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50932U - 一种水气混合的罐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气混合的罐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50932U
CN219050932U CN202223297850.1U CN202223297850U CN219050932U CN 219050932 U CN219050932 U CN 219050932U CN 202223297850 U CN202223297850 U CN 202223297850U CN 219050932 U CN219050932 U CN 2190509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body
air inlet
gas
upp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978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社军
陈雨恒
杨河水
张椿林
纪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Xiny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Xiny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Xiny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Xiny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9785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509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509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509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泡水机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水气混合的罐体结构。一种水气混合的罐体结构,其中,包括罐体主体、连接于罐体主体上的上盖;所述的上盖上设有进气机构、排气机构,所述的罐体主体侧部设有进水管道,罐体主体底部设有出水管道;所述的罐体主体外部设有气体单向阀、进水单向阀、电磁阀,所述的气体单向阀与进气机构连接,进水单向阀与进水管道连接,电磁阀与出水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罐体主体、进气机构、排气机构、进水管道、出水管道等的综合设置,使得该罐体结构能有效的将二氧化碳气体与水安全稳定的混合在一起,整个罐体结构使用方便,而且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水气混合的罐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泡水机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水气混合的罐体结构。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喝饮料时通常会给饮料中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分子与饮料液体充分混合后可提高饮料的口感,为了便于充气,市面上出现了便携式的用于存放压缩二氧化碳气体的气弹瓶。
然而手动将气弹瓶中的二氧化碳充入瓶内液体的操作十分麻烦,同时在气弹瓶二氧化碳充入液体的过程中容易泄漏气体而造成浪费,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利用气弹瓶自动制作气泡苏打水的气泡水机,但是,如何将二氧化碳气体与水安全稳定的混合在一起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气混合的罐体结构,该罐体结构能有效的将二氧化碳气体与水安全稳定的混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气混合的罐体结构,其中,包括罐体主体、连接于罐体主体上的上盖;
所述的上盖上设有进气机构、排气机构,所述的罐体主体侧部设有进水管道,罐体主体底部设有出水管道;
所述的罐体主体外部设有气体单向阀、进水单向阀、电磁阀,所述的气体单向阀与进气机构连接,进水单向阀与进水管道连接,电磁阀与出水管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气体单向阀与进气机构连接,从而气弹瓶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气体单向阀输送到进气机构,再从进气机构输送到罐体主体内部;进水单向阀与进水管道连接,从而外部的水源经过进水单向阀和进水管道输送到罐体主体内部;混合后的二氧化碳气体与水能从出水管道、电磁阀输送到其他设备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罐体主体、进气机构、排气机构、进水管道、出水管道等的综合设置,使得该罐体结构能有效的将二氧化碳气体与水安全稳定的混合在一起,整个罐体结构使用方便,而且安全可靠。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进气机构包括进气接口、进气延伸管,所述进气接口设于上盖上表面,进气接口一端与气体单向阀连接,另一端与进气延伸管连接;
进气延伸管延伸至罐体主体内。
本实用新型中,进气接口位于上盖上表面上,能与气体单向阀连接;进气延伸管呈长条形结构,延伸至罐体主体内。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进气延伸管延伸至罐体主体内的端部开设有气弹进气口。所述的气弹进气口为直径1-2mm的圆孔。气弹进气口为1-2mm的小孔为了进气时不会由于气弹的高压冲击对罐体主体本身产生大压力损坏内部元器件。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排气机构包括排气管道、气体排气口,排气管道设于上盖上表面,排气管道与气体排气口连接,气体排气口设于上盖内部。所述的气体排气口宽度为1-2mm。
