用大屏显示的需求,又具备长续航性能,同时能够轻薄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车辆、轮船、电动自行车、电动平衡车等代步工具。还可以包括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智能手机(smart phon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脑、平板型电脑、手提电脑、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摄像机、录像机、照相机、智能手表(smartwatch)、智能手环(smart wristband)、车载电脑以及其他具有成像功能的电子设备。
如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电池300还保护板340,电池壳310还包括配合端面312;电芯320设置于电池壳310,电芯320包括极耳321,极耳321包括伸出配合端面 312设置的第一连接体3211,第一连接体3211面向配合端面312设置;保护板340包括第一板面,保护板340层叠设置于配合端面312,使得第一板面面向配合端面312设置,并与第一连接体3211电连接。如此,将保护板340层叠于配合端面312,并使第一连接体3211也面向配合端面312设置,并与保护层的第一板面固定连接。如此,极耳321及保护板340层叠于电池300的长度方向上,并能够充分利用电池300宽度方向上的空间,进而使得极耳321及保护板340能够随着电池壳310的厚度压缩而缩小。也即,能够使得电池300扁平化设计,可以做得更薄。此外,该电池300能够充分利用电子设备10的长度空间及宽度空间来扩展电池300容量,使得该电子设备10具备长续航性能的同时,可以做得更薄,进而有利于轻薄化设计,进而更能吸引消费者,有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保护板可以由保护芯片(或管理芯片)、MOS管(三极管)、电阻、电容和PCB板(电路板)等中的至少一种构成。
可选地,如图3所示,正极极片设有凸出设置的极耳,负极极片设有凸出设置的极耳。
需要说明的是,“集流体”的材质可以根据负极极片的电极属性进行选择,能够承载活性体等,实现对活性体产生的电流进行输送即可。
该“集流体”的设置能够降低电池的内阻,提高电池的库伦效率、循环稳定性以及倍率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负极极片制造得到的电芯,可以为卷绕式电芯,也可以为堆叠式电芯。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一些实施例中,集流体、活性体以及锂片通过辊压方式进行压合。如此,通过辊压的方式可以使得集流体、活性体以及锂片结合更加紧密,使得负极极片的厚度更加均匀,便于卷绕形成更加紧凑的电芯,进而有利于提高电池性能。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利用卷针依次卷绕正极极片、隔离膜、负极极片以及隔离膜,可以获得卷绕式电芯。如此,使得本公开的电池拥有卓越的高低温性能,充电非常迅速,超长寿命,平稳的高输出电压,结构坚固,抗震性强,超强的高倍率放电能力。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包括第一粘接层以及嵌入第一粘接层设置的第一导电颗粒,第一导电颗粒的重量占第一导电层的重量的10%~70%。如此,第一导电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便于将电子传输给下一层材料。
此外,第一导电层可以通过第一导电颗粒嵌入第一粘接剂中,然后随第一粘接剂进行涂覆于活性体上。
可选地,第一导电颗粒的重量占第一导电层的重量为30%~70%。
可选地,第一导电颗粒的重量占第一导电层的重量为50%~70%。
可选地,第一导电颗粒的重量占第一导电层的重量为30%、40%、50%、60%、65%、 70%等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颗粒包括导电炭黑颗粒、柯琴黑颗粒、碳纳米管、石墨烯颗粒中的至少2种;和/或,第一粘接层包括聚偏氟乙烯层、聚四氟乙烯层、聚丙烯层、聚丙烯酸层、聚丙烯酸酯层、聚丙烯腈层、羧甲基纤维素钠层、丁苯橡胶层及聚氨酯层中的至少一种。如此,第一粘接剂和第一导电颗粒可以灵活组合,以满足不同电池性能的需要。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电层包括第二粘接层以及嵌入第二粘接层设置的第二导电颗粒,第二导电颗粒的重量占第二导电层的重量的10%~40%。如此,第二粘接层具有良好粘接性能和导电性能,与集流体导电连接可靠。
此外,第二导电层可以通过第二导电颗粒嵌入第二粘接剂中,然后随第二粘接剂进行涂覆于集流体上。
可选地,第二导电颗粒的重量占第二导电层的重量为10%、20%、30%、40%等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电颗粒包括导电炭黑颗粒、柯琴黑颗粒、碳纳米管、石墨烯颗粒中的至少2种;和/或,第二粘接层包括聚偏氟乙烯层、聚四氟乙烯层、聚丙烯层、聚丙烯酸层、聚丙烯酸酯层、聚丙烯腈层、羧甲基纤维素钠层、丁苯橡胶层及聚氨酯层中的至少一种。如此,第二粘接剂和第二导电颗粒可以灵活组合,以满足不同电池性能的需要。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以及图5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活性体303包括贴合于第二导电层3022的第一活性层3031以及贴设于第一导电层3021的第二活性层3032,第一活性层3031为负极层,第二活性层3032的容锂能力大于第一活性层3031。如此,电池300充电时,集流体301接收的电子可以快速通过第二导电层3022先传递给第一活性层3031,再经第一活性层3031传递给第二活性层3032,充分利用第一活性层 3031的导电性能来提高电池的充电速度。此过程中,第二活性层3032的容锂能力强,其库伦效率高,可以有效提升电池300的容量。
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活性层和/或第二活性层可以通过活性颗粒嵌入粘接剂中,然后随粘接剂进行涂覆。具体地,第二导电层涂覆于集流体上,第二活性层涂覆于第二导电层上,然后第一活性层再涂覆于第二活性层上,最后将第一导电层涂覆于第一活性层上,获得所需的负极极片。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活性层包括第一活性颗粒和第三粘接剂,第一活性颗粒的占比不低于97%。如此,在具有良好的涂覆性能的情况下,可以保证第一活性层的导电性能,提升电池的充电速度。
可选地,第一活性颗粒为石墨颗粒。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活性层包括第二活性颗粒、第三导电颗粒和第四粘接剂,第二活性颗粒的占比不低于97%,第三导电颗粒占比不小于0.1%。如此,在具有良好的涂覆性能的情况下,利用第三导电颗粒可以提高第二活性层的导电性能,进而提升电池的容量以及充电速度。
