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61350U - 一种隐藏式转动门和装配式墙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隐藏式转动门和装配式墙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61350U CN219061350U CN202222891480.8U CN202222891480U CN219061350U CN 219061350 U CN219061350 U CN 219061350U CN 202222891480 U CN202222891480 U CN 202222891480U CN 219061350 U CN219061350 U CN 2190613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door
- mounting plate
- connecting piece
- hidde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隐藏式转动门和装配式墙体。隐藏式转动门包括门框、门体、第一转动连接件和第二转动连接件,门框包括顶边框和底边框,顶边框包括顶一安装板,顶一安装板位于门洞的上方并固定安装在装饰墙板的内表面上,底边框包括底一安装板,底一安装板位于门洞的下方并固定安装在装饰墙板的内表面上;第一转动连接件连接在顶一安装板和门体的顶表面之间,第二转动连接件连接在底一安装板和门体的底表面之间,当门体关闭时,门体位于门洞中,门体的外表面与墙体的外表面平齐;第一转动连接件和第二转动连接件均隐藏在门体与门洞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隐藏式转动门可以实现更加简单方便的安装,隐藏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装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隐藏式转动门和装配式墙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公区装饰装修越来越得到关注,位于公区的传统管道井门和消防门都很不美观,影响公区装修视觉效果,并且很难与装饰墙面形成整体,也即难以实现隐藏式转动门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隐藏式转动门是安装在墙体上,以将墙体上的门洞的打开或封闭。并不能够起到隐藏公区的传统管道井门和消防门的作用。
因此,本申请要提供一种隐藏式转动门,该隐藏式转动门可以与装饰墙面形成整体,将公区的传统管道井门和消防门隐藏起来,起到装饰美观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门和装配式墙体,以解决或缓解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隐藏式转动门,用于安装在装饰墙板的门洞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墙板安装在墙体上,隐藏式转动门包括门框、门体、第一转动连接件和第二转动连接件;
所述门框包括顶边框和底边框,所述顶边框包括顶一安装板,所述顶一安装板位于所述门洞的上方并固定安装在所述装饰墙板的内表面上,所述底边框包括底一安装板,所述底一安装板位于所述门洞的下方并固定安装在所述装饰墙板的内表面上;
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的内端与所述顶一安装板固定连接,外端与所述门体的顶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的内端与所述底一安装板固定连接,外端与所述门体的底表面固定连接;
当所述门体关闭时,所述门体位于所述门洞中,所述门体的外表面与所述墙体的外表面平齐;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隐藏在所述门体的顶表面与所述门洞的上表面之间,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隐藏在所述门体的底表面与所述门洞的下表面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包括第一内连接件和第一外连接件,所述第一内连接件的内端与所述顶一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连接件的外端与所述第一外连接件的内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外连接件的外端与所述门体的顶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连接件的下表面与所述门洞的上表面齐平或高于所述门洞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内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外连接件的上方;
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包括第二内连接件和第二外连接件,所述第二内连接件的内端与所述底一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内连接件的外端与所述第二外连接件的内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外连接件的外端与所述门体的底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内连接件的上表面与所述门洞的下表面齐平或低于所述门洞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内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外连接件的下方;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连接件包括呈L形连接的第一内长板和第一内短板,所述第一外连接件包括呈L形连接的第一外长板和第一外短板,所述第一内长板与所述顶一安装板平行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短板的外端与所述第一外短板的内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外长板与所述门体的顶表面平行且固定连接于所述门体的顶表面;当所述门体闭合时,所述第一内长板和所述第一外长板重合,所述第一内短板和所述第一外短板重合,所述第一外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内连接件的下方。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连接件位于所述门体的顶表面所限制的区域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短板的外端形成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为阶梯孔,所述第一外短板的内端形成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为阶梯孔;所述门框还包括转轴和分别连接在所述转轴两端的两个止挡件,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一个所述止挡件容纳于所述第三通孔的大径部,另一个所述止挡件容纳于所述第四通孔的大径部。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的结构相同。