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47997U - 带压冲泡容器 - Google Patents

带压冲泡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47997U
CN219047997U CN202223438700.8U CN202223438700U CN219047997U CN 219047997 U CN219047997 U CN 219047997U CN 202223438700 U CN202223438700 U CN 202223438700U CN 219047997 U CN219047997 U CN 219047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tea
brewing
pressure
pressuriz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3870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永琢
陈秀娟
毛鹏
郑惠聪
王卓浩
杜国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 Guan T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 Guan T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 Guan T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 Guan Te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3870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479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47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479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压冲泡容器,其包括罐体、底座、以及压力调整结构;其中,罐体具有密闭的容置腔;底座位于容置腔内并将容置腔分隔为冲泡腔及排茶腔,底座具有贯通冲泡腔和排茶腔的容置空间;压力调整结构位于容置空间内,压力调整结构形成有压力冲泡流道以及能在压力冲泡流道内移动的阀球,冲泡腔能通过压力冲泡流道与排茶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茶叶存放的高阻隔性,全程可带压冲泡,并且满足压力可调节,匹配不同茶品类的差异化参数冲泡。

Description

带压冲泡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压冲泡容器。
背景技术
高阻隔性是指材料的阻水阻氧能力。高阻隔材质制作的包装能够明显延长食品的贮藏时间,提高食品的保香性。高阻隔性的包装对于茶叶的保鲜性同样尤为重要。对于茶叶来说,高阻隔茶叶容器是一个很好的贮存容器。同时,适当的压力对于茶叶快速萃取有利。因此,对于茶叶来说,高阻隔的带压茶叶容器萃取效果会更佳。
但是,出于产线成本和工艺难度限制,高阻隔带压容器开发难度高,目前市面上的高阻隔带压容器种类屈指可数。而且这些高阻隔带压容器专为咖啡设计,且压力不可调节,不适合泡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压冲泡容器,可以实现茶叶存放的高阻隔性,全程可带压冲泡,并且满足压力可调节,匹配不同茶品类的差异化参数冲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目的主要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压冲泡容器,其包括:
罐体,具有密闭的容置腔;
底座,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并将所述容置腔分隔为冲泡腔及排茶腔,所述底座具有贯通所述冲泡腔和所述排茶腔的容置空间;
压力调整结构,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压力调整结构形成有压力冲泡流道以及能在所述压力冲泡流道内移动的阀球,所述冲泡腔能通过所述压力冲泡流道与所述排茶腔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力冲泡流道具有相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冲泡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排茶腔相连通,在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相连通处形成有缩口段;其中,在所述冲泡腔的进液压力小于或等于一级冲泡压力的状态下,所述阀球顶抵于所述缩口段,在所述冲泡腔的进液压力大于所述一级冲泡压力的状态下,所述阀球能冲破所述缩口段进入所述第二腔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腔体包括相连通的喇叭状通孔和球状通孔,所述喇叭状通孔与所述冲泡腔相连通,所述球状通孔