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61012U - 一种建筑加固减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加固减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61012U
CN219061012U CN202223380091.5U CN202223380091U CN219061012U CN 219061012 U CN219061012 U CN 219061012U CN 202223380091 U CN202223380091 U CN 202223380091U CN 219061012 U CN219061012 U CN 219061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mount
fixing frame
connecting lugs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800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巫绪银
杜艳
周国庆
杜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kai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kai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kai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kai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8009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61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61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61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建筑加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建筑加固减震结构,通过设置设置支撑杆和一对加固结构,两个加固结构可分别对承重柱与地面之间以及承重柱与墙顶之间进行加固支撑,提高了对承重柱的加固减震效果,而多个铰接在固定架侧面的支撑件,可对固定架与地面或者墙面之间架设倾斜的支撑结构,不仅能抵御地震纵波带来的震动,而且可抵御地震横波带来的震动,具有减震效果好的优点,大大降低了建筑坍塌的概率,提高了整体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加固减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加固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加固是土建施工的一个分支,部分年限较老的房屋因设计标准降低和长时间的老化,需要加固维修,使老龄化的房屋满足抗震要求,因此,对房屋加固处理的项目逐渐增加。
经检索,CN217175890U,一种建筑加固减震结构,通过在固定块上顺时针转动加长螺杆,使加长螺杆带动平衡块底端的减震垫与地面接触,加长螺杆能够对承重柱进行加固,减震垫能够阻止地震时部分向上传递的震动,从而达到减弱地震反应的效果,并且加长螺杆在地震时也不易从固定块上松动掉落,尽量避免了建筑的坍塌,提高了整体的安全性。
然而,该申请中依旧存在一定的缺陷:该申请只对承重柱靠近地面的一侧进行加固支撑,并未对承重柱靠近屋顶的一侧进行加固支撑,存在加固效果不理想的缺陷,并且螺杆采用垂直向下的方式对承重柱进行加固,该加固方式只能对承重柱上下震动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在承重柱承受地震横波时,存在减震效果不理想的缺陷,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加固减震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加固减震结构,包括多个支撑杆以及安装在多个支撑杆上下两端的加固结构,加固结构包括两个半圆形结构固定架,两个固定架通过螺栓、螺母可拆卸安装,且固定架的侧壁上螺纹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穿设至固定架内的一端转动安装有限位板,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轮,固定架的侧壁位于限位板两侧还铰接设置有多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端部活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通过减震垫还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件设置有四个,四个支撑件呈环形阵列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件包括螺纹套筒以及对称安装在螺纹套筒两端的调节螺杆,其中一个调节螺杆与固定架侧壁铰接,另一个调节螺杆与固定板的底面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架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开设有通孔,支撑杆的两端对称开设有螺纹,支撑杆的两端穿过通孔,并通过紧固螺栓进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单个所述固定架上连接耳设置有四个,四个连接耳与螺纹杆和支撑件错开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杆和一对加固结构,两个加固结构可分别对承重柱与地面之间以及承重柱与墙顶之间进行加固支撑,提高了对承重柱的加固减震效果,而多个铰接在固定架侧面的支撑件,可对固定架与地面或者墙面之间架设倾斜的支撑结构,不仅能抵御地震纵波带来的震动,而且可抵御地震横波带来的震动,具有减震效果好的优点,大大降低了建筑坍塌的概率,提高了整体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耳和紧固螺栓,在对两个加固结构进行安装时,可根据承重柱的高度来调节支撑杆穿设两个连接耳的长度,以此使得该加固减震结构能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承重柱,进一步提高了该加固减震结构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建筑加固减震结构的整体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中:1-支撑杆、2-固定架、3-螺纹杆、4-限位板、5-转轮、6-支撑件、7-固定板、8-安装板、9-螺纹套筒、10-调节螺杆、11-连接耳、12-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一种建筑加固减震结构,包括多个支撑杆1以及安装在多个支撑杆1上下两端的加固结构,加固结构包括两个半圆形结构固定架2,两个固定架2通过螺栓、螺母可拆卸安装,且固定架2的侧壁上螺纹安装有螺纹杆3,螺纹杆3穿设至固定架2内的一端转动安装有限位板4,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轮5,固定架2的侧壁位于限位板4两侧还铰接设置有多个支撑件6,所述支撑件6设置有四个,四个支撑件6呈环形阵列分布,支撑件6的端部活动安装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上通过减震垫还安装有安装板8,安装板8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通过设置支撑杆1和一对加固结构,两个加固结构可分别对承重柱与地面之间以及承重柱与墙顶之间进行加固支撑,提高了对承重柱的加固减震效果,而多个铰接在固定架2侧面的支撑件6,可对固定架2与地面或者墙面之间架设倾斜的支撑结构,不仅能抵御地震纵波带来的震动,而且可抵御地震横波带来的震动,具有减震效果好的优点,大大降低了建筑坍塌的概率,提高了整体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6包括螺纹套筒9以及对称安装在螺纹套筒9两端的调节螺杆10,其中一个调节螺杆10与固定架2侧壁铰接,另一个调节螺杆10与固定板7的底面铰接,螺纹套筒9和调节螺杆10的设置,在安装板8固定在地面或者屋顶上后,可通过转动螺纹套筒9来微调支撑件6的长度,使得支撑件6能对地面或墙面进行稳定的支撑,进一步提高了该加固减震结构的加固效果。实施例2