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顶边框还包括呈L形连接的顶竖板和顶横板,所述顶竖板与所述装饰墙板的内表面贴合,所述顶横板与所述门洞的上表面贴合,所述顶一安装板与所述顶横板平行并连接在所述顶竖板的内表面上;所述底边框包括呈L形连接的底竖板和底横板,所述底竖板与所述装饰墙板的内表面贴合,所述底横板与所述门洞的下表面贴合,所述底一安装板与所述底横板平行并连接在所述底竖板的内表面上;当所述门体关闭时,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隐藏在所述门体的顶表面与所述顶横板的下表面之间,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隐藏在所述门体的底表面与所述底横板的上表面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顶横板的外端面与所述装饰墙板的外表面平齐,所述底横板的外端面与所述装饰墙板的外表面平齐。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顶边框还包括顶预制件和顶二安装板,所述顶二安装板连接在所述顶竖板的内表面上,所述顶二安装板与所述顶一安装板平行且位于所述顶一安装板的下方,所述顶二安装板的宽度小于所述顶一安装板的宽度;所述顶预制件包括呈L形连接的顶插块和顶挡块,所述顶插块插入所述顶一安装板和所述顶二安装板之间的间隙中,所述顶挡块与所述顶一安装板抵接,所述第一内连接件固定在所述顶插块的下表面上;所述底边框还包括底预制件和底二安装板,所述底二安装板连接在所述底竖板的内表面上,所述底二安装板与所述底一安装板平行且位于所述底一安装板的上方,所述底二安装板的宽度小于所述底一安装板的宽度;所述底预制件包括呈L形连接的底插块和底挡块,所述底插块插入所述底一安装板和所述底二安装板之间的间隙中,所述底挡块与所述底一安装板抵接,所述第二内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底插块的上表面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连接件的内端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顶一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内连接件的内端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底一安装板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顶一安装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顶沉槽,在所述顶沉槽的底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底一安装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底沉槽,在所述底沉槽的底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门框还包括两个侧边框,所述两个侧边框、所述顶边框和所述底边框首尾相接形成矩形的所述门框,所述两个侧边框支撑在所述底边框和所述顶边框之间;所述顶边框还包括顶插板,所述顶插板与所述顶竖板平行并连接在所述顶横板的上表面上,所述顶插板插入所述门洞上表面上形成的上插槽中;所述底边框包括底插板所述底插板与所述底竖板平行并连接在所述底横板的下表面上,所述底插板插入所述门洞下表面上形成的下插槽中。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侧边框包括侧一安装板、侧二安装板、侧插板以及呈L形连接的侧竖板和侧横板,所述侧竖板与所述装饰墙板的内表面贴合,所述侧横板与所述门洞的侧表面贴合,所述侧插板与所述侧竖板平行并连接在所述侧横板的内表面上,所述侧插板插入所述门洞侧表面上形成的侧插槽中,所述侧一安装板与所述侧横板平行并连接在所述侧竖板的内表面上;所述侧二安装板连接在所述侧竖板的内表面上,所述侧二安装板与所述侧一安装板间隔且平行,所述侧二安装板的宽度小于所述侧一安装板的宽度;其中,所述侧竖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竖板、所述底竖板连接,所述侧横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横板、所述底横板连接,所述侧一安装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一安装板、所述底一安装板连接,所述侧二安装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二安装板、所述底二安装板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门框还包括顶方管、底方管和两个侧方管,所述顶方管位于所述顶一安装板的上方,并与所述顶一安装板连接,所述顶方管的侧表面与所述顶竖板贴合;所述底方管位于所述底一安装板的下方,并与所述底一安装板连接,所述底方管的侧表面与所述底竖板贴合;所述侧方管位于所述侧一安装板的外侧,并分别与所述侧一安装板、所述侧竖板贴合;所述侧方管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顶方管的侧表面上和所述底方管的侧表面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门框还包括顶装饰条、底装饰条和两个侧装饰条,所述顶装饰条上设置有顶凹槽,所所述述顶二安装板插入顶凹槽中,且所述顶装饰条插入所述顶一安装板和所述顶二安装板之间的间隙中,所述顶装饰条的下表面与所述顶横板的下表面平齐;所述底装饰条上设置有底凹槽,所述底二安装板插入底凹槽中,且所述底装饰条插入所述底一安装板和所述底二安装板之间的间隙中,所述底装饰条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横板的上表面平齐;所述侧装饰条上设置有侧凹槽,所述侧二安装板插入侧凹槽中,且所述侧装饰条插入所述侧一安装板和所述侧二安装板之间的间隙中,所述侧装饰条的内表面与所述侧横板的内表面平齐;其中,所述侧装饰条的上端面抵接在所述顶一安装板上,下端面抵接在所述底一安装板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顶装饰条与所述第一内连接件对接,所述顶装饰条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一内连接件的下表面平齐;所述底装饰条与所述第二内连接件对接,所述底装饰条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内连接件的上表面平齐。
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门体为空心的,所述门体包括前板、四个侧板和四个加强筋板,所述四个侧板顺次首尾相接形成一个矩形框,且所述四个侧板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前板的四个侧边,所述四个加强筋板顺次首尾相接形成一个矩形框,且所述四个加强筋板分别对应垂直连接于所述四个侧板。
第二方面,基于上述隐藏式转动门,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装配式墙体,包括墙体、装饰墙板、龙骨和上述的隐藏式转动门,所述装饰墙板固定在所述龙骨上,所述龙骨固定在所述墙体上;所述装饰墙板和所述墙体之间具有间隙以容纳所述门框。