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所述喇叭状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阀球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排茶腔相连通的一端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有朝向所述第二腔体凸设的托柱,在所述阀球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的状态下,所述阀球能与所述托柱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排茶腔相连通的一端形成有内径渐缩的出茶嘴,所述支撑台位于所述出茶嘴内,所述支撑台与所述出茶嘴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排茶腔的多个排茶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台朝向所述第二腔体的端面沿所述支撑台的径向方向间隔设有多道出茶流道,多道所述出茶流道与多个所述排茶孔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排茶孔的出口处形成有出茶斜面结构,所述出茶斜面结构的末端朝向所述出茶嘴的轴心方向形成有出茶平面结构,所述出茶平面结构为平行于所述支撑台的上端面的圆形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台朝向所述排茶腔的一侧形成有引流柱。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力调整结构包括阀体,所述压力冲泡流道形成在所述阀体内,所述阀体与所述容置空间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朝向所述冲泡腔的端面密封有过滤膜,所述过滤膜覆盖在所述阀体的端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体朝向所述冲泡腔的端面形成有多个第一凸柱,所述底座朝向所述冲泡腔的端面形成有多个第二凸柱,所述第一凸柱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凸柱的水平高度,所述过滤膜密封连接在多个所述第一凸柱和多个所述第二凸柱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带压冲泡容器还包括花洒盘,所述罐体具有开口端,所述花洒盘密封连接在所述开口端处;所述花洒盘具有沿所述罐体的横截面设置的多道径向喷洒流道,各所述径向喷洒流道上间隔设有多个喷洒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花洒盘包括与所述开口端密封连接的盘体、以及凸设在所述盘体朝向所述罐体的所述开口端的圆台结构,多道径向喷洒流道以所述圆台结构的中心为圆点径向向外呈放射状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花洒盘的上端面与所述罐体的开口端的端面平齐,所述带压冲泡容器还包括封口膜,所述封口膜密封覆盖于所述罐体和所述花洒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压冲泡容器,通过在罐体内部设置内置有压力调整结构的底座,不需要将罐体内部的茶叶倒出,在罐体内部即可完成茶叶的冲泡,同时,由于压力调整结构的存在,茶叶可以在罐体内部实现带压冲泡,茶叶的冲泡效果明显提升,茶汤的口感较佳。
2、带压冲泡容器的冲泡压力可以调整。通过调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力调整结构中阀球的直径,或者调整阀芯的硬度,均可调整冲泡压力大小,进而匹配不同品类茶叶的差异化参数冲泡。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压冲泡容器密封性较好,可以长期存放。一体化的罐体和上部密封的封口膜可以实现罐体内部茶叶的高阻隔保鲜,能够较长时间保存茶叶的风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压冲泡容器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罐体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底座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底座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底座的剖视图;