可选地,第二活性层包括但不限于硅活性层以及硬碳活性层或软碳活性层等碳活性层,提高负极极片的容锂能力,提高库伦效率,使得该电池能够具有容量大且库伦效率高的优点。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活性层、第二活性层以及导电体的总厚度中,第一活性层的厚度占比为65%~80%,第二活性层的厚度占比为15%~25%,导电体的厚度占比为5%~10%。如此,使得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做薄,在提升负极极片的导电性能的同时,尽可能提升负极极片的活性容量。此外,第二活性层的厚度比第一活性层的厚度小,使得第一活性层至第一导电层的导电距离短,便于将电能快速传输至第一导电层,再传递至下一级材料。结合前述分析,第二活性层的容锂能力大于第一活性层,进而使得该电池能够具有较好的充电速度下,也具有较大的容量,以满足人们对电子设备充电速度快,且续航时间长的需求。
可选地,第一活性层的厚度占比为65%,第二活性层的厚度占比为25%,导电体的厚度占比为10%。
可选地,第一活性层的厚度占比为70%,第二活性层的厚度占比为22%,导电体的厚度占比为8%。
可选地,第一活性层的厚度占比为80%,第二活性层的厚度占比为15%,导电体的厚度占比为5%。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一些实施例中,集流体301包括第一配合面3011以及与第一配合面3011相对的第二配合面3012。导电体302和活性体303为两个,并一一对应,第一配合面3011与其中一个导电体302的第二导电层3022相贴合,第二配合面3012与另一个导电体302的第二导电层3022相贴合。如此,通过在集流体 301的两面均设置有导电体302以及活性体303,可以进一步提升负极极片322的活性物质的总量,有利于提升电池300容量。
或者,如图5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面3011与第二导电层3022相贴合,负极极片322还包括第三导电层304,第三导电层304与第二配合面3012相贴合。如此,通过设置第三导电层304,可以进一步提升负极极片322的导电性能,有利于提升电池 300的充电速度。
可以理解地,电池在放电过程中,失去电子的电极叫正极,得到电子的电极叫负极电池。而在充电的过程中,电池的正极接电源的正极,得到电子,也叫阴极;电池的负极接电源的负极,失去电子也叫阳极。所以,本申请的负极极片也叫阳极极片。
参照图6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1,存储器12,电源组件13,多媒体组件14,音频组件15,输入/输出的接口16,传感器组件17,以及通信组件18。
处理组件通常控制电子设备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和处理组件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电子设备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被构造成在电子设备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为电子设备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电子设备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电源组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池,其他组件可以为用电单元。
多媒体组件包括本公开的显示模组,便于进行人机交互。如果显示模组包括触摸面板,显示模组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电子设备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电子设备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或经由通信组件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还包括一个扬声器,被构造成输出音频信号。
输入/输出的接口为处理组件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被构造成为电子设备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可以检测到电子设备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组件为电子设备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还可以检测电子设备或电子设备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电子设备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电子设备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电子设备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还可以包括光敏元件,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被构造成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被配置为便于电子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电子设备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3G、4G或6G等,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在传统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再累赘。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公开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流体;
导电体,包括第一导电层以及贴设于所述集流体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沿所述集流体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及
