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61325U - 滑臂结构 - Google Patents

滑臂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61325U
CN219061325U CN202222800313.8U CN202222800313U CN219061325U CN 219061325 U CN219061325 U CN 219061325U CN 202222800313 U CN202222800313 U CN 202222800313U CN 219061325 U CN219061325 U CN 219061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fixing
rail body
mounting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0031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建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ca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ca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ca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ca Tech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61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613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臂结构,包含有:一滑轨本体,具有一滑槽,及一开口连通至该滑槽;以及一固定座,以可拆离的方式设于该滑轨本体的一端,具有一安装孔;该固定座可沿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的其中一者固定于该滑轨本体,当该固定座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安装孔的方向垂直于该滑轨本体的该开口的方向;当该固定座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安装孔的方向平行于该滑轨本体的该开口的方向。通过可转向设置的该固定座,使该滑轨本体可随需要以安装于一水平面或一垂直面上,增加安装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滑臂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滑臂结构有关,特别是指可自由选择安装方式的滑臂结构。
背景技术
从人类开始发展建筑的同时,门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从最早的木门、石门到大型的城门,几乎都需要通过人为进行开启或是关闭。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数字化的发展,许多传统需要靠人力使用的工具已被计算机控制所取代,自动门的出现就是其中一个产品。自动门的优点在于不需通过人为操作,仅需通过控制装置即可自动控制自动门的启闭,相对而言方便许多。其中常见的自动门包含平移式、平开式、折叠式等等。
现有设计的平开式(内开式或外开式)自动门通常会通过一滑臂结构结合一控制装置来操控自动门的启闭。其中,该滑臂结构由一滑轨组与一旋臂所组成,该滑轨组与该旋臂其中一者固定于墙壁,另一者则固定于门上。该旋臂一端连接于该控制装置,另一端具有一滑块,以可活动的方式容置于该滑轨组的一轨道内。由此,该控制装置可控制该旋臂的该滑块沿该滑轨组的该轨道内移动,进而带动该自动门转动。
然而,现有技术的滑臂结构有几个缺点。第一是滑轨组的安装方式极为受限。由于滑轨组通常已在水平位置或垂直位置预先钻好安装孔,因此滑轨组安装的方式会受限于安装孔的位置,例如当要安装滑轨组在垂直的墙面或门上时,一个具有水平安装孔的滑轨组便无法进行安装。第二是旋臂一端的滑块通常是一个矩形块体或圆柱体,且轨道的形状通常为矩形。因此,若安装滑轨组与旋臂时没有做好位置的校正,容易使滑块与轨道无法完全对合,而导致滑块无法顺利地在轨道中移动,影响自动门的开关顺畅性,长期磨损下也会导致滑臂结构需要维修的机率上升,相对提升维修成本。因此,如何解决滑臂结构的安装问题,是相关领域的业者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臂结构,其可以有效改善安装流程,并提高安装便利性。
为达上述创作目的,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滑臂结构,包含有:一滑轨本体,具有一滑槽,及一开口连通至该滑槽;以及一固定座,以可拆离的方式设于该滑轨本体的一端,具有一安装孔;该固定座可沿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的其中一者固定于该滑轨本体,当该固定座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安装孔的方向垂直于该滑轨本体的该开口的方向;当该固定座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安装孔的方向平行于该滑轨本体的该开口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固定座具有一体成形的一安装部及一延伸部;该安装孔设于该安装部的一侧;该延伸部连接于该安装部的另一侧,并沿远离该安装部的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安装部内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安装孔连通至该容置空间,供一固定件的至少一部分穿过该容置空间并从该安装孔伸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安装部具有一安装开口,连通至该容置空间,且该安装开口与该安装孔位于该安装部的相异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固定座还具有一外盖,以可拆离的方式连接于该安装部;该外盖设有对应于该安装开口的一嵌合部,使该外盖连接于该安装部时,该嵌合部可遮盖该安装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固定座还具有一连接件,分别连接该延伸部与该滑轨本体;该连接件具有一连接孔;该连接孔的形