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隐藏式转动门中,首先,由于门体是通过转动连接于门框的顶边框和底边框而实现转动的,而顶一安装板和顶二安装板是位于装饰墙板的内表面上,而非如传统门框那样固定在门洞中,因此,本申请中,门框的安装更加简单方便,而且隐藏效果更好;其次,在装饰墙板上安装隐藏式转动门,使隐藏式转动门与装饰墙板形成一个整体,将隐藏式转动门与墙体上的消防门或管道井门对应,就可以在不使用时,将消防门或管道井门隐藏起来,需要使用时,只需将隐藏式转动门打开,就可以使消防门或管道井门外露,既提高了美观性,又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藏式转动门安装在装饰墙板上的关闭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墙体立体示意图,其中展示了隐藏式转动门打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藏式转动门安装在装饰墙板上时,第一转动连接件附近的一个视角下的局部立体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藏式转动门安装在装饰墙板上时,第一转动连接件附近的另一视角的局部立体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藏式转动门安装在装饰墙板上时,第二转动连接件附近的局部立体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藏式转动门的顶边框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藏式转动门安装在装饰墙板上时,顶预制件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藏式转动门安装在装饰墙板上时,顶装饰条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藏式转动门的底边框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藏式转动门安装在装饰墙板上时,底预制件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藏式转动门安装在装饰墙板上时,底装饰条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藏式转动门的侧边框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藏式转动门安装在装饰墙板上时,侧装饰条处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01-墙体,011-管道井门,02-装饰墙板,021-门洞,03-龙骨;
10-门体,101-前板,102-侧板,103-加强筋板;
21-顶一安装板,211-顶沉槽,22-顶二安装板,23-顶竖板,24-顶横板,25-顶插板,26-顶预制件;
31-底一安装板,311-底沉槽,32-底二安装板,33-底竖板,34-底横板,35-底插板,36-底预制件;
41-侧一安装板,42-侧二安装板,43-侧竖板,44-侧横板,45-侧插板;51-顶方管,52-底方管,53-侧方管;
61-顶装饰条,62-底装饰条,63-侧装饰条;
71-第一转动连接件,711-第一内连接件,712-第一外连接件,72-第二转动连接件;
81-第一紧固件,82-第二紧固件,83-第三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各个示例通过本申请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申请。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申请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申请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而不是要求本申请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隐藏式转动门用于安装在装饰墙板02的门洞021处,装饰墙板02安装在墙体01上,参考图1至图11,隐藏式转动门包括门框、门体10、第一转动连接件71和第二转动连接件72,门框包括顶边框和底边框,顶边框包括顶一安装板21,顶一安装板21位于门洞021的上方并固定安装在装饰墙板02的内表面上,底边框包括底一安装板31,底一安装板31位于门洞021的下方并固定安装在装饰墙板02的内表面上;第一转动连接件71的内端与顶一安装板21固定连接,外端与门体10的顶表面固定连接;第二转动连接件72的内端与底一安装板31固定连接,外端与门体10的底表面固定连接;当门体10关闭时,门体10位于门洞021中,门体10的外表面与墙体的外表面平齐;第一转动连接件71隐藏在门体10的顶表面与门洞021的上表面之间,第二转动连接件72隐藏在门体10的底表面与门洞021的下表面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由于门体10是通过转动连接于门框的顶边框和底边框而实现转动的,而顶一安装板21和顶二安装板22是位于装饰墙板02的内表面上,而非如传统门框那样固定在门洞021中,因此,本申请中,门框的安装更加简单方便,而且隐藏效果更好;而且,在装饰墙板02上安装隐藏式转动门,使隐藏式转动门与装饰墙板02形成一个整体,将隐藏式转动门与墙体上的消防门或管道井门011对应,就可以在不使用时,将消防门或管道井门011隐藏起来,需要使用时,只需将隐藏式转动门打开,就可以使消防门或管道井门011外露,既提高了美观性,又方便使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种,第一转动连接件71包括第一内连接件711和第一外连接件712,第一内连接件711的内端与顶一安装板21固定连接,第一内连接件711的外端与第一外连接件712的内端转动连接,第一外连接件712的外端与门体10的顶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内连接件711的下表面与门洞021的上表面齐平或高于门洞021的上表面,第一内连接件711位于第一外连接件712的上方;第二转动连接件72包括第二内连接件和第二外连接件,第二内连接件的内端与底一安装板31固定连接,第二内连接件的外端与第二外连接件的内端转动连接,第二外连接件的外端与门体10的底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内连接件的上表面与门洞021的下表面齐平或低于门洞021的下表面,第二内连接件位于第二外连接件的下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公知的,第一内连接件711和第一外连接件712的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轴线,与第二内连接件和第二外连接件的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轴线,必然共线上,即位于同一转动轴线上,门体10可以绕该转动轴线转动,从而实现打开和关闭;
其中,第一内连接件711位于第二外连接件的上方,并与第二外连接件转动连接,第一内连接件711始终固定在顶一安装板21上,并不会伸出到装饰墙板02的外侧,当门体10打开时,第一外连接件712的外端跟随门体10转动至装饰墙板02的外侧,当门体10关闭时,第一外连接件712的外端跟随门体10转动至门洞021中,第一外连接件712位于第一内连接件711的下方,并隐藏在门体10的顶表面与门洞021的上表面之间;这里,第一转动轴线可以是穿过门体10的顶表面的,这时,门体10的顶表面与门洞021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需要能够容纳第一内连接件711和第一外连接件712叠加在一起的厚度;或,第一转动轴线也可以是位于门体10内侧的,这时,门体10的顶表面与门洞021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只需要能够容纳第一外连接件712的厚度。
同理,第二内连接件位于第二外连接件的上方,并与第二外连接件转动连接,第二内连接件始终固定在顶二安装板22上,并不会伸出到装饰墙板02的外侧,当门体10打开时,第二外连接件的外端跟随门体10转动至装饰墙板02的外侧,当门体10关闭时,第二外连接件的外端跟随门体10转动至门洞021中,第二外连接件位于第二内连接件的下方,并隐藏在门体10的底表面与门洞021的下表面之间;这里,第二转动轴线可以是穿过门体10的顶表面的,这时,门体10的底表面与门洞021的下表面之间的间隙需要能够容纳第二内连接件和第二外连接件叠加在一起的厚度;或,第二转动轴线也可以是位于门体10内侧的,这时,门体10的底表面与门洞021的下表面之间的间隙只需要能够容纳第二外连接件的厚度。
