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49344U - 一种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49344U
CN219049344U CN202123364520.5U CN202123364520U CN219049344U CN 219049344 U CN219049344 U CN 219049344U CN 202123364520 U CN202123364520 U CN 202123364520U CN 219049344 U CN219049344 U CN 2190493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edge
counterpulsation
supporting seat
binding belt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6452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宏凯
解启莲
解尧
崔良民
李剑
徐小菊
宋泽阳
王平
苏玉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ongling Bi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Tongling Bi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Tongling Bi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Tongling Bi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6452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493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493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493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外反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和系统,所述体外反搏装置包括一托撑座,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侧边处固定一绑带,绑带向第二侧边处延伸,且该绑带的带体与第一、第二侧边之间的托撑座围合形成一容纳区供患者肢体插入其中;位于第二侧边处的绑带与驱动机构相连,且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扩大或缩小容纳区的大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体外反搏装置在具体使用时,驱动机构根据反搏周期带动绑带移动,使容纳区限定的区域扩大或缩小,对放置于其中的患者肢体进行挤压或释放,以完成体外反搏动作;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和使用方便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外反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体外反搏(ECP)是一种用于治疗心绞痛和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技术。通过使用袖带围绕身体的下肢放置,袖带气囊的充盈膨胀/收缩放气动作同步配合使用者心脏的舒张/收缩过程,在非侵入性方式下,使主动脉内收缩期血压降低和舒张期血压增高,能够达到辅助心脏做功、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心输出量的作用。然而,气囊式袖带在充气加压过程中需要较大体积的储气罐,致使装置整体占用的空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小巧,使用方便的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包括一托撑座,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处固定一绑带,所述绑带向第二侧边处延伸,且该绑带的带体与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之间的托撑座围合形成一容纳区供患者肢体插入其中;
位于第二侧边处的绑带与驱动机构相连,且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扩大或缩小所述容纳区的大小。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位于第二侧边处的绑带上设有一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支撑件,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撑件相连,用于牵拉所述支撑件平移并带动绑带使所述容纳区扩大或缩小。
优选地,所述托撑座的第二侧边处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的导向杆,所述绑带的带体绕过导向杆的杆身上并与其构成导向配合;
优选地,所述导向杆的两端经由轴承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托撑座上。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布置在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的直线导轨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位于上侧面、下侧面和端面处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与设置在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的滑槽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一驱动源,所述驱动源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支撑件相连,用于牵拉所述支撑件并带动所述绑带移动以缩小所述容纳区的大小;
一回复弹簧,所述回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相连,其弹力用于驱动所述绑带的带体向第二侧边处移动。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源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支撑件之间设有牵引件,所述牵引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源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牵引件位于托撑座以外的部分还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临近托撑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托撑座上。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托撑座具有一容置空间,且在第二侧边处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的开口用于连通所述容置空间与外部空间,位于第二侧边处的绑带经由开口伸入所述容置空间并与驱动机构相连。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绑带为两段式结构,其中,第一段绑带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侧边处,第二端向靠近第二侧边的方向延伸;
第二段绑带的带体贴靠在第二侧边处,其第一端与驱动机构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段绑带的第二端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段绑带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段绑带的第二端之间经由魔术贴粘贴连接。