本实用新型中,还有一个气体排气口,气体排气口的大小也为1-2mm左右的气孔,孔小是为了气弹的气体充分和纯水混合。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罐体主体顶端外表面设有罐体外螺纹,上盖内壁设有上盖内螺纹,罐体外螺纹与上盖内螺纹螺纹连接。罐体主体与上盖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一起,该固定方式简单直接,两者通过旋转即可快速的安装或者拆卸。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罐体主体呈圆柱形结构,罐体主体外圆周上设有侧部安装部。设置了该侧部安装部,使得罐体主体可通过上螺丝的方式使罐体主体固定在机体的内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罐体主体底部还设有底部安装部。设置了底部安装部,使得电磁阀也有装配的位置,也可以通过螺丝将电磁阀安装在底部安装部处,电磁阀安装后位于罐体主体的下方。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罐体主体内还设有水位浮球机构,水位浮球机构连接至上盖上。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水位浮球机构,能够实时的检测罐体主体内水位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罐体主体、进气机构、排气机构、进水管道、出水管道等的综合设置,使得该罐体结构能有效的将二氧化碳气体与水安全稳定的混合在一起,整个罐体结构使用方便,而且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气弹进气口为1-2mm的小孔为了进气时不会由于气弹的高压冲击对罐体主体本身产生大压力损坏内部元器件。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第三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盖内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罐体主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水气混合的罐体结构,其中,包括罐体主体10、连接于罐体主体10上的上盖20;
上盖20上设有进气机构21、排气机构22,罐体主体10侧部设有进水管道11,罐体主体10底部设有出水管道12;
罐体主体10外部设有气体单向阀30、进水单向阀40、电磁阀50,气体单向阀30与进气机构21连接,进水单向阀40与进水管道11连接,电磁阀50与出水管道12连接。
本实施例中,气体单向阀30与进气机构21连接,从而气弹瓶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气体单向阀30输送到进气机构21,再从进气机构21输送到罐体主体10内部;进水单向阀40与进水管道11连接,从而外部的水源经过进水单向阀40和进水管道11输送到罐体主体10内部;混合后的二氧化碳气体与水能从出水管道12、电磁阀50输送到其他设备中。
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气体单向阀30呈90度弯头形状,从上盖20上表面延伸到罐体主体10侧面。气体单向阀30的作用是防止罐体主体10里面的水倒流到机体内部。
进水单向阀40位于罐体主体10侧面,进水单向阀40的作用是,一是防止罐体主体10内水倒流,二是防止罐体主体10充气的时候从进水管道11的进水口排出。
罐体主体10底部设有出水管道12,电磁阀50与出水管道12连接,电磁阀50底部为电磁阀出水口51,当需要出水的时候电磁阀50才打开,充气的时候为闭合状态,也是防止充气过程中气体从此处排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罐体主体10、进气机构21、排气机构22、进水管道11、出水管道12等的综合设置,使得该罐体结构能有效的将二氧化碳气体与水安全稳定的混合在一起,整个罐体结构使用方便,而且安全可靠。
具体的,进气机构21包括进气接口211、进气延伸管212,进气接口211设于上盖20上表面,进气接口211一端与气体单向阀30连接,另一端与进气延伸管212连接;进气延伸管212延伸至罐体主体10内。
本实施例中,进气接口211位于上盖20上表面上,能与气体单向阀30连接;进气延伸管212呈长条形结构,延伸至罐体主体10内。
进一步的,进气延伸管212延伸至罐体主体10内的端部开设有气弹进气口213。气弹进气口213为直径1-2mm的圆孔。
本实施例中,气弹进气口213为1-2mm的小孔为了进气时不会由于气弹的高压冲击对罐体主体10本身产生大压力损坏内部元器件。
具体的,排气机构22包括排气管道221、气体排气口222,排气管道221设于上盖20上表面,排气管道221与气体排气口222连接,气体排气口222设于上盖20内部。气体排气口222宽度为1-2mm。
本实施例中,还有一个气体排气口222,气体排气口222的大小也为1-2mm左右的气孔,孔小是为了气弹的气体充分和纯水混合。
具体的,罐体主体10顶端外表面设有罐体外螺纹13,上盖20内壁设有上盖内螺纹24,罐体外螺纹13与上盖内螺纹24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罐体主体10与上盖20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一起,该固定方式简单直接,两者通过旋转即可快速的安装或者拆卸。
具体的,罐体主体10呈圆柱形结构,罐体主体10外圆周上设有侧部安装部14。罐体主体10底部还设有底部安装部15。设置了该侧部安装部14,使得罐体主体10可通过上螺丝的方式使罐体主体10固定在机体的内部。设置了底部安装部15,使得电磁阀50也有装配的位置,也可以通过螺丝将电磁阀50安装在底部安装部15处,电磁阀50安装后位于罐体主体10的下方。
具体的,罐体主体10内还设有水位浮球机构23,水位浮球机构23连接至上盖20上。设置了水位浮球机构23,能够实时的检测罐体主体10内水位状态。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罐体主体、进气机构、排气机构、进水管道、出水管道等的综合设置,使得该罐体结构能有效的将二氧化碳气体与水安全稳定的混合在一起,整个罐体结构使用方便,而且安全可靠。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气混合的罐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主体(10)、连接于罐体主体(10)上的上盖(20);
所述的上盖(20)上设有进气机构(21)、排气机构(22),所述的罐体主体(10)侧部设有进水管道(11),罐体主体(10)底部设有出水管道(12);