由上可知,首先,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第一转动连接件71和第二转动连接件72在门体10宽度方向上的安装位置,从而调整转动轴线在门体10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门体10的打开角度,例如,如图2和3,在门体10宽度方向上,使转动轴线位于门体10的中间且靠近端部的位置,门体10可以打开大约160°,同时,转动至装饰墙板02内侧的部分也不会在门洞021宽度方向上占据门洞021太多空间,不影响人们穿过门洞021。其次,门体10是通过转动连接于门框的顶边框和底边框而实现转动的,而顶一安装板21和顶二安装板22是位于装饰墙板02的内表面上,而非如传统门框那样固定在门洞021中,因此,本申请中,门框的安装更加简单方便,而且隐藏效果更好;最后,在装饰墙板02上安装隐藏式转动门,使隐藏式转动门与装饰墙板02形成一个整体,将隐藏式转动门与墙体上的消防门或管道井门011对应,就可以在不使用时,将消防门或管道井门011隐藏起来,需要使用时,只需将隐藏式转动门打开,就可以使消防门或管道井门011外露,既提高了美观性,又方便使用。
此外,本申请中,“内、外”方向是基于装饰墙板02和墙体01的相对位置定义,墙体01位于装饰墙板02的内侧。“上、下”方向和“顶、底”方向是一致的,均是基于第一转动连接件71和第二转动连接件72的相对位置定义的,第一转动连接件71位于第二转动连接件72的上方或顶部。门体10的宽度方向与上述的转动轴线垂直。门洞021宽度方向与上述的转动轴线垂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考图4所示,第一内连接件711包括呈L形连接的第一内长板和第一内短板,第一外连接件712包括呈L形连接的第一外长板和第一外短板,第一内长板与顶一安装板21平行且固定连接,第一内短板的外端与第一外短板的内端转动连接,第一外长板与门体10的顶表面平行且固定连接于门体10的顶表面;当门体10闭合时,第一内长板和第一外长板重合,第一内短板和第一外短板重合,第一外连接件712位于第一内连接件711的下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L形的第一内连接件711和L形的第一外连接件712转动连接在一起,结构简单,并能够隐藏在门体10的顶表面和门洞021的上表面之间,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第一转动连接件71和第二转动连接件72在门体10宽度方向上的安装位置,以使得门体10能够具有预设的打开角度。此外,将第一内连接件711和第一外连接件712均设置为L形,可以更好的满足顶一安装板21位于装饰墙板02内侧。
在一种示例中,第一外连接件712位于门体10的顶表面所限制的区域内。也即,第一外连接件712是不伸出门体10的,确保了第一转动连接件71能够隐藏在门体10的顶表面和门洞021的上表面之间。
在一种示例中,第一内短板的外端形成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为阶梯孔,第一外短板的内端形成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为阶梯孔;门框还包括转轴和分别连接在转轴两端的两个止挡件,转轴穿过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一个止挡件容纳于第三通孔的大径部,另一个止挡件容纳于第四通孔的大径部。采用该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止挡件可以被容纳在大径部,这样有利于减小第一内短板和第一外短板转动连接处的厚度,进而利于减小门洞021的上表面和门体10的顶表面之间的间隙,提升门体10的隐藏效果。
在一种示例中,多个第一通孔可以均位于第一内长板上,并沿第一内长板的延伸方向直线间隔分布;多个第二通孔可以均位于第一外长板上,并沿第一外长板的的延伸方向直线间隔分布。
另外,第一转动连接件71和第二转动连接件72的结构和大小可以完全相同,简化结构的同时,便于安装隐藏式转动门。上文已经详细介绍了第一转动连接件71的具体结构和安装,此处不再赘述第二转动连接件72的结构和安装。
在一种可能的是实现方式中,顶边框还包括呈L形连接的顶竖板23和顶横板24,顶竖板23与装饰墙板02的内表面贴合,顶横板24与门洞021的上表面贴合,顶一安装板21与顶横板24平行并连接在顶竖板23的内表面上;底边框包括呈L形连接的底竖板33和底横板34,底竖板33与装饰墙板02的内表面贴合,底横板34与门洞021的下表面贴合,底一安装板31与底横板34平行并连接在底竖板33的内表面上;当门体10关闭时,第一转动连接件71隐藏在门体10的顶表面与顶横板24的下表面之间,第二转动连接件72隐藏在门体10的底表面与底横板34的上表面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使顶竖板23与装饰墙板02的内表面贴合,并将顶一安装板21连接在顶竖板23,可以方便顶边框的固定,例如,可以将顶竖板23与装饰墙板02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了顶边框的固定;使顶横板24与门洞021的上表面贴合,可以实现对门洞021上表面的包覆,对装饰墙板02起到防虫、防潮的保护作用;而将顶横板24和顶竖板23呈L形连接为一个整体,不仅方便顶边框的安装,还可以方便顶边框的定位,即:安装时,使顶竖板23与装饰墙板02的内表面贴合,顶横板24与门洞021的上表面贴合,就实现了顶边框相对于装饰墙板02的定位。
同理,使底竖板33与装饰墙板02的内表面贴合,并将底一安装板31连接在底竖板33,可以方便底边框的固定,例如,可以将底竖板33与装饰墙板02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了底边框的固定;使底横板34与门洞021的上表面贴合,可以实现对门洞021上表面的包覆,对装饰墙板02起到防虫、防潮的保护作用;而将底横板34和底竖板33呈L形连接为一个整体,不仅方便底边框的安装,还可以方便底边框的定位,即:安装时,使底竖板33与装饰墙板02的内表面贴合,底横板34与门洞021的下表面贴合,就实现了底边框相对于装饰墙板02的定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顶横板24的外端面与装饰墙板02的外表面平齐,底横板34的外端面与装饰墙板02的外表面平齐。如此,可以提升门体10与装饰墙板02的整体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考图3和图7所示,顶边框还包括顶预制件26和顶二安装板22,顶二安装板22连接在顶竖板23的内表面上,顶二安装板22与顶一安装板21平行且位于顶一安装板21的下方,顶二安装板22的宽度小于顶一安装板21的宽度;顶预制件26包括呈L形连接的顶插块和顶挡块,顶插块插入顶一安装板21和顶二安装板22之间的间隙中,顶挡块与顶一安装板21抵接,第一内连接件711固定在顶插块的下表面上;
参考图5和图10所示,底边框还包括底预制件36和底二安装板32,底二安装板32连接在底竖板33的内表面上,底二安装板32与底一安装板31平行且位于底一安装板31的上方,底二安装板32的宽度小于底一安装板31的宽度;底预制件36包括呈L形连接的底插块和底挡块,底插块插入底一安装板31和底二安装板32之间的间隙中,底挡块与底一安装板31抵接,第二内连接件固定在底插块的上表面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顶一安装板21和顶二安装板22配合可以实现对顶预制件26的限位,方便将第一内连接件711固定在顶插块的下表面上;而顶预制件26与顶一安装板21叠置在一起后,具有较大厚度,可以利于通过螺栓之类地紧固件将第一内连接件711稳定地安装在顶一安装板21上;而且,还可以通过调整顶预制件26的厚度来调整第一内连接件711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以便与第一外连接件712配合,使第一外连接件712能够隐藏在门体10和门洞021之间的缝隙中。