另外,所述固定架2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耳11,所述连接耳11上开设有通孔,支撑杆1的两端对称开设有螺纹,支撑杆1的两端穿过通孔,并通过紧固螺栓12进行固定,其中,单个固定架2上连接耳11设置有四个,四个连接耳11与螺纹杆3和支撑件6错开设置,通过设置连接耳11和紧固螺栓12,在对两个加固结构进行安装时,可根据承重柱的高度来调节支撑杆1穿设两个连接耳11的长度,以此使得该加固减震结构能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承重柱,进一步提高了该加固减震结构的实用性。
安装步骤:在对承重柱进行加固时,首先将其中两个半圆形结构的固定架2套设在承重柱上,并通过螺栓、螺帽进行拼接,然后将固定架2调节到一定高度,并转动固定架2侧面的转轮5,使得限位板4与承重柱接触,实现固定架2的位置固定,最后将多个安装板8通过螺栓安装在底面或者墙顶上,安装完毕后,通过转动螺纹套筒9,使得支撑件6对稳定对墙顶或地面进行支撑,重复操作另外两个固定架2,然后将支撑杆1的两端依次穿过同一纵向方向两个连接耳11,并通过紧固螺栓12进行固定,以此实现承重柱的减震加固安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建筑加固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支撑杆(1)以及安装在多个支撑杆(1)上下两端的加固结构,加固结构包括两个半圆形结构固定架(2),两个固定架(2)通过螺栓、螺母可拆卸安装,且固定架(2)的侧壁上螺纹安装有螺纹杆(3),螺纹杆(3)穿设至固定架(2)内的一端转动安装有限位板(4),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轮(5),固定架(2)的侧壁位于限位板(4)两侧还铰接设置有多个支撑件(6),所述支撑件(6)的端部活动安装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上通过减震垫还安装有安装板(8),安装板(8)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加固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6)设置有四个,四个支撑件(6)呈环形阵列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加固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6)包括螺纹套筒(9)以及对称安装在螺纹套筒(9)两端的调节螺杆(10),其中一个调节螺杆(10)与固定架(2)侧壁铰接,另一个调节螺杆(10)与固定板(7)的底面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加固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耳(11),所述连接耳(11)上开设有通孔,支撑杆(1)的两端对称开设有螺纹,支撑杆(1)的两端穿过通孔,并通过紧固螺栓(12)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加固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固定架(2)上连接耳(11)设置有四个,四个连接耳(11)与螺纹杆(3)和支撑件(6)错开设置。
CN202223380091.5U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建筑加固减震结构 Active CN219061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80091.5U CN219061012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建筑加固减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80091.5U CN219061012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建筑加固减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61012U true CN219061012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74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80091.5U Active CN219061012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建筑加固减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610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54450B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可调节传力梁
CN116104341A (zh) 一种建筑物基座抗震结构
CN219061012U (zh) 一种建筑加固减震结构
CN211499182U (zh) 一种钢结构衔接处的加强钢结构
CN112030732A (zh) 一种桥梁抗拉减隔震支座
CN215671279U (zh) 一种建筑加固减震结构
CN220301856U (zh) 一种建筑用抗震加固机构
CN212209325U (zh) 一种减震式避雷器隔离开关
CN111963198A (zh) 限制隧道收敛变形的支撑结构体系
CN213539278U (zh) 一种外用电梯“h”型钢基础
CN218116418U (zh) 一种灌注桩补强加固结构
CN220827919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抗震结构
CN219887646U (zh) 一种建筑梁加固结构
CN114837060B (zh) 一种桥梁建造工程用安全型临时栈道结构
CN220318844U (zh) 一种古建筑支柱用的抗震装置
CN219412374U (zh) 一种人防门框的支撑装置
CN218715419U (zh) 一种建筑加固减震结构
CN209413341U (zh) 一种过火建筑的永久性加固结构
CN218233790U (zh) 一种新型框架钢梁
CN218715386U (zh) 一种楼房建筑用加固支撑结构
CN218029196U (zh) 一种建筑预应力墙体缓冲加固结构
CN215369005U (zh) 超高层建筑悬挑抗震结构
CN210127040U (zh) 一种建筑用塔吊的防风固定机构
CN219304759U (zh) 带加固型连接件的光伏支架
CN219755807U (zh) 一种水平可调节防微震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