状对应于该延伸部的形状,使连接件连接于该延伸部时,该延伸部可伸入该连接孔形成嵌合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连接件的形状对应于该滑槽的形状,使该连接件连接于该滑轨本体时,该连接件可嵌合于该滑槽的一端;其中,该滑槽的形状不同于该连接孔的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延伸部设有一第一固定孔与一第二固定孔;该连接件设有一定位孔,用以当该连接件连接于该延伸部时,该定位孔可对应于该第一固定孔与该第二固定孔的其中一者;当该固定座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定位孔对应于该第一固定孔,供一第二固定件贯穿该定位孔与该第一固定孔;当该固定座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定位孔对应于该第二固定孔,供该第二固定件贯穿该定位孔与该第二固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含一旋臂,一端具有一滑块容置于该滑轨本体的该滑槽内,并可沿该滑槽内移动;其中,该滑块概呈球形,使该滑块容置于该滑轨本体的该滑槽内时,该滑块可沿该滑槽的径向进行小幅度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含一挡块,设于该滑轨本体的该滑槽内的一预定位置,用以限制该旋臂之该滑块仅能在该固定座与该挡块之间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滑臂结构通过可转向设置的该固定座,使该滑轨本体可随需要以安装于一水平面或一垂直面上,增加安装的灵活性。另一方面,通过该滑轨本体的该椭圆形滑槽与该旋臂的该球状滑块的结构,可使该滑轨本体与该旋臂在安装时能容许一些角度误差,降低安装的困难度,相对而言提升安装便利性。
以下即依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座体的局部放大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固定座位于第一位置的局部外观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固定座位于第二位置的局部外观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种安装态样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种安装态样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滑臂结构
10 滑轨本体
11 滑槽
12 开口
13 挡块
20 旋臂
21 滑块
30 固定座
31 座体
32 连接件
320 连接孔
321 定位孔
33 外盖
330 嵌合部
34 安装部
340 容置空间
341 安装开口
342 安装孔
343 顶抵面
35 延伸部
351 第一固定孔
352 第二固定孔
353 通孔
36 固定件
37 第二固定件
40 控制装置
50 门
60 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各图式所为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较佳实施例。应了解的是,在此该些图式及说明内容只供说明之用,并未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上”与“下”、“前”与“后”、“左”与“右”、“第一”与“第二”等用词,是用于清楚说明组件或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并非作为限制的用语。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滑臂结构1主要包含有一滑轨本体10、一旋臂20及两个固定座30。
请参阅图2所示,该滑轨本体10为一长条状的块体,具有一滑槽11,沿该滑轨本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该滑轨本体10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使该滑轨本体10的两端形成开放端。该滑轨本体10还具有一开口12,设于该滑轨本体10的一侧,并连通至该滑槽11。在本实施例中,该滑槽11的形状概呈椭圆形;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滑槽11的形状则可为任意形状。该滑轨本体10还设有一挡块13,在本实施例中,设于该滑槽11内的一预定位置,且该挡块13的形状对应于该滑槽11的形状。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挡块13可设于该滑槽11内的任意位置以调整该挡块13与任一该固定座30之间的距离。
该旋臂20为一长条状的片体,一端具有一滑块21,容置于该滑轨本体10的该滑槽11中,该旋臂20可受外力驱动而转动,使该滑块21可沿该滑槽11内移动。其中,该滑轨本体10的该挡块13可用以限制该滑块21于该滑槽11内的移动范围,使该滑块21仅能在其中一该固定座30与该挡块13之间移动。以控制开门角度。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该两个固定座30分别以可拆离的方式设于该滑轨本体10的两端,并沿该滑槽11的该两个开放端伸入该滑槽11中。由于该两个固定座30的结构相同,因此本处仅以其中一该固定座30进行说明,另一该固定座30的结构可自行推及。
该固定座30包含一座体31、一连接件32及一外盖33。该座体31具有一体成形的一安装部34及一延伸部35。该安装部34为一中空管件,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340,及一安装开口341连通至该容置空间340。该安装部34另设有一安装孔342,贯穿该安装部34相对该安装开口341的一侧并连通至该容置空间340。该安装孔342供一固定件36贯穿以将该座体31锁固于一平面上。另外,该安装部34具有一顶抵面343,垂直于该安装孔342与该安装开口341,用以当该固定座30结合于该滑轨本体10时,该顶抵面343抵靠于该滑轨本体10的一端。该延伸部35为一中空柱状构件,一端连接于该安装部34的该顶抵面343,另一端沿远离该顶抵面343的垂直方向延伸。该延伸部35在侧面设有一第一固定孔351及一第二固定孔352,分别贯穿该延伸部35的两侧,且该第一固定孔351的贯穿方向垂直于该第二固定孔352的贯穿方向。该延伸部35还具有一通孔353,贯穿该延伸部35的长度方向并连通至该安装部34的该容置空间340。在本实施例中,该延伸部35的外缘形状概呈方形,且其角落为倒角状。