同理,底一安装板31和底二安装板32配合可以实现对底预制件36的限位,方便将第一内连接件711固定在底插块的下表面上;而底预制件36与底一安装板31叠置在一起后,具有较大厚度,可以利于通过螺栓之类地紧固件将第一内连接件711稳定地安装在底一安装板31上;而且,还可以通过调整底预制件36的厚度来调整第一内连接件711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以便与第一外连接件712配合,使第一外连接件712能够隐藏在门体10和门洞021之间的缝隙中。
此外,参考图3至图7,由于顶预制件26下方还有顶二安装板22,而顶预制件26下方要连接第一内连接件711,第一内连接件711是要位于顶横板24下方的,以便与第一外连接件712转动连接,因此,可以使顶预制件26的顶插块的下表面上形成有顶凸起,以保证第一内连接件711连接在顶预制件26下表面上后,能够位于顶横板24下方;当然,也可以使用垫片,垫片夹在顶预制件26和第一内连接件711之间,以保证第一内连接件711位于顶横板24下方。同理,参考图10,底预制件26处也可以采用上述同样的方法,来使第二内连接件721位于底横板34的上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考图4和图5所示,第一内连接件711的内端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紧固件81穿过第一通孔与顶一安装板21连接;第二内连接件的内端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第二紧固件82穿过第二通孔与底一安装板31连接。其中,第一紧固件81可以为平头螺丝,当有上述的顶预制件26上,第一紧固件81还需要穿过顶预制件26与顶一安装板21连接;第二紧固件82可以为平头螺丝。当有上述的底预制件36上,第二紧固件82还需要穿过底预制件36与底一安装板31连接。
在一种示例中,参考图6和图9所示,顶一安装板2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顶沉槽211,在顶沉槽211的底壁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一连接孔,第一紧固件81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一连接孔;底一安装板3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底沉槽311,在底沉槽311的底壁上设置有与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第二紧固件82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二连接孔。采用该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第一连接孔位于顶沉槽211中,顶沉槽211可以起到引导第一紧固件81穿过第一连接孔的作用,提高便利性;同理,第二连接孔位于底沉槽311中,底沉槽311可以起到引导第二紧固件82穿过第二连接孔的作用。其中,顶沉槽211和底沉槽311可以均为V形槽,在保证顶一安装板21和底一安装板31的结构强度前提下,可以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考图5、图8至图13,门框还包括两个侧边框,两个侧边框、顶边框和底边框首尾相接形成矩形的门框,两个侧边框支撑在底边框和顶边框之间;顶边框还包括顶插板25,顶插板25与顶竖板23平行并连接在顶横板24的上表面上,顶插板25插入门洞021上表面上形成的上插槽中;底边框包括底插板35底插板35与底竖板33平行并连接在底横板34的下表面上,底插板35插入门洞021下表面上形成的下插槽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基于侧边框支撑在底边框和顶边框之间,利用顶插板25可以将顶边框定位在装饰墙板02上,利用底插板35可以将底边框定位在装饰墙板02上,从而可以在不使用紧固件或连接件的情况下,将门框卡接在装饰墙板02上,实现了门框的安装定位,简化了结构的同时,安装更加简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考图12和图13所示,侧边框包括侧一安装板41、侧二安装板42、侧插板45以及呈L形连接的侧竖板43和侧横板44,侧竖板43与装饰墙板02的内表面贴合,侧横板44与门洞021的侧表面贴合,侧插板45与侧竖板43平行并连接在侧横板44的内表面上,侧插板45插入门洞021侧表面上形成的侧插槽中,侧一安装板41与侧横板44平行并连接在侧竖板43的内表面上;侧二安装板42连接在侧竖板43的内表面上,侧二安装板42与侧一安装板41间隔且平行,侧二安装板42的宽度小于侧一安装板41的宽度;其中,侧竖板43的两端分别与顶竖板23、底竖板33连接,侧横板44的两端分别与顶横板24、底横板34连接,侧一安装板41的两端分别与顶一安装板21、底一安装板31连接,侧二安装板42的两端分别与顶二安装板22、底二安装板32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一方面,将侧横板44和侧竖板43呈L形连接为一个整体,可以方便侧边框的定位,即:安装时,使侧竖板43与装饰墙板02的内表面贴合,侧横板44与门洞021的上表面贴合,就实现了侧边框相对于装饰墙板02的定位,同时,使侧横板44与门洞021的侧表面贴合而包覆门洞021侧表面,可以对装饰墙板02起到防虫、防潮的保护作用,同时,连接在一起的侧横板44、顶横板24和底横板34将门洞021的内表面包覆,提高美观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侧插板45将侧边框定位在装饰墙板02上,降低起到承重作用的侧边框发生翘曲的风险;第三方面,使侧一安装板41的两端分别与顶一安装板21、底一安装板31连接,使侧二安装板42的两端分别与顶二安装板22、底二安装板32连接,可以提高侧边框的支撑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考图8、图11和图13,门框还包括顶方管51、底方管52和两个侧方管53,顶方管51位于顶一安装板21的上方,并与顶一安装板21连接,顶方管51的侧表面与顶竖板23贴合;底方管52位于底一安装板31的下方,并与底一安装板31连接,底方管52的侧表面与底竖板33贴合;侧方管53位于侧一安装板41的外侧,并分别与侧一安装板41、侧竖板43贴合;侧方管53的两端分别抵接在顶方管51的侧表面上和底方管52的侧表面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使侧方管53的两端分别抵接在顶方管51的侧表面上和底方管52的侧表面上,从可以形成了一个由四根方管组成的矩形框架,结构强度高,而顶一安装板21是连接在顶方管51的下方的,底一安装板31是连接在底方管52的上方的,从而可以提高顶一安装板21、底一安装板31的承重能力,进而可以提高门框的结构强度、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使门框能够承受门体10的反复多次的启闭。
其中,底方管52和顶方管51的长度相同,并且,底方管52的端面与侧方管53的外表面平齐。从而可以提高美观性。
在一种示例中,第一内连接件711和顶一安装板21通过同一紧固件固定在顶方管51的下方;第二内连接件和底一安装板31通过同一紧固件固定在底方管52的上方。采用该技术方案的情况,可以减少紧固件的使用数量,使得隐藏式转动门的制作和安装均更加简便。