图7为图6所示A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压力调整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压力调整结构的一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压力调整结构的另一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花洒盘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花洒盘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花洒盘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罐体;11、容置腔;12、冲泡腔;13、排茶腔;14、开口端;15、安装台阶;20、底座;21、容置空间;22、第二凸柱;30、压力调整结构;31、压力冲泡流道;311、第一腔体;312、第二腔体;313、缩口段;314、喇叭状通孔;315、球状通孔;32、阀球;33、阀体;34、密封圈;35、第一凸柱;36、底盘;37、底盘支撑筋;40、支撑台;41、托柱;42、引流柱;43、引流柱支撑筋;44、半通孔;45、出茶流道;46、扇形筋;50、出茶嘴;51、排茶孔;52、出茶斜面结构;53、出茶平面结构;54、出茶嘴支撑筋;55、环形斜面;56、圆柱环;57、条形筋;60、过滤膜;70、花洒盘;71、盘体;72、圆台结构;73、径向喷洒流道;74、喷洒孔;75、台阶结构;80、封口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压冲泡容器,如图1所示,该带压冲泡容器包括:
罐体10,具有密闭的容置腔11;
底座20,位于容置腔11内并将容置腔11分隔为冲泡腔12及排茶腔13,底座20具有贯通冲泡腔12和排茶腔13的容置空间21;
压力调整结构30,位于容置空间21内,压力调整结构30形成有压力冲泡流道31以及能在压力冲泡流道31内移动的阀球32,冲泡腔12能通过压力冲泡流道31与排茶腔13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底座20设置在罐体10的内部,底座20内设置有压力调整结构30,在进行茶叶冲泡时,不需要将罐体10内部的茶叶倒出,在罐体10内部即可完成茶叶的冲泡,同时,由于压力调整结构30的存在,茶叶可以在罐体10内部实现带压冲泡,茶叶的冲泡效果明显提升,茶汤的口感较佳。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带压冲泡容器包括有一端开口的罐体10,罐体10的内部形成有容置腔11;在本实施例中,罐体10的容置腔11放置有待冲泡的茶叶,罐体10为铝箔复合材质冲压成型制成,在制作罐体10时,罐体10内部为食品接触用PP膜,罐体10外部为铝箔材质。罐体10内的PP膜能够保证与其它塑料件焊接的相容性,罐体10外铝箔材质保证了罐体10具有高阻隔性,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罐体10可以为PP/EVOH/PP等复合材质,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只要保证罐体10具有高阻隔性即可;罐体10为顶端开口、底端封闭的类圆柱形罐体结构,该类圆柱形罐体结构的母线存在一定的锥度,这是考虑到生产制造所需的脱模斜度而设计。
如图1所示,在罐体10内部的底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底座20,底座20将罐体10的容置空间21分隔为冲泡腔12和排茶腔13,冲泡腔12位于底座20的上部,排茶腔13位于底座20与罐体10内部的底端面之间。底座20上具有沿着罐体10深度方向设置的容置空间21,容置空间21连通冲泡腔12与排茶腔13,在冲泡腔12内部浸润过茶叶的茶汤可以通过容置空间21中的内部结构进入排茶腔13内;在本实施例中,底座20为柱状结构,固定在罐体10的底端面的中心,上部为实心结构,下部为空心结构,在底座20的中心沿上下方向设置有贯穿整个底座20的圆柱状的容置空间21,底座20为塑料材质,经过注塑工艺一体加工而成。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底座20的底部向外延伸有环状的底盘36,底盘36所在的平面与罐体10的底端面平行,底盘36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罐体10的底端面上,进而将底座20固定在罐体10内部。底盘36的边缘向上形成有一段环柱状结构,在环柱状结构的内侧面与底盘36的上端面之间连接有多个底盘支撑筋37,该底盘支撑筋37可以加强整个底盘36的结构强度。
如图1所示,在底座20的容置空间21内部安装有压力调整结构30,压力调整结构30内部设置有沿着罐体10深度方向延伸的压力冲泡流道31,该压力冲泡流道31贯穿整个压力调整结构30,且压力冲泡流道31的轴线与底座20的容置空间21的轴线相平行,压力冲泡流道31内部具有可以沿着压力冲泡流道31的轴线方向上下移动的阀球32,压力冲泡流道31连通冲泡腔12与排茶腔13,在冲泡腔12内部浸润过茶叶的茶汤可以通过压力冲泡流道31进入排茶腔13;阀球32为刚性材质,密度大于水,阀球32可以为不锈钢、玻璃、陶瓷等不易受压变形的材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压力冲泡流道31具有相连通的第一腔体311和第二腔体312,第一腔体311与冲泡腔12相连通,第二腔体312与排茶腔13相连通,在第一腔体311与第二腔体312的相连通处形成有缩口段313;其中,在冲泡腔12的进液压力小于或等于一级冲泡压力的状态下,阀球32顶抵于缩口段313,在冲泡腔12的进液压力大于一级冲泡压力的状态下,阀球32能冲破缩口段313进入第二腔体312内。
压力冲泡流道31的三段式空间的设计可以使得在冲泡茶叶时能够带压冲泡,通过阀球32的封堵和限流可以使得罐体10内部的茶叶得到充分的萃取,提高茶叶冲泡产生茶汤的口感。