该连接件32为一中空管件,用以连接该滑轨本体10与该座体31。该连接件32具有一连接孔320,沿该连接件32的轴向贯穿该连接件32,用以供该座体31的该延伸部35穿设于其中。另外,该连接件32具有两个定位孔321,沿该连接件32的径向贯穿该连接件32的相对两端,使该延伸部35穿设于该连接孔320时,该两个定位孔321可对应于该延伸部35的该第一固定孔351与该第二固定孔352的其中一者,用以供一第二固定件37穿设于其中。该连接件32的外缘形状对应于该滑轨本体10的该滑槽11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件32的外缘形状概呈椭圆形。该连接孔320的形状则对应于该座体31的该延伸部35的外缘形状。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孔320的形状概呈方形。
该外盖33以可拆离的方式套设于该座体31的该安装部34外。该外盖33具有一嵌合部330,其形状对应于该安装开口341的形状。由此当该外盖33结合于该安装部34时,该嵌合部330可嵌合于该安装开口341。该外盖33用以遮盖该安装开口341,防止异物或液体进入该安装部34,另一方面也阻挡该固定件36的露出,提升整体美观程度。
根据上述的结构组态,本实用新型的该滑臂结构1其实际操作应用如下:
请参阅图4至图5所示,当该固定座30欲固定于该滑轨本体10的一端时,该连接件32可先卡合于该滑槽11的其中一该开放端,接着将该座体31的该延伸部35卡合于该连接件32的该连接孔320内。由于此时该第一固定孔351与该第二固定孔352的其中一者对应于该两个定位孔321,因此该第二固定件37可依序贯穿其中一该定位孔321、该第一固定孔351与该第二固定孔352的其中一者、及另一该定位孔321,由此将该座体31锁固于该连接件32,进而使该固定座30与该滑轨本体10形成固定状态。要补充的是,由于该座体31的该延伸部35与该连接件32的该连接孔321概呈方形,因此该座体31可转向设置于该连接件32,使固定座30以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卡合于该滑轨本体10。当该固定座30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安装部34的该安装孔342的贯穿方向垂直于该滑槽11的该开口12方向;当该固定座30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安装部34的该安装孔342的贯穿方向平行于该滑槽11的该开口12方向。
图6显示该固定座30沿该第一位置固定于该滑轨本体10的第一种安装态样。在此安装态样下,该安装部34的该安装孔342方向垂直于该滑槽11的该开口12方向。因此,该滑轨本体10可通过该固定件36穿过该安装孔342以固定于一门50的一垂直面,此时该滑槽11的该开口12方向朝上。另一方面,一控制装置40可安装于一墙体60的一垂直面,该旋臂20的一端枢接于该控制装置40,另一端的该滑块21可从该滑轨本体10上方伸入。该控制装置40为一电子设备,可通过计算机程序、APP、或是通过人工智能(AI)的自动学习进行设定,以驱动该旋臂20移动。由此,通过该控制装置40的自动控制可带动该旋臂20转动,使该滑块21沿该滑槽11内移动,进而带动该门50朝内(图6的右方)开启,形成一内开门的结构。
图7显示该固定座30沿该第二位置固定于该滑轨本体10的第二种安装态样。在此安装态样下,该安装部34的该安装孔342方向平行于该滑槽11的该开口12方向。因此,该滑轨本体10可通过该固定件36穿过该安装孔342以固定于该墙体60的一水平面,且该滑槽11的该开口12方向朝下。另一方面,该控制装置40可安装于该门50的一垂直面,该旋臂20的一端枢接于该控制装置40,另一端的该滑块21可从该滑轨本体10下方伸入。由此,通过该控制装置40的自动控制可带动该旋臂20旋转,使该滑块21沿该滑槽11内移动,进而带动该门50朝外(图7的左方)开启,形成一外开门的结构。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该滑块21概呈球形,且并非完全对应于该滑槽11的椭圆形状,使该滑块21在该滑槽11的径向仍可容许小幅度的移动。由此,该滑臂结构在安装时能够在一定程度内的角度差异情形下维持正常运作,防止因安装时产生的水平误差导致该滑块21产生磨损,相对提高安装的便利性。
要补充的是,该固定座30安装在该滑轨本体10的位置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说明的内、外开门结构,也就是当该固定座30以该第一位置安装在该滑轨本体10时,亦可应用于外开门结构;而当该固定座以该第二位置安装在该滑轨本体10时,亦可应用于内开门结构。另外,本实用新型除了使用于自动控制的自动门外,亦可应用于一般传统的平开门上。再者,本实用新型除了应用于平开门,亦可应用于其他种门结构、例如平移门或折迭门等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滑臂结构通过可转向设置的该固定座30,使该滑轨本体10可随需要以安装于一水平面或一垂直面上,增加安装的灵活性。另一方面,通过该滑轨本体10的该椭圆形滑槽11与该旋臂20的该球状滑块21的结构,可使该滑轨本体10与该旋臂20在安装时能容许一些角度误差,降低安装的困难度,相对而言提升安装便利性。
以上乃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以及设计图式,较佳实施例以及设计图式仅是举例说明,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以均等的技艺手段、或为上述“权利要求”内容所涵盖的权利范围而实施者,并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畴而为申请人的权利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滑臂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臂结构包含有:
一滑轨本体,具有一滑槽,及一开口连通至该滑槽;以及
