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42771U - 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42771U
CN219042771U CN202222914937.2U CN202222914937U CN219042771U CN 219042771 U CN219042771 U CN 219042771U CN 202222914937 U CN202222914937 U CN 202222914937U CN 219042771 U CN219042771 U CN 219042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mounting
fixing piece
rod section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149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锋
杨晓航
张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Jureng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Jureng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Jureng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Jureng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149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42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42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427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包括分别用于支撑两组外固定针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上均开设有一组外固定针安装孔,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件和用于实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滑动加压的滑动结构,第一固定件与连接件之间或者第二固定件与连接件之间通过调节螺栓连接,连接件上开设有供调节螺栓穿过的腰型孔,第一固定件或第二固定件上开设有与调节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能够实现对骨折的两骨段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能够在骨科外固定架上实现对骨折的两骨段进行滑动加压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
背景技术
骨科外固定架是治疗四肢骨折和肢体畸形矫正常用的器械,手术时,将骨折的两骨段通过外固定针与外固定架在体外进行连接,外固定架能够在两骨段之间提供稳定支撑,从而允许肢体早期活动甚至下地行走,有利于骨愈合和关节活动。骨折的固定方式决定骨折的愈合效果。固定不牢靠影响骨折愈合,而固定太牢靠同样影响骨折愈合,因此,在骨折愈合的不同时期,应采用不同的固定方式,早期宜稳定固定,中期宜加压固定,后期宜弹性固定,但是,目前常用的骨科外固定架很难实现多种固定方式的转换,而且存在操作繁琐、固定不牢靠、体积大,术后护理不便,不便于在术后进行加压与调节,也可能会引起骨折移位等,影响骨折愈合;因此,应该提供一种可转换固定方式的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者能够通过对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能够实现对骨折的两骨段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能够在骨科外固定架上实现对骨折的两骨段进行滑动加压的目的,通过调节骨科外固定架对骨折的固定方式,使骨折的两骨段在直线方向上产生微小的移位,能够对骨折的两骨段的应力环境进行调控,有助于提高骨折的愈合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用于支撑两组外固定针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上均开设有一组外固定针安装孔,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件和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滑动加压的滑动结构,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或者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通过调节螺栓连接,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供所述调节螺栓穿过的腰型孔,所述第一固定件或所述第二固定件上开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孔。
上述的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为普通螺栓或专用螺栓,所述专用螺栓包括依次连接的螺纹杆段、光杆段和螺帽,所述光杆段的直径大于所述螺纹杆段的外径,所述光杆段的长度不小于所述腰型孔的深度。
上述的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相配合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一固定件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为一体结构,所述滑动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臂上的限位凸起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臂上且与所述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螺纹孔开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臂上,所述腰型孔开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臂上。
上述的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整体式连接杆,所述滑动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整体式连接杆上的第一固定件滑动槽和第二固定件滑动槽,所述第一固定件滑动槽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配合,所述第二固定件滑动槽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配合,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整体式连接杆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整体式连接杆之间均通过所述调节螺栓连接。
上述的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装配式连接杆。