如图1和图9所示,第一腔体311的内径大于阀球32的直径,可以保证阀球32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顺利到达第一腔体311的底端的缩口段313,同时不会发生较大的左右晃动。第一腔体311与第二腔体312之间形成有缩口段313,缩口段313为空心圆柱状通孔,该缩口段313的直径略小于阀球32的直径,因此,阀球3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与缩口段313的上部紧密接触而不掉落,起到密封作用,在冲泡初期,未达到一级冲泡压力时不漏水(如图9所示);随着持续进水,水压不断积累,冲泡压力逐渐增加;当冲泡积累的水压达到一级冲泡压力时,与缩口段313紧密接触的阀球32受水压作用冲破缩口段313进入第二腔体312中,此时密封作用解除,冲泡后的茶汤进入第二腔体312(如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可调整阀球32的直径、缩口段313的内径或缩口段313的硬度来设计不同的一级冲泡压力,一级冲泡压力的压力范围可以在3bar-19bar之间进行调整。
第二腔体312为空心圆柱状结构,其顶端连接于缩口段313的下方,第二腔体312的内径大于缩口段313的直径,阀球32落入第二腔体312后与第二腔体312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狭缝,该狭缝使得流入第二腔体312的茶汤流量大于流出第二腔体312的茶汤流量,流量差造成整个罐体10存在一定的压力,为二级冲泡压力,由于狭缝尺寸一定,进水流量一定,因此二级冲泡压力一定,该过程为持压冲泡过程,即使在一级冲泡压力冲泡后,密封解除,一级冲泡压力泄去,仍旧存在二级冲泡压力对茶叶进行持续带压冲泡,这就保证了多次冲泡过程均为带压冲泡;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狭缝的单边间隙可以在0.1mm-0.5mm之间进行调整,进而使得二级冲泡在0bar-5bar之间进行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10所示,第一腔体311包括相连通的喇叭状通孔314和球状通孔315,喇叭状通孔314与冲泡腔12相连通,球状通孔315与第二腔体312相连通,喇叭状通孔314的内径小于阀球32的直径。
喇叭状通孔314的设计便于阀球32在强行挤入第一腔体311的上部后顺利进入第一腔体311,同时防止阀球32在进入第一腔体311后从第一腔体311的上部掉出;球状通孔315的设计使得阀球32能够顺利到达球状通孔315的底端的缩口段313,同时不会发生较大的晃动。
具体的,第一腔体311整体呈上小下大的花瓶造型通孔,上部分为喇叭状通孔314,喇叭状通孔314与其上部的冲泡腔12相连通,下部分呈空心的球状通孔315,球状通孔315与缩口段313相连通。喇叭状通孔314的内径小于阀球32的直径,可以防止罐体10的晃动造成阀球32滚出,同时喇叭状通孔314的设计便于阀球32在强行突破喇叭状通孔314上部的入口后能够顺畅落入球状通孔315。下部分的球状通孔315是阀球32进入第一腔体311后的容纳仓,球状通孔315的内径大于阀球32的直径,球状通孔315的内壁与阀球32的单边间隙为0.5mm-1mm,保证阀球32能够顺利到达球状通孔315的底端的缩口段313,同时不会发生较大的左右晃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6和图7所示,容置空间21与排茶腔13相连通的一端设有支撑台40,支撑台40上设有朝向第二腔体312凸设的托柱41,在阀球32位于第二腔体312内的状态下,阀球32能与托柱41抵接。
支撑台40用于支撑压力调整结构30,托柱41可以限制进入第二腔体312的阀球32的位置,防止其发生较大的位移。
具体的,支撑台40位于压力冲泡流道31的下部,整体呈一个倒锥状结构,其上端面与压力调整结构30的下端面相抵接,在支撑台40的上端面的中心设置有朝向第二腔体312的托柱41,进入第二腔体312的内部的阀球32可以落入该托柱41中,防止阀球32在冲泡过程中滚动堵塞出茶流道45,阻碍茶汤流出。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6和图7所示,容置空间21与排茶腔13相连通的一端形成有内径渐缩的出茶嘴50,支撑台40位于出茶嘴50内,支撑台40与出茶嘴50之间形成有连通容置空间21与排茶腔13的多个排茶孔51。
从压力调整结构30的第二腔体312流出的茶汤可以经过排茶孔51进入排茶腔13,内径渐缩的出茶嘴50可以限制并聚拢从排茶孔51流出的茶汤,防止其分散和飞溅。
具体的,如图1、图4至图7所示,容置空间21的底端沿内壁向轴心方向倾斜延伸出一圈环形斜面55,沿环形斜面55末端竖直向下延伸出一圈圆柱环56,该环形斜面55和圆柱环56组成出茶嘴50,出茶嘴50用于限制并聚拢从排茶孔51流出的茶汤,防止分散、飞溅。出茶嘴50的中心悬接有所述支撑台40,支撑台40的上端面为圆形平面,该圆形平面延伸至环形斜面55上与其相接。沿着圆形平面与环形斜面55交界线上竖直形成有一圈条形筋57,各条形筋57与环形斜面55相交,条形筋57沿支撑台40的圆周周向均匀排列,两两相邻的条形筋57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沿着条形筋57之间的间隙向下,贯穿支撑台40穿设有若干个条形通孔,该条形通孔为排茶孔51,排茶孔51贯穿条形筋57高度方向并深入环形斜面55一定深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支撑台40朝向第二腔体312的端面沿支撑台40的径向方向间隔设有多道出茶流道45,多道出茶流道45与多个排茶孔51相连通。