例如,顶方管51的侧壁上可以形成有内螺纹孔,顶一安装板21上形成有第一连接孔,第一内连接件711的内端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紧固件81可以为平头螺丝,平头螺丝从下向上依次穿过第一通孔、顶预制件26、第一连接孔后与顶方管51的内螺纹孔连接,从而将第一内连接件711、顶预制件26和顶一安装板21均固定在顶方管51上。同理,底方管52的侧壁上可以形成有内螺纹孔,底一安装板31上形成有第二连接孔,第二内连接件的内端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紧固件82可以为螺栓,螺栓依次穿过第二通孔、底预制件36、第二连接孔后与底方管52的内螺纹孔连接,从而将第二内连接件、底预制件36和底一安装板31均固定在底方管52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考图8、图11和图13,门框还包括顶装饰条61、底装饰条62和两个侧装饰条63,顶装饰条61上设置有顶凹槽,顶二安装板22插入顶凹槽中,且顶装饰条61插入顶一安装板21和顶二安装板22之间的间隙中,顶装饰条61的下表面与顶横板24的下表面平齐;
底装饰条62上设置有底凹槽,底二安装板32插入底凹槽中,且底装饰条62插入底一安装板31和底二安装板32之间的间隙中,底装饰条62的上表面与底横板34的上表面平齐;
侧装饰条63上设置有侧凹槽,侧二安装板42插入侧凹槽中,且侧装饰条63插入侧一安装板41和侧二安装板42之间的间隙中,侧装饰条63的内表面与侧横板44的内表面平齐;
其中,侧装饰条63的上端面抵接在顶一安装板21上,下端面抵接在底一安装板31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利用顶装饰条61将顶一安装板21和顶二安装板22之间缝隙填满,同时使顶装饰条61的下表面与顶横板24的下表面平齐,从而使得顶边框的内侧具有较为平整的表面,提高美观性;同理,利用底装饰条62使得底边框的内侧具有较为平整的表面,提高美观性;利用侧装饰条63使得侧边框的内侧具有较为平整的表面,提高美观性。
此外,顶装饰条61的两端可以抵接在两个侧装饰条63的内表面上;底装饰条62的两端可以抵接在两个侧装饰条63的内表面上。
在一种示例中,顶装饰条61上还设置有顶倒角,该顶倒角位于顶装饰条61的顶凹槽和顶一安装板21之间,以便于将顶装饰条61插接到顶一安装板21和顶二安装板22之间的间隙中。同理,底装饰条62上还设置有底倒角,该底倒角位于底装饰条62的底凹槽和底一安装板31之间,以便于将底装饰条62插接到底一安装板31和底二安装板32之间的间隙中。同理,侧装饰条63上还设置有侧倒角,该侧倒角位于侧凹槽和侧一安装板41之间,以便于将侧装饰条63插接到侧一安装板41和侧二安装板42之间的间隙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顶装饰条61与第一内连接件711对接,顶装饰条61的下表面和第一内连接件711的下表面平齐;底装饰条62与第二内连接件对接,底装饰条62的上表面和第二内连接件的上表面平齐。如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门框的美观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考图4,门体10为空心的,门体10包括前板101、四个侧板102和四个加强筋板103,四个侧板102顺次首尾相接形成一个矩形框,且四个侧板102分别垂直连接于前板101的四个侧边,四个加强筋板103顺次首尾相接形成一个矩形框,且四个加强筋板103分别对应垂直连接于四个侧板10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门体10为空心的,重量较小,利于减小门框和装饰墙板02的承重负担,提高隐藏式转动门的使用寿命。而四个侧板102、四个加强筋板103可以保证门体10的结构强度。而且,还方便通过第三紧固件83将第一外连接件712固定在顶部的侧板102上,以实现将第一外连接件712固定在门体10的上表面。同理,还方便通过第四紧固件将第二外连接件固定在底部的侧板102上,以实现将第二外连接件固定在门体10的下表面。其中,第三紧固件83和第四紧固件均可以为平头螺丝。
其中,可以通过钣金折弯获得前板101和四个侧板102,四个加强筋板103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与四个侧板102连接。
此外,本申请提供的隐藏式转动门可以使用按压式门锁,以在隐藏式转动门关闭时,能够隐藏在隐藏式转动门内侧。按压式门锁可以安装在门洞的侧表面和隐藏式转动门的内表面之间,以通过按压隐藏式转动门的方式打开隐藏式转动门,或将隐藏式转动门锁止在门洞中。现有技术中有多种按压式门锁,根据需要选择即可,本申请不作限定。
在一种示例中,可以通过平头螺钉等紧固件穿过第一外连接件712与门体10的侧板102连接,从而将第一外连接件712固定在门体10的顶表面上。当然,也可以用杨的方式将第二外连接件固定在门体10的底表面上。
第二方面,参考图2所示,基于上述隐藏式转动门,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装配式墙体,包括墙体01、装饰墙板02、龙骨03和上述的隐藏式转动门,装饰墙板02固定在龙骨03上,龙骨03固定在墙体01上;装饰墙板02和墙体01之间具有间隙以容纳门框。采用该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当墙体上安装有消防门或管道井门011时,可以在装饰墙板02上的与消防门或管道井门011对应的地方开设门洞021,并将隐藏式转动门装在门洞021中,这样,就可以将消防门、管道井门011隐藏起来,装饰效果好,更加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隐藏式转动门,用于安装在装饰墙板的门洞处,所述装饰墙板安装在墙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门体、第一转动连接件和第二转动连接件,
所述门框包括顶边框和底边框,所述顶边框包括顶一安装板,所述顶一安装板位于所述门洞的上方并固定安装在所述装饰墙板的内表面上,所述底边框包括底一安装板,所述底一安装板位于所述门洞的下方并固定安装在所述装饰墙板的内表面上;
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的内端与所述顶一安装板固定连接,外端与所述门体的顶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的内端与所述底一安装板固定连接,外端与所述门体的底表面固定连接;
当所述门体关闭时,所述门体位于所述门洞中,所述门体的外表面与所述墙体的外表面平齐;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隐藏在所述门体的顶表面与所述门洞的上表面之间,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隐藏在所述门体的底表面与所述门洞的下表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转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包括第一内连接件和第一外连接件,所述第一内连接件的内端与所述顶一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连接件的外端与所述第一外连接件的内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外连接件的外端与所述门体的顶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连接件的下表面与所述门洞的上表面齐平或高于所述门洞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内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外连接件的上方;
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包括第二内连接件和第二外连接件,所述第二内连接件的内端与所述底一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内连接件的外端与所述第二外连接件的内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外连接件的外端与所述门体的底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内连接件的上表面与所述门洞的下表面齐平或低于所述门洞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内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外连接件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式转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连接件包括呈L形连接的第一内长板和第一内短板,所述第一外连接件包括呈L形连接的第一外长板和第一外短板,