上述的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连接杆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的第一连接杆段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段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的中间连接杆,所述滑动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杆段上的第一固定件安装槽,所述第一固定件安装槽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配合,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段之间通过所述调节螺栓连接,所述中间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通过扣件与紧固螺栓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连接杆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段,所述中间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杆段之间,所述滑动结构还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杆段上的第二固定件安装缺口,所述第二固定件安装缺口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配合,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杆段之间通过所述调节螺栓连接。
上述的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杆段上均设置有第一圆形连接柱,所述中间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圆形连接柱,所述第一圆形连接柱与所述第二圆形连接柱之间通过扣件与紧固螺栓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杆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
上述的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形连接柱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段或所述第二连接杆段上,所述第一连接杆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杆段上均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圆形连接柱螺纹连接的螺纹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设置连接机构,且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件和滑动结构,实际使用时,由于第一固定件与连接件之间或者第二固定件与连接件之间通过调节螺栓连接,且连接件上开设有腰型孔,因此,连接机构能够实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的可靠连接,在滑动结构和调节螺栓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实现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的滑动调节,当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通过两组外固定针连接在骨折的两骨段上时,通过旋拧用于连接第一固定件与连接件的调节螺栓,就能够实现第一固定件与连接件之间的紧固连接或滑动连接;通过旋拧用于连接第二固定件与连接件的调节螺栓,就能够实现第二固定件与连接件之间的紧固连接或滑动连接,在旋拧调节螺栓的过程中,滑动结构能够起到精准的导向作用,便于操作者在限定方向上对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实现对骨折的两骨段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
2、本实用新型在滑动结构、调节螺栓与腰型孔相配合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在骨科外固定架上实现对骨折的两骨段进行滑动加压的目的,通过调节骨科外固定架对骨折的固定方式,使骨折的两骨段在直线方向上产生微小的移位,能够对骨折的两骨段的应力环境进行调控,有助于提高骨折的愈合效果。
3、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固定牢靠,体积小,质量轻,便于术后护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小,便于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者能够通过对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能够实现对骨折的两骨段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能够在骨科外固定架上实现对骨折的两骨段进行滑动加压的目的,通过调节骨科外固定架对骨折的固定方式,使骨折的两骨段在直线方向上产生微小的移位,能够对骨折的两骨段的应力环境进行调控,有助于提高骨折的愈合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第一连接臂与第一固定件的一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第二连接臂与第二固定件的一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专用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的整体式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的第一连接杆段与一个第一圆形连接柱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4的第二连接杆段与一个第一圆形连接柱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第一固定件;1-2—第二固定件;2-1—第一连接臂;
2-2—第二连接臂;3—外固定针;4—腰型孔;
5—专用螺栓;5-1—螺纹杆段;5-2—光杆段;
5-3—螺帽;6—限位凸起;7—限位槽;
8—螺纹孔;9-1—第一固定件滑动槽;
9-2—第二固定件滑动槽;10—整体式连接杆;
11-1—第一连接杆段;11-2—第二连接杆段;12—中间连接杆;
13-1—第一固定件安装槽;13-2—第一固定件安装缺口;
14-1—第一圆形连接柱;14-2—第二圆形连接柱;
15—外固定针安装孔;16—扣件;17—紧固螺栓;
18—螺纹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实施例1至实施例5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包括分别用于支撑两组外固定针3的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所述第一固定件1-1和所述第二固定件1-2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1-1和所述第二固定件1-2上均开设有一组外固定针安装孔15,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件和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固定件1-2之间滑动加压的滑动结构,所述第一固定件1-1与所述连接件之间或者所述第二固定件1-2与所述连接件之间通过调节螺栓连接,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供所述调节螺栓穿过的腰型孔4,所述第一固定件1-1或所述第二固定件1-2上开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孔8。