从压力调整结构30的第二腔体312流出的茶汤通过支撑台40上端面的出茶流道45进入排茶孔51,经排茶孔51后进入排茶腔13内,出茶流道45可以对从第二腔体312内部流出的茶汤进行导向并对茶汤流出速度进行缓冲,避免茶汤直接从排茶孔51流出,出水急促,引起飞溅。
具体的,在在支撑台40的上端面的圆形平面上,相背于上端面的圆心,向外延伸出若干扇形筋46,各扇形筋46沿着支撑台40的周向均匀排列,各扇形筋46顶端面为扇形平面,各扇形筋46围成的间歇环形平面为压力调整结构30的支撑面,各扇形筋46之间存在一定的条形间隙,该条形间隙为出茶流道45,出茶流道45将从第二腔体312流出的茶汤导流至支撑台40的边沿进而从排茶孔51流出。出茶流道45能够对茶汤进行导向并对茶汤流出速度进行缓冲,避免茶汤直接从排茶孔51流出,出水急促,引起飞溅。各出茶流道45的存在又保证了茶汤可顺利通过,不会因为压力调整结构30安装后落在扇形筋46围成的压力调整结构30的支撑面上而堵塞茶汤流通。出茶流道45与条形筋57之间形成的间隙等宽共线,出茶流道45的分布至少要正对一个排茶孔51,保证从出茶流道45流出的茶汤直接进入排茶孔51。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排茶孔51的出口处形成有出茶斜面结构52,出茶斜面结构52的末端朝向出茶嘴50的轴心方向形成有出茶平面结构53,出茶平面结构53为平行于支撑台40的上端面的圆形平面。进一步的,支撑台40朝向排茶腔13的一侧形成有引流柱42。
在排茶孔51的下部设置出茶斜面结构52与出茶平面结构53,当茶汤经由出茶流道45引导进入排茶孔51后,撞击在出茶斜面结构52上,在出茶斜面结构52与出茶平面结构53的导向作用下向出茶嘴50的轴心方向聚拢,也即向引流柱42上聚拢,避免茶汤分散、飞溅。
具体的,排茶孔51的出口处形成有环形的出茶斜面结构52,出茶斜面结构52与环形斜面55结构之间存在一定断差,该断差即为排茶孔51深入环形斜面55的深度。在出茶斜面结构52的末端,面向出茶嘴50轴心方向,沿着出茶斜面结构52的边沿形成有出茶平面结构53,该出茶平面结构53平行于支撑台40的上端面的圆形平面,起到将从出茶斜面结构52滑落的茶汤直接导向喷洒至出茶引流柱42的表面。当茶汤通过出茶流道45引流进入排茶孔51后,撞击在出茶斜面结构52上,在出茶斜面结构52的导向作用下向出茶嘴50轴心方向聚拢,也即向引流柱42上聚拢,避免茶汤分散、飞溅。
支撑台40的锥形底侧面为光滑曲面,该曲面从锥形顶点向支撑台40的上端面的圆周处光滑延伸,直至与出茶嘴50的内壁相接,支撑台40的锥形顶端为出茶引流柱42,沿着出茶引流柱42的顶点垂直向锥体内下凹一个圆柱形的半通孔44,该半通孔44是为了减少局部厚度,可以有效减少注塑加工的缩水现象对支撑台40的结构的影响。出茶引流柱42因其处于锥形的支撑台40的下顶端且锥形外曲面光滑,因此对从排茶孔51流出的茶汤具有引流作用。从排茶孔51流出的茶汤,经由锥形的外曲面汇聚到引流柱42顶端,聚拢成一束,从出茶引流柱42顶端流出,避免了茶汤分散飞溅。
进一步的,如图4至图7所示,支撑台40的下部的外曲面与出茶嘴50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多个引流柱支撑筋43,各引流柱支撑筋43沿出茶嘴50的内壁周向均匀分布;引流柱支撑筋43可以防止冲泡过程的压力造成支撑台40的结构变形。在排茶腔13的内壁与出茶嘴50的外壁之间连接多个出茶嘴支撑筋54,各出茶嘴支撑筋54沿排茶腔13的内壁周向均匀排列,各出茶嘴支撑筋54可以防止在出茶嘴50内部悬接的支撑台40在带压冲泡过程中发生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压力调整结构30包括阀体33,压力冲泡流道31形成在阀体33内,阀体33与容置空间2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密封圈34。当压力调整结构30过盈配合装入容置空间21时,该密封圈34与容置空间21内壁紧密接触,起到阻挡冲泡茶汤外漏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底座20朝向冲泡腔12的端面密封有过滤膜60,过滤膜60覆盖在阀体33的端面上。过滤膜60用于冲泡完毕茶汤的过滤,防止罐体10的容置腔11内部的茶叶碎屑进入阀体33内部的压力冲泡流道31,进而堵塞压力冲泡流道31;在本实施例中,过滤膜60为滤纸或无纺布材质,通过超声波焊接方式固定在底座20的上端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6和图8所示,阀体33朝向冲泡腔12的端面形成有多个第一凸柱35,底座20朝向冲泡腔12的端面形成有多个第二凸柱22,第一凸柱35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二凸柱22的水平高度,过滤膜60密封连接在多个第一凸柱35和多个第二凸柱22上。
在过滤膜60的下部设置多个第一凸柱35和多个第二凸柱22,可以有效防止过滤膜60贴合到底座20的上端面上而出现堵塞现象,第一凸柱35和第二凸柱22之间的高度差可有效避免过滤膜60贴合到压力调整结构30的上端面上造成堵孔茶汤无法流出的现象。