所述第一内长板与所述顶一安装板平行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短板的外端与所述第一外短板的内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外长板与所述门体的顶表面平行且固定连接于所述门体的顶表面;
当所述门体闭合时,所述第一内长板和所述第一外长板重合,所述第一内短板和所述第一外短板重合,所述第一外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内连接件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藏式转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连接件位于所述门体的顶表面所限制的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藏式转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短板的外端形成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为阶梯孔,所述第一外短板的内端形成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为阶梯孔;
所述门框还包括转轴和分别连接在所述转轴两端的两个止挡件,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一个所述止挡件容纳于所述第三通孔的大径部,另一个所述止挡件容纳于所述第四通孔的大径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藏式转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的结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隐藏式转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边框还包括呈L形连接的顶竖板和顶横板,所述顶竖板与所述装饰墙板的内表面贴合,所述顶横板与所述门洞的上表面贴合,所述顶一安装板与所述顶横板平行并连接在所述顶竖板的内表面上;
所述底边框包括呈L形连接的底竖板和底横板,所述底竖板与所述装饰墙板的内表面贴合,所述底横板与所述门洞的下表面贴合,所述底一安装板与所述底横板平行并连接在所述底竖板的内表面上;
当所述门体关闭时,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隐藏在所述门体的顶表面与所述顶横板的下表面之间,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隐藏在所述门体的底表面与所述底横板的上表面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隐藏式转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横板的外端面与所述装饰墙板的外表面平齐,所述底横板的外端面与所述装饰墙板的外表面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隐藏式转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边框还包括顶预制件和顶二安装板,所述顶二安装板连接在所述顶竖板的内表面上,所述顶二安装板与所述顶一安装板平行且位于所述顶一安装板的下方,所述顶二安装板的宽度小于所述顶一安装板的宽度;所述顶预制件包括呈L形连接的顶插块和顶挡块,所述顶插块插入所述顶一安装板和所述顶二安装板之间的间隙中,所述顶挡块与所述顶一安装板抵接,所述第一内连接件固定在所述顶插块的下表面上;
所述底边框还包括底预制件和底二安装板,所述底二安装板连接在所述底竖板的内表面上,所述底二安装板与所述底一安装板平行且位于所述底一安装板的上方,所述底二安装板的宽度小于所述底一安装板的宽度;所述底预制件包括呈L形连接的底插块和底挡块,所述底插块插入所述底一安装板和所述底二安装板之间的间隙中,所述底挡块与所述底一安装板抵接,所述第二内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底插块的上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隐藏式转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连接件的内端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顶一安装板连接;
所述第二内连接件的内端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底一安装板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隐藏式转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一安装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顶沉槽,在所述顶沉槽的底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
所述底一安装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底沉槽,在所述底沉槽的底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隐藏式转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还包括两个侧边框,所述两个侧边框、所述顶边框和所述底边框首尾相接形成矩形的所述门框,所述两个侧边框支撑在所述底边框和所述顶边框之间;
所述顶边框还包括顶插板,所述顶插板与所述顶竖板平行并连接在所述顶横板的上表面上,所述顶插板插入所述门洞上表面上形成的上插槽中;
所述底边框包括底插板所述底插板与所述底竖板平行并连接在所述底横板的下表面上,所述底插板插入所述门洞下表面上形成的下插槽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隐藏式转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框包括侧一安装板、侧二安装板、侧插板以及呈L形连接的侧竖板和侧横板,所述侧竖板与所述装饰墙板的内表面贴合,所述侧横板与所述门洞的侧表面贴合,所述侧插板与所述侧竖板平行并连接在所述侧横板的内表面上,所述侧插板插入所述门洞侧表面上形成的侧插槽中,所述侧一安装板与所述侧横板平行并连接在所述侧竖板的内表面上;所述侧二安装板连接在所述侧竖板的内表面上,所述侧二安装板与所述侧一安装板间隔且平行,所述侧二安装板的宽度小于所述侧一安装板的宽度;
其中,所述侧竖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竖板、所述底竖板连接,
所述侧横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横板、所述底横板连接,
所述侧一安装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一安装板、所述底一安装板连接,