优选地,所述托撑座上设有一上表面呈下凹弧形的托撑部,所述托撑部的下表面与托撑座的上表面之间临近、间隔布置,且在临近第二侧边的托撑座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一卡件、第二卡件,所述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与所述托撑部的端部临近间隔,固定在第一侧边处的绑带悬端沿托撑部与托撑座的间隔向内延伸并绕设固定在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之间;
优选地,临近第一侧边的托撑座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隆起结构,所述托撑部上设有与所述隆起结构配合的限位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的体外反搏系统,包括信号采集单元、控制单元和执行单元;
所述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人体心电信号并传输至所述控制单元,其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导联线;
所述控制单元将接收的人体心电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反搏周期并生成反搏脉冲信号,同时设定与所述反搏脉冲信号相关联的时间延迟,并把所述反搏脉冲信号传输至所述执行单元;
所述执行单元中伺服电机接收控制单元传输的反搏脉冲信号,并控制体外反搏装置执行反搏动作;
所述执行单元包括上述的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体外反搏系统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存储实时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显示单元,显示单元显示心电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体外反搏装置,在具体使用时,所述驱动机构根据反搏周期带动绑带移动,使容纳区限定的区域扩大或缩小,对放置于其中的患者肢体进行挤压或释放,以完成体外反搏动作。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和使用方便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为图1中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的剖视图;
图3示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采用滑块与直线导轨配合的导向限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4示出为采用滑块与直线导轨配合的导向限位机构的剖视图;
图5示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采用滚珠与滑槽配合的导向限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6示出为采用滚珠与滑槽配合的导向限位机构的剖视图;
图7示出为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滚珠与滑槽配合时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8示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体外反搏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容纳区;10、托撑座;10a、第一侧边;10b、第二侧边;11、导向杆;12、直线导轨;13、滑槽;14、容置空间;15、开口;16、托撑部;161、限位槽;17、第一卡件;18、第二卡件;19、隆起结构;20、绑带;21、第一段绑带;22、第二段绑带;30、支撑件;31、滑块;32、凹槽;33、滚珠;40、回复弹簧;50、牵引件;51、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前所述,结合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所述体外反搏装置包括一托撑座10,所述托撑座1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边10a和第二侧边10b,所述第一侧边10a处固定一绑带20,所述绑带20向第二侧边10b处延伸,且该绑带20的带体与第一侧边10a、第二侧边10b之间的托撑座10围合形成一容纳区1供患者肢体插入其中;位于第二侧边10b处的绑带20与驱动机构相连,且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扩大或缩小所述容纳区1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体外反搏装置,在具体使用时,所述驱动机构根据反搏周期带动绑带20移动,使容纳区1限定的区域扩大或缩小,对放置于其中的患者肢体进行挤压或释放,以完成体外反搏动作。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其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和使用方便的优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体外反搏装置,所述绑带20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经由驱动机构牵引,进而与托撑座10配合以实现对患者肢体的周期性挤压与释放,以满足体外反搏的要求。所述绑带20具有一定的柔性,因此在驱动机构牵引其移动时,容易发生在其宽度方向的堆叠,进而造成对体外反搏动作的影响;为了避免上述现象,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位于第二侧边10b处的绑带20上设有一沿其宽度方向延伸布置的支撑件30,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撑件30相连,用于牵拉所述支撑件30平移并带动绑带20使所述容纳区1扩大或缩小。通过该支撑件30的设置,有效的防止了绑带20在往复移动时发生宽度方向堆叠的问题,同时,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支撑件30牵拉绑带20,确保了拉力在绑带20宽度方向均匀施加,提高了绑带20往复移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避免绑带20与托撑座10的第二侧边10b处发生干涉,所述托撑座10的第二侧边10b处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的导向杆11,所述绑带20的带体绕过导向杆11的杆身上并与其构成导向配合;更为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向杆11的两端经由轴承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托撑座10上。也就是说,在驱动机构牵拉绑带20移动时,绑带20贴靠在导向杆11上可带动其滚动,如此,有效的避免了绑带20在第二侧边10b处发生磨损导致其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为了确保支撑件30在往复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支撑件30的端部与托撑部10之间设有导向限位机构,具体的,如图3、4所示,所述支撑件30的两端固定有滑块31,所述滑块31与布置在第一侧边10a和第二侧边10b之间的直线导轨12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6、7所示,所述支撑件30的两端分别设有位于上侧面、下侧面和端面处的凹槽32,所述的凹槽32内设置有滚珠33,所述滚珠33与设置在第一侧边10a和第二侧边10b之间的滑槽13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驱动机构的作用在于牵拉绑带20移动,使其与托撑座10围合形成容纳区1的大小发生周期性改变,以实现对患者肢体的挤压与释放,进而实现反搏效果,作为该驱动机构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源和回复弹簧40,所述驱动源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支撑件30相连,用于牵拉所述支撑件30并带动所述绑带20移动以缩小所述容纳区1的大小;所述回复弹簧40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30相连,其弹力用于驱动所述绑带20的带体向第二侧边10b处移动。