具体的,在底座20的上端面的环形上周向均匀分布多个第二凸柱22,第二凸柱22用于支撑过滤膜60,防止过滤膜60贴合到底座20的上端面上而出现堵塞现象,第二凸柱阵列的圆心与底座20的中心轴线共线,第二凸柱阵列背向底座20的轴线向外辐射排列,每个第二凸柱22等高。压力调整结构30的上端面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凸柱35,底座20上的第二凸柱22的高度低于压力调整结构30上的第一凸柱35,二者形成的高度差可避免过滤膜60贴合到压力调整结构30的上端面上造成茶汤无法流出的现象。进一步的,第一凸柱35和第二凸柱22的顶端为圆滑弧面,可以有效防止刺穿过滤膜60。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11至图13所示,带压冲泡容器还包括花洒盘70,罐体10具有开口端14,花洒盘70密封连接在开口端14处;花洒盘70具有沿罐体10的横截面设置的多道径向喷洒流道73,各径向喷洒流道73上间隔设有多个喷洒孔74。
花洒盘70可以将饮用水分散喷淋到罐体10内的茶叶上,使得罐体10内茶叶被快速全面浸润,有利于提升茶叶萃取速率。
具体的,花洒盘70为塑料注塑成型一体加工出。沿着花洒盘70的中心向圆台边沿方向辐射出多条径向喷洒流道73,多条径向喷洒流道73沿着花洒盘70的周向均匀分布。径向喷洒流道73为顶端开口、底端封闭、截面为方形的条形槽,多个径向喷洒流道73相汇于花洒盘70的中心,并在中心处相互贯通,沿各条径向喷洒流道73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若干喷洒孔74,喷洒孔74为上小下大的锥形。径向喷洒流道73限定进入的水流沿着径向喷洒流道73长度方向流动,由于径向喷洒流道73狭窄的空间可以迅速被水流填满,而喷洒孔74较小,这种流量差造成水流从喷洒孔74喷射而出,从而可对罐体10内的茶叶进行迅速的覆盖式全面喷淋,使茶叶得以迅速、充分浸润,提高有效成分的浸出速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11至图13所示,花洒盘70包括与开口端14密封连接的盘体71、以及凸设在盘体71朝向罐体10的开口端14的圆台结构72,多道径向喷洒流道73以圆台结构72的中心为圆点径向向外呈放射状设置。
具体的,花洒盘70具有呈下沉圆形凹槽结构的盘体71,盘体71的中心朝向罐体10的开口端14形成有圆台结构72,圆台结构72为一个倒扣的圆形凹槽,圆台结构72可以减小盘体71对罐体10内容置腔11的占据,径向喷洒流道73位于圆台结构72上,沿着圆台结构72的周向均匀排布;在本实施例中,花洒盘70为塑料材质,通过注塑工艺一体加工成型,圆台结构72上均匀分布有六条径向喷洒流道73。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花洒盘70的上端面与罐体10的开口端14的端面平齐,带压冲泡容器还包括封口膜80,封口膜80密封覆盖于罐体10和花洒盘70。
具体的,在罐体10的开口端14的边缘形成有一圈环形的安装台阶15,花洒盘70的边缘形成有台阶结构75,当花洒盘70放置在罐体10的开口端14时,罐体10的安装台阶15与花洒盘70的台阶结构75相互配合连接,此时,罐体10的边缘的上端面与花洒盘70的边缘的上端面平齐,封口膜80覆盖于罐体10与花洒盘70,实现罐体10的开口端14的密封,同时,由于罐体10的边缘的上端面与花洒盘70的边缘的上端面平齐,过滤膜60在焊接到罐体10边缘上时,能够同步焊接到花洒盘70边缘上,对花洒盘70起到固定不晃动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压冲泡容器的带压冲泡原理,下面将对带压冲泡容器的冲泡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将带压冲泡容器放入冲泡机,关闭冲泡仓,此时罐体10顶部的封口膜80被机器刺针刺穿,同时,罐体10的底部平面被机器对应位置的刺破刀刺破,此时,罐体10的顶端与底端均被刺穿,可正常冲泡与出汤。
当冲泡茶叶的第一泡时,此时阀球32处于压力调整结构30的第一腔体311内,阀球32与缩口段313上边沿贴合而实现对整个罐体10的密封(如图9所示)。水流进入罐体10内进行茶叶冲泡,随着水量增加,罐体10内压力逐渐增大,阀球32对压力调整结构30的缩口段313的压迫力也越来越大,直到罐体10内的压力达到一级冲泡压力,阀球32从缩口段313被强行挤入第二腔体312(如图10所示)。此时,密封状态被打破,水流从第一腔体311进入第二腔体312。水流进入第二腔体312后,通过出茶流道45导流进入下方的排茶孔51。从排茶孔51流出的茶汤撞击在出茶斜面结构52上泄去一部分冲击力并向引流柱42的表面聚拢,最终在出茶引流柱42与出茶嘴50的引流与聚拢作用下喷洒到罐体10的底部平面上,泄去出茶冲击力,由罐体10的底端刺破口流出进入茶杯中。
当冲泡茶叶的第二泡及后续各泡时,阀球32对整罐体10的密封状态已被打破,但由于阀球32进入第二腔体312后与第二腔体312的侧壁之间形成的狭缝阻碍了茶汤的大流量流出,进水流量大,出水流量小,流量差造成了罐体10内仍存在一定的冲泡压力,实现了罐体10的多次带压冲泡。第二泡及后续个泡的冲泡压力小于第一泡的冲泡压力。这也符合茶叶的冲泡规律,第一次冲泡时茶叶尚未浸润充分,需较大的压力才能将有效物质快速萃取出。当第二次及后续各次冲泡时,茶叶已经过浸润,有效物质较易萃取出,较适合采用低于第一泡的压力进行冲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压冲泡容器可实现全程带压冲泡;同时,该方案可通过调整阀球32的直径、压力调整结构30的硬度对冲泡压力大小进行调节。阀球32的直径越大,其通过缩口段313打破密封状态的阻力就越大,罐体10内可积累的压力就越大,冲泡压力就越大。同样,压力调整结构30的硬度越大,阀球32通过缩口段313的压力就越大,冲泡压力也就越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带压冲泡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具有密闭的容置腔;