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之间设置连接机构,且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件和滑动结构,实际使用时,由于所述第一固定件1-1与所述连接件之间或者所述第二固定件1-2与所述连接件之间通过调节螺栓连接,且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腰型孔4,因此,连接机构能够实现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固定件1-2之间的可靠连接,而且在滑动结构和调节螺栓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实现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固定件1-2之间的滑动调节。当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分别通过两组外固定针3连接在骨折的两骨段上时,通过旋拧用于连接第一固定件1-1与所述连接件的调节螺栓,就能够实现第一固定件1-1与连接件之间的紧固连接或滑动连接;通过旋拧用于连接第二固定件1-2与连接件的调节螺栓,就能够实现第二固定件1-2与连接件之间的紧固连接或滑动连接,在旋拧调节螺栓的过程中,滑动结构能够起到精准的导向作用,便于操作者在限定方向上对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固定件1-2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实现对骨折的两骨段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
本实施例中,在滑动结构、调节螺栓与腰型孔4相配合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在骨科外固定架上实现对骨折的两骨段进行滑动加压的目的,通过调节骨科外固定架对骨折的固定方式,使骨折的两骨段在直线方向上产生微小的移位,能够对骨折的两骨段的应力环境进行调控,有助于提高骨折的愈合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螺栓为普通螺栓或专用螺栓5,所述专用螺栓5包括依次连接的螺纹杆段5-1、光杆段5-2和螺帽5-3,所述光杆段5-2的直径大于所述螺纹杆段5-1的外径,所述光杆段5-2的长度不小于所述腰型孔4的深度。
实际使用时,当所述调节螺栓为专用螺栓5,由于专用螺栓5的光杆段5-2的直径大于所述螺纹杆段5-1的外径,且光杆段5-2的长度不小于所述腰型孔4的深度,因此,即使当专用螺栓5处于拧紧状态时,光杆段5-2仍然能够在腰型孔4进行直线滑动,此时,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固定件1-2之间处于弹性固定状态;当需要滑动进行加压时,只需要通过手动或者使用工具驱动第一固定件1-1与所述连接件之间产生直线滑动,使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固定件1-2之间间距减小,从而能够实现对骨折的两骨段进行滑动加压;之后,再通过增加垫片的方式拧紧专用螺栓5,即可使第一固定件1-1与所述连接件之间处于稳定性固定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相配合的第一连接臂2-1和第二连接臂2-2,所述第一连接臂2-1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1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连接臂2-2与所述第二固定件1-2为一体结构,所述滑动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臂2-1上的限位凸起6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臂2-2上且与所述限位凸起6相配合的限位槽7,所述螺纹孔8开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臂2-1上,所述腰型孔4开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臂2-2上。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连接臂2-1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1为一体结构,第二连接臂2-2与所述第二固定件1-2为一体结构,且第一连接臂2-1上设置有限位凸起6,第二连接臂2-2上设置有限位槽7,限位凸起6与限位槽7共同形成用于实现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固定件1-2之间滑动加压的滑动结构,所述第一连接臂2-1和第二连接臂2-2通过专用螺栓5连接,因此,在限位凸起6与限位槽7滑动配合的情况下,当专用螺栓5处于拧紧状态时,患者在行走过程中,所述光杆段5-2能够在腰型孔4内进行上下滑动。
实施例2
如图5和图6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整体式连接杆10,所述滑动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整体式连接杆10上的第一固定件滑动槽9-1和第二固定件滑动槽9-2,所述第一固定件滑动槽9-1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1相配合,所述第二固定件滑动槽9-2与所述第二固定件1-2相配合,所述第一固定件1-1与所述整体式连接杆10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固定件1-2与所述整体式连接杆10之间均通过调节螺栓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1、第二固定件1-2和整体式连接杆10三者为分体结构,通过在整体式连接杆10上开设第一固定件滑动槽9-1和第二固定件滑动槽9-2,此时,第一固定件滑动槽9-1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1相配合形成一个位于第一固定件1-1与整体式连接杆10之间的滑动结构,第二固定件滑动槽9-2与所述第二固定件1-2相配合形成一个位于第二固定件1-2和整体式连接杆10之间的滑动结构。
实际使用时,也可以将第一固定件1-1与所述连接件之间通过专用螺栓5连接,而第二固定件1-2与所述连接件之间通过普通螺栓连接,使普通螺栓持续处于拧紧状态,即第二固定件1-2与所述连接件之间时刻处于稳定性固定的状态,仅仅通过调节专用螺栓5来进行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固定件1-2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也可以将第二固定件1-2与连接件之间通过专用螺栓5连接,而第一固定件1-1与所述连接件之间通过普通螺栓连接,使普通螺栓持续处于拧紧状态,即第一固定件1-1与所述连接件之间时刻处于稳定性固定的状态,仅仅通过调节专用螺栓5来进行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固定件1-2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即只需要在一个专用螺栓5和与其相对应的滑动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固定件1-2之间的滑动加压,降低了该骨科外固定架的操作难度,便于快速手动操作。
实施例3
如图7和图8所示,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装配式连接杆。