所述的罐体主体(10)外部设有气体单向阀(30)、进水单向阀(40)、电磁阀(50),所述的气体单向阀(30)与进气机构(21)连接,进水单向阀(40)与进水管道(11)连接,电磁阀(50)与出水管道(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气混合的罐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机构(21)包括进气接口(211)、进气延伸管(212),所述进气接口(211)设于上盖(20)上表面,进气接口(211)一端与气体单向阀(30)连接,另一端与进气延伸管(212)连接;
进气延伸管(212)延伸至罐体主体(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气混合的罐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延伸管(212)延伸至罐体主体(10)内的端部开设有气弹进气口(2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气混合的罐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弹进气口(213)为直径1-2mm的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气混合的罐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机构(22)包括排气管道(221)、气体排气口(222),排气管道(221)设于上盖(20)上表面,排气管道(221)与气体排气口(222)连接,气体排气口(222)设于上盖(20)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气混合的罐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排气口(222)宽度为1-2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气混合的罐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主体(10)顶端外表面设有罐体外螺纹(13),上盖(20)内壁设有上盖内螺纹(24),罐体外螺纹(13)与上盖内螺纹(24)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气混合的罐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主体(10)呈圆柱形结构,罐体主体(10)外圆周上设有侧部安装部(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气混合的罐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主体(10)底部还设有底部安装部(15)。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一种水气混合的罐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主体(10)内还设有水位浮球机构(23),水位浮球机构(23)连接至上盖(20)上。
CN202223297850.1U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水气混合的罐体结构 Active CN2190509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7850.1U CN219050932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水气混合的罐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7850.1U CN219050932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水气混合的罐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50932U true CN219050932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45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97850.1U Active CN219050932U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水气混合的罐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509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236605A3 (en) Refueling shutoff valve and vent system for fuel tanks
CN207287159U (zh) 一种利用纳微米气液技术的新型超微气泡发生装置
CN219050932U (zh) 一种水气混合的罐体结构
US6361688B1 (en) Treating a liquid with a gas
CN219374400U (zh) 一种多功能水气机构
CN219396958U (zh) 一种具有延时及水气分离功能的装置
CN207002390U (zh) 一种便排泥式浓香型白酒酿酒废水处理用厌氧反应器
CN219374394U (zh) 一种带排气的水气分离盒
CN211172200U (zh) 无负压给水设备
KR101606805B1 (ko) 누수방지용 캡을 가진 휴대형 수소수 제조장치
CN219896670U (zh) 新型呼吸机湿化罐
CN220520270U (zh) 臭氧反应罐
CN219117398U (zh) 一种酱香型白酒生产用稀释处理设备
CN213813429U (zh) 用于超纯水电导率离线测试的样品瓶
CN212681020U (zh) 一种电子级氨水生产装置
CN215330313U (zh) 一种地下室污水排放设备
CN212203574U (zh) 用于沼气管道的自动排水装置
CN220123116U (zh) 二氧化碳去静电设备
CN219175404U (zh) 发泡装置及马桶
CN218663425U (zh) 一种罐式集装箱沉淀物清理装置
CN211676731U (zh) 一种天然气过滤分离装置
CN215000926U (zh) 能够防止超量充装的储气柜
CN219689320U (zh) 一种瓶装水灌装喷头组件
CN216703434U (zh) 一种废水抽水处理装置
CN219822457U (zh) 用于储罐的排放气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