底座,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并将所述容置腔分隔为冲泡腔及排茶腔,所述底座具有贯通所述冲泡腔和所述排茶腔的容置空间;
压力调整结构,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压力调整结构形成有压力冲泡流道以及能在所述压力冲泡流道内移动的阀球,所述冲泡腔能通过所述压力冲泡流道与所述排茶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压冲泡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冲泡流道具有相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冲泡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排茶腔相连通,在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相连通处形成有缩口段;其中,在所述冲泡腔的进液压力小于或等于一级冲泡压力的状态下,所述阀球顶抵于所述缩口段,在所述冲泡腔的进液压力大于所述一级冲泡压力的状态下,所述阀球能冲破所述缩口段进入所述第二腔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压冲泡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包括相连通的喇叭状通孔和球状通孔,所述喇叭状通孔与所述冲泡腔相连通,所述球状通孔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所述喇叭状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阀球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压冲泡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排茶腔相连通的一端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有朝向所述第二腔体凸设的托柱,在所述阀球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的状态下,所述阀球能与所述托柱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压冲泡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排茶腔相连通的一端形成有内径渐缩的出茶嘴,所述支撑台位于所述出茶嘴内,所述支撑台与所述出茶嘴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排茶腔的多个排茶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压冲泡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朝向所述第二腔体的端面沿所述支撑台的径向方向间隔设有多道出茶流道,多道所述出茶流道与多个所述排茶孔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带压冲泡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茶孔的出口处形成有出茶斜面结构,所述出茶斜面结构的末端朝向所述出茶嘴的轴心方向形成有出茶平面结构,所述出茶平面结构为平行于所述支撑台的上端面的圆形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带压冲泡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朝向所述排茶腔的一侧形成有引流柱。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压冲泡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整结构包括阀体,所述压力冲泡流道形成在所述阀体内,所述阀体与所述容置空间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压冲泡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冲泡腔的端面密封有过滤膜,所述过滤膜覆盖在所述阀体的端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压冲泡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朝向所述冲泡腔的端面形成有多个第一凸柱,所述底座朝向所述冲泡腔的端面形成有多个第二凸柱,所述第一凸柱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凸柱的水平高度,所述过滤膜密封连接在多个所述第一凸柱和多个所述第二凸柱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压冲泡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压冲泡容器还包括花洒盘,所述罐体具有开口端,所述花洒盘密封连接在所述开口端处;所述花洒盘具有沿所述罐体的横截面设置