也即,该回复弹簧40可推挤支撑件30并带动所述绑带20以扩大所述容纳区1的大小。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驱动源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支撑件30之间设有牵引件50,所述牵引件5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件30上,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源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驱动源为伺服电机,所述牵引件50绕设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当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正向转动时,卷绕牵引件50并带动支撑件30向托撑座10的第一侧边10a处移动,实现缩小所述容纳区1,对患者肢体实现挤压动作,当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反向转动时,释放牵引件50,在回复弹簧40的作用下推挤支撑件30复原,以扩大所述容纳区1,对患者肢体实现释放动作。所述牵引件50的作用是传递动力,具体可选择钢丝绳。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实现对钢丝绳的防护,所述牵引件50位于托撑座10以外的部分还套设有套管51,所述套管51临近托撑座1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托撑座10上。
根据实用新型提供的体外反搏装置,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件30及其导向限位机构、回复弹簧40可直接布置在托撑座10的底部,但为了确保其工作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托撑座10具有一容置空间14,且在第二侧边10b处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的开口15用于连通所述容置空间14与外部空间,位于第二侧边10b处的绑带20经由开口15伸入所述容置空间14并与驱动机构相连;如此,所述的支撑件30及其导向限位机构、回复弹簧40均设置在容置空间14中,位于第一侧边10a处的托撑座10上设置通孔供牵引件50引出与驱动源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体外反搏装置,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绑带20可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在每次体外反搏时,患者肢体从一端穿置进入所述的容纳区1,而为了使用方便,所述绑带20为两段式结构,在体外反搏的准备过程中,患者肢体放到托撑座10上,然后固定绑带20的两段式结构,如此可方便的调整松紧,提高该体外反搏装置的适应性。具体的,该两段式结构的绑带20由第一段绑带21和第二段绑带22组成;其中,第一段绑带21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侧边10a处,第二端向靠近第二侧边10b的方向延伸;第二段绑带22的带体贴靠在第二侧边10b处,其第一端与驱动机构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段绑带21的第二端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的可拆卸式连接可选择本领域所常用的连接方式,具体如旁开扣。但为了避免对患者肢体造成不必要的挤压,所述的可拆卸式连接优选为魔术贴,即所述第二段绑带2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段绑带21的第二端之间经由魔术贴粘贴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托撑座10上设有一上表面呈下凹弧形的托撑部16,所述托撑部16的下表面与托撑座10的上表面之间临近、间隔布置,且在临近第二侧边10b的托撑座10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一卡件17、第二卡件18,所述第一卡件17和第二卡件18与所述托撑部16的端部临近间隔,固定在第一侧边10a处的绑带20悬端沿托撑部16与托撑座10的间隔向内延伸并绕设固定在第一卡件17和第二卡件18之间;
通过设置上表面为下凹弧形的托撑部16,在体外反搏时与患者肢体提供更多的接触面积,确保体外反搏的效果;通过将托撑部16与托撑座10临近间隔布置以提供绑带20穿置的空间,并与第一卡件17和第二卡件18相配合,使其穿置固定即可,无需额外的螺栓或螺钉进行锁紧固定。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绑带20在托撑座10与托撑部16之间的锁紧固定效果,临近第一侧边10a的托撑座10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隆起结构19,所述托撑部16上设有与所述隆起结构19配合的限位槽161。通过该隆起结构19与限位槽161的配合,确保了绑带20在托撑座10与托撑部16之间的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的体外反搏系统,如图8所示,所述的体外反搏系统包括信号采集单元、控制单元和执行单元;所述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人体心电信号并传输至所述控制单元,其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导联线;所述控制单元将接收的人体心电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反搏周期并生成反搏脉冲信号,同时设定与所述反搏脉冲信号相关联的时间延迟,并把所述反搏脉冲信号传输至所述执行单元;所述执行单元中伺服电机接收控制单元传输的反搏脉冲信号,并控制体外反搏装置执行反搏动作;所述执行单元包括上述的体外反搏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体外反搏系统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存储实时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显示单元,显示单元显示心电图。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1)

1.一种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托撑座(10),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边(10a)和第二侧边(10b),所述第一侧边(10a)处固定一绑带(20),所述绑带(20)向第二侧边(10b)处延伸,且该绑带(20)的带体与第一侧边(10a)、第二侧边(10b)之间的托撑座(10)围合形成一容纳区(1)供患者肢体插入其中;
位于第二侧边(10b)处的绑带(20)与驱动机构相连,且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扩大或缩小所述容纳区(1)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其中,位于第二侧边(10b)处的绑带(20)上设有一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支撑件(30),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撑件(30)相连,用于牵拉所述支撑件(30)平移并带动绑带(20)使所述容纳区(1)扩大或缩小;
所述托撑座(10)的第二侧边(10b)处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的导向杆(11),所述绑带(20)的带体绕过导向杆(11)的杆身上并与其构成导向配合;