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式连接杆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1连接的第一连接杆段11-1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段11-1与所述第二固定件1-2之间的中间连接杆12,所述滑动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杆段11-1上的第一固定件安装槽13-1,所述第一固定件安装槽13-1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1相配合,所述第一固定件1-1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段11-1之间通过调节螺栓连接,所述中间连接杆12与所述第二固定件1-2之间通过扣件16与紧固螺栓17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连接杆段11-1上开设第一固定件安装槽13-1,所述第一固定件安装槽13-1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1相配合形成一个位于第一固定件1-1与第一连接杆段11-1之间的滑动结构,且所述第一固定件1-1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段11-1之间通过调节螺栓连接,而通过将中间连接杆1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件1-2之间通过扣件16与紧固螺栓17固定连接,即该骨科外固定架只有第一固定件1-1与第一连接杆段11-1之间可滑动调节,通过第一固定件1-1与第一连接杆段11-1之间的滑动调节,实现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固定件1-2之间间距的调节。
本实施例中,中间连接杆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中间连接杆12能够增强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固定件1-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使用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段11-1上设置有第一圆形连接柱14-1,所述中间连接杆12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圆形连接柱14-2,所述第一圆形连接柱14-1与所述第二圆形连接柱14-2之间通过扣件16与紧固螺栓17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圆形连接柱14-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圆形连接柱14-1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段11-1上,所述第一连接杆段11-1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圆形连接柱14-1螺纹连接的螺纹安装孔18。
实施例4
如图9和图10所示,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式连接杆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固定件1-2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段11-2,所述中间连接杆1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段11-1与所述第二连接杆段11-2之间,所述滑动结构还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杆段11-2上的第二固定件安装缺口13-2,所述第二固定件安装缺口13-2与所述第二固定件1-2相配合,所述第二固定件1-2与所述第二连接杆段11-2之间通过调节螺栓连接。
本实施例中,装配式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段11-1、中间连接杆12和第二连接杆段11-2,所述第一固定件安装槽13-1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1相配合形成一个位于第一固定件1-1与第一连接杆段11-1之间的滑动结构,第二固定件安装缺口13-2与第二固定件1-2相配合想成一个第二固定件1-2与所述第二连接杆段11-2之间的滑动结构,所述第一固定件1-1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段11-1之间以及第二固定件1-2与所述第二连接杆段11-2之间均通过调节螺栓连接,因此,该骨科外固定架的第一固定件1-1与第一连接杆段11-1以及第二固定件1-2与所述第二连接杆段11-2之间均可滑动调节,调节方式多样,便于推广应用。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连接杆段11-2上开设第二固定件安装缺口13-2,第二固定件安装缺口13-2能够拓宽第二连接杆段11-2的自由度方向,实际使用时,便于在第一连接杆段11-1与第二连接杆段11-2之间安装所述中间连接杆12,避免在安装中间连接杆12的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不适感。
本实施例中,中间连接杆12的数量为一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杆段11-2上也设置有第一圆形连接柱14-1,且第一连接杆段11-1上的第一圆形连接柱14-1的数量和第二连接杆段11-2上的第一圆形连接柱14-1的数量均为一个。
实施例5
如图11所示,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连接杆12的数量为两个。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段11-1上的第一圆形连接柱14-1的数量和第二连接杆段11-2上的第一圆形连接柱14-1的数量均为两个。
所述第一连接杆段11-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段11-2上均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圆形连接柱14-1螺纹连接的螺纹安装孔18。
实际使用时,第一圆形连接柱14-1也可以焊接连接在第一连接杆段11-1或所述第二连接杆段11-2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用于支撑两组外固定针(3)的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所述第一固定件(1-1)和所述第二固定件(1-2)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1-1)和所述第二固定件(1-2)上均开设有一组外固定针安装孔(15),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件和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固定件(1-2)之间滑动加压的滑动结构,所述第一固定件(1-1)与所述连接件之间或者所述第二固定件(1-2)与所述连接件之间通过调节螺栓连接,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供所述调节螺栓穿过的腰型孔(4),所述第一固定件(1-1)或所述第二固定件(1-2)上开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孔(8)。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为普通螺栓或专用螺栓(5),所述专用螺栓(5)包括依次连接的螺纹杆段(5-1)、光杆段(5-2)和螺帽(5-3),所述光杆段(5-2)的直径大于所述螺纹杆段(5-1)的外径,所述光杆段(5-2)的长度不小于所述腰型孔(4)的深度。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相配合的第一连接臂(2-1)和第二连接臂(2-2),所述第一连接臂(2-1)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1)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连接臂(2-2)与所述第二固定件(1-2)为一体结构,所述滑动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臂(2-1)上的限位凸起(6)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臂(2-2)上且与所述限位凸起(6)相配合的限位槽(7),所述螺纹孔(8)开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臂(2-1)上,所述腰型孔(4)开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臂(2-2)上。