的多道径向喷洒流道,各所述径向喷洒流道上间隔设有多个喷洒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压冲泡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花洒盘包括与所述开口端密封连接的盘体、以及凸设在所述盘体朝向所述罐体的所述开口端的圆台结构,多道径向喷洒流道以所述圆台结构的中心为圆点径向向外呈放射状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压冲泡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花洒盘的上端面与所述罐体的开口端的端面平齐,所述带压冲泡容器还包括封口膜,所述封口膜密封覆盖于所述罐体和所述花洒盘。
CN202223438700.8U 2022-12-20 2022-12-20 带压冲泡容器 Active CN2190479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38700.8U CN219047997U (zh) 2022-12-20 2022-12-20 带压冲泡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38700.8U CN219047997U (zh) 2022-12-20 2022-12-20 带压冲泡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47997U true CN219047997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63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38700.8U Active CN219047997U (zh) 2022-12-20 2022-12-20 带压冲泡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479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29595B1 (en) Beverage ingredient capsule
RU2379225C2 (ru) Капсула для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и подачи напитка путем впрыскивания жидкости под давлением в капсулу
EP2049416B1 (en) Improvements to capsules containing a substance in powder form from which a beverage, preferably espresso coffee, is to be extracted
TWI324054B (en) Cartridge and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everages
MX2014009989A (es) Cartucho y ensamblado para obtener una bebida.
AU2016259908B2 (en) Disposable capsule for machines for preparing infused beverages
EP2822878B1 (en) Interchangeable capsul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n infusion of a powdered product, and relative method for obtaining such an infusion
CN104586261B (zh) 用于制备饮料的胶囊
RU2604177C2 (ru) Улучшения, касающиеся машин для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напитков
AU2012251460A1 (en) Device and capsule for preparing a drink
CN206417413U (zh) 饮料胶囊
CN108294625B (zh) 一种可形成液体导流的饮料配料容器
EP3083447B1 (en) Interchangeable capsule to prepare an infusion of a powdered product, and relative method to obtain this infusion
CN219047997U (zh) 带压冲泡容器
CN109963796B (zh) 饮料制备容器
CN213229923U (zh) 带压冲泡茶胶囊
KR102126155B1 (ko) 음료 제조용 캡슐
CN111972986A (zh) 茶胶囊
CN219056973U (zh) 自动冲泡茶叶罐
JP2016508779A (ja) 飲料作製用カプセル
CN220411424U (zh) 饮品胶囊密封盖和饮品胶囊
CN212368803U (zh) 茶胶囊
CN115724058A (zh) 自动冲泡茶叶罐
CN219791168U (zh) 带压冲泡茶胶囊
CN116573288A (zh) 饮品胶囊密封盖和饮品胶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