一固定座,以可拆离的方式设于该滑轨本体的一端,具有一安装孔;该固定座可沿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的其中一者固定于该滑轨本体,当该固定座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安装孔的方向垂直于该滑轨本体的该开口的方向;当该固定座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安装孔的方向平行于该滑轨本体的该开口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臂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具有一体成形的一安装部及一延伸部;该安装孔设于该安装部的一侧;该延伸部连接于该安装部的另一侧,并沿远离该安装部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臂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安装部内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安装孔连通至该容置空间,供一固定件的至少一部分穿过该容置空间并从该安装孔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臂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安装部具有一安装开口,连通至该容置空间,且该安装开口与该安装孔位于该安装部的相异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臂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还具有一外盖,以可拆离的方式连接于该安装部;该外盖设有对应于该安装开口的一嵌合部,使该外盖连接于该安装部时,该嵌合部可遮盖该安装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臂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还具有一连接件,分别连接该延伸部与该滑轨本体;该连接件具有一连接孔;该连接孔的形状对应于该延伸部的形状,使连接件连接于该延伸部时,该延伸部可伸入该连接孔形成嵌合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臂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的形状对应于该滑槽的形状,使该连接件连接于该滑轨本体时,该连接件可嵌合于该滑槽的一端;其中,该滑槽的形状不同于该连接孔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臂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延伸部设有一第一固定孔与一第二固定孔;该连接件设有一定位孔,用以当该连接件连接于该延伸部时,该定位孔可对应于该第一固定孔与该第二固定孔的其中一者;当该固定座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定位孔对应于该第一固定孔,供一第二固定件贯穿该定位孔与该第一固定孔;当该固定座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定位孔对应于该第二固定孔,供该第二固定件贯穿该定位孔与该第二固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臂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旋臂,一端具有一滑块容置于该滑轨本体的该滑槽内,并可沿该滑槽内移动;其中,该滑块概呈球形,使该滑块容置于该滑轨本体的该滑槽内时,该滑块可沿该滑槽的径向进行小幅度的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臂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挡块,设于该滑轨本体的该滑槽内的一预定位置,用以限制该旋臂的该滑块仅能在该固定座与该挡块之间移动。
CN202222800313.8U 2022-08-23 2022-10-24 滑臂结构 Active CN21906132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9150 2022-08-23
TW111209150U TWM635436U (zh) 2022-08-23 2022-08-23 滑臂機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61325U true CN219061325U (zh) 2023-05-23

Family

ID=85786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00313.8U Active CN219061325U (zh) 2022-08-23 2022-10-24 滑臂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61325U (zh)
TW (1) TWM635436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5436U (zh) 2022-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81758A (en) Window opener and latch
KR101968628B1 (ko) 피봇 힌지 장치
CN219061325U (zh) 滑臂结构
JP2002250171A (ja) ヒンジ装置
US20240011348A1 (en) Fenestration unit with accessible ig space
GB0221652D0 (en) Window hinge having improved locking and adjustment features
KR20170121907A (ko) 폴딩도어의 양방향 회전식 절첩장치
KR101849986B1 (ko) 폴딩도어의 양방향 회전식 절첩장치
JP2013537948A (ja) 案内金具
CN108131077A (zh) 一种移轴的淋浴房门结构
KR200485706Y1 (ko) 슬라이딩 도어용 가이드 프레임
JP6251140B2 (ja) 施錠装置
CN221194611U (zh) 一种用于推拉门窗的自锁装置
KR20190002371U (ko) 도어 틈새 차단 장치
JPS6115165Y2 (zh)
KR101195924B1 (ko) 도어 고정장치
KR102003102B1 (ko) 창호용 하드웨어 조립체
JP2010121362A (ja) 折戸の支持装置
JP5222094B2 (ja) 折戸のピボット受け金具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折戸
JPH0519481Y2 (zh)
KR200280529Y1 (ko) 유리문용 축 고정구 구조
KR200402388Y1 (ko) 유리문 상부경첩
JP3434468B2 (ja) 扉体の換気構造
JPH0978930A (ja) 自動復帰可能な蝶番
CN110424848A (zh) 可升降铰链和淋浴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