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整体式连接杆(10),所述滑动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整体式连接杆(10)上的第一固定件滑动槽(9-1)和第二固定件滑动槽(9-2),所述第一固定件滑动槽(9-1)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1)相配合,所述第二固定件滑动槽(9-2)与所述第二固定件(1-2)相配合,所述第一固定件(1-1)与所述整体式连接杆(10)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固定件(1-2)与所述整体式连接杆(10)之间均通过所述调节螺栓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装配式连接杆。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连接杆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1)连接的第一连接杆段(11-1)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段(11-1)与所述第二固定件(1-2)之间的中间连接杆(12),所述滑动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杆段(11-1)上的第一固定件安装槽(13-1),所述第一固定件安装槽(13-1)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1)相配合,所述第一固定件(1-1)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段(11-1)之间通过所述调节螺栓连接,所述中间连接杆(12)与所述第二固定件(1-2)之间通过扣件(16)与紧固螺栓(17)固定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连接杆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固定件(1-2)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段(11-2),所述中间连接杆(1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段(11-1)与所述第二连接杆段(11-2)之间,所述滑动结构还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杆段(11-2)上的第二固定件安装缺口(13-2),所述第二固定件安装缺口(13-2)与所述第二固定件(1-2)相配合,所述第二固定件(1-2)与所述第二连接杆段(11-2)之间通过所述调节螺栓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段(11-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段(11-2)上均设置有第一圆形连接柱(14-1),所述中间连接杆(12)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圆形连接柱(14-2),所述第一圆形连接柱(14-1)与所述第二圆形连接柱(14-2)之间通过扣件(16)与紧固螺栓(17)固定连接。
9.按照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杆(12)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
10.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形连接柱(14-1)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杆段(11-1)或所述第二连接杆段(11-2)上,所述第一连接杆段(11-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段(11-2)上均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圆形连接柱(14-1)螺纹连接的螺纹安装孔(18)。
CN202222914937.2U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 Active CN219042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14937.2U CN219042771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14937.2U CN219042771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42771U true CN219042771U (zh) 2023-05-19

Family

ID=86320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14937.2U Active CN219042771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427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00376A (zh) * 2023-10-11 2023-11-24 陕西聚仁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骨折微创复位固定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00376A (zh) * 2023-10-11 2023-11-24 陕西聚仁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骨折微创复位固定系统
CN117100376B (zh) * 2023-10-11 2024-05-07 陕西聚仁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骨折微创复位固定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042771U (zh) 一种滑动加压骨科外固定架
US9066757B2 (en) Orthopedic external fixator and method of use
CN202044325U (zh) 马蹄足矫形外固定支架
CN103445839B (zh) 踝关节多维调控矫形器
CN103445841B (zh) 踝关节冠状面畸形调控矫形器
CN203425022U (zh) 踝关节多维调控矫形器
CN103445842B (zh) 马蹄足矫形器
CN103445834B (zh) 快速牵伸延长杆
CN214712734U (zh) 一种胫骨矫形外固定支架
CN103417279B (zh) 肘关节动静结合调控外固定器
CN103445835B (zh) 髋关节矫形与股骨延长器
CN112472262A (zh) 单杆四钉骨折外固定架
CN103417276B (zh) 踝关节冠状面复合畸形调控矫形器
CN216221613U (zh) 一种无级调节折叠式外固定支架圆环
CN215018733U (zh) 单杆四钉骨折外固定架
CN109480980B (zh) 多维柔性骨折复位装置
CN203749540U (zh) 骨科小腿胫骨外固定支架
CN112370131A (zh) 一种胫骨矫形外固定支架
CN108904020B (zh) 机械双上肢式动力综合整复多段骨畸形外固定支架
CN111568519A (zh) 一种泰勒外固定支架
CN214712737U (zh) 一种泰勒外固定支架的固定环
CN219594772U (zh) 一种膝盖关节用注射器
CN2754573Y (zh) 微创骨再生肢体延长术延长器
CN212140558U (zh) 一种碳纤维接骨架
CN110141336A (zh) 一种夹具可无级调节的骨骼康复外固定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