所述侧二安装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二安装板、所述底二安装板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隐藏式转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还包括顶方管、底方管和两个侧方管,
所述顶方管位于所述顶一安装板的上方,并与所述顶一安装板连接,所述顶方管的侧表面与所述顶竖板贴合;
所述底方管位于所述底一安装板的下方,并与所述底一安装板连接,所述底方管的侧表面与所述底竖板贴合;
所述侧方管位于所述侧一安装板的外侧,并分别与所述侧一安装板、所述侧竖板贴合;
所述侧方管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顶方管的侧表面上和所述底方管的侧表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隐藏式转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还包括顶装饰条、底装饰条和两个侧装饰条,
所述顶装饰条上设置有顶凹槽,所述顶二安装板插入顶凹槽中,且所述顶装饰条插入所述顶一安装板和所述顶二安装板之间的间隙中,所述顶装饰条的下表面与所述顶横板的下表面平齐;
所述底装饰条上设置有底凹槽,所述底二安装板插入底凹槽中,且所述底装饰条插入所述底一安装板和所述底二安装板之间的间隙中,所述底装饰条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横板的上表面平齐;
所述侧装饰条上设置有侧凹槽,所述侧二安装板插入侧凹槽中,且所述侧装饰条插入所述侧一安装板和所述侧二安装板之间的间隙中,所述侧装饰条的内表面与所述侧横板的内表面平齐;
其中,所述侧装饰条的上端面抵接在所述顶一安装板上,下端面抵接在所述底一安装板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隐藏式转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装饰条与所述第一内连接件对接,所述顶装饰条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一内连接件的下表面平齐;
所述底装饰条与所述第二内连接件对接,所述底装饰条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内连接件的上表面平齐。
1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隐藏式转动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为空心的,所述门体包括前板、四个侧板和四个加强筋板,所述四个侧板顺次首尾相接形成一个矩形框,且所述四个侧板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前板的四个侧边,所述四个加强筋板顺次首尾相接形成一个矩形框,且所述四个加强筋板分别对应垂直连接于所述四个侧板。
18.一种装配式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装饰墙板、龙骨和上述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隐藏式转动门,所述装饰墙板固定在所述龙骨上,所述龙骨固定在所述墙体上;所述装饰墙板和所述墙体之间具有间隙以容纳所述门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91480.8U CN219061350U (zh) | 2022-10-28 | 2022-10-28 | 一种隐藏式转动门和装配式墙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91480.8U CN219061350U (zh) | 2022-10-28 | 2022-10-28 | 一种隐藏式转动门和装配式墙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61350U true CN219061350U (zh) | 2023-05-23 |
Family
ID=86347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891480.8U Active CN219061350U (zh) | 2022-10-28 | 2022-10-28 | 一种隐藏式转动门和装配式墙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61350U (zh) |
-
2022
- 2022-10-28 CN CN202222891480.8U patent/CN21906135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173568C (en) | Cabinet construction system | |
US7810283B2 (en) | Exterior pocket door | |
CN219061350U (zh) | 一种隐藏式转动门和装配式墙体 | |
CN115584908A (zh) | 一种隐形门和装配式墙体 | |
CN212898199U (zh) | 一种外形美观的装甲通高门 | |
CN212642020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背景墙支架结构 | |
CN215958882U (zh) | 一种孔位隐藏式柜体结构 | |
CN111794650A (zh) | 一种外形美观的装甲通高门及其安装施工工艺 | |
CN117211642A (zh) | 一种门框型材、安装方法及静音消防门 | |
CN220167825U (zh) | 装配式消防门 | |
CN221298926U (zh) | 一种隐形门组合型材结构 | |
CN220849402U (zh) | 一种卫浴门框 | |
CN221053517U (zh) | 一种可拼接无轨道推拉门 | |
CN211923969U (zh) | 铝板暗门结构 | |
CN219638711U (zh) | 一种明铰链暗装式装甲门 | |
CN221442443U (zh) | 一种合页安装结构 | |
CN218623063U (zh) | 一种隐藏式暗门装置 | |
CN221398760U (zh) | 一种摆闸 | |
CN221119725U (zh) | 一种门扇和门头一体的防盗门 | |
CN216476948U (zh) | 一种公区隐藏门 | |
CN219344450U (zh) | 一种隐藏式门体结构和入户门 | |
CN219672421U (zh) | 一种隐藏式门用铰链及具有该铰链的室内门 | |
CN217269666U (zh) | 一种套装门套结构 | |
CN215579993U (zh) | 一种用于箱式变电站的限位风撑结构 | |
CN213627199U (zh) | 立面平齐的一体式纱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300453 Building 1, zone 1, Ronghui business park, Binhai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Tianji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after: Huaneng Renju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453 Building 1, zone 1, Ronghui business park, Binhai Zhongguanc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Tianji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Heneng renju Technology (Tianjin) Group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