所述导向杆(11)的两端经由轴承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托撑座(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其中,所述支撑件(30)的两端固定有滑块(31),所述滑块(31)与布置在第一侧边(10a)和第二侧边(10b)之间的直线导轨(12)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其中,所述支撑件(30)的两端分别设有位于上侧面、下侧面和端面处的凹槽(32),所述的凹槽(32)内设置有滚珠(33),所述滚珠(33)与设置在第一侧边(10a)和第二侧边(10b)之间的滑槽(13)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一驱动源,所述驱动源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支撑件(30)相连,用于牵拉所述支撑件(30)并带动所述绑带(20)移动以缩小所述容纳区(1)的大小;
一回复弹簧(40),所述回复弹簧(40)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30)相连,其弹力用于驱动所述绑带(20)的带体向第二侧边(10b)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其中,所述驱动源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支撑件(30)之间设有牵引件(50),所述牵引件(5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件(30)上,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源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
所述牵引件(50)位于托撑座(10)以外的部分还套设有套管(51),所述套管(51)临近托撑座(1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托撑座(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其中,所述托撑座(10)具有一容置空间(14),且在第二侧边(10b)处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的开口(15)用于连通所述容置空间(14)与外部空间,位于第二侧边(10b)处的绑带(20)经由开口(15)伸入所述容置空间(14)并与驱动机构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其中,所述绑带(20)为两段式结构,第一段绑带(21)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侧边(10a)处,第二端向靠近第二侧边(10b)的方向延伸;
第二段绑带(22)的带体贴靠在第二侧边(10b)处,其第一端与驱动机构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段绑带(21)的第二端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托撑座(10)上设有一上表面呈下凹弧形的托撑部(16),所述托撑部(16)的下表面与托撑座(10)的上表面之间临近、间隔布置,且在临近第二侧边(10b)的托撑座(10)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一卡件(17)、第二卡件(18),所述第一卡件(17)和第二卡件(18)与所述托撑部(16)的端部临近间隔,固定在第一侧边(10a)处的绑带(20)悬端沿托撑部(16)与托撑座(10)的间隔向内延伸并绕设固定在第一卡件(17)和第二卡件(18)之间;
临近第一侧边(10a)的托撑座(10)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隆起结构(19),所述托撑部(16)上设有与所述隆起结构(19)配合的限位槽(16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段绑带(2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段绑带(21)的第二端之间经由魔术贴粘贴连接。
10.一种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采集单元、控制单元和执行单元;
所述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人体心电信号并传输至所述控制单元,其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导联线;
所述控制单元将接收的人体心电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反搏周期并生成反搏脉冲信号,同时设定与所述反搏脉冲信号相关联的时间延迟,并把所述反搏脉冲信号传输至所述执行单元;
所述执行单元中伺服电机接收控制单元传输的反搏脉冲信号,并控制体外反搏装置执行反搏动作;
所述执行单元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存储实时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显示单元,显示单元显示心电图。
CN202123364520.5U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2190493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64520.5U CN219049344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64520.5U CN219049344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49344U true CN219049344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43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64520.5U Active CN219049344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493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368359T3 (es) Dispositivo de asistencia de rcp modular.
JP4276788B2 (ja) 反対拍動機構を備えたcpr装置
EP1367976B1 (en) A portable device for the enhancement of circulation and the prevention of stasis realted dvt
JP2021107000A (ja) 手首血圧計
EP1718261A2 (e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CN111526806A (zh) 血液阻断或限制袖带
KR101854639B1 (ko) 손목 혈압계
CN111449915A (zh) 髋膝双关节助行外骨骼
CN107320283A (zh) 一种柔性末端牵引康复机器人
CN113763672A (zh) 一种可穿戴式智能脉搏监控警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9049344U (zh) 一种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和系统
CN209827446U (zh) 一种穿戴式单侧下肢康复助力装置
CN113273984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8371612B (zh) 一种用于循环系统疾病的康复装置
CN203749788U (zh) 卧床主被动散步器
CN109998886A (zh) 基于心电控制的便携式体外反搏康复装置和康复方法
CN108379044B (zh) 一种骨科肢体按摩设备
CN114306009A (zh) 一种机械拉伸式体外反搏装置和系统
CN209180258U (zh) 一种单向牙嵌式离合器及助行器
CN211068332U (zh) 一种急诊内科用透析管固定装置
KR20220065965A (ko) 와이어 구동 방식을 적용한 압박기 시스템
KR102470608B1 (ko) 와이어 구동 방식을 갖는 교체용 압박기 시스템
KR102552967B1 (ko) 연속 압박 장치
CN220735751U (zh) 一种下肢锻炼装置
CN114886385B (zh) 一种母婴监护仪设备组件及母婴监护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