活性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第一粘接层以及嵌入所述第一粘接层设置的第一导电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颗粒包括导电炭黑颗粒、柯琴黑颗粒、碳纳米管、石墨烯颗粒中的至少2种;和/或,所述第一粘接层包括聚偏氟乙烯层、聚四氟乙烯层、聚丙烯层、聚丙烯酸层、聚丙烯酸酯层、聚丙烯腈层、羧甲基纤维素钠层、丁苯橡胶层及聚氨酯层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第二粘接层以及嵌入所述第二粘接层设置的第二导电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颗粒包括导电炭黑颗粒、柯琴黑颗粒、碳纳米管、石墨烯颗粒中的至少2种;和/或,所述第二粘接层包括聚偏氟乙烯层、聚四氟乙烯层、聚丙烯层、聚丙烯酸层、聚丙烯酸酯层、聚丙烯腈层、羧甲基纤维素钠层、丁苯橡胶层及聚氨酯层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体包括贴合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第一活性层以及贴设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第二活性层,所述第一活性层为负极层,所述第二活性层的容锂能力大于所述第一活性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层、所述第二活性层以及所述导电体的总厚度中,所述第一活性层的厚度占比为65%~80%,所述第二活性层的厚度占比为15%~25%,所述导电体的厚度占比为5%~1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包括第一配合面以及与所述第一配合面相对的第二配合面;
所述导电体和所述活性体为两个,并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配合面与其中一个所述导电体的所述第二导电层相贴合,所述第二配合面与另一个所述导电体的第二导电层相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面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相贴合,所述负极极片还包括第三导电层,所述第三导电层与所述第二配合面相贴合。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密闭腔的电池壳、电芯以及电解质,所述电芯以及所述电解质通过所述密闭腔封装于所述电池壳内;
其中,所述电芯包括正极极片、隔离膜以及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极片,所述隔离膜设置于所述正极极片与所述负极极片之间。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电部件以及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用电部件电连接。
CN202221767003.4U 2022-07-08 2022-07-08 负极极片、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8996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7003.4U CN218996755U (zh) 2022-07-08 2022-07-08 负极极片、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7003.4U CN218996755U (zh) 2022-07-08 2022-07-08 负极极片、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6755U true CN218996755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189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67003.4U Active CN218996755U (zh) 2022-07-08 2022-07-08 负极极片、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967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23499B2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a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WO2022111126A1 (zh) 电池组件及其加热方法、电子设备
CN110783656A (zh) 电子设备及电池预警方法
CN113690513A (zh) 电池模块及电子设备
CN218996755U (zh) 负极极片、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US8277978B2 (en) Cylinder type zinc-air cel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216850218U (zh) 终端设备
CN117410440A (zh) 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CN113644389B (zh) 电池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219303909U (zh) 电芯组件、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CN219144390U (zh) 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CN219066907U (zh) 一种电池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CN216850133U (zh) 电池以及终端设备
CN113690479B (zh) 充电电池及电子设备
CN217062337U (zh) 供电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216793725U (zh) 锂片、锂电池极片、锂电池电芯、锂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US11038227B2 (en) Battery pouch including nanoceramic coating
CN214254493U (zh) 电源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3340652U (zh) 电芯和电池
CN218513649U (zh) 电极组件、电芯、电池和电子设备
CN217009510U (zh) 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CN219040721U (zh) 天线总成及电子设备
CN212784814U (zh) 充电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CN217933938U (zh) 电池和电子设备
CN116207259A (zh) 锂片